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信息的智能化加工_1
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

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一)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物质和能量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
2.一般我们可以从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的载体这三个方面来认识信息。
3.信息的作用: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可被用于控制的作用,有告知作用。
4.信息的一般特征: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共享性、可转换性等。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1.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可称之为信息技术。
2.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l)语言的使用;(2)文字的创造;(3)印刷术的发明;(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5)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3.神奇的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中国的超级计算机。
4.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因特网是基于TCP/IP协议的。
今天的因特网正在从各个方面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方式,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方面的应用。
5.信息技术发展趋势:(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友好的人机界面意味着技术工具的简单易学和易于操作,只需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轻松驾驭。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的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信息技术正向低消耗、高速度的方向发展。
(三)信息的获取过程1.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
(l)直接获取信息。
直接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人的感官与事物接触,使事物的面貌和特征在人的大脑中留下印象,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渠道之一。
例,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与各种科学实验等;参观活动,包括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
(2)间接获取信息。
间接获取信息就是用科学的分析研究方法,鉴别和挖掘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信息。
例如,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等获取的信息。
芜湖市2011年高中教师资格认定各学科教学设计课题

芜湖市2011年高中教师资格认定各学科教学设计课题一、高中语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1:语文1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课题2:语文1第9课《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题3:语文2第4课《诗经·采薇》课题4:语文2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课题5:语文3第5课杜甫诗《秋兴八首(其一)》课题6:语文3第10课《过秦论》课题7:语文4第5课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课题8:语文4第7课李清照词《声声慢(寻寻觅觅)》课题9:语文5第8课《咬文嚼字》课题10:语文5第12课《作为生物的社会》二、高中数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A版课题1:必修1 2.1.2 指数函数及性质课题2:必修1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课题3:必修2 2.3.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课题4:必修2 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课题5:必修2 4.1.1 圆的标准方程课题6:必修3 3.1.3 概率的基本性质课题7:必修4 1.4.2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课题8:必修4 2.4.1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课题9:必修5 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课题10:必修5 3.3.1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注意:以上均讲授课题的第一课时。
三、高中物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1: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课题2: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课题3: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 4、力的分解课题4:必修2 第五章曲线运动 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课题5:必修2 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7、动能和动能定理课题6: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 4、电势能和电势课题7:选修3-1 第二章恒定电流 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课题8:选修3-1 第三章磁场 2、磁感应强度课题9:选修3-2 第四章电磁感应 4、法拉第电磁感应课题10:选修3-2 第五章交变电流 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四、高中化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课题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必修·化学1》第一章第二节第1课时课题2: 离子反应《必修·化学1》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课题3:氧化还原反应《必修·化学1》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课题4:金属的化学性质《必修·化学1》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课题5:铝的重要化合物《必修·化学1》第三章第一节第2课时课题6: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必修·化学1》第四章第二节第1课时课题7:化学键《必修·化学2》第一章第三节第1课时课题8:化学能与电能《必修·化学2》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课题9:化学反应的速率《必修·化学2》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课题10: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必修·化学2》第三章第一节第1课时五、高中生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一:分子与细胞课题1: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课题2: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题3: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题4:第五章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课题5: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必修二:遗传与进化课题6: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题7:第三章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题8: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必修三:稳态与环境课题9: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题10: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六、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题1 2.1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课题2: 2.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课题3: 3.3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课题4: 4.1.1文字及其处理技术课题5: 4.2.1表格数据的处理课题6: 5.2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课题7: 6.2 信息发布课题8: 6.3 信息交流课题9: 7.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课题10: 7.3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七、高中历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一课题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题2: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题3: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题4: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必修二课题5: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课题6: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题7: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课题8: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题9: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题10:第18课罗斯福新政八、高中地理课题1:地理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公转与四季更替课题2:地理1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课题3:地理1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课题4:地理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课题5:地理1第四章第二节山岳的形成课题6:地理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题7:地理2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课题8:地理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课题9:地理2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课题10、地理2第四章第三节传统的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九、高中音乐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文艺出版社必修模块《音乐鉴赏》课题1:必修模块第一单元 1812年序曲课题2:必修模块第二单元优美课题3:必修模块第三单元汉族民歌课题4:必修模块第三单元非洲民间音乐课题5:必修模块第四单元华夏音乐之光课题6:必修模块第四单元音乐—-从印象走向现代课题7:必修模块第五单元音乐的戏剧—-歌剧课题8:必修模块第五单元音乐与影视选修模块《歌唱》课题9:选修模块第一单元互动排练二部合唱《桑塔•露琪亚》课题10:选修模块第二单元几种独具特色的演唱形式十、高中美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鉴赏》,湖南美术出版社第一单元课题1: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课题2:第二课图像与眼睛第二单元课题3:第一课原始人的创造课题4:第二课礼仪与教化课题5:第四课人间生活课题6:第五课审美自律第三单元课题7:第二课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课题8:第五课进入历史课题9:第六课战争与和平课题10第九课各异的风土人情十一、高中思想政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政治生活课题1 必修二第二课第一节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课题2 必修二第三课第一节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课题3 必修二第五课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课题4 必修二第六课第三节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课题5 必修二第九课第二节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必修三文化生活课题6 必修三第一课第四节文化塑造人生课题7 必修三第三课第一节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题8 必修三第六课第一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题9 必修三第八课第一节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题10 必修三第十课第二节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十二、高中体育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课题1:篮球的传切配合课题2:跳跃的挺身式跳远课题3:双杠的前滚翻成分腿坐课题4:排球的正面上手发球课题5:技巧的直腿后滚翻接挺身跳课题6:单杠的单足蹬地翻身上成支撑接前翻下课题7:跑的跨栏跑过栏技术课题8:武术的形神拳“7、震脚左弓步双推掌、抡臂拍脚、弓步顶肘”课题9:投掷的侧向滑步推铅球课题10:足球的脚背内侧踢球注意:以上均讲授课题的第一课时。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案例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一、教学内容分析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作为信息加工的一种类型,是本章内容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的智能化主要特点是让计算机更加自主地加工,减少人的参与,进一步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和人性化程度。
本节内容对应课程内容标准: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本节课从概念上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通过体验几个人工智能具体应用的例子,体会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了解其应用价值;通过讨论,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二、教学内容资源1.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3.3节;配套光盘。
2.教师提供网络资源。
三、教学支撑环境1.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设备。
2.WEB和FTP服务。
3.语音输入环境等。
四、学生学习状态分析可能少部分同学已经有一些体验,大部分同学没有意识到一些例子就是人工智能的应用,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更没有了解。
关于人与机器的关系,认识程度也不一样,可能没有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五、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
2.过程与方法:体验人工智能的几个例子,由学生讨论,老师适时引导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六、教学策略教师通过典型的事例引导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含义,并通过模式识别、机器翻译、博弈、机器人、智能代理技术等体验,感受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
然后,就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展开讨论,初步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课时数:1课时。
七、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从材料“‘更深的蓝'战胜了什么?”引出人工智能的含义,引入人工智能应用两面性的要讨论话题。
(1)展示图片:卡斯帕罗夫与“深蓝”的比赛:1996年卡斯帕罗夫与“深蓝”的比赛可谓是人机对抗史上的最强之战。
(2)阅读课本资料(P47)或者网络资源并初步讨论:网络资源:/dispbbs.asp?boardid=85&id=8744&star=1&page=1 以同桌两位为小组讨论:①机器有智能吗?②人类与机器的关系。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感您的观看能性。02
信息智能化加工的核心 技术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 ,通过从数据中自动学习模型和规律 ,实现对新数据的预测和分析。
机器学习的应用广泛,如语音识别、 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 等。
机器学习算法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 学习、半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等,可 根据不同的问题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 的算法。
智能教育
智能教育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和调度,提高教育服务的效率和质 量。
智能教育的应用场景包括智能教学、智能评估、智能管理等,能够提高教育服务的精准性和 个性化。
智能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实现教育服务的全面智能化,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04
信息智能化加工的挑战 与前景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特点
自动化、高效性、精确性、智能 性。
信息智能化加工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处 理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 处理的效率,减轻了人工 负担。
提升决策水平
智能化加工能够提供更加 全面、准确的信息分析, 有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和准确性。
促进产业升级
信息智能化加工的发展推 动了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 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 的动力。
详细描述
智能推荐系统通过对用户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能够准确地把握用户的兴趣和需 求,从而为其推荐更符合其需求的内容或产品。例如,电商网站可以利用智能推荐系统 为用户推荐相关商品,新闻客户端可以利用智能推荐系统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新闻资讯
等。
智能机器人
总结词
智能机器人是集成了多种智能化技术 的自动化设备,能够自主完成复杂任 务。
淘师湾作业标准答案

淘师湾作业标准答案淘师湾作业标准答案信息的获取-1 BCBBB信息的获取-2 DDCAB信息的获取-3 DBABC信息与信息技术-1 CACDB信息与信息技术-2 DDCDB信息与信息技术-3 BDCAC信息与信息技术-4 CDDBB网络信息检索4-1 ADBDB网络信息检索4-2 BACCB网络信息检索4-3 BBBAD网络信息检索4-4 1.半人马座比邻星 2.茉莉花3.mào dié 八九十岁的意思。
4.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网络信息检索4-5 1.搜索引擎最早是yayoo,后来发展壮大,搜索引擎的工作方式和在图书馆里面进行图书查找的工作差不多2.如果可以直接下载,那么右键菜单选择目标另存为,如果不行那么可以选中链接之后采用下载软件下载。
3.例如:优化查找的速度、扩大资料的范围等。
信息的评价5-1 ABAAAA信息的评价5-2 ACDCAB信息的评价5-5 CDBC ACD信息的编程加工6-1 DADDC信息的智能化加工7-1 CACCB信息的编码8-1 CACDD文本信息加工9-1 BAACC表格数据的数值计算10-1 BDDBBC表格数据的图形化11-1 BBDBC音频和视频信息加工13-1 ABCBC作品的规划与准备15-1 CDDD中期评价12-1 一、选择题DADAB DABBA BDCBD CACCB BABB二、填空题答案: 1、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 2、插入艺术字;插入图片3、先对邮件进行杀毒,然后再打开邮件 4、答案:(1)B6;=SUM(B2:B5)或=B2+B3+B4+B5;(2)=B5/C5; (3)=B5/B6; (4)饼图三综述题、答案: (1)要点1:应该找到银行相关部门询问。
要点2:不能打取款机上的电话。
要点3:电话很有可能是骗子的`电话,骗子骗到卡号及密码后,会将卡内的钱取走。
(2)要点1:婉言谢绝,我们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
要点2:应该去到相关银行部门询问工作人员办理。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2)手写识别
例如:手写签名识别技术 手写板
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3)指纹识别 利用指纹来鉴定人的身份,可以克 服证件、签字、照片、密码、钥匙、印 鉴等容易假冒、丢失、遗忘等缺点。
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四)智能机器人
工作原理:可以根据感觉到的信息,进行独 立识别、推理、并做出判断和决定,不用人的参 与就可以完成一些复杂的工作。
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五)智能代理技术 这些代理软件通常会在适当的时候帮助 人们完成最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例如: office助手,搜索引擎中的“蜘 蛛”程序
巩固
3、Handing-Recog是一种()软件,扫描 仪是一种()识别 A、语音识别 B、光学字符识别 C、手写识别 D、指纹识别
4、下列哪些不是模式识别输入方法() A、手写板输入 B、键盘输入 C、光学字符识别技术 D、语音输入
巩固
5、有些国家安全部门为了提高安全性,通过眼角膜 识别系统打开安全门的过程,这里使用了哪种计 算机技术() A、虚拟现实技术 B、语音技术 C、智能代理技术 D、模式识别技术 6、小鹏和小明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次为了 一件小事争的面红耳赤,为此他俩将发生的事向 计算机中的“知心朋友”软件做了一番“倾吐”。 该软件对该事件做了一点点评,并给他俩各自提 了一些成长建议。你认为“知心朋友”具备了一 下哪种功能() A、自己编写程序 B、专家系统 C、模式识别 D、机器翻译
总结
除了前面我们讲过的几个人工智能技术 的应用以外,还有一些比较典型的应用, 比如专家系统、机器证明、数据挖掘等。 而且还有好多应用也越来越快的走向我们 的生活中。
淘师湾信息作业答案

音频和视频信息加工13-1A B C B C作品的制作与发布16-3C C B A B作品的制作与发布16-1B C A B C程序设计语言基础(3-3)D C D B D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1-2)C D D D A程序设计语言基础(3-6)D A D D B程序设计语言基础(3-4)C C D A B程序设计语言基础(3-5)B D B D C选择结构(4-2-1)C B B A D选择结构(4-2-2)D A A A B选择结构(4-2-4)D D B B C选择结构(4-2-6)B D D A A基础(1-1)A C B信息的智能化加工7-2C B C D C信息的评价5-2A C D C A B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7-1C A C C B信息的评价5-3B A C C B表格数据的数值计算10-4A C D D A信息的评价5-5C D B C ACD信息的评价5-4A B A C D AC 表格数据的数值计算10-1B D D B B C 表格数据的数值计算10-3B B D C C表格数据的数值计算10-2A C D B A D 程序设计语言基础(3-1)C D A A B音频和视频信息加工13-2D B B B D信息的智能化加工7-3A D C B C信息的智能化加工7-4A D D BD ACE G 算法及其描述B C D A程序设计语言基础(3-1)C D A A B作品的制作与发布16-4B A B A B作品的制作与发布16-2C B A D A程序设计语言基础(3-2)A C B B C信息交流17-5A D C A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1-1)C C D C A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征(1-B D B B B D 1)信息交流17-3A B C B信息交流17-4B A B A信息交流17-2BD D D D B信息交流17-1A B D A AC信息的获取-1B C B B B。
人工智能教案

3、所用教材版本: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程标准】
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教材分析】
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作为信息加工的一种类型,是本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体验信息加工的过程,提高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加工信息的认识,学会合理选择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的不同方式,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本节课有两部分内容:揭开人工智能神秘的面纱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这节课是今后的选修模块《人工智能初步》的一个启蒙和衔接。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大都比较喜欢看一些科幻影片,对电影中的“智能机器人”、“自动门禁系统”充满了好奇,非常想探索其中的奥秘,但又由于时间和知识层面的约束,对于人工智能的了解也仅限于电影中的情节,认为离自己太遥远。我们正好利用学生的好奇和“矛盾”心理,通过展示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打破“人工智能”的神秘感,引领学生们进入该领域。对极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适当指导,让他们对“人工智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为选修模块的学习或者将来更高一级学府继续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讲解光学字符识别(ocr)的应用
听老师讲解,思考,
上网
尝试使用手写识别
使学生感受到人工智能离我们并不遥远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机器翻译
介绍机器翻译,并给出两段文字,引导学生体验机器翻译
体验机器翻译,通过把中文翻译成英文,再翻译回中文,感受机器翻译的功能和局限性。
让学生体会到: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但尚需完善。激发学生
人工智能的其他应用
讲解:人工智能技术还有以下应用:
智能代理、专家系统、机器证明、数据挖掘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使用过程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后,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客观地认识人工智能技术,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教学内容:
1.体验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了解其应用价值
2.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技术应用观
教学重点: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
教学难点:在使用工具后,如何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并且发展他们的辩证思维
[教学过程]
什么是“信息的智能化加工”?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
一、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
人工智能的实质是人造的智能,它主要是对人脑思维机理的模拟。
资料:课本第47页的“‘更深的蓝’战胜了什么”这一个资料,揭示出人工智能的本质。
思考;计算机真的有智能吗?
1.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运
用计算机模拟和延伸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
2.人工智能是一门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交叉和边缘学科。
3.人工智能研究处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它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在一定程序上决定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4.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域:自然语言理解、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智能检索、机器人技术、人工神经网络
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1.模式识别
如:指纹识别在个人身份证方面的应用、语音识别、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识别语音识别技术——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
实践题:打开光盘中“智能软件”目录下的手写识别软件“Handingit-Recog”,单击“selectB/wbmp”按钮,将打开一对话框,选择图片文件并打开,软件可以马上识别出图片中的数字符号。
2.机器翻译
——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
如:金山快译、译星、万能对译。
实践题:看一下以下的两副图,比较由英文翻译过来的中文与由中文翻译过来的英文是否有什么区别?意思变了吗?为什么?
3.智能机器人
4.计算机博弈,如: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五子棋、跳棋
5.智能代理技术:
6.专家系统
7.机器人证明
8.数据挖掘
实践题:
1.机器人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制作机器人涉及到哪些技术?
3.机器人编程语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