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规范

合集下载

动物园制度规章制度范本

动物园制度规章制度范本

动物园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动物园的管理,保障动物和游客的安全,保护动物福利,促进动物园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园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动物园的运营管理,包括综合性动物园、专类性动物园、野生动物园等。

第三条动物园的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人性化的原则,实现动物福利、游客安全和动物园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动物园应当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动物园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第二章动物管理第五条动物园应当根据动物的种类、习性和保护需求,合理规划动物栖息地,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第六条动物园应当建立健全动物饲养管理制度,确保动物的饲养、护理和健康管理达到国家标准。

第七条动物园应当定期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及时治疗疾病,保障动物福利。

第八条动物园应当加强动物繁殖工作,提高繁殖成功率,促进物种繁衍。

第九条动物园应当加强动物保护教育,提高游客对动物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第三章游客管理第十条动物园应当制定游客须知,明确游客参观动物园的注意事项,保障游客安全。

第十一条动物园应当建立健全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咨询、导览等服务,提高游客参观体验。

第十二条动物园应当加强游客秩序管理,禁止游客触摸、喂食、追逐动物等不当行为,确保动物和游客的安全。

第十三条动物园应当定期对游客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

第四章环境保护第十四条动物园应当加强环境保护,确保动物园内环境卫生和动物福利。

第十五条动物园应当建立健全废弃物处理制度,确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第十六条动物园应当加强噪声控制,降低对动物和游客的影响。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七条动物园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动物园的安全运营。

第十八条动物园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设施设备安全。

第十九条动物园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二十条违反本制度的,动物园有权予以制止,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动物园设计规范

动物园设计规范

动物园设计规范动物园设计规范动物园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为动物提供一个适合生活和展示的环境。

一个良好的动物园设计可以提供给动物充足的生活空间和适宜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观赏体验。

以下是动物园设计的一些规范:1. 动物保护规范:动物园应遵循国家和地区的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保障动物的福利。

包括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源,保持动物园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进行动物的体检和疫苗接种等。

2. 动物展览规范:动物展览应根据动物的习性和需求,提供合适的生活空间和环境。

例如,对于大型动物应提供足够的空间以满足其运动和探索的需求;对于飞禽应提供适宜的飞行空间;对于水生动物应提供宽敞的水域等。

3. 植被和景观规范:动物园的景观设计应以模拟动物栖息地为出发点,努力还原动物原生环境。

应选择适宜的植被和景观元素,并确保植物的安全性,以防止动物误食有毒植物。

4. 游客服务规范:动物园应提供清晰明确的引导标识,方便游客自行导览。

同时,需要提供足够的座位,供游客休息和观赏动物。

为了保护动物的健康和安全,游客应该被禁止喂食动物,并且不得干扰动物的正常生活。

5. 畜禽饲养规范:动物园的畜禽饲养应符合卫生、营养和保健标准,以确保动物健康和食物安全。

动物园需要雇佣经验丰富的饲养员,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和营养方案,定期检查动物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对症治疗。

6. 安全规范:为了保障游客和动物的安全,动物园需要安装合适的围栏和护栏,保证动物不会逃跑或被外界干扰。

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定期进行紧急演练。

7. 环境保护规范:动物园应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例如,动物园可以采用太阳能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等。

8. 教育科普规范:动物园应设立科普教育中心,开展相关活动,提供有关动物生态和保护的知识。

通过体验式教育,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动物,增强动物保护意识,从而促进动物保护的发展。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动物园管理的实施意见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动物园管理的实施意见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动物园管理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1.24•【字号】杭政办函〔2022〕4号•【施行日期】2022.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其他规定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动物园管理的实施意见杭政办函〔2022〕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完善动物园管理机制,促进动物园安全规范运行、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和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建城〔2010〕172号)、《关于印发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的通知》(建城函〔2013〕138号)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动物园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动物园管理职责分工(一)管理对象范围界定。

本实施意见所称的动物园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野生动物综合保护的专类公园,包括综合性动物园(水族馆)、专类性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城市公园的动物展区,以及有公众开放观赏点的珍稀濒危动物饲养繁殖研究场所。

(二)市级部门主要职责。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一类事项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明确市园林行政管理部门统筹本市行政区域动物园管理工作;市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动物园管理相关工作。

各部门主要职责如下:1.市园文局负责本市动物园行业管理,组织制订动物园管理的法规政策、制度以及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指导、监督动物园日常运行管理。

2.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动物园建设项目用地和规划审批管理工作。

3.市林水局承担林业行政管理职责,负责动物园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牵头建立陆生野生动物安全管控制度体系和应急预案。

4.市农业农村局承担渔业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职责,负责动物园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动物园兽用麻醉药品和兽药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以及动物防疫和检疫指导管理工作。

中国动物园道德规范和动物福利公约

中国动物园道德规范和动物福利公约

中国动物园道德规范和动物福利公约2012年8月23日中国动物园协会2012年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2012年8月23日)为了促进中国动物园公众保护教育职能的履行,规范中国动物园行业行为,提高动物园从业人员保护教育意识,提高动物园野生动物福利和保育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中国动物园协会制定动物园道德规范和动物福利公约。

动物园道德规范:1、动物园社会职责是通过野生动物展出、保护、研究,开展公众生态道德教育工作,努力提升社会生态文明素质。

2、动物园应利用一切资源向社会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倡导动物福利的观念,参与、支持社会环保工作。

3、动物园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交流。

努力推广野生动物保护科研成果。

4、动物园要为公众提供正确的生态保护教育。

其中包括生态保护理念的宣传和行为指导、野生动物就地和异地保护、符合标准的配套服务。

5、动物园应作好动物园内的动物保育工作,关注自然物种综合保护,努力改善动物园动物福利。

动物园动物福利公约:1、动物园要以野生动物保护和教育为中心开展工作,尊重动物生命,保障动物福利,提倡社会监督。

2、动物园要为动物提供良好的(符合行业、协会技术标准)的生活条件、生存空间、环境丰容、安全设施和医疗,满足它们生活习性的生理需要、环境需要、行为需要、心理需要和社群需要,有完整的动物档案。

3、动物园杜绝虐待动物,不得进行对动物有伤害和导致公众产生虐待动物联想的行为。

4、动物园可以参与园外野生动物救护,接受经过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没收和拯救的动物。

不得接受违法野外捕获的动物。

5、动物园动物交换、运输应该符合国家相关制度和批准手续。

运输时确保动物的福利。

6、动物医疗和科研工作要在确保动物福利前提和提高动物福利的目的下进行,不断提高动物的保育水平。

要建立完整的动物医疗和科研记录。

要慎重对待(充分论证)动物避孕、截肢、安乐死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动物的痛苦和消极影响。

动物(含在野外放归项目中的动物)死亡,应做出剖检报告。

动物园设计规范

动物园设计规范

动物园设计规范动物园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动物的生态环境和游客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下面是一份定制的动物园设计规范的草案,包括动物园的规模、布局、设施、管理等方面。

一、动物园规模:1. 动物园的规模应根据动物的数量、种类和空间需求来确定,确保每种动物都能获得适宜的生活空间。

2. 动物园的占地面积应满足各种动物的需求,并保留足够的空间供游客休闲和观赏。

二、动物园布局:1. 动物展示区应按照动物种类和生活环境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和分区。

2. 动物展示区应设置合理的观赏路径,确保游客能够全面观赏到各种动物。

3. 动物展示区和游客休息区之间应有合理的隔离措施,以确保安全。

三、动物园设施:1. 动物栖息区应模拟自然环境,提供适宜的食物、水源和饲养空间,并设置合理的避暑和保护装置。

2. 动物园应设置合理的观赏设施,如观赏屋、观景台等,方便游客观赏动物并保证游客安全。

3. 动物园应有合理的管理设施,如兽医站、动物饲养场等,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四、动物园管理:1. 动物园应有专业的饲养员和兽医团队,负责动物的饮食、饲养和健康管理。

2. 动物园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动物饲养计划,并定期开展动物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3. 动物园应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游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 动物园应定期开展动物保护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五、动物园环境:1. 动物园应确保空气、水质和噪音等环境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2. 动物园应采用可持续的能源和环保设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动物园应开展环境评估,定期检测和监测动物园环境的质量。

六、动物园游客服务:1. 动物园应提供舒适便捷的游客服务设施,包括停车场、休息区、餐饮等。

2. 动物园应提供专业翻译服务和导游服务,方便游客了解动物的信息。

3. 动物园应制定游客行为规范,禁止投喂、打扰动物,并加强游客教育,提高公众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综上所述,动物园设计规范是为了保护动物和游客的利益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

国家动物公园建设规范

国家动物公园建设规范

国家动物公园建设规范1. 引言该文档旨在规范国家动物公园的建设,以保护和维护动物的生态环境,提供良好的游览体验。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级动物公园的建设项目。

2. 规划与设计2.1 动物公园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动物的生态需求和舒适度,提供适宜的栖息地。

2.2 动物公园的设计应考虑游客的安全和观赏需求,合理布局各类观赏设施和游览路线。

2.3 动物公园的行政管理区域和动物展示区域应有明确的分界,确保游客与动物之间的安全。

3. 动物保护与饲养3.1 动物公园应设立专业的动物保护与饲养机构,雇佣合格的饲养员工。

3.2 动物公园应严格遵守动物饲养管理标准,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合理的饲养计划,确保动物的健康和福利。

3.3 动物保护与饲养机构应定期开展动物医疗保健活动,及时处理疾病和伤害。

4. 游客服务4.1 动物公园应提供详尽准确的动物介绍和解说,向游客传递相关知识和保护意识。

4.2 动物公园应提供便利的观赏设施和游览路线,确保游客的安全和舒适。

4.3 动物公园应建立完善的紧急应急预案,确保游客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安全疏散。

5. 环境保护与卫生管理5.1 动物公园应注重环境保护,定期进行清洁和修复,确保动物的栖息环境良好。

5.2 动物公园应合理管理动物粪便和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3 动物公园应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机构,保持公共区域的卫生干净。

6. 安全管理6.1 动物公园应加强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识和安全措施,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6.2 动物公园应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3 动物公园应定期检查设施和设备,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7. 监督与检查7.1 动物公园建设后,相关管理部门应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确保其符合本规范要求。

7.2 动物公园应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投诉,并及时处理和反馈。

7.3 违反规范的动物公园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并可能被责令整改或关闭。

8. 结束语本规范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国家级动物公园的建设质量,保护和传承珍稀动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野生动物园规章制度范本

野生动物园规章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野生动物园的管理,保障游客和野生动物的安全,维护野生动物园的正常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野生动物园的所有游客、工作人员及园区内的一切活动。

第三条野生动物园坚持“保护野生动物,普及科普知识,提供休闲娱乐”的宗旨,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文明的观赏环境。

第二章游客须知第四条游客进入野生动物园应自觉遵守以下规定:1. 游客凭有效门票进入园区,门票一次性有效,请妥善保管,不得转借他人使用。

2. 游客进入园区应穿着舒适、方便活动的服装和鞋子。

3. 游客应自觉遵守园区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

4. 游客不得在园区内乱扔垃圾,不得破坏公共设施。

5. 游客不得在园区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影响他人游览。

6. 游客不得携带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园区。

7. 游客不得在园区内吸烟、饮酒。

8. 游客不得擅自触摸、喂食野生动物,不得干扰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

第五条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应做到:1. 保持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2. 注意安全,遵守警示标志,不靠近危险区域。

3. 遵守公共秩序,不拥挤、不插队。

4. 遵守游览时间,按时返回园区。

第三章工作人员职责第六条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 熟悉野生动物园的规章制度,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

3. 具备一定的野生动物知识,能够解答游客的疑问。

第七条工作人员职责:1.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保园区内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 保障游客和野生动物的安全,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 维护园区秩序,制止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4. 定期对园区进行巡查,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5. 对游客进行文明引导,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八条野生动物园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游客和野生动物的安全。

第九条野生动物园应定期对园区内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建动物园规章制度

建动物园规章制度

建动物园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动物园的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保护动物安全和健康,根据《动物园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动物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科普教育和娱乐休闲的场所,所有游客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不得有任何违规行为。

第三条动物园管理部门有权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游客进行劝阻、制止,并有权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有权报警处理。

第四条游客在动物园内应保持文明礼貌,尊重动物和其他游客,不得恶意破坏设施、植物和动物。

第五条游客应自觉爱护动物园环境,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植被,保持动物园的卫生整洁。

第六条游客应遵守动物园的开放时间,不得在闭园时间进入动物园及其他区域,否则后果自负。

第七条游客在动物园内不得吸烟、饮酒、喧哗,不得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否则动物园管理部门有权请其离开并记录违规信息。

第八条动物园内禁止携带宠物进入,如有特殊情况需携带宠物者应事先向管理部门申请,经批准方可携入。

第九条游客应按照动物园规定的游览路线游览,不得随意闯入禁止区域,不得对动物进行投喂、打扰、驱赶等违法行为。

第十条游客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在动物园内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在禁止区域停留和观赏动物。

第十一条游客应遵守动物园内的安全警示标识,不得翻越栏杆、护栏,不得触摸动物、逗乐动物,以免引发动物攻击。

第十二条动物园内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宣传推广活动和组织集会游行等,否则管理部门有权进行劝阻并报警处理。

第十三条游客在动物园内如有发现安全隐患或怀疑情况,应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协助管理部门维护动物园的安全次序。

第十四条游客应遵守动物园的其他规定,不得有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否则管理部门有权根据情况给予警告、制止,并保留采取其他措施的权利。

第二章动物园的保护第十五条为了保护动物园内的动物安全和健康,游客不得对动物进行投喂、乱喊乱叫、用石块或其他物体攻击动物。

第十六条游客不得擅自拿取动物食物投喂动物,并应遵守动物园的投喂规定,不得给动物投喂有害食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第二章动物园的规划和建设
第五条动物园的规划和建设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园林和绿化规划,并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发展。

第六条需要新建动物园的,应当对建设地点、资金、动物资源和技术条件、管理人员配备等,进行综合分析论证,提出可行性报告和计划任务书,并向城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城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应当征得城市人民政府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城市人民政府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新建动物园组织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论证结果应当公示。

第七条动物园的规划设计应当坚持环境优美、适于动物栖息、生长和展出、保证安全、方便游人的原则,遵照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有关标准规范。

第八条动物园的设计单位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设计资质,并在资质证书许可的范围内承接业务。

第九条动物园规划设计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全国总体布局规划;
(二)饲养动物种类、数量,展览分区方案,分期引进计划;
(三)展览方式、路线规划,动物笼舍和展馆设计,游览区及设施规划设计;
(四)动物医疗、隔离和动物园管理设施;
(五)绿化规划设计,绿地和水面面积不应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六)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七)商业、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八)人员配制规划,建设资金概算及建设进度计划等;
(九)建成后维护管理资金估算。

第十条城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动物园规划、审批时,应当将动物园设计方案征求城市人民政府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一)符合动物生活习性要求;
(二)方便游览观赏;
(三)保证动物、游人和饲养人员的安全;
(四)饲养人员管理操作方便;
(五)规定的设施齐全。

第十一条城市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动物园规划审批时,应当将动物园规划设计方案征求城市人民政府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动物园规划设计方案,应当由城市人民政府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论证结果应当公示。

动物园应当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建设。

规划设计方案确需改变的,应当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动物园的建设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进行。

动物园的施工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竣工后按规定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侵占动物园及其规划用地,已被占用的应当限期归还。

第十四条动物园扩大规模、增加动物种类,必须在动物资源、动物笼舍、饲料、医疗等物质条件和技术、管理人员都具备的情况下稳步进行。

(一)动物园的性质与任务
动物园是集中饲养、展览和研究野生动物及少量优良品种家禽、家畜的可供人们游览的公园。

其主要任务是普及动物科学知识、宣传动物与人的利害关系及经济价值等,用为中小学生动物知识直观教材、大专院校实习基地。

(二)动物园规划的原则和要求
1 有明确功能分区
2 动物的笼舍和服务建筑应与出入口、广场、导游线相协调,形成串联、并联、放射、混合等方式,以方便是游人全面或重点参观。

3 游览路线一般逆行针右转,主要道路和专用道路要求能通行汽车,以便管理使用。

4 主体建筑设在主要出入口的开阔地上、全园主要轴线上或全园制高点上。

5 外围应围墙、隔离沟和林地,设置方便的出入口、专用出入口,以防动物出园伤害人畜。

(三)动物园功能分区
1 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区:是科普、科研活动中心,由动物科普馆组成,设在动物出入口附近。

2 动物展览区:由各种动物的笼舍组成,占用最大面积。

3 服务休息区:为游人设置的休息亭廊、接待室、饭馆、小卖部等,便于游人使用。

4 经营管理区:行政办公室、饲料站、兽医站、检疫站应设在隐蔽处,用绿化与展区、科普区相隔离,但又要联系方便。

5 职工生活区:为了避免干扰和保持环境卫生,一般设在园外。

(四)动物园中的设施内容
1 动物的笼舍建筑包括动物活动区、游人参观部分及管理设备部分。

2 科普教育设施。

(五)动物园的绿化设计
动物园的绿化首先要维护动物生活,结合动物生态习性和生活环境,创造自然的生态模式。

其绿化应适当结合动物饲料的需要,结合生产,节省开支。

在园的外围应设置宽30M的防风、防尘、杀菌林带。

在陈列区,特别是兽舍旁,应结合动物的生态习性,表现动物原产地的景观,既不能阻挡游人的视线,又要满足游人夏季遮阳的需要。

在休息游览区,可结合干道、广场,种植林荫树、花坛、花架。

在大面积的生产区,可结合生产种植果木、生产饲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