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大都要受到地 资源可持续原则,建立一个平稳和谐的自 范化的治理体系,降低外来物种对于本土
域性规律的制约,植物资源的地域性更是 然经济结构,从而促进推动我国国民经济 植物资源的破坏性。
非常强烈,各种植物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 的发展。因此要在开发利用和保护维系之
4.采用合理的利用模式。
二、开发利用和保护维系之间的适度 提升人们对于植物保护上的思想认识,完 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这样方可实现对环
关系
善立法使人们行动与思想保持一致。我国 境的更有效保护。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要
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 从 1984 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进一步加强对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
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
◎王炳辉 宋青宇
一、我国植物资源的特点
威胁或濒危状态,其中近 100 种正遭受灭 不法分子更严厉的惩处,以此加强对于违
全面了解植物资源的特点是合理利 绝的危险。加快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 法的成本,加强对于植物保护力度。
用与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依据,概括起来 维系生态之间是一种既对立而又统一的
地制宜的原则。那种盲目“越区种植”和“一 后世的体系,来驱动社会经济的全面进 农药植物和有毒植物、野生奇花异草等。野
刀切”的做法是错误的。
步。
生资源采集是有针对性地根据一定规格
3.植物资源的季节性。
三、我国植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措 或标准对野生的植物体某一或某些部位
生物的发育和成长都需要一定的生 施
一种资源,一个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到 然保护区的建设,其一,提高保护区管理水 展;开展木材废材的利用和树叶利用;对森
整体的变化。例如森林植被的调节气候、 平,加强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加大投入,培 林植物的各个部位加以多途径、多用途、多
植物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02
植物资源在环境保护中 作用
改善空气质量
01
02
03
吸收大气污染物
植物通过叶片吸收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净 化空气。
释放氧气
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释 放氧气,提高空气中氧含 量,改善空气质量。
创新植物资源利用技术
改进植物提取分离技术
研发高效、环保的植物提取分离技术,提高植物资源的利用率和 产品附加值。
加强植物资源综合利用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植物资源的多层次、多途径利用,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推广植物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研究植物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促进植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 持续发展。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可持续发展
分类
根据植物资源的用途和特点,可将其 分为药用植物资源、食用植物资源、 工业用植物资源、防护和改造环境的 植物资源、植物种质资源等。
植物资源特点与价值
特点
植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可再生性、地域性、可更新性等特点 。
价值
植物资源在医药、食品、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同时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 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发掘具有特殊功能的植物资源
积极寻找和开发具有药用、食用、工业用等特殊功能的植物资源,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 求。
加强濒危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针对濒危植物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同时研究其潜在利用价值,实现保护与利 用的良性循环。
拓展植物资源的应用领域
探索植物资源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推动植物资源利用向更高层次 发展。
植物学-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根据红树林的主要组成种类、外貌、生境和演替阶
段,红树林植物群落大概可分为桐花树群落、白骨壤 群落、秋茄群落、红海榄群落、角果木群落、红茄冬 群落、木榄群落、海漆群落等 我国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福建、广东、海南、广西、 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自然生长红树林地区北限为
福建的福鼎,总面积在历史上曾达到25万hm2,目前
途径从其它地区传播过来的植物
目前我国的外来植物在1000种以上,很多的外来植 物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玉米、
菜豆,番薯
也有很多外来物种对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社会发展造 成了巨大威胁,如大米草、加拿大一枝花、水葫芦等
四、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原则
1、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2、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3、永续利用 ① 根据资源蕴藏量和生长量有计划地开采利用 ② 轮采轮伐,给植物以休生养息的机会 ③ 挖大留小,维持一定的种群数量 ④ 把分散、面临枯竭的资源集中起来,进行人工驯化 和培育
五、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
1、建立资源数据库:收录该地区的资源植物的基本资 料,而且要将国内外主要期刊最新研究结果编译入库 2、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 3、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 4、不断从野生植物中研究和寻找新的有用的种类 5、重视商品基地建设
生长在热带亚洲和非洲,有74种;和西方群系,主要生
长在热带美洲,有10种
红树林的作用:
可以提供薪柴 防风防浪、保护堤岸 促淤造陆和扩大海岸 重要的海滨牧场,是大量鸟类及鱼、虾、蟹、贝等的天然繁 殖场和栖息地 红树植物可以吸收污染物中的重金属与有机氯农药,富集在 不易转移扩散的树根或树干部位,避免通过食物链向其它海洋 生物及人类传递 红树林可以吸附大量氮磷等元素,降了近海富营养化,减少 了海洋污染,从而抑制赤潮的发生 红树林也是重要的植物基因资源库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植物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植物提供了食物、药物、建筑材料、纤维等多种资源,同时也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繁荣,对植物资源的需求和利用也日益增加。
然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行为也给植物资源带来了威胁,因此我们必须同时保护和合理利用植物资源。
一、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食物资源植物是人类最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水稻、小麦、玉米等谷物作物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们一直在改良和培育这些作物,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此外,蔬菜、水果等植物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对保持健康非常重要。
2.药物资源植物中含有许多活性物质,如生物碱、鞣质、挥发油、黄酮类等,这些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化妆品等领域。
中国传统药材就是以植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例如黄芪、当归、白术等药材,它们已成为中医药的代表性药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3.建筑材料与木材资源植物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材料,如竹子、木材、红砖等。
木材是人们广泛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它被用于建造房屋、桥梁、家具等。
但是由于过度砍伐,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森林资源短缺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利用木材资源,加强森林保护。
4.纤维资源植物纤维是纺织业的一个重要原料,如棉花、亚麻、大麻等植物纤维被广泛用于制造衣服、床上用品等纺织品。
此外,纤维素是造纸的主要原料,许多工业产品也需要纤维素。
二、植物资源的保护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植物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植物资源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劣化、退化、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切实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要加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湿地保护等领域的保护工作,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2.严格控制采伐行为要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就必须对采伐行为严格控制。
尤其是对于珍稀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更应该设立保护区,禁止采伐、买卖、捕捉等行为。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是指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和修复的地区。
林业资源是自然保护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开发利用既需要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又需要满足人们对林业产品的需求。
为了保护自然保护区中的林业资源,需要充分考虑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坚持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并重的原则,加强管理机制与科技创新,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林业资源的保护1.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区中生态环境相对较为完整,是重要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
为了保护林业资源,需要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通过科学调查研究,保护和修复野生植物和动物栖息地,减少人为干扰,保护濒危物种,促进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 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林业资源的重要威胁因素,为了减少病虫害对林业资源的破坏,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3. 控制人为破坏自然保护区中存在着一些非法开采木材、盗伐森林、破坏野生动植物等行为,为了保护林业资源,需要加强对人为破坏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巡护力度,依法查处非法砍伐、盗猎等行为,维护自然保护区中的生态环境和林业资源。
1. 合理规划林业资源开发自然保护区中的林业资源开发应该遵循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应该由专业机构进行资源调查和定位,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2. 推动林业产业发展自然保护区内的林业资源可以用于林木采伐、木材加工等产业,为了充分利用林业资源,需要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引导林业企业进行科学的林业生产,提高林产品的附加值,推动林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3. 加强生态旅游开发自然保护区中的林业资源可以用于生态旅游开发,为了充分利用林业资源,需要加强生态旅游的开发。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能够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一切资源,包括水、土地、矿产、动植物等。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需要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护环境,以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平衡。
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并且使之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当今重要的问题之一。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它被广泛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矿产资源是工业生产和建设的重要原料,能源资源则是维持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
动植物资源则是构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容易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土地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过度采伐森林会导致生态系统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会导致矿产资源的耗尽,过度污染会导致水土污染和大气污染。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环境被破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维护和改善生态系统。
环境保护的前提是要合理地利用资源,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资源的浪费。
其次是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质量,防止污染物的排放,防止环境的恶化。
再次是要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动植物资源,防止物种的灭绝。
最后是加强环境管理,建立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估机制,推动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为了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是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完善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资源管理和环境管理的制度体系。
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摘要:本文从我国森林的特点、我国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并探讨对其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以求为我国的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献计献策。
关键词: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气候多样,植物丰富,种类齐全。
据统计,我国有种子植物300个科、29。
个属、24600个种。
其中被子植物2946个属,占世界被子植物总属的23.6%。
比较古老的植物,约占一世界总数的62%。
有些植物,如水杉、银杳等,在世界其他各地都已绝灭,是存在于中国的“活化石”。
所谓植物资源,即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有用植物的总和。
从用途来说,我国有用材林木1000多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果品植物300多种,纤维植物600多种,淀粉植物300多种,油脂植物60。
多种,蔬菜植物也不下80多种,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1〕。
我国植物资源的特点全面了解植物资源的特点是合理利用与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依据,概括起来植物资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1.植物资源的可再生性。
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根本区别点就在于生物资源可以利用太阳能不断自然更新和人为繁殖扩大,而非生物资源则不可能。
所以,我们利用植物资源必须首先保护它们不断更新的这种生产能力,以达到长期利用的目的。
2.植物资源分布的地域性。
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大都要受到地域性规律的制约,植物资源的地域性更是非常强烈,各种植物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才能生长,并非一切地方都能生长发育。
植物资源地域性的特点,要求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种群的扩大繁殖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那种盲目“越区种植”和“一刀切”的做法是错误的。
3.植物资源的季节性。
生物的发育和成长都需要一定的生态条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生态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而自然条件的变化在时间上是有规律的。
所以必增刊试论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辨证关系须使植物的发展过程同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在时间上保持一致,做到因时制宜,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珍稀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珍稀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植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它们不仅是建立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植物资源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珍稀植物资源在其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
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珍稀植物资源,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下面将结合实例,从珍稀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珍稀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1. 珍稀植物资源的应用珍稀植物资源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香料、染料、建材、工艺品等方面。
以中药药材为例,一些珍稀植物资源如人参、灵芝、石柏等几乎都是我们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一些药材如野生天麻、茯苓、丹参等则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研究和开发中。
2. 珍稀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了更好的利用珍稀植物资源,除了要进行充分的科学研究,还需要创新开发方法。
传统的珍稀植物资源开发方法,如采挖、砍伐及过度利用,会进一步导致原植物资源的枯竭和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因此,在珍稀植物资源的利用方面,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方法,如建设民间苗圃、开展种植基地、开发珍稀植物进口贸易等。
这些方法可以相对较好地平衡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达到长效的可持续发展。
二、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1. 坚持保护优先对于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首先需要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优先保护的前提是对珍稀植物资源的科学认识。
通过充分的科学研究,对珍稀植物资源的生态环境、分布情况、种群数量等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保护方案,提高其生存率和繁殖能力,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2. 加强生态保护针对珍稀植物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需要进行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的稳定对丰富自然资源和珍稀植物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加强对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保护区和珍稀植物保护区等的修复和开发,促进生态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加强法律的保护措施保护珍稀植物资源也需要依靠政策法规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文从我国森林的特点、我国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并探讨对其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以求为我国的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献计献策。
关键词: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气候多样,植物丰富,种类齐全。
据统计,我国有种子
植物300个科、29。
个属、24600个种。
其中被子植物2946个属,占世界被子植物总
属的23.6%。
比较古老的植物,约占一世界总数的62%。
有些植物,如水杉、银杳等,在世界其他各地都已绝灭,是存在于中国的“活化石”。
所谓植物资源,即是指人类可以直
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有用植物的总和。
从用途来说,我国有用材林木1000多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果品植物300多种,纤维植物600多种,淀粉植物
300多种,油脂植物60。
多种,蔬菜植物也不下80多种,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1〕。
我国植物资源的特点
全面了解植物资源的特点是合理利用与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依据,概括起来植物资
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植物资源的可再生性。
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的根本区别点就在于生物资源可
以利用太阳能不断自然更新和人为繁殖扩大,而非生物资源则不可能。
所以,我们利用
植物资源必须首先保护它们不断更新的这种生产能力,以达到长期利用的目的。
2.植物资源分布的地域性。
各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大都要受到地域性规律的制约,
植物资源的地域性更是非常强烈,各种植物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才能生长,并非一切地
方都能生长发育。
植物资源地域性的特点,要求植物资源的
开发利用和种群的扩大繁殖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那种盲目“越区种植”和“一刀切”的做法是错误的。
3.植物资源的季节性。
生物的发育和成长都需要一定的生态条件,在不同的发展
阶段对于生态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而自然条件的变化在时间上是有规律的。
所以必
增刊试论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辨证关系
须使植物的发展过程同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在时间上保持一致,做到因时制宜,才能取得
最佳的经济效果。
4.植物资源的整体性。
繁杂的植物资源中,一种资源与另一种资源之间,各种资
源与坏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子系统。
它们之间彼此
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任何一个因素,一种资源,一个子系统
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体的变化。
例如森林植被的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作用,是维护
农业生产和稳定生态平衡的特殊作用。
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就可能导致当地区域性气候明
显不利的变化。
自然资源的整体性,决定了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的综合性。
我国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1我国育种技术滞后。
从建国初期,我国育种技术就表现出明显的不足,甚至没有自己的特色技术。
虽然经过广大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显现出明显的劣势。
2.2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理念差。
对植物资源的开发只是单一的掠夺性的开发,对植物开发时,我们需要寻求一种经济价值和功效价值双赢的方式。
例如,对于一些功能相同的植物资源,就要创造经济最大值。
2.3对于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引进、消化水平较弱。
日本的植物资源有限,可是他们引
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却是极强的。
我国地大物博,可是开发形式过于单调,而且盲目引种,对于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缺乏深入的研究。
2.4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整体性。
森林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生态系统,对它机械的砍树伐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无异于自掘坟墓。
2.5对于植物资源开发的理念认识不足。
植物资源开发不仅利于当代,更会造福于子孙后代,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而许多地方对这种概念没有清楚的认识,缺乏长远的眼光,只追求短期的利益或政绩。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人类利用植物资源碰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利用与保护的矛盾。
实质上利用与保
护是一致的,生态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是统一的。
充分利用植物资源必须对植物
资源有良好的保护措施,保证其足够的数量和质量,能够为人类永续利用。
保护是为了
利用,即为了长期在稳定地利用植物,生产更多的产品,只用不保,就保证不了用,只
保而不用,就失去了保的意义,以至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此说,保护与利用是长远利益
和眼前利益的合理调节问题,只要协调得好,是完全可以相互促进的。
那么,如何处理好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呢?
1.关于合理利用植物资源
在利用某种植物资源时,就应以不损害其他自然资源为
前提,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发展成单一的经营畸形,导致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如对植被(特别是森林)的过度采伐就会造成水土流失,使土地肥力降低,而土壤肥力
降低反过来又会引起植被衰退,同时动物、微生物群体也发生变化。
作为某一单一的植物种类,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往往积累多种产物,因此我们在利用不同植物资源时,就不能单打一,这样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因此,对于植物资源利用时就必须综合利用,这样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能力。
利用植物资源时必须克服粗放的经营、掠夺式的开发,这既不能保证永续利用,又破坏了生态系统。
因此,建立集约栽培和生
态系统的经营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为此,一是依赖绿色植物,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
能是最丰富的资源,但我们的利用率很低,不到1%,特别是大量的裸露上地役有种植
绿色植物,把丰富百勺光能资源白白浪费掉了,没有固定下来变成碳水化合物。
如在村旁、路铭种草种树进行空间上的立体布局,这既利用了太阳能,又美化了环境,创造更
多的社会财富,二是沿着各种“食物链”进行多层次利用,建设高效的有多层次互补与
反馈自我调节功能的人工生态系统。
这对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投资少而见效快的
优点。
如农业生产中要大力推行果粮.间作、轮作等农林结合、农牧结合的经营体系。
广
东的顺德桑基渔塘、蔗基渔塘以及四川乐山、浙江萧山、农果牧副林相互结合,充分发
挥利用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等等,都是成功的经验[2]。
林植物资源的保护
3.1加强技术交流,引进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
由于我国植物资源开发技术起步较晚,对于国外的
先进技术需加以引进,并同我国的实际资源情况相
结合,为我所用。
3.2建立健全资源分类系统。
我国的资源数量丰
富,种类繁多,但是尚未得到系统、全面的调查研
究。
目前,不论是森林植物还是栽培园林植物资源
均由于多种原因有的面临濒于灭绝的威胁。
因此,
需要我们加强考察、详细分类,建立健全的植物资
源分类系统。
3.3加强保护植物资源。
无论是森林植物还是野
生动物,造成绝迹的主要原因和人类的破坏活动密
切相关。
因此,加强对植物资源的保护首先需要加
强对人的管理。
加强法律制裁力度,对于蓄意破坏
者一定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而对于管理部门,
也要认真负责,做好监察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工作。
3.4加强投资力度。
对于一些地方,在植物资源
开发这一概念似乎还很模糊,导致很多投入的经费
没有落实到科研项目上。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在加
强对科研项目投资的同时,也一定要做好项目监察
工作,专款专用,确保所投资款项真正落实到科研
项目上。
我国丰富的森林资源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资
源上的概念,它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能源价值、生
态价值等都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必须在保护的基础
上,充分结合我国森林植物资源的特点,做好更深
层次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郑云山、减威霆主编场84,中外史地知识手册;463一484,上海人民出版社。
[2] 吴征益.1980.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热带植物研究,15期
[3] 刘铁岩.试论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辨证关系.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5年12月第13卷
[4] 黄思明、高群谈森林植物资源的特点、现状与保护林业勘察设计黑龙江省第二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