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对抗日本侵略而形成的一种抗日合作机制。

这一时期,中国国内各个政治派别、民族团体和社会阶层纷纷加入到统一战线之中,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统一。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

1. 第一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931-1936年)在这个时期,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战争,中国国内形势十分危急。

在共产党的号召下,国共两党开始寻求合作,通过争取各个社会阶层的支持,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框架。

2. 第二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1937-1945年)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民族统一战线迅速扩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与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共同对抗日本侵略军,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此时,全国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同抵御日本军队的侵袭。

3. 第三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1945年以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逐渐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使命得以完成,但统一战线的经验和成果对于后来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起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表明了多党合作、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为中国抗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总结,以鉴往知来,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现统战发展历程

展现统战发展历程

展现统战发展历程
过去几十年来,统战工作在中国进行了深入的发展和演变。

从一开始的重点放在团结和统一各个阶级、阶层、党派和社会团体,到后来的广泛的社会团体联合战线建设,统战工作始终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目标。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

在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国共合作和人民民主专政基础上建立起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吸收和团结各个社会阶层的力量,共同努力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目标。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统一战线工作得到了新的发展。

党提出了新形势下的统一战线理论,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

在这一背景下,统战工作的范围和力度不断扩大,涉及的社会团体也不断增加,包括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宗教界、海外华人等。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强调了“大统战”理念,提出要以推动统一战线发展为主线,注重“大统战、大联合、大团结”,推动各个社会阶层的代表人士共同为实现中国梦共同努力。

同时,党还提出要加强网络统一战线建设,抓住新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机遇,加强对各类社交团体和网络群体的引导和管理。

未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统战工作也将继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统一战线将继续团结各方面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
力。

同时,统战工作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创新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发挥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

建党九十年来统战工作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及现实思考

建党九十年来统战工作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及现实思考

在第 一 次大 革命 时期 ,中 国处于 帝 国主 义及
其 代言人 北 洋军 阀 的统 治之 下 . 民不 聊 生 。当时
社 会 的主要 矛盾 表 现为 帝 国主 义 、北 洋 军 阀与 中 国人 民之 间 的矛 盾 。 因 此 “ 倒 列 强 ,铲 除 军 打 阀”成 为包 括 中国共 产党 和 国 民党在 内 的全 国人
中 革 命 和
历 史 发 展 的 必然 也 是 中 国 人 民 长 期 探 索 和 奋 斗 的成 果 ,是 中 罔 人 民政 治 经 验 和 智 慧 的结 品 ,
建设 事 业 中 .正 在 和 必 将 发 挥极 其 重 要 的作 H 。 {
关键 词 :统 战 工 作 ;历 程 ;经验 ; 同心 同 德
共 产党在 共产 国际和 国内 的政 治影 响 。 f 二1工农 民主统 一 战线
期 的 总任 务 ,与其 他 革命 的 阶级 、阶 层 、政 党 、
集 团 以及 一 切 可 以联 合 的力 量 结 成 的 政 治联 盟 。 主要 经历 了以下几 个 阶段 。
f 一)民主联 合 战线
由 于 12 9 7年 国 民党 右 派 集 团 的叛 变 .以及
民族 资产 阶级 暂 时 附和 了反革 命分 子 ,使得 革命
收 稿 日期 :0 1 0 - 3 2 1 — 6 0 作 者 简 介 : . 爱文 , , 庆 三峡 医 药 高等 专 科 学 校教 师 1陈 男 重
2郑 爱花 , , . 女 中共 重 庆 市 万 州 区委 党校 教 师 . .
在 土地革 命 战争 时期 ,社 会 的主要 矛盾 是代
表 中 困人 民利益 的共 产党 和代 表大 地 主火 资产 阶

统一战线发展历程

统一战线发展历程

统一战线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注重统一战线的发展,通过与各阶级、各政治力量的合作,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统一战线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一阶段都伴随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政治任务。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党的统一战线的主要对象是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代表的民主革命力量。

党通过与他们建立联盟,形成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旧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统一战线的主要对象转向了民主党派,通过与他们合作,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巩固新中国的政权。

党通过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组织框架,形成了民主集中制的政治体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给统一战线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统一战线的主要对象逐渐拓展为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海外华人在内的各方面力量,通过与他们合作,推动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发展。

党从维护生产力和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各方面力量的参与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党和国家继续推动统一战线的发展,统一战线的主要任务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党的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宗教界、华侨华人和其他社会团体。

党通过与各方面力量的合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总体来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发展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不断调整和拓展的过程。

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引导广大社会力量为实现国家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统一战线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与民主派的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与民主派的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与民主派的历史回顾从建党之初起,中国共产党就十分重视通过建立统一战线等形式来实现团结各阶层力量的目标。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略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特殊合作模式。

本文将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与民主派的历史,探讨其发展背景、作用和影响。

一、统一战线的背景与发展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的形成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

早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就提出了联合共产党的主张,倡导团结各派力量以推翻军阀统治。

这为统一战线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随着国共两党的合作日益紧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内部实现了第一步的渗透,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地下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响应国民党领导的抵抗日本侵略的号召,与国民党合作形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对抗外敌。

这一时期,中国民主派作为统一战线的一部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统一战线中的民主派统一战线中的民主派主要包括国内以政治改革为目标的各党派、社会团体和知识分子群体。

他们与中国共产党形成合作关系,深受共产党的影响,并在共同的目标上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统一。

1. 政治改革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中的民主派最主要的目标之一便是进行政治改革,推动国家政权的转型。

他们主张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一个更加公正民主的政治体制。

这一思潮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更加强烈,成为新中国成立的重要背景。

2. 社团知识分子统一战线中的民主派中有许多社团和知识分子群体积极参与到政治活动中,他们以思想启蒙、知识传播和舆论引导为己任,倡导社会进步和民主改革。

他们与中国共产党的密切合作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统一战线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中,民主派的加入对于党的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扩大党的影响力通过与民主派的合作,中国共产党能够吸纳更多的阶层力量,扩大其在国内的影响力。

人民民主与统一战线历程

人民民主与统一战线历程

(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
1950年12月1日—5日 九三学社召开 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主要议题是抗 美援朝和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大会通 过了《本社当前任务和工作》、《本 社组织的巩固与发展》两个决议。
大会明确了九三学社是新民主主义 政党的性质,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以人民政协《共同 纲领》 为自己的纲领,参加各革命阶级的 统一战线,为完成新民主主义的革 命和建设而奋斗。
1949年6月15日—19日 新政协筹备 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许 德 珩参加了会议,在这次会上,九 三学社被正式确认成为参加新政协 的45个单 位之一。
1949年9月21日—30日 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 届全体会议在北 京召开。九三学社推举许德珩、潘 菽等6人代表。
1949年10月19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举行第三次会议。九三学社梁希被任命 为林垦部部长。 1949年10月22日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法制委员会成立,九三学社许德珩被任 命为副主任委员。 1949年12月17日 涂长望被任命为中央 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局 长。
人民民主与统一战线历程 __兼谈九三学社社史社章
省社院 龚继民
一、人民民主统一战 线与多党合作
(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
《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 织形式。其组织成分,应包含有工人 阶级、农民阶级、革命军人、知识分 子、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少 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 子的代表。”
(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发挥
统一战线作用和优势。
1990年3月6日社中央副主席徐采栋 受国家科委委托,召开“星火计划” 和“科技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
1991年11月12日 社有8件政协委员 提案被全国政协评为优秀提案。

简述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发展脉络

简述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发展脉络

作者: 赵艳波
作者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出版物刊名: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页码: 71-75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期
主题词: 中国共产党 统一战线 历史发展
摘要: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六十多年的辉煌历程中,党的几代领导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这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一脉相承的。

新形势下,对党的统一战线发展脉络作以梳理,对于加强和改进当前统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统战工作的认识

统战工作的认识

浅谈统战工作今天,我就统战工作方面的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在以前,我认为统战工作是虚的、是“上边”的事,乡镇抓不抓无所谓,因此就形成了乡镇统战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观念。

这两天,我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对统战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原来统战工作里面还有许多学问,统战工作还是有些搞头。

平时我们不知不觉中都在做统战工作,如: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排忧解困、打击邪教组织、下村为老百姓调解民事纠纷等等。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农民的职业结构早已不是单纯农业生产,形成了农业劳动者、农民工、农村管理者、企业管理者等不同阶层。

许多人成为了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和林果庄园主了。

民族宗教事务也主要在农村。

统一战线很多工作任务也在乡镇基层,如“健全工商联、商会组织,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服务于民营经济”等。

所以说,切实加强乡镇基层统战工作,是形势所需,发展所需,稳定所需。

这就应了一句话:“乡镇工作千条线,切莫冷落统一战线。

”一、统一战线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含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现在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又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统一战线的产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1921年至1927年);在中国现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两个最有实力的政党,二者之间的关系牵动着革命的全局。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由孙中山主持。

会议确立的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

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第二个阶段,土地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1927年-1937年);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第一次护法运动(1917-1918年)
护法运动是指1917年7月到1918 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 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 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 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
又称护法战争。所谓"护法"指的 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打倒北洋军阀专政的虚假共和, 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
召开政协的号召。 3)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纷纷赞同。 4)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会召开
精品课件
3)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
1949年1月30日,北平宣布和平解 放。6月15日,新政协商筹备会在北 平开幕。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会议内容有: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 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 改名为北京;④采用公元纪年;⑤决定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 念碑。
共产国际(第三国际)
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1919年列 宁在莫斯科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 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 织。 一战爆发后,第二国际破产,十月 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共产党的 建立,客观形势要求建立新的国际 组织。 二战爆发后,为了有效地组织反法 西斯的斗争,经各国共产党同意, 共产国际于1943年6月10日正式宣 告解散。其机关刊物是《共产国际》 和《国际新闻通讯》。
1923年2月7日在吴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 军肖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 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 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 动军队的枪击,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 当场被打死30多人、打伤200多人。反 动军队还闯进工人宿舍,大肆搜捕,造 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罢工虽然失败了,但是工人的生命和鲜 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更加 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 国人民的敌人。
统一战线的发展历程
精品课件
1.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4.爱国统一战线
精品课件
1.革命统一战线(1924-1927年)
1)概念 2)背景 3)经过 4)特点 5)作用
精品课件
1)革命统一战线 概念
统一战线是指不同集团的 人为了相同目的结成的共 同阵营。工农民主统一战 线。 革命统一战线。是1924年 国民党一大召开,由广大 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 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 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统一 战线。
精品课件
2)革命统一战线 背景
1)“二七”惨案是中共认识到,要战胜 强大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当时中国的各政党中,只有国民党 是比较革命的党,并且在南方建立 了革命根据地。
2)孙中山两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非常苦闷,欢迎共产党与他合作。
3)共产国际建议两党合作。
精品课件
1923.2 “二·七”惨案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共在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 大山而结成的革命统一战线。 它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 广泛的政治联盟。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 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精品课件
2)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背景
1)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1948年4月30日,中共提出
党外合作
①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 ②双方都有政权、军队的合作。 ③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
精品课件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作用
确保了全民族抗日 实现了名族团结 并引导中国走向胜利
精品课件
3.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概念 2)背景 3)形成 4)特点 5)作用
精品课件
1)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概念
精品课件
5)革命统一战线 作用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 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精品课件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概念 2)背景 3)经过 4)特点 5)作用
精品课件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概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1年日本 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大片土地沦失, 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之际,1936 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 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 终于爆发了,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农 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 阶级,还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 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 军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精品课件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1935年,华北事变, 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1937年,七七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
精品课件
第二次护法运动(1921-1922年)
第二次护法运动(1921年1922年),1921年11月, 孙中山在广东军民欢迎下 由上海抵广州,重组军政 府,并发起第二次护法运 动。 1922年6月,陈炯明叛变, 炮轰总统府。孙中山避入 永丰舰(后改称中山舰),8 月被迫到上海。运动失败。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3)革命统一战线形成经过
1)1923年,孙中山发表 《中国国民党宣言》 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主张。
2)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 成立革命政府大元帅府。
3)1923年,中共三大, 制定了国共合作方针。
4)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精品课件
4)革命统一战线 特点党内合作
1、两党的政治纲领基本一致。 2、国共合作是随着两党领导人、党员的认识不断进步 而实现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3、国共合作是在两党自觉自愿基础中,经过共同努力 实现的,因此是比较密切的合作。 4、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是各自同内部的错误言行进行斗 争并取得胜利的结果。 5、国共合作是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而且是双方没有 掌握政权下实行的合作。 6、在国共合作中,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领导是通过 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内部掌握的部分权力,发挥共产党 的政治影响,经过组织推动、批评、帮助来实现的。
精品课件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经过
1935年 莫斯科《八一宣言》 1935年 瓦窑堡会议 制定方针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初步形成
七七事变 中共号召亲密合作 八一三事变 蒋介石决定抵抗 先后合编八路军 新四军 1937年7月下旬 公布合作宣言
精品课件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