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陈启兴版) 第9章作业和思考题参考答案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第9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9章差错控制编码9.1 学习指导9.1.1 要点差错控制编码常称为纠错编码,或信道编码,其基本思想是在发送端根据一定的规律在待发送的信息码元中加入监督码元,接收端就可以利用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的关系来发现或纠正错误,其实质就是通过牺牲有效性来换取可靠性的提高。
本章的要点有差错控制技术和编码分类;最小码距与纠检错能力;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监督和纠错;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生成矩阵、编码和译码;卷积码的矩阵、多项式和图形描述方法。
1. 差错控制技术对于不同类型的信道,应该采用不同的差错控制技术。
差错控制技术主要有以下四种。
(1) 检错(error detection)重发(retransmission):在发送码元序列中加入差错控制码元,接收端利用这些码元检测到有错码时,利用反向信道通知发送端,要求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接收为止。
所谓检测到有错码,是指在一组接收码元中知道有一个或一些错码,但是不知道该错码应该如何纠正。
在二进制系统中,这种情况发生在不知道一组接收码元中哪个码元错了。
因为若知道哪个码元错了,将该码元取反即能纠正,即将错码“0”改为“1”或将错码“1”改为“0”就可以了,不需要重发。
在多进制系统中,即使知道了错码的位置,也无法确定其正确取值。
采用检错重发技术时,通信系统需要有双向信道传送重发指令。
(2)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这时接收端利用发送端在发送码元序列中加入的差错控制码元,不但能够发现错码,还能将错码恢复其正确取值。
在二进制码元情况下,能够确定错码的位置,就相当于能够纠正错码。
采用FEC时,不需要反向信道传送重发指令,也没有因反复重发而产生的时延,故实时性好。
但是为了能够纠正错码,而不是仅仅检测到错码,和检错重发相比,需要加入更多的差错控制码元。
故设备要比检测重发设备复杂。
(3)反馈(feedback)校验(check out):这时不需要在发送序列中加入差错控制码元。
通信原理思考题答案

通信原理思考题答案第一章1-3 何谓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有哪些优缺点?数字通信即通过数字信号传输的通信。
数字通信具有以下特点:(1)传输的信号是离散式的或数字的;(2)强调已调参数与基带信号之间的一一对应;(3)抗干扰能力强,因为数字信号可以再生,从而消除噪声积累;(4)传输差错可以控制;(5)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6)便于加密,可靠性高;(7)便于实现各种信息的综合传输。
缺点:一般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1-4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中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1)信息源: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2)信源编码:一是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二是完成模/数转换。
(3)加密: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
(4)信道编码: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5)数字调制: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6)信道是用来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传送到接收端。
(7)解调:在接收端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或非相干解调还原数字基带信号。
(8)信道译码:接收端的信道译码器按相应的逆规则进行解码,从中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9)解密:在接收端利用与发送端相同的密码复制品对收到的数字序列进行解密,恢复原来信息。
(10)信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11)受信者:是接受消息的目的地,其功能与信源相反,即把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
1-5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如何分类?按调制方式,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传输(频带或调制)系统。
基带传输是将未经调制的信号直接传送,如音频室内电话;带通传输是对各种信号调制后传输的总称。
1-8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方式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解释它们的工作方式并举例说明。
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来分类。
(1)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如:广播,遥控,无线寻呼等例子。
(2)半双工通信,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和发的工作方式。
通信原理教程(第2版)课后答案12-9

解:由题意, t =120 次/秒, =12.5 ms。 (1) P t 120 12.5 10 3 1.5 。 (2) P0 e t e 1.5 0.223 。
37
kh
课
当 p 最大时,有:
p e 2 P 2 Pe 2 P 0 P
解:由题意, t 6000 30 / 3600 50 次/秒, 500 s ,则系统的归一化总业 务量为
w.
习题 9.10
ww
和重发。每次发送需占用一个 12.5 ms 的时隙。试问: (1) 系统的归一化总业务量等于多少? (2) 第一次发送就成功的概率等于多少? (3) 在一次成功发送前,刚好有两次碰撞的概率等于多少?
ww
w.
最多站数。
答: R-ALOHA。 因为纯 ALOHA 与 S-ALOHA 的最大通过量分别为 0.18 和 0.37。 习题 9.6 在一个纯 ALOHA 系统中, 信道容量为 64kb/s, 每个站平均每 10s 发送
一个分组,即使前一分组尚未发出(因碰撞留在缓存器中) ,后一分组也照常产生。 每个分组包含 3000b。若各站发送的分组按泊松分布到达系统,试问该系统能容纳的 解:对于纯的 ALOHA,可用的带宽为: 0.18 64 11.52 kb/s。
P=-ln(0.2)=1.61 p Pe P 1.61 e 1.61 1.61 0.2 0.322
因为 P>1,所有系统过载。
习题 9.12 设一个令牌环形网中的令牌由 10 个码元组成,信号发送速率为 10 多少米?当网中只有 3 个站工作(其他站都关闭)时,需要的最小的电缆总长度为多 解:信号发送速率为 10 Mb/s,则延迟 1 码元的时间为 1/10 us信原理》习题第九章
通信原理陈启兴版课后习题答案分解

第四章 模拟调制4.1 学习指导4.1.1 要点模拟调制的要点主要包括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的工作原理。
1. 幅度调制幅度调制是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信号的幅度,使之随调制信号作线性变化的过程。
在时域上,已调信号的振幅随基带信号的规律成正比变化;在频谱结构上,它的频谱是基带信号频谱在频域内的简单平移。
由于这种平移是线性的,因此,振幅调制通常又被称为线性调制。
但是,这里的“线性”并不是已调信号与调制信号之间符合线性变换关系。
事实上,任何调制过程都是一种非线性的变换过程。
幅度调制包括标准调幅(简称调幅)、双边带调幅、单边带调幅和残留边带调幅。
如果调制信号m (t )的直流分量为0,则将其与一个直流量A 0相叠加后,再与载波信号相乘,就得到了调幅信号,其时域表达式为[]()()()AM 0c 0c c ()()cos cos ()cos (4 - 1)s t A m t t A t m t t ωωω=+=+ 如果调制信号m (t )的频谱为M (ω),则调幅信号的频谱为[][]AM 0c c c c 1()π()()()() (4 - 2)2S A M M ωδωωδωωωωωω=++-+++- 调幅信号的频谱包括载波份量和上下两个边带。
上边带的频谱结构与原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相同,下边带是上边带的镜像。
由波形可以看出,当满足条件|m (t )| ≤ A 0 (4-3)时,其包络与调制信号波形相同,因此可以用包络检波法很容易恢复出原始调制信号。
否则,出现“过调幅”现象。
这时用包络检波将发生失真,可以采用其他的解调方法,如同步检波。
调幅信号的一个重要参数是调幅度m ,其定义为[][][][]00max min 00max min()() (4 - 4)()()A m t A m t m A m t A m t +-+=+++ AM 信号带宽B AM 是基带信号最高频率分量f H 的两倍。
AM 信号可以采用相干解调方法实现解调。
通信原理课后思考题答案

按调制方式,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基带传输系统和频带传输系统。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通信系统可以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按传送信号的复用方式,通信系统可以分为频分复用系统、时分复用通信系统和码分复用通信系统。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传输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误码率是指错误接受的码元数在传送总码元数中占的比例。
即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
误信率是指错误接受信息量在传送信息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即码元的信息量在传输系统中被丢失的概率。
二进制系统中误码率和误信率是相等的,但在多进制系统中,误码率与误信率一般不相等,通常误码率大于误信率。
···码元速率定义为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又称码元传输速率或传码率。
信息速率定义为每秒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比特/秒。
···若噪声为一高斯过程,则该噪声称为高斯噪声。
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都是均匀分布的噪声为白噪声。
高斯噪声具有以下特点:(1)高斯噪声的全部统计特性由它的一阶和二阶统计特性完全决定;(2)高斯噪声如果是宽平稳,则也是严平稳的;(3)如果高斯噪声在N个不同时刻采样得到的一组N个随机变量两两之间互不相关看,则这些随机变量也是互相独立的;高斯噪声经过线性变换仍是高斯噪声。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的合成波包络服从广义瑞利分布。
···调制信道是指通信系统中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端的部分。
编码信道是指通信系统中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入端的部分。
···若信道的传输特性基本不随时间变化,即信道对信号的影响是固定的或变化极为缓慢,这类信道称为恒参信道若信道的传输特性随时间随机变化,这类信道称为随参信道。
通信原理概论 第九章答案

俱乐部名称:自考乐园;俱乐部id :5346389(请牢记它哦~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框中输入俱乐9.4 解:0 1 1 0 1 0 0 0 0 1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0AMIHDB3B3zsB6zs9.13 解:9.14 解:(2)发送:8电平 已调 基带信号 信号接收:调制信号 基带信号9.17单极性NRZ )2(N S Q P b =双极性NRZ )(N S Q P b =s Mb Lf R L L s Mb f R sMb f R sMb R b b b b /2log 4 7)12)(4(/67.05.11)3(/38log )2(/1)1(22==∴=∴=-≈====调相。
,调制方式可为调幅或其带宽正好是的升余弦滚降频谱信号电平信息,所以可采用单位符号应传输所需传输速率信道带宽kHz bit kHzR kHzkHz kHz f b 482.0831204860108)1(=∴==-=α 升余弦 滚降滤波器 线性调制 解调器 抽样判决俱乐部名称:自考乐园;俱乐部id :5346389(请牢记它哦~在百度贴吧的搜索框中输入俱乐多进制 双极性 (M 为奇数:取0,+/-A, …..; M 为偶数:取2A ±。
) 格雷编码方式普通二进制编码----------------=-------------=-∙-=s b s n nb s P nP P M N S Q M M P 1P )12(22)13)(()1(22 2L-1电平的部分响应信号])(134[)1(2222NS L Q L L P s --=π 1)75.4101)(6==>⨯=-ααQ2)75.4101)(6==>⨯=-ααQ3)36.444/6.4)(18332==>=-=>=N S NS P P b s 4) ])(1434[4)14(2222N S Q P s --=π s b P P L L 324712==>==>=-而或s b P P 21= S/N(DB 值): 45.125(16.44),22.6(13.5), 444.36(26.4), 194.6(22.9)9.181)25.4=α S/N =18.06 合12.57dB 2) ])(83[N S Q P b = S/N = 48.16 合16.83dB 3)s b P P 32=S/N = 90.3 合19.56dB9.23解:序列的三条性质。
通信原理思考题答案

通信原理思考题答案1. 什么是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是指通过某种媒介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的基本原理。
在现代社会,通信原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手机通讯、互联网传输还是无线电广播,都是基于通信原理实现的。
2. 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通信原理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解调和接收等环节。
首先,信号的产生是指将要传输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或者无线电信号。
接着,通过调制将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形式,比如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然后,信号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到接收端,经过解调将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
3. 通信原理中的调制技术有哪些?常见的调制技术包括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等。
幅度调制是通过改变信号的幅度来实现信息的传输,频率调制是通过改变信号的频率来传输信息,而相位调制则是通过改变信号的相位来传输信息。
4. 通信原理中的传输介质有哪些?通信原理中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电缆、光纤等,而无线传输介质则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适用于不同的通信场景,有线传输介质适用于固定通信,而无线传输介质适用于移动通信。
5. 通信原理中的信道编码有什么作用?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纠错能力而采用的一种技术。
通过信道编码,可以在传输过程中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从而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
6. 通信原理中的多路复用技术有哪些?多路复用技术是指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个传输介质进行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包括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码分复用(CDM)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传输介质的利用率,实现多个信号同时传输。
7. 通信原理中的调制解调器有什么作用?调制解调器是通信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它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并在接收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通信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思考题答案实验一思考题P1-4:1、位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在整个通信原理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答:位同步和帧同步是数字通信技术中的核心问题,在整个通信系统中,发送端按照确定的时间顺序,逐个传输数码脉冲序列中的每个码元,在接收端必须有准确的抽样判决时刻(位同步信号)才能正确判决所发送的码元。
位同步的目的是确定数字通信中的各个码元的抽样时刻,即把每个码元加以区分,使接收端得到一连串的码元序列,这一连串的码元序列代表一定的信息。
通常由若干个码元代表一个字母(符号、数字),而由若干个字母组成一个字,若干个字组成一个句。
帧同步的任务是把字、句和码组区分出来。
尤其在时分多路传输系统中,信号是以帧的方式传送的。
克服距离上的障碍,迅速而准确地传递信息,是通信的任务,因此,位同步信号和帧同步信号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整个通信系统的工作性能。
2、自行计算其它波形的数据,利用U006和U005剩下的资源扩展其它波形。
答:在实验前,我们已经将四种波形在不同频段的数据写入了数据存储器U005(2864)并存放在固定的地址中。
当单片机U006(89C51)检测到波形选择开关和频率调节开关送入的信息后,一方面通过预置分频器调整U004(EPM7128)中分频器的分频比(分频后的信号频率由数码管M001~M004显示);另一方面根据分频器输出的频率和所选波形的种类,通过地址选择器选中数据存储器U005中对应地址的区间,输出相应的数字信号。
该数字信号经过D/A转换器U007(TLC7528)和开关电容滤波器U008(TLC14CD)后得到所需模拟信号。
自行扩展其它波形时要求非常熟悉信号源模块的硬件电路,最好先用万用表描出整个硬件电路。
此题建议让学生提供设计思路,在设计不成熟的情况很容易破坏信号源。
提示如下:工作流程同已有的信号源,波形的数据产生举例如下:a=sin(2.0*PI*(float)i/360.0)+1.0;/产生360个正弦波点,表示一个周期波形数据/k=(unsigned char)(a/2.0*255.0);/数字化所有点以便存储/将自己产生的360个点追加到数据存储器U005(2864)并存放在后续的固定的地址中,根据单片机U006(89C51)编程选中对应U005的地址,循环周期显示输出即为我们所设计的波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设有8个码组:001001B 、001010B 、010101B 、110011B 、101011B 、101111B 、110100B 和101000B ,试求它们的最小码距。
解 码距(码组的距离)是指两个码组中对应位上数字不同的位数。
最小码距d 0是指某种编码中各个码组之间距离的最小值。
该编码的最小码距d 0=1
9-2已知一个(7,3)码的生成矩阵为100111001001110011101G ⎡⎤⎢⎥=⎢⎥⎢⎥⎣⎦
,试列出其所有许用码组,并求出其监督矩阵。
解 (1) 所有许用码组
由生成矩阵G 可以产生所有许用码组: 例如,当信息码为
[]654[010]a a a =
可得相应的码组为
[]10011100010100111[0100111]0011101⎡⎤
⎢⎥=⎢⎥⎢⎥⎣⎦
同理可得其它许用码组。
所有许用码组列表如下:
0000000100111000111011010011
010011111010010111010
1110100
(2) 监督矩阵
本题中给出的生成矩阵G 是典型阵,即
10011100100111[]0011101k G I Q ⎡⎤
⎢⎥==⎢⎥
⎢⎥⎣⎦
其中
111001111101Q ⎡⎤
⎢⎥=⎢⎥
⎢⎥⎣⎦
所有
T 101111110011P Q ⎡⎤⎢⎥
⎢⎥==⎢⎥⎢⎥⎣⎦
监督矩阵
10110001110100[]11000100110001r H PI ⎡⎤⎢⎥
⎢
⎥==⎢⎥⎢⎥⎣⎦
9-3已知一个(15,11)汉明码的生成多项式为g (x ) = x 4 + x 3 + 1,试求其生成矩阵和监督矩阵。
解 生成矩阵为
141310131291211811107
1101096
29985874
763
6525443()()()()()()()()()1k k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g x x g x x x x x g x x g x G x x x x xg x xg x x x x g x g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 ⎤⎥⎥⎥⎥⎥
⎥⎥⎥⎥⎥
⎥⎥
⎥⎥⎢⎥⎢⎥⎢⎥⎦
或
110010000000000011001000000000001100100000000000110010000000000011001000000000001100100000000000110010000000000011001000000000001100100000000000110010000000000011001G ⎡⎤
⎢⎥⎢⎥⎢⎥⎢⎥⎢⎥⎢⎥⎢⎥=⎢⎥⎢⎥⎢⎥⎢⎥⎢⎥⎢⎥⎢⎥⎢⎣⎦
⎥
典型化
100000000001100010000000000110001000000000011000100000001100000010000001010[]000001000100101000000100001110000000010000111000000001001111000000000101011000000000011001k G I Q ⎡⎤⎢⎥⎢⎥⎢⎥⎢⎥⎢⎥⎢⎥⎢⎥
==⎢⎥⎢⎢⎢⎢⎢⎢⎢⎣⎦
⎥⎥⎥⎥⎥⎥⎥
所以
T 10011010111110101111000110101111000110101111P Q ⎡⎤⎢⎥⎢
⎥==⎢⎥⎢⎥⎣⎦
监督矩阵
10011010111100011010111100
0100[]011010111100010001101011110001r H PI ⎡⎤⎢⎥⎢
⎥==⎢⎥
⎢
⎥⎣⎦
9-4设一个(15,7)循环码由g (x ) = x 8 + x 7 + x 6 + x 4 +1生成。
若接收码组为T (x ) = x 14 + x 6 + 1,试问其中有无错码。
分析 循环码的任一码多项式都可以被生成多项式g (x )整除。
若码组在传输中没有发生错误,则接收码的多项式必定能被g (x )整除;若码组在传输中发生错误,则接收码的多项式被g (x )除时可能除不尽,而有余式。
解 因为
1468
764
()1()1
T x x x g x x x x x ++=++++= 753653
876411x x x x x x x x x x ++++++++++ 余式
75310x x x +++≠
所以接收码中有错误。
9-5已知k = 1, n = 2, N = 4的卷积码,其基本生成矩阵为g = [11010101]。
试求该卷积码的生成矩阵G 和监督矩阵H 。
解 其截短生成矩阵为
11234112311121100011010101110101001101011I Q Q Q Q I Q Q Q G I Q Q I Q ⎡⎤
⎡⎤⎢
⎥⎢⎥⎢⎥⎢
⎥==⎢⎥
⎢⎥⎢
⎥⎢⎥⎢⎥⎣⎦⎣⎦
式中1I 为一阶单位方阵,i Q 为1×1阶矩阵,即
12341,1,1,1Q Q Q Q ====
生成矩阵G 是一个半无穷矩阵,其特点是每一行的结构相同,只是比上一行向右退后2列(因
现在n =2)。
由G 1很容易写出G 。
110101010001101010000011010000000110G ⎡⎤
⎢⎥⎢⎥⎢⎥=⎢⎥⎢⎥⎢⎥⎣⎦
因为T
i i P Q =,对于一阶矩阵来说,转置即其自身不变。
所以截短监督矩阵为
1
1211
1321143211000000P I P P I H P P P I P P P P
I ⎡⎤
⎢⎥⎢
⎥=⎢⎥⎢
⎥⎣⎦= 11101110101110101011⎡⎤⎢⎥⎢⎥⎢⎥⎢⎥⎣⎦
同理,由截短监督矩阵H 1很容易写出监督矩阵H 为
11101110101110101011H ⎡⎤
⎢⎥⎢⎥⎢⎥=⎢⎥⎢⎥⎢⎥⎣⎦
9-6已知一个(3, 1, 3)卷积码编码器的输入码元序列为{a k },第i 个输出的监督序列为b i = a i ;c i =
a i + a i-2;d i = a i + a i-1 + a i-2。
试画出该编码器的电路方框图、码树图和网格图。
当输入序列为0101011B 时,试求其输出码元序列。
解 电路方框图如图9-4所示
图9-4 一种(3, 1, 3)卷积码的编码器
{a k
(2) 码树图如图
输入信息位为“0”,则状态向上支路移动;输入信息位为“1”,则状态向下支路移动。
(3) 网格图
虚线表示输入信息位为“0”时状态转变的路线;实线表示输入信息位为“1”时状态转变的路线。
000c 4d 4e 4 c 3d 3e 3
上 半 部
下 半 部
a b c d
a
b
c
d
(4) 输出码流:当输入序列为0101011B时,输出为
000 111 001 100 001 100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