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记叙文 人物描写及作用阅读
2019-2020年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及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1)

2019-2020年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及答案带解析答题技巧(1)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涵养几分静气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
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
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
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
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
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
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
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
“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
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描写的作用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人物描写的作用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被尊重的快乐儿子这些天特别开心,他告诉我们,他有新朋友了。
他的新朋友,是小区门口的一名保安。
儿子性格内向,很少和陌生人说话,他怎么会和小区的保安混熟的?儿子说,有一天,他一个人从外面回家,门口站岗的保安突然说了声:“你好”。
儿子吓了一跳,回头看看,也没别人呀。
原来保安是问候他。
这让儿子非常意外,因为激动,儿子的小脸憋得通红,他也伧促地向他问候,“你也好!”保安笑了。
儿子说,从来没有大人那么礼貌地问候过他。
他很开心,也很害羞。
他记住了那个保安的笑容,他脸晒得很黑,牙齿好白。
此后,每次经过小区大门口时,儿子都会留意是不是那名保安值班,如果是他,,他一定会向儿子问好,而儿子也早就在心里准备好了问候,离大门远远的,儿子的脸上,就隐约露出期待的笑容。
就这么简单,儿子和小区门口的一名保安,成了朋友。
而他们的友谊,仅仅是儿子从大门口进出时,两人互致的问候。
只有他和我打招呼,我喜欢她。
儿子骄傲的说。
我摸摸儿子的头。
其实,每次从小区大门口进出时,值班的保安都会向我致以职业性问候。
我会礼节性地笑笑,或者点点头。
但也有很多时候,心中正在想着事情,或者赶时间,就匆匆走过去了。
这时,保安的问候就像一阵风一样,轻轻飘过。
从来没有留意过,这种职业性的问候。
去饭店吃饭,迎宾小姐会列队欢迎,“先生,中午好!”“先生,晚上好!”声音甜润。
进去的食客,一个个昂着头,腆着肚皮,目不斜视,对迎宾小姐的问候,也是充耳不闻,仿佛你推开门,门轴就会发出声音一样。
迎宾小姐们似乎也早习惯了这一切,即使你视而不见,她们的脸上还是会堆着职业化的笑容,嘴里发出职业化的问候。
问候的和被问候的,都了无趣味。
很多公共场合,你能听到这样职业化的标准问候,而被问候的人,常常无动于zhōng,好像什么也没听见。
上,也红光满面。
我想,我的儿子和他的保安朋友,都是因为受到尊重,而无比快乐吧。
依稀觉得,小区门口的保安,好像现在也不问候了。
2020中考语文中考记叙文人物描写解析

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
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2011年上海中考
22.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亢 奋”→“ ”→“ ”的变化过程。
【思路点拨】
(1)通观全文,筛选重要信息,从人物的言行中分析其中 蕴涵的精神或品质。表现该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 思想、个性)。 (2)一般地说,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答案可以这 样组成:生动地写出了(人物)××(言、行或心理)
“跳、拔、点、架、嚷”等一系列动作, 生动地表现出孩子们的兴奋喜悦心情以及 娴熟的驾船本领。
• 当小弗朗士得知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心里万分 难过。” “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难学的分词用法从 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 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最后一课》
双喜说:“我写包票!船又大; 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 水性的。”——《社戏》
语言描写 生动地写出了双喜劝说大人 放心,同意他们去看戏,表现了双喜 的聪明机灵。
• 一出门,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 发拔后篙,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 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 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有笑的,有嚷 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 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 向赵庄前进了。 ——《社戏》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考点及对策
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和老妈过招》
⑤老妈每天都要问我一个问题:“百合有电话吗?”百合
是我女儿,在北京念大二。老妈耳朵背,我附耳回答:“有
电话。”过不了多久,老妈又问:“百合有电话吗?”有时
我忙着别的事情,有时心里被问得厌烦,就不到她的身边附
2024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人物的作用(学生版)

记叙文阅读——人物的作用教学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人物的作用第1部分课程思维导图第 2 部分知识点及考点梳理和讲解【相关知识点】1、小说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1)正面描写:主要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展示其人物形象;2)侧面描写:通过写器物、别人的评价和反应,通过写对立的人物相关、相似的人物衬托主人公。
(也有正侧面结合来进行塑造人物)3)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先扬后抑……来烘托形象;4)环境描写:通过环境的描写,烘托氛围、气氛从而刻画人物的形象;5)插叙:通过在文章中补充、说明与相关人物有关的几件事情,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充实;6)事件:事件在文章中是为人物服务,不同的事件展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形象。
2、谁是文章的主人公?结合文章分析。
1)从文章的标题来看,与文章标题吻合;2)从文章的情节来看,人物一直要贯穿文章的始终不能中途消失;3)从写作手法来看,重点突出侧面描写、表现手法;4)从主题上看,人物是否突出文章的主旨;5)从描写的细致程度来判别谁是文章的主人公。
3、次要人物有什么作用?结合文章分析。
1)从情节、结构的角度①线索;②为下文……情节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④促进情节波澜起伏。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①侧面描写:通过写……衬托……;②对比:……与……对比,突出……;③衬托:用……衬托……;3)从主题的角度①直接突出主题;②使主旨更丰富;③通过……突出……主题。
【答题方法】角度(手法)+分析文本内容+作用+主题第 3 部分典型例题分析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火候周天红①早一分钟不行,晚一分钟不行,要说刘三有的老爹能够找到刘三有,那可真是火候到了。
②老爹是在一个桥洞里找到刘三有的。
刘三有前脚刚进桥洞,老爹后脚就到了。
三有头发比鸡窝还乱,胡子比玉米须子还长,一看就是遭了不少罪。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一、专题讲解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变化的具体状态做精细的描绘、摹写,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物描写分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猜猜看,上面图片中四位美人分别是谁呢?)肖像描写(包括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而且是为了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它往往着重于人物以“形”传“神”17/ 1.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的作用专题复习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此处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适当拓展:中国传统上把沉鱼落雁和闭月羞花连读,并分别指代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沉鱼是春秋的西施,落雁是西汉的王昭君,闭月是后汉末的貂蝉,羞花是唐代的杨贵妃。
相传西施在溪边綄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所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了琵琶。
曲哀人艳,连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以至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闭月”指貂蝉的美貌把月亮比下;“羞花”指杨贵妃的颜容使得花儿害羞地低下头)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通过神态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
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神态描写——脸上的表情。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备战2020年中考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解析版)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之人物描写(解析版)描写方法一、考点讲解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环境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有关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基本题型:选文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考点的变式题型示例:(1)下面句子是怎样传神地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2)请用横线在③、④两段中画出描写伊丽莎白外貌的文字,并说说这文字反映出她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一段你认为精彩的人物描写的文字,摘录下来,然后分析这段描写的好处。
走远了再关门①QQ里,好友颇多。
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
我正欲对她说声“晚安”,却发现她的头像已变成了灰色。
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那句已经打出来,却还没有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
②真的有这么急吗?连给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③数日前,我去拜访一位前辈。
该翁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种超脱淡然。
攀谈一番后,我起身告辞,老人把我送到门口,握手告别之后,我便向楼下走去。
下到一楼时,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车钥匙落在他的客厅了,便又“咚咚”往上跑。
当我又回到他的门前时,老人才刚准备关门回屋。
看我又上来,就问何事。
我说明原因,老人走进客厅又折回来,将钥匙递到我的手上。
④又是一阵告别。
我下了几层台阶,一转身,发现老人正看着我。
我既客气又好奇地说:“外面太热,赶紧回屋吧。
”老人微笑着说:“我身体不好,不能送你下楼,那就等你走远再关门。
”⑤等你走远再关门!多么温暖的一句话。
⑥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办事。
出门前,孩子拿着刚做完的作业让我检查签字。
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题是这样的:下课了,同学们纷纷教室。
只见儿子歪歪扭扭地填了一个“跑进”。
我立刻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下课了,你跑进教室,你上的什么课啊?”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特意把“下课”和“跑进”两个词说得很重。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解(记叙文阅读)专题11情感类记叙文(二)(含解析)

专题11 情感类类记叙文(二)一、(2019·湖北黄冈)阅读下面小说,完成28—31题。
(14分)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韩逸萌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
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
我的碗里便漂了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
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
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
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
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
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
“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
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
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
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
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
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
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
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
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亮面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解(记叙文阅读)专题03人物类记叙文(三)(含解析)

专题03 人物类记叙文(三)一、(2019·海南)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2~16题。
(14分)父亲的田园①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
园中央麦草屋顶的小土屋,是小麻雀的跳跳床。
屋后的大杏树枝叶婆娑,蓄满绿荫和鸟鸣。
屋东,两棵大桃树粗可合抱,彼此枝叶相接、耳鬓厮磨……每当春风乍暖,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
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秀色可餐了。
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糖橡皮、好看的花衣裳。
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
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②果树散居于小屋身边,像一群孩子簇拥着母亲。
稍远,是大片的菜地。
打记事起,父亲就带着我在园子里忙碌。
他刨地前总是先往手心里吐两口唾沫,搓搓两只大手掌,将锄柄高高举起,像是挥舞着一支灵动的画笔,在空中画出一道美丽的彩虹,将锄头深深地锲入那散发着清香的土地……汗水从父亲花白的两鬓间流下来,经过沟壑纵横的脸庞,砸进他脚下新刨起来的土地。
他的脚印又大又深,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心田。
一片地刨完,父亲回到地头,在锄柄上坐下来。
我将水壶递过去,他猛喝几口,然后装上一锅烟,用火石打着,边吸边笑呵呵地看着我玩。
我的玩具通常是父亲刚刨出来的豆虫或蛹子。
蛹子头上有一个弯弯的类似钢笔卡子的东西,我们叫它钢笔蛹。
它的尾巴会摇,我说东它就指东,我说西它就指西,通灵似的,非常有趣。
逗逗玩玩间,父亲已将地平整,整出崭新的菜畦,开始精心地播种……③侍弄园子是父亲驾轻就熟的事情。
我喜欢看父亲辛勤劳作的身影。
如火骄阳下,他裸着的腰背呈古铜色,搭在肩上的巾常常汗湿得能撑出水来。
当嫩绿的蔬菜破土而出,一天一个样地往上窜;当叶子间探头探脑的西瓜长成一颗颗甜蜜的地雷……他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④园子里的甜水井,是我童年最神秘的所在。
父亲不让我到井边去,只有浇园时,我才可以在他的看护下,俯瞰幽深的井水,从中照见自己天真的模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人物描写及作用阅读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
”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在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
”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了下来,俯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
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
”剥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
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光。
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
”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
我本来有底子。
”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
”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
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1、结合上下文,从“敛声息语”中可以看出儿子是个怎样的人?还可以从哪些动词中看出他是这样的人?(2分)
2、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分)
请把文中的材料各举一例写在下面:(3分)
描写:
描写:
描写:
3、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怎样的母亲?(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