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斜坡的科学》教案
《斜坡的科学》教学设计

《斜坡的科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斜坡的科学》是冀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此课是在学习《撬棍的学问》和《轮子的妙用》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斜面这一生活中最常见的简单机械。
本课要求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指导学生探究斜面的作用,斜面省力的规律。
认识斜面类的简单机械。
知道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课设计两课时,此为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斜面的作用及将一重物提升到一个高度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二、设计意图1.体现“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有机结合”这一基本理念,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自主设计实验,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体验其中的乐趣。
2.本课是按照“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对比实验――拓展应用”的思路教学的。
三、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学生能自主探究出斜坡的作用。
能从对斜面的作用所作的多种假设中确定一种进行研究。
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斜面的省力情况。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进行自主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来研究斜面。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依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逐渐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乐意与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实验。
四、教学重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利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探究斜面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斜面长度(角度大小)与省力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搭斜面的材料(长度不同的木板)、测力计、小木块小车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1.出示课件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最乐于助人了,是不是?这儿就有位叔叔遇到了困难,你们想不想帮他?(出示课件)工人叔叔要把几大桶油搬到汽车上,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回答)2.同学们真是聪明,一下子想出了这么多办法,那哪个最好呢?为什么?(学生回答)3.师:借助斜搭的木板把油桶运到汽车上,这个办法真的很不错。
此时斜搭的木板就成了一种简单的机械——斜面,那借助斜面有何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简单机械。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斜坡的科学教案PPT课件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斜坡的科学教案PPT课件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斜坡的科学教案PPT课件斜坡的科学教育方针:1.经过本课教育,要求学生知道简略机械——斜面的效果,以及斜面在实践中的运用。
2.他培育学生的试验才能——会做阐明斜面有省力效果的试验。
3、乐意与同学沟通运用斜面的长处和缺乏。
教育要点:辅导学生研讨斜面的效果。
教育难点:了解斜面在日子中的运用教育预备:简略机械试验盒、多媒体课件等。
教育课时:2课时一、导入说话:要把一大桶油从地上运到轿车上,能够有不同的办法,其中有一种既简略又省力的办法,是从地上到车厢斜着搭一块木板,把油桶沿着歪斜的木板推上去。
一块木板,当把它从低处到高处搭成一个歪斜的平面,并沿着它向上转移物体时,它就成为一种简略的机械——斜面。
(板书课题:斜坡的科学)二、研讨斜面的效果1、评论:一大桶油很重,一个人搬不动;但是沿着斜面,一个人就能把它推上轿车。
这阐明斜面有什么效果?2、感触:把一个物体提高到必定的`高度,体会使用斜面和不使用斜面由什么不同。
3、剖析斜面的工作图,提出自己的猜测:(1)重物被举高的高度是否相同?(2)重物被举高时所走的间隔是否相同?(3)重物被举高时是否有其他物体协助托住了该物体?咱们小组的猜测是。
4、规划试验计划,分小组展开试验。
①把木块立在桌上,将木板(润滑面朝上)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
②每组滚轮用测力计把它提起,调查用多少力?③把翻滚的圆木放在斜面下端,经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翻滚,速度要慢、匀,调查用多少力?④及时记载好有关数据。
5、剖析收拾。
6、报告沟通试验成果。
第二课时三、把斜面“卷”起来1、照图做一做,看看斜面卷起来会变成什么姿态?2、评论沟通:(1)剖析两图中蚂蚁匍匐的道路由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2)卷起来的斜面由什么长处?3、画出几个不同斜度的斜面,将它们剪下来,卷在铅笔上,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4、沟通本组的发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斜坡的学问 |冀教版(1)

《斜坡的科学》教案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课牛圈子沟小学孙东浩课题4、斜坡的科学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斜坡的科学》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巧妙的用力》单元的第四课,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对杠杆、轮轴、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这些简单机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且能够在多次研究的过程中较熟练地运用着对比实验进行研究,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斜坡的科学》一课,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研究斜面的作用2、把斜面“卷”起来;3、斜面的应用。
本节课研究的是斜面的作用及应用。
通过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形成“斜面可以省力且斜面越长越省力”的科学规律。
从而对简单机械概念进行了扩充。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知道斜面的作用。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4、通过学生探究实验与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
5、通过了解认识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发现斜面使用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科学规律。
教具木板、尺子、测力计、小铁辊、多媒体课件课时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请同学们观看装油桶视频。
三位工人师傅把油桶抬到汽车上。
突然,一位师傅有急事,走了。
油桶这么重。
两个人抬不动。
怎么办?后来这两位师傅用到了一个好办法,把油桶装到车上了。
师:这两位师傅用到什么办法把油桶装到车上的?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斜坡的科学”。
(板书)师:利用斜坡将重物升高,是常见的一种提升重物的方法。
这个斜坡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
(板书“斜面”)学生认真观看并倾听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认真倾听通过视频内容让学生初步感知斜坡。
让学生明白斜坡也就是斜面二、认识斜面:(出示往车上装油桶的图)同学们请观看这幅装油桶的图,你能指出哪是斜面吗?师:你能找出斜面的高度吗?指出斜面的高度是从哪到哪?师:斜面的长度呢?三、研究斜面的作用(一)猜想师:同学们回顾刚才装油桶的方法。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斜坡的科学》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斜坡的科学》教案PPT课件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斜坡的科学》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斜坡的科学》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斜坡的科学》教案 PPT 课件教学设计斜坡的科学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2.他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
3、愿意与同学交流使用斜面的好处和不足。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研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简单机匙械实验盒、多媒体课件等。
蹄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轩过程:汪 PPT 课件下载汞地址:http:/// 一憨、导入谈话:要把一大蕴桶油从地面运到汽车上,可扛以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一荫种既简单又省力的方法,是督从地面到车厢斜着搭一1/ 3块木小板,把油桶沿着倾斜的木板送推上去。
一块木板,当把它货从低处到高处搭成一个倾斜常的平面,并沿着它向上搬运峙物体时,它就成为一种简单官的机械斜面。
二、研究悯斜面的作用 1、讨论:诛一大桶油很重,一个人搬不仓动;可是沿着斜面,一个人区就能把它推上汽车。
这说明楚斜面有什么作用? 2、质感受:把一个物体提高到一齐定的高度,体验利用斜面和序不利用斜面由什么不同。
3 朽、分析斜面的工作图,提出汹自己的猜想:重物被抬茵高的高度是否相同?重笼物被抬高时所走的距离是否牢相同?重物被抬高时是腐否有其他物体帮助托住了该薪物体?我们小组的猜想薛是农。
4、设计窖实验方案,分小组开展实验奢。
①把木块立在桌上,釉将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咽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泥为一个斜面。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 斜坡的科学 -冀人版 (1)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4、《斜坡的科学》教学设计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对斜面的作用所做的多种假设中,确定一种进行研究。
2、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验证不同斜面的省力情况。
3、能够举例说出哪些物体师变形的斜面。
4、能制作不同坡度斜面的螺旋模型。
并能找出两种模型的差别。
5、能通过比较发现斜面与螺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愿意与同学交流使用斜面的好处和不足。
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设计实验,处理数据科学严谨的态度。
科学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出斜面的组成。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斜面省力的道理。
3、能说出科学实验的作用。
4、能用斜面的原理解释密螺纹的螺丝钉比疏螺纹的螺丝钉拧起来更省力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试验,分析得到的数据,得出结论,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研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模拟实验,培养设计实验,处理数据科学严谨的态度。
教学准备:长短不同的一组斜面、尺子、弹簧称、金属轮、搜集斜面的例子等。
教学课时:3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复习。
师:图片上展示的内容是什么?杠杆的三要素?类型?(杠杆的三要素:支点,长棍,用力点)(杠杆的类型:省力杠杆,省距离杠杆,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的杠杆)生: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杠杆,师:图片上展示的内容是什么?磨盘,方向盘,它们统称为?生:轮轴。
(定滑轮改变方向,不省力。
动滑轮省力,不能改变方向……)生:滑轮,轮轴,定滑轮,动滑轮,师:定滑轮的作用?(生: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师:动滑轮的作用?(生:可以省一半的力)师:但是?生:不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二、导入新课。
师:在本单元的前几节课里,我们一起学习了几种简单机械,包括什么?生:杠杆,滑轮,轮轴。
今天,我们来认识斜面。
师:齐读。
三、新授课。
(实验一)验证:斜面可以省力。
师:猜想,这些斜坡有什么用处?生:……(斜坡可以省力)……师:我把大家的猜想写在黑板上,师:为了验证猜想是否符合实际,我们经常把两个或者四个实验放在一起做,观察现象,这叫什么实验?生:对比实验。
斜坡的科学

标题: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斜坡的科学》教学设计(县三等奖)摘要:斜坡具有省力的作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课内外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斜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生活。
关键字:斜面省力作用正文: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斜坡的科学》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第四课的内容,本课时主要分成四部分的教学内容:1、研究斜面的作用。
2、把斜面“卷”起来。
3、斜面的应用。
4、螺丝钉的研究。
二、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经历和发现了应用斜面的地方是很多的,一条上山的公路的坡度很大,而“S”形的盘山路由于路程的延长而坡度变小,又如文具盒里的剪刀、卷笔刀等刀具的刀口,生活中的斧头、菜刀、楼梯、高速公路立交桥的引道、螺丝钉等,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斜面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1)制定一个简单的研究计划并用实验数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规律。
(2)通过“斜面省力”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注重科学事实。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3.科学知识(1)知道从斜面拉上去的力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2)知道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越大越费力的原理。
(3)了解各种各样的斜面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重点是理解斜面的作用及坡度的大小与省力之间的规律。
难点是理解卷斜面的特点。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实物木板,弹簧秤、螺丝钉等。
学生准备钩码、木板、弹簧秤、可搭三个不同高度的斜面、实验记录单、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铅笔、螺丝钉(粗细不同的两个或多个)。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研究主题1.师与学生讨论: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时常遇到一些麻烦,要把电动车或者摩托车弄到台阶上去,很不方便,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2.学生讨论交流解决办法:(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3介绍斜坡,揭示斜面。
《斜坡的科学》教案.doc

《斜坡的科学》教案(第一课时)作者:珠晖区建湘小学刘姣云教材版本:河北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四课教材分析:《斜坡的科学》是在学生认识了《撬棍的学问》和《轮子的妙用》基础上要认识的另一种简单机械。
教材由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认识斜面、研究斜面的作用,研究螺旋的作用和斜面类机械的简单应用。
本课计划分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时为第一课时,将完成前两个内容的教学任务,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从生活实际岀发,知道什么是斜面,了解斜面省力的作用和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实践应用。
2、探究目标:学生能设计对比实验验证斜面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能意识到科学实验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探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斜面角度大小与省力的关系。
准备材料(分组实验材料):测力i ^一个、木块一块(高15cm)、木板三块(长20cm、30cm、50cm各一块)、重物一个。
教学过程:一、设计问题导入:(课件演示情境)情境:同学们,刚到货场的工作的张叔叔今天遇到一个问题,耍把--推车的货物从库房外搬到库房内,可是货物到库房必经一个较高的台阶。
他听说咱们班的同学都善于动脑,科学学得好,他想请大家给他想个轻松一点的办法。
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有什么好方法?生畅所欲言,发表口己的观点。
(如:一个一个地搬;用吊车吊; 在台阶上搭一块坚实的厚木板,从这个斜面推到库房内……)师:这些办法,大家更喜欢哪个?看看张叔叔怎么做的?(课件继续演示)师导入课题:是啊,张叔叔的这个办法借助一块木板搭在台阶上就轻松完成了任务。
这就是平时所说的斜坡,我们称之为斜面!今天我们就來研究一下这个简单机械的科学奥秘。
(板书:斜坡的科学)二、研究斜面的作用。
(一)提出自己的猜想引导:为什么大家和张叔叔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使用斜面这种方法了呢?这种简单机械有什么作用?1、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
2、分析斜面的工作图:(课件继续演示)(1)重物被抬高的高度是否相同?(2)重物被抬高时所走的距离是否相同?(3)重物被抬高时是否有其他物体帮助托住了该物体?3、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我们小组的猜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二)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引导: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科学家们通常的做法就是通过实验来验证。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斜坡的科学》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斜坡的科学》
4、《斜坡的科学》教案
目的要求:
1.使学生知道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对比实验。
3.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认识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课前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
螺丝钉模型(剪一块三角形的纸,沿斜边画一条宽2毫米的红线,将三角形的纸红边向外缠在一支铅笔上,用胶带固定。
)
2.演示材料——斧头、凿子
3.课件——引桥比较长的大桥、盘山公路、盘旋的楼梯等。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前面,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简单机械?
2.谈话:要把一大桶油从地面运到汽车上,你能想一个巧妙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简单机械——斜面
大家想的方法都很不错,把一大桶油从地面运到汽车上,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法,而从地面到车厢斜着搭一块木板形成一个斜坡,把油桶沿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斜坡的科学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2.他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
3、愿意与同学交流使用斜面的好处和不足。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研究斜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简单机械实验盒、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话:要把一大桶油从地面运到汽车上,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一种既简单又省力的方法,是从地面到车厢斜着搭一块木板,把油桶沿着倾斜的木板推上去。
一块木板,当把它从低处到高处搭成一个倾斜的平面,并沿着它向上搬运物体时,它就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斜面。
(板书课题:斜坡的科学)
二、研究斜面的作用
1、讨论:一大桶油很重,一个人搬不动;可是沿着斜面,一个人就能把它推上汽车。
这说明斜面有什么作用?
2、感受:把一个物体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体验利用斜面和不利用斜面由什么不同。
3、分析斜面的工作图,提出自己的猜想:
(1)重物被抬高的高度是否相同?
(2)重物被抬高时所走的距离是否相同?
(3)重物被抬高时是否有其他物体帮助托住了该物体?
我们小组的猜想是。
4、设计实验方案,分小组开展实验。
①把木块立在桌上,将木板(光滑面朝上)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
成为一个斜面。
②每组滚轮用测力计把它提起,观察用多少力?
③把滚动的圆木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滚动,速度要慢、匀,观察用多少力?
④及时记录好有关数据。
5、分析整理。
6、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第二课时
三、把斜面“卷”起来
1、照图做一做,看看斜面卷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2、讨论交流:
(1)分析两图中蚂蚁爬行的路线由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卷起来的斜面由什么优点?
3、画出几个不同坡度的斜面,将它们剪下来,卷在铅笔上,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4、交流本组的发现。
四、斜面的应用
1、多媒体课件出示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学生分析。
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实例?
板书设计:
4、斜坡的科学
斜面能省力
斜面不省距离
斜面xx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