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语意象看晏几道词的苦情世界

合集下载

句句情语皆心雨——从晏几道的恋情词看他的爱情观

句句情语皆心雨——从晏几道的恋情词看他的爱情观

句句情语皆心语—从晏几道的恋情词看他的爱情观摘要:晏几道的恋情词承袭花间词以及其父晏殊清丽婉约的词风,情真意切、意境清雅,工于言情。

在他的恋情词中展现了他超脱世俗,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一味深入不肯自拔的爱情观。

从中可以看出他追求真性情,厌弃阿谀奉承,沉醉于地位低下却不失真实的歌妓舞女之间,愁苦无奈的情感态度以及刚直不阿,纯真却又儒弱的人格品质,没落文人的苦闷纠结心境。

关键词:晏几道;恋情词;爱情观;反叛;局限;心灵放逐“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歌舞升平,低吟浅唱,挥毫泼墨,这样的场景在宋时的文人士大夫当中可谓数见不鲜。

在北宋,由于政治对于文人思想的干预,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生活可谓歌舞升平。

而在那个一位追求享乐的浮华社会,真诚情感的缺失显得十分明显。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以温婉动情为风的恋情词便无可非议的成为人们在高调浮华的宴饮欢场中即适时又可以慰藉人心的调味品。

恋情词即“抒写男女恋爱过程中相见、相爱以及分离、思念和怨恨为内容的词作”[1]。

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是一生富贵的太平宰相晏殊的第八子。

晏几道留世的260首词中涉及恋情的就有215首,通观他的215首描写爱情的词,虽有很多词句描写女子的衣饰体态,闺阁愁怨,但并未有一首直言男女欢爱,而是通过对女子姣好的面容体态,表现所爱慕之人的可爱,用词精巧,情真意切,意境悠远,不愧“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2],应该归为恋情词。

同时,在自己大部分作品中都以抒发爱情为主导的词人应属不多见的,而晏几道不光乐于抒情,更精于抒情,让后人有“雅绝,韵绝,厚绝,深绝” [3]的称赞实属不易。

晏几道的词犹如他放浪形骸的胸怀,酣畅淋漓的道尽烟柳欢场的繁华与苍茫。

透过晏几道的恋情词,了解他浮沉飘摇、坎坷曲折的人生际遇后,我们可以发现,他并不像一个只知道沉溺于花街柳巷,于温柔乡中不可自拔的曾经富贵半生的贵公子,更像一个饱尝了人生酸苦,曾憧憬博取些许功名却厌弃名利场阿谀奉承、虚伪做作的正直君子,他不堪光阴易改,繁华易逝,感叹“终易散,且常闲,莫叫离恨损朱颜”,一心纯良的追求人间真性情,执着心心相印的真感情,即一个在觉醒与沉迷之间矛盾和徘徊的孤独痴情人。

晏几道歌妓词中的情感世界

晏几道歌妓词中的情感世界

第10卷第6期Vol.10,No.6长安学刊Changan Xue Kan2019年9月Sept.,2019晏几道歌妓词中的情感世界罗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19)摘要:晏几道的《小山词》中有大量的篇幅书写他与歌妓们的交往,多停留在对旧日情事的追怀之中,他笔下的歌妓不仅是思恋的对象,也是自身遭遇的写照,失意潦倒的小晏与沦落风尘的歌妓在某种程度上同是天涯沦落人。

本文将晏几道的歌妓词分成三类,来研究他复杂的精神世界:一是分析晏几道与友人家四位家妓“莲鸿苹云”的昔日欢情,探究小晏对于人生如梦、青春易逝的感慨;二是分析晏几道在宦海奔波四处漂泊时与偶遇的江湖歌女交往的故事,探究小晏对于聚散真容易,人情恨不如的感慨;三是分析晏几道以歌妓形象和心态所作,倾吐自己内心痛苦的代妓词,探究小晏对于世无知音的感慨。

关键词:小山词;歌妓;情感世界文章编号:978-7-80736-力1-0(2019)06-057-03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生活在晏氏家族由盛转衰的时期,年少时出身显赫,过着奢华自在的贵公子生活,“金鞭美少年,去跃青聽马。

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⑴",是他早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十八岁时父亲晏殊去世,起初晏几道在兄嫂的照应之下,凭借皇帝恩赐的官职“太常寺太祝”的俸禄,以及“食邑万二千户,实封三千七百户”⑴9的田租收入,仍然过着富裕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宋神宗熙宁七年,晏几道的友人郑侠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获罪,晏几道也受到了牵连,因为一首《与郑介夫》而被诬陷下狱。

虽然最后免于牢狱之灾,但是接踵而来另外一个打击,使小晏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官场的冷酷无情。

晏几道在颍昌许田镇为官的时候,正好遇到了父亲晏殊曾经的门生韩维,就将自己的词作献给他,渴望能一展抱负。

不料韩维一直不满于小晏的风流词作,反而教训他说“盖才有余而德不足,愿郎君捐有余之才而补不足之德,不胜门下老吏之望<2]294O韩维的羞辱对晏几道的打击是巨大的,导致他后来看淡了功名利禄,专注于小令创作,于风花雪月之中寻求精神寄托。

从词语意象看晏几道词的苦情世界

从词语意象看晏几道词的苦情世界

从词语意象看晏几道词的苦情世界
王慧刚
【期刊名称】《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26)001
【摘要】晏几道是北宋著名的小令词人,他的<小山词>情感真挚,感人腑肺,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作为一位"古之伤心人",他的词中有很深的"悲苦"情结,通读其词,可以发现一组组的感伤词语和意象.文章中选取了<小山词>中几组重复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意象,从这些词语意象的分析来看晏几道是如何在词中构筑自己的苦情世界.【总页数】5页(P5-9)
【作者】王慧刚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晏几道"苦情词"情感分析 [J], 王慧刚
2.从《小山词》看晏几道的“悲惨世界” [J], 王彬竹
3.晏几道“苦情词”情感分析 [J], 王慧刚;
4.晏几道“苦情词”情感分析 [J], 王慧刚
5.晏几道“苦情词”的艺术营造 [J], 王慧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晏几道的悲剧人生与独特词风

论晏几道的悲剧人生与独特词风

论晏几道的悲剧人生与独特词风晏几道,这位北宋初年的著名词人,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词风而备受后世推崇。

然而,他的人生经历却是充满了悲剧色彩。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晏几道的悲剧人生和独特词风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深入探讨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价值。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是晏殊的第七子。

他生于荣华富贵之家,然而命运却对他并不宽容。

他的父亲晏殊为宰相时,曾深受宋仁宗赏识,然而晏几道却并未因父辈的荣耀而得到多少实惠。

尽管天资聪颖,他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坎坷。

在情感方面,他曾与一女子相爱甚深,最终却因家道中落而被迫分离。

这种种不幸的经历,为他的创作注入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挚的情感。

晏几道的词风独特,他以率真、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个动人的意象。

他的语言运用十分巧妙,往往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出深沉的情感。

他的修辞手法多样,不拘一格,无论是婉约还是豪放,都能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独特的词风的形成,一方面源于他对前人诗词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也与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要深入了解晏几道的艺术成就,我们不妨选取他的一首代表性词作《鹧鸪天·梦回长河》进行分析。

在这首词中,晏几道通过对梦中回到长河的描写,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他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手法,将这种情感表现得十分到位。

如“柳堤长,水漾漾。

金缕吹絮轻扬”等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往昔的追忆和怀念之情。

这种表现手法为后世词人所效仿,成为了晏几道独特词风的代表之一。

晏几道的悲剧人生和独特词风的形成,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的影响。

作为一个出身名门的贵公子,他本应享受着优裕的生活和荣华富贵,然而命运的捉弄却让他在年轻时便饱尝了生活的苦涩。

这种经历使得他对人生和情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使得他的词作更加真挚、深沉。

晏几道的文学成就和思想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词作上,更体现在他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念上。

尽管命运多舛,他却始终坚持着对真挚情感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浅论晏几道梦词分类及其意象内蕴

浅论晏几道梦词分类及其意象内蕴

浅论晏几道梦词分类及其意象内蕴【摘要】晏几道的《小山词》中梦词约占四分之一,根据“梦”自入词以来的分类,可分为自梦,她梦,梦喻。

“梦”意象是他个性化的表现存在形态,也是他表现情感体验的方式。

“梦”意象寄寓着词人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关键词】晏几道,梦词,意象梦是人的意识突显,是一种潜意识活动,是一种意象语言。

汉代哲学家王符在《潜夫论》中说梦是“意精”、“记想”所致。

弗洛伊德也指出梦是潜意识的欲望。

自《诗经》始,《楚辞》、先秦散文中便陆续有了梦的记载。

最初认为梦是灵魂游离身体后用来占卜的精神活动,如《诗经》中是以梦来占卜生育男女和岁年吉凶。

然“庄生化蝶”梦的出现,使人的精神冲破时空的限制,走进了心灵自由,超脱的境界。

此后,梦成了文人士子表现情感的渠道。

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写梦的场景。

《三国演义》、《红楼梦》就多次写梦;汤显祖的传奇“四梦”更是以梦为主线的作品;更甚者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那些花妖狐魅变成的美女就是穷秀才的白日梦。

诗词亦不例外,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描写,把隐藏在自己心灵深处的情思展示在众人面前。

在众多的文人中,晏几道词对于梦的描写是十分出彩且耐人寻味的。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是晏殊的第七子。

有《小山词》一卷,《小山词》现存262首,其中有55首共出现了59个梦字,平均五首词就有一次写梦,其数量之多,频率之繁,在古今词集中都是极为罕见。

写梦是小山写离情别绪的重要手段,他善于描写梦的各种态势,表现别意聚难,佳期难逢的深沉感情。

这些描写都基于他真切的生命感受,他的梦词大抵都是抒情之作,且情感真挚“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一、梦词的分类“梦”自入诗词以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自己真做或臆想的,简称自梦;二是他人之梦,多是男子发闺音,写女子相思怀情之作,简称她梦;三是梦喻。

1、自梦晏几道自诩颇高,但“落托一生,华屋山邱,亲身经历”。

家道中落,使他饱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浅谈晏几道的恋情词

浅谈晏几道的恋情词

浅谈晏几道的恋情词摘要:晏殊之子晏几道传承其父的“花间”传统,除了词风婉约缠绵之外,他还善于通过对梦境和醉酒场面的描写,抒发那些令人荡气回肠的男女悲欢离合之情。

他的词作中大量以诚挚、平等、尊敬的态度表达了对友人沈廉叔、陈君龙家的“莲、鸿、蘋、云”四位歌妓的眷恋、同情与思念。

语言精工、描写细腻、感人至深。

关键字:梦境醉酒对比细腻正文:“梦”是晏几道词中的一大意象,当面临与所思慕的歌女生离死别、相见无缘的境地,他往往通过对梦境的构建来重温往日爱情的甜蜜。

他的词中有大量对梦境的描写,梦中的美好相逢从侧面反映出了词人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于是把情感寄托于梦中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蝶恋花》中“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销魂无说处。

觉来惆帐悄魂误。

”的句子借助巧妙地梦境描写,表达了对久慕恋人的无限感伤。

在现实生活中无处找寻,只有寄托于梦中相见。

借梦境描写来弥补内心的伤痛。

即使在梦中也不断地寻觅,期待能与心中的那个她再相会,可惜寻遍了江南路也苦寻未果,不见离人的踪影。

想通过鱼鸿传书表达自己的思想之情,也终无凭据。

即使在梦中最终也没能完成已久的夙愿,连最后一个让人可以有所慰藉的希望也破灭了,一场春梦也能空惹消魂之苦,足见用情之深、相思之切。

这种无处诉说的苦闷与惆怅激起人无尽的感伤与同情。

词中梦境与现实让人难以区分,虚实相生,营造出一种感人至深的意境。

他的梦有许多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

实际是精神上虚幻的寄托,是苦短人生中聊以慰藉的一剂补药。

梦中得偿所愿,醒后就会有更沉重的失落。

如“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春恩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眼底关山无奈,梦中云雨空休”“玉楼深处绮窗前,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月细风尖垂柳渡,梦魂长在分襟处”,语淡情深的勾画出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弥漫着浓浓的悲伤之情。

“酒”是晏几道词中的另一大意象,当生命没有了激情与期盼,缺乏热血与憧憬,他往往将自己放纵与醉酒之中。

盛世畸零人,悲愤无说处——晏几道词风浅探

盛世畸零人,悲愤无说处——晏几道词风浅探

一、词里人生,以笔写心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是晏殊的幼子。

他的一生,只担任过颖昌许田镇监、开封府推官这样的微职。

因此,对这位大词人,《宋史》上没有任何记载。

关于他的生平,我们只能从黄庭坚的《小山词序》中约略知道一些:“晏叔原,临淄公之暮子也。

磊隗权奇,疏于顾忌,文章翰墨,自立规摹,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

诸公虽称爱之,而又以小谨望之,遂陆沉于下位。

平生潜心六艺,玩思百家,持论甚高,未尝以沽世。

”[1]194《小山词》是他晚年编的词集,共辑词两百五十余首。

斗鸭池南夜不归,酒栏纨扇有新诗。

云随碧玉歌声传,雪绕红绡舞袖回。

今感旧,欲沾衣,可怜人似水东西。

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这首《鹧鸪天》可说是小晏一生的自述,词的上、下阙正是他前、后期生活的真实写照。

且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晏一生的际遇。

宋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晏殊四十岁,官兵部侍郎,资政殿学士,小晏生,为第七子。

生为贵族公子,少年时代的他是无忧无虑的,生活在歌舞晏乐之中。

在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很早就开始写词。

受父亲晏殊的影响,平日里和朋友们饮酒听歌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

多情的小晏还与歌女们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在词中,他这样记载这段生活:“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

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鹧鸪天》),“采莲时候慵歌舞,永日闲作花里度。

暗随萍末晓风来,直待柳梢斜月去。

”(《玉楼春》)诚如他在《小山词自序》中写道:“叔原往者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词,不足以析酲解愠,试续南部诸贤绪余,作五七字语,期以自娱,不独叙其所怀,兼写一时杯酒间闻见,所同游者意中事……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

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而已。

”[1]194受父亲的影响,他甚至写过一首颂圣词。

那是在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时小晏19岁。

开封府与大理寺同日奏狱空,仁宗于宫中宴乐,他写了一首《鹧鸪天》:“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外转红阳。

晏几道“苦情词”情感分析

晏几道“苦情词”情感分析
[ 收稿 1期]20 0 —2 5 1 06— 3 2
[ 金项 目]河南师范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 目 (51 ) 基 023 4 [ 者简 介]王慧刚(99 , 山西潞城人 , 作 17 一)男, 河南师范大学文 学院讲师 , , 硕士 从事唐 宋词 学研究。

76 ・
维普资讯
如幻如 电 ,如昨梦 前尘 ,但 能掩卷 怃然 ,感光 阴之易 迁 ,叹境 缘之 无 实也 ! ”时 光 能 改变 一 切 ,却 改 变不 了 那 份滚烫 的感情 。人可 逝 ,而情可 存 ,但 在这 股真情 的背后 ,我们却 感 到了一 阵透骨 的凄 凉和 悲苦 。
情真之苦 晏几 道 善写 风流之 情 ,欢 娱之 境 ,尽极 沉郁 之致 ,荡气 回肠之胜 ,但并 不 使人 觉 其 卑俗 ,不感 其 淫 亵 ,
中出现,“ 手捻香笺忆小莲”(《 鹧鸪天》 、“ ) 浑似阿莲双枕畔,画屏 中”(《 愁倚栏令》 、“ 向红窗夜月前。 ) 写 凭谁寄小莲? 《 ”(破阵子》 ,小莲成了词人心 目中无忧无虑、清丽脱俗的理想异性的化身 ,刘熙载 日:“ ) 词之 为色 ,色香味宜无所不具。以色论之 , 有借色,有真色。借色每为俗情所掩,不知必将借色洗去 ,而后真色
檀。百媚也应愁不睡,更阑,恼乱心情半被 闲 (《 南乡子》 。 ) 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旧时家近章台住 , 日东风吹 尽 柳絮。生憎繁杏绿 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木兰花》 《 南乡子》写的是一个独守空闺的女子 ,因思念别离之人而不禁偷偷落泪,每到深夜就孤枕难眠, “ 更 阑 ,恼乱 心情半 被 闲” ,思 来想 去 ,恼 乱 自己情绪 的 大半还 是 因为 “ 郎” 不在 、无 所 事 事 的 闲情 。读 来感 檀 觉情真意切,让人深深感受到 “ 闺中人”生活的凄凉与冷寞;《 木兰花》 中的小莲是晏几道最为眷恋 的。她 天真 烂漫 而又妩 媚 风流 。“ 脸边 ”二句 实是 写欢会 的情景 ,艳冶 之至 。可是在 晏几道 笔 下 ,却 写得 那 么优雅 , 没有 一点庸 俗低 级 的情调 ,从 中看 出 ,词人不 仅是 报之 以同情之 心 ,更 是倾 注 了真 切 的爱情 。小 莲多 次在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