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中药物成分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蛇毒临床应用

蛇毒临床应用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药物,蛇毒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探究。
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蛇毒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疗效。
本文将深入探讨蛇毒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一、蛇毒的成分和作用机制**蛇毒主要是由多种蛋白质、酶和多肽等物质组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毒素、神经毒素、凝血酶、蛋白酶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具有复杂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蛇毒具有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解毒止痛等功效,对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
**二、蛇毒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1. 肿瘤治疗:蛇毒中含有多种抗肿瘤物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蛇毒可以通过直接注射、口服或静脉输注等途径应用于肿瘤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2. 心脑血管疾病:蛇毒中的凝血酶和蛋白酶等物质具有抗凝血和溶栓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中风等。
蛇毒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等方式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3. 免疫调节:蛇毒中的多肽和蛋白质等物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多种感染和免疫性疾病。
蛇毒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等方式应用于免疫调节,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三、蛇毒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 注意蛇毒的制备和质量:蛇毒需要经过严格的保质保量测试和检验,确保其质量和纯度符合临床应用的标准,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2. 严格控制剂量和用法:在应用蛇毒时,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剂量和用法,避免出现用药不当或过量等问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风险。
3. 注意观察和监测疗效:在应用蛇毒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疗效达到最佳状态。
**四、结语**蛇毒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资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应用潜力,在临床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蛇毒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蛇毒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王艳妮;鲍毅新【期刊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5)002【摘要】就国内外主要毒蛇的蛇毒组分、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及蛇毒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蛇毒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主要包括酶、神经毒性多肽、神经生长因子、膜活性多肽及其他生物活性肽,其中酶类包含多种与凝血系统、纤溶系统相关的成分.蛇毒在医药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促凝作用、溶栓作用、镇痛作用、降压作用和抗肿瘤作用.%It was overviewed the composition of snake venom, the effects of snake venom fractions on blood coagulation system, and the medical applications.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nake venom is very complex, containing the enzymes, neurotoxic polypeptide, nerve growth factor, active membranous peptides and other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s. The enzymes contain a variety of component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coagulation system and fibrinolytic system. The component of venom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medical fields, such as procoagulant effect, thrombolytic effect, analgesic effect,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and antineoplastic effect.【总页数】6页(P189-194)【作者】王艳妮;鲍毅新【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96.3【相关文献】1.蛇毒毒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J], 金夕琳;张洁;江海龙;陆一鸣2.姜黄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J], 陈秋如; 郭亚星; 江珊; 林清叶; 孙伟明3.吖啶酮衍生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J], 郑凯雯;潘凯云;陈巧红;孙伟明;康杰;陈敬华4.响应性水凝胶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J], 唐立宗;张琳;董云生;齐春晓;刘祥胜;王淑芳5.环保酵素对药用植物的影响及其在医药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田佳明;刘佩勇;孙鹏舒;赵建邦;吴耀新;熊志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蛇毒灾临床上有哪些应用?

蛇毒灾临床上有哪些应用?我国对蛇毒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展很快。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蛇毒有以下的临床应用。
⑴镇痛作用早在20世纪70年代,广州医学院研制的眼镜蛇毒注射液用于临床,对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恶性肿瘤痛、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痛、偏头痛、带状疱疹等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
蛇毒作为镇痛剂有如下优点:作用显著且持久、安全范围宽、连续用药无耐药性,不像吗啡那样有成隐的感觉和危险。
昆明动物研究所于1976年从眼镜蛇毒中试制成功的克痛灵,对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⑵降低血压国外报道,从巴西矛头蝮蛇毒分离得到一种活性肽,能阻断血管紧张素的转化,从而降低人体血管紧张素的增压活性,可用于防治肾性高血压及长时间压迫肾动脉所致的血压升高。
我国也已发现五步蛇毒中有降压活性非常明显的组分,可开发成一种新的降压药。
⑶止血作用蝰蛇毒可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而形成凝血块,可用0.1%蝰蛇毒的灭菌溶液治疗血友病等的出血。
此外,还可以用于血液病的鉴别诊断,成为临床检验方法之一。
⑷抗癌作用沈阳部队总医院利用蝮蛇毒配合化学疗法,治疗骨肉瘤患者,使患者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近年来,上海长宁区新东地段医院用蛇毒胶囊治疗各种癌症,有使肿块缩小、延长癌症病人生存期等疗效。
中国医科大学开展了蛇岛蝮蛇的原毒与分离毒对抑制肿癌的研究,结果表明抑癌率达30%~87.1%。
此外,解放军238医院组见的全军蛇毒临床应用研究中心,对蛇毒抗癌抑癌组分的提取与分离已经完成,进入动物实验和临床阶段。
⑸治疗脑血栓及脉管炎解放军238医院利用长白山白眉蝮蛇毒,经高温度纯化,得到类凝血酶,医药名叫“清栓酶”,不含任何有毒成分,治疗脑血栓及其后遗症。
临床证明,该酶安全可靠,疗效很好。
对脉管炎病人能使疼痛迅速缓解,并促进食欲和睡眠的作用。
有部分脑血栓偏瘫病人还从此得到了康复。
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中国医科大学研究室用毒蛇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经钡餐及胃镜复查,仅用药30天,5例完全治愈,1例溃疡缩小。
蛇在医学与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蛇在医学与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蛇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生物,其在医学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介绍蛇在医学与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对人类健康和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1. 蛇毒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蛇毒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药物资源,其化学成分中包含许多具有药理活性的分子。
蛇毒中的生物活性肽和蛋白质被广泛研究,许多研究已经发现蛇毒中的成分具有抗凝血、抗肿瘤、抗菌等作用。
这些成分潜力巨大,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性。
2. 蛇毒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蛇毒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对癌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的特点。
利用这些成分,科学家们研发出了一些特定的药物,能够抑制癌症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不对正常细胞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
这些药物的研究和应用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3. 蛇毒在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蛇毒中的一些生物活性肽和蛋白质具有调节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的作用。
这些成分能够影响血管的收缩和扩张,调节血压和血流,因此有望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新药。
此外,蛇毒中的一些成分还能够阻断血栓的形成,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4. 蛇皮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蛇皮具有良好的抗菌性、渗透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医学领域的组织工程研究中。
利用蛇皮作为载体和支架材料,可以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有助于创面愈合和皮肤再生。
蛇皮的应用为医学领域的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技术手段。
5. 蛇的神经系统研究蛇的神经系统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蛇的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人类的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独特之处,比如蛇具有极其灵活的体态和高度敏感的触觉系统。
通过研究蛇的神经系统,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神经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为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蛇在医学与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蛇毒中的成分可用于药物研发、癌症治疗和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蛇皮可用于组织工程;蛇的神经系统可用于神经生物学研究等。
蛇毒的毒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

海登陆作战以及和平时期的岛屿防御等都要面临海洋生物伤的危险。
同时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产业开发的重点地区,近年来随着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增多,海上作业人员及海边度假游客遭受海洋生物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其中,海蛇咬伤是最常见、最严重的海洋生物伤,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进行常见海蛇咬伤的防治研究是我军进行海上军事行动面临的特殊医疗卫生保障课题;也关系到海洋资源开发,如潜水作业、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沿海城市旅游业及沿海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我国必须加紧抗海蛇毒血清的研制、推广生产和应用研究。
同时抗海蛇毒血清如何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特别是当抗蛇毒血清不能在现场立即使用时(这种情况将占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器质性损伤,表现出严重的中毒症状,预计此时单凭抗蛇毒血清难以使患者快速痊愈,需用哪些对症支持措施正是需要研究的内容;另外,抗海蛇毒血清在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监护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尽早发现病情变化、进行预见性的急救护理,也是亟待研究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1] 覃公平1中国毒蛇学[M]1第2版1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151[2] 包水明,周亚平1我国主要毒蛇及其毒性、排毒量和蛇伤救治[J]1江西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1997,18(6):512521[3] T u A T1B i otoxicol ogy of sea snake venom s[J]1A nnEm erg M ed,1987,16(9):1023210281[4] CharlesM Ph illi p s1Sea snake envenom ati on[J]1D er m atol ogicT herapy,2002,15(1):581[5] 王乃平1广西部分地区1990年蛇伤399例流行病学研究[J]1蛇志,1991,3(2):4281[6] 王光禄157例海蛇咬伤治疗分析[J]1蛇志,1999,11(3):502511[7] 张黎明,陈志龙,吕 挺,等1南海及北部湾海域海洋生物伤及其防治调查[J]1中国公共卫生,2001,17(9):83328341[8] 李其斌,川村善治,泽井芳男,等1精制多价抗海蛇毒血清的制作[J]1蛇志,2001,13(2):791 [9] R aid H A1Sea snake bites[J]1B risM ed J,1956,2:731[10] Cheymol J,et al1A cti on neure m usculaire de croisveni os d′hydroph iile′s[J]1Toxicon,1976,5:1111 [11] 陈家树,吴秀荣1平颏海蛇毒的毒理学研究[J]1动物学报,1990,36(3):26822721[12] 李其斌,王乃平,汤圣希,等1抗青环海蛇毒血清治疗海蛇咬伤4例报告[J]1蛇志,1994,6(4):4261[13] A li S A,A lam J M,A bbasi A,et al1Sea snakehydroph is cyanocinctus venom H istopathol ogicalchanges induced by a m yotoxic phos pholi pase A2(PLA22H1)[J]1Toxicon,2000,38(5):68727051 [14] W h ite J1Envenom ing and antivenom use in A ustralia[J]1Toxicon,1998,36(11):1483214921 [15] C raig T hom asM D1Susan Scott1F irst A id andM edical T reatm entof H aw aii’sM arine Injuries[M]1In:A ll Stings Considered1[16] Am aral C F S,Compolina D,D iasM D,et al1Tourniquet ineffectiveness to reduce the severity ofenvenom ing after C rotalus durissus snake bite inBel o Horizonte M inas Gerais B razil[J]1Toxicon,1998,36(5):80528081[17] SutherlandS K1T reatm ent of snake bite and arach ridpois oning[J]1A ustralian Fam ily Physician,1978,27222881[18] 马成尧,倪丽娟,等1临床应用抗蛇毒血清皮试的体会[J]1蛇志,2001113(3):362381[19] Khow Chanhom e Omore1Effectiveness of T hai cobra(N aja kaou th ia)antivenom against sea snake(L ap e m is hardw ick ii)venom:verificati on by affinitypurified F(AB′)22fragm ents[J]1J2N at2Toxins,2001,10(3):24922531[20] 庞卫国,庞家善1两种抗蛇毒血清治疗青环海蛇咬伤1例报告[J]1蛇志,1997,9(4):501蛇毒的毒性成分及其应用研究贾 艳1,胡延春1,张乃生2(11塔里木农垦大学动科院,新疆阿拉尔 843300;21解放军军需大学兽医系,吉林长春 130062) [分类号]R996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639(2004)02-0023-10蛇毒是从毒蛇的毒腺中分泌出来的一种毒液,属于生物毒素。
蛇毒中天然活性小分子药物研发

蛇毒中天然活性小分子药物研发蛇毒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资源,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人类来说,蛇毒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物质。
但是,正是因为蛇毒中存在许多具有活性的小分子物质,使其在医学研究和药物研发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现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和研究蛇毒中的天然活性小分子药物,试图将其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众所周知,蛇毒中蕴含着众多的生物活性成分,如蛋白酶、毒素、多肽、酶抑制剂、生物碱等。
这些物质在蛇体内起到特殊的生物学功能,例如对猎物的麻痹、杀死猎物或抵御天敌。
而正是这些功能,使得科学家们开始探索这些天然活性小分子药物的潜在药用价值。
蛇毒中的天然活性小分子药物研发具有巨大的潜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抗癌研究:蛇毒中的某些天然活性小分子被发现具有抗癌作用。
例如,蛇毒中含有一种名为“紫杉醇”的小分子物质,其能够干扰癌细胞的正常分裂过程,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同时,蛇毒中的另一种成分“卡利金”也显示出良好的抗癌效果。
这些发现为抗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2. 神经系统疾病治疗:蛇毒中的一些成分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
例如,一些蛇毒中的神经毒素能够影响神经传导,从而对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癫痫等产生治疗作用。
这些天然活性小分子药物的研发可能会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3. 抗菌药物研究:蛇毒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活性。
例如,蛇毒中的某些多肽物质对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具有抑制作用。
这表明蛇毒中的天然活性小分子药物可能成为开发新一代抗菌药物的重要来源。
为了研发蛇毒中的天然活性小分子药物,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
其中包括对蛇类的分类学研究、蛇毒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活性成分的筛选和鉴定等。
这些研究工作需要结合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涉及到复杂的实验操作和分析技术。
此外,由于蛇毒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物质,为了保证研究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人员还需要在合适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
蛇毒成分的结构鉴定和功能研究

蛇毒成分的结构鉴定和功能研究蛇毒作为一种天然毒素,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然而,在医学和化学领域,研究蛇毒的结构和功能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
蛇毒成分的结构鉴定和功能研究,不仅能够为蛇毒的治疗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能够为药物研发和新材料的开发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蛇毒成分的结构鉴定蛇毒成分的结构鉴定,是指通过分离蛇毒中的各种毒素,并通过理化手段对这些毒素进行结构鉴定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结构鉴定方法主要包括质谱分析、核磁共振技术、X射线晶体学等。
这些技术都是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出蛇毒中各种成分的结构信息。
在实际研究中,结构鉴定技术的选择取决于物质所具有的性质和应用的需求。
例如,对于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的蛇毒成分,人们通常会选用质谱分析技术进行研究。
而对于需要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的蛇毒成分,人们则会选择X射线晶体学技术进行研究。
二、蛇毒成分的功能研究蛇毒成分的功能研究,是指通过研究蛇毒中各种毒素的生物学活性和化学性质,探究这些毒素在医学、生物技术和化学领域中的应用潜力。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抗癌治疗、神经保护、抗菌、抗炎等。
1. 抗癌治疗研究表明,蛇毒中的某些毒素具有抗癌活性,例如长蛇毒素、独龙蛇毒等。
这些毒素能够通过多种作用途径对肿瘤细胞进行干扰和选择性破坏,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此外,这些毒素还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等,对于肿瘤的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 神经保护蛇毒中的某些毒素可以通过钙通道的调节作用,调节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从而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例如,蝮蛇毒中的高毒素(HV1)可以通过选择性调节钙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减缓或抑制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
这一作用机制不仅有助于预防神经损伤的发生,还能够促进神经退化疾病的治疗。
3. 抗菌和抗炎研究发现,蛇毒中的一些毒素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例如嗜酸性环肽和拉氏毒素等。
这些毒素可以与细菌细胞膜或细胞壁结合,破坏其结构和功能,从而阻止细菌的生长和增殖。
蛇毒抗寄生虫成分的研究进展

蛇毒抗寄生虫成分的研究进展谢娟,宾文凯△,田彪(湖南省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诊科,湖南衡阳421029)[摘要]探讨蛇毒抗寄生虫成分的作用以及在药学中的应用,为抗寄生虫新药的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蛇毒多种成分均有抑制寄生虫病的作用,可通过阻断寄生虫的传播途径、抑制寄生虫的感染、治疗寄生虫病等,其在抗寄生虫的应用方面具有较大发展的价值。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蛇毒抗寄生虫的应用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了蛇毒抗寄生虫的作用以及其机制,以期为蛇毒抗寄生虫成分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蛇毒;抗寄生虫;巴豆胺;磷脂酶A;L-氨基酸氧化酶[中图分类号]R99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61-5639(2626)64-6417-63dvi:16.3969/j.ion.1061-5639.2626.64.206Advancee o rseerh on anti-parasitr components of snake venomXIA Juan,BIA Wen-hni,1IAN Bino(Emerqency department of Nanhua SiOateb hospital,Nahdua univeuity,Hengana City,Hunan Provicce,461006,Chma)[Abstract]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anti-pamsite component of venom and its appCcation in pharmacy,and to providc imporWnt ufec-ence foc the research and devehpment of new anti-pamsite dups.Various components of snahe venom have the fucction of indibiOna pamsitic diseases:which can bloch the transmission route of parasites:indibit the infection of parasites,treat pamsitic diseases:etc:and have great devehpment value in anti-pamsitic appheation.tn ordec to providc reference for the useamh,deveh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nti-pamsite components of snahe venom,this papec summarizes the document literatures relate to anti-parasit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snahe venom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Snahe venom;Anti-pamsite;CuWnic amice;Phosphoypase A2;L amino acid oxidase寄生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其导致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40(12):3796_3803. n2
H∞Z,Uu M,Coun髓U C,et
acute
分离的L.氨基酸氧化酶和从南美响尾蛇恐怖亚种(c砌Ⅲ琳 du胁s嬲把rri触淞)分离的磷脂酶A2 cmto】【in毒素对癌细胞增
【参考文献】
¨ ]
Doley R,l(iIIi R.PrDtein
complexes
in snake
venom[J].ceuIIl盯
蛐d Moleclll缸Ijfe sciences,2009,66(17):2851.2871.
心]
Jain D,Kurn盯s.snake venom:a potent蛐ticancer agent[J]. Asi粕Pac击c J伽mal of C锄cer Pmvention,2012.13(10):4855—
Sh豇I啪DG,Atkinson IuP,Clli肼)endale T,et a1.1Il协lven伽s ancrod fbr m妇科1t 0f删te i∞}删血c s乜Dke:the s】『AT ghldy:a rand0IIlized
绿曼巴蛇(眈,洳唧拈o,lg瑚斑唧),随后又从拟角蝰蛇
(ne删如e膦l∞pe邝幻m)、细鳞太攀蛇(仇”册n獬 micro却池f础)、crot口fw du廊s淞c∞c鲫e姚等蛇种中分离出
・100・
西南国防医药2015年1月第25卷第1期
综述・讲座
蛇毒中药物成分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张志晓,谢振锋,胡挺松,崔庆华,郑颖,范泉水
[关键词]蛇毒;医药;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
595.8
文献标识码A
doi:lO.3969/i.issn.1004旬188.2015.01.043
文章编号l004-0188(2015)0l旬100旬3
口 ]
Serrano
M鸭.711le
long mad of research
on
snal【e venom∞rine
pmteina∞s[J].7I铺con,2013,62:19.26.
H]
M卵kessy sP.nlIombin・like enzyInes in snal【e Ⅺmi R
veno眦[M]//
NP[29]. l=I 0
c0“删ed伍al[J].J』¨n,2000,283(18):23鳄040B.
He衄erici
MG,Kay R,Bogou鹪lavsky
J,et a1.Intmvenous柚crod
for加ute ischaeIIIic stroke in tIle Eumpe舭Stroke Tr髓tment wilh
S,MarderⅥ,Levy
DE,et of
a1.Ancrod趴d肺rin fom鲥仰
pe墙pec西es∞mech卸isms
3277-3280.
action[J].stmke,2011,42(11):
"]
7I细∞∞KH,&蚪PH,G㈣㈣J.㈧0f de曲衄i∞widl
nlia
sevm触iscllae—
眉蝮蛇(Gf0,戗琳6I!D,出历si乃豇站泌)¨“,主要用于急性脑栓
基金项目: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项目(13QNP068);全军“十二 五”医学科研面上项目(cwsllJ280);成都军区“十二五”医学科研 重点项目(B12026);成都军区“十二五”医学科研面上项目
(C12062)
塞的治疗,在冠心病、高黏血症和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中也 有所应用¨…。 蕲蛇酶是我国独立开发并应用于临床的纤溶酶抗血栓 药物,来源于尖吻蝮蛇。在临床上蛇毒纤溶酶主要用于治疗 血栓性疾病,对冠心病和心肌梗死也有一定疗效。对急性期 脑梗死患者应用纤溶酶进行治疗后,可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
0f 5Hale Waihona Puke 0stIoke瑚Illts
subjects begi衄ing treatIllent访山in
6 hou璐0f stroke
on船“n tIIe Ancrod stroke Program[J].s咖ke,
年拉1,从眼镜蛇(肌咖n咖mm)蛇毒中分离的cardiotoxin-3
毒素具有抗癌特性Ⅲ。。从眼镜王蛇(印^卸岫k肌础)
一 ] 喁]
clinica】&I翩ofy In髑b吕ati加,1978,38
n℃剖【Ⅱ屺nt
wrDd:aⅧ1dImized bl砌咖dy[J].
Atl‘inson IuP.AncIod iIl tlle
of
acute
ischaemic stlDke
[J].Dm铲,1997,54(3):100・108.
by
Sc卸di珊vi卸如【ⅡTlal 0f (5):43l—435.
中含有某些可以降低血压的成分。卡托普利(capto研1)和
依那普利(Enal印ril)是最早在对美洲矛头蝮蛇(B.越mm∞) 蛇毒的研究中因为缓激肽(bradykinin)的发现而应用于临床 的降压药物‘26圳。另外,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NP)也 是潜在的降压药物,最早从蛇毒腺中分离的NP来自于东非
kD,无精氨酸酯酶活性,对纤维蛋白原无凝结作用,但有
轻微出血活性。 2止血药物 来自于矛头蝮属B.,,m咖耐的巴曲酶可表现出明显的抗 凝和降纤作用;而来自于该属曰.叻m的巴曲酶作用相反,具 有促凝作用。瑞士素高(solco)公司生产的血凝酶 (Reptil鹊e,中文商品名“立芷雪”)即来自于B.ntMc蛇 毒¨“,在临床上已经使用多年。我国自主研发的蛇毒血凝
行了多次小规模的临床应用研究。初期的药物使用评价指 出,安克洛酶在初期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l临床治疗中能 显示出很好的疗效旧J。之后随着大规模随机双盲、安慰剂对 照临床试验的进行,she册粕等一。对2613例发病3 h内的急 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用药治疗结果证实,安克洛酶组患者存 活率显著提高,但同时增加了颅内出血的风险。之后对 1222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试验证实,在发病3 h后 不推荐使用安克洛酶进行治疗。1…。2009年发表的美国、加 拿大、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的500例中风 患者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安克洛酶在患者中风6 h内使用 未显示出足够的疗效,反而会导致患者颅内出血风险有升高 的趋势…1。因此,安克洛酶已经基本不用于中风治疗,在美 国以外的一些国家仅用于深层血管血栓和冠状动脉旁路手 术H。。Ha0等¨副对之前完成的安克洛酶和降纤酶的5701 个临床试验病例的总结发现,这些抗栓药物的使用可以降低 患者死亡风险,但是需要更多临床试验确认这一结论。 另一个在l临床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的降纤药物是巴曲酶, 最早由von l(10busitzky和K6nig于1936年在对矛头蝮属
(鼢矗n唧)的研究中发现p1。来自于矛头蝮属日.瑚咖ni的
巴曲酶可表现出明显的抗凝和降纤作用,在临床治疗中主要 应用于脑梗死、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心绞痛的治疗,也可 用于外科手术出血的预防和治疗¨“。zh趴g等¨41对15例 下肢深部静脉血栓患者应用巴曲酶进行治疗后,发现巴曲酶 能有效地消除深部静脉血栓的相关临床症状,达到成功保肢 的治疗效果。对缺血性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随高血 纤维蛋白原的患者,用巴曲酶进行间歇性(1年内每间隔3 个月进行1次注射)静脉注射治疗后,可有效降低中风和短 暂性缺血发作出现复发的危险,并且在这种治疗中引发出血 性中风的风险也很低【1“。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所使 用的巴曲酶多为日本东菱药品工业株式会社所产的巴曲酶 注射液(商品名“东菱迪芙”),该药物在日本本土没有获准 进入临床研究,后来转至中国进行后续开发却获得了很大的 成功,在临床治疗中获得了很好的推广使用¨6。”J。 降纤酶目前由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进 行临床应用,来源于尖吻蝮蛇(珧i,叫咖蠡£rodD凡∞以琊)和白
作者单位:650032昆明,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志晓, 胡挺松,崔庆华,郑颖,范泉水);右江民族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 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谢振锋) 通讯作者:范泉水,E—mail:fqsl68@126.com
万方数据
西南国防医药2015年1月第25卷第l期
缺损,在短期临床疗效上也有较好的效果幽J。本实验室郑 颖等旧¨从江浙蝮蛇(c;flo州i凇地咖)分离的纤溶酶也具有溶 栓作用,但产量较低,影响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从尖吻蝮蛇 中分离的精氨酸酯酶旧1和纤溶酶∞o可以溶栓,后者分子量
酶(锄crod)、巴曲酶(batmxobin)、降纤酶(de胁rase)和蕲蛇
酶(acutobin)。前三者属于蛇毒类凝血酶(snaI【e
thmmbin—like venom
enzynles,sⅧ.E),sVTLE为丝氨酸蛋白酶,同
时具有精氨酸酯酶和酰胺酶活性一1。蛇毒类凝血酶可以直 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其释放血纤肽A或血纤肽B,从而 可使纤维蛋白单体首尾聚合发生凝固,因其表现出凝血酶的 功能而被称为类凝血酶。与此同时,蛇毒类凝血酶不能在人 体内激活凝血因子xⅢ,由它水解生成的纤维蛋白单体虽可 首尾聚合,但不能产生侧链交联,很容易被天然网状内皮系 统吞噬或被纤溶系统清除降解,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 而呈良性的去纤维蛋白状态,因此在机体内表现出抗凝和降 纤作用H1。蕲蛇酶属于纤溶酶,纤溶酶是纤维蛋白(原)溶 解酶[胁rin(ogen)ol”icenzyme,FLE]的简称,可分为单链的 锌金属蛋白酶和单链或双链的丝氨酸蛋白酶,多为锌金属蛋 白酶。蛇毒纤溶酶不需要活化剂的激活,可以直接切割纤维 蛋白(原)生成血纤肽,因而不会引起聚集"J。
蛇毒生物活性成分众多,主要包含蛋白酶和多肽,二者 占了蛇毒干重的约90%~95%【l…。随着蛋白分离纯化技 术的不断发展,蛇毒中的许多生物蛋白活性成分也逐渐地被 分离纯化出来,人们在生物活性功能、毒理学、药理学等方面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将蛇毒中有效的药用成分应用于人 类疾病治疗上。目前针对蛇毒中所含的有效药物活性成分 所展开的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主要集中于抗血栓、止血、降 压、抗癌和止痛药物方面。 l抗血栓药物 蛇毒中具有抗栓溶栓作用的蛇毒蛋白酶主要有安克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