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铜版纸、双胶纸与PE膜的性能测定(doc 9页)
包装印刷纸包装性能测试

包装印刷纸包装性能测试介绍包装印刷纸在商品运输和存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完整,对包装印刷纸的包装性能进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包装印刷纸的包装性能测试的目的、方法以及常见的测试指标。
目的包装印刷纸的包装性能测试旨在评估纸张在包装过程中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护其内部的商品。
通过测试,可以确定纸张的承载能力、耐磨性、抗撕裂性等性能指标,为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的包装设计提供依据。
方法1. 纸张强度测试纸张强度测试用于评估包装印刷纸在受力过程中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纸张强度测试方法有:•破裂强度测试:将纸张通过一定的速度和慢擦板,测量纸张在破裂时所受到的力。
结果以单位面积的力值表示,通常以牛/平方米(N/m²)或克力/平方英寸(g/inch²)表示。
•拉力测试:将纸张以相反方向的力拉伸,测量纸张在断裂前所受到的拉力。
结果以牛顿(N)或千克力(kg)表示。
•碾压强度测试:将纸张放置在两个平面之间,然后施加压力,测量纸张在碾压过程中所能承受的力。
结果以牛顿/平方米(N/m²)表示。
2. 纸张稳定性测试纸张稳定性测试用于评估包装印刷纸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的稳定性。
常见的纸张稳定性测试方法有:•折叠强度测试:将纸张以一定的方式折叠,并测量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折叠次数。
结果以次数表示。
•压缩强度测试:将一定重量的物体放置在纸张上,测量纸张在压力下的变形程度。
结果以压力重量或变形率表示。
3. 包装纸张耐久性测试包装纸张的耐久性测试用于评估其在外部环境影响下的经久性能。
常见的包装纸张耐久性测试方法有:•高温、低温测试:将纸张置于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一定时间,检查纸张是否受到变形、褪色或其他损坏。
•湿度测试:将纸张置于高湿度或低湿度环境中,检查纸张是否受到湿度影响而褪色、变形或其他损坏。
•震动测试:将纸张置于模拟运输过程中的震动环境中,检查纸张是否受到震动影响而导致破损。
常见测试指标1. 破裂强度破裂强度指纸张在受到一定力矩作用下破裂的能力。
纸和纸板物理性能的检测

(三)试样处理的步骤
1.试样的预处理 为避免纸张试样水分平衡滞后引起测试误差,要在温湿处理前, 进行试样的预处理。 在恒温恒湿处理前,可先在温度低于40℃,湿度不大于35%的环 境中处理。(相对密度大于1.3951的硫酸干燥器中进行预处理 24h)。
如果试样水分含量很低,可以省去预处理。
(二)测定步骤
1. 单层厚度的测定 (1)按标准规定取样,将试样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进行处理,并 在同样的大气条件下进行后续操作。 (2)将试样切成200 mm×250 mm的长方形(200 mm为纸的纵向) 或100 mm×100 mm的正方形。 (3)把厚度仪放在无振动的水平面上,旋转表盘调好零点,把试 样平整地放在已张开的测量面间,慢慢以低于3 mm/s的速度将测 量头移到试样上,注意避免产生冲击作用。在指针稳定后及纸被 “压陷”下去之前读数。对每个试样进行一次测量,测定点应离 试样任何一端不小于20 mm或在试样的中间点。
三、纸和纸板紧度和松厚度的测 定
紧度:单位体积纸和纸板的质量,以g/cm3或kg/m3表示,又称表 观密度(纸页内部有空隙,空气填充),对纸的物理性能和光学 性能(光的散射)产生较大影响。 紧度与原料种类、打浆程度、湿压及压光程度、施胶度等因素有 关。 反映纤维结合情况,与抗张强度密切相关。
纸和纸板的种类繁多,并随应用领域的扩展而不断增加。 某种产品所要求的物理性能指标随其用途的不同而不同。 新闻纸:适应抄造、印刷和阅读的需要,对白度、不透明度、抗 张强度、表面强度等指标。 包装纸:强度指标和施胶度。 书写纸:裂断长、平滑度、尘埃度、施胶度、白度等。
物理特性分类
包装印刷铜纸双胶纸与膜的性能测定

的档次和品牌形象。
感和阅读体验。
膜在包装印刷中的应用案例
聚乙烯膜应用案例
• 某食品包装,采用聚乙烯膜作为外包装,保证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聚酯膜应用案例
• 某电子产品包装,采用聚酯膜作为屏幕保护膜,保护产品免受损坏。
包装印刷材料性能测定与优化的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一
成功案例二
• 某包装印刷企业通过对铜纸和双胶纸的性能测定,优化
包装印刷材料的应用领域
食品包装
• 铜纸、双胶纸、膜等包装材料可用于食品的外包装、内包装,保证
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日化用品包装
• 铜纸、双胶纸、膜等包装材料可用于日化用品的外包装、内包装,提
高产品的美观度和品牌形象。
⌛️
电子产品包装
• 铜纸、双胶纸、膜等包装材料可用于电子产品的外包装、内包装,保
膜的阻隔性能比较
01
聚乙烯膜
• 阻隔性能较好,适用于食品包装等需要隔氧、阻湿的场
合。
02
03
聚丙烯膜
• 阻隔性能一般,适用于轻度阻隔要求的包装印刷。
聚酯膜
• 阻隔性能较好,适用于食品包装等需要隔氧、阻湿的场
合。
06
包装印刷材料的选用与优化
根据产品需求选用合适的材料
产品需求分析
• 分析产品的包装要求、印刷要求、使用环境等。
护产品免受损坏。
02
铜纸与双胶纸的性能测定方法
纸张的物理性能测定
厚度测定
• 采用千分尺、测厚仪等工具进行测量。
紧度测定
• 采用纸浆紧度仪进行测量。
平滑度测定
• 采用平滑度仪进行测量。
⌛️
纸张的光学性能测定
双胶纸质量标准

双胶纸质量标准(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双胶纸质量标准一、前言本标准参照胶版印刷纸国家标准要求而制定。
本标准适应于本公司2007年质量管理要求第一阶段胶版印刷纸生产及检验控制。
二、技术指标如下表规定指标名称单位A级A1级定量g/m2(≤80)X±2 (≥90)X±3(≤80)X±3 (≥90)X±4横幅定量差不大于g/m2(≤80)3(≥90)4(≤80)4 (≥90)5厚度不小于(60,65,70,80,90,100)g/m2μm(60,65,70,80,90,100)78,84,90,100,113,125(60,65,70,80,90,100)75,82,85,96,108,120厚度横幅差不大于%810裂断长纵横向平均m≥3200≥3000白度≥%(2#)93—95(3#) 100—102(2#) 92(3#) 98色相L(2#)≥89(3#)≥90(2#)≥87(3#)≥88a(2#)3—4(3#)—(2#)3—4(3#)—b(2#)-8—-9 (3#)-5—-6(2#)-8—-9 (3#)-5—-6印刷表面强度(正反均)m/s不小于不小于不透明度不小于(60,65,70,80,90,100)%80,82,85,88,91,9478,80,82,85,88,91g/m2施胶度不小于mm平滑度正反面均S(2#)≥20(3#)≥25(2#)≥17(3#)≥20正反面差%(2#)≤30(3#)≤25(2#)≤30(3#)≤25尘埃度—)mm2个/m2不多于40不多于60(—)mm2不多于5不多于7大于不许有不许有耐折度(横向)次≥8≥6灰分%≥12≥12水分%——注:纸张外观质量同时作为生产和检验(包括等级判定)的重点要求控制三、外观质量及检验要求1、横幅定量差:物检作查考,成检对已分切纸抽样检测、判定。
纸包装材料性能检测(分析“试样”文档)共19张PPT

撕裂度
一、仪器的结构 图3-1 撕裂度仪的结构
1.基座 2.支架 3.摆限制器 4.指针限制器 5.指针 6.按钮 7.扇形体 8.刀杆 9.夹纸器 10.轴 11.把手 12.夹纸器 13.标尺 14.调节螺钉
规定的数值。把手(11)用以把扇形体(7)及其附属物抬高到待撕位置,由于 摆限制器(3)因弹力而抬高,顶住扇形体一端,使其固定,指针限制器(4)是限 制指针跟着扇形体一起转动的。夹纸器(9)及(12)用以夹住试样,而搬动刀杆(8) 可使切纸刀将试样切成长达20mm的切口,按下按钮(6)可使扇形体(7)从摆 限制器(3)中释放,向右摆动,进行撕裂。水平调节螺钉(14)用以调节
撕裂度
撕裂度测试
⑴ 试样的采取:试样应精确的按规定截取,长度约为76mm,宽度要精确地等于63士 0.5mm,要求同时裁定相同尺寸的试样16片(或8、4、32等)为一组试样,并要求
按纵向和横向分别切取试样。
⑵ 抬起扇形体:搬动把手(11),使扇形体(7)及其附属物升高到左面待撕位置,摆限制 器(3)靠本身弹力的作用向上弹起,顶住扇形体(7)的右面边缘。 ⑶ 夹试样:按下刀杆(8),在夹纸器(9)、(12)的夹口上插入试样,并拧紧夹口。 ⑷ 切试样:抬起刀杆(8),将试样的下端切成一个20mm长的裂口,裂口的终端到试样 另一边的长度正确地取为43士0.5mm。 ⑸ 指针复位:把指针(5)拨到铅垂位置,紧靠指针限制器(4)。 ⑹ 测试读数:按下按钮(6)进行撕裂,当扇形体摆向原位时,用左手顺势平 稳将它接住并记下示值。
撕裂度
撕裂度仪的结构如图3-1所示,仪器主要由基座(1)、支架(2)、指针(5)、扇 形体(7)、夹纸器(9)、(12)等组成。支架(2)用螺栓固定在基座(1)上,支架 (2)上装有水平轴(10),扇形体(7)装在水平轴(10)轴承的套筒上,指针(5)靠
塑料薄膜性能测试课件

c,薄膜性质.
2 浓度法 在浓度法试验中,使用两种气体, 一种是标准气体,另一种是确定透过量的试验 气体.对于试验气体来说,试样两边存在着一 个分压差,而对总压来说,试样两边是相等 的.这种方法也可称之为等压法.因为试样两 侧压力是相等的,对试样不需要用支架来支 撑.试验时应注意控制试验气体和标准气体二 者的相对湿度,一般纤维素薄膜的透气率受相 对湿度影响很大,相对湿度高于65%时,透气 率就会迅速增加,对干燥薄膜来说,透气量约 为 (9.87~19.7)×10-5cm3/m2·24h·Pa, 而 在 100%的相对湿度下其透气量可达3000 ×105cm3/m2·24h·Pa
为了减少泄漏,可改变无盖热封合物的几何 设计或有盖垫封合增加盖垫的厚度,减少封合 物与容器接触部分的裂缝.
为了减少热封区域的泄漏,必须优化如 下参数: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对试样的张 紧与夹持压力,温度及停留时间,热封 层的厚度(大厚则不利于热传导,太薄则 会形成热封不完善),薄膜层的厚度(太薄 会产生针孔而出现泄漏;太厚则热量过 快地离开热封区,影响热封质量
二、塑料基本性能测试
1、薄膜宽度的检测 塑料薄膜通常需要经过印刷、复合、分切、制袋
等工序加工而成为复合膜、袋,在印刷复合时对薄膜 的工艺边料宽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因而薄膜的宽度偏 差就成为能否满足加工工艺要求,同时又有效控制边 料成本的关键所在。 (1).测定方法 展开薄膜或薄片成叠状,测量前保持这种叠层状态1h。 将材料放置在平面上,刻度划分为lmm 的直尺放在材 料上与材料纵向成直角。直尺上的零点刻度对准材料 左纵向边,测量材料右边在直尺上的确切位置,精确 至1mm,记录结果。
薄膜性能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试薄膜的物理性能,了解薄膜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为薄膜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依据。
主要测试内容包括薄膜的纵横向拉伸性能、抗穿刺强度、摩擦系数、剪切性能和疲劳性能等。
二、实验原理薄膜的物理性能测试是通过模拟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力学环境,对薄膜材料进行拉伸、压缩、弯曲等力学测试,从而得到薄膜的力学性能参数。
实验原理基于材料的弹性变形理论,通过测量加载力、变形量和应变速率等数据,计算得到薄膜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断裂伸长率等参数。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TA.XTC薄膜性能测试仪、薄膜拉力试验机、针形探头等。
2. 实验材料:待测试的薄膜样品。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薄膜的纵横向拉伸性能测试(1)使用TA.XTC薄膜性能测试仪,将薄膜样品裁剪成长条形规格,上下端分别固定在仪器的夹具上。
(2)一端不动,另一端匀速移动拉伸薄膜直至完全断裂。
(3)记录薄膜的拉伸挺度,数值越高,薄膜的抗拉伸形变能力越强。
2. 薄膜的抗穿刺性能测试(1)使用TA.XTC薄膜性能测试仪,将薄膜样品固定在平台夹具上。
(2)用针形探头缓慢刺向薄膜,直至刺破。
(3)记录薄膜的抗穿刺性能,数值越高,薄膜的抗穿刺能力越强。
3. 薄膜的摩擦系数测试(1)使用TA.XTC薄膜性能测试仪,将薄膜样品固定在夹具上。
(2)在薄膜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使用摩擦系数测试装置进行测试。
(3)记录薄膜的摩擦系数。
4. 薄膜的剪切性能测试(1)使用TA.XTC薄膜性能测试仪,将薄膜样品固定在夹具上。
(2)在薄膜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行剪切测试。
(3)记录薄膜的剪切强度。
5. 薄膜的疲劳性能测试(1)使用TA.XTC薄膜性能测试仪,将薄膜样品固定在夹具上。
(2)对薄膜进行周期性的拉伸和放松,模拟实际应用中的疲劳过程。
(3)记录薄膜的疲劳寿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薄膜的纵横向拉伸性能测试结果本次实验测试的薄膜样品在纵横向拉伸性能方面表现良好,其拉伸挺度较高,抗拉伸形变能力强。
包装印刷纸及塑料材料测试概述

包装印刷纸及塑料材料测试概述包装印刷纸及塑料材料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用于食品、医疗、化妆品等各种领域的包装。
如何保证包装材料的质量与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包装印刷纸及塑料材料的测试进行概述。
1. 包装印刷纸的测试1.1 压缩强度测试压缩强度是指材料在压缩载荷下出现破坏的能力。
对于包装印刷纸,其压缩强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可以衡量纸张承重能力。
常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平板压缩测试和环状压缩测试。
1.2 断裂强度测试断裂强度是指纸张在不同方向上的最大拉伸力。
这个参数反映了纸张的韧性能力,通常使用大角度撕裂测试和拉伸测试等方法对纸张的断裂强度进行测试。
1.3 拉力测试拉力测试也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方法,可以衡量纸张在单向或双向受力时的承载能力。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耐摩擦测试和爆破测试等。
2. 包装塑料材料的测试2.1 密度测试密度是指单位重量下的体积,对于包装塑料材料来说,密度可以衡量其承重能力和耐用性。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浮力法和质谱法。
2.2 耐温测试耐温性能是指塑料材料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能。
不同的塑料材料对于温度的容忍度也不同,常用的测试方法有耐热变形温度测试和低温脆化测试等。
2.3 光泽度测试光泽度是指塑料表面反射/折射光线能力的参数。
在包装行业中,光泽度可以衡量塑料包装对于产品外观的影响。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光泽测试和透光度测试等。
3. 包装印刷纸及塑料材料的综合测试在实际应用中,包装印刷纸及塑料材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承重能力、破裂强度、耐温性能、光泽度等。
综合测试是对纸张或塑料材料进行全面检测,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包装印刷纸及塑料材料测试在现代包装行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对于不同类型的包装材料,需要结合其具体特性和应用领域进行全面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材料学实验论文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
铜版纸与双胶纸以及PE膜的性能测定及分析
摘要
本文通过对纸张的厚度与紧度、定量与密度、耐破度、撕裂强度、抗张强度、环压强度等一系列的性能对比试验以及对PE塑料薄膜的厚度、透光度、撕裂强度、热封性能等的测试和对PE塑料片材的抗弯强度和硬度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的性能对比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得出了铜版纸和双胶纸及聚乙烯的性能特点,并分析了影响其力学性能的因素。
这些对于纸与纸板及塑料的研究开发以及在包装和其它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铜版纸双胶纸聚乙烯性能用途
一、目前市场上常用纸、塑料包装材料概述
1.常见的纸包装材料
1.1牛皮纸
牛皮纸强度高、韧性大、耐破度、耐折度、耐水性较好,主要用于包裹商品和制作纸袋。
1.2包装纸
包装纸用于生产普通小纸袋和包裹成包商品。
1.3纸袋纸
又称水泥袋纸,是一种工业包装纸,有较大的透气度和破裂功
1.4鸡皮纸
是一种单面光泽度很高、纤维分布均匀、强度较好的包装用纸,主要用于包
装工业用品和食品。
1.5玻璃纸
又称透明纸,是一种透明度非常高的高级包装用纸。
1.6胶版纸
专供印刷、包装装潢的双面光印刷纸,分为特号、一号、二号三种。
2.塑料包装材料
2.1聚乙烯(PE)
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品种,其主要产品有低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
2.2聚丙烯(PP)
广泛用于制作食品、饮料、啤酒等塑料周转箱、瓶子、编织袋、包装薄膜、打包带、捆扎绳以及泡沫塑料缓冲材料等。
2.3聚氯乙烯(PVC)
用途广泛,可以制成硬纸包装容器、透明泡罩包装和软质包装薄膜以及泡沫塑料缓冲材料等。
2.4聚偏二氯乙烯(PVDC)
主要用于制作复合薄膜和涂布材料等。
2.5聚苯乙烯(PS)
广泛用于制造包装盒、杯、瓶等小型容器以及包装薄膜,用于食品、医药品以及日用品的包装。
2.6聚酰胺、聚酯
聚酰胺(PA)商品名为尼龙,常以薄膜的形式用于食品包装;聚酯(PET或PETP)主要用于制作薄膜和容器。
2.7聚碳酸酯、聚氨酯
聚碳酸酯(PC)主要用于食品包装;聚氨酯(PU)主要用于制作泡沫塑料、涂料、粘合剂、弹性体等。
二.我所选择的材料分析
1.铜版纸与双胶纸
1.1铜版纸
铜版纸是印刷厂主要使用的纸张之一,铜版纸是俗称,正式名称应该是印刷涂料纸。
供铜版印刷用的一种涂料加工纸,有平板纸和卷筒纸。
铜版原纸用漂白化学木浆或配以部分漂白化学草浆在造纸机上抄造而成。
以原纸为纸基,将白色颜料(也称白土,如高岭土、滑石粉、二氧化钛等)、胶黏剂(聚乙烯醇、改性淀粉、合成胶乳等),以及其他辅料(如光泽剂、硬化剂、塑化剂、分散剂、润湿剂、乳白剂、荧光增白剂、调色剂等),在涂布机上进行均匀涂布加工,并经干燥和超级压光而制成。
用于高级美术印刷、挂历、画册、彩色插图、书刊封面和广告商标等。
1.2双胶纸
双胶纸:双胶纸是指印刷用纸,也叫胶版纸(胶版印刷纸 WOODFREE OFF SET PRINTING PAPER),旧称道令纸/道林纸,属于文化纸(或文化印刷纸)大类。
由富邦纸业编辑。
双胶纸是指在造纸过程中把胶料涂敷在纸的两面以改善其表面物性的纸,主要供平版(胶印)印刷机或其他印刷机印刷较高级彩色印刷品时使用,
适于印制单色或多色的书刊封面、正文、插页、画报、地图、宣传画、彩色商标和各种包装品。
一般双胶纸的定量在60克到120克之间,也有如150克、180克、300g的高克重双胶纸。
不但有米黄色、象牙白色,还有彩色双胶纸。
2.PE塑料包装材料
2.1 PE塑料薄膜
生产工艺:主要有高压管式法和釜式法两种。
从目前发展状况看,为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管式法工艺普遍采用低温高活性引剂引发聚合体系,以高纯度乙烯为主要原料,以丙烯/丙烷等为密度调整剂,使用高活性引发剂在约200℃~330℃、150-300MPa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
PE是非极性高分子聚合物,所以它对水蒸气的透过率低,应该具有很好的防潮性,但是对气体和有机蒸气的透过率较大,所以气密性可能不好;在聚乙烯的分子中既无双键,也无活性基团和杂原子,所以PE的化学性质稳定;因其强度和耐热性不高,所以具有优良的热粘合性和热封性能;PE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差,所以其撕裂强度不是很大。
2.2 PE塑料片材
具有韧性高,抗拉,耐磨性能好等特点,所以估计其抗弯强度比较大,而硬度不是很大。
三.实验数据
1. 纸包装材料
1.1 纸张厚度与定量试验数据
结论:铜版纸的厚度约为0.166mm,紧度约为1.19g/cm3,定量约为198.01 g/m2,双胶纸的厚度约为0.157mm,紧度约为0.90 g/cm3,定量约为141.47 g/m2;铜版纸的厚度、定量均大于双胶纸,代表铜版纸的强韧性比双胶纸好。
铜版纸紧度大于双胶纸表示铜版纸的印刷性能要强于双胶纸。
1.2 纸张耐折度、挺度、抗张与拉伸强度、撕裂度、环压强度试验数据
结论:纸张纵向受力时抗张强度大于横向受力时的抗张强度,说明纵向纤维结合力更强一些,但伸长率纵向没有横向的大;
铜版纸的耐折强度比双胶纸好,对同一种材质的纵向耐折度要比横向稍好一些;纸张的撕裂强度纵向比横向大;
双胶纸挺度要比铜版纸小,对同一种材质的纵向挺度大于其横向挺度;
双胶纸的纵向环压指数最高,即抗平压能力最强,双胶纸的要强于铜版纸,同一材质的纵向环压强度大于横向环压强度。
1.3 纸张耐破度试验数据
结论:双胶纸的耐破指数小于铜版纸。
2. 塑料包装材料
2.1 PE的厚度、硬度、雾度、透光率试验数据
结论:PE材料的厚度约为0.053mm;
PS片状材料的硬度约为74.17HRL;
PE材料的雾度约为17.52%;
PE材料的透光率约为90.87%,其透光率越高,雾度越低。
2.2 PE的耐磨性、撕裂强度、热封强度的实验数据
表2-2
结论:PE材料的耐磨性不是很好;而且两试样垂直放置时的摩擦因素比平行放置时要大;
PE材料的透气性比较高。
2.3 PE的撕裂强度、热封强度试验数据
表2-4
结论:PE材料的撕裂度实验值与理论值相差很小,在允许误差范围内,PE材料纵向受力撕裂强度小于横向受力时撕裂强度。
纵向受力热封强度小于横向受力时热封强度,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上升热封强度呈增大趋势。
2.4 PE塑料片材的抗弯强度试验数据
结论:挠度为7.16mm,PE片材所能承受的最大弯曲应力为44.63Mpa,弹性模量为743.18Mpa。
四、试验分析结论
1. 铜版纸与双胶纸的实验对比
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把双胶纸与铜版纸比较后得到双胶纸具有的优点是,平压强度高,适合于做印刷用纸。
而铜版纸纸面平整,没有斑点和条痕等纸病,光滑度更好,摸上去手感更佳,适合于印刷精美画册、图书、海报、日历等对纸张表面性能要求高的产品,这与我们先前的预测也是一致的。
3. 塑料薄膜(PE)
通过以上的数据结论,我们可以发现塑料薄膜PE的一些基本性能,其透明性不高,热封性优良,因其耐热性较差,者是其最大的优点。
我们也可知道它是一种低密度聚乙烯,因为高密度聚乙烯的耐热性要好一些。
可广泛用于透明低温冷冻包装制品的生产;硬度不大,没有聚丙烯高,其透明性也没有聚丙烯高,因为聚丙烯中含一个甲基,使得分子间的间隙较大,薄膜的致密性就差一些。
相对于其他热塑性塑料,其拉伸强度相对低,韧性相对好,撕裂强度较低。
在常温下易发生光氧化作用,耐热性能不好,熔点低可作热封材料。
PE为非极性的,水为极性的,气体为非极性的,所以PE的阻水性好而阻气性差。
而PE塑料片材的抗弯强度不是很大,硬度也不是很大。
通过实验,我证明了自己开始对PE的一些性能预测是正确的。
五、实验总结
这次实验在以前学习的有关纸张和塑料的基本性能的基础上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纸包装材料的厚度、紧度、定量、耐折度、撕裂度、抗张强度、环压强度、挺度、耐破度等性能。
从这些指标中我们了解到纸的一些包装用途,对于塑料包装材料,我们也通过实验了解了PE塑料薄膜的厚度、耐磨性、抗冲击强度、透气性等性能,我们发现PE塑料薄膜具有撕裂度强,质轻,延展性好,透气性高,易于氧气等气体透过等特性,它一般可以生产各种日用品,如奶瓶、皂盒、玩具、杯子、塑料花等,还能做成各种各样的塑料袋。
通过实验,我对纸包装材料以及塑料包装材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铜版纸以及双胶纸的一些基本性能和适用范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PE塑料包装材料的一些优缺点也有了更好的认识,为学习《包装材料学》这门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的工作和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了一个很好的准备。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遇到了种种困难,有时一个实验做了五六次,但通过老师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终于一一克服了,这使我意识到科学的的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需要进行无数次实验,不经历艰辛和汗水,不会有成绩。
因此,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巨大的促进和监督作用。
这就是我的心得和体会。
六、参考文献
[1] 刘喜生孙荣芳[J].包装材料学
[2] 向红曾克俭[J].包装概论
[3] 包装标准化与质量法规陆佳平著
[4]《包装材料学实验》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