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行政主体共67页

合集下载

第2讲 行政法主体

第2讲 行政法主体



五、行政主体的范围 (一)职权行政主体
包括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是指宪法或者行政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置的, 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国家机关。 1、中央行政机关 (1)国务院办公厅 (2)国务院各部委 (3)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 (4)国务院直属机构 (5)国务院各部委的国家局 (6)国务院办事机构(非行政主体,经授权可以) (7)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非行政主体, 授权) (8)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国务院部委的国家局(22个):
国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不是 国家粮食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 国家烟草专卖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
国家外国专家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
四、行政主体的资格 指作为行政主体应当具备的条件。






(一)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 1、职权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 (1)依法成立 (2)经有权机关批准 (3)具有法定的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 (4)拥有独立的行政经费,拥有必要的办公条件 (5)经过必要的公告程序. 例如:国务院各部委的设立,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批准". 上海市邮政管理局(2006年9月设立)。 根据《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将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重新 组建国家邮政局,作为国家邮政监管机构;组建中国邮政集 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 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属于独立的邮政监管机构,受国家邮政局 垂直领导。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邮政行业管理 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邮政服务标准;监督管理本地区邮 政市场;组织协调本地区邮政普遍服务以及机要通信、义务 兵通信、党报党刊发行、盲人读物寄递等特殊服务的实施。

行政法主体讲义PPT课件

行政法主体讲义PPT课件

第三节 典藏PPT 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对行政机 关的要求(p99)
行行政活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典藏PPT
三、相关概念辨析 (一)行政法主体与行政主体
1、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种(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
2、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中最重要的一方:
1)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而行政管 理法律关系又是各种行政法律关系的基础;
2)行政主体在各种行政法律关系中,都能成为一方主体。

典藏PPT
二、 行政机关的性质——双重性
立法机关
权力机关
双重性 行政机关
行政相对人
执行机关 管理者
被管理者
相对于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执行机关;
。 相对于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 体(管理者)
典藏PPT
三、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比较的特征:
1、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管理国家行政事务 2、行政机关在组织体系上实行领导-从属制度(命令-从属) 3、行政机关在决策体制上一般实行首长负责制(责任明确) 4、行政机关行使只能通常是主动的、经常的、不间断的 5、行政机关最经常、最直接、最广泛的与个人、组织打交道
观点1: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法院应受理;
观点2:此案的行政机关告行政机关,而《行政诉讼法》规 定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行政机 关不能作为原告,只能是被告。
你同意哪种观点?

典藏PPT
第二节 行政法主体与行政组织法
一、行政法主体与行政组织 二、行政组织法的主要内容 三、行政组织法的体系
的法律地位。它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并不能以它自身的 名义(要以公安局名义)进行活动,也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行政法主体

行政法主体

时间说
早期英国行政法理论根据行为的时间, 将公务员之行为分为公务行为与个人 行为。 凡于上班时间内所为则为公务行为, 反之则为个人行为。
公共利益说
法国学说根据行为是否与公共利益相 关进行区分。与公共利益相关者为公 务行为,反之为个人行为。
此为美国行政法上学说。凡于职权范 围内所为者为公务行为,超越职权范 围之外者为个人行为。
行政主体范围
地方各级政府 国家局
国务院组成部分
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
行政主体的范围
(一)职权行政主体的范围
1、中央行பைடு நூலகம்机关
有: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务院直 属机构和办事机构、部委管理的国家局。 2、地方行政机关 有:地方各级政府、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部 门、地方各级政府的派出机关(包括行政公署、 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管委 会)
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其主要 内容包括:依法履行职务,遵守权限规定, 符合法定目的,遵循法定程序等。
(五)国家行政机关
简称政府,指依法设 立,运用国家权力, 为实现国家目标和任 务,组织和管理国家 行政事务的组织。
从属性和执行性。 通常采用首长负责制。 社会性、专业性和服务性。
省政府
自治区政府
行政法主体是指行政法调整 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 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 的承受者。
行政法主体是否就是行政主体
二、行政主体
(一)行政主体概说
(二)行政主体的范围
(三)授权组织与委托组织 (四)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
(五)国家行政机关
(一)行政主体的概述 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依法拥有行政职权, 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并对行使职权 的行为产生的效果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机 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第四章 行政法主体概述

第四章 行政法主体概述

思考题
• 1.请阐述行政组 织法的主要内容
返回
第五章 行政机关
第一节 行政机关概述
第二节 行政机关的分类 第三节 行政机关的职责、职权与管理手段 第四节 我国现行行政机关的体系
重点与难点 案例
思考题
返回
重点与难点
• 行政机关的性质和特征 • 行政机关的职权与职责 • 我国现行行政机关的体系
返回

返回
第二节 行政机关的分类
一般行政机关与部门行政机关 (各级政府) (政府的部门) 职能性行政机关与专业性行政机关 (跨部门:人事、工商)(行业性:农业、水电) 常设性行政机关与非常设性行政机关 专门执法机关与普通管理机关 (直接:公安、税务) (间接:人事、财政)
派出行政机关与被派出行政机关 (省、县、市政府)(地区行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行政机关的主要管理手段
制定规范 发布命令禁令
实施行政许可 调查统计 发布信息情报 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签定行政合同
编制和执行计划规划
征收税费 给予财政资助 处理裁决争议纠纷 实施行政制裁 提供行政指导 返回
第四节 我国现行行政机关的体系
中央行政机关
一般地方行政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机关
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
分析
• 乡政府在本案中的职责是对肖某等四户村民的房屋处 于拆除或没收的处罚,但其在接到李某申请后,没有履行 法定职责进行调解,是一种不履行法律职责的行为。
返回
思考题

1. 阐述我国 现行行政机关的 体系。
返回
第六章 依授权和依委托 行使行政职能的组织
第一节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第二节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返回
高校

行政法主体和行政行为主体

行政法主体和行政行为主体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

行政主体从形式上分,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具体如下:一、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行政机关属于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等)。

根据职权管辖范围,可将行政机关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办事机构。

地方行政机关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要注意的是派出机关包括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此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也属于派出机关。

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并不是一级人民政府,但实际上却履行着一级人民政府的职能,在一定区域内依法行使对所有行政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权,能以自己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而它们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体可分为:1、行政机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因行政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具体处理和承办各项行政事务的内部组织、派出组织和临时组织。

(1)内部机构:行政机关的某些内部机构在得到法律、法规授权情况下,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如工商总局内设的商标局(《商标法》授权)、国家专利局内设的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法》授权)等。

(2)派出机构:是指政府职能部门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置的,代表该职能部门管理某项行政事务的派出工作机构。

如审计署驻各地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财政所等。

(3)临时机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设立的,协助其处理某项临时性行政工作的组织。

如国务院就曾设有国家防汛救灾指挥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等。

行政法主体

行政法主体

行政组织法:包括行政机关组织法、行 政编制法、公务员法; 行政组织法的内容: 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及结构; 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 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立、变更、撤销的程 序; 国家行政机关的基本活动原则和制度;

行政主体
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内容 3.行政法律关系客体 (四)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化 1.变化形态:产生、变更、消灭 2.变化的原因:法律事实— 法律事件、 事实行为
二、行政主体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主体理论 法国: 行政主体是法律创设的主体,是指享有 实施行政职务的权力,并负担由于实施 行政职务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主 体。行政主体是法人— 公法人(根据公 法成立的,并以公共事务为成立目的)。 德国: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上享有权利,承担义 务,具有统治权并可设置机关以便行使
国务院组成部门
国务院机构编制 机关提出方案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 论通过,总理提请 全国人大或常委决 定 国务院决定
国务院直属机构;办 国务院机构编制 事机构;国务院组成 机关提出方案 部门管理的行政机构; 议事协调机构; 国务院行政机构的司 国务院机构编制 级内设机构 机关审核方案
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行政机构的处 国务院行政机构 级内设机构 决定
六、行政相对人 (一)概念 是指行政管理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 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 个人、组织。 (二)法律地位 行政主体行政管理的对象;也是行政管理的参 与人(听证、信访);可以成为监督主体; (三)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1.申请权 抚恤金、补助金、救济金、申请办理许可证等 等;

行政法行政主体

行政法行政主体
行政委托的程序条件:一般而言,行政委托应当签定委
托合同。委托的行政机关应当将委托行使的职权、受委托方 基本情况、委托行使权力的期限等向社会公开
2、 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1)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是指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享有行 政职权,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 特征: 1.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是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 2.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行政职权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明 确授权。 3.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一般讨论 被授权组织作为机关的另一种形式: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 CSRC)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被授权组织作为公共管理职能机构:村委会 被授权组织作为企业事业单位:高等学校 行业自治组织:法律授权还是契约性权利?
案例讨论
1 假定:《体育法》规定,体育运动成立各行业 协会,进行行业自我管理。中国足球协会章程 规定:足协对违反体育活动纪律和行业章程的 俱乐部和球员可以实施相应的处罚。设:足协 对某个俱乐部依照章程进行了处罚,该俱乐部 不服,是否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Issues: 足协处罚权的来源?性质?私法上权利还 是公法上权力?
3、 自治规范授权组织
(1)自治规范授权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自治规范授权组织是指依据自治规范的授权享有社 会公共权力,对组织内部事务进行行政管理的社会公共组 织。 特征: 1.自治规范授权组织是社会公共组织 2.自治规范授权组织的行政职权源于自治规范 3.自治规范授权组织与其成员之间具有公权力关系 4.自治规范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地位

《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 第八条 工商所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区、县工商局的具 体行政行为,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工商所可以以自

行政法主体ppt

行政法主体ppt
一方当事人。我国确立行政主体概念的目的主要在于确定行 政
诉讼的被告。立法者在制定《行政诉讼法》时即已考虑到行 政
诉讼法要适用的对象可能不只是具有行政机关之名的机构, 也
可能包括不具有行政机关之名、而有行使行政权力之实的一 些
组织。见第25条第4款。授权主体、委托主体
2.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中最重要的一种。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外部行政管理关系中,公务员 代
表行政机关,以所在行政机关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权,其行 为
的结果归属于相应行政机关。)
行政主体案例分析:
❖ 某市人民政府计划对本市各个农贸市场环境卫 生进行整顿,决定先由市人民政府的政策研究 室组织制订一份关于整顿农贸市场环境卫生的 规范性文件。政策研究室经对各方面进行调查, 征求有关工商、卫生行政职能部门的意见后, 最后起草的文件经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批准,以 本研究室的名义向全市进行公布,并要求有关 单位和个人要贯彻落实。
2.一般地方行政机关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王某摸错门案)
公安派出所属于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派出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资 格,但是在法律法规授权情况下能够成为行政主体。《治安管理处罚法 》 91条规定 警告、500元以下派出所可以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作出。但本案 说 明司法解释突破了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派出机构无论在授权范围内还 是 外行使职权,产生争议,均以派出机构为被告,无须考虑其是否具有相 应 的职权。
(二)职权: 1.行政立法权;(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权力) 2.行政命令权;(向行政相对人发布命令,形式通告、通知、布
告、决定、命令和对特定相对人发出的各种责令等)
3.行政处理权; 4.行政监督权;(对行政相对人遵纪守法情况的监督检查) 5.行政裁决权;(又称行政司法权) 6.行政强制权;(形式为查封、扣押、冻结、划拨及扣留 等) 7.行政处罚权。(形式罚款、拘留、没收、吊扣证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