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标题添加题盘点
公务员备考:巧解标题填入题----新闻简讯类

公务员备考:巧解标题填入题----新闻简讯类行测中言语理解模块中的标题填入题,虽然属于言语理解模块中的一种题型,但是不一定每年必考,不过近年来题量却有增加的趋势。
标题填入题的解题是建立在主旨概括题的基础上的,其实是主旨概括的变型题,但是技巧却不尽相同。
下面华图教研中心的赵老师将就其中多见的一种文体——新闻简讯类,来给大家讲解,如何快速选出新闻标题。
新闻结构:由标题、副标题、导语和正文和结尾组成。
但不是每篇新闻都具有这5个部分,有的新闻就没有导语和背景。
常见的几种新闻结构是:①金字塔式结构。
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新闻的最前面,随后按重要性依次排列其他内容。
它的优点是能迅速地把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使读者一目了然,节省读报时间。
②倒金字塔式结构。
又称“逆转倒金字塔式”。
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前面, 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
③菱形式结构。
这是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
因新闻的主要内容比较复杂,导语中容纳不下,也不能概括表达,适于在主体中分段叙述。
④车辐式结构。
以一个中心事件或事物为纲,其他事实像车辐一样辐射出去。
宜于报道比较散的事件。
⑤并列式结构。
把众多主要事实并列叙述。
适合报道事实各部分的重要性相等或相似的新闻,多见于公报式新闻。
导语就是消息的开头,它要求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精彩的事实,揭示全文的主题思想,以便使读者了解主要内容,并引起阅读者得共识,导语是从事实中提炼的精华,具有统一全文的作用,因此有人称之为消息中的消息。
导语一般出现在哪里?在新闻的开端,有可能是第一句话或者第一小段落。
新闻类的导语和新闻的标题之间往往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俄罗斯防病毒软件供货商——卡斯佩尔斯实验室于6月15日宣布,一个名为29A的国际病毒编写小组日前制造出了世界上首例可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
卡斯佩尔斯实验室说,29A 小组于15日将这个名叫“卡比尔”的蠕虫病毒的代码发给了一些反病毒厂商,后者确认该病毒具备在手机之间传播的功能。
国考行测言语备考:带你走进标题填入题的世界

国考行测言语备考:带你走进标题填入题的世界国家公务员面试是一种经过组织者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考官对考生的面对面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评考生的知识、能力、道德等有关素质的一种考试。
最常用的是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两种形式。
随着国考脚步的不断临近,我们需要对国考的题型进行各个击破。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片段阅读是重点,而其中的标题填入题是常考的题型。
下面就为各位考生梳理一下此题型的解题方法,使大家在答题的过程中更加迅速准确。
标题填入题类似于主旨概括题,换句话说,就是主旨概括题的变形,都需要找出文段的主旨句进行提炼概括。
但是,不同的是,标题填入题在总结主旨句的过程中更加简洁、凝练,更具吸引力。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供考生做题使用。
标题填入题在通读文段的基础上,要对其文体进行判定,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具体来分,共有以下四种。
一.散文游记类这类文体由于是作者主观感情的表达,抒发的是作者的情绪,所以在总结文段的主旨时我们可以根据作者的感情来看,由此来总结文段的标题。
考生可以在文段中寻找一些带有作者感情倾向性的词,判定作者的情感。
【例】我磕磕绊绊地走在村庄里,似乎仅仅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和喘息。
两堵泥墙的夹缝偶尔闪出一条窄窄的小巷,光滑的石板路笔直地伸入纵深之后一折绕走了,巷子尽头的泥墙有一扇小小的石窗,窗内乌黑一片。
沿途遇见了若干倒塌的院落,阳光之下芳草萋萋,几堵孤立的残墙缄默不语,两扇开始朽烂的门板黯然歪倒在地。
随行的朋友从路上捡起一根竹条,说下一个路口的几条狗十分凶悍。
话音未落,一群大大小小的黄狗雄赳赳地冲出来,拥挤在路口伸长脖子狂吠,仿佛他们才是这些房子的真正主人。
这段文字最合适的标题是( )A. 孤独的村庄B. 原始的村庄C. 宁静的村庄D. 落寞的村庄【解析】答案为D。
这篇文段的文体是散文,通过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村庄的描述。
乌黑一片、倒塌的、残墙、朽烂的、黯然,通过这些词语可以发现,整个村庄给人一种颓败、荒凉的感觉,透露出村庄的衰败与落寞。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行测标题添加题如何巧做取舍

2020国考行测资料分析:行测标题添加题如何巧做取舍对于行测言语理解题来说,分析材料后就进入了选项分析的层面,但是在面对选项时候,如何在相似或者纠结的选项中选出合适的就成了考生的问题。
其实在面对选项的时候,也是有些技巧的。
针对不同的题型,又有不同的解题方式。
本文以标题添加题为例。
标题添加是一种以提问方式为下列最适合做文段标题的题目。
对于这样的题型通常需要概括出材料的内容或者观点。
那么在选项纠结时候又需要怎样选择呢?下面中公教育专家通过例题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例题1:记忆力的改善并不需要求助于神奇的记忆术或昂贵的营养补充剂。
一项针对120名老人进行的为期一年的研究表明,坚持每周快走3次、每次持续30到40分钟的老人,在实验结束时,负责记忆与计划关键部位的体积不但没有像预料那样随着衰老而萎缩,反而增长了2%到3%。
这意味着将记忆力衰退的进程转了1到2年。
此外,经常快步行走的老人在空间记忆测试中的得分也要高于运动的对照组。
以下最合适做这段文字标题的一项是:A.神奇的记忆术B.超强记忆“走”出来C.记忆力的改善D.记忆力与行走中公解析:B。
材料为说明性材料,材料通过实验指出,通过坚持行走,负责记忆力的体积有所增长,在测试中也表现出较高的成绩。
可知,材料论述围绕着记忆力和行走两个方面展开。
排除只提到记忆力的选项A、C。
比较选项B、D。
可知选项B超强记忆“走”出来生动形象,吸引人,符合标题的特点。
同时记忆力本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可是运动行走后并没有下降,而是上升了。
体现了记忆增长的神奇,符合超强记忆力的意思。
选项D相比之下。
并没有体现出这个特点。
【中公点拨】:作为标题来说,首先要体现内容。
其次要符合标题的特点,即能够吸引读者在众多文章中阅读此篇文章,所以标题要有吸引性。
在平白直述和生动形象之间,会选择较能吸引读者的标题。
例题2:寺里有个小和尚,方丈让他每天去寺后两座山外的镇上买日用品,而别的小和尚都是去山前路途平坦又近的市镇,却回来得比他还晚,他们对方丈说:“我们说说笑笑,看看风景,就到这个时候了。
2021国考公务员行测_2021年国考行测:标题填入题高分技巧

2021国考公务员行测_2021年国考行测:标题填入题高分技巧什么是行测标题填入题,如何解答此类题?本站整理了2021年国考行测:标题填入题高分技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1年国考行测:标题填入题高分技巧国考行测中的言语认知部分经常可以发生标题插入题,这对于平时不怎么看看新闻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转圈圈的无从下手,其实不必害怕,即使你不看看新闻,只要掌控牛栓藤新闻标题的规律,国考公务员言语认知中的标题插入题就不在话下。
国考行测言语理解中的标题填入题是什么?标题插入题就是给一个文段插入一个题目。
但是如何回去插入能恰和文意的标题,仅仅依靠概括归纳文段主要内容远远不够。
对于答疑标题插入著手点需从文段的文体抓起,相同的文体特点插入的标题便大相径庭。
国考公务员考试中常考到的标题填入题有新闻类、议论文、说明文、以及散文游记类四种文体风格。
根据不同的文体风格,有不同的侧重点,今天我们主要述说新闻类标题填入题。
国考行测言语认知中的新闻类标题填空题文体特点主要就是言语真实客观,简约简练。
通常可以在文体中提示信息“这就是一则新闻”等。
主要解题思路:新闻类文体其文体的结构是,标题---导语---正文。
新闻在撰写时要求必须在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简要说明整则新闻的主要信息,称之为导语部分,是对文段正文内容的全面概括。
我们知道标题要体现新闻的主要信息,因此,精简压缩导语即可。
其中表示程度和意义的词语应重点体现在标题当中。
我们融合国考公务员考试真题检验一下:【例】俄罗斯防病毒软件供应商——卡斯佩尔斯基实验室于6月15日宣布,一个名为29a的国际病毒编写小组日前制造出了世界上首例可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
卡斯佩尔斯基实验室说,29a小组于15日将这个名叫“卡比尔”的蠕虫病毒的代码发给了一些反病毒厂商,后者确认该病毒具备在手机之间传播的功能。
该段文字作为一则报纸上的新闻,最适合做该段文字题目的是()。
a.“卡比尔”蠕虫病毒在俄问世b.29a的国际病毒编写小组的新贡献c.世界首例在手机之间传播的病毒问世d.反病毒厂商确认手机之间可传播病毒【答案】c【解析】该题为标题填入题。
新晋必考题型——标题填入题

新晋必考题型——标题填入题在近5年的国考题当中,标题填入题可谓是选考题型中的佼佼者。
每一年的考题中都会出现它的身影,为什么出题人这么“热衷”于这类题型呢?仔细研究就可发现,这类题型其实就是变型的主旨概括题。
所以标题填入题就是变型的主旨题。
标题填入题的文体较其它题型多变,其中涵盖了:说明文类、议论文类、新闻类以及其它类。
在其它类中又包含了散文类、故事类以及游记类。
在这5年的国考题中,出现了6道标题填入题,其中有5道是议论文文体,1道是散文类。
这么多的文体该从何入手呢?为什么考题都集中在议论文类呢?带着问题我们来一一作答。
解题思路:新闻类:新闻类的标题填入题是所有人的最爱,因为这类问题只需要看第一句话就可以啦。
新闻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叫做导语,导语涵盖了整个新闻的主要内容,所以在拟标题时只要突出导语中的主要内容即可。
例:拥有120年历史的道琼斯通讯社宣布,聘请新华在线在中国独家代理其信息产品。
这意味着,今后,国内新闻媒体和政府机构同步使用道琼斯中文语言财经消息、评论成为可能。
据悉,道琼斯通讯社以其独立、领先的财经新闻闻名于世,每24小时发布8000多则市场消息。
此次,新华在线专门推出“引擎计划”,为道琼斯服务中国本土开路。
它还入乡随俗,接受国内个别用户的财政信息服务要求。
最适合做上面一段新闻标题的是:A.道琼斯通讯社大力拓展中国市场B.道琼斯通讯社以其独立、快捷的信息赢得了中国的市场C.道琼斯通讯社以其独特的服务和本土化的战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D.新华在线为道琼斯代理信息发布提问方式非常明确的指出这是一道新闻类的标题填入题,那么只要看第一句导语“拥有120年历史的道琼斯通讯社宣布,聘请新华在线在中国独家代理其信息产品。
”即可,然后同义替换对应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议论文类分为观点类和对策类,与主旨题是一样的解题思路。
因为主旨题文段的文体多是议论文文体,所以在解答议论文类的标题填入题时,可以借鉴主旨题的解题原则。
2023年国考行测:标题填入题高分技巧1500字

2023年国考行测:标题填入题高分技巧1500字2023年国考行测:标题填入题高分技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部分占据了重要的分值比重。
其中,标题填入题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在考生中也常常被认为是比较难以应对的一类题目。
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些高分技巧和策略,就能够在这类题目中脱颖而出,争取更高的分数。
一、了解标题填入题的特点标题填入题是在给定的一篇文章中,挑选适当的标题来概括文章的主题或者段落的中心内容。
它考查的是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通过标题填入题,考官可以考察考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程度、对文章段落结构和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文章逻辑的分析能力。
二、理解文章主旨和段落结构在解答标题填入题之前,首先要通读整篇文章,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了解文章主旨有助于我们确定标题的方向和内容。
通过分析段落结构,我们可以找出文章每个段落的中心内容,帮助我们判断正确的标题是什么。
三、使用关键词法关键词法是解答标题填入题的重要技巧之一。
通过关键词的提取和对比,我们可以快速地确定正确的标题。
首先,在每个段落的开头和结尾,找出代表段落内容的关键词。
然后,通过比较这些关键词与候选标题之间的关系,判断出正确的选项。
例如,如果段落的开头提到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而候选标题中有一个选项是“环境保护”,那么这个选项很有可能是正确的答案。
四、注意标题的概括性和准确性正确的标题应该既有概括性,能够覆盖整个段落的内容,又要准确地反映出段落的中心思想。
在选择答案时,我们要注意候选标题的表达是否全面并且准确。
如果一个选项只是片面地表达了段落的某个方面,而没有包括其他方面,那么这个选项很可能是错误的。
五、排除干扰选项有时候,在标题填入题的选项中,有些选项不完全错误,但是又不是最佳选择。
这些选项通常是干扰项。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来排除这些干扰项。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关键词,确定哪个选项最能够概括出段落的中心思想。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判断选项是否符合文章的逻辑和主题,来排除一些不合适的选项。
2019公考行测技巧:巧解标题添加题

2019公考行测技巧:巧解标题添加题
在行测考试中,片段阅读中有一类题目被称为标题添加,为什么呢?因为它一般这么问“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专家认为,想要快、准、狠解题,需要满足两个要求:一是标题与文段主旨相符;二是标题形式简短、新颖吸引人。
新闻的核心是围绕事件展开的,而新闻之所以为新闻除了时效性之外,更多是由于其特殊的新闻价值,所以新闻标题需要满足这两个条件。
其中,新闻事件一般在新闻开头出现,而特殊价值则需要在文段内部查找。
【例1】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决定首先在广东、湖北、辽宁、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杭州、厦门、深圳、贵阳、南昌、保定8市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在京召开会议。
要求上述试点地区应加快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成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低碳试点工作的开展。
将能够帮助中国积累在不同地区推动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为上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恰当的一项是( )。
A.5省8市将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B.中国将在不同地区推广低碳绿色发展的有益经验
C.国家发改委建议建设中国低碳发展的先行区和实验区
D.5省8市率先启动低碳试点工作
【中公解析】D。
首句直接给出新闻事件“5省8市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符合事件描述的选项只有D。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标题填入

标题填入题【理论要点】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标题特征:契合中心、短小精悍、吸引读者【例1】(2018国家)科学的发展总带给人类崭新的思维方式。
比如,在大数据背景下,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可以被预测的。
从这个角度看,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互不相关的独立事件,而是相互关联的数据网络中的一个片段。
在这张数据大网之中,许多事件的相关性与其发展的规律变得有迹可寻。
再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能感知和意识到三维世界,而超弦理论却把我们带进一个十维的宇宙世界,带来新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开拓出一个新颖刺激而富有美感的精神新领域。
下列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独领风骚的数据科学B.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C.科学思维无所不在D.科学之光点亮思维【例2】(2017国家)海洋学家揭开了珊瑚礁颜色绚丽多变的秘密。
原来,珊瑚虫体内负责控制色素生成的基因存在多种变异,激活的基因越多,珊瑚颜色就越明亮鲜艳。
这些色素对与珊瑚共生并为之提供食物的海藻有保护作用。
在日照强烈的地方,为了避免海藻被阳光杀死,珊瑚虫便会生成更多色素,珊瑚的颜色就会更鲜艳。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保卫海藻B.多彩珊瑚之谜C.阳光与珊瑚D.乐于奉献的珊瑚虫【例3】(2017联考)在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各种民意的身影,在某一网络热词产生之后,网民常常会模仿热词的形式,创造出一个小型的系统,如在“被就业”产生之后,网民又创造出了“被幸福”等结构相似的“被”字系列,新词的不断涌现,使得这股“被XX”之风长盛不衰,也使得民众对于现实的无力、焦灼等心理状态被有效地传达到上层舆论系统。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网络热词中的民意B.长盛不衰的“被”字风C.网民无穷的创造力D.层出不穷的网络新词【例4】(2016国家)纵观世界,新的垃圾处理时代正在到来。
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可以利用等离子技术来处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并对城市生活制造的“污泥浊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转为腐殖酸肥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标题添加题盘点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中都有一个小题型,虽然考得题量不多,但是经常会被涉及,很多考生在备考的时候,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部分题型便是标题添加题。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分享几道这样的题目,帮助大家攻克这部分题型。
一、标题应紧扣主旨
例题1:2016年真题
纵观世界,新的垃圾处理时代正在到来。
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可以利用等离子技术来处理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并对城市生活制造的"污泥浊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转为腐殖酸肥料。
德国科学家创造出"风拣技术",令世界看到了垃圾处理的广阔未来。
该技术终结了垃圾的人工分拣,让风代替人去对垃圾中的塑料、玻璃、纸张等进行分拣,从而将垃圾处理工艺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垃圾:放错地方的资源
B.科技:垃圾处理的关键
C.风力:新时代的“机器人”
D.无害化:垃圾处理的未来
答案:B。
中公解析:标题添加题,最重要的就是标题能够紧扣住题干的主旨,不能偏离主旨。
大家可以用逆向思考的思维,顺着选项去倒推文段。
如果选A,则文段侧重垃圾的价值,与文段不符;如果选C,则文段中并没有说“机器人”的事情;如果选D,则说明垃圾将来的发展方向。
而文段则侧重技术对于垃圾处理的重要性,所以选择B。
二、标题要生动醒目
例题2:2015年真题
1996年,意大利帕尔马的脑科学研究人员发现,在猴子大脑里存在一种特殊的细胞,叫镜像神经元,让猴子看到或听到一个动作,当它自己做这一动作时,这些细胞会兴奋。
后来的研究证明,人脑中也存在这种镜像神经元,能够感受对方的害怕和愤怒、难过和恶心;复杂的感受如害羞、孤独和不受欢迎,也都能够通过镜像神经元明显地感受到。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表情或者经历过的情感状态,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让我们体验到他人的感受,走进别人的情感世界。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同情”的魔力
B.何谓神经元
C.脑科学的新发现
D.“爱”的潜在根源
答案:A
中公解析:此题重点谈论的是对别人的感受能够感同身受,在这里A项的特征及其吸引读者去阅读,同时,在同情这个词语上加上了双引号,应该表示的是特殊含义,所以答案为A。
BCD三个选项都是偏离了文段的中心,所以不能当选。
以上两个例题为近3年国考中出现的标题添加题的真题,14年的国考没有考查。
从以上两个题目可以看出,国考题目的难度不高,在这类题型的考查上基本属于送分的题目,大家一定要保证这样题目的正确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