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广西版

教学设计: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广西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通过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介绍。
2. 欣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价值。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感受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难点: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知识介绍:讲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包括定义、分类、特点等。
3. 作品欣赏:展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艺术特点和价值。
4. 发展历程了解:通过时间轴或案例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感受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
5. 实践活动: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工艺美术作品进行模仿或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基本知识。
2.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发展历程。
3. 工艺美术作品欣赏与分析。
七、作业设计:1. 选择一件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深入了解其背景和历史价值,写一篇简短的分析报告。
2. 模仿一件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工艺美术品。
本教案以“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为主题,通过对古代工艺美术的介绍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以下是一个针对初中生的教案,总字数超过1200字。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2.学习并掌握木雕、陶瓷、玉石、丝织等工艺技法;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的介绍;2.木雕、陶瓷、玉石、丝织等工艺技法的学习和实践;3.古代工艺美术品的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的家乡有哪些古代工艺美术品,比如刺绣、陶瓷等。
并简单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2.学习(20分钟)a.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品进行研究,并介绍该作品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b.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所选作品。
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和评论。
3.实践活动(30分钟)选择其中一个工艺技法进行实践活动,如木雕。
a.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好木头块和刻刀等工具。
b.示范指导:老师进行木雕的示范,同时解释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c.学生实践: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木雕实践。
d.结果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相互欣赏和评价。
4.欣赏和评价(15分钟)学生观看一些古代工艺美术品的图片或实物,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并与学生的实践作品进行对比和学习。
5.总结与检查(10分钟)向学生提问比如“你觉得学习古代工艺美术对你有什么启示?”,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回顾教学过程,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活动的效果。
四、延伸活动:1.筹备一次古代工艺美术展览,展示学生的实践作品。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范文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2)认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作品;(3)掌握欣赏和评价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2)运用比较、联系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3)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会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成果;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3.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作品4. 欣赏和评价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5. 实践环节:制作简易的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历程;(2)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作品;(3)欣赏和评价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2)运用比较、联系等方法,深入分析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风格特点;(3)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特点、发展历程、主要种类及其代表作品;2. 演示法:展示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心得;4. 实践法:安排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图片、实物标本等;2. 教材: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相关书籍、资料;3. 材料:制作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件精美的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2.掌握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特点;3.通过实践和创造,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2.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分类;3.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特点;4.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传统工艺技法。
三、教学过程: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15分钟)(1)引入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概念,解释其起源和发展的背景;(2)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
2.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分类(15分钟)(1)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分类,如陶瓷、玉器、漆器、织绣等;(2)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观摩,让学生对各类古代工艺品有初步了解。
3.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特点(25分钟)(1)讲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特点,如注重实用性、追求精细、注重装饰等;(2)通过图片分析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4.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传统工艺技法(30分钟)(1)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传统工艺技法,如釉下彩、剪纸等;(2)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掌握一些传统工艺技法。
5.创作活动(25分钟)(1)给学生提供一些基础材料和工具,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件自己的工艺品;(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自己的艺术感觉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投入程度和表现;2.评价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以学生的作品和口头表达为主要评价依据。
五、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和演变;2.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索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3.组织学生参加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工艺美术比赛,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六、教学资源:1.图片、实物等展示材料;2.基础工艺制作材料和工具;3.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范文

《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认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如陶瓷、漆器、玉器、青铜器等;(3)掌握欣赏和评价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认识;(2)运用讨论、探究、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3)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古代工艺美术作品进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3)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概述: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其意义。
2. 陶瓷工艺:讲解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脉络,重点介绍景德镇瓷器、青瓷、白瓷等代表作品。
3. 漆器工艺:阐述中国古代漆器工艺的起源、发展,以及特点,如镶嵌、描金、雕刻等技法。
4. 玉器工艺:介绍中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内涵、制作工艺,以及典型作品,如三星堆玉器、春秋战国玉器等。
5. 青铜器工艺:分析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重点介绍商代、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的代表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种类及其代表作品;(3)欣赏和评价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评价;(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古代工艺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特点等;(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古代工艺美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体验古代工艺美术的制作过程;(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认识和评价。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图片、视频等资料;(2)实物展示:展示古代工艺美术作品的实物或模型;(3)手工制作: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青铜、陶、瓷、漆器和玉器这五类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品种,通过对一些经典性作品的分析,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材内容繁多,历史跨度大。
如果在一节课中面面俱到,很难做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理解”。
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
” 因此,我在这节课中只安排了其中的两个门类进行对比、鉴赏。
并将青铜艺术的重点锁定在青铜器上。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陶瓷、漆器和玉器的辉煌成就及各自的艺术特色。
2. 培养独立思索、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的认知,进行文化寻根,从而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重点: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玉器的特点及代表作品赏析。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玉器所隐含的传统文化意蕴。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努力体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打破学科本位的壁垒,促成学生自觉实现各科知识的融汇贯通。
将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而非孤立的造型艺术,真正实现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人文学科性质。
三、教学实施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课前提供一件青铜器和一件玉器的图片给学生传看。
给学生提供了直观感受的机会,使将要进行的鉴赏和学生自身的经验认识连接起来;再则为进入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玉器的鉴赏状态做了心理上的准备。
上课师生互致问候后,询问学生“这是什么?”以高中生的知识经验,得出正确答案并不困难。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重要的分类。
有:青铜、陶、瓷、漆器和玉器这五类最具代表性的工艺美术品种一、先介绍:陶、瓷、漆器的特点:陶瓷器1 原料不同(陶:粘土瓷:瓷土)烧制温度不同(陶:1000度以下瓷:1200度以上)质地不同(陶:质地疏松瓷:质地细腻)4 用釉不同(陶:无釉或低温釉瓷:高温琉璃釉)欣赏彩陶作品,分析其造型、纹饰、色彩的特点瓷器:1 青瓷与白瓷2 宋代著名瓷窑的瓷器3 青花与釉里红4 五彩,斗彩及珐琅彩。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

《中国工艺美术史》教案第一章: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工艺美术的定义与特点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国工艺美术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1.2 教学内容中国工艺美术的定义与特点中国工艺美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工艺美术的分类与代表作品中国工艺美术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工艺美术的定义与特点课后作业:学生能完成对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历程的梳理第二章:陶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陶器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陶器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陶器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2.2 教学内容中国陶器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陶器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陶器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陶器制作,提高对陶器工艺的理解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陶器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三章:瓷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瓷器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瓷器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瓷器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3.2 教学内容中国瓷器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瓷器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瓷器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瓷器制作,提高对瓷器工艺的理解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瓷器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四章:金属工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金属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金属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金属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4.2 教学内容中国金属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金属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金属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金属工艺制作,提高对金属工艺的理解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金属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五章:纤维工艺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纤维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纤维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纤维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5.2 教学内容中国纤维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纤维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纤维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纤维工艺制作,提高对纤维工艺的理解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纤维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六章:玉器工艺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玉器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玉器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玉器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6.2 教学内容中国玉器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玉器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玉器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玉器工艺制作,提高对玉器工艺的理解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玉器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七章:木工艺让学生了解中国木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木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木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7.2 教学内容中国木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木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木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木工艺制作,提高对木工艺的理解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木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八章:雕刻工艺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雕刻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雕刻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雕刻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8.2 教学内容中国雕刻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雕刻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雕刻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雕刻工艺制作,提高对雕刻工艺的理解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雕刻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九章:漆器工艺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漆器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掌握中国漆器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认识中国漆器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9.2 教学内容中国漆器工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中国漆器工艺的分类与制作工艺中国漆器工艺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动手体验漆器工艺制作,提高对漆器工艺的理解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漆器工艺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第十章:现代工艺美术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与现状掌握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势认识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10.2 教学内容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与现状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势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与现状课后作业:学生能完成对中国现代工艺美术主要流派与发展趋势的梳理重点解析重点:1. 中国工艺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脉络3. 各类工艺美术的分类与制作工艺4. 代表性工艺美术作品的识别与艺术价值5. 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的特点与现状难点:1. 各类工艺美术制作工艺的详细理解与掌握2. 对中国不期工艺美术风格的辨识和比较3. 对现代工艺美术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和理解4. 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与评估。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2. 掌握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常见材料、工艺技巧和艺术风格。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概述a. 工艺美术的定义和作用b.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概述2.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常见材料和工艺技巧a. 瓷器制作技艺b. 丝绸制作技艺c. 雕刻技艺(木雕、石雕等)d. 纸艺制作技艺3.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a. 陶瓷艺术的风格特点b. 丝绸艺术的风格特点c. 雕刻艺术的风格特点d. 纸艺的风格特点4. 学生参与体验和创作a. 参观博物馆或工艺美术展览,观赏真实的古代工艺品b. 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陶瓷、丝绸、雕刻或纸艺作品c.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交流心得和体会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精品作品,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知识讲解:3. 通过讲解PPT或教材,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概念、历史背景和重要代表作品。
4. 分别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常见材料和工艺技巧,以及不同艺术风格的特点。
实践体验:5. 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工艺美术展览,观赏真实的古代工艺品。
6. 分组或个人活动,让学生选择一种工艺材料或技巧,动手制作简单的作品。
7.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总结:8.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
9.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欣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评估:1. 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工艺美术展览的观察记录。
2. 学生制作的作品和展示时的表现。
3. 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书面或口头反馈。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深入了解某个具体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门类,并进行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课时: 1课时
课型: 手工制作课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下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是高中美术人美版的高中一年级下册的第十三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在本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位子,工艺美术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都是非常有用的,学好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不仅可以更深刻的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还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欣赏工艺美术,对工艺美术有所了解、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领会陶瓷、青铜、玉器、漆器等工艺品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
对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突出成就的陶瓷工艺的发展概况、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进行深入的理解、概括。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及文化内涵对各类工艺品进行欣赏、体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我国文化的密切联系。
教学方法:
1、教法:讲述法
2、学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教材、图片等。
学具准备:教材、笔记本、笔,有关古代工艺美术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以起立的形式上下课,并根据监控课堂情况进行调整。
二:引入新课:(3分钟)
同学们坐好,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有谁知道什么是工艺美术?……工艺美术的定义: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
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
实用美术,分传统工艺美术(特种工艺、民间工艺、文物修复、标本制作等)与现代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数码艺术、工业设计、服饰设计等)两大类。
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美术的有那些呢?有谁能主动的站起来说一下?
三:讲授新课:(22分钟)
中古古代的工艺美术种类繁多,本课仅选择其中的陶瓷、玉器、青铜器、漆器进行介绍。
(一)陶瓷工艺
插入问题(有人知道“china”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可见之国瓷器的巨大影响。
但是瓷器是在制陶工艺上发明的,要想了解瓷器,首先就要从陶器谈起。
我国在距今约一万年前就已发明了陶器。
在我国发现的7000多处新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它包括存储器、炊器、食器和汲水器等。
从陶瓷的造型和装饰来看,最突出的就是“彩陶”,这些丰富多彩的彩陶,充分体现了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统一。
比彩陶稍晚的就是黑陶,它把中国新时期时代的淘气工艺推向了顶峰。
在制陶的基础上,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瓷器。
据考古材料证实,我国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瓷器,考古学上称为“原始瓷器”。
到东汉时期出现了成熟的瓷器,直到清代中期,在这近两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瓷器一直不断发展。
在隋唐开始,中国瓷器就流传到外国,历代都作为重要的商品行销世界。
对瓷器工艺的欣赏,离不开工艺美术的审美特点,即从造型、装饰、色彩、材质、工艺等方面去分析欣赏。
1.中国最早的瓷器是青瓷,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已有很大的发展。
现存南朝覆莲小罐(特点:体积小,造型简朴优美,盖面及器身均浮雕有覆莲花瓣,盖有荷叶梗钮,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通体施青釉,泛黄,开细片纹,釉色晶莹明澈。
2.隋唐时期,出现了白瓷,现存的隋代白瓷龙柄双腹瓶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特点:造型奇特,胎质洁白,釉面光滑,胎釉已经完全看不到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的痕迹,可见其中工艺之精细)
唐代的越窑青瓷最为著名。
唐代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浑厚滋润,有“如冰似玉”之誉。
现存的青釉凤首壶便是唐初的精品。
整个壶型的造型与装饰华贵而又庄重,有色美丽。
3..宋代是我国瓷器工艺的高峰时期,瓷器生产呈现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南北各地都涌现出许多生产优质瓷器的名窑,这些名窑对中国制瓷工艺最大的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地处河南的钧窑,采用了以铜粉为呈色剂的釉料,烧成了著名的紫红色釉瓷器。
由于它掌握了窑变的规律,所烧出的瓷器釉色千变万化,其色调之美,非言辞所能表达,历代都视为珍品。
其中的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变化如行云流水,如现存的钧窑磁盘。
地处浙江省的龙泉窑生产的青瓷器,其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是青瓷釉色之美的极致,如现存的龙泉窑青瓷香炉。
地处浙江省的哥窑的青瓷器,瓷身断纹,以此作为釉面装饰。
地处福建省的建窑以烧黑瓷著名,宋代的师傅们烧出了像兔毫般的结晶釉。
4.元、明两代,中国瓷器又有了重大突破。
一是元代的青花瓷器,至明代永乐、成化年间达到高峰。
……现存的元代青花鸳鸯莲纹盘突出体现了青花瓷的这种艺术特色。
其次,元代景德镇窑还发明了釉里红瓷器。
……现存元代釉里红镂塑盖罐是传世釉里红瓷器的精品……。
在釉里红的基础上元代烧成了斗彩和五彩等瓷器。
斗彩瓷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新工艺。
五彩含多种彩色之意。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五彩瓷最有特色,如现存的万历五彩镂空云凤纹瓶……
5.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三代瓷器工艺达到了顶峰。
除青花瓷的烧制工艺提高,色泽更加鲜艳、层次更加分明、五彩瓷的色彩更加丰富外,还创造了比五彩瓷更娇艳、层次更丰富、以淡雅柔丽名重的粉彩瓷器。
(二)、玉器工艺
装饰品、祭器、陈设品等通称为玉器。
根据现有资料证明,中国最早的玉器出现于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那时就是以石头作为生活、生产工具的材料,其中比较美丽的、有光泽、有色彩花纹的石头,就被用来作为装饰品,后来人们知道了打磨、穿孔、镂雕等加工手段。
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玉就从石头中分离出来成为工艺品
中国古人对玉的解释除了物质的特性——质地温润缜密、光泽柔和外,还赋予它以“德”的含义。
商周时代,作为玉器,有用于祭祀(si)和礼仪的“礼玉”,有用于服装佩饰的“佩玉”,以“佩玉为尚”,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人对玉的特征和内涵的典型概括。
现存的《玉凤》是商代的佳品。
中国古代制造玉器的工艺,先秦时期称琢玉,宋代称碾(nian)玉,今称碾琢。
玉器的造型和纹饰均是靠碾琢而成。
(三)、青铜器工艺
说道青铜器,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青铜礼器,不错,商代尊重鬼神,崇拜祖先。
青铜器铸造于夏代,兴盛于商、周,到秦、汉时期逐渐落寞。
青铜器包括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兵器、工具和度量衡器等。
青铜器的颜色真正做出来的时候
是很漂亮的,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的。
由于青铜器完全是
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摸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四)、漆器工艺
漆器是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无论是家居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漆器,那么这个我们经常接触的东西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让我们来对它研究吧!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但这里所说的漆,是指一种天然漆,一般称为生漆,俗称大漆,系漆树身上分泌的液汁,呈灰乳色,接
触空气氧化,成栗壳色,干固后成褐黑色。
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
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在我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
历
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且对日本等国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
这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和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四:课堂总结:(5分钟)
1.知识点回顾:下面我们请同学们再回顾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2.请同学做总结: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分类,发展及风格的演变谈起。
3.教师做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同学们对它们的主要的建筑形式以及艺术风格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相信大家也有所了解,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瓷器艺术更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大家在课后以及在以后都能够用上。
五:作业布置:(8分钟)
思考与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张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瓷器有那些种类?
中国古代玉器的用途?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一、陶瓷工艺
彩陶——黑陶——瓷器{东汉至清代}
1.魏晋南北朝——青瓷
2.隋唐——白瓷
3.宋代:①河南——钧窑;②浙江——龙泉窑;
③浙江——哥窑;④福建——建窑
4.元明两代:①元“景德镇”釉里红瓷器;
②元青花瓷器
5.清代:粉彩
二、玉器工艺
三、青铜器工艺
四、漆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