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化概况导游词
【2019年整理】浙江温州市概况导游词

浙江温州市概况导游词温州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旅游度假胜地。
温州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有雁荡山、楠溪江、南麂、乌岩岭等4个,省级风景、保护、旅游度假区有仙岩、洞头、百丈漈、瑶溪、滨海--玉苍山、泽雅、寨寮溪、瓯江、氡泉等9个,市级风景区有天柱、南雁门、桐溪、茶山、岷岗、圣井、铜盘山、赤岩山等8个。
有森林公园9个,县级风景名胜区5个。
风景旅游区密度大、种类多、品位高、特色鲜明,集山、江、海、岛、湖、泉大成。
风景旅游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2.23%,名列全国前茅。
此外,还有2个国家级文保单位,44个省级单位,358个市县级文保单位。
温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1997年城乡人均收入分别为7848元和3658元,名列全省之首。
乡镇经济发达。
电器、服装、皮鞋、纽扣、灯具、、打火机、雨伞等产品名气国内,远销世界各地。
温州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海运四通八达,温州港为全国枢纽港之一。
机场开辟了49条国内航线和香港、澳门2条地区声母。
公路104和330国道线贯通温州。
另外金温铁路已于1998年6月11日开通。
温州通讯发达,电力充沛,为旅游提供了可靠保证。
一、断桥相会,定情配对并肩走过情人桥。
游客朋友要记住来断桥游玩,男士要眼疾手快,女生要心灵手巧。
讲究的是一见钟情,心念相通,配合默契,情根深种。
一见之下,芳心早已暗许。
情场如战场,该出手时就出手。
出手要快,下手要准,牵手要稳。
一失足,就造成千古遗恨;一失手,将错过一世情缘!白来一趟杭州二、同舟共渡,印象西湖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人间天堂,一天就是凡间十年。
一叶扁舟,唱着小青和渔父那样的渡情歌,像当年的范蠡西施那样地归隐江湖。
从此浪漫人生风雨路,共渡爱情多恼河。
今天我们共乘一条游船,更难得的是带着别人的老婆,当然还有自己的老婆,共乘一叶青舟,泡上一壶龙井茶。
那是何等美事。
三、西泠松柏,永结同心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温州文化概况导游词

温州文化概况导游词温州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温州历史悠久,是一座有16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温州文化概况导游词,欢迎参考!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全市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和洞头、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总面积11783平方公里,总人口800万人。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
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公元323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
公元675年始称温州。
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则诚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是全市文化、文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工作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外同时挂温州市文物局牌子)。
局机关内设办公室、人事教育处、监察室、计财产业处、政策法规处、行政审批处、文物管理处、文化艺术处、市场管理处、广播电视管理处、新闻出版管理处和机关党委等12个处室。
局属单位分别为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市群众艺术馆、市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市博物馆、市艺术研究所、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温州书画院、市越剧团、市瓯剧团、温州大剧院、温州大戏院、市电影公司、东南剧院、新时代电影大世界、新中国影都等21个。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46人,其中高级职称88人,中级职称297人,初级职称661人。
近年来,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文化系列工程,紧扣重点,突出特色,全面抓好建设、繁荣、发展、管理、保护、改革等各项工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各项事业得到平稳和较快发展。
文化设施逐步完善。
全市达标文化馆、图书馆达12个,达标综合文化馆达223个,总建筑面积21.67万平方米。
【优质】温州概括导游词-范文word版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温州概括导游词介绍温州概况的导游词怎样说比较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导游词,仅供大家阅读参考!温州概括导游词一温州,古称瓯,《山海经》载“瓯在海中”。
位于长三角和海西区交汇处,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全市辖3区2市6县,陆地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00万。
温州建城已有1689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是东瓯王国的故地、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重商经济学派的发源地、中国数学家的摇篮。
王羲之、谢灵运等都曾担任过温州(永嘉)郡守,苏步青、谷超豪等皆为温州人。
温州人的特点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敢为天下先。
目前有60万人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创业发展,有175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创业,作家莫言说过:“世上凡鸟儿能飞到的地方,便有温州人的足迹“。
温州人以智行天下、诚行天下、善行天下,从而获得温商美誉。
我们即将下榻的海悦名邸大酒店坐落在温州市中心,傍依温州的母亲江——瓯江,江滨路号称温州的兰桂坊,是咖啡酒吧一条街。
对面是温州市著名景点,中国四大孤屿之一的江心屿。
温州概括导游词二温州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南端,是一座有16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下辖11个县、市、区,面积11784平方公里。
人口705万。
有25万华侨分布在62个国家和地区,有10万温籍港、澳、台同胞。
温州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旅游度假胜地。
温州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有雁荡山、楠溪江、南麂、乌岩岭等4个,省级风景、保护、旅游度假区有仙岩、洞头、百丈漈、瑶溪、滨海--玉苍山、泽雅、寨寮溪、瓯江、氡泉等9个,市级风景区有天柱、南雁门、桐溪、茶山、岷岗、圣井、铜盘山、赤岩山等8个。
温州概况全陪导游词

温州概况全陪导游词【篇一:温州市概况导游词】温州市概况导游词温州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南端,是一座有16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下辖11个县、市、区,面积11784平方公里。
人口705万。
有25万华侨分布在62个国家和地区,有10万温籍港、澳、台同胞。
温州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旅游度假胜地。
温州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有雁荡山、楠溪江、南麂、乌岩岭等4个,省级风景、保护、旅游度假区有仙岩、洞头、百丈漈、瑶溪、滨海--玉苍山、泽雅、寨寮溪、瓯江、氡泉等9个,市级风景区有天柱、南雁门、桐溪、茶山、岷岗、圣井、铜盘山、赤岩山等8个。
有森林公园9个,县级风景名胜区5个。
风景旅游区密度大、种类多、品位高、特色鲜明,集山、江、海、岛、湖、泉大成。
风景旅游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2.23%,名列全国前茅。
此外,还有2个国家级文保单位,44个省级单位,358个市县级文保单位。
温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1997年城乡人均收入分别为7848元和3658元,名列全省之首。
乡镇经济发达。
电器、服装、皮鞋、纽扣、灯具、、打火机、雨伞等产品名气国内,远销世界各地。
温州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海运四通八达,温州港为全国枢纽港之一。
机场开辟了49条国内航线和香港、澳门2条地区声母。
公路104和330国道线贯通温州。
另外金温铁路已于1998年6月11日开通。
温州通讯发达,电力充沛,为旅游提供了可靠保证。
【篇二:经典全陪导游词(自我总结)】经典全陪导游词风景因您而美丽,旅途有我更精彩。
先问候一下大家: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早上好!咱中国人见面就问您吃了吗?是不是啊,那今儿呢,也不例外,我呢也要先问各位两个简答题:第一个,大家昨晚睡得好吗?(客人一般都答:不好啊?起得太早了?)第二个大家今天早上吃了吗?(客人就会笑答:没吃啊,??)哦,不知道原来各位都是我国新增少数民族中的成员啊!你看吧原来我们中华民族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但后来呢,据说咱国家又新增了二个少数民族,大家都听过这新闻了吧?都知道是哪两个民族吗?(客人答不知道??)“睡眠不足”和“营养不足”嘛~~(客人大笑??)~~有一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有一种渴望叫常出去转转,说白了就是旅游。
温州概况导游词

温州概况导游词温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省,是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和对外贸易重镇之一。
温州地处海洋与内陆交汇处,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环境,被誉为“东方小巴黎”,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纺织业、鞋业、机电制造业重要基地。
温州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湾文化时期,这里就有了人类的繁衍生息。
温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23年,当时国号为吴越,是吴越国的发源地。
温州曾是吴越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和古迹。
温州的自然风光十分优美,有“东南小桂林”之称。
城市周围有大片的山脉和河流,风景如画。
而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就是雁荡山,它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写生教材。
雁荡山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而闻名,山体石壁险峻,峰峦叠翠,溪水潺潺,是一个天然的大型风景区。
温州还以其独特的水乡文化而闻名,世界文化遗产资格申报的乌镇就位于温州市境内。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朴典雅,河道纵横,石桥曲折,古民居保存完整,江南人家风情浓郁。
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江南水乡的特色建筑、美食、艺术和民俗文化。
除了风景名胜,温州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值得一游。
温州古城是中国保存完整的城市古建筑群之一,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城的独特魅力和浓厚的历史氛围。
鳌江新城古城区是温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一个代表,保存了众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街巷格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街区和旅游景点。
温州还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和宗教文化景点,象山岛的普陀山、永嘉山的岩寺、福鼎市的南塘古寺等都是当地的旅游胜地。
这些寺庙依山而建,风景秀丽,寺内的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许多信众和游客。
温州还是中国的纺织业、鞋业和机电制造业重要基地。
温州的纺织业起步于明清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纺织生产基地之一。
温州的鞋业也十分有名,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因其质量好、款式新颖而闻名全国。
温州的机电制造业以生产小型家电和机械设备为主,是中国机电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温州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现代化的工业基地。
温州旅游导游词范文

温州旅行导游词范文温州是浙江省辖地级市,简称"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温州历史悠长,是我国优异的旅行城市。
下边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温州旅行导游词范文,欢迎参照! 希望你们喜爱。
雁荡山导游词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
为首批国家要点景色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鸟名。
雁荡山根植于东海,山川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开山凿胜,发轫于南北朝,兴隆于唐宋,文化底蕴丰厚。
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全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景点550多处,辟有八大景区,此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精髓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
雁荡山有着独到的品行,"日景耐看、夜景消魂"。
"观山景、尝海鲜","一景多变,移步换形"。
这是它差别于中国其余名山大川的三大特点。
楠溪江导游词楠溪江——国家要点景色名胜区位于温州市永嘉县境内,距温州市里23公里,与北雁荡山景色区毗邻,为华东地域新兴的以溪流景观为主体,山川田园风光、农耕文明古迹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色名胜区。
叠叠云岚烟树榭,弯弯流水斜阳中。
三百里楠溪江,清、弯、秀、美。
楠溪江,美在原始古朴、野趣天然;楠溪江;美在纯净轻柔、绝无污染。
经检定,含沙量仅为每立方米万分之一克,水质呈中性,PH值为7,切合国家一级水标准,被专家们誉为"天下第一水" 。
溪流清荣峻茂,艳丽多姿,随江倒影,水清见底,游鱼碎石,记忆犹新。
如白天泛舟坐筏漂游江上,远眺绵绵青山,近看郁郁滩林,俯赏碧蓝江水,饱览溪光山色,令人神清气爽,宠辱偕忘;如夜间游江,见渔火点点,闻渔舟晚唱,受江风柔拂,聆淙淙流水,足以尽抒幽情逸致;如休息滩林,横柯上蔽,草坪如茵,白天如昏,模糊清静,促膝长谈,诗意盎然,此乐何极。
温州景点导游词

温州景点导游词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地方。
温州既有美丽的山水风光,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以下是温州的一些著名景点导游词,介绍温州的风土人情和景点特色。
1. 东瀛文化园:作为中国东瀛领域最大的东瀛文化主题园区,东瀛文化园集合了东瀛传统建筑、花园、美食和文化活动于一体。
你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郁的日本文化氛围,品味地道的东瀛美食,还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和文化展览,让你仿佛置身于日本的街头小巷之中。
2. 茅盾故里: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子夜》《子夜的歌》等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茅盾故里位于温州城郊的沙坪村,这里保存着茅盾故居和茅盾纪念馆,展示了茅盾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来到这里,你可以近距离感受茅盾的文学氛围,了解他的创作历程和思想精髓。
3. 瓯江口风景区:瓯江口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而闻名。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潮水起落、海天一色的美景,感受到大海的无穷魅力。
同时,瓯江口还是一个集鱼市场、海鲜美食、海滩度假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4. 仙溪景区:仙溪是温州市最具代表性的风景区之一,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山水风光。
在仙溪,你可以漫步在幽静的山林小径上,欣赏到清澈见底的山泉和奇特的石笋;你还可以登上仙人峰,俯瞰整个景区的美景,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和悠然自得。
5. 红山森林公园:红山森林公园位于温州市区西北部,是温州市内最大的城市公园。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长长的步行道和美丽的湖泊,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这里,你可以进行户外野餐、慢跑、划船等各种活动,也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6. 仙居土楼:仙居土楼是中国南方特有的民居建筑,以其独特的圆形和方形建筑风格而闻名。
这里保存着许多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土楼,其中最有名的有梅灵楼、修福楼等。
来到仙居土楼,你可以近距离了解土楼的建筑特点和民俗风情,还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土楼宴席,感受到土楼文化的魅力。
温州概况导游词(2篇)

温州概况导游词温州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南端,是一座有____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下辖____个县、市、区,面积____平方公里。
人口____万。
有____万华侨分布在____个国家和地区,有____万温籍港、澳、台同胞。
温州山清水秀,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旅游度假胜地。
温州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家级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有雁荡山、楠溪江、南麂、乌岩岭等____个,省级风景、保护、旅游度假区有仙岩、洞头、百丈漈、瑶溪、滨海--玉苍山、泽雅、寨寮溪、瓯江、氡泉等____个,市级风景区有天柱、南雁门、桐溪、茶山、岷岗、圣井、铜盘山、赤岩山等____个。
有森林公园____个,县级风景名胜区____个。
风景旅游区密度大、种类多、品位高、特色鲜明,集山、江、海、岛、湖、泉大成。
风景旅游区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____%,名列全国前茅。
此外,还有____个国家级文保单位,____个省级单位,____个市县级文保单位。
温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____个沿海城市之一。
____年城乡人均收入分别为____元和____元,名列全省之首。
乡镇经济发达。
电器、服装、皮鞋、纽扣、灯具、、打火机、雨伞等产品名气国内,远销世界各地。
温州概况导游词(2)温州,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南沿海,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
温州作为一个历史名城,拥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温州是一个具有着丰富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
这里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秦朝。
在温州,你可以看到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古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温州九龙山石窟和雁荡山。
温州九龙山石窟是著名的佛教石窟寺庙,被誉为东南地区的“石窟艺术宝库”。
这里有精美的佛像和壁画,展示了中国古代的艺术和宗教文化。
而雁荡山则是一个被誉为“东南锦绣”的山岳胜地,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
除了历史和自然景观外,温州还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浙江导游词)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27356温州文化概况导游词Introduction to Wenzhou culture温州文化概况导游词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是浙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全市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和洞头、永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总面积11783平方公里,总人口800万人。
温州,文化灿烂的东瓯名镇。
公元前192年是东瓯王驺摇的都地,公元320xx 年建郡,为永嘉郡,传说建郡城时有白鹿衔花绕城一周,故名鹿城。
公元675年始称温州。
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则诚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人杰地灵,代有名家,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诗派,近现代的孙诒让、夏鼐、夏承焘、苏步青等,在我国思想史、文学史、科学史上都具有重大影响。
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是全市文化、文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工作的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外同时挂温州市文物局牌子)。
局机关内设办公室、人事教育处、监察室、计财产业处、政策法规处、行政审批处、文物管理处、文化艺术处、市场管理处、广播电视管理处、新闻出版管理处和机关党委等12个处室。
局属单位分别为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支队、市群众艺术馆、市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市博物馆、市艺术研究所、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温州书画院、市越剧团、市瓯剧团、温州大剧院、温州大戏院、市电影公司、东南剧院、新时代电影大世界、新中国影都等21个。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46人,其中高级职称88人,中级职称297人,初级职称661人。
近年来,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文化系列工程,紧扣重点,突出特色,全面抓好建设、繁荣、发展、管理、保护、改革等各项工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各项事业得到平稳和较快发展。
文化设施逐步完善。
全市达标文化馆、图书馆达12个,达标综合文化馆达223个,总建筑面积21.67万平方米。
20xx年以来,投入近12多亿元,新建在建文化设施面积13万多平方米,温州博物馆、温州图书馆新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
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投资6亿多元的温州大剧院已经投入使用。
建成省级东海明珠、市级金海岸文化明珠乡镇162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分中心179个,初步形成市、县、乡三级文化网络。
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不断涌现。
全市有国办艺术表演团体九个,剧种包括瓯剧、越剧、昆剧、木偶等,九个国办剧团年演出超1000场,观众近200万人次,戏剧事业呈现出创作、演出两旺的局面。
近年来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气息和浓郁地方特色文艺作品,特别是1998年以来,充分挖掘、继承、利用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启动了南戏新编系列工程,创作了一批在国内产生一定影响的优秀南戏新编剧目,受到专家的推崇和群众的欢迎。
南戏新编剧目《荆钗记》、《张协状元》、《洗马桥》和新编现代越剧《温州女人》应邀晋京或赴港台和各市巡回演出,参加中国戏剧节、中国艺术节,获得中国戏曲学会奖、曹禺剧本奖、文华新剧目奖、文华表演奖等国家级奖项。
近十年来,我市每年都有歌舞、戏剧小品、美术等作品入选全国“群星奖”,累计获得“群星奖”四金八银六铜的成绩。
书法作品近年来获国家级奖项10个,美术作品获国家级奖项13个。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切实加强。
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5处,省级文保单位50处,县(市、区)级文保单位496处,馆藏文物近4万件,其中一级文物368件。
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保护。
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8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3个。
黄杨木雕、剪纸、瓯绣、发绣、瓯塑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乐清市象阳镇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工艺之乡。
文化产业不断繁荣。
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共有18955多家(含个体经营户),其中法人单位近6000家,从业人员16万多人,全年经营收入313多亿元。
印刷业形成规模,企业达2795家,产值220亿元,年产值5000万以上企业31家、亿元以上企业15家。
出版物发行业发展迅速,全市现有图书发行网点1661处,出版物批发单位29家。
电影业通过狠抓改革和大力开拓市场,温州雁荡电影院线发展福建宁德、宁波象山影院等加盟,成为跨省跨地区的全国院线,20xx年票房总收入达到6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
广播电视事业不断繁荣。
目前已建成覆盖市区通向全市8个县市的与省接轨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用户143万。
全市建有市、县两级广播电视台10座,自办12套电视节目和12套广播节目,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8.50%和98.38%。
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也日臻完善。
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将围绕文化大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打造温州戏曲故里、歌舞之都、书画名城、百工之乡四大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强文化综合实力,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为温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温州文化概况导游词温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温州古为瓯地,秦统一全国后属闽中郡。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都地。
汉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在瓯江下游北岸今永嘉县瓯北镇境内,是为温境建县之始。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永宁、安固、横阳、松阳四县置永嘉郡,郡治设在瓯江下游南岸(今鹿城区),是温州建郡之始。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置东嘉州,高宗上元二年(675)置温州,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境亦无大变。
辛亥革命爆发,1920xx 年11月8日温州成立“军政分府”,隶浙江军政府。
1920xx年6月置瓯海道,辖温州、处州二府,道尹公署驻永嘉县,属浙江省。
1932年建立行政督察区。
温州区初称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督察专员办事处驻永嘉县。
后数度更名,称第四特区、第三特区、永嘉行政督察区、第八行政督察区,1948年4月,改称第五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建立温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8月26日成立第五专区,并设温州市。
建国后,改称为温州区专员公署。
其后,名称和辖县有所变动。
1981年9月温州地区和温州市合并建立温州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现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瑞安、乐清2市(县级)和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
温州历代人材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都取得卓著成就。
在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了"南戏"这种民间戏剧形式。
南宋熙祐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两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杰出人才,如黄公望、刘基、孙诒让等等。
当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灿烂: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谷超豪……。
温州人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谱写了现进代的创业篇章,温州人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强不息、自求发展的四百精神,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1978年到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农民人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翻了五至六番,年均增幅达20~40%;大多数温州人的生活水平已步入小康;古老的温州城,面貌日新月异,昔日黑压压一片的破旧民房,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所代替,城区建成面积从1978年的12平方公里拓展到76平方公里,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城市形象矗在东海之滨。
温州文化概况导游词温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温州古代称瓯越。
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
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
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
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据《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瞭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
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
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
人们为取吉利,称为白鹿城或鹿城。
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著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
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
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著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历代人材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都取得卓著成就。
在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了"南戏"这种民间戏剧形式。
南宋熙祐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两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杰出人才,如黄公望、刘基、孙诒让等等。
当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灿烂: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谷超豪、刘旦宅、孟庆江、林曦明、林剑丹、陈忠康、张素、张如元、马亦钊、汪廷汉、戴宏海……温州历代鼎甲:温州自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至清末废科举(公元859-1920xx 年)的1050年间,共有文科状元7人,进士1416人,其中唐代2人,两宋1228人(北宋81人,南宋1147人)元代12人,明代139人,清代35。
历代共有武状元19人,武进士近400人,其中两宋310人(北宋1人,南宋309人),明代3人,清代约70-80人。
古文化遗址首次于1952年在永嘉上塘正门山发现,后在许多地点又陆续发现。
80年代以来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查明境内二区九县(市)均遗有古文化遗址,计达百余处,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及其支流两岸,大多依山旁水。
温州古文化遗址大致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除少数早期石器磨制欠精、器面留有锤击痕迹外,大多数石器磨制精致,已采用打、磨、琢兼施技术;陶器主要有夹炭陶。
与河姆渡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以乐清白石遗址为代表。
后阶段,石器表面略粗糙,形制较简单,其锛类石器横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质陶、彩绘陶和印纹硬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