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防疫程序

合集下载

猪的免疫防疫程序

猪的免疫防疫程序

猪的免疫防疫程序猪的免疫程序1、仔猪、育肥猪超前免疫:初生、吃出乳之前立即用猪瘟兔化弱毒苗接种两头份,免疫2小时后方可哺乳(适用于产后子猪及猪场)。

皮下或肌肉注射。

然后60-65日龄时,再强化免疫一次。

7-15日龄免疫接种一次猪气喘病;或气喘病灭活苗,1周首免,2周龄后第2次免疫。

1周龄和断奶后各免疫接种一次伪狂犬病病毒K61弱毒疫苗。

20-25日龄,猪瘟免化弱毒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25-30日龄,猪丹毒、猪肺疫疫苗,皮下注射。

30-35日龄,仔猪副伤寒疫苗,口服或注射。

35日龄(猪口蹄疫常发区)用灭活苗,进行首免非疫病发生区,每年3月份和9月份各注射一次。

55-60日龄,猪瘟兔化弱毒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60日龄,仔猪副伤寒,皮下注射。

70日龄,猪丹毒、猪肺疫疫苗,皮下注射。

每年秋冬季交接时注射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2、繁殖母猪配种前30天,猪瘟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猪丹毒、猪肺疫,皮下注射。

猪细小病毒,皮下注射。

日本乙型脑炎弱毒苗接种一次。

猪气喘病疫苗免疫接种一次。

临产前15-20天和40-42天猪分别用仔猪大肠杆菌苗(K88、K89、987P)免疫接种一次。

产前30天和15天分别用红痢灭活菌苗,免疫接种一次。

产前一个月用萎缩性鼻炎油佐剂二联灭活菌苗免疫接种一次。

产前一个月注射伪狂犬疫苗。

3、种公猪每半年: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皮下或肌肉注射。

配种前45天,日本乙型脑炎,皮下或肌肉注射。

每年接种一次萎缩性鼻炎油佐剂二联灭活菌苗。

二、规模化猪场驱虫模式1、对猪场全部猪驱虫一次;2、母猪产仔前1-2周驱虫一次;3、公猪一年驱虫二次;4、仔猪断奶前转群前驱虫各一次;5、新购猪只驱虫二次,隔离至少30天才能并群;6、彻底清洁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管理,防止再次感染。

小猪打疫苗的流程

小猪打疫苗的流程

小猪的免疫程序并非一成不变,一般情况下,根据所在区域的猪病流行情况不同、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水平不同、猪群抗体水平不同等,猪场制定的小猪免疫程序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的小猪防疫程序,不少猪场使用,供网友们参考:
1、7日龄时接种蓝耳病弱毒疫苗,配专用稀释液耳后根肌肉注射,剂量1毫升。

2、14日龄时接种气喘病疫苗,耳后根肌注,剂量1毫升。

3、21日龄时接种猪瘟疫苗,配生理盐水肌肉或皮下注射,剂量1头份。

4、28日龄时接种蓝耳病弱毒疫苗,配专用稀释液耳后根肌肉注射,剂量1头份。

5、35日龄时接种气喘病疫苗,耳后根肌注,剂量1毫升。

6、35日龄时接种口蹄疫疫苗,耳后根肌注,剂量1毫升。

7、63日龄时接种口蹄疫疫苗,耳后根肌注,剂量2毫升。

8、70日龄时接种猪瘟疫苗,配生理盐水肌肉或皮下注射,剂量1头份。

小猪发育不成熟,比较脆弱,为了避免接种应激引发的健康和免疫效果问题,在小猪转圈、断奶、换料时最好不要接种疫苗。

猪的免疫程序

猪的免疫程序

为什么在颈部注射
(1) 颈部肌肉发达,容易找准部位; (2) 颈部最容易找准部位,因为猪头是最 不灵活的; (3) 颈部皮肤比较薄,特别是大猪,这一 些非常重要,不容易断针; (4) 颈部的肉质量差,即使出现问题,也 不会影响猪肉品质;
三、影响生猪免疫效
果的因素与对策分析
影响生猪免疫效果的因素
疫苗问题
1.自身质量问题: 疫苗不是正规生物制品
厂生产,质量不合格或已经过期失效,疫 苗运输或保存不当,受日光直接照射或在 高温中放置时间过长等均会影响疫苗效果。
2.稀释不当
疫苗的稀释剂选用不当或使用未经消毒 或受到污染的稀释剂;饮水器未消毒、清 洗或饮水器中含消毒液等。对疫苗的稀释 正好误用了存在问题的水源,致使疫苗产 生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注射器或针头未 经清洗或高压蒸馏消毒,或注射器操作时 沾上消毒液等均会导致免疫效果不理想或 免疫失败
经产母猪
日龄
临产前60天 临产前52天 临产前45天 临产前38天 蓝耳 传染性胸膜肺炎或副猪嗜 血杆菌 细小病毒 萎鼻
类型
剂量
免疫接种方法
1-2头份 肌注 1-2头份 肌注 2-4头份 肌注 2-4头份 肌注
临产前30天
临产前18天
伪狂犬
2-4头份 肌注
冬春两季:K88K99+胃流轮 1-2头份 肌注
五忌给怀孕母猪注射疫苗
疫苗是一种弱病毒,能引起母猪流产、早 产或死胎。对繁殖母猪,最好在配种前一 个免疫力。
六忌过早给仔猪注射疫苗
刚出生的仔猪可从母体获得母源抗体,能 有效地抗病,除遇特殊情况(如超前免 疫),一般不过早接种疫苗。如果过早地 注射疫苗,一是仔猪免疫应答较差,二是 干扰了母源抗体。所以仔猪注射猪瘟疫苗 应在20日龄~25日龄首免,待60日龄需加 强免疫一次。

猪防疫程序和驱虫

猪防疫程序和驱虫

猪防疫程序和驱虫知识九、一个完整的养猪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一、常见猪病的推荐免疫程序(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日龄:猪瘟常发猪场,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2、3日龄:鼻内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3、7-15日龄:肌肉注射气喘病灭活菌苗、兰耳病弱毒苗;4、20日龄: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5、25-30日龄: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6、3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7、30日龄:肌肉注射仔猪水肿病菌苗;8、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9、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二倍量肌注。

10、生长育肥期肌注两次口蹄疫疫苗。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1.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疫苗;2.配种前20-30天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3.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口蹄疫、兰耳病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1.空怀期: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2.初产猪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以后可不注;3.头三年,每年3-4月份肌注一次乙脑苗,三年后可不注;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8.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10.产前16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1、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2、每年3-4月份肌肉注射1次乙脑苗;3、每年肌肉注射2次气喘病灭活菌苗;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一套完整的猪场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

一套完整的猪场免疫程序和保健方案

一、常见猪病的推荐免疫程序(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日龄:猪瘟常发猪场,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2、3日龄:鼻内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3、7-15日龄:肌肉注射气喘病灭活菌苗、兰耳病弱毒苗;4、20日龄: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5、25-30日龄: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6、3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7、30日龄:肌肉注射仔猪水肿病菌苗;8、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9、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二倍量肌注。

10、生长育肥期肌注两次口蹄疫疫苗。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1.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疫苗;2.配种前20-30天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3.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口蹄疫、兰耳病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1.空怀期: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2.初产猪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以后可不注;3.头三年,每年3-4 月份肌注一次乙脑苗,三年后可不注;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8.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10.产前16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1、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2、每年3-4月份肌肉注射1次乙脑苗;3、每年肌肉注射2次气喘病灭活菌苗;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五)其它疾病的防疫1.口蹄疫:(1)常发区:a. 常规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90日龄,以后每3个月免疫一次;b. 高效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180日龄,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

肥猪防疫流程

肥猪防疫流程

肥猪防疫流程1、防疫基础设施方面(1)消毒池(室):集约化猪场应有值班室和消毒池,生产区入口和各栋舍门口也要有相应的消毒池。

外来人员在大门口换鞋,欲进入生产区需更衣淋浴,本场职工进入生产区也需换鞋更衣。

(2)紫外线消毒区:进入生产区的更衣室应设有紫外线灯区,在上方、前后、左右分别安装紫外线灯管,对进入生产区的人员进行3-5分钟的紫外线消毒。

(3)兽医室:位于生产区下风向,用作兽医办公、放置药品器械、病死猪诊断和化验。

兽医室应配置相应的防疫器材和检测设备,如冰箱、消毒锅、分析药品和检测仪器、药品柜、消毒喷雾器、治疗和解剖用具、档案柜等。

(4)病死猪处理场(室):集约化猪场应有病死猪处理的专门场所,对病死猪只进行焚烧或深埋,也可在粪场附近设置一沉尸井,将病死或剖解猪只进行无害化处理。

(5)装猪台:装猪台设在生产区墙外,运猪车辆不准进入生产区,防止把病原体带入场内。

(6)一次性饲料袋:多数猪场运送饲料使用的是周转性麻袋,麻袋经过多次使用,可能为病原体的传播提供了条件,所以集约化猪场最好使用一次性麻袋。

2、防疫消毒程序(1)环境消毒: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烧碱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在大门口和猪舍入口设消毒池,使用2%烧碱或煤酚皂溶液等,并经常更换消毒液。

(2)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经过紫外线消毒3-5分钟。

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等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猪场工作人员不应串舍,更不应到兽医室、厨房、食堂等地方去。

猪场兽医不准对外诊疗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猪场应谢绝参观,特殊情况非参观不可时,要经严格消毒后,并更换场内工作服和工作鞋,方可进入生产区。

(3)猪舍消毒:空栏消毒,先将猪舍内的粪尿、垫草等清扫干净,再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待干燥后用10%-20%石灰乳或2%-3%烧碱溶液或1%-2%来苏尔溶液等,选用其中一种消毒剂进行消毒,然后再用水冲洗,干燥后再将调好的石灰乳涂于墙壁。

猪场免疫程序

猪场免疫程序

猪场免疫程序猪场应根据本地或本场疫病流行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而片面套用其它猪场免疫程序容易造成免疫失败。

以下仅推荐猪场的常规免疫程序,如果当地猪场有下列疫病流行情况时可按规定注苗,如没有该病流行则最好不注。

一、猪场免疫程序1、仔猪、育肥猪7-15日龄免疫接种一次猪气喘病灭活苗,1周首免,2周龄后第2次免疫。

1周龄和断奶后各免疫接种一次伪狂犬病病毒K61弱毒疫苗。

10-15日龄,猪水肿病多价灭活疫苗,肌肉注射。

20-25日龄,猪瘟兔化弱毒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25-30日龄,猪丹毒、猪肺疫疫苗,皮下注射。

30-35日龄,仔猪副伤寒疫苗,口服或注射。

35日龄(猪口蹄疫常发区)用灭活苗,进行首免非疫病发生区,每年3月份和9月份各注射一次。

55-60日龄,猪瘟兔化弱毒苗,皮下或肌肉注射。

60日龄,仔猪副伤寒,皮下注射。

70日龄,猪丹毒、猪肺疫疫苗,皮下注射。

每年秋冬季交接时注射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2、繁殖母猪、公猪(1)、70日龄以前,可参考仔猪、育肥猪的免疫程序。

(2)、每年春秋两季,对繁殖母猪、种公猪接种猪瘟、丹毒、肺疫、副伤寒疫苗;猪败血型链球菌病疫区,还要接种链球菌病疫苗。

(3)、有喘气病的猪场,对成年公、母猪,后备公、母猪,胸腔注射1头份猪喘气病疫,每年1-2 次。

(4)、初产母猪,产前一个月、半个月时,两次肌注仔猪红痢菌苗。

经产母猪,产前半个月肌注1次。

(5)、后备母猪配种前1个月,注射猪细小病毒病弱毒苗或灭活苗。

(6)、有伪狂犬病发生的猪场成年母猪及怀孕母猪产前1个月注射伪狂犬病疫苗。

(7)、每年蚊、蝇季节到来前1-2个月,对怀孕母猪肌注乙脑疫苗。

(8)、妊娠母猪产前40天和15天接种仔猪大肠杆菌腹泻K88、K99、987P三价灭活疫苗,预防初生仔猪黄痢。

(9)、近年来,国内发生的猪呼吸与生殖系统综合症(蓝耳病)宜应列入免疫计划。

公猪:采精或配种前2-3个月首免皮下或肌肉接种4ml/头,间隔20天以同样的剂量和途径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

猪场免疫程序

猪场免疫程序

猪场免疫程序猪场免疫程序是指通过采用适当的疫苗、药物和预防措施,保护猪群免受疾病的攻击。

以下是猪场免疫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疫苗选择疫苗是预防猪群疾病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在选择疫苗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疫苗的有效性,按照疫苗获得的保护时间、保护范围以及保护强度等因素进行选择;2.疫苗对疾病的控制能力,选用能够控制常见的传染病的疫苗;3.疫苗的适用对象,确定疫苗适用的年龄、体重、性别等范围;4.疫苗的价格和供应情况,决定选择哪种适用的疫苗。

二、疫苗接种1.接种对象的选择:针对不同年龄、体重、性别的猪只,选择不同适用的疫苗;2.全面接种:对于所有的猪只都应接种,确保猪群的充分保护;3.接种时间:疫苗接种要在病毒最易感染环境中前接种,通常为季节交替时期;4.接种方法:根据疫苗用途和接种对象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接种方法;5.疫苗的贮存和运输:确保疫苗细胞活性,提高疫苗的接种效果。

三、防疫饲料防疫饲料也是猪场免疫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取防疫饲料,是通过猪的食物摄入,促进猪群的免疫力增强,从而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

防疫饲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添加抗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增强猪体免疫力;2.添加酸化剂、盐酸、酚酸等防腐剂,防止饲料变质和病毒感染;3.给猪添加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维持猪的健康和生长。

四、环境卫生环境卫生措施是保障猪群健康的重要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场地管理:场地要保持良好的卫生和通风,避免病害传播;2.消毒措施:对于猪舍、饮水、饲料等进行定期消毒,防止病菌传播;3.排泄物的处理:对于猪舍内生活垃圾、粪便等进行收集和处理,以避免病毒和细菌滋生;4.工作人员的卫生:场内工作人员对于衣着、工具等应该注意消毒和清洁,防止病毒人为传播。

五、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对于猪场免疫程序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体检来及时发现和处理猪群中的疾病问题。

在体检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体检人员的专业技能:体检人员应具有猪类的基本医疗知识和疾病诊断能力;2.体检设备的完善:监测设备应当精准和灵敏,能在肉类流通及消费前,发现不良物品或病变躯体,及时拿出处理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防疫与卫生
第二十条、猪群的疫病防治工作,坚持“养重于防”“防重于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周遍疫病的流行情况做好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及其它一些疫病的防治接种工作,使猪群始终处于免疫状态。

严格按照猪场制定的免疫程序规定做好兽医防疫工作防止各种疫病发生和蔓延。

第二十一条、猪场谢绝参观,职工遵守兽医卫生防疫制度,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做好消毒防疫工作。

非因工作需要,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猪舍,工作人员每天清扫猪舍2次,并更换消毒液每周至少一次带猪消毒,每月一次猪舍环境大扫除、大消毒,做好灭鼠、灭蚊、灭蝇工作,并纳入防疫计划,杜绝一切病菌繁殖与传播。

第二十二条、猪群发生传染病时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疫情,尽快确诊查清病源对症治疗以免交叉感染,对病死猪要严格无害处理对已污染的场地进行彻底消毒。

第二十三条、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提高猪群健康水平是预防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饲养管理过程中对猪不要太粗暴,应人猪亲和,减少人为的疾病发生,尽量减少残疾及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