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汇总(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课件

古诗八:《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二首·其一》
作者:杜甫
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凉爽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词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
表达了对真实、宁静生活的思索和追求。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二首ppt课件
古诗一:《满江红·怒发冲冠》
作者:岳飞
描述岳飞在对抗敌人时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斗志。
词牌:满江红
表达了壮怀激烈、志在必得的决心。
古诗二:《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描述了登高远眺的美景和豁达心胸。
词牌:鹳雀楼
表达了追求上进和挑战自我的精神。
古诗三:《静夜思》
1 作者:李白
词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
表达了对真实、宁静生活的思索和追求。
古诗六:《静夜思》
1 作者:李白
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夜晚时的思索和感慨。
2 词牌:静夜思
表达了人生短暂,时间宝贵的主题。
古诗七:《春晓》
1
词牌:春晓
2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 的向往。
作者:孟浩然
描绘了春天的清新和朝气蓬勃的景象。
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夜晚时的思索和感慨。
2 词牌:静夜思
表达了人生短暂,时间宝贵的主题。
古诗四:《春晓》
1
词牌:春晓
பைடு நூலகம்
2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 的向往。
作者:孟浩然
描绘了春天的清新和朝气蓬勃的景象。
古诗五:《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 首·其一》
作者:杜甫
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凉爽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朝三暮四《庄子》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相濡以沫《庄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买椟还珠《韩非子》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换其珠。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宋苏轼其一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歌明文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荔枝图序唐白居易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从军行唐王昌龄其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其一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古诗二首》

古 诗 二 首
作者简介
•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
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之为“诗 圣”,称其诗为“诗史”,与诗仙李白合 称“李杜"。主要作品有《望岳》、《春 望》、“三吏”【《石壕吏》《新安吏》 《潼关吏》)】、“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垂老别》】等。
• “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 力度(2分);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1分)。 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 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2分)。
• 2此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 前四句写眼前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诗人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 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2分);后四句是诗人的合理推想,是虚 写,表现出马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2分)实虚结合,形神兼备, 拓展诗歌意境,既能更好凸显马之精神,也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2分)
• 燕:yān( 燕山 )yàn( 飞燕 )
• 似:sì ( 似乎 )shì( 似的 )
பைடு நூலகம்
• (4)形近字组词: • 婉( 婉转 )宛( 大宛 ) • 骁( 骁腾 )饶( 求饶 ) • 堪(不堪一击)湛( 湛蓝 ) • 漠( 沙漠 )摸( 捉摸 ) • 俊( 英俊 )峻( 险峻 )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马
诗 虚写 何当金络脑
(后两句) 快走踏清秋
咏物 抒情
渴望受到重用 施展理想抱负
这两首诗都写了 马,比较一下它们有 什么不同?
两首诗的不同点:
房兵曹胡马
A .前四句描写马 后四句抒情赞叹
北师大版小学语五年级上册5单元古诗二首

这两首诗在表达的情 感上有什么不同?
《过分水岭》
表达了诗人对溪水的喜爱和惜别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
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拓展训练
• 曹操 《观沧海》
今日作业
• 1、完成大练P19—20,订正、签字。 • 2、在父母的监控下,网上搜视频“上甘岭 坑道战”,24分钟左右,了解抗美援朝、 上甘岭战役、坑道战。 • 3、安静、投入地阅读:拓展阅读 • 提示:预习《一个苹果》在教室进行,老 师要看学生的投入度、解疑。明早8:10分来 到教室就开始预有义; 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宋)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他为 “苏东坡”,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人 们称为“三苏”。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中国历史 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学习诗歌: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说说意思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
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十分的秀丽;在阴雨
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
种奇特的美。
学习诗歌: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说说意思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那美女西施,那么
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
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濛:雨雾迷蒙的样子。 淡妆浓抹:素淡的妆容或浓重华丽 的打扮
古诗二首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
想一想: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人
解题 明意 悟情 入境
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
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 惜别潺湲一夜声。
chán yuán
作者简介: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古诗释义

房兵曹胡马(唐)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⑴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
房兵曹,不详为何人。
胡:此指西域。
⑵大(yuān)宛:汉代西域国名,其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盛产良马。
大宛名:著名的大宛马。
⑶锋棱:锋利的棱角。
形容马的神骏健悍之状。
⑷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
峻:尖锐。
“双耳峻”是良马的特征之一。
⑸堪:可以,能够。
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
⑹骁(xiāo)腾:健步奔驰。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跑起来四蹄生风,好像蹄不践地一样。
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⑴大漠:原指沙漠,这里指北方的原野。
燕山:此指燕然山,是西北产良马之地,指河北省的北部。
大漠、燕山,皆马之故乡。
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⑵何当:何时才能够。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汉乐府《陌上桑》:“黄金络马头。
”清秋:指清秋时节。
⑶乌江:一作江东。
在燕山大漠(此处为互文),明月如银钩,在月光照耀下,沙尘像雪片纷纷扬扬。
何时能够骑上我的铁甲快马,在清秋时节任意驰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⑴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位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近。
三国时期吴国曾设军营于此,为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语文五年级上北师大版《古诗二首》共23页文档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语文五年级上北师大版《古诗二首》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北师大版五年级必背古诗词

北师大版五年级必背古诗词
北师大版五年级必背的古诗词涵盖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些经典作品,这些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
华文化的精髓。
以下是一些北师大版五年级必背的古诗词: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 《江南逢李龟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9.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0.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些诗词不仅在文学上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表达,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背诵这些诗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语文五年级上北师大版《古诗二首》共23页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语文五年级上北师大版《古诗二首》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汇总(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汇总五年级上册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房兵曹胡马》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首联写其出身不凡,傲骨铮铮;次联写其峻健敏捷,颔联写其忠诚勇猛的品性;尾联期望骏马立功于万里之外,当是与房兵曹共勉之意。
整首诗写得矫健豪放,沉雄隽永,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卓尔不群的志向与锐于进取的精神。
作者托物寓意,借马喻人,抒写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朝气蓬勃的英勇气概。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
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跑起来四蹄生风,好像蹄不践地一样。
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
拥有如此奔腾快捷、堪托死生的良马,真可以横行万里之外,为国立功了。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作者简介:李贺,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马诗》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译文大意: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简介: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有“诗豪”之称。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是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
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全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译文大意:朱雀桥边长满了野花杂草,夕阳的余光淡淡地斜照在乌衣巷。
昔日的豪门高第如今已经衰败了,连以前栖息在王、谢两家高堂华屋的燕子,现在也飞入寻常百姓居住的房屋里了。
浪淘沙白居易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
与李白、杜甫并称“李杜白”。
现实派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这首诗指出了潮汐涨落的规律和巨大力量,潮汐不断冲击着海岸,使海岸不断发生变迁。
尽管这种变化不易测量,但洪涛变平野,绿岛成桑田在不知不觉地发生着。
译文大意:白浪一望无边,与海相连,岸边的沙子也是一望无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海浪从不停歇的淘着沙子,于是沧海桑田的演变就这样出现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者简介:王维,唐朝河东蒲州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
被后人称为“诗佛”。
《鹿柴》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
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译文大意: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
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
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
译文大意: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汉族江右民系。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新党领袖。
宋神宗执政之时,王安石任宰相,曾发动改革,史称“王安石变法”,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
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从字面上看,该诗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译文大意:京口和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
春风又把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故乡呢?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领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作者简介:温庭筠,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
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过分水岭》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此诗化无情之物为有情,抒写作者在过分水岭时与溪水的一段因缘及其感受。
译文大意:溪水无情但又好似有情的,入山这三天里,得到了它的同行。
前边岭头就是分头之处了,潺潺的溪水声就像在和我依依惜别。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
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译文大意: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0.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者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诗人、词人。
陆游是现留诗作最多的诗人,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由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哲理诗,饱含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也寄托了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译文大意: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
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1.冬景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苏轼赠给刘景之的一首诗。
诗中表现了秋去冬来好景尚在的自然现象。
译文大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虽然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但你必须记住最美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