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

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

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内容预览:徐州市2021年终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本卷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须知:1.本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尖〔蓝色或黑色〕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及座位号填写清楚。

3.试卷总分含卷面分1分。

温馨提示:仔细心细审题,认仔细真答卷。

一言语积聚与言语运用〔20分〕1.以下加点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帷幕须臾(qǐng) 奔丧(sàng) 根深蒂固藏污纳垢(gòu)B.诲暗枯涸(hé) 旁骛(wù) 漠不关心活灵敏现(xiāo)C.微妙脚踝(huái) 黄晕(yùn) 一视同仁毛骨悚然(sǒng)D.狼藉惩罚(chéng) 狡黠(xiá) 暗然失色锲而不舍(qiè)2.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5分〕会读书的人都懂得降服书。

即使先被书降服,最后还是要反过去把书降服。

读书需求选择。

只需不善选择,终身什么事都不干,光读他人的书也读不完。

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读,失掉了意义;书,也失掉了存在的价值。

读书的功夫要下在需求仔细阅读、细心品味的一类书上。

这类书能满足你的肉体① 〔需求必要〕,激起你的才智,协助你② (完美完善)自己。

你要降服的也是这样的书。

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团体都需求终生不懈地精读粗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生活这部活书。

读它不能替代读印刷的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修正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考真题】(含答案)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考真题】(含答案)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考真题】(含答案)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若出其里。

(2),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马作的卢飞快,。

(4),却话巴山夜雨时。

(5),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

(6)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答案】1.(10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则不得分)⑴星汉灿烂⑵博学而笃志⑶弓如霹雳弦惊⑷何当共剪西窗烛⑸群臣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经典诗文句子及理解性默写的能力。

(1)至(5)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

小题1注意“汉”的写法。

小题2注意“笃”的写法。

小题(3)注意“霹雳”和“弦”的写法。

小题(4)注意“烛”的写法。

小题(5)注意“寡”“谏”“谤讥”的写法。

小题(6)是理解性默写,根据题干中“民生”和“家安”“济世情怀”的提示语,可以判断答案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注意“厦”“庇”“俱”的写法。

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

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

注意易错字的写法: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名句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语文】徐州2021年语文中考卷及答案

【语文】徐州2021年语文中考卷及答案

【语文】徐州2021年语文中考卷及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附和(hè)和泥(huò)B. 调和(tiáo)和面(huó)和稀泥(huò)C. 舞和(hè)和诗(hè)和弄(huò)D. 暖和(huo)和煦(hé)和衷共济(hé)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医护人员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疫一线。

B.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严阵以待,不能掉以轻心,让病毒有机可乘。

C. 为了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政府部门采取了严防死守的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

D. 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仍需谨小慎微,不可掉以轻心。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决定开设阅读课。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担任班级干部工作能力强。

D. 由于天气原因,体育考试不得不推迟举行。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的神魔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D.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为主线。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道题怎么做?”小明问。

B. “今天天气真好!”小红高兴地说。

C. “你要去哪儿?”妈妈问,“我去超市买东西。

”D. “这道菜真好吃,”爸爸说,“下次我们还来这家餐厅。

”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砥砺前行B. 奋发向前C. 奋发图强D. 奋发有为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一)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一)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一)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今年江苏省徐州市的中考语文题目可谓是难度不小,涵盖范围广,考查的知识点也相当贴近教材。

以下对本年度中考语文试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阅读理解此部分共有三篇短文,分别涉及文学、新闻和科技领域,考查了学生对于各种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其中第三篇“网络游戏应该被禁吗”考验了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做此部分的时候,同学们必须认真仔细阅读文章,注意理解文章的情感倾向,从而对文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理等。

二、短文填空本部分共有两篇文章,第一篇为描述西安事变的历史大事,第二篇是讲述花香小区改造的情景。

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及提示填写空缺单词,考察考生的整体阅读和语篇理解能力,以及单词拼写能力。

完成此部分需要在试卷上勾画出每个填空空白处所对应的单词范围,然后按照文章的语言逻辑与时序来合理安排填空单词。

三、书面表达本次书面表达题目是“学习要有定心丸”。

题目要求考生结合主题,就学习方法、学习心态等方面进行分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较强,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心理的试题,体现了中考语文的综合性及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考察。

因此,写作时需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并灵活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注意语言表述的流畅性和逻辑性。

中考语文试题涉及范围广,无论是篇章阅读,还是填空和作文都考查了不同方面的语言文字能力。

考生要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在考试时更好地掌握题意,顺利完成试题。

同时,在考试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掌握时间分配,抓住重点,避免在短时间内由于陷入细节而耽误做题。

(全)江苏省徐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全)江苏省徐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2)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 ,自缘身在最离层。

(王安石《登飞来缝》)(4) ,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5)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酈道元《三峡》)(6)离别诗的魅力有时表现在“言有尽而意无穷”,正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两句诗,就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深情。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狡黠(xiá) 粗犷(kuàng) 摩肩接踵眼花缭乱B.庇(bì)护玷(diàn)污袖手旁观中流砥柱C.干涸(hé) 纤(qiān)细大庭广众相形见绌D.炽(chì)热倔(jué)强提心吊胆耳儒目染3.根措谱境作管。

(4分)成长是一个千面女郎。

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今天的花蕊是芬芳的,明天就融进了泥上的温床。

不要为融进泥土的花蕊( ),沉寂也是一种成长。

生命存在的过程中,并非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的色调。

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 )的乐章。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请。

(2分)悲哀悲痛深沉深厚(2)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2分)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

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B.《藤野先生》《老王》《秋天的怀念》《孤独之旅》均是情真意切的散文,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鲁迅、杨锋、史铁生、曹文轩。

C.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词中表达了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和实现雄伟抱负的壮志,贺敬之在《回延安》一诗中表达了对延安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考真题】(含答案)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考真题】(含答案)

2020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20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若出其里。

(2),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马作的卢飞快,。

(4),却话巴山夜雨时。

(5),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

(6)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答案】1.(10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则不得分)⑴星汉灿烂⑵博学而笃志⑶弓如霹雳弦惊⑷何当共剪西窗烛⑸群臣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句提示默写经典诗文句子及理解性默写的能力。

(1)至(5)小题都是上下句对接,难度相对较小,只要平日注意积累,一般不会出错,默写时注意。

小题1注意“汉”的写法。

小题2注意“笃”的写法。

小题(3)注意“霹雳”和“弦”的写法。

小题(4)注意“烛”的写法。

小题(5)注意“寡”“谏”“谤讥”的写法。

小题(6)是理解性默写,根据题干中“民生”和“家安”“济世情怀”的提示语,可以判断答案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注意“厦”“庇”“俱”的写法。

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默写诗文句子,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

根据括号中作品提示回顾作品内容,判断句子,是两连句的,不要把句子写错位。

注意易错字的写法: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名句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徐州市中考语文样卷及答案

徐州市中考语文样卷及答案

徐州市中考语文样卷及答案极进取的精神,但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8)《出师表》中有这样两句话“ ”与《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的意思一致。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4分)我始终相信诚实至上,而且对这条箴言的体会,从来没有像在训练营时那样真切。

在一次越野赛中我被大队人马落下来,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

在一个转弯处的岔路口上,有两条标志,一条表明是军官跑的大路,另一条表明是士兵跑的小径。

我犹豫了一下,心里暗自咒骂军官总有很多便宜可占,但还是沿着士兵的小径跑去。

真没想到,只一会儿我就到达了终点,还名列第三名过了很久,,看到我们正A(悠闲自得气喘吁吁)地喝着咖啡,他们都觉得很奇怪。

那时我们才B(觉悟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无欺是多么的重要。

⑴为文中的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A. B.⑵修改划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写在下面。

(1分)⑶请你根据文中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写一段描写性的话。

(1分,加上标点不超过40个字,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和得体。

)4.下列关于课外阅读名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是《水浒传》中的六大重要人物。

B.“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一段话出自高尔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冰心小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颂赞。

D.“他为音乐而存在。

虽然人生旅途上的荆棘深深的刺痛了他,但他仍然不懈地追求着艺术。

哪怕为他的艺术之门是关着的。

”中的“他”是音乐家贝多芬。

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2分)材料(1):在广博的植物世界中,有一类能捕捉活的昆虫的植物,这类特殊植物被称为食虫植物。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xx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1. 古诗文默写。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⑶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⑸_________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下赏。

⑹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答案】 (1). ⑴星汉灿烂 (2). ⑵博学而笃志 (3). ⑶弓如霹雳弦惊 (4). ⑷何当共剪西窗烛 (5). ⑸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6). 上书谏寡人者 (7). 能谤讥于市朝, (8). 闻寡人之耳者 (9). ⑹安得广厦千万间, (10).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

此类题一般考查根据上下文默写和理解性默写。

这里应注意“笃志”“霹雳”“窗”“寡”“谏”“谤讥”“厦”“庇”等字词的书写。

点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注意在平时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媲.(pì)美对称.(chèn)重峦叠障养精蓄锐B. 剽.(biāo)悍良莠.(yǒu)莫衷一是冲耳不闻C. 憎.(zēng)恶缄.(jiān)默人才辈出心无旁骛D. 戏谑.(xuè)着.(zháo)落销声匿迹走投无路【答案】C3. 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姓名考试证号1.古诗文默写。

(10分)⑴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⑵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⑷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⑸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⑹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媲.(pì)美对称.(chèn)重峦叠障嶂养精蓄锐B.剽.(biāo)悍piao良莠.(yǒu)莫衷一是冲耳不闻C.憎.(zēng)恶缄.(jiān)默人才辈出心无旁骛D.戏谑.(xuè)着.(zháo)落zhuó销声匿迹走投无路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4分)人生在世,难免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与其消极悲观、(▲),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抛却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怨天尤人游手好闲关注关怀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去掉“不”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DA.《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格列佛游记》中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在影射当时英俄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B.《杨修之死》《香菱学诗》《狼》《范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吴敬梓。

C.古文标题中表明文体时,“序”一般是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及经过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说明文体;“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吴广为都尉”中的“都尉”是官名。

二阅读(57分)(一)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16分)【甲】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选自《墨子·公输》)【乙】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

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

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

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声。

侍从中有的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

秦王就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

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

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蔺相如,完成接见的礼节,送他回赵国去了。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吾请无/攻宋矣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C.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D.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⑴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⑵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入侵⑶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⑷卒.廷见相如最终、终于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BA.①醉翁之意.不在酒②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B.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②间.至赵矣D.①男有分,女有归.②毕礼而归.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4分)⑴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杀不尽所有的守御的人。

⑵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二)古诗词赏析。

(3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C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三)阅读名著选段,完成11~13题。

(10分)⑴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

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

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

他身上穿着暖和的皮夹克,冻坏的双脚套着(B)送给他的毡靴,但这些都救不了他。

每走一步他都觉得有样东西在猛刺他的胸口,冻得上下牙直打架,两眼昏黑,周围的树木像旋转的木马一样打转。

⑵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邮局。

焦急等待的日子开始了。

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过来信。

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

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

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就是他的灭亡。

那时候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

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海滨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这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每次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11.选文中“A”“B”两个人物分别是保尔、朱赫来。

(2分)1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钢铁般的意志、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13. 联系整部作品,理解“为了冲破这铁环”中“铁环”的含义并简要叙述他在成长过程中两次冲破“铁环”的经历。

(6分)病痛伤残的折磨让他失去工作、生活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的怯懦、精神的痛苦。

2’保尔在与波兰的战斗中受重伤,受英雄形象牛虻的影响,坚强面对伤痛,重返战场。

2’保尔双腿瘫痪双目失明,坚持学习,艰难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2’(四)阅读文章和图表,完成14~17题。

(11分)当“听书”成为一种时尚张音“读书”这件事,随着数字化阅读的延伸正变得更为多元,比如“听书”。

不久前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有声阅读也即“听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使用手机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

2017年,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

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听书频率也相当高,其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达到28.4%。

用耳朵代替眼睛,去占据生活中碎片化的时间。

听书的流行,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不断拓展读书的外延,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种种已知或未知的尝试,都值得探讨。

不难确认的是,听书的流行建立在数字化阅读的潮流之上。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这项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个百分点。

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如果说听书还只是一种“前沿”或者说时尚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则几乎已经可以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

君不见,早班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的“低头族”比比皆是,很多人手拿一张报纸的场景已一去不返。

当然,看手机是否就等同于“阅读”,还需要打个问号。

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阅读是否正在被这种方式“撕成碎片”?仔细想想,无论何种阅读方式,你现在是否还能沉下心来读完一本书,还是隔几分钟就要拿起手机刷刷微博、流连于朋友圈?当以秒计算的短视频日渐流行,无数转瞬即逝的兴趣点如走马灯般轮转。

脑海中的印象就像海浪一遍遍冲刷着沙滩,最终却难留痕迹。

“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

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需要更多维度、更深层面的观察。

科技演进到今天,阅读方式的变迁早已超越人们以往的想象边界,但是阅读的真正内涵与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

读书使人进步,科技改变世界,而归根结底,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发展,“读书”这件事本身,已经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5月17日,略有改动)14.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2分)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读书的需要15.作者在文中对“听书”进行了怎样的思考?(2分)是否证明科技与创意正不断拓展读书的外延,为人们提供了阅读的更多可能性?是否意味着数字化阅读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阅读与生活在数字时代更深融合?16.“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中的“双刃剑”在文中具体指什么?(4分)一方面,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