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期末试卷 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合集下载

河北省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名篇名句默写(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抒发作者思君主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的是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悲凉的是______,______。

(4)《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峰险景无限,有志方可达”之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9.0分)2.选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B.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君安与项伯有故.C. 此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D.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选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的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 一觞.一咏B. 顺流而东.也C. 则其.至又加少矣D.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4.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A. 茂林修.竹修.短随化B. 七月既望.西望.夏口C.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邦有道,危.言危行5.选出加点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 扣舷而.歌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B. 目遇之而.成色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倚歌而.和之D. 侣鱼虾而.友麋鹿抱明月而.长终6.选出加点实词的意义正确的一项()A. 不能喻.之于怀(比喻)B. 修短随化.(变化)C. 知不可乎骤.得(屡次)D. 于是余有叹.焉(叹息)7.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A.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B. 齐彭殇为.妄作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C.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D. 何为其然.也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8.选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B.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醉则更相枕以.卧C. 举酒属.客属.予作文以记之D.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A.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列坐其次B. 或取诸怀抱....苏子愀然C. 亦将有感于斯文..之盛..俯察品类D. 于是..余有叹焉徘徊于斗牛..之间10.选出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A. 何为其然也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 而又何羡乎?D. 微斯人,吾谁与归11.选出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则或咎其欲出者.B.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2020年1月13日上午)一、现代文阅读1.B(顺序颠倒,根据原文“既有知识的宽度,又有知识的深度,才能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卓越的见识。

”“知是获取信息,是第一层级;识是具备见解,是更高层级。

由知而识,方为智慧)2.C(无对比论证,“学习知识要有宽度,同样需要有深度”二者是并列关系;“更要”错误,两者并列,非递进。

)3.C (只有注重思维锤炼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过于绝对化,以偏概全。

原文“一种好的教育,既教会学生如何数清掉落的苹果,更激发学生思考为何苹果是掉下来而非飞上天。

”“关注知识的积累,更注重思维的锤炼。

”)4.D(“时间先后顺序行文”有误,作者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雨;“绚丽”、“雄浑旷远”意境有误,应为“朦胧沉郁的诗的意境”)5(1)“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从形态、气势、声响三个角度,写出了“雨”字生动形象的特点,表达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2分)叠词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节奏和韵律美。

(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2)示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1分)“曲曲折折”强调了荷塘的曲折之美,“田田”写出了荷叶相连的样子。

(1分)叠词既增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6.内涵:“冷”一方面突出了雨给人的感觉,另一方面表达作者因远离故乡而产生的凄冷之情。

(答“由雨联想到中华文化,字里行间也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追思与热爱,”也可,(2分)作用:“听雨”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冷雨”营造了凄清凄迷的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2分)7.D(《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还未正式实施)8.A(无中生有)9.公众:提高环境意识,掌握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方法,积极行动。

(2分)企业:严格执行相关法规政策,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主动用好市场机制,推动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2分)政府:借鉴优秀经验,加强宣传引领,指导分类方法;通过立法和执法进行规范和约束。

石家庄市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doc高中语文

石家庄市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doc高中语文

石家庄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语文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II 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I 卷(阅读题共65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在的文字,完成1—3 题。

音乐是诗歌传播诉翅膀,而诗歌是音乐的文化载体。

中国的诗歌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中国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演变经历了以乐从诗的诗经时代、采诗入乐的乐府时代和依声填词的唐宋时代。

大致而言,先秦时,以乐从诗,乐曲形式由诗抒写情志的需要和体制决定。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基本上是北方各地的民歌,“雅”和“颂”基本上是贵族和士大夫的作品,但也是以民间歌曲为基础的创作。

这些歌在春秋末年大都是用琴、瑟之类的乐器伴奏着歌唱的,但是现存的《诗经》记载的只是歌词,而它原来的曲调早已失传了。

从这些歌词来看,它的音乐是多样和丰富的,因为词决定着乐曲的形式。

汉至六朝,采诗入乐,主要入乐歌诗都必须依据曲题、声调、乐谱,经过协乐方可演唱,但乐府诗入乐,往往由乐工在文辞上进行分割拼凑以适应乐曲变化,常有任意增删诗句、不顾词义只图迁就曲调的现象,只求悦耳,不以通过作品的思想情感来感染听众为目的,辞曲并非完美结合,这种诗乐的情况与唐以来有意识地倚声填词是不同的。

倚声填词是诗与乐各自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进行的一种更为高级的形态的结合。

后来的词和散曲都是沿着倚声填词的途径发展过来的。

词,原被称为“曲”“曲子”或“曲子词” ,是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

词起源于民间,盛唐以后,文人才士填词渐成风气。

宋代的词,达到了可以和唐诗并列的中国文学的另一座高峰,出现了一批大词人,如苏轼等。

南宋后期,词逐渐失去了和乐的能力。

同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曲不断传进中原地区,带来了粗犷的格调,引起了人们新的兴趣。

这种胡乐结合中原地区俚曲,配入通俗化的语言,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散曲。

2020-2021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语文卷

2020-2021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语文卷
B.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①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②当其欣于所遇
D.①其孰能讥之乎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活用方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始舍于其址
D.“读图时代”以图代文的阅读,削减了人们的一切阅读,也就使得人们思维能力出现了衰退与萎缩。
2.(小题2)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使用的口语,是作者有意让读者通过阅读来净化和提升他们的口语水平。
B.尽管文本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但将文本阅读与人的思维多角度地连接起来,则是人类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环节。
二、古代诗歌阅读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闻砧①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③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
(注)①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②断猿:即断肠之猿。③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
(小题1)“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语言浅白内涵丰富,请联系下文作简要赏析。(3分)
B.书面文本的阅读,是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途径,所以不能放弃阅读,不能放弃锤炼思维的过程。
C.要想发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就必须坚持对这些类著作进行字斟句酌的阅读,进而锤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D.由于有人片面地认为进入了“读图时代”,我们更应该引导青少年重视文字阅读,以确保人类思维一代又一代地向前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书面文本的阅读,是培养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基地”;放弃“基地”,就是放弃思维的锤炼。
一是书面文本中记载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口语。如老舍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在生活中直接使用的。但,这是经过加工的口语,融入了作家经过思考的选择和提炼,它比原始的生活语言更精练、更有条理,通过阅读可以净化和提升我们的口语,有助于思维的净朗和快捷。

2010-2023历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2010-2023历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10题)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B.《短歌行》选自《曹操集》,这是一首求贤诗。

曹操,字孟德,与其子曹植、曹丕合称“三曹”,是汉末魏初“建安七子”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等。

C.《兰亭集序》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

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D.古人常用天干的十个字和地支的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比如永和九年是癸丑年,那么可以推断永和十年便是甲寅年。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物事人非咎由自取妖童媛女春华秋实B.察言观色酾酒临江唉声叹气游目骋怀C.遐不掩瑜锲而不舍掉以轻心责无旁贷D.出奇制胜再接再励怦然心动谈笑风生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日前,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二批通过规划审核的4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

B.李冀川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C.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D.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仆:倒B.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合适C.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藏:宝藏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1分)目送龙应台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

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石家庄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期末试卷高一必修一人教版

石家庄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期末试卷高一必修一人教版

石家庄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期末试卷高一必修一人教版石家庄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期末试卷高一必修一人教版"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06—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孙夫振复核人郭守义2016年1月24日试卷一(提示: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将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一、(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倔强(juè)戕害(qiānɡ)喝彩(hè)不屑一顾(xiè)B.愤懑(m èn)拜谒(yè)拙劣(lüè)蓊蓊郁郁(ěnɡ)C.邂逅(xiè)深邃(suì)脉脉(mò)玉砌雕栏(qì)D.隽永(juàn)休憩(qì)和(hè)安分守己(fēn)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振臂一呼缘由奚落长途拔涉B.肆意雕琢安祥亵渎志同道合C.和睦相处窒息慰籍不暇顾及D.饿殍遍野惦记斑驳不名一钱3.依次填在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

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②现代生活的富足,使越来越多的人沉迷物质的享受,远离艰苦生活,不愿进行自我。

③国家也好,个人也好,只有具备了尊严与实力,才能有与他国、他人“对话”和“叫板”的资格。

当然,这决不是心血来潮、用事可以实现的。

A.麻痹锻炼意气 B.麻醉磨练意气 C.麻醉锻炼义气 D.麻痹磨练义气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任何研究工作都必须从积累资料做起,如果不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工作只能是空中楼阁。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语文卷(带解析)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语文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语文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24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南朝陈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B .《短歌行》选自《曹操集》,这是一首求贤诗。

曹操,字孟德,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是汉末魏初“建安七子”的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等。

C .《兰亭集序》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

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D .赋的主要特点在于描绘客观事物时,极尽夸张铺排之能事,且形象绚丽,规模壮阔。

《赤壁赋》在形式上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如诗般的特质和情韵,但它也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已经成为力量与神奇的代表。

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④作为六畜之首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A.③②④①⑤⑥ B.③⑥①④⑤② C.⑤③②⑥①④ D.⑤④②③①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A.美国警方公布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的航拍照片,这些极具震撼力的照片,让公众有机会从空中目击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倒塌的一幕。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而是我们的自我的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

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本身,进而再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他共鸣的作品。

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因为羞于不了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

恰恰相反,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

(摘编自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材料二:在第二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的今天,人们的阅读相较于传统阅读方式,有什么显著变化?我们能够明确的感知到,呈现多元化特点。

有报告显示,今年中国数字阅读产业规模达351.6亿元,有人习惯在纸质书卷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有人钟情于视听兼备,然而也引发了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等方面的担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期末试卷高一必修一人教版石家庄一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期末试卷高一必修一人教版"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06—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孙夫振复核人郭守义2016年1月24日试卷一(提示: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将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一、(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倔强(juè)戕害(qiānɡ)喝彩(hè)不屑一顾(xiè)B.愤懑(m èn)拜谒(yè)拙劣(lüè)蓊蓊郁郁(ěnɡ)C.邂逅(xiè)深邃(suì)脉脉(mò)玉砌雕栏(qì)D.隽永(juàn)休憩(qì)和(hè)安分守己(fēn)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振臂一呼缘由奚落长途拔涉B.肆意雕琢安祥亵渎志同道合C.和睦相处窒息慰籍不暇顾及D.饿殍遍野惦记斑驳不名一钱3.依次填在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

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②现代生活的富足,使越来越多的人沉迷物质的享受,远离艰苦生活,不愿进行自我。

③国家也好,个人也好,只有具备了尊严与实力,才能有与他国、他人“对话”和“叫板”的资格。

当然,这决不是心血来潮、用事可以实现的。

A.麻痹锻炼意气 B.麻醉磨练意气 C.麻醉锻炼义气 D.麻痹磨练义气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任何研究工作都必须从积累资料做起,如果不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工作只能是空中楼阁。

D.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收集了1918年至1922年所写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藤野先生》《药》《故乡》《阿Q正传》等小说。

B.《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作者罗曼罗兰是法国作家,代表作有《约翰克里斯朵夫》,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D.《花未眠》的作者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1968年因长篇小说《雪国》《古都》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6.下面一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破晓或入暮,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

②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

③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山后退了一些。

④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

⑤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①③②④⑤ B.①④③②⑤C.⑤③②①④ D.⑤③②④①二、(9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7-9题。

胡同文化汪曾祺(一)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城里有大街,有胡同。

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

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

这是外地少有的。

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二)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

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

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

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

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

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

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

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

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

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

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

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三)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

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

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四)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

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五)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

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7.第一段主要介绍了()A.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B.北京城的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C.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D.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8.以下对文章几段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段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

B.第三段写了北京胡同的大小。

C.第四段写了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D.第五段写了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的。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叙述不正确的是()A.胡同名称的来源,大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B.文章通过写“唤头”“惊闺”“短笛”的声音反衬了胡同的安静。

C.“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等句子运用了口语,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D.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三、(18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0-15题。

勾践自会稽归七年,拊循其士民,欲用以报吴。

大夫逄同谏曰:“今夫吴兵加齐、晋,怨深于楚﹑越,名高天下,实害周室,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

为越计,莫若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

吴之志广,必轻战。

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

”勾践曰:“善。

”其后四年。

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因而留围之三年,吴师败,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

吴王使公孙雄肉袒膝行而前,请成越王曰:“孤臣夫差敢布腹心,异日尝得罪于会稽,夫差不敢逆命,得与君王成以归。

今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意者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不忍,欲许之。

范蠡曰:“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

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

君忘会稽之厄乎?”勾践曰:“吾欲听子言,吾不忍其使者。

”范蠡乃鼓进兵,曰:“王已属政于执事,使者去,不者且得罪。

”吴使者泣而去。

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

”吴王谢曰:“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杀。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承其弊,可克也。

克:战胜B.越遂复栖吴王于姑苏之山栖:占领C.越其可逆天乎逆:违背D.吾老矣,不能事君王事:侍奉11.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是()A.今天以吴赐越B.使者去,不者且得罪C.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①德少而功多,必淫自矜②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B.①得与君王成以归②王好战,请以战喻C.①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②邻国之民不加少D.①异日尝得罪于会稽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3.下列加点词语属于谦称的是()A.吾欲听子言 B.君忘会稽之厄乎?C.君王举玉趾而诛孤臣 D.孤臣夫差敢布腹心14.下列句子,全都表现勾践具有仁慈之心的一项是()①孤臣惟命是听②勾践不忍,欲许之。

③亦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④君忘会稽之厄乎⑤吾不忍其使者。

⑥勾践怜之A.②⑤⑥ B、①③④ C、①②⑥ D、③④⑤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会稽山脱身后七年的时间里,勾践安抚士人百姓,一心要找吴国报仇。

B.勾践采纳了逄同的正确建议,充分利用了吴国与齐、晋、楚三国之间的矛盾。

C.吴王被围困后,曾派使者向越王求和,希望勾践能念及旧恩赦免自己。

D.勾践一度想要赦免吴王,但是遭到了范蠡的反对,最终还是下令处死了吴王。

第二卷(105分)(提示:将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四、(20分)16.翻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话。

(8分)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①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注①莩:通“殍”。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答:(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答: 18.根据原文默写填空。

(6分)(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

;。

(朱自清《荷塘月色》)(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