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拖动之直流电机原理
2021年电机拖动知识点概要

电机拖动知识点概要1、直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当原动机拖动电枢以恒定方向旋转式,线圈边将切割磁力线并感应出交变电动势,由于电刷和换向器的“整流”作用,使电刷极性保持不变,在电刷间产生直流电动势。
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在电刷两端加直流电压,经电刷和换向器作用使同一主磁极下线圈边中的电流方向不变,该主磁极下线圈边所受电磁力的方向亦不变,从而产生单一方向的电磁转矩,使电枢沿同一方向连续旋转。
3、直流电机的可逆原理同一台电机既能作电动机亦能作发电机运行的现象。
4、直流电机的结构主要由静止的定子和旋转的转子构成,定子和转子之间存在气隙。
①定子由主磁极、换向极、机座、端盖、轴承、电刷装置等组成。
②转子转子的作用是感应电动势并产生电磁转矩;它包括电枢铁芯、电枢绕组、换向器、轴和风扇等。
5、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基本形式叠绕组和波绕组)分类单叠绕组、单波绕组、复叠绕组、复波绕组及混合绕组等。
单叠绕组特点同一个元件的出线端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换向片上,相邻元件依次串联,后一个元件的首端与前一个元件的尾端连在一起并接到同一个换向片上,最后一个元件首端与第一个元件尾端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注支路对数a等于电机的极对数p,即a=p】单波绕组特点同一个元件的两个出线端所接的两个换向片相隔接近于一对极距,元件串联后形成波浪形,所以称为“波绕组”。
【注并联支路数总是2,即极对数a=1】★单叠与单波绕组区别单叠绕组可通过增加磁极对数来增加并联支路对数,适用于低电压、大电流的电机。
单波绕组的并联支路对数a=1,每条并联支路数串联的元件数较多,适用于小电流、较高电压的电机。
6、直流电机分类(按励磁方式分)他励、并励、串励、复励7、主磁通和漏磁通定义及其作用同时与电枢绕组(即转子绕组)和励磁绕组(即定子绕组)相交链的磁通称为主磁通;只与励磁绕组(即定子绕组)相交链的磁通称为漏磁通。
主磁通与通电的转子绕组相作用产生电磁转矩,使电机转动;漏磁通无用。
电机与拖动 第3章 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

B、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常用的起动方法
为了获得足够大的起动转矩的同时降低起动电流,起动时一般应按照如下 步骤进行:(1)首先在励磁绕组中加入额定励磁电流,以建立满载主磁场;(2) 待主磁场建立之后再加入电枢电压。
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
直流电机的 起动方法
降压起动
a、电枢回路串电阻起动
3.18 直流电动机人工起动器的电气原理图
B、电力拖动系统的稳定运行条件
定义: 对于稳态运行的电力拖动系统,若受到外部扰动(如电网电 压的波动,负载转矩的变化等)后系统偏离原来的稳态运行点。一 旦干扰消除,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稳态运行点,则称系统是稳定 的;否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图3.13 电力拖动系统的稳定运行分析
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为:
B、多轴电力拖动系统的折算
a、折算的概念
图3.3 多轴电力拖动系统的简化
折算的原则是:确保折算前后系统所传递的功率或系统储存的动能 不变。
b、折算的方法
1) 机械机构的转矩折算
折算时需考虑电动机和生产机械的工作状态。现分析如下: (1)当电动机驱动机械负载时,传动机构的损耗是由电动机承担的。于是有:
TL TL Lt
根据上式,折算后的负载转矩为:
TL
TLt TLt j ( ) L
(3-5)
2)直线作用力的折算
折算时同样应考虑功率的流向问题。 图3.4给出了电机拖动起重机负载实现升降运动的示意图。
图3.4 电机带动起重机负载的示意图 (1)当重物提升时,传动机构的损耗自然由电动机承担。于是有: 又
Tem n
nA
TL n
(3-15)
nA
上述结论可以通过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式或上图的分析求得。其 物理意义是:当在A点处于稳定运行系统受到外部扰动使得转速增 加时,负载转矩的增加应大于电磁转矩的增加,系统才能够减速, 回到原来的运行点。此时,系统在A点处是稳定运行的。
电机与拖动基础第三章 直流电机原理(第二部分)

表示。每个元件首、末端所连两个换向片之间的跨 距是换向器节距yk,用换向片数来表示。
y=yk=1 (3)第二节距y2:连至同一个换向片的两个元件边 之间的距离,用虚槽数表示。
y2=y1-y
τ
•3
2. 单叠绕组的展开图
实例: 已知一台电机的极数2P=4, Ze=S=K=16,画出它的右行单叠 绕组的展开图。
额定电流
额定电磁转矩
•18
3.5 电枢电动势与电磁转矩
直流发电机和电动机电枢电动势与电磁转矩:
电枢电动势—输出电动势(与电枢 电流同方向) 电磁转矩—制动性转矩(与转速方 向相反)
电枢电动势—反电动势(与电枢电 流反方向)
电磁转矩—拖动性转矩(与转速方 向相同)。
电枢电动势的方向由电机的转向和主磁场的方向决定 电磁转矩的方向由电枢电流和主磁场的方向决定
•19
3.5.3 直流电机的电枢反应
Bδ τ
如磁路不饱和,总磁通量不变。但磁路饱和时,总磁通要降低, 称为去磁效应。
• 电枢磁通势改变气隙磁密分布及 每极磁通量大小的现象称为电枢 反应。
•06:50 •20
3.5.1 电枢电动势
电枢电动势是指直流电机正、负电刷之间的 感应电动势,也就是电枢绕组每个支路里的感 应电动势
一个极距范围内的平均磁密:Bav
li
一根导体的平均电动势: eav Bavliv
v 2 p n 60
eav
(
li
)li (2 p
n) 60
2 p
n 60
电枢电动势:Ea
根据感应电动势公式,气隙每极磁通Φ为
电机及拖动基础_(第四版)

第三节 直流电机的绕组
对绕组的要求:在能够通过规定的 电流和产生足够的电动势的前提下, 尽可能节省铜和绝缘材料,并且结构 简单、运行可靠。
一、简单的绕组
右图只是说明原理的示意图。它的缺 点是:随着电枢的转动,始终只有一个 线圈有电流。这样的话,材料没有充分 利用,产生的总转矩或电势均很小。 解决办法:用4个换向片将4个线圈都连接 起来,成为一个闭合绕组,两个不同的元 件边连接一个换向片。每个元件的两个元 件边连接2个不同的换向片。共用了4个换 向片,节省了材料,提高了输出转矩。
电枢反应后磁动势波形
1、有负载时气隙磁场发生了畸变 2、电枢反应呈现去磁作用
27
第五节 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的计算
一、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直流电机无论作电动机运行,还是发 电机运行,电枢内部都感应产生电动势。
t 60 2 pn 2 pn 60
式中,n—电枢的转速;p—极对数。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一个匝数为 N y 的元件 中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为:
励磁方式
指直流电机的励磁线圈与电枢线 圈的连接方式 此外,电机铭牌上还标有其它数据,如励磁电压、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等。 电机运行时,所有物理量与额定值相同——电机运行于额定状 态。电机的运行电流小于额定电流——欠载运行;运行电流大于额 定电流——过载运行。长期欠载运行将造成电机浪费,而长期过载 运行会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电机最好运行于额定状态或额定状态 附近,此时电机的运行效率、工作性能等比较好。
6—槽底绝缘
电枢槽内的绝缘
1—换向片
2—连接片
8
第二节 直、额定功率PN(kW)
2、额定电压UN(V) 3、额定电流IN(A) 4、额定转速nN(r/min) 5、额定励磁电压UfN(V)
电机与拖动技术大连理工大学课件和答案第1章

第四步:排列、连接绕组。根据各节距按规律排列连接。
第五步:放置主磁极。主磁极应N、S极交替地、均匀地放置在各槽之上, 每个磁极的宽度约为0.7倍的极距。
y1
Z 2p
8 2
4
合成节距 : y=yk=1
按照上述步骤绘制单叠绕组的展开图,如图所示。
单叠绕组的并联支路图
画出元件的连接及有关的换向片和电刷,就成 了绕组的并联支路图。并联支路图,就是绕组 的电路简图
单叠绕组的特点
(1)y=yk=1 (2)2a=2p (3)同一个主磁极下的元件串联在一起组成一个支路, 有几个主磁极就有几条支路; (4)电刷数等于主磁极数,电刷位置应使支路感应电 动势最大,电刷间电动势等于并联支路电动势; (5)电枢电流等于各并联支路电流之和
组 10.电枢铁芯 11.底脚
图1-3 换向极结构 1.换向极铁芯 2.换向极绕组
图1-4 电刷盒装配 1.刷盒 2.电刷 3.铜丝辫 4.压紧弹簧
图1-5 电枢铁芯冲片
图1-6 直流电机换向器
图1-6 直流电机换向器
1.1.2 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
1、直流发电机工作原理
右图为直流发电机的物理模型, N、S为定子磁极,abcd是固定在 可旋转导磁圆柱体上的线圈,线圈 连同导磁圆柱体称为电机的转子或 电枢。线圈的首末端a、d连接到 两个相互绝缘并可随线圈一同旋转 的换向片上。转子线圈与外电路的 连接是通过放置在换向片上固定不 动的电刷进行的。
把电刷A、B接到直流电源上, 电刷A接正极,电刷B接负极。此时 电枢线圈中将电流流过。如右图。
电机与电力拖动 第3章 直流电机的基本理论讲解

3.6 直流电动机稳态运行时的基本方程式和工作特性(重点)
3.6.1 直流电动机稳态运行时的基本方程式(电压、转矩、功率)
1 电压平衡方程式
+ Ia
If +
U Ea M
U
-
-
2 转矩平衡方程式
励磁电路: U = Rf If 电枢电路: U= Ea + Ra Ia
U: 端电压;
Ea :电枢电动势; Ra :电枢回路电阻; Rf :励磁回路电阻; U>Ea时:电动机; U<Ea时:发电机;
If
Ia
Ea : 感应电动势
Uf
Ea MU
Ia :电枢电流 Ra :电枢电阻 I f :绕组电流
Rf Ra
Rf :绕组电阻
他励 I I N I f Ia
U UN Ea IaRa
U UN I f Rf
Ra
If
U
M
Rf
并励
Ea
I IN I f Ia U UN Ea IaRa
P
Ea
I
;
a
n ::转机速械;角速度, (2n ) / 60;
转矩的求法:T CT Ia
CT : 转矩常数CT ( pN ) /(2a); p : 磁极对数;
Ia:电枢电流I N ;
题2: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的额定数据为PN=17kW,UN=220V,nN=1000r/min, IN=92A,电枢绕组的电阻Ra=0.2Ω,电刷压降2△Ub=2V。试计算:(1)电 动机的额定电磁转矩。(2)理想空载转速和实际空载转速。(3)电动机的 输出转矩保持为额定值不变,在电枢回路中串入0.3Ω电阻,求电动机转速。
第2章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拖动

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同直流电动机一样,直流发电机电枢线圈 中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也是交变的,而通 过换向器和电刷的整流作用,在电刷A、 B上输出的电动势是极性不变的直流电动 势。在电刷A、B之间接上负载,发电机 就能向负载供给直流电能。这就是直流发 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机的可逆原理
一台直流电机原则上可以作为电动机运行,也 可以作为发电机运行,取决于外界输入能量的 不同条件。 将直流电流施加于电刷,输入电能,电机能将 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拖动生产机械旋转,成为 电动机运行;如用原动机拖动直流电机的电枢 旋转,输入机械能,电枢绕组便能切割磁场的 磁磁感应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电机能将机械能 转换为直流电能,从电刷端引出直流电动势, 作发电机运行。
2.1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直流电动机虽然比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结构复 杂,维修也不便,但由于它的调速性能较好和 起动转矩较大,因此,对调速要求较高的生产 机械或者需要较大起动转矩的生产机械往往采 用直流电动机驱动。 直流电动机的应用: (1)轧钢机、电气机车、中大型龙门刨床、矿 山竖井提升机以及起重设备等调速范围大的大 型设备。 (2)用蓄电池做电源的地方,如汽车、拖拉机 等。
2.6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所谓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就是电机的转 速 n 随着负载转矩 T 的变化情况,研究电 机转速变化能够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电机按 照生产工艺的要求拖动生产机械,高效率 、低损耗地运行。
2.6.1. 他励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方程
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方程是由感应电动势方程、电磁 转矩方程和电压平衡方程推导出来的,即:
2.8.2 直流电动机的反接制动
对位能负载而言,反接制动有两种情况: 一是转速反向的反接制动,另一是电压反 接的反接制动。
电机与拖动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额定值

电机与拖动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额定值主题:直流电机的辅导文章——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额定值、直流电机的磁场和电枢反应、直流电机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学习时间:2016年10月10日--10月16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课件第2章直流电机的相关内容。
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对直流电机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直流电机按其能量转换方向的不同分为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两者之间具有可逆性。
1.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当给电枢绕组通入直流电流时,通过电刷和换向器转换为交变电流,使处于主极磁场中绕组的线圈始终受到相同方向电磁转矩的作用,保证了电动机连续转动,从而实现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
图1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2.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当原动机拖动电枢转动时,电枢绕组的线圈切割主极磁场而产生交变感应电动势,再通过电刷和换向器转换为直流电动势,由电枢绕组输出直流电流,从而实现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
图2 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二、直流电机的基本组成和额定值(重点掌握)1.直流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其基本组成如图3所示。
转子称为电枢,它是能量转换的枢纽。
电枢绕组构成了直流电机的主要电路,它是由很多元件按一定规律连接起来的闭合绕组。
按元件的连接方式和端接形状分类,电枢绕组主要有叠绕组和波绕组两大类。
电枢绕组是电机的重要部件。
直流电机的绕组有五种形式:单叠绕组、单波绕组、复叠绕组、复波绕组和蛙绕组。
换向器是直流电机所特有的部件,与电刷配合,实现电枢绕组端部的直流电流与电枢绕组内部的交变电流之间的转换,即在直流电动机中起到了“逆变器”的作用,在直流发电机中起到了“整流器”的作用。
图3 直流电机的基本组成2.直流电机的额定值主要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等。
1)额定电压N U :对于直流电动机,N U 是输入电压的额定值;对于直流发电机,N U 是输出电压的额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