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专题分类
(完整版)八年级物理压强分类题型汇总

八年级物理压强分类题型汇总【知识点1】压力,压强的基本性质。
要注意受力面积和物体表面积的区别。
1 关于压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总是跟重力有关。
D 压力就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 下列关于压力压强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 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大。
C 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 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3动物的一些器官生长非常特别,这与它们的生存方式、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例如: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脚掌宽而大,是为了在沙漠中行走时___________对沙子的压强;有“森林医生”之称的啄木鸟,嘴尖而细长,是为了捉虫时___________对木的压强。
4 有一重48N,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木块,某同学用100N竖直向上将木块压在面积是4平方米的天花板上,则木块对天花板的压强是多少?5如果把上题中的木块用同样的力按在地面上,则木块对地面的压强又是多少?【知识点2】同一固体受力面积不同。
1如右图所示,若把A稍微向右水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A.F变大,P变小B. F不变,P变大C.F不变,P变小D. F变小,P变小2如上右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块砖分别平放和立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砖的长∶宽∶高为4∶2∶1,若砖平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1,立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p2等于[ ]A.8∶1 B.4∶1 C.1∶4 D.1∶83如右图所示的薄壁平底茶杯,将它空着正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1 、P1;把它倒放扣在同一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是F2、P2,则[ ]A. F1 > F2 , P1 = P2B. F1 =F2 , P1 > P2C. F1 <F2 , P1 = P2D. F1 = F2 , P1 < P24马戏团里一头体重为6×104N的大象,它每只脚掌面积是6×10—2m2,当它站立不动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Pa;当它抬起前面两脚表演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是原来的倍.5如右图,两手指用相同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拇指受到的压强较大B.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拇指受到的压力较大C.两手指受到的压力相同,食指受到的压强较大D.两手指受到的压强相同,食指受到的压力较大【知识点3】不同固体,不同受力面积1质量相等的铜和铝,分别做成实心正立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则 [ ]A.两者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B.铝立方体对桌面的压强大C.铜立方体对桌面的压强大D.条件不足,无法得出结论2把质量之比是2:1,底面积之比是2:3的甲、乙两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桌面的压力之比是__________,压强之比是__________.3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密度之比是1∶2,则甲、乙的底面积之比是 [ ]A.1∶2 B.2∶1 C.1∶4 D.4∶1【知识点4】同质,不同受力面积,此种类型可以把固体看成液体来计算,即压强至于固体高度有关。
压强知识点总结

压强知识点总结一、压强的定义压强是指作用在一个物体表面上的力与作用面积的比值。
它是描述压力分布均匀性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帕斯卡(Pa)。
二、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P = F/A其中,F 代表作用力(单位:牛顿,N),A 代表作用面积(单位:平方米,m²)。
三、压强的单位换算1 帕斯卡(Pa)= 1 牛顿/平方米(N/m²)1 千帕(kPa)= 1000 帕斯卡(Pa)1 巴(bar)= 100,000 帕斯卡(Pa)四、压强的类型1. 均匀压强:当压力均匀分布在物体表面时,产生的压强称为均匀压强。
2. 非均匀压强:当压力不均匀分布在物体表面时,产生的压强称为非均匀压强。
五、压强的影响因素1. 受力面积: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 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压强越大;作用力越小,压强越小。
六、液体压强1.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且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其中,ρ 代表液体的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kg/m³),g 代表重力加速度(约 9.81 m/s²),h 代表液体的深度(单位:米,m)。
七、大气压强1. 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对地面的压力所产生的压强称为大气压强。
2. 标准大气压:海平面上的大气压强约为 101.325 kPa。
八、压强的应用1. 建筑工程:在设计建筑物时,需要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压强分布。
2. 机械工程:在设计机械零件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压强的影响。
3. 流体力学:在研究液体和气体的流动时,压强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九、压强的测量1. 压力计:常用的压力计有汞压力计、弹簧压力计和电子压力计等。
2. 测量方法:通过压力计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测量压强。
十、压强的安全问题1. 高压环境下的安全防护:在高压环境下工作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戴防护眼镜等。
专题4 压强的大小与比较

专题4 压强的大小与比较
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力:
返回目录
F′=G 水=m 水 g=0.28 kg×10 N/kg=2.8 N 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p′=SF瓶′盖 =8×21.08-N4 m2 =3 500 Pa 答:(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1.04 N 和 1 300 Pa; (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为 3 500 Pa。
返回目录
专题4 压强的大小与比较
返回目录
9.解:(1)由题图知,倒立放置时,瓶内水深 13 cm ,瓶盖所受 水的压强:p=ρgh 倒立=1.0×103 kg/m3×10 N/kg×0.13 m=1 300 Pa
由 p=FS 可得,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 F=pS 瓶盖=1 300 Pa×8×10-4 m2=1.04 N (2)由题图知,正立放置时瓶内水深 10 cm,则瓶内水的体积: V=S 瓶底 h 正立=28 cm2×10 cm=280 cm3 瓶内水的质量:m 水=ρV=1.0 g/cm3×280 cm3=280 g=0.28 kg
专题4 压强的大小与比较
返回目录
专题4 压强的大小与比较
专题概述
专题精练
专题概述
返回目录
专题4 压强的大小与比较
1.本专题主要考查内容:对公式
p=FS
返回目录
和 p=ρgh 的理解和
运用,灵活运用公式及其变形式,比较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
气压强等相关物理量。
2.解题技巧:
(1)公式 p=FS 适用于计算所有物体的压强。
B.水桶内水的质量为25 kg
C.F的大小为154 N
D.F的大小为126 N
(名师整理)最新物理中考《压强分类计算》专题复习提升训练(含答案)

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压强分类计算练习考点1:固体压强计算1.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质量为70kg的科考队员在附近遥控机器人。
若机器人质量为500kg,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0cm2,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压强为4.2×104Pa,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机器人的重力为4900NB.增大四条履带围成的面积,可以增加机器人的稳度C.则该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D.若科考队员双脚跟冰面的接触面积为300cm2,他能在冰面上安全行走2.如图所示,A、B两个正方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B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取走A,B 对地面的压强为p2,已知p1:p2=3:2,若A、B的边长之比为LA:LB=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的体积之比V A:VB=4:91B.A、B的密度之比ρA:ρB=16:27C.A、B的质量之比mA:mB=1:2D.A、B的物重之比GA:GB=2:5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A.4:1B.4:3C.1:2D.8:14.如图,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A:hB=2:1,底面积之比SA:SB=1:4,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A:FB分别为()A.pA:pB=1:2,FA:FB=1:1B.pA:pB=2:1 ,FA:FB=1:2C.pA:pB=1:1,FA:FB=2:1D.pA:pB=2:1,FA:FB=1:125.一位同学体重为600 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N,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 Pa,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6.如图所示,两个密度均匀质量相等的圆柱体A、B,底面积之比为SA:SB=2:3。
压强题型总结

压强题型总结(原创版)目录一、压强题型概述二、压强题型分类1.静态压强问题2.动态压强问题3.压强与浮力的综合问题三、解题技巧与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2.确定受力分析3.灵活运用公式四、实例分析正文一、压强题型概述压强题型是物理知识类题型中的一种,主要考察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其公式为 P=F/A。
在解决压强题型时,需要掌握压强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二、压强题型分类1.静态压强问题静态压强问题是指在静止状态下,研究对象受到的压强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到静止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等力的作用,需要求解物体受到的压强。
2.动态压强问题动态压强问题是指在运动状态下,研究对象受到的压强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到运动的物体受到摩擦力、浮力等力的作用,需要求解物体受到的压强。
3.压强与浮力的综合问题压强与浮力的综合问题是指在涉及到压强和浮力的共同作用下,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力的问题。
这类问题通常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压强和浮力的相关知识进行求解。
三、解题技巧与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在解决压强题型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即确定受到压强作用的物体。
这有助于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各种力,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2.确定受力分析在确定研究对象后,要进行受力分析,找出作用在物体上的各种力。
这包括重力、支持力、摩擦力、浮力等。
受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需要仔细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力的方向和大小。
3.灵活运用公式在解决压强题型时,要灵活运用压强公式 P=F/A。
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四、实例分析假设有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为 G,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 F。
已知物体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 A,求物体受到的压强。
根据受力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重力和支持力,即 F=G。
根据压强公式,物体受到的压强为 P=F/A=G/A。
【中考物理】2023届第一轮复习分类专题——压强(基础篇)含解析

第11 页/总31 页
管内壁光滑,初始状态管内紧贴水银面有一质量不计、横截面积 S=1.0cm2 的活塞,活塞不漏 气,现用力将活塞缓慢匀速提升(忽略槽内水银液面高度变化)。已知水银密度 ρ=13.6×103kg/m3,当地大气压 p=1.0×105Pa,g=10N/kg。求: (1)细玻璃管内水银面上升的最大高度 h0(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活塞上升高度为 40cm 时,作用在活塞上的拉力大小; (3)活塞上升高度为 100cm 时,作用在活塞上的拉力大小。
桥 227 号至 226 号墩上,这标志着银西高铁全线箱梁架设任务完成。银西高铁项目建成后,将
结束宁夏没有高速铁路的历史,西安至银川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 14 小时缩短至 3 小时左
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箱梁在架设机械上水平移动时,它的重心高度改变了 B.箱梁放稳在桥墩上后,架设机械对桥面的压强减小 C.列车从西安至银川运行时间缩短主要是因为路程缩短了 D.若列车行驶速度均为 200km/h,擦肩而过的列车的相对速度大于 400km/h 8.如图,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方式能用“压强与流速关系”来解释的是( )
B.1h 内桥面可被连续顶升 3m D.千斤顶应用了流体压强的特点
第1 页/总31 页
5.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它 们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 甲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 乙 。液体内 A、B 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 pA 、 pB 。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p1=p2
压强知识点

压强知识点
压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的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
以下是关于压强的主要知识点:
1.定义:压强是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
用数学公式表示为: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A表示受力面积。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scal),
简称帕(Pa)。
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N/m²)。
3.分类:
①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上各个方向压强相等,不同的液体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②气体压强: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持续的、无规则撞击产生的。
③固体压强:固体压强的产生原因与液体和气体不同,固体间接触面间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对弹力的作用。
4.公式:
①液体压强:p = ρgh,其中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②气体压强:p = nRT/V,其中n表示气体摩尔数,R表示气体
常数,T表示温度(以开尔文为单位),V表示气体体积。
③固体压强:p = F/A,其中F表示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A表示受力面积。
5.应用:压强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液压机、气压传动、轮胎设计等。
在这些应用中,压强的计算和控制都是关键。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压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对于理解和应用压强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讲+固体压强及计算专题

第四讲固体压强及计算专题【知识梳理】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m2注意:(1)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和受力面积S单位换算:1cm2=___________m2 , 1dm2=_________m2(2)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 (请写出推理过程)(3)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二指功”对地面的压强约为:_____________4.增大压强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难点】知道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及意义;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典型例题】1、如下图,F=5牛顿,G=10牛顿,则物体对支撑面MN的压力分别是,(A),(B),(C),(D)。
2、;3A 帕。
45、如上右图所示,物体A重30N,B重15N,物体A的底面积为10cm2,物体B的底面积为5cm2。
则A对B的压强是Pa,B对桌面的压强是Pa。
6、坦克越过水平路面的壕沟时,有一个简便办法:坦克上备有气袋,遇到壕沟把气袋放下去,给气袋充满气,坦克通过壕沟就像走平地一样。
设坦克的质量为4×104kg,履带着地的总面积为5m2,当坦克的前一半履带压在气袋上时,坦克对气袋的压强是(坦克前后是对称的,g为10N/kg)。
7、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块海绵(如沙发垫)、一个方凳、一个铁锤(或其他重物),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如图A;②在凳上加一铁锤,如图B;③将凳面改为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加上铁锤,如图C,根据小明的作法及图中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而不是其它像木板之类的材料?(2)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体现?(3)由图A和B可得结论:(4)由图B和C可得结论:【经典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 B.F l>F2 C.P1<P2D.P1>P22、一位同学在结冰的冰面上行走,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那么他应采取的措施是()A、赶快向岸边跑B、立即改成单脚站立C、就地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爬行D、站立不动3、某一成年人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是()A、102帕B、104帕C、106帕D、108帕4、运动员穿上钉鞋赛跑时,脚对钉鞋的压强为p1,鞋钉对跑道的压强为p2,则()A.p1< p2B.p1> p2C.p1= p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a、b是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其中的a高度小于b,a的底面积大于b,而他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因为a的高度比较小,所以a的密度大B因为a的质量比较大,所以a的密度大C因为a的底面比较大,所以a的密度小D因为a的体积比较大,所以a的密度小6、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相等,密度关系是ρ甲>ρ乙,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重为G1、G2的物体或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F2(F1、F2均小于物块重力)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G1和G2和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A. G1>G2, F1>F2B.G1>G2 , F1<F2C.G1<G2 , F1<F2D.G1<G2, F1>F27、砌墙时,随着墙体高度的增加,地基受到的压力会逐渐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专题固体压强压力压强概念1、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B.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D.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能产生压力2、如图所示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分析课本对桌面的压力,正确的说法是()。
A. 就是课本的重力B.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C. 是由课本的形变产生的D. 是由桌子的形变产生的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有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 茶杯对桌面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 茶杯对桌面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D. 茶杯对桌面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关于压力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就是重力B. 压力大小等于重力,但产生原因不同C. 压力大小与重力没有必然联系D. 压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6、半球形容器中装满水,水对容器壁的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7、下列物理量单位中,不属于压强单位的是( )A. N/m2B. PaC. N•mD. hPa分析压强的变化情况1、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其右端与桌边相齐。
木板在水平力的作用下被缓慢的向右拉出桌边一小段距离。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B.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C.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D.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2、砌墙时,随着墙体高度的增加,地基受到的压力会逐渐增大;图中,能正确描述砌墙时地基受到的压强与压力大小关系的是()。
3、将一长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若沿虚线切掉上部分,则剩下部分的密度、对桌面的压强、压力变化是()。
A. 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变小B. 密度变小,压强变小,压力变小C. 密度不变,压强变小,压力变小D. 密度不变,压强不变,压力不变4、放在水平地面的一块砖,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
A.密度减小一半B. 密度增大一倍C. 对地面压强减小D. 对地面压强不变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VB,高度hA<hB,B.A的密度可能小于B的密度C.A的质量一定大干B的质量D.A的质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6、质量相同的三个实心正方体块,A为铜块,B为铁块,C为铝块(ρ铜>ρ铁>ρ铝),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实心均匀圆柱体、高度相等,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对地面的压力。
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a´、Mb´的关系是()A.Ma´一定小于Mb´B.Ma´可能大于Mb´C.Ma´一定大于Mb´D.Ma´可能等于Mb´8、如图所示,长方体铝块与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高度相同。
已知:铝块的体积大于铁块的体积,铁块的密度大于铝块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铝块对桌面的压力一定等于铁块对桌面的压力B. 铝块对桌面的压力一定大于铁块对桌面的压力C. 铝块对桌面的压强等于铁块对桌面的压强D. 铝块对桌面的压强小于铁块对桌面的压强9、如图(a)所示,在质量、高度均相等的甲、乙两圆柱体上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并将切去部分叠放至对方剩余部分上表面的中央,如图(b)所示。
若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压强分别为F 甲′、F 乙′、p 甲′、p 乙′,则A.F 甲′>F 乙′,p 甲′>p 乙′B.F 甲′<F 乙′,p 甲′>p 乙′C.F 甲′=F 乙′,p 甲′=p 乙′D.F 甲′=F 乙′,p 甲′>p 乙′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可能使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A. 将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B. 将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在甲、乙的上面C. 沿水平方向截去质量相等的部分D. 沿水平方向截去体积相等的部分1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乙、丙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和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P甲=P乙>P丙D.P甲>P乙>P丙压强比值题1、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的高度相同,质量比m A :m B =3:2,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平桌面受到圆柱体的压强之比p A :p B 为()A.9:4 B.3:2 C.1:1 D.2:32、A、B两正方体实心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3,则两金属的密度之比是()A.4:9B.9:4C.1:2D.2:13、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A:hB=2:1,4、一块长、宽、高比例1:2:5的规则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最大压强与最小压强之比是()A.3:2 B.5:3 C.5:1 D.无法判断5、用同种材料做成的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放在水平地面上,两金属块的边长之比:=2:3;将金属块A放在金属块B的上面,如下图所示,金属块A对金属块B的压强为P1,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P1与P2的比为()A. 2:3B. 4:9C. 9:35D. 18:356、如图所示,取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块,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方式叠放(均放在中央位置),在三种叠放方式中,其中底层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则p甲:p乙:p丙为()A.3:2:4 B.3:3:4C.1:1:2 D.3:2:37、甲、乙两个正方实心体,分别由密度ρ1、ρ2的物质组成,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若把甲放在乙的上面时乙对地面的压强与把乙放在甲上面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8、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如图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AP1+P2 B P1²+P2²C (P1³+P2³)/P2²D (P1³+P2³)/P1²压强与滑轮杠杆1、重为G1的金属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4.5×104 Pa。
现将金属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B 端悬挂重为G2的物体,如图所示。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为3×104 Pa,已知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AO︰AB=2︰5。
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则(g取10N/kg)A.轻质杠杆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为5kgB.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只需减少1.5×104PaC.只需移动支点的位置,使支点左右两侧的力臂之比为2︰9D.只需移动支点的位置,使支点左右两侧的力臂之比为4︰92、物体A重20N,B重10N,C重6N.滑轮甲重3N,乙重2N.装置平衡时,A对地的压强跟B对A的压强之比pA∶pB=1∶1。
则物体与的底面积之比为()。
A3:1 B5:2 C4:1 D7:33、如图所示滑轮组,正方体A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的边长为1dm,密度为2×103kg/m3,动滑轮总重为2N,若使A对水平地面产生600Pa的压强,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忽略摩擦和绳重,g=10N/kg)()A.4NB.5NC.1ND.22N液体压强理解试管深度和长度1、甲、乙两个试管中装有的液体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比较液体质量,关系正确的是()A.m甲<m乙B.m甲>m乙C.m甲=m乙D.无法判断2、如图所示,、是两支相同的试管,各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类的液体,且当试管适当倾斜时,两试管中液面等高,则这时两试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是()。
A. A管中大B. B管中大C. 两管中一样大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由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和,管内装水,管内装煤油,两管内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若管底部所受水的压强为,管底部所受煤油的压强为,则()。
A.P1=P2B.P1>P2C.P1<P2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甲和乙为相同的试管,内装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所装液体深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分别为p 甲和p乙,则()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5、一试管中装有某种液体,在试管处于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位置时,管内液体质量保持不变,则试管底部受到液体压强()A.甲位置最大B.乙位置最大C.丙位置最大D.三个位置一样大液体压强概念分析压强的变化1、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A.pA>pB>pCB.pA=pB=pCC.pA<pB<pCD.pA=pC>pB2、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A和B,现从两容器内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后,两容器内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原来未抽出液体前两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FB和压强pA、pB的关系是()A. FA>FB,pA>pBB. FA=FB,pA>pBC. FA<FB,pA<pBD. FA<FB,pA=pB3、如图(a),(b)所示,将同一长方体木块以两种方式放在底面积相同的两个圆柱形盛水容器中,则水对木块底部产生的压强Pa Pb,水对木块底部产生的压力Fa Fb木块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a △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原先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如图所示,现从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则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质量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B.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可能大于p乙C.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体积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D.若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出相等厚度的液体后,p甲一定等于p乙5、如图所示的容器,其下部横截面积S2 为上部横截面积S1 的3倍,当由管口注入重为G的某种液体时,上部液柱与容器的下部等高.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A.(3/2)GB.GC.(3/4)GD.(1/2)G6、如图所示,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用塑料片挡住,用手按住塑料片,把玻璃管竖直插入水槽后松手,然后将某种液体沿管内壁缓慢地倒入管内.当塑料片刚好脱落时,管内液面高于水槽内的水面.现在A、B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两点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A. pA=pBB. pA>pBC. pA<pB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纯电动中巴车的质量约为2000kg,载货4t静止时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总面积约20dm2,静止时中巴车对路面的压强为Pa.(g=10N/kg)如图,若容器中有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密度为ρ1ρ2,深度为h1、h2,可以用固体压强公式推导液体对容器底部总压强p液=.8、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列哪幅图能反应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杯型题1、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A P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A′P B′.(选填“大于”“等于”“小于”)2、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分别装有硫酸、水、酒精(ρ硫>ρ水>ρ酒精),已知三个容器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请判断三种液体的质量大小()A.硫酸质量最小B.水的质量最小C.酒精质量最小D.三者质量关系不能确定3、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A.PA>PB FA>FB B.PA<PB FA=FBC.PA=PB FA<FB D.PA<PB FA>FB4、封闭容器盛满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把容器倒置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则F1与F2、p1与p2的大小关系如图所示,一封闭容器中盛满了某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和p1[图1中(a)],若把容器倒置后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和p2[图1中(b)],则F1与F2、p1与p2的大小关系是( )A.F1=F2 ,p1=p2B.F1>F2 ,p1>p2C.F1=F2 ,p1<p2D.F1>F2 ,p1=p25、如图所示,有一个容器高为40cm、质量为1kg、底面积为100cm2、容积为6×10-3m3,容器中装满水并置于水平桌面上.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4)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连通器1、如图所示,连通器左端试管横截面的半径为2R,右端试管横截面的半径为R.左、右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1/2H.那么打开开关K后,右管水面能够上升到距离底部的最大高度为()A. 1.5HB. 1.3HC. 1.1HD. 0.9H2、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中盛有水并且水面相平,它们之间有斜管相通,K是阀门,当K打开后,则A.由于水受力由甲流向乙B.由于N处的压强大于M处的压强,水由乙流向甲C.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等于N处的压强D.水不流动,M处的压强小于N处的压强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下列图形符合实验事实的是()4、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A.向左流动B.向右流动C.不动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液体压强计算题1、如图所示,水塔与自来水管组成连通器,若水塔内水面高度h1=18m,五楼与四楼住户水龙头出水口的高度分别为h2=13m、h3=10m,水龙头出水口面积为2cm2,g取10N/kg.请你计算五楼住户在水龙头出水口:(1)水的压强;(2)受到水的压力2、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个质量为100g、体积为40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