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田间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设计

试验标准(依此文件),试验流程:责任部门、责任人常用的田间实验设计一、顺序排列的试验设计(一)、对比法设计这种设计常用于少数品种的比较试验及示范试验,其排列特点是每一供试品种均匀直接排列于对照区旁边,使每一小区可与其相邻旁的对照区直接比较。
如图1为8个品种3次重复的对比法排列。
这类设计由于相邻小区特别是狭长相邻小区之间土壤肥力的相似性,亦可获得较精确的结果,并有利于实施与观察。
但对照区过多,要占试验田面积的1/3,土地利用率不高。
一般重复次数可为3~6次,必要时还可适当增加。
每一重复内的各小区都是顺序排列。
重复排列成多排时,不同重复内小区可排列成阶梯式,以避免同一处理的各小区排在一直线上。
(二)、间比法设计在育种试验前期阶段如鉴定圃试验供试的品系(种)数多,要求不太高,而用随机区组排列有困难,可用此法。
间比法设计的特点是,在一条地上,排列的第一个小区和末尾的小区一定是对照(CK)区,每二对照区之间排列相同数目的处理小区,通常是4或9个,重复2~4次。
各重复可排成一排或多排式。
排成多排时,则可采用逆向式(图2)。
如果一条土地上不能安排整个重复的小区,则可在第二条土地上接下去,但是开始时仍要种一对照区,称为额外对照(Ex.CK),如图3。
顺序排列设计的优点是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按品种成熟期、株高等排列,能减少边际效应和生长竞争。
但缺点是这类设计虽通过增设对照,并安排重复区以控制误差,但各处理在小区内的安排不随机,所以估计的试验误差有偏性,理论上不能应用统计分析进行显著性测验,尤其是有明显土壤梯度时,品种间比较将会发生系统误差。
二、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一)完全随机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将各处理随机分配到各个试验单元(或小区)中,每一处理的重复数可以相等或者不相等,这种设计对试验单元的安排灵活机动,单因素或多因素试验皆可应用。
例如要检验三种不同的生长素,各一个剂量,测定对小麦苗高的效应,包括对照(用水)在内,共4个处理,若用盆栽试验每盆小麦为一个单元,每处理用4盆,共16盆。
实验六园艺植物品种比较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件

• 品种比较试验的数据处理主要是:性状差异显著 性和稳定性测验及性状相关分析,以判断新品种 或新品系的优良程度,重要经济性状之间的相关 程度等。
三、材料及用具
• (一)材料
• 1.试验设计材料 • (1) 任选一种园艺植物,列出几个新品种或
新品系及一个对照品种;
• (2)供试验用的试验地一块若干m2。 • 2.试验数据处理: 收集和利用现有园艺植物
品种比较试验的原始数据,或假设一组试验数 据,包括对照品种,供统计分析。
三、材料及用具
• (二) 用具
• 设计用的绘图纸、绘图笔、橡皮、各种 尺子等;计算用的计算器等。
四、实验内容
• (1) 园艺植物品种比较试验设计 • (2) 试验数据处理
五、方法与步骤
(一)品种比较试验设计 • 1.试验地观察与测量 到田间对试验地进行实地
含量、有机酸含量、维生素C、维生素A及各种矿物质含量等。
(一)品种比较试验设计
• ②调查时期:应根据不同植物设计,一般应安排 在主要植物学性状、主要经济学性状已充分表现 出来,能够展现其抗性的最佳时期。
• 产量测量的最佳时期:应在其表现出最佳商品品 质的时期采收。
• ③调查方法:性状调查标准的掌握、取样方法、 取样大小、性状测量方法等。
区组
Ⅱ
Ⅲ
80
84
81
79
69
70
60
57.6
37
34
26.5
28
32
36
52.3
49.7
总和 平均值 (Tt) (Xt)
T X
• 2.自由度和平方和的分解 • (1)自由度的分解
k
(2)平方和的分解
• 3.方差分析和F检验 将上述计算结果列 入表2,并由各SS除以相应的DF得MS(均 方)值。
田间试验设计实验报告

田间试验设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题目: 田间试验设计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田间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习寻找适合田间试验的设计因素;3. 进一步了解田间试验对农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 农田试验地块;2. 灌溉系统;3. 种植工具;4. 常用化肥和农药。
三、实验步骤:1. 选择试验地块并清理杂草;2. 根据种植作物的要求,制定肥料和农药使用方案;3. 准备土壤,并进行土质分析和调整;4. 根据试验要求,设置田间试验区域,并进行分组观察;5. 按照试验设计要求,安排施肥和农药使用计划;6. 在种植季节,按照试验计划进行灌溉、施肥和农药喷洒;7. 定期进行作物生长观察和数据收集;8. 结束试验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到各组田间试验的作物生长情况、品质和产量数据。
五、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对田间试验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并提出优化种植方案的建议。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田间试验设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田间试验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了相应的实验技巧。
实验结果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作物生长情况、品质和产量的数据,为农作物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改进和优化的措施,对今后的田间试验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七、存在问题和改进方向:在本次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试验组数不够多、数据统计不够全面等。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增加试验组数和扩大样本范围,同时加强数据的收集和统计,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列表]九、致谢: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实验室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配合。
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备注:以上为实验报告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
]。
田间试验设计方案

田间试验设计方案田间试验设计方案资料概述田间试验设计是农业科研中一种重要的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方案,以田间试验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验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本方案旨在介绍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以及常用的设计方法。
设计原理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原理是在不同的处理组合下进行试验,观察不同处理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优的处理组合。
其基本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 随机化:为了减少误差,需要将试验区划分为随机化的处理组合,使得各处理在试验区内的分布均匀。
- 重复性: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每个处理组合进行多次重复,以减少偶然因素的影响。
- 控制: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合适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设计步骤田间试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明确需要研究的农作物特性、处理变量以及研究目标。
2. 确定试验区域和时期:选择合适的试验地点和农作物生长季节,并考虑气候、土壤和其他环境因素。
3. 设计处理组合: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测试的处理变量,设计不同的处理组合。
应尽量考虑对照组和重复次数。
4. 随机化布局:将试验区域划分为随机化的小区块,使得每个处理组合在试验区内的分布均匀。
5. 实施试验:按照设计方案,在每个小区块内施加相应的处理,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6.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适当的时期,收集各处理组合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常用设计方法田间试验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 完全随机设计(CRD):处理组合随机分配在试验区域内,适用于处理间无明显差异的情况。
- 区组设计(RCBD):将试验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区组,每个区组内处理组合随机分配,适用于处理间存在差异的情况。
- 分组区组设计(Split-Plot):将试验区域划分为若干个主区块和次区块,主区块中处理组合随机分配,次区块中子处理组合随机分配,适用于处理间和处理内存在差异的情况。
实验六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

实验六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
一目的:掌握常用的单因素,两因裂区组设计方法 二 设计内容: 1 有一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参试8个品种,代号为A B C D E F G H准备重复3次,请你根据下面地形设 计一随机区组试验,划出田间种植图。
其它试验 .
B3
A2 B1 B5 B4
A3 A3 B2 B5 B3 B1
A1 A1 B2 B4 B1 B3 B4
B2 B5
A3 B1 B3 B5 B2 B4 B3
A1 B1 B5 B2 B4 B5
A2 B1 B3 B2 B4
B5
A1 B3 B2
A2 B4 B1 B2 B1 B3 B5 B4 B1
A3 B3 B5 B2 B4
其它试验
35m
40m
肥
3 5
瘦
2 有一玉米品种和中耕次数两因素试验,品种为B因素为副 区,B1,B2,B3三个水平,中耕次数A因素为主因素分A1,A2,A3,A4四 个水平,随机区组设计重复2次,请你根据上面地型设计一两因素裂 区组试验,划出田间种植图
实验七 田间试验地参观 目的:对田间试验裂区设计有一直观认识 下图为小麦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 主区因素为播期(A)有3个水平分别是 A1:9月25号; A2:10月10号; A3:10月25号, 副区因素为播量(B)为5水平,分别为 B1 :10万; B2 :12万; B3:15万; B4 18万. B5: 20万基本苗. 重复3次,
田间试验设计技术ppt课件

第三节 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一、代表性 代表性是指试验区的条件,应该能够代表该项成果将来应 用地区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经济状况。
二、正确性
正确性是指试验结果正确可靠,能够把品 种或处理间的差异真实地反映出来。
三、重演性
重演性是指通过田间试验所获得的试验结 果,在相同或类似的条件下进行重复试验或 大面积生产时,可以获得相同或相似的试验 结果。
根据变异系数的大小以及各测量小区产量 高低及 分布情况来估计土土壤肥力差异及分布状况,单 位间变异系数大,则说明土壤差异大,否则反之。 通常认为,当空白试验测定的变异系数小于10% 或15%时,才符合试验地对土壤肥力均匀一致的 基本要求。
(二)选择同质一致的试验材料。
(三)改进操作和管理技术,使之标准化。
1
组合起来,即处理组合。例如有两个因素的试验A因 素有3个水平,B因素3个水平,则处理共有9个。
2.不完全实施方案 的多因素处理: 如果进行多因
素试验时,若完全实施,则处理数太多,难以实施, 往往采用部分实施方案,例如采用正交设计方法, 只将全部处理组合中的一部分处理用来进行试验。
四、试验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防止不注意试验设计,随心所欲地进行试验。 (二)注意试验设计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三)试验设计要周到、细致、全面地用文字固定 下来。 (四)在进行试验设计时,应使其设计具有一定的 可塑性。 (五)在进行处理设计时,处理间的级别要适当。 (六)在进行试验设计时,应特别注意设置对照。 (七)恰当处理试验设计的繁简程度。
完全随机设计优缺点:
优点:设计简单,统计分析简便;重复次数 富有弹性。各处理的重复次数可以相等,也可以 不等,可不进行缺区估计;估计试验误差的自由 度增至最大,而对检验显著性要求的临界F之减 到最小,因而提高了试验的灵敏度。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怎样设计“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
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
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
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地的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a、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b、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长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
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c、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d、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e、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
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
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
实验六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

其它试验其它试验 .B3A2 B1 B5 B4
A3 A3 B2 B5 B3 B1
A1 A1 B2 B4 B1 B3 B4
B2 B5
A3 B1 B3 B5 B2 B4 B3
A1 B1 B5 B2 B4 B5
A2 B1 B3 B2 B4
B5
A1 B3 B2
A2 B4 B1 B2 B1 B3 B5 B4 B1
A3 B3 B5 B2 B4
实验六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
一目的:掌握常用的单因素,两因裂区组设计方法 二 设计内容: 1 有一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参试8个品种,代号为A B C D E F G H准备重复3次,请你根据下面地形设 计一随机区组试验,划出田间种植图。
35m
40m
肥
3 5
瘦
2 有一玉米品种和中耕次数两因素试验,品种为B因素为副 区,B1,B2,B3三个水平,中耕次数A因素为主因素分A1,A2,A3,A4四 个水平,随机区组设计重复2次,请你根据上面地型设计一两因素裂 区组试验,划出田间种植图
实验七 田间试验地参观 目的:对田间试验裂区设计有一直观认识 下图为小麦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 主区因素为播期(A)有3个水平分别是 A1:9月25号; A2:10月10号; A3:10月25号, 副区因素为播量(B)为5水平,分别为 B1 :10万; B2 :12万; B3:15万; B4 18万. B5: 20万基本苗. 重复3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田间试验设计
为减少或排除各种使试验结果产生偏离实际情况的干扰因素、取得好的结果和可靠的结论,而进行的确定试验方案和安排试验过程,称为试验设计。
林业试验设计应按数理统计的原理来进行,以便对试验的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分析,在安排试验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林木本身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习,掌握林业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根据具体的供试处理和试验地条件来安排试验。
(二)、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设置重复:所谓的重复是指一个处理在整个试验中重复种植的小区数目。
一般来说重复
的次数愈多,试验结果愈准确,具体次数应视土壤差异情况,试验材料多少,试验小区大小,
对试验准确性的要求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而定。
以减少试验误差和正确的估计试验误差。
一
般单株小区,重复30-40次,甚至更多;少株小区(3-25株),重复8-12次;多株小区(30
株以上),重复5-8次。
2、随机化:使各试验处理具有相同的机会占有一个试验单元,以消除空间或时间上的系统
误差,正确估计试验误差,以保证测值和误差的独立分布,以利于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
试验数据.
(三)、供试材料及山地示意图
1、供试材料(处理)
(1)F=5 (家系A、B、C、D、E)每个家系有苗木250株
(2)对照CK1(原产地种子育出苗木)250株,CK2(本地生产用种育出苗木)1500株。
2、供试验用的山地示意图
3、红松子代测定林需维持40年,40年时小区数不少于12株。
4、试验地条件
帽儿山实验林场的天然次生林的皆伐基地
(四)实验报告
根据提供的条件,做出相应的试验设计,内容为:
1.根据红松的生物学特性在供试验用山地示意图上,划出区组配置图和保护行;
2.将已在示意图上的区组配置图中的一个区组放样在纸上,划出小区配置图、小区株数、小区形状、初植密度(株行距),并分别做出相应的简单说明;
3.简单的抚育管理、疏伐方式及规格、补植的要求计划,造林整地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