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修辞学与语法学中的镶嵌

合集下载

浅谈语法和修辞的关系

浅谈语法和修辞的关系

浅谈语法和修辞的关系作者:郭春梅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4年第01期[摘要] 本文从语言的本质,语言和言语,语法和修辞的区别来探讨语法和修辞的关系。

语法和修辞是语言学的两个独立的分支,固然它们之间有联系,但区别更重要。

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学科。

[关键词] 语言;言语;语法;修辞一、语言的本质索绪尔倡导的“语言学的唯一的,真正的对象就是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这体现了索绪尔的语言观,对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结构主义语言学明显把语言研究框套在对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作结构分析内。

修辞学的研究引起了语言研究的反思。

公关语言学、艺术语言学的提出,都拓宽了语言学研究的范围。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之一。

语言是人类信息文明的基本形态。

它是人类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行工具。

所谓一种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是它跟其他事物或现象相区别的东西。

19世纪兴起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使语言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上。

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使得人们对人类语言的历史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德国语言哲学家洪堡特,对语言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他认为语言是讲话者产生语言和理解语言的能力,而不是说话或写字所产生的可观……也就是说,在洪堡特看来,语言是一种创造能力,而不是一种客观结果,更不是语言学家分析出来的一套一成不变的规则。

”是的,语言是一种创造能力,体现了实用性,交际性,发展性。

现在人们逐步认识到语言是文化的显现,成为文化的载体,的确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还有人说“言为心声”,正是语言的主体性表述。

看起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语言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逼近语言的本质。

我们强调语言的本体论,应该重视语言的现象分析,重视语言的结构分析,功能分析,特别是语言规则的分析。

总之,语言是人的,是由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

语言活动的丰富生动,千差万别,是一个有极大可容性空间的语料库,语音的差异,词汇的扩展,开语言主体的创造性、开拓性、群众性、时代性。

修辞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修辞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修辞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1.修辞学与语言学语言学(linguistics)是研究语言的学科,语言的三要素分别是语音学(phonetic),词汇学(lexicology)和语法学(grammar)研究的对象。

修辞学属于语言学的范畴,是语言学的一个学科。

修辞学是研究如何利用语音条件和规律构成各种不同的表达手段,进而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

如头韵(),元韵(),拟声()等语音修辞手法,使得语音和谐悦耳,语意突出,增添韵律感和节奏感。

修辞学是利用词汇,词义的条件提高语言的表达力,以求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

比如,怎样选用词语,怎样使同一概念的表现多样化。

修辞学在语法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调整安排句子的结构形式来充分地表达情意,取得良好的修辞效果。

2.修辞学与逻辑学逻辑学(logic)是一门专门研究思维的科学,其根本任务就是总结人的正确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

修辞学与逻辑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了一定的逻辑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进行思维,思想条理清晰了,这就为语言的完美表达奠定了基础。

例如,3.修辞学与美学美学(aesthetics)是研究审美规律的学科。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审美对象,语言里面客观存在着美。

修辞作为语言的艺术,更是追求较高的审美价值,达到美的境界,以悦人耳目,使人获得美的享受。

比如:均衡美——Work has a bitter root but sweet fruit.整齐美——I was born an American; I live an American; I shall die an American.变化美——The Big Bull Market was dead. Billion of dollar`s worth of profits and paper profit had disappeared.。

语法与修辞关系浅谈

语法与修辞关系浅谈

31教育教学文_李秉芬语法与修辞关系浅谈摘要:语法和修辞有各自的研究任务,界限分明。

但他们又不是孤立的,而是互有联系的。

语法是修辞的基础,修辞尤其是消极修辞,必须建构在语法结构规律的基础之上;为了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修辞往往突破常规的语法结构,创造一些新的结构形式,使得某些语法现象转化为修辞现象。

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

…关键词:修辞;语法;联系;区别语言是有规则的,这种规则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不断形成。

它一旦为社会成员所认可,就成为大家交流时必须共同遵守的语言规则。

违背这种规则,交流双方会感到别扭甚至产生误会,这样也就达不到交流信息或表达情感的目的。

修辞是在言语使用的过程中,借助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表面上看,语法与修辞之间似乎扯不上什么关系,但仔细分析,语法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修辞研究在特定语境下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修辞和语法因“语言”唯系在一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语法和修辞的联系1、语法制约修辞王希杰先生在谈到逻辑、语法和修辞的关系时指出:“逻辑,研究人们思维的规律,解决说话对不对的问题。

语法,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解决通不通的问题。

修辞,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它管的是好不好的间题。

不对、不通的东西,当然谈不到好。

显然,逻辑、语法是修辞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修辞就无从谈起”。

因此,任何修辞手法都是在遵循语法规则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

不掌握语法,学习修辞就困难重重。

试想,一个人连句子的结构都掌握不了,说或写时,语法错误接二连三,怎能达到修辞明白、通顺、简洁、生动的目的?因此,修辞,尤其是消极修辞,必须建构在语法结构规律的基础上。

2、修辞决定语法1)修辞的需要决定语法的结构语法中不同的结构给语言表达提供了丰富的同义形式,修辞就是要根据表达的需要从多种同义形式中选出一种恰当的形式来。

吕淑湘先生在《漫谈语法研究》中说过:“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记念碑”和“人民英雄记念碑矗立在广场中央”结构不同,意思一样,可是放在下面这两个大句子里面,就各有所宜。

修辞学与语法学的关系

修辞学与语法学的关系

修辞学与语法学的关系作者:宋丽红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11期摘要:修辞学和语法学是既有密切的关联又有显著区别的两个学科,两者都以语言为研究对象,但在研究任务上有很大的不同。

修辞学是系统的研究如何适应语言活动中特定的语言情境要求,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力图将语言的表达和接受效果提升到尽可能高的水平的种种规律的科学,而语法学则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

关键词:修辞学;语法学;联系;区别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11-01语言学跟许多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生物学、逻辑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科,自然跟这些学科也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它跟语言学中其他分科如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等必然也有密切关系,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语法学。

下面,我们就谈谈修辞学与语法学的关系。

语法学是研究语言单位的组织规则的科学。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这两个部分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

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的语法构造的,词的变化形式合不合规则,句子造的通不通,这些都属于语法问题。

修辞是使说和写的语言表达产生最佳效果的形式安排,是使说和写的语言能最有效地传达信息,以感动听众和读者的策略。

修辞是客观存在的调整语言的行为和规范的规律,它包括修辞活动和修辞方式。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的语言科学,是以修辞活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修辞学是研究语言的表达方式的,写的文章是否准确、鲜明、生动,有没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是修辞的问题。

语法研究的是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规律,要看修辞效果好不好,首先得看话说的对不对,合不合语法,也只有在这个条件下,才能谈到语言的加工和调整。

有人把语法规范比作“走”,把讲究修辞比作“跑”,这话不无道理。

谈论修辞学与语法学中的镶嵌(一)

谈论修辞学与语法学中的镶嵌(一)

谈论修辞学与语法学中的镶嵌(一)论文关键词:镶嵌辞格美化语法手段构语论文摘要:学术界一般认为镶嵌是一种辞格,具有美化作用,属于修辞学的范畴。

笔者认为,从修辞学角度看,镶嵌是一种辞格,具有美化作用;从语法学角度来看,镶嵌是一种语法手段,具有构语的作用,属于语法学的范畴。

《现代汉语词典》对“镶嵌”一词下的定义是:“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一般认为,镶嵌是一种辞格,属于修辞学的范畴。

大多数对镶嵌的论述与分析,往往都是在修辞学的著作中。

笔者认为,镶嵌不仅仅是一种辞格,属于修辞学的范畴,它还是一种语法手段,属于语法学的范畴。

一、修辞学中的镶嵌镶嵌是汉语中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种修辞方式和艺术手法,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由陈望道先生提出,是指把词语拆开镶进别的词语,或把特定的词语有规则地暗嵌在别的语句中,或把词语拆开交错搭配。

一般分为镶字、嵌字和拼字三类。

(一)镶字,指在词语中插进别的词以延长音节或强调语意,以镶加虚字和数字最为常见。

镶加虚字既能延长语音形式,起到增添音节的作用,又有增添某种情调的功效。

如:“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他相信波拿伯只是一位平者常也的法国人。

”把“翱翔”镶上两个“将”字,“平常”镶上“者”“也”两字,这些镶加的字,虽无实义,却有延长语音的作用,使语气疏缓,语意加重,引起读者听者注意。

又如:“郭三麻子害了怕,也托病到镇上疗养。

”“了”镶嵌在动词的中间,强调说话的时态和语气。

镶加数字的如:“女工针指,百伶百俐,不教自能。

”“凤姐含泪道:‘……叫我帮着料理家务,被我闹得七颠八倒,我还有什么脸见老太太、太太呢?’”加入数字后,能起到强调原有双音节词的意义作用,如去掉数字,一般能在前边加上“很”“非常”等程度副词。

(二)嵌字,指将一句话或一组相关的词语分散插入不同的语句之中,使语言隐晦曲折,精巧风趣,发人深思。

如:“愿把春情寄落花,随风冉冉到天涯;君能识破风兮句,去妇当归卖酒家。

试谈韩愈诗“以丑为美”的艺术风格

试谈韩愈诗“以丑为美”的艺术风格

试谈韩愈诗“以丑为美”的艺术风格[内容摘要]韩愈的诗历来有很大的争议。

“以丑为美”是其艺术风格总的写照。

“以丑为美”是指韩愈诗险怪的艺术风格。

这种风格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构思新颖;诗中有大量议论及散文化句式;运用独特的修辞格;多用“奇僻”之字;反事而用,陈言务去;独特的用韵方式。

由于刻意追求险怪,他的诗有些句子艰涩难懂,成为其诗歌艺术的瑕疵。

[关键词] 以丑为美险怪刻意求新[Summary]The poem of Han YU had been howing to dis putes vety bigy,the”withugly for beautiful” is a total portrayal in syle in art that people of the pastgenralize. With pointing the strange art in the poem of Hen style in art that people of the pastgeneralize. With pointing the strange art in the poem of hen style. Now in main in this kind of style “Conceive outline novel. ”Have a flood of comment in the poem ,and pross turns a type, making use of the speual rhetorice spoue; Use the word of the “oddness ”more: V ersa matter but use, illustrate the language not to goto; Special metre Poditove because pursue intention ally oddness, make his poem had a part addness anddifful, to understand.[Heyword]With ugly for beautiful, oddness, investigate the innovation.韩愈在唐代古文运动中的贡献是杰出的,宋苏轼《潮州修韩文公庙记》中有“文起八代之衰”的高度评价,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修辞,为语文镶嵌美丽的光环-浅谈小学语文“修辞教学”

修辞,为语文镶嵌美丽的光环-浅谈小学语文“修辞教学”

修辞,为语文镶嵌美丽的光环-浅谈小学语文“修辞教学”修辞,为语文镶嵌美丽的光环——浅谈小学语文“修辞教学”[摘要]:现实语文教学中,极度淡化修辞教学,已至阻碍了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水平的综合素养的提高。

小学语文课本中修辞现象大量存在,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现象,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言语的表达效果,渗透修辞教学,增强学生辨词析句、理解欣赏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修辞语文能力一、课本中修辞现象的大量存在语文课本作为学生理解语言及运用语言的载体,所选的课文大部分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精雕细刻、千锤百炼后而创造的语言珍品。

这些语言珍品会使人赏心悦目,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引发读者的思考,如品珍馐佳肴,如饮酽茗美酒,耐人寻味。

这些珍品为何能有如此效果,这和使用了修辞手段是分不开的。

“比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一上)“比拟”: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五下)“夸张”:那当然,“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五上)“排比”: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六上)“婉曲”: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五上)“衬托”: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

(六下)“借代”:他开始教化“星期五”。

“星期五”很快成为他的好帮手。

(六下)“拈连”: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你的纸上来啦!”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五上)“移就”: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了梦乡。

(三上)“对偶”: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辉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六上)“双关”: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五下)“迭现”: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朴翅膀。

西南大学17秋1159《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在线作业(参考资料)

西南大学17秋1159《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在线作业(参考资料)

11591、“他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

副词性宾语受事宾语谓词性宾语施事宾语参考答案:谓词性宾语;2、a.村子里回来了一批转业军人。

b.村子里有一批转业军人回来了。

以上两个句子()。

D.都是兼语句是存现句和兼语句都是存现句是兼语句和存现句参考答案:是存现句和兼语句;3、“我去还是不去?”是()。

C.特指问句正反问句选择问句是非问句参考答案:选择问句;4、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是()。

句子语素短语词5、“不”和“没”都属于()。

程度副词否定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6、“彻底解决”是()。

偏正短语中补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7、“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施事主语受事主语谓词性主语中性主语8、“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联合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同位短语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运用了()。

串对正对反衬反对10、大理花多,多得园艺家定不出名字来称呼。

大理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

大理花矫,娇得文学家想不出词句来描绘。

大理花香,香得外来人一到这苍山下.洱海边,顿觉飘飘然不酒而醉。

以上句子对辞格的使用是()。

兼用加套用辞格套用辞格连用辞格兼用11、“今天冷极了。

”是()。

F.动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12、下面短语中属于偏正关系的是()。

E.抬进去悄悄进来看小说门开了13、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4、“跑跑有益健康”中的“跑跑”是()。

受事主语施事主语谓词性主语名词性主语1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运用了()。

反对反衬正对串对16、从修辞角度看,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苦瓜苗就像一个①一样,自生自长,蔫蔫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

然而,它却努力的活了下来,便渐渐的长大。

它似乎满是敌意,一天比一天不规矩,或绕着南瓜藤,或在冬瓜架上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修辞学与语法学中的镶嵌
学术界一般认为镶嵌是一种辞格,具有美化作用,属于修辞学的范畴。

笔者认为,从修辞学角度看,镶嵌是一种辞格,具有美化作用;从语法学角度来看,镶嵌是一种语法手段,具有构语的作用,属于语法学的范畴。

标签:镶嵌辞格美化语法手段构语
《现代汉语词典》对“镶嵌”一词下的定义是:“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一般认为,镶嵌是一种辞格,属于修辞学的范畴。

大多数对镶嵌的论述与分析,往往都是在修辞学的著作中。

笔者认为,镶嵌不仅仅是一种辞格,属于修辞学的范畴,它还是一种语法手段,属于语法学的范畴。

一、修辞学中的镶嵌
镶嵌是汉语中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种修辞方式和艺术手法,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由陈望道先生提出,是指把词语拆开镶进别的词语,或把特定的词语有规则地暗嵌在别的语句中,或把词语拆开交错搭配。

一般分为镶字、嵌字和拼字三类。

(一)镶字,指在词语中插进别的词以延长音节或强调语意,以镶加虚字和数字最为常见。

镶加虚字既能延长语音形式,起到增添音节的作用,又有增添某种情调的功效。

如:“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他相信波拿伯只是一位平者常也的法国人。

”把“翱翔”镶上两个“将”字,“平常”镶上“者”“也”两字,这些镶加的字,虽无实义,却有延长语音的作用,使语气疏缓,语意加重,引起读者听者注意。

又如:“郭三麻子害了怕,也托病到镇上疗养。

”“了”镶嵌在动词的中间,强调说话的时态和语气。

镶加数字的如:“女工针指,百伶百俐,不教自能。

”“凤姐含泪道:‘……叫我帮着料理家务,被我闹得七颠八倒,我还有什么脸见老太太、太太呢?’”加入数字后,能起到强调原有双音节词的意义作用,如去掉数字,一般能在前边加上“很”“非常”等程度副词。

(二)嵌字,指将一句话或一组相关的词语分散插入不同的语句之中,使语言隐晦曲折,精巧风趣,发人深思。

如:“愿把春情寄落花,随风冉冉到天涯;君能识破风兮句,去妇当归卖酒家。

”“当炉卓女艳如花,不记琴心未有涯;负却今宵花底句,卿须怜我尚无家。

”这是戏曲《望江亭》里谭记儿和白士中邂逅相识,互吐衷情时的吟诗。

前一首是谭的,镶在每句句首的一个字是其真意,合起来是“愿随君去”;后一首是白的,其真情也镶在每一句的头一个字,合起来是“当不负卿”。

又如《西游记》中:“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官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将数词十至一依次嵌入诗句中,很有新意,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优美的月明静夜图。

(三)拼字是指将联合词组中的两个词或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分开来间错使用。

这些常用词语,经过间错使用,能创造出崭新的意境,并且音节对称,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能极大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如:“郑夫人左思右量,两个难舍。

”“左右”与“思量”组成“左思右量”,形成仄平仄平对称的音节,语意上突出了“郑夫人”的犹豫难舍之情。

又如:“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将“章句”“寻摘”交错组合成“寻章摘句”,叙事中又有言情,意在描述艰苦的书斋生活,饱含着无限辛酸,隐隐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哀怨之情。

总地说来,镶嵌作为一种辞格,能起到增添音节,加强语意,使句子含蓄美妙的作用,能够多角度地传递美感信息,是表达效果的增强剂。

二、语法中的镶嵌
镶嵌除了能在修辞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在语法学中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

具体地说,镶嵌可作为一种构成汉语短语,尤其是构成成语的语法手段。

在这里,镶嵌是指用两个双音节合成词或一个双音节合成词和两个单音节词或一个短语与多个字穿插起来,从而构成一个短语的语法手段,起到构语的作用。

其实,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作为辞格的镶字和拼字。

镶嵌作为汉语特有的组合短语的语法手段,反映了汉语的特殊性。

汉民族在使用语言时,特别是成语,有一种四音节倾向,不足四音节的,往往要补足四音节。

汉民族对这种平衡对称的四音节结构情有独钟。

四音节能够很好地传达思想,并能加强语义。

另外,四字格的内部结构稳定而又富于声韵上的变化,2+2的音节结构两两对称,音韵和谐,极易产生抑扬顿挫的音节效果,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

如《新儿女英雄传》中:“她拉着小梅告诉:‘那天碰上敌人,包袱在洼里丢了,跑了两天两夜,不知道怎么糊里糊涂地又转回去了,包袱还撂在哪儿呢。

’”“糊里糊涂”本是“糊涂”,但为了延长语音,构成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四字格,习惯上嵌入并不表实在意义的“糊里”。

又如《诗·小雅》中:“优哉游哉,亦是庚矣。

”“优游”原是一个词,意思是悠闲自得,镶入两个“哉”字,变成四个音节,念起来更显其悠闲自得之状。

另有成语“堂而皇之”“堂哉皇哉”“诚心诚意”“有根有据”“无穷无尽”“一干二净”“不尴不尬”等等。

这些四字短语从形成到最终成为定型的成语,因有其特定的含义,不能望文生义,所以就很少再使用它原来的形式。

如:我们常说“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很少说“堂皇”了;多说“有根有据”,很少说“有根据”了;常说“无穷无尽”,很少说“无穷尽”了;常说“山重水复”,几乎不说“山水重复”了等等。

本来运用两个双音节合成词就能直接组成短语,为什么要互相穿插,形成另一种结构的短语呢?笔者认为,这归因于汉民族喜好对称均衡的心理模式。

从早期的氏族到原始社会漫长的时期里,人们无不处于均衡的制度下,吃、穿、住都
是一样的,共同劳作,共同收获。

因此,人们总觉得这样一种均衡是很好的。

自然而然,语言的使用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

儒家中的中庸思想与汉民族喜好均衡的心理不谋而合。

两者共同促使了四字格,尤其是联合式结构的广泛使用。

因为联合结构的前后两部分结构相同,没有谁主谁次之分,处于一种均衡的关系之中,。

如:奇珍异宝、真凭实据、生离死别、访贫问苦、千变万化、龙争虎斗、风平浪静、开天辟地、明抢暗夺、轻描淡写等等。

这些联合结构前后结构相同,平仄相对,音节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语义更加突显。

其实,不足四音节的短语,嵌上某些字,形成的四字短语中,很大一部分也是联合结构。

同样,有些并非四字格的词语或短语,在运用镶嵌够成新的短语时,也遵循了汉民族均衡对称的心理。

如:“凡是看过张老师、大师兄演拳的,都想重新看看;单有耳闻而无目睹的,巴不得亲眼看一次。

”“单有耳闻而无目睹”原型是“耳闻目睹”,联合结构加上“单有”“而无”之后,还是联合结构。

虽然结构未变,但说法更富新意。

又如:“说是王木犊曾任一个小单位的负责人,但官不大,僚不小。

”“官僚”上加上了“不大”“不小”,前后字数一样,结构相同,读起来音节十分和谐,更能突出“王木犊”的“官僚”作风。

我们还应看到,有些短语现在虽未成为成语,但可以预测,只要它们能够继续被广泛使用,最终也会定型为成语。

因为语言有着强大的类推作用,语法有整齐划一的趋势。

如:同为“千—万—”结构的“千形万象”与“千形万状”“千变万化”“前—后—”结构的“前言后语”与“前瞻后顾”“前遮后拥”“前仰后合”“离—别—”结构的“离妻别母”与“离乡别井”“离乡别土”“离鸾别凤”“破—烂—”结构的“破东烂西”与“破铜烂铁”“破头烂额”等,前者还未定型为成语,但后者已为成语,因其结构相同,除非有特殊情况,这些语言凝练、有着特定含义的短语最终都应步入成语之列。

总之,作为语法手段的镶嵌,具有构词作用,能构成大量的四字短语和一些非四字短语。

它们往往有着相似的结构,并多为联合短语,这归因于汉民族对均衡的追求;并且,这些短语有着向成语发展的趋势。

综上所述,对于镶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既要看到其修辞上的美化作用,还要看到其语法上的构语作用。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2.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3]郑颐寿.比较修辞[M].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4]倪宝元.大学修辞[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5]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M].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6]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李胜梅.镶嵌新论[J].南昌大学学报,2000,(4).
[8]倪宝元.镶嵌新说[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
[9]印平.镶嵌式双关的崛起[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2).
[10]熊文华.论汉语短语的语法手段与结构方式[J].云梦学刊,1997,(2). (张洪娟,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