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8—17章 课后习题答案
发育生物学相关习题(可打印修改)

发育生物学相关习题(可打印修改)名词解释1.细胞分化:从单个全能的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叫细胞分化。
2.定型:细胞在分化之前,将发生一些隐蔽的变化,使细胞朝特定方向发展,这一过程称为定型。
定型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时相。
3.特化: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特化了。
4.决定: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可以自主分化时,就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已经决定了。
已特化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
相比之下,已决定的细胞或组织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5.胞质隔离: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6.胚胎诱导: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的分化方向,也就是发育命运。
7.镶嵌型发育:以细胞自主特化(细胞发育方向取决于细胞内特定的细胞质)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8.调整型发育:以细胞有条件特化(细胞的发育方向取决于它与邻近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
9.胞质定域:形态发生决定子在卵细胞质中呈一定形式分布,受精时发生运动,被分隔到一定区域,并在卵裂时分配到特定的裂球中,决定裂球的发育命运。
这一现象称为胞质定域。
10.形态发生决定子性质:1.激活某些基因转录的物质2.mRNA11.受精:是指两性生殖细胞融合并形成具备双亲遗传潜能的新个体的过程。
12.精子获能:哺乳动物的精子需要在雌性生殖道中停留一个特定的时期,以获得对卵子受精的能力,这一过程称为精子获能。
13.顶体反应:顶体反应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顶体反应释放的水解酶溶解和精子结合的卵黄膜或透明带,并在该位置进行精卵细胞膜的融合。
)14.卵裂: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的细胞,形成一个多细胞生物体的过程称为卵裂。
发育学课后总结各章重点答案

一、绪论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的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到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
镶嵌发育:合子的细胞核含有大量特殊的信息物质——决定子,在卵裂的过程中这些决定子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控制子细胞的发育命运。
细胞的命运实际上是由卵裂时所获得的合子核信息早已预定的。
这一类型的发育我们称之为镶嵌发育。
胚胎诱导: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细胞的分化方向。
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形态模式:各门动物都具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特有的解剖学特征,这些特有的解剖学结构内在的排列称为形态模式。
调整发育:胚胎为保证正常的发育,可以产生胚胎细胞位置的移动和重排,这样的发育为调整发育。
2.发育生物学的发展基础及过程如何?研究哪些问题?答:发展基础: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
发展过程:形态→机理组织器官→细胞→分子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到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
同时,也研究生物种群系统发生的机制。
3.细胞学说对发育生物学发展的作用?答:细胞学说改变了胚胎发育和遗传的概念:19世纪30年代末:德国Mathias Schleiden和Theodor Schwann提出细胞学说。
1840, August Weismann提出了生殖细胞论,认为后代个体是通过精子和卵子继承亲本描述躯体特征的信息;卵子是一个细胞,其分裂产生的细胞可分化出不同组织,从而否定了先成论。
19世纪70-80年代,Oscar Hertwig兄弟对海胆受精卵的观察发现,受精卵含有两个细胞核,并最终合并为一个细胞核,表明细胞核含有遗传的物质基础。
19世纪末,染色体的发现和发现染色体数目在发育中的变化规律,使孟德尔遗传定律有了物质基础。
发育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发育生物学试题及答案1. 问题:请简要解释什么是发育生物学?答案:发育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到成体形成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发生和发展的科学,它涉及到细胞分化、器官形成以及遗传因素在发育中的作用等。
2. 问题:请列举几个重要的发育生物学研究领域。
答案:(1)胚胎发育:研究胚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包括受精、胚胎层次的形成、器官和组织的分化等。
(2)细胞分化:研究细胞如何从干细胞分化为各种特定类型的细胞,以及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和应用。
(3)器官发生:研究不同器官的发生过程,包括器官原位、形态生成和功能建立。
(4)遗传与发育:研究遗传因素对发育的影响,包括基因调控网络、遗传变异和表观遗传等。
3. 问题:什么是受精过程?请描述受精过程中典型动物的事件。
答案:受精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典型动物的受精过程包括以下事件:精子在卵子附近的卵子受精带中活动,受精卵表面出现化学变化(如黏附等),形成受精卵膜,精子与卵子膜接触,激活精子,精子进入卵细胞质,卵子膜发生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4. 问题:请解释干细胞的概念以及其在发育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它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
在发育生物学中,干细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分化为各种细胞类型来构建和修复组织和器官。
同时,干细胞也是研究细胞命运决定和分化机制的重要工具。
5. 问题:什么是胚胎干细胞?请简要描述其特性和应用前景。
答案:胚胎干细胞是从早期胚胎中获得的多潜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所有体细胞类型的能力。
其特性包括:能够长期增殖而不失去分化潜能,具有稳定的染色体组成,以及表达特定的干细胞标记物。
胚胎干细胞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包括组织工程、疾病模型研究和药物筛选等方面。
6. 问题:请解释发育中的细胞分化过程。
答案:细胞分化是指细胞从未分化状态向特定细胞类型发展的过程。
在发育中,通过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调节,细胞逐渐表达特定细胞标记物,发生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书上课后活动题答案

生物八上书上题答案第十四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P61.C 2. D 3. (1) 可以培养出植物的新品种,(2)可以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批植物;(3)可以防止植物病毒侵入。
思维拓展“插柳”属于植物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但不像“栽花”那样常常需要较高的水,肥,土壤。
P121.果实——F 种子——E 种皮——D 胚——C 果皮——G2.虞美人——随风飘散苍耳——附着在人或动物的身体上。
豌豆——弹射出去蒲公英——随风飘散思维拓展1.玉米在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雨水会将雄蕊花药里的花粉落,使花粉量减少,造成传粉率隆低,玉米减产。
2.(1)黄瓜的花为单性花,而雄花是不结果的。
(2)雌花如果不能完成异花传粉,也不会结果。
P171.(1)A 、B、F、H、I (2)C、D 、E、G2.(1)3 4 2 1 完全变态。
(2)蛹(3)幼虫期。
思维拓展(1)幼虫成虫(2在蝴蝶的一生中,幼虫为毛毛虫,危害植物,蝴蝶为成虫,帮助植物传粉,是有益的。
P211.C 2. (1)×(蝌蚪一直生活在水中,只用鳃呼吸)(2)×(两栖类的受精作用是在水中进行的体外受精)(1)青蛙销售量与季节的变化及青蛙的季节性活动有关,春,夏,秋三季,是青蛙繁殖,、捕食的旺季,青蛙的活动易被人们发现,人们捕捉得也多。
冬季青蛙冬眠,行踪难以被发现,人们捕捉得就少见。
(2)人们对青蛙和其他野生动物见之则捕,并以此为美食。
人们的思维观念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改变,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难以执行。
P251.C 2、晚成鸟(家鸽、燕子、麻雀)3、早成鸟(鸡、鸭子、大雁)3. 本题主要正面引导学生回答鸟类对人类的益处。
要点主要有:(1)鸟类直接和间接的利用价值(如鸟肉,羽毛,药材,体质有机肥,观赏等)(2)在维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中起的重要作用,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员,(3)对植物虫害,鼠害等具有有控制作用。
(4)对植物种子和花粉等具有的传播作用。
发育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发育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胚胎发育的起始阶段是:A. 受精卵B. 胚胎C. 胚泡D. 原肠胚答案:A2. 细胞分化的控制机制不包括:A. 基因表达调控B. 细胞间相互作用C. 细胞外基质的影响D. 细胞核的随机分裂答案:D3. 关于胚层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内胚层将发育成消化道B. 中胚层将发育成肌肉和骨骼C. 外胚层将发育成神经系统D. 三胚层在受精后立即形成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胚胎诱导的类型:A. 组织诱导B. 细胞诱导C. 分子诱导D. 器官诱导答案:D5.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条的形成是由以下哪个结构分裂而来:A. 原肠B. 原结C. 原条D. 原肠胚答案:B6. 以下哪个激素不是由胎盘分泌的:A.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 雌激素C. 孕激素D. 甲状腺素答案:D7. 关于干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干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B. 成体干细胞只能分化为特定类型的细胞C. 干细胞可以无限增殖D. 干细胞不能自我更新答案:B8. 在胚胎发育中,以下哪个结构不属于胚胎外膜:A. 羊膜B. 卵黄囊C. 绒毛膜D. 胎盘答案:D9.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胚胎的性别决定:A. 性染色体B. 环境温度C. 激素水平D. 细胞分裂速度答案:D10. 关于胚胎植入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胚胎植入发生在胚泡阶段B. 胚胎植入需要子宫内膜的同步发育C. 胚胎植入是一个被动过程D. 胚胎植入后,胎盘开始形成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胚胎发育的三个胚层分别是____、____和____。
答案: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2.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____是胚胎与母体交换物质的主要器官。
答案:胎盘3.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基因4. 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____的形成标志着胚胎体轴的建立。
答案:原结5. 胚胎诱导通常涉及____、____和____之间的相互作用。
《发育生物学》试题--整理版

《发育生物学》试题--整理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渐进特化:指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细胞的分化方向。
P15精子获能:是指射出的精子在若干生殖道或能因子作用下,精子膜发生变化,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这样精子才能穿越卵母细胞周围的滤泡细胞和透明带的能力。
P95原肠作用:是胚胎发育到囊胚后期开始进行的一系列细胞运动和细胞重排的形态发生运动。
P132 顶体反应:精子在卵细胞释放的引诱物作用下游向精子,在Ca2+、脂质、磷酸脂醇介导下,顶体酶(水解酶)释放,卵细胞外包被的胶膜分解,精子穿越胶膜后,顶体的突起卵黄膜相互识别,识别后随之与卵细胞膜发生融合,精核入卵。
心脏环化:是指在由原始的、对称的直管心脏转化为非对称的环化心脏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方位与形态的改变。
P208跨越分化:是指成体干细胞跨越组织或胚层的多向分化。
P270形态发生素:是指能够通过其浓度确定细胞发育命运的可扩散的化学分子。
P18同源异型基因:含有同源异型框(一段180bp保守序列)的基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细胞定型可以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阶段,存在自主特化、有条件特化和合胞体特化三种方式。
P112、根据细胞表型,可将细胞分为全能细胞、多能细胞核分化细胞。
P243、伴随鸡胚的发育,胚胎发育出复杂的外膜系统,卵黄囊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而尿囊是胚胎的呼吸器官并储存代谢废物。
P544、小鼠的囊胚(胚泡)时期,胚胎细胞可分为两部分,是一包被于胚胎表面的滋养外胚层和内部位于囊胚腔一端的内细胞团。
P555、哺乳动物的PGC s先在尿囊与后肠交接处附近聚集,之后借助于血液循环迁移到生殖腺;在此分裂形成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发生之前,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生殖干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
P80、P836、卵激活包括皮层反应、减数分裂恢复、第二极体排出、DNA 复制和第一次卵裂。
P1037、每个物种的卵裂方式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卵质中卵黄的含量及其分布情况;二是卵质中影响纺锤体方位、角度和形成时间的一些因子。
发育生物学(张红卫)章节习题

一、名词解释:1.先成论2.渐成论3.多线染色体4.胚胎诱导5.组织者二、问答题:1.先成论和渐成论有何区别?2.Spemann与摩尔根在发育生物学上有何贡献?3.动物发育的主要特征?4.发育生物学研究中主要模式生物有哪些,各有何特点?5.举例说明几种常用的发育生物学研究技术?一、名词解释:1.形态发生决定子2.黄色新月3.极叶4.生殖质5.染色体消减现象6.极质7.P颗粒8.同源异型基因二、问答题:1.试以软体动物卵裂中出现的极叶为例,说明卵质决定子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2.生殖质在发育中有何作用?请举例说明。
3.在线虫的卵裂中,染色体消减现象发生在何类细胞中?不发生染色体消减现象的细胞又是何类细胞?为什么?4.哪些位置信息对体节的分化发生影响?一、名词解释:1.细胞分化2.发育的全能性3.细胞核移植4.移核卵5.多线染色体6.基因组恒定性7.差异的基因表达8.克隆二、问答题:1.Bring & King 的蛙细胞核移植实验是如何进行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2.Gurdon的非洲爪蟾核移植实验在方法上进行了哪些改进,又得到了哪些实验结果?3.多利羊的克隆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该研究成果会在世界上引起“轰动”和争论?4.何谓细胞分化,细胞中特异性蛋白质是如何合成的?5.为什么说差异转录有时空上的差别,举例说明之。
6.以血红蛋白合成为例,说明翻译后的调控机理。
一、名词解释1.顺式调元件2.主控基因3.形态发生原4.Wnt5.Bicoid二、问答题1.简述Hedgehog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过程。
2.信号活性的调控与相互关联是如何进行的?一、名词解释:1.受精孔2.精子获能3.顶体反应4.ZP35.皮层反应6.合子核7.孤雌生殖8.黄色新月9.灰色新月10.受精锥二、问答题:1.试述受精在生物学上的意义。
2.从哺乳动物精巢中取出来的精子能够使卵子受精吗?为什么?3.海胆精子在穿过卵胶膜发生哪些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作用机制是什么?4.受精时卵子如何通过调节质膜电位和皮层反应达到阻止多精受精?5.为什么说精子中心粒起着微管组织中心的作用?一、名词解释:1.动物极2.植物极3.均黄卵4.中黄卵5.端黄卵6.中央黄卵7.孵化酶8.胚泡9.胚盘10.卵黄多核层11.极细胞12.胚带二、问答题:1.试述卵裂和体细胞的分裂的异同点。
.17福师《发育生物学》在线作业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1. 在线虫中,〔〕基因表达的结果将引起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A. WT1B. BMP7C. ced-3和ced-4D. FGF22. 以下哪一结构不是中肾的?〔〕A. 肾管B. 中肾小管C. 肾小囊D. 输尿管芽3. 胚胎细胞运动过程中,控制细胞迁移的机制中不包括A. 接触抑制B. 趋化性C. 接触导向D. 凋亡4. 生后肾间充质发出的诱导信号中没有A. GDNFB. HGFC. Wnt4D. FGF5. 在受精过程中,海胆受精卵的起着永久阻止多精入卵的作用。
A. 质膜电位的升高B. 透明带反响C. 皮层反响D. 顶体反响6. 生后肾间充质能够对输尿管芽发出的诱导信号发生反响是因为它已经表达了基因。
A. GDNFB. FGFC. WT1D. BMP77. 蛙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外胚层来自〔〕。
A. 植物极一端的细胞B. 动物极一端的细胞C. 植物极和动物极间的细胞D. 以上都不是8. 蛙胚的发育过程中,第几次卵裂是不均等的细胞分裂〔〕A. 第一次B. 第二次C. 第三次D. 都是9. 植入后的子宫内膜称( )A. 胎膜B. 蜕膜C. 基蜕膜D. 基膜10. 胎儿诞生时,剪断脐带后从切口流出的血液是〔〕A. 胎儿的动、静脉血B. 母体的动脉血和胎儿的静脉血C. 胎儿的动脉血和母体的静脉血D. 胎儿和母体的动、静脉血11. 胚胎细胞运动过程中,控制细胞迁移的机制中不包括〔〕A. 接触抑制B. 趋化性C. 接触导向D. 凋亡12. 克隆哺乳动物所用的受体细胞可以是A. 体细胞B. 受精卵C. 胚胎细胞D. 精子13. 两栖类卵子细胞核中灯刷染色体出现在哪一时期?A. 第一次成熟分裂的前期B. 双线期C. 粗线期D. 次级卵母细胞时期14. 在神经板分化形成神经管的过程中,〔〕与神经板别离。
A. 神经嵴细胞B. 脊索中胚层C. 内胚层D. 间介中胚层15. 在哺乳类的原肠胚中,构成了胚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神经系统发育1、神经胚形成?答:神经胚形成:胚胎由原肠胚预定外胚层细胞形成神经管的过程。
神经胚:正在进行神经管形成的胚胎。
2、初级神经胚形成和次级神经胚形成?答:初级神经胚形成:由脊索中胚层诱导上面覆盖的外胚层细胞分裂,内陷并与表皮质脱离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次级神经胚形成:外胚层细胞下陷进入胚胎形成实心细胞索,接着在细胞索中心产生空洞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3、什么叫神经板,神经褶,神经沟?答:神经板:外胚层中线处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细胞纵向变长加厚,形成神经板。
神经褶:神经板形成后不久,边缘加厚,并向上翘起形成神经褶。
神经沟:神经褶形成后在神经板中央出现的U型沟。
4、无脑畸形和脊髓裂?与哪些基因有关,如何避免?答:无脑畸形和脊髓裂均为人类胚胎的神经管闭合缺陷症。
人的后端神经管区域在27天时如不能合拢,则产生脊髓裂;若前端神经管区域不能合成,则胚儿前脑发育被停止,产生致死的无脑畸形。
它们与pax3、sonic hedghog和openbrain等基因有关。
约50%神经管缺陷可由孕妇补充叶酸加以避免。
5、斑马鱼的神经管如何形成?答:斑马鱼的神经管如何形成:鸟类,哺乳类,两栖类动物胚胎的后端神经管及鱼类的全部神经管形成均采用次级神经胚形成的方式,所以斑马鱼的神经管形成也如此。
6、三个原始脑泡的发育命运?答:前脑发育成为前端的端脑和后面的间脑,端脑最终形成大脑两半球,间脑形成丘脑和下丘脑区域及视觉感受区。
中脑腔最终形成大脑导水管。
菱脑再发育成前面的后脑和后面的髓脑,后脑形成小脑,髓脑形成延髓。
7、菱脑节?答:菱脑节:在神经管闭合后,后脑前后轴逐渐被划分为8节,成为菱脑节,每个菱脑节是一个发育单位,节内细胞可交换而节间不能交换(其是临时性结构,到发育后期逐渐消失,但部分由后脑产生的结构如颜面神经节仍保持分节性结构)。
8、脊髓背腹区域细胞的发育命运?各与哪些因子有关?答:脊髓背部区域依次产生6种中间神经元(dI1-dI6),腹部则形成运动神经元和4种腹侧神经元(V0-V3)。
BMP和Shh信号在脊髓的背腹轴划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BMP活性沿脊髓背-腹轴形成一个浓度梯度,Shh活性沿脊髓腹-背轴形成一个浓度梯度,与BMP相反。
同时,Hedgehog和Wnt信号分别在腹部和背部细胞分化起作用。
另外,许多转录因子在脊髓不同背腹轴位置表达,将其分为不同区域,它们受BMP和Hedgehog信号控制。
9、原神经基因的功能?答:a.抑制其周围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b.促进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而抑制其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c.调节细胞周期10、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层?答: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层:在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元的最终停留位置不同。
最靠近管腔的一层为室管膜层,其内的细胞维持了分裂能力;由于停止有丝分裂的细胞不断向外迁移,形成另外两层,外套层和边缘层.外套层:来自管膜层的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边缘层主要为神经轴索和胶质细胞.11、室管膜区细胞的分裂方式与特点?答:室管膜层区细胞的分裂方式与特点:垂直分裂(verticol dision):分裂面与表皮细胞长轴平行,产生2个有继续分裂能力的子细胞;水平分(horizontaldivision):分裂面与表皮长轴垂直,只产生一个有继续分裂能力的子细胞。
原因:notch和numb层的不均匀分布。
12、神经轴突生长的引导机制?答:轴突生长的引导机制:神经轴突的生长首先决定于其自身表达的基因产物;神经轴突的生长也决定于其所处的环境,某些因素具有吸引作用,而有些具有排斥作用。
这些环境因素包括:其伸展途径中的组织结构,胞外基质成分,相领细胞的表面特性。
长距离引导:利用可扩散的分子对神经有吸引或是排斥的作用来导引神经细胞去的位置,有化学性引导和化学性排斥两种。
化学性排斥:体节生骨区中的netrin 对motor neuron的生长起排斥作用。
化学性引导:神经管中的netrin分层只对中间神经神经元轴突的生长具有吸引作用。
短距离引导:利用接触方式来引导神经,有接触性引导和接触性排斥两种。
例如:神经接触到cadherin会向其高浓度处移动,而神经接触到ephrin会向反方向移动。
接触性排斥:昆虫肢体中跨膜蛋白semaphorin对感觉神经元的生长起排斥作用。
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由靶细胞分裂的NGF,BDNG,WT-3/4/5等是近距离趋向因子。
13、突触的形成?答:突触的形成:当神经元的生长锥抵达靶位,将在二者间形成特化的连接,即神经突触。
14、神经嵴细胞的发生部位,特点,分化命运?答:神经嵴细胞:发生部位——神经管闭合处的神经管细胞和神经管相接的外表层细胞,它的间质细胞化而成为神经嵴细胞。
特点:具有迁移性。
分化命运:因发生的部位和迁移目的地不同而不同,可分化为感员,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表皮中的色素细胞,头骨软骨和结缔组织等.第九章中内胚层及相关器官发育1、中胚层的分区及其发育命运?答:中胚层的分区:一、背面中央的脊索中胚层。
形成脊索;二、背部体节中胚层。
形成体节和神经管两侧的中胚层细胞,并产生背部结缔组织;三、居间中胚层,形成泌尿系统和生殖管道;四、离脊索较远的侧板中胚层,形成心脏,血管,循环系统的血细胞、体腔衬里、除肌肉外四肢所有中胚层成分以及胚胎外膜。
2、脊索的形成,发育命运和功能?答:脊索的形成:由原结部的头突产生,当上胚管中的预定中胚层细胞通过原沟迁移至内胚层之上形成中胚层时,兴突部的细胞迅速增殖,胚体纵轴生长延伸形成“脊索”。
脊索发育命运:在生骨节形成之后,大的数脊索细胞将退化,死亡,而位于椎骨之间的脊索的脊索细胞的形成椎间盘组织。
脊索的功能:它是低等脊索动物的终身支持器官,在高等哺乳动物脊索是一个临时性结构具有诱导脊部神经管形成和为早期胚胎提供完整的体轴的作用。
3、什么叫体节,功能及其发育命运?答:体节:当原条退化,神经褶开始向胚胎中央合拢时,轴旁中胚层被分隔成一团团细胞块,即为体节。
体节的功能和发育命运:体节是胚胎的临时结构,在脊椎动物胚胎分节模式的形成中极为重要,如体节能决定神经嵴细胞和脊神经轴突的迁移途径,体节细胞能形成脊椎、肋骨、背部皮肤真皮、背部骨骼肌以及体壁与四肢骨骼肌。
4、脊椎动物体节形成的特点?答:第一对体节在胚胎前端形成,后面新的体节从吻端轴旁中胚层开始,按一定间隔有规律地形成。
5、体节细胞的分化及其机制?答:分化:体节开始形成时每个细胞能发育成体节任何衍生结构,但体节完全形成后其中的细胞只分化为某一类型的细胞。
体节腹中部细胞经分裂失去上皮细胞特征,变成间充质细胞,它们构成生骨节,形成脊椎软骨细胞,最终发育成中轴骨骼。
体节侧面细胞分散后形成四肢和体壁肌肉的前体细胞。
生骨节、体壁和四肢肌肉前体细胞从体节迁移出后,最近神经管的体节细胞向腹面迁移,余下的体节细胞形成生皮肌节。
其背面为生皮节,将来形成真皮,而生皮肌节内侧层细胞将来形成椎骨肌肉。
体节细胞分化机制:体节细胞的分化受周围组织分泌的诱导因子影响……6、骨骼肌如何形成?骨发生的两种模式?答:骨骼肌的形成是由多个单核的成肌细胞融合而成,分三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合成细胞退出有丝分裂周期;成肌细胞排列成链状;细胞融合。
骨发生的两种模式:由间充质直接转化为骨组织称为膜内皮骨,主要出现在颅骨发生中;若间充质细胞先分化成过渡型软骨,再由骨骼细胞取代软骨,称为软骨内成骨。
7、肾脏的发育?答:肾脏的发育:羊膜动物的后肾是由输尿管芽和生后肾间质这两个来自中胚层的组织相互作用和互惠诱导形成的。
8、心脏细胞的分化?心脏如何形成?答:心脏细胞的分化:鸟类和哺乳类的预定心脏细胞形成一个双层壁的管状结构,内层为心内膜,外层为心肌外膜,前者将来形成心脏内表皮,后者形成可以搏动的心脏肌肉层,为机体终生泵血。
心脏的形成:脊椎动物的心脏由脏壁中胚层与临近组织相互作用发育而成。
心脏形成细胞先迁移到腹中线位置,融合成一个由能收缩的肌细胞构成的管状结构。
然后这一管状心脏扭曲,形成具有单个心房和单个心室的S形结构。
S形心脏继续发育,心房细胞以比心室细胞更快的速度增殖,使心室出现层状结构,同时隔膜把心腔隔开,形成瓣膜。
9、血管形成的两个过程?答:一、由血岛形成血管;二、血管的出芽生长。
10、内胚层的分化情况?答:胚胎内胚层构建体内消化管和呼吸道两根管道的内表皮。
消化管贯穿身体全长,肝、胆囊和胰腺都由消化管突出形成,呼吸道也由消化管向外生长形成,它最后分叉形成肺。
咽是消化管和呼吸道在胚胎前端区域共有的一个腔室。
咽向外突起形成的上皮外囊产生扁桃体、甲状腺、胸腺和甲状旁腺。
第十章胚胎诱导1、胚胎诱导?诱导者?反应组织?答:胚胎诱导:在有机体的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个组织分化方向上的变化的过程。
诱导者:在胚胎诱导相互作用的两种组织中,产生影响并引起另一种细胞或组织分化方向变化的这部分细胞或组织。
反应组织:接受影响并改变分化方向的细胞或组织2、感受性?初级感受性?次级感受性?答:感受性:把反应组织以一种特异方式对诱导刺激起反应的能力初级感受性:尚未决定的外胚层所具有的感受性次级感受性:已经决定了的组织对刺激的感受性3、感受性的特性?答:感受性的特性:a时间特异性b区域特异性c种间特异性d受遗传控制(?作用手段种间相似性)4、自动神经化和自动中胚层化?答:自动神经化是没有诱导组织或不具诱导活性化学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外胚层外植块出现神经化的现象。
自动中胚层化:在没有诱导组织或不具有诱导活性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外胚层外植块出现中胚层的现象 (使用化学物质抑制其神经化倾向后才能表现出来)5、异源诱导者?答:异源诱导者:能诱导原肠胚外胚层形成一定的结构,并具有区域性诱导效应的组织。
6、次级诱导和三级诱导?答:次级诱导:通过一种组织与另一种组织的相互作用,特异地指定它的命运三级诱导:次级诱导的产物作为诱导者,通过与相邻组织作用指定它的命运7、初级胚胎诱导的四个阶段?答:3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卵裂期,为中胚层的形成和分区;第二阶段是脊索中胚层诱导背部外胚层转变为神经系统的神经诱导;第三阶段是中央神经系统的区域化。
8、组织者?Nieuwkoop中心?答: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和其他的组织一起调整为中轴器官的胚孔背唇部分Nieuwkoop中心:囊胚最背部的能诱导组织者产生的植物极细胞9、邻近组织的相互作用?答:a容许的相互作用:反应组织含有所有要表达的潜能,它只需要某些刺激允许它表达这些特性,但这不能改变它的后生型发育方向b指令的相互作用:反应组织的发育潜能不稳定,其发育的方向和过程取决于接受的诱导刺激的类型10、器官发育过程中,上皮分支的机制?答:上皮分支的机制;a在肾和许多的器官发育中,间质可能通过引起上皮管状分支与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