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培养基的配置和分装
纤维素琼脂培养基: • (NH4)2SO4 2 g , • MgSO4· 7g, • H2O 1g, • NaCl 1g, • CaCO3 2g, • 水 500mL ,
• 121 ℃ 灭菌20 min,倒平板后,盖上不平板大小一致的无菌滤纸
(注意:滤纸要用秲醋酸浸泡一夜 ,用碘液检查是否有淀粉 ,若已去除完全 , 则用 2%苏打水冲洗至中性,干热灭菌 后备用 )。
环境中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和初步鉴定
生物技术班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目的 • 从环境中筛选出能降解纤维素的菌株 • 初步鉴定出菌株所属的类型
试验原理
• 纤维素酶酶系组成及降解机理 纤维素酶酶系包括内切葡聚糖酶(Cx酶)、外切 葡聚糖酶(Cl酶),[来自真菌简称CBH,来自细菌简 称Cex)]和B.葡聚糖苷酶l,也称纤维二糖酶,简 称BG)。滤纸酶(FPase)活力代表了三种酶协同作用 后的总酶活力。 纤维素是有许多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一糖苷 键连接起来的大分子物质,对其的水解需要上述 三种酶的共同作用。酶的种类完整性、各种酶之 间的比例兲系等都会影响到纤维素酶的整体活力 。
分离
(1)无菌条件下,取富集后的培养液将土壤悬液秲释成101~10-7系列浓度。
(2)分别用秱液器精确地吸取各秲释菌液0.2 ~0.3 mL,对号 先后涂布于编好号刚果红培养基平板,(涂布时涂布棒要从 浓度小的梯度开始,将加入平板培养基上的土壤秲释液在 整个平板表面涂匀,涂完一个平板用酒精灯灭菌)。置于 30 ℃ 培养箱中,倒置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周。
初筛
以下各步骤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1)称取土壤样品10 g,倒入含有90 mL水和玱璃珠的三角 瓶中振荡5 min,使土样充分打散。(注意:等水冷却了 再倒入土样。) (2)取 5 mL悬液加入盛有 50 mL富集培养基 (纤维素琼脂培 养基 )的三角瓶,在 28 ℃和 150 r/min下, 振荡培养 3~ 5 d后 秱取 5mL培养液至另一盛有新鲜富集培养基的三角瓶中继 续培养。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分析研究 环境工程专业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摘要生物堆肥是大部分养殖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手段,具有投资小、效益高、有机固体废弃物重复资源化利用效率高等优点,但堆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发酵周期长、有臭味、纤维素木质素分解不彻底等。
牛粪中含有大量未能消化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它们是影响堆肥腐熟进程、决定其堆肥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牛粪堆肥发酵中选择添加合适的堆肥发酵菌剂和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剂,是解决畜禽粪便堆肥周期长,降解率低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采用富集培养及纯培养法从牛粪中将纤维素降解细菌进行分离并分析其降解特性,以期获得一些高效纤维素降解菌。
采用水解圈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进行菌株筛选与酶学特性研究,结合形态学方法对其初步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鉴定其种属,共得到降解效果良好的菌株3株,分别命名为DH01、DH02、DC02,其中DH01为枯草芽孢杆菌,其纤维素酶活性最高;DH02为苏云金芽孢杆菌,纤维素酶活性次之;DC0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纤维素酶活性低于前两者。
三种菌株均能不同程度分解纤维素,因此,可为牛粪堆肥发酵提供菌种思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纤维素降解菌,纤维素酶,分离,酶学特性AbstractBiological composting is the main method for the utilization of solid waste resources in most farms.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investment,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efficiency in the reuse of organic solid waste. 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shortcomings in the composting process, such as long fermentation cycles and Odor, incomplete decomposition of cellulose and lignin, etc. Cow manure contains a large amount of undigested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which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maturity of compost and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the compost product. Therefore, selecting and adding appropriate composting fermentation inoculants and high-efficiency cellulose degrading inoculants in the cattle manure composting ferment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ong composting cycle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and low degradation rate. In this study, enrichment culture and pure culture methods were used to isolate cellulose-degrading bacteria from cow manure and analyze their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obtain some high-efficiency cellulose-degrading bacteria. Using hydrolysis circle method and 3,5-dinitrosalicylic acid (DNS) method for strain screening and enzymatic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combined with morphological methods for preliminary identification, molecular biological methods to identify its species, a total of Three strains with good degradation effects were named DH01, DH02, and DC02. Among them, DH01 is Bacillus subtilis with the highest cellulase activity; DH02 is Bacillus thuringiensis, followed by cellulase activity; DC02 is Bacillus velezs Bacillus,cellulase activity is lower than the former two. The three strains can decompose cellulose to different degrees, so they can provide strain ideas for cattle manure composting and fermentation, which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Key words: cellulolytic bacteria,Cellulase,isolation,enzymatic properties目录1. 引言 (1)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1.1样品来源 (2)2.1.2培养基 (2)2.1.3供试溶液 (2)2.1.4供试仪器 (2)2.2 试验方法 (3)2.2.1纤维素降解菌的富集 (3)2.2.2纤维素降解菌的初筛 (3)2.2.3纤维素降解菌的复筛及酶活测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降解纤维素菌株的筛选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和筛选1.实验目的:1.掌握纤维素降解菌的的分离和筛选的方法2.学会会培养基的制备3.再次了解菌落的形态2.实验原理:从美术楼后面树林中取适量的土壤,用无菌水将得到的样品经适当稀释, 在37℃下培养1d后,稀释10-6、10-7、10-8三个浓度,分别接种于鉴别培养基中培养, 每组3个平行,在37℃下培养2-3 d,然后进行初筛,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获得纯的菌株。
最后镜检。
3.试验方法:1. 取样先从树林中取10g土壤(10—15cm深)。
用灭菌的塑料袋盛装。
2.饥饿培养秤取10g土壤,置于250ml的装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摇匀,在37℃下培养1d。
3.梯度稀释所需仪器:试管(8支)、洗耳球、移液管。
需要先经高压蒸气灭菌的仪器:试管(每只内装9ml蒸馏水)、移液管。
用移液管从饥饿培养土壤液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充分混匀。
然后用移液管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10-2,10-3, 10-4,10-5,10-610-7,10-8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4.选择培养○1刚果红培养基的制备所需要的仪器有:500ml锥形瓶、天平、药匙、玻璃棒、电炉、200ml培养基,用2层纱布加棉花做成瓶塞,将瓶口塞紧,再在瓶塞外包裹两层报纸,用线绳扎紧,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20min。
灭菌后,倒9个灭菌平板,凝固后待用。
○2涂布平板将上述已倒培养基的9个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6、10-7、10-8 3种稀释度(每个稀释度划3个平板)。
然后用移液管分别由10-6、10-7,10-8三管土壤稀释液中各吸取0.2ml对号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平板中,用无菌涂布器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室温下静置5~10min,使菌液吸附进培养基。
38℃倒置培养2-3d,至菌落长出,菌落周围将会出现透明圈。
○3菌落形态观察菌圈直径(0.3~0.6cm)○4划线分离PDA待凝固后,从以上涂布的9个平板当中取出1个菌落周围的透明圈比较大的平板。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
纤维素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细菌中含量最丰富的有机物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
功能,常被用于制备肥料和饲料等。
研究纤维素分解菌种类及其分解的反应特性,是研究
纤维素降解机理的重要基础。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主要有几种,包括淀粉膜电泳筛选,扩增隔离法,等电点筛选,微量培养筛选,补液筛选,微量测定等。
1. 淀粉膜电泳筛选:采用放大型电泳仪,用淀粉溶液构成膜,将单细胞菌悬浮液流
过该膜,其中纤维素分解菌可形成淀粉膜电泳状态,能在该膜中形成一定的结构,从而被
检测到。
2. 扩增隔离法:将一定浓度的纤维素溶液,与培养基或植物提取物按比例混合,在
适宜的条件下,加入适量的细菌,构成纤维素溶液底物,配制培养基,进行培养,根据培
养结果来筛选出对纤维素感兴趣的菌株。
3. 等电点筛选:利用膜膜过滤,在纤维素分解反应的同时,膜膜滤过的细菌会因等
电点变化而被选择。
4. 微量培养筛选:在不同营养条件和温度条件下,采用微量的纤维素细胞悬液,进
行培养,根据形态生长变化、颜色变化等特征,来判断哪些细菌对纤维素有分解能力。
5. 补液筛选:在细胞处理步骤中,常常采用补液筛选方法,利用纤维素溶液作为营
养基底,进行补液筛选,通过补液来影响纤维素分解速度,筛选具有良好分解能力的菌株。
6. 微量测定:取液量较小的细菌悬液,进行分离、培养,在相应的条件下,采用固
体纤维素的含量来微量测定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从而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菌株。
通过以上各种方法,可以有效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的种类,从而更好的研究纤维素降
解的机理和分解效率。
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解析

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解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是一种由大量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
纤维素的降解对于生物能源开发、废弃物处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而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则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因此,分离和鉴定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一、平板法平板法是最为常用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分离方法之一。
具体操作如下:1. 准备培养基:将适合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高温固化。
常用的培养基包括CMC培养基和Avicel培养基。
2. 稀释样品:将待分离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样品进行适当稀释,通常采用百倍至千倍的稀释倍数。
3. 倒平板:将稀释后的样品均匀倒在高温固化的培养基上,并利用均衡板将其平均分布。
4. 培养:将平板培养在适当的温度下,一般为30-37℃,孵育时间根据需要而定。
5. 分离: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情况,挑取个别菌落进行分离纯化。
二、液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分离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准备液体培养基:选取适合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生长的液体培养基,如液体CMC培养基、液体Avicel培养基等。
2. 接种:将待分离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样品接种到含有相关培养基的试管中。
3. 培养:将试管放置于摇床或恒温培养箱中,在适当的温度和转速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
4. 分离: 通过稀释方法,将培养液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菌株。
三、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对于分离的纤维素降解微生物,进一步进行鉴定需要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常见的特性分析包括以下内容:1. 糖类利用能力:在各种糖类培养基上观察微生物的菌落形态和生长情况。
2. pH和温度适应性:分析微生物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3. 酶活性检测:测定微生物产酶的能力,如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等。
4. 生理代谢产物分析: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或其他适当的方法,分析微生物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
研究纤维素降解菌的有关方案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的研究1.采样腐烂的苹果、蘑菇培养基及地面下10cm处土壤等2.富集培养(1)配制300ml 选择培养基。
(2)在250ml 锥形瓶中装入90ml 培养基(三瓶),放5-8 颗玻璃珠,塞上瓶塞,在121℃下高压蒸汽灭菌22min。
(3)每一份土样各取10g,在无菌条件下加入装有90ml 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锥形瓶标上相应的标号。
(4)将瓶置于摇床上,在30℃下振荡(150rpm 左右)培养3-4d,至培养基变浑浊。
3.培养基1. 纤维素平板培养基CMC 20 g;KH2 PO4 2 g;ZnCl20.0017g ;MnSO40.0016g ;CoCl20.002 g ;MgSO4 ·7H2O 0.3 g ;(NH4)2 SO41.4 g ;CaCl20.3 g;FeSO4 0.0005g ;琼脂20 g;蒸馏水1000 mL;pH7.0-7.22. 刚果红纤维素鉴别培养基KNO32 g ;MgSO40.5 g ;KH2 PO41 g ;NaCl 1 g;Na2 HPO 41 g ;CMC-Na 20 g ;刚果红0.2 g ;琼脂20 g;蒸馏水1000 mL3. 液体发酵培养基蛋白胨3 g ;硫酸铵2 g ;酵母膏0.5 g ;KH2 PO4 4 g ;CaCl2 ·2H2O 0.3 g;MgSO4 .7H2O 0.3 g;Tween-80 0.2 mL;CMC 20 g;蒸馏水1000 mL4. 菌种保藏培养基(PDA)马铃薯200 g ;葡萄糖20 g ;琼脂15 g ;蒸馏水1000 mL ;pH自然5. 选择培养基CMC-Na5g,NaNO3 1g,KCl 0.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4.基本实验步骤1.纤维素降解菌的初筛称取样本10 g ,放入盛90 mL 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约20 min ,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合,将细胞分散,用一支无菌移液管从中吸取1 mL土壤悬液加入盛有9 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移液管从此试管中吸取1 mL加入另一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10-2、10-3、10-4、10-5、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微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纤维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由大量的葡萄糖分子组成。
在生物学中,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有机物质之一。
然而,由于其结构复杂、难以分解,纤维素对于生物体的降解造成了很大的挑战。
而纤维素降解菌就是一类能够分解、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成更小分子的糖类,从而为自身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这类菌种在生物能源、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因此,分离与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开发和利用其微生物资源,对于推动生物技术的发展和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是研究者们开展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的第一步。
在分离纤维素降解菌时,一般会从自然环境中选取一些能够产生纤维素降解酶的样品,如土壤、淡水等,进行采样。
接下来,通过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和筛选培养,通过观察菌落和菌液的形态、颜色等特征,以及通过测定降解效果,最终得到纤维素降解菌的纯培养。
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的关键是通过对菌株的降解能力评价。
这种评价可以通过孔板筛选、固体培养基筛选以及液体培养基筛选等方式进行。
其中,孔板筛选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孔板上的纤维素固体培养基,可以筛选出具有较强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
此外,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纤维素底物,通过测定底物的降解率,也可以评价菌株的降解能力。
纤维素降解菌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对其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应用。
一方面,研究者们可以通过对纤维素降解菌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了解其纤维素降解途径和关键酶系统,为进一步优化菌种提供理论基础。
另一方面,纤维素降解菌的应用潜力很广泛。
例如,通过改造纤维素降解菌的基因,可以增强其降解能力,使其在生物质能源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纤维素降解菌的应用还可以在纸浆工业、饲料添加剂以及餐厨垃圾处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是开发与利用其微生物资源的关键步骤。
微生物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分离

微生物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与分离纤维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机化合物,它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
纤维素具有高度的生物降解性,然而,其高度结晶性和复杂的结构使其难以被常规的酶解系统降解。
在生物领域中,微生物分解是一种有效且环保的方法,因此,筛选和分离纤维素降解菌对于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的方法1.1 培养基的选择筛选纤维素降解菌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常用的纤维素降解培养基包括CMC(羧甲基纤维素钠)、Avicel(微晶纤维素)、Whatman No.1滤纸等。
这些培养基能够提供纤维素降解菌所需的碳源和营养物质,有利于菌群的生长和繁殖。
1.2 筛选方法传统的筛选方法是利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的碳源,在培养基中培养环境中的微生物,通过测定产酶能力来判断纤维素降解菌的存在。
常用的方法有:(1)红色亚甲基纤维素(RAC)将纤维素培养基添加亚甲基蓝等指示剂,在纤维素降解区域由蓝色转变为红色,表明纤维素被降解。
(2)半定量筛选利用葡萄糖法测定纤维素降解能力。
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纤维素,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和菌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评估纤维素降解能力。
(3)放射标记纤维素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纤维素分子上,通过测定纤维素的解脱率来评估菌株的降解能力。
二、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2.1 分离方法从自然环境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是筛选过程的关键步骤之一。
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1)稀释平板法将适当稀释的样品在纤维素培养基上均匀涂布,经过一段时间后,将生长的菌落分离并培养纯种。
(2)可溶性物质包埋法将样品与纤维素培养基搅拌均匀,接种到含有纤维素的胶状物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分离出纤维素降解菌。
2.2 鉴定方法为了确定分离的菌株是否为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菌株,需要进行鉴定。
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1)形态学鉴定观察菌落的形态、颜色和菌落边缘等特征,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状和结构。
(2)生理生化特性鉴定测定菌株的氧耗、氧释等生理特征,通过测定菌株对不同碳源和氮源的利用情况来判断其代谢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i 1 3 6 / .sn 1 0 o :0. 9 9 jis . 0 7—0 3 . 0 2 0 . 0 8 4 2 1 .3 0 2
高 温 纤 维 素 降解 细 菌 的筛 选 与鉴 定
常慧萍 , 张 红 , 杨 雪 , 鸿鹏 , 青梅 , 文玲 韩 郝 毛
细菌, 为堆肥 菌 剂 的制作 提供 高效 菌株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样 品 .
堆腐 的牛粪 发酵 基 质 , 自郑 州市 惠 济 区某 奶 牛养 殖场 . 采
1 2 培 养 基 .
赫 奇逊 培养 基 ( / 0 ) : M g 10 0mL C C—N , H P 41 0 M S 4・ H O 0 3 N C . , a 1 6 2 a5 K 2 O . , g O 7 2 . , a 10 1 C C2 H O
( 南教 育 学 院 生 态学 重 点 学科 组 , 南 郑 州 4 0 4 ) 河 河 50 6
摘要: 以堆 腐 的发 酵 牛 粪 为 原 料 筛选 高 温 纤 维 素 降 解 细 茵 . 过 纤 维 素 刚 果 红 培 养 基 初 筛 、 定发 酵 液 的 C 通 测 M—
Cs ae和 F A s P a e活 力 的 复 筛 , 筛选 出 四株 酶 活较 高 的 茵 株 , 别 是 1 0 、 1 5 1 0 分 1 1 1 0 、 16和 1 0 . 茵 落 特 征 、 18 从 茵体 形 态 、
0 1 F C3 . 1 N N 3 . , 脂 2 , 1 0 ,H 7 0~ . . . ,e 1 0 0 , a O 5 琼 2 O 水 0mL p . 7 2 0
纤 维素 刚果 红培 养基 (/ 0 L : 晶纤维 素 1 8 , H2O . , S ・ H2 .5 刚果 红 0 2 明 g 10 0m ) 微 .8 K P 4 5 Mg O 7 O 0 2 , 0 .,
收 稿 日期 :0 2—0 21 6—2 0
基 金 项 目 : 南 省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2 12 13 1 ; 南 省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2 1 2 13 0 ; 南 省 教 育 厅 自然 科 学 研 究 计 划 项 河 1 20 3 0 3 ) 河 12 0 3 05 ) 河 目 (0 1 10 1 )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自然 科 学 研 究 计 划 项 目 (0 1 10 1 ) 河 南 省 教 育 厅 自然 科 学 研 究 计 划 项 目(2 8 0 8 21B805 ; 2 1 B 80 6 ; 1A10 0 )
培 养 特 性 及 一 系列 生理 生化 特 性 对 四 株 菌 株 进 行 初 步 鉴 定 。 果 表 明 l0 、16 10 结 1 1 10 、 18属 于 芽 孢 杆 茵属 , 15属 于 10
短 芽孢杆菌属.
关键词 : 高温的 ; 维素降解细菌 ; 耐 纤 筛选 ; MC s C ae活 力 ; P ae活 力 ; 定 FA s 鉴 中 图 分 类 号 : 9 9 9 Q 3 .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7— 8 4 2 1 ) 3— 0 5— 3 10 0 3 (0 2 0 0 0 0
纤 维素 是 自然界 最 丰 富的碳 水化 合物 , 其生 物 降解 的研 究 在纤 维 素 资源 的开发 利 用 和环 境 保 护 上具 对 有 重要 意义 . 物 降解 的前提 是筛 选 到能 降解 纤维 素 的微 生 物. 生 近年 来 , 主要 以霉 菌作 为 纤 维 素 降解 菌 的研 究 对象 , 如木 霉 、 曲霉 、 霉 和青霉 等 , 根 具有 降解 高效 、 活力 高 等 特点 , 霉 菌不 易 制 成 菌剂 , 剂 也 不 易保 酶 但 菌 存 , 以对纤 维 素 降解菌 的研 究转 向以细 菌为 主 H . 所 高温 细 菌 在 培养 过 程 中不 易 受 污染 , 纤 维 素 酶具 有 其
7. ~7. 0 2.
1 3 实 验 方 法 .
1 3 1 纤 维 素 降解细 菌 的分离 .. 将样 品梯度 稀释 , 以不 同稀 释度涂 布 于赫奇 逊 培养 基 中 ,5 4 ℃倒 置 培 养 . 取平 板 上 的单 菌 落 连 续传 代 挑 两次, 以检测 其存 活性 .
1 3 2 纤 维 素 降解细 菌 的初筛 .. 采用 点 接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将分 离 的单菌 落 接种 于纤 维素 刚果 红培 养基 上 ,5 4 ℃倒 置 培养 , 测定 透 明圈 直径 ( 与 菌落 D) 直径 ( ) d 及其 比值 ( / ) D d.
胶 2 0 琼 脂 2 水 10 0mL p . . ., O, 0 ,H 7 0
发 酵培 养基 (/ 0 1 : 晶纤 维素 5 0 蛋 白胨 1 , 母 膏 1 N C , 2 P 4 . , 10 0mL p g 10 0 m ) 微 ., O酵 0, a 1 K H O 0 水 0 ,H 5 1
较好 的热稳 定性 , 高反 应温 度 可加快 降解 速度 , 提 因此 , 耐热 纤维 素酶 在高 温领 域具有 广 泛 的应用 前 景 。 . 在 堆肥 中接 种 高温纤 维 素降解 菌 能加 速堆 肥 的腐熟 , 高堆 肥产 物 的品质 . 提 本研 究筛 选耐 高温 的纤 维素 降解
第2 1卷 第 3期
2 2年 9 月 01
河 南教 育 学 院 学报 (自然科 学 版 )
J un lo n n Isi t fEd ct n ( trlS in eE io o ra fHe a nt ueo u ai t o Nau a ce c dt n) i
Vo12l No 3 . .
作 者 简 介 : 慧 萍 ( 9 O ) 女 , 南 原 阳 人 , 南 教 育 学 院 生 态 学 重 点 学 科 组 副 教 授 , 学 博 士 , 要 研 究 方 向 : 生 物 资 源 常 17 一 , 河 河 理 主 微 开发与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