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盛唐气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 (共4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 (共43张PPT)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吐蕃统一
青 藏 高 原 吐 蕃 7世纪前 期,吐 蕃的 松赞干

游牧、农 耕生活
藏 族
统一青 藏高原。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2、唐与吐蕃和亲: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 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修建小昭寺,参与修建 大昭寺。松赞干布派贵族子弟来学习,还请求……。
唐邢窑白瓷欣赏
白瓷罐
梅瓶
白瓷盖罐
唐三彩欣赏
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以黄、绿、白三色为 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因唐三彩 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
黑釉三彩马
三彩骆驼载乐俑
3、商业繁荣
都城长安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争 气,商业繁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 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市(商业区)、坊(居 民住宅区))
筒车的先进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唐代筒车的最大优点是不用人工。筒车一 昼夜能灌田一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拓展探讨:你知道曲辕犁和筒车的作用是什么吗?
它们的工作原理又是什么?
知识小链接:曲辕犁: 筒车,也叫“水转筒车
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 东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 的东江地区,它的出现是我国 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 ”.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 水灌田.据史料记载,筒车 发明于隋而胜于唐,距今 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 古愁。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重要知识点总结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盛唐气象》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3课《盛唐气象》重要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必背重点】
经济的繁荣农业
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耕作)和筒车(灌溉)
等生产工具
手工业
(1)纺织业: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
于全国
(2)陶瓷业: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闻
名中外的唐三彩
商业
都城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
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民族交往与交融政策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被北方和西北地
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方式和对应史实
战争
唐太宗发兵击败东突厥;唐高宗时,唐朝联合
回纥灭西突厥
册封
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
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设置
机构
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
的天山南北地区
通婚
(和亲)
文成公
主入藏
(641年)
背景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
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
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易混淆知识点】
1.“曲辕犁”的“犁”字下面是“牛.”。

2.唐朝越窑的瓷器品种是青瓷
..不是青花瓷。

3.文成公主入藏是在唐太宗
...时期,金城公主入藏是在唐中宗时期。

4.“诗史”指的是杜甫的诗
....。

【知识拓展】
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1)经济繁荣为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
(3)各民族间的交往和对外交流的频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图片解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 人不沽gū 酒,何处不闻乐。”这是唐 朝诗人刘禹锡的诗《百花行》,描写 的是长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唐朝前 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 。盛唐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 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 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 什么样的辉煌局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诗仙—李白
李白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
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繁华的长安西市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 1唐朝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击败突厥,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 2唐朝的民族政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开放的社会风气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弈棋仕女图》
马球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29张PPT)
结合图片和课本知识,说说唐朝社会风气的特点?
社会风气开放,社会充满活力,社会风气兼容并包, 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
相关史事
唐中宗时,吐蕃赞 普尺带珠丹与唐和亲, 迎娶了金城公主。他上 书唐朝皇帝说,唐朝和 吐蕃“和同(为)一家 ”,自称“甥”,称唐 朝皇帝为“舅”。唐穆 宗时,唐蕃订立盟约, 并专门刻“唐蕃会盟碑 ”,表明世代友好。

盛唐气象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盛唐气象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三 从吐蕃传来的马球运动在盛唐时期非常流行, 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甚至宫廷妇女都参与其中。唐与 吐蕃、突厥首领会盟时组织马球比赛。日本遣唐使把马 球的玩法带回了日本。马球运动这项强健体魄、开放心 胸的运动,是当时社会和平、富足的体现,是“盛唐气 象”的一个缩影。 ——摘编自吴建华《从马球文化看唐代文化的包容性和
9. (2022 广东)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 期,名家辈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
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 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是( D )
A. 骆宾王 C. 白居易
B. 杜甫 D. 李白
10. 题10表为白居易部分诗句摘录。由此可见( D )
诗名
摘录
《观刈麦》
盛唐的自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安城商业活 动的特点。(2分)→侧重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城中设东、西两市,是城中商业活动的中心;商铺林 立;来自各国和各地的商人云集长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 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什么?(2分)列举唐太 宗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史事。(2分)→侧重考查 历史解释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发兵击败东突厥,加强对 西域的统治;设置安西都护府;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 布。(任举一例即可)
唐政府规定在两市四面立邸,为各地商人活动提供方 便。市内不仅有一般的邸店,还有专为西域商人而设的 波斯邸。波斯邸的设立和胡商的众多,也是商业繁荣的 一种反映。
——摘编自曹尔琴《唐长安的商人与商业》
材料二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 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 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 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 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盛唐气象》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盛世的气象。

内容包括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的繁荣景象,认识唐朝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唐朝的繁荣和发展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兴趣,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认识唐朝的繁荣景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2.难点: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3.媒体资源:图片、音频、视频等。

4.学生活动材料:分组讨论的题目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的图片和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唐朝历史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唐朝繁荣景象的原因和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唐朝繁荣的原因和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优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优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教案优秀一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以文成公主入藏等史实为例,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知道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通过诗歌了解几位大诗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

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课件(共6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课件(共65张ppt)
观点二: ——迁回故土 (魏征) 戎狄人面兽心,……数年之后,必为腹心之疾…… 宜纵之使还故土。
观点三: ——自行管理、接受监督 (温彦博)全(保全)其部落,顺(顺从)其土俗……数年之 后,悉为吾民。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首领为(都护府)都督、(州)刺史, 皆得世 袭。…… (归服的)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 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凡三十年 北方无戎马警。









阎立本《步辇图》
布 达 拉 宫
最 初 修 建 的
文成公主给吐蕃带来了什么?
文成公主进藏图 释迦牟尼鎏金铜像
甘丹寺珍藏的珍贵唐卡唐绣据说是文成公主所绣
藏医巨著《四部医典》系列挂图 文成公主携带的《医法大论》精华部分均收辑于此
从634年到846年(200多年间),唐 入蕃66次, 吐蕃来唐125次。
为云南王
唐玄宗册封大祚 荣为渤海郡王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盛唐经济的繁荣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突厥 2.吐蕃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时尚开放
• 饮食 • 服饰妆容 • 娱乐休闲
胡风胡食
• 饮食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太宗是怎样处理东突厥旧部的? • 会产生什么影响?
北庭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文皇南面坐, 夷狄千群趋。 …… 献号天可汗, 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盛唐经济的繁荣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七下盛唐气象归纳总结

七下盛唐气象归纳总结

七下盛唐气象归纳总结盛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其气象方面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

本文将对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带您一窥盛唐时代的天气变化和气象风貌。

一、春盛唐时期的春季天气温暖宜人,春雨绵绵。

万物复苏,百花齐放。

春日晴朗的天空下,牡丹花开的景象格外壮观。

阳光明媚,微风徐徐,花香四溢,仿佛走进了一个花的海洋。

春季气温适中,适合人们外出游玩和郊游踏青。

二、夏盛唐时期的夏季炎热潮湿,多雷雨和豪雨。

夏季的盛唐是一个繁华的时光,白天阳光灿烂,夜晚繁星点点。

夏天高温的气候使得人们喜欢在湖泊和河流中消暑,嬉戏玩水。

夏日的夜晚,月明星稀,美丽的星空下人们清凉地躺在竹席上,美酒佳肴共享快乐。

三、秋盛唐时期的秋季干燥凉爽,天空湛蓝,微风吹拂。

秋季是盛产水果的季节,各种水果香甜可口。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稻谷金黄,果实累累。

秋高气爽,天空湛蓝,白云朵朵,阳光明媚,人们喜欢在田间地头举办一些游园和赏花的活动。

四、冬盛唐时期的冬季寒冷干燥,多雪。

冬季是一个雪的季节,大雪纷飞时尤其美丽。

寒冷的冬天,人们喜欢在室内取暖。

冬天的夜晚,满天繁星点点,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五、气候的影响盛唐时期不同季节的气象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季温暖湿润的天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保证了丰收。

夏季的炎热潮湿有助于水稻的生长,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秋季干燥凉爽的天气为农民的收割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冬季的寒冷干燥对粮食储存和农田的休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总结盛唐时期的气象多样而稳定,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盛唐的气象之下,人们享受着宜人的四季,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这是一个对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气象多样的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

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历史才子
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

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大抵绮靡柔弱,雕琢词句,缺乏雄浑之气,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

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十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险,缺乏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的突出特征。

严羽最推崇盛唐诗,于盛唐诗中最推崇李白、杜甫两大家。

《沧浪诗话•诗评》称道李杜等盛唐诗人诗“如金鳷〔鳷(zhī)传说中的异鸟、大鸟〕擘海,香象渡河”,是赞美其雄壮。

严羽又强调诗歌应写得浑然天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即所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诗辩》),并认为盛唐诗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严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诗风,不但因为盛唐诗的确写得好,还有其时代背景。

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意锤炼字句的篇章和韩愈、孟郊诗为学习对象,写得瘦硬刚健而缺乏自然浑成之美。

南宋后期流行的永嘉四灵诗派,取法贾岛、姚合,气局狭小,缺乏雄壮阔大的气象。

严羽竭力主张作诗应取法盛唐,寓有针砭当代诗风、补偏救弊之意。

盛唐诗
说盛唐诗雄壮浑厚,是就其总体风貌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言。

大致说来,盛唐诗绝大多数是浑厚的,但有一部分诗篇特别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篇,风格冲淡闲逸,虽也自然浑成,但并不雄壮。

这类诗篇在盛唐诗中毕竟只占少数。

盛唐气象是一种宏观性的概括。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

诗人们面对当时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

他们喜欢描写祖国壮丽的山河,边陲奇伟的风光、紧张的战斗和自己的豪情壮志。

他们追求“鲸鱼碧海”(杜甫《戏为六绝句》语)的壮阔诗境。

这就形成了盛唐
诗的雄壮风貌。

二是对前代优秀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盛唐诗人竭力扫除南朝至初唐的浮靡诗风,重视向汉魏古诗、乐府诗学习,注意发扬汉末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优诗风。

从诗歌本身的继承关系说,盛唐诗的雄浑特征,得力于此。

盛唐
一部分盛唐诗,较充分地反映了唐帝国强盛期的时代面貌,但盛唐气象和盛唐时代面貌不是一回事。

文学史上的盛唐,指唐玄宗、肃宗两朝,约五十年。

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国势开始衰落,中经安史之乱,更是社会动荡,民生凋敝,但以杜甫为代表的盛唐后期诗,仍然富有雄浑的特征。

举例来说,杜甫的《望岳》诗写于盛唐前期,固然表现了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伟抱负。

他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写于安史之乱前夕,表现了唐帝国岌岌可危的形势和诗人的忧心忡忡却仍然气象雄浑。

杜甫晚年所写的《登楼》《登高》两首七律,表现唐朝受外族侵凌的衰败局面和诗人的迟暮心情,境界仍然雄壮阔大。

此类的例子尚多。

杜甫晚年的这类诗篇,往往被明清诗论家誉为表现盛唐气象的佳作。

李白晚年在安史之乱后所写的不少诗篇,也具有雄浑风貌。

盛唐后期,时代面貌大变,但李、杜等人在前期所形成的心态没有消失,所追求的明朗刚健诗风也没有消失,所以仍能写出不少雄浑的诗篇。

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黄金时代,盛唐诗是唐诗史上的高峰,以雄壮浑厚为特征的盛唐诗气象,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素材积累】
1、成都,一个微笑的城市,宁静而美丽。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金沙,是古蜀人智慧的结晶,难以忘怀的文明,静静地诉说着古人们的智慧……刘备,孟昶等,多少为成都制造机会,创造美丽的人啊!武侯祠中诸葛亮摘悄悄的感叹成都的美……杜甫草堂,有多少千古名句,虽然简陋却给了杜甫一个温暖的港湾
2、早上,晴万里,云雾满天。

太阳公公把一切都搞得有一层薄薄的金黄色。

一群小鸟,摘老松树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歌,这些小淘气们一跳上去,那些晶莹的小露珠旧滴一声,跳到了地上,继续进行它们的旅行。

空气摘早上也是非常的清新,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烦事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旧是我家乡的早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