生物医学检测技术 第一章概念

合集下载

生物医学检测技术

生物医学检测技术
功能:管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状态和控制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接口 --- 分系统和上位机之间/分系统之间交换信息 通用标准接口 --- 不同的系统尤其是不同厂家的产品能够互联
USB、 IEEE-488、 RS-232(串行)、并行 (硬件系统)
总线:传送数字信号的公共通道 ---- 信号线的集合 RS-232C、VXI、Centronics(并行)
2020/6/21
第一章 生物医学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
生物检测在临床应用、运动医学、生理医学 研究等诸多领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出大量的、新颖的 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
生物医学检测技术是运用工程的方法去测量 生物体的形态、生理机能及其他状态变化的生 理参数。
2020/6/21
2020/6/21
二、生物医学检测系统对人体测量大致分类 1、活体测量(in vivo):人体处于机能状态下的 临床检查或体内测量。 2、离体测量(in vitro):处理血液、尿之类的标 本化验。 三、生物医学检测系统
生物医学检测系统包括信息的检测(采集)、 传播、存储、加工处理和监视读出。
2020/6/21
直接记录各种生理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模拟量。 可分为描笔偏转式和自动平衡式:
2020/6/21
描笔偏转式记录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在心 电图机、脑电图机及心音图机中得到广泛使用。
自动平衡式记录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频响 范围窄。优点是记录幅度大、精度高,可与计算 机连接。一般用于记录体温、血压、脉搏等监护 仪器上
在用生物医学技术进行生命体测量时遇到的问 题: 1、生命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 2、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参数对测量装置是不容易 接近的; 3、对生命体进行检测必须确保人身安全。

现代生物医学检测技术-PCR

现代生物医学检测技术-PCR

现代生物医学检测技术作业1 PCR基本原理是什么?原位PCR技术成功地将PCR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结合起来,保持了两项技术的优势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

原位PCR技术的待检标本一般先经化学固定,以保持组织细胞的良好形态结构。

细胞膜和核膜均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当进行PCR 扩增时,各种成分,如引物,DNA聚合酶,核苷酸等均可进入细胞内或细胞核内,以固定在细胞内或细胞核内的RNA或DNA为模板,于原位进行扩增。

扩增的产物一般分子较大,或互相交织,不易穿过细胞膜或在膜内外弥散,从而被保留在原位。

这样原有的细胞内单拷贝或低拷贝的特定DNA或RNA序列在原位以呈指数极扩增,扩增的产物就很容易被原位杂交技术检查。

2 PCR需要哪几种“原件”?各起什么作用?引物(Primer)它是一段短单链,最长只有2025个核酸,与任何其它单链载体通过互补碱基对耦联,作为DNA聚合酶的互补链合成的起点。

核酸(Nucleotides )它是新DNA单链的单位,借助于DNA聚合酶的帮助与引物的一端相连互补成单链旋,从而产生子单链。

聚合酶一种天然产生的酶。

它能催化DNA(包括RNA)形成和修复生物大分子,所有生物体的准确复制都依赖这个酶的活性。

模板(The template-DNA )能够作为另一个大分子合成模型的大分子,决定着产品的组成,在聚合过程中指导产品合成。

它可以由差别很大的探针组,如基因组DNA文库、cDNA文库、质粒DNA或噬菌体。

缓冲液(The Buffer)它为DNA聚合酶反应提供最佳的环境(接近体内环境),即在反应期间保持最佳pH值和盐浓度。

3 PCR的3个过程各起什么作用?PCR技术的基本原理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两端互补的寡核苷酸引物。

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 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 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生化重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生化重点

生物化学检验常见考点总结一、临床化学基本概念临床化学是化学、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有其独特的研究领域、性质和作用,它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并以化学和医学为主要基础的边缘性应用学科,也是检验医学中一个独立的主干学科。

二、临床化学检验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1.技术方面:达到了微量、自动化、高精密度。

2.内容方面:能检测人体血液、尿液及体液中的各种成分,包括糖、蛋白质、脂肪、酶、电解质、微量元素、内分泌激素等,也包含肝、肾、心、胰等器官功能的检查内容。

为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等各个方面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也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

第一章糖代谢检查一、糖的无氧酵解途径(糖酵解途径)★概念: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

1、关键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2、三步不可逆反应:①葡萄糖磷酸化成为葡萄糖-6-磷酸,由己糖激酶催化。

为不可逆的磷酸化反应,消耗1分子ATP。

②果糖-6-磷酸磷酸化,转变为1,6-果糖二磷酸,由磷酸果糖激酶催化,消耗1分子ATP。

是第二个不可逆的磷酸化反应。

③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催化将高能磷酸键转移给ADP,生成丙酮酸和ATP,为不可逆反应。

3、两次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①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②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4、1分子的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可净生成2个分子ATP,糖原可净生成3分子ATP,这一过程全部在胞浆中完成。

5、生理意义:(1)是机体在缺氧/无氧状态获得能量的有效措施。

(2)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产生能量,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重要途径。

(3)糖酵解的某些中间产物是脂类、氨基酸等的合成前体,并与其他代谢途径相联系。

依赖糖酵解获得能量的组织细胞有:红细胞、视网膜、角膜、晶状体、睾丸等。

二、糖的有氧氧化★概念: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1、四个阶段:①葡萄糖或糖原经糖酵解途径转变为丙酮酸;②丙酮酸从胞浆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③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共进行四次脱氢氧化产生2分子CO2,脱下的4对氢;④经氧化脱下的氢进入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生成H2O和ATP。

生物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生物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生物医学是研究生物学与医学交叉领域的科学,旨在探究生物体正常和异常状态下的结构、功能、代谢、遗传和 免疫等方面的规律,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医学发展
随着生物学、医学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生物医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且重要的学科领域。从最初的形态学研究 到现代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生物医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研究手段不断更新。
02
03
病因学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 件,包括生物因素、理化 因素、遗传因素等。
发病学
研究疾病从发生到发展的 全过程,包括潜伏期、前 驱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 期等。
病理生理学
研究疾病状态下机体功能 代谢的变化及其机制,揭 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 规律。
药物治疗原理及作用机制
药物作用方式
药物通过改变细胞或生物大分子 的功能而起作用,包括与受体结 合、抑制酶活性、改变细胞膜通
遗传物质传递规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
01
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了遗传因子在杂交过程中
的传递规律。
染色体理论
02
揭示了遗传物质存在于染色体上,并随着染色体的行为而传递

DNA双螺旋结构
03
阐明了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机制,即DNA通过自我复制将遗
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基因突变和遗传性疾病关系
1 2
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 功能、发育和再生等方 面的规律,以及神经相 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 疗方法。
研究微生物(如细菌、 病毒等)的结构、功能 、代谢和遗传等方面的 规律,以及微生物与宿 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微 生物相关疾病的发病机 制和治疗方法。
生物医学重要性
推动医学发展
生物医学为医学提供了深入的理 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推动了医学

生物医学检测和诊断技术

生物医学检测和诊断技术

生物医学检测和诊断技术随着医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医学检测和诊断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生物医学检测和诊断技术是指应用现代生物学、医学、工程学和信息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对人体生理学、生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及诊断的技术。

一、常见的生物医学检测技术1. 血糖检测技术血糖检测技术是用于监测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一种生物医学检测技术。

目前,血糖检测技术主要分为非侵入性和侵入性两种类型。

非侵入性技术包括皮肤贴片型和外周血流型,侵入性技术主要包括血液采样和皮下注射。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便捷的监测手段。

2. 癌症筛查技术癌症筛查技术是指通过对人体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早期发现癌症的一种生物医学检测技术。

目前,常见的癌症筛查技术包括前列腺癌筛查、宫颈癌筛查、结直肠癌筛查和肺癌筛查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基因检测技术基因检测技术是针对人体基因进行检测的一种生物医学检测技术。

目前,基因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遗传病的筛查、慢性病的风险评估、肿瘤分子分型等领域。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早期防治各种疾病提供了有效手段。

二、常见的生物医学诊断技术1. 电生理诊断技术电生理诊断技术是一种利用电信号检测调节人体机能的方法,常见的包括脑电图、神经肌肉电图和心电图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神经疾病和心脏病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2. 影像诊断技术影像诊断技术是通过医学影像学技术,对人体进行扫描,得到早期的图像结果,从而对异常结果进行判断的一种生物医学诊断技术。

常见的影像诊断技术包括 CT、MRI、PET/CT 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各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3. 生化诊断技术生化诊断技术是指通过对人体血液、尿液、组织等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对身体内部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的一种生物医学诊断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血糖检测、血脂检测、肝功能检测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对各种慢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物医学传感器和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学传感器和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医学传感器和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杨玉星、李鹏程、刘谦、张斌一、课程名称:生物医学传感器和检测技术BIOMEDICAL SENSOR PRINCIPLE AND DETECTING TECHNIQUES二、课程编码:0702821三、学时与学分:32/2四、先修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五、课程教学目标1.深入学习生物医学传感器和生物医学电子测量原理;2.提高设计生物医学传感器及其相应测量电路的能力提高生物医学工程基本素养。

六、适用学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生物医学信号测量的基本特点 (2学时)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组成人体测量的特点人体系统的控制模式人体生理信息测量条件电流的生理效应和损伤防护生物医学测量方法和测量模型●生物电信号特征(2学时)细胞和组织的电学特性细胞静息电位细胞的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测定及临床作用生物组织电阻抗细胞膜电阻抗定义生物组织的电阻抗皮肤的电阻抗●生物医学仪器传感器基础 (2学时)生物医学传感器概述生物电测量电极电极的基本概念电极的极化现象和极化电位极化电极和非极化电极电极的电学特性常用生物电测量电极生物医学物理传感器的作用及其分类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传感器的的静态特性传感器的的动态特性●应变式电阻传感器 (2学时)金属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半导体压阻传感器半导体压阻传感器的医学应用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直流电桥的特性方程直流电桥的灵敏度直流电桥的实际应用举例●电容式传感器及其医学应用(2学时)电容式传感器基本原理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电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举例●压电式传感器 (2学时)压电效应压电材料石英晶体的压电特性压电陶瓷的压电特性压电传感器等效电路压电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压电传感器应用举例●光学传感器及其医学应用 (2学时)光电效应光电器件的基本特性参数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电池及其应用电路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及其电路生物化学光谱分析仪器光学测量原理光固态图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及其应用(2学时)热敏电阻式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PN结型温度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非接触式温度测量光纤和激光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生物医学测量的干扰和噪声 (2学时)人体电子测量中的电磁干扰干扰的引入抑制电磁场干扰的主要方法抑制干扰的其它措施噪声和低噪声放大器噪声的特性生物医学测量中主要噪声类型放大器噪声性能参数常用器件的噪声低器声放大器的设计●生物电放大基础 (2学时)生物电放大器前置级基本要求差动放大电路及其共模抑制比分析同相并联差动放大电路共模抑制比分析电路分析举例●生物电放大前置级共模抑制能力改善的方法 (2学时)共模屏蔽驱动电路共模驱动电路集成的仪器放大器应用电路设计心电放大电路设计隔离放大级设计●心电图及其测量仪器 (2学时)心电图及其导联心电向量图心电图机的设计心电图仪的设计特点心电图机的组成结构心电前置放大器分析正常和异常的心搏节律心律失常局部缺血时电位波形的变化心电图的波形的自动分析●脑电图和肌电图 (2学时)脑电图的产生机理脑电信号的一般性质及分类脑电图机脑的诱发电位测量临床脑电仪器的应用情况脑电图测量的最新技术肌电图肌电图仪诱发肌电图(神经电图)●血压的测量 (2学时)心血压测量概述血压直接测量法血压间接测量法血压的自动测量●血氧饱和度的无创伤测量方法 (2学时)血气饱和度的概念血氧饱和度测定的意义脉搏血氧测量法基本原理脉搏血氧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心输出量的无创伤测量方法 (2学时)心输出量直接费克法指示剂稀释法阻抗式容积脉图仪超声血流计八、教材及参考书1.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杨玉星,化工出版社,2005年2.现代医学仪器设计原理,邓亲恺,科学出版社,20043.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王保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九、考核方式书面考试+作业+课堂讨论。

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大专)复习资料

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大专)复习资料

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大专)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以研究人体在健康和疾病时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为目的,通过检测人的体液等标本中的化学物质,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诊断、病情治疗监测、药物疗效观察、判断预后以及健康评价等信息的一门学科。

:指20XX年2月国际化标准组织发布的《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是专门针对医学实验室认可而制定的一个标准。

3.实验室认可:是权威性专业组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实验室或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考核,认可能够开展或胜任某些工作,并授予资格的过程。

4.检测系统:指完成一个检验项目测定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消耗品、操作程序、质量控制程序等的组合。

二、填空1.英译汉:ISO的中文全称是;IFCC的中文全称是。

、 LIS、 APR、 BCG的中文全称依次为、、、。

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现代化主要表现在:①检测分析自动化;②试剂标准化和商品化;③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④ISO15189认可;⑤参与临床诊断和治疗。

第二章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一、名词解释1.急诊检验:是实验室为了配合临床对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断和抢救而实施的一种特需服务。

2.危急值:指某些检验结果出现了可能会危及患者生命的极限值。

二、填空1.生化检验常用的体液标本有、、和等,其中以标本最为常用。

2.生化检验中,是最常用的血液标本,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

3.生化检验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草酸钾—氟化钠)等。

4.检验前质量管理要素主要包括(医生申请)、:当物质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2.电泳技术: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的特性,对混合物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和测定的一项技术。

3.电化学分析技术:是利用物质的电化学性质,测定化学电池的电位、电流或电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

4.光谱分析技术:指利用物质具有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谱系的特点,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

生物医学工程中生体电流检测技术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中生体电流检测技术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中生体电流检测技术研究第一章前言生物医学工程是以工程学原理和方法为基础,运用生物学、医学、物理学等交叉学科知识,将工程技术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的一门学科。

生体电流检测技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可以广泛应用于心电图、脑电图等医学诊断领域。

本文旨在介绍生体电流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推动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第二章生体电流的概念和特征生体电流是指人体内生物电场中产生的细微电信号,这些电信号大部分是由神经纤维的活动引起的。

与传统电磁场不同,生体电流具有低频、微弱、多变等特点。

由于身体内部的神经或组织会产生电流,因此通过生体电流检测技术可以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的状态和健康状况。

在心电图检测中,生体电流的频率主要在0.05 Hz ~ 100 Hz之间,振幅较小,一般只有微伏级别。

而在脑电图检测中,生体电流的频率较低,信号振幅也很小,在毫伏级别。

第三章生体电流检测技术原理生体电流检测技术是通过电极对人体内电流进行测量,通常使用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方式。

接触式生体电流检测技术是指将电极与人体接触,直接测量人体的电位差。

例如心电图和脑电图检测中常用的贴片式电极、多导联电极等。

非接触式生体电流检测技术则不需要电极与人体接触,一般通过测量电场强度或磁场强度变化来检测生体电流。

例如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磁电图技术等。

第四章生体电流检测技术应用现状生体电流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心电图、脑电图等医学诊断领域。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生体电流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在脑电图领域,生体电流检测技术可以用于癫痫、脑瘤、脑卒中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心电图领域,生体电流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心脏病、心肌缺血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生体电流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肌肉电位检测、眼电图检测、皮肤电位检测等领域。

第五章生体电流检测技术未来发展方向未来,生体电流检测技术将向多方面深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仪器对记录显示系统的要求 是记录显示的效果明显、清晰, 便于观察和分析,正确反映输入 信号的变化情况,故障少、寿命 长,与其他部分有较好的连接。
记录与显示设备按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种: (1)直接描记式记录装置
直接记录各种生理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模拟量。 可分为描笔偏转式和自动平衡式:
描笔偏转式记录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在心 电图机、脑电图机及心音图机中得到广泛使用。
USB、 IEEE-488、 RS-232(串行)、并行 (硬件系统)
总线:传送数字信号的公共通道 ---- 信号线的集合 RS-232C、VXI、Centronics(并行)
(规范、结构形式)
在许多医学测量中,要求对某种 形式的外部刺激作出反应。用以 产生提供刺激给被测对象的设备 是生物医学检测系统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特点: 1)输出量为电压、电流、频率 电阻、电容、电感 两种:数字量、模拟量
2)输出的电信号一般较微弱: 电压 ---- 毫伏级、微伏级;电流 ---- 毫安级、纳安级
3)输出信号与噪声混杂在一起 ---- 传感器内部噪声 传感器的信噪比小、输出信号弱 ---- 信号淹没在噪声中
4)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呈线性或非线性 5)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选择:测量精度要求、被测量变化范围、被测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
刺激可以是视觉、听觉、触觉。 也可以是对神经系统某些部位的 电刺激。系统人体生理系统要做 出反应。
返回
主要是人体的生理系统。它提供 了系统要测量的各种生理的物理 量。医学上主要测量的有生物电 位、压力、流量、位移、速度、 温度、化学浓度、阻抗等。
返回
传感器把来自生物体的能或信息 转换成电的形式,把电信号加到 电子设备上。医用传感器转换的 最主要量包括温度、压力、流量、 位移、速度和力等非电量。
处理显示:功能 --- 分析(analysis)、处理(processing)、显示(display)
其它环节:通讯接口/总线接口(RS232、RS485、GPIB、 存PC储I、、·监···控··)、决策
信号检出部分
传感器(Sensor)---- 检出功能的器件 信号提取(被测量)、传输(信号变换部分)
常用工业检测过程
信号检出
信号转换
处理显示
存储

显示
信号检出
信号转换
处理显示

分析


监控
线
判断
信号检出
信号转换
处理显示
决策
信号检出:功能 --- 将被测信号的转换为电信号的变化(detection) 器件 --- 传感器(sensor, transducer)
信号转换:功能 --- 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为便于处理的形式conversion) 器件 --- 信号调理电路(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生物医学电极是直接感知人体生 物电位的元件。这是系统的采集 部分。
返回
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 整理或作其他变换的单元称为信 号调节器(或称为信号处理器)
它把采集到并已转换成电信 号的信息进行的生物信息变为 可供人们直接观察的形式。
磁带记录装置的优点: 1)频率响应宽,记录的信息可以反复重放,便 于分析处理和保存。 2)信号失真度低,适宜于作准确测量。 3)一条磁带可同时记录多个生理量适宜于长 间连续记录和大量资料存贮。 4)记录信息可擦除,可多次使用,成本低。
(3)数字式显示器
显示器接受信号处理后的信息,并以操作人
员所能感知的形式显示结果。显示形式可以是数
2) 消除或抑制传感器输出量中的无用信号
3)提高测量、分析的准确度 4)简化后续系统的组成
3、分析处理部分
不断注入新内容 ---- 检测系统的研究中心 计算机系统 ---- 强大问题分析能力、复杂系统的实时控制 自动化、智能化
4、通信接口与总线部分
功能:管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状态和控制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接口 --- 分系统和上位机之间/分系统之间交换信息 通用标准接口 --- 不同的系统尤其是不同厂家的产品能够互联
以及对传感器体积和整个检测系统的成本等的限制 检测系统中形式最多样、与被测对象关联最密切的部分
信号转换部分
检出信号 适合于分析和处理的信号 信号调理电路
阻抗变换 ---- 输出阻抗很高时; 信号放大 ---- 输出信号微弱时; 噪声抑制 ---- 信号淹没在噪声中; 电压/电流(V/A)转换 ---- 需要电流输出时; 模拟/数字(A/D)转换 ---- 需要输出数字信号时 目的: 1)对传感器的输出量变换成易于处理或放大的量
(2)需要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 对信号进行叠加、相关处理、频 谱分析、直方图等数据处理。
数据传输:是异地诊断。
返回
把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部分, 以使系统按某一方式工作,如控 制刺激量的大小、控制传感器或 仪器系统中其他任何部分。控制 和反馈可以是自动的或手动的。
返回
• 人体中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大量的生命信息。 由于我们的身体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在不断 地实现着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变化, 因此所产生的信息是极其复杂的。
字的或图像的,也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多数
是依靠使用者的视觉,但也有采用听觉感知的办
法。数字式显示器是一种将信号以数字形式显示
供观察的器件,一般由计数器、译码器、驱动器
和数码管等组成。其中显示器分荧光数码管和液
晶显示两种。
返回
从人体采得的信息具有二个特点:
(1)信号很微弱,各种干扰很 大,信噪比低,有用信号淹没在 强干扰背景中。
自动平衡式记录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频响 范围窄。优点是记录幅度大、精度高,可与计算 机连接。一般用于记录体温、血压、脉搏等监护 仪器上
(2)磁带记录器 它在生理测量和病人监护中的应用日益增多。
其工作原理基本与磁带录音原理相同。按对被记 录信号的处理方法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把输入的被记信号按原样进行磁化记录的称 为模拟式磁带记录器,它类似一部录音机。
• 我们可以把生命信号概括分为二大类:
化学信息
物理信息
• 化学信息是指组成人体的有机物在发生变化时 所给出的信息,它属于生物化学所研究的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