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版防烟排烟新规防排烟计算书
新防排烟规范防排烟计算书

10895
m³ /h
13074
m³ /h
0.62 0.31
m2 m2
只有一个开启门的独立前室不送风时,通向楼梯间疏散门的门洞风速不应小于1.0m/s 楼梯间和前室均设加压送风时,通向楼梯间和前室的疏散门的门洞风速均不小于0.7m/s 消防电梯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时,通向消防电梯前室门的门洞风速不应小于1.0m/s 当前室设加压送风而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时,通向前室疏散门的门洞风速不应小于 0.6(A1/Ag+1)。A1为楼梯间疏散门的总面积,Ag为前室疏散门的总面积
漏风面积(㎡)
0 0 0 0.0372 0 0 0 0 m2
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所需的送风量 L 1 L 1 = A k ×v×3600 ×N 1 = v= 1.0 m/s
9936
m³ /h
门开启的楼层数N 1 = 1
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下其他门缝漏风量 L 2 L 2 = 0.827×A× △ P (1/n) ×3600×1.25×N 2 = △P = 机械加压送风计算送风量 L j L j = L 1 +L 2 机械加压送风设计(风机)送风量L L = 1.2 × L j 机械加压送风口面积计算 A d = L j / (3600× v1 ×0.7) = L j / (3600×7×0.7) = 每2层设1只常开百叶,共 选用百叶尺寸 1000x600 2 只,单只百叶面积 12.0 Pa; n =2 959 m³ /h 漏风门数N 2 = 2
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计算表
建筑部位 送风类型 建筑楼层 建筑高度 门窗类型 单扇门a 单扇门b 双扇门a 双扇门b 双电梯门a 双电梯门b 单层木窗 单层钢窗 面积小计 地下楼梯间 独立前室不送风,楼梯间加压送风 3 13.3 洞高(m) 2.1 2.1 2.1 2.3 2.2 2.1 0 0 开启门面积A k = 层 米 洞宽(m) 1.1 1 1.5 1.2 1.3 1.3 0 0 2.760 缝长(m) 6.4 6.2 9.3 9.3 9.2 8.9 0 0 m2 缝宽(m) 0.004 0 0 漏风面积A= 数量(樘) 0 0 0 1 0 0 0 0 0.0372
防排烟计算书

防排烟计算
1、储烟仓高度(本工程走廊不做吊顶)
地下室:机械排烟, 主梁高为0.4米,储烟仓高度取1.0米
2、最小清晰高度:
地下室:Hq=1.6+0.1xH’=1.6+0.1x3.15=1.915米
满足储烟仓底部距地面的高度大于安全疏散所需的最小清晰高度。
3、排烟:
1)、地下室机械排烟量计算:
排烟系统计算风量按不小于60m3/(h.m2)计算。
35#楼:
地下一层:378*60=22680立方米/小时;
地下二层:355*60=21300立方米/小时。
设计风量不小于计算风量1.2倍,
地下一层:22680*1.2=27216立方米/小时
地下二层:21300*1.2=25560立方米/小时
2)、地下室自然补风:
设窗井自然补风,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窗距地0.5,高1.0米,在储烟仓高度以下。
4、自然排烟
本工程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开窗面积满足规范要求。
防烟楼梯间最高部位设置不小于1.0m外窗。
5、前室加压送风
加压送风系统计算风量45000立方米/小时,设计风量54000立方米/小时,送风口设置于前室顶部。
新版防排烟规范排烟计算表

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Z(m)
烟缕质量流量Mρ(kg/s)
烟气平环均境温绝度对与温环度境T0温(度K)的差Δ T
烟气绝对温度T(K) 环境温度下气体密度ρ0
排烟量V(m3/s) 排烟量(m3/h) 排烟风机排烟量(m3/h)
机械排烟计算表
防烟分区一
排烟窗下烟气的厚度(m)
T
烟气的绝对温度(K)
T0
环境的绝对温度(K)
Mρ
烟缕质量流量(k 二层防烟分区二
参数值 6 2.2
4000 2800 3.97 2.5
参数值 8 2.4
1500 1050 2.68 2.4
参数值 8 2.4
1500 1050 2.68 7.5
表
防烟分区二
参数值 4.5 2.05 4000 2800 3.97 2.5
9.36
293 293 586 1.2
二层防烟分区一 二层防烟分区二
参数值 8 2.4
1500 1050 2.68 2.4
参数值 8 2.4
1500 1050 2.68 7.5
4.99
22.63
293
293
206
45
499
338
9.36
4.99
22.63
293 293 586 1.2 15.61 56194 61813
293 206 499 1.2 7.09 25509 28060
293 45 338 1.2 21.78 78423 86265
/ A0C0
TT0
2
TT0
1/
2
积 通常选定在0.5~0.7之
防排烟计算书

暖通防排烟计算书1、地下室排烟计算地下室为汽车库排烟。
汽车库面积1526m2,净高4.3m。
共一个防火分区,不需要划分防烟分区。
按换气次数计算排烟量:1526×4.9×6=44864m3/h。
根据规范限定值,净高h 为4.1m~5.0m,排烟量不小于33000m3/h。
故取最大值L=44864m3/h.计算排风量:1526×3×6=27468m3/h.地下汽车库排风与排烟系统合用,选择风机参数:PF(Y)-D1-1,柜式离心风机HTFC-Ⅱ-NO.28,排风/烟量:35560/47420 m3/h,全压:402/714Pa,电功率:8.5/24KW,机组重量:670kg.2、2~13层内走道排烟计算最大走道排烟面积:376.2m2(2~11层)排烟量计算:376.2×120=45144m3/h1)排烟风机选型:PY-W-1, 高温排烟风机HTF-Ⅰ-NO.10,风量:45679m3/h,全压:630Pa,功率11KW,300kg.2)13层内走道排烟补风:L>45679÷2=22889.5 m3/h。
选用风机:B-W-1,轴流风机T35-11-NO.7.1,风量:23815 m3/h,全压:300Pa,功率3KW,106kg.3、1#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加压送风计算1)、1#防烟楼梯间:○1地上部分计算值:○A通过开启防火门风量L1:每层开启门面积A=1.5×2.1=3.15m2,门洞断面风速v取0.7m/s,开启门的数量N=2,L1= 3.15×0.7×2=4.41m3/s,○b通过其他防火门门缝泄漏风量L2取门缝宽度为0.004m,则:每层疏散门的有效漏风面积A f=(1.5+2.1)×2×0.004=0.0288m2,取ΔP=6.0Pa漏风门的数量N=(13-2)=11L2=0.827×0.0288×61/2×1.25×11=0.802m3/s○C地上部分楼梯间加压送风量LL=1.15×(L1+L2)=1.15×(4.41+0.802)=5.9938m3/s=21577m3/h规范风量范围:16000~20000m3/h,取最大值L1max=21577m3/h。
排烟计算书

5、排烟量计算 V=MpT/ρ 0T0
V为排烟量(m3/s) Mp为烟缕质量 ρg/m3 T0为环境的绝对温度(273℃) T为烟气的绝对温度 T=T0+△T
例、一个1000平米的商铺,无快速响应喷淋。层高为4米, 热释放量查表为3000kw。计算所需排烟量? 解答:1、最小清晰高度为 Hq=1.6+0.1*4=2(m) 2、热释放量为 Qc=0.7Q=0.7*3000=2100(kw) 3、轴对称型烟缕为 Mp=0.032Qc3/5Z=0.032*21003/5*2=6.3kg/s
4、烟气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 △T=Qc/(MpCp)=2100/(6.3*1.02)=326.7(℃) 5、排烟量计算 V=MpT/ρ 0T0 =(6.3*599.7)/(1.2*273) =11.5(m3/s) =41400(m3/h)
Qc为热释放量的对流部分,一般取0.7Qc(kw) Z为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取值应大于等于最小清晰高度) Z1为火焰极限高度 Mp为烟缕质量流(kg/s)
4、烟气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 △T=Qc/(MpCp)
△T为烟气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 Cp为空气的定压比热,取1.02(kj/kg*k)
按照烟缕计算
1、最小清晰高度:
Hq=1.6+0.1h Hq为最小清晰高度 H为排烟空间的建筑净高度
2、热释放量:
Q=at2
Q为火灾热释放量 t为排烟系统启动时间 a为火灾增长系数
一般 Qc=0.7Q
3、轴对称型烟缕 当Z>Z1 Mp=0.071Qc1/3Z5/3+0.0018Qc Z≤Z1 Mp=0.032Qc3/5Z Z=0.166qC2/5
排烟工程计算书模版

XXXXXXX工程防排烟工程计算书建设单位:XXXXXXXXXXXXXXXX工程名称:XXXXXXXXXXXXXXXXXXX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XXXXX工程,工程地点:XXXXXXXX2、计算过程:因原一消有两台排烟量均为15000m³/h的排烟风机,其中第一台风机为3-5轴、3-7轴交3-C轴、3-E轴公共走道区域排烟,第二台风机为其余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区域排烟。
本次设计为第二台排烟风机风量不足之处的补充排烟量,具体如下:各防烟分区排烟量:Q=S*60公式中:Q:——排烟风量(m³/h)S:——防烟分区面积(㎡)各防烟分区:17层:防烟分区17-1,S1=162㎡储烟仓:700mm Q1=15000m³/h*1.2=18000m³/h防烟分区17-2,S2=223㎡储烟仓:700mm Q2=15000m³/h*1.2=18000m³/h防烟分区17-3,S3=122㎡储烟仓:700mm Q3=15000m³/h*1.2=18000m³/h防烟分区17-4,S4=102.4㎡储烟仓:700mm Q4=15000m³/h*1.2=18000m³/h防烟分区17-5,S5=167㎡储烟仓:700mm Q5=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17-6,S6=162㎡储烟仓:700mm Q6=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17-7,S7=169㎡储烟仓:700mm Q7=15000m³/h*1.2=18000m³/hh 系统排烟量:Q max=18000m³/h+18000m³/h=36000m³/h18层:防烟分区18-1,S1=162㎡储烟仓:700mm Q1=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18-2,S2=223㎡储烟仓:700mm Q3=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18-3,S3=196㎡储烟仓:700mm Q3=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18-4,S4=196㎡储烟仓:700mm Q4=13000m³/h*1.2=15600m³/h 防烟分区18-5,S5=237㎡储烟仓:700mm Q5=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18-6,S6=169㎡储烟仓:700mm Q6=15000m³/h*1.2=18000m³/h 系统排烟量:Q max=18000m³/h+18000m³/h=36000m³/h19层:防烟分区19-1,S1=224㎡储烟仓:700mm Q1=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19-2,S2=160㎡储烟仓:700mm Q1=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19-3,S3=141㎡储烟仓:700mm Q3=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19-4,S4=106㎡储烟仓:700mm Q4=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19-5,S5=174㎡储烟仓:700mm Q5=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19-6,S6=185㎡储烟仓:700mm Q6=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19-7,S7=169㎡储烟仓:700mm Q7=15000m³/h*1.2=18000m³/h 系统排烟量:Q max=18000m³/h+18000m³/h=36000m³/h20层:防烟分区20-1,S1=190㎡储烟仓:700mm Q1=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20-2,S2=196㎡储烟仓:700mm Q2=15000m³/h*1.2=18000m³/h防烟分区20-3,S3=250㎡储烟仓:700mm Q3=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20-4,S4=147㎡储烟仓:700mm Q4=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20-5,S5=192㎡储烟仓:700mm Q5=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20-6,S6=169㎡储烟仓:700mm Q6=15000m³/h*1.2=18000m³/h 系统排烟量:Q max=18000m³/h+18000m³/h=36000m³/h21层:防烟分区21-1,S1=186㎡储烟仓:700mm Q1=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21-2,S2=198㎡储烟仓:700mm Q2=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21-3,S3=250㎡储烟仓:700mm Q3=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21-4,S4=182㎡储烟仓:700mm Q4=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21-5,S5=157㎡储烟仓:700mm Q5=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21-6,S6=169㎡储烟仓:700mm Q1=15000m³/h*1.2=18000m³/h系统排烟量:Q max=18000m³/h+18000m³/h=36000m³/h22层:防烟分区22-1,S1=186㎡储烟仓:700mm Q1=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22-2,S2=198㎡储烟仓:700mm Q2=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22-3,S3=250㎡储烟仓:700mm Q3=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22-4,S4=182㎡储烟仓:700mm Q4=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22-5,S5=157㎡储烟仓:700mm Q5=15000m³/h*1.2=18000m³/h 防烟分区22-6,S6=169㎡储烟仓:700mm Q1=15000m³/h*1.2=18000m³/h 系统排烟量:Q max=18000m³/h+18000m³/h=36000m³/h本次排烟系统选用消防轴流高温排烟风机,数量为1台,风量为18000m³/h 风压为620pa。
新版防排烟规范排烟计算表 (1)

防烟分区一 参数值 6.9 2.29 8000 Qc=0.7Q Z1=0.166Qc Z≥Hq Z<Z1 Mρ=0.032Qc Z Z>Z1 Mρ=0.071Qc1/3Z5/3+0.0018QC
3/5 2/5
Hq=1.6+0.1H
5600 5.24 5.2 29.52 293 188
T=T0+ΔT V=(MρT)/(ρ0T0)
2 / A0C0 TT0 TT0
1/ 2
积 通常选定在0.5~0.7之间)
(通常约为0.6)
密度(kg/m3) ) 度(m) ) ) s)
自然排烟计算表
排烟系统 计算公式 排烟空间的建筑高度H(m) 最小清晰高度Hq(m) 火灾释放热量Q(kW) 热释放量中对流部分Qc(kW) 火焰极限高度Z1(m) 燃料面到烟层底部的高度Z(m) 烟缕质量流量Mρ(kg/s) 环境绝对温度T0(K) 烟气平均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ΔT 烟气绝对温度T(K) 环境温度下气体密度ρ0(kg/m ) 所有进气口的总面积A0 进气口有效面积 排烟窗下烟气厚度db 排烟口流量系数CV (AV*CV)
表
防烟分区二 参数值 6 2.2 4000 2800 3.97 2.5 9.36 293 293 586 1.2 15.61 56194 61813 二层防烟分区一 参数值 8 2.4 1500 1050 2.68 2.4 4.99 293 206 499 1.2 7.09 25509 28060 二层防烟分区二 参数值 8 2.4 1500 1050 2.68 7.5 22.63 293 45 338 1.2 21.78 78423 86265
2 2 3
防烟分区一 参数值 7 2.3 3000 Qc=0.7Q Z1=0.166Qc Z≥Hq Z<Z1 Mρ=0.032Qc Z Z>Z1 Mρ=0.071Qc1/3Z5/3+0.0018QC
暖通 防排烟计算书

防排烟计算书
1
项目名称
1
项目编号
1
项目所在城市
乌鲁木齐市
设计单位
1
机械防烟系统
0个
机械排烟系统
1个
自然排烟系统
0个
规范依据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2
2
烟层的平均温度T(℃)
215.359
环境温度下气体密度ρ0(kg/m^3)
1.200
计算排烟量(m^3/h)
141885.135
查表排烟量(m^3/h)
211000.0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防烟系统计算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根据《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第条~第规定计算确定。
当系统负担建筑高度大于24m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应按计算值与表表的值中的较大值确定。
1、楼梯间或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L j=L1+L2 ()
L s=L1+L3 ()式中:L j——楼梯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
L s——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
L1——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m3/s);
L2——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下,其他门缝漏风总量(m3/s);
L3——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m3/s)。
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应按下式计算:
L1=A k vN1()式中:A k——一层内开启门的截面面积(m2),对于住宅楼梯前室,可按一个门的面积取值;
v——门洞断面风速(m/s);当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均机械加压送风时,通向楼梯间和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均不应小于s;当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只有一个开启门的独立前室不送风时,通向楼梯间疏散门的门洞断面风速不应小于1m/s;当消防电梯前室机械加压送风时,通向消防电梯前室门的门洞断面风速不应小
于s;当独立前室、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机械加压送风而楼梯间采用可开启外窗的自然通风系统时,通向独立前室、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的疏散门的门洞风速不应小于(A1/A g+1)(m/s);A1为楼梯间疏散门的总面积(m2);A g为前室疏散门的总面积(m2)。
N1——设计疏散门开启的楼层数量;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当地上楼梯间为24m以下时,设计2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2;当地上楼梯间为24m 及以上时,设计3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3;当为地下楼梯间时,设计1层内的疏散门开启,取N1=1。
前室:采用常闭风口,计算风量时取N1=3。
2、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下的其他门漏风总量应按下式计算:
()
式中: A——每个疏散门的有效漏风面积(m2);疏散门的门缝宽度取0. 002m ~ 。
P——计算漏风量的平均压力差(Pa); 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0. 7m/s 时,取P = 6. 0Pa; 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1. Om/s 时,取P = 12. 0Pa; 当开启门洞处风速为1. 2m/s 时,取P=17. 0Pa 。
n 指数(一般取n=2);
不严密处附加系数;
N2——漏风疏散门的数量,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取N2=加压楼梯间的总门数- N1楼层数上的总门数。
3、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阀门单位面积的漏风量[m3/(sm2];
Af——单个送风阀门的面积(m2;
N3——漏风阀门的数量:前室采用常闭风口取N3=楼层数-3。
二机械排烟系统计算
除中庭外下列场所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建筑空间净高小于或等于6m的场所,其排烟量应按不小于60m3/ (h m2) 计算,且取值不小于15000m3 /h,或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建筑面积2%的自然排烟窗(口)。
2 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空间净高大于6m的场所,其每个防烟分区排烟量应根据场所内的热释放速率以及本标准第. 6条~第4. 6. 13条的规定计算确
定,且不应小于表4. 6. 3 中的数值,或设置自然排烟窗(口),其所需有效排烟面积应根据表4. 6. 3及自然排烟窗(口)处风速计算。
3 当公共建筑仅需在走道或回廊设置排烟时,其机械排烟量不应小于
13000m3 /h,或在走道两端(侧)均设置面积不小于2m2的自然排烟窗(口)且两侧自然排烟窗(口)的距离不应小于走道长度的2/3 。
4 当公共建筑房间内与走道或回廊均需设置排烟时,其走道或回廊的机械排烟量可按60m3/ (h m2)计算且不小于13000m3 /h, 或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走道、回廊建筑面积2%的自然排烟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