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低品位铁矿采矿方法的比选和优化

合集下载

某复杂难采矿体采矿方法的优化

某复杂难采矿体采矿方法的优化

o r e b o d y u n d e r c o mp l i c a t e d mi n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 .Th 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 t he 1 o r e b o d y u n de r t h e b e d c a n b e mi n e d b y il f l i n g me t h o d wi t h s e c ur it y a n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b u t t h e s p e c i i f c s c h e me i s d i f f i — c u l t t o c h o o s e .Th e we i g h t s o f t h e a f f e c t i n g f a c t o r s a l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t h e d e c i s i o n mo d e l i s e s t a b l i s h e d ba s e d
A b s t r a c t T h e” u n d e r . t h r e e — o b j e c t s ” m i n i n g e x p l o i t a t i o n i s v e r y d i f i f c u l t , a n d i t a l s o d i f i f c u l t t o t o
极不稳 定 , 在综 合考 虑采 矿 工艺 技 术 、 经 济 成本 指 标
以及安 全等 因素条 件下 , 展开对该 矿采 矿方 法 的优 化

某铁矿采矿方法优选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某铁矿采矿方法优选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某铁矿采矿方法优选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张茂盛;白立远;王平【摘要】以某铁矿为工程实例,根据该矿的开采技术条件,初选了垂直深孔球状药包落矿阶段矿房法、阶段强制崩落法、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三种初选方案.然后运用双基点决策理论选取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综合比对三种方案,确定最适合该矿的采矿方法.最后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双基点法决策理论对采矿方法进行选择,能避免采矿方法选择的主观性,同时经现场实践证明所选取的采矿方法有效,采场结构参数合理.这些研究成果可供矿岩条件类似矿山借鉴使用.【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5(067)002【总页数】4页(P15-18)【关键词】双基点法;采矿方法选择;技术经济指标;数值模拟【作者】张茂盛;白立远;王平【作者单位】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镜铁山矿,甘肃嘉峪关735100;河北省唐山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河北唐山063000;东北大学,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853.36采矿方法的选择对矿山安全有效开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与矿床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经济相适应的采矿方法是地下采矿的关键。

传统的采矿方法选择对各影响因素只做定性分析,由于选择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采矿工程师的主观性,很难得到最优的采矿方法。

本文运用双基点法[1]对初选的采矿方法进行对比,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2],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选择的采矿方法更加合理有效。

同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可有效控制地压,减少地压灾害。

矿区内含矿岩组呈西倾的单斜构造,由南向北逐渐变薄。

浅部产状陡峻,构成直立片理带倾角70°~80°,深部产状变缓,局部有变厚的趋势,同时深部还有向上翘起的趋势。

矿体均被第四系覆盖,盖层平均厚度122.80m,全矿床控制长度380m,宽105m,控制下限埋深距地表205m,控制斜长距古地表41~667m。

紧缺资源的深部、难采及低品位矿床开采方案(一)

紧缺资源的深部、难采及低品位矿床开采方案(一)

紧缺资源的深部、难采及低品位矿床开采方案实施背景随着全球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紧缺资源的深部、难采及低品位矿床开采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些矿床的开采可以提供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这些矿床的复杂性和开采难度,需要针对其特殊性质进行产业结构改革和技术创新。

工作原理紧缺资源的深部、难采及低品位矿床开采方案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勘察:在开采前需要对矿床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包括矿体的形态、产状、品位、规模等方面。

2. 技术设计: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进行技术设计,确定开采方案、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

3. 采矿工艺:根据矿床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矿工艺,包括充填采矿、空场采矿、溶浸采矿等。

4. 资源综合利用:对于低品位矿床,需要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实施计划步骤紧缺资源的深部、难采及低品位矿床开采方案实施计划步骤如下:1. 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2. 加强地质勘察工作:加大对地质勘察的投入,提高地质勘察的精度和广度,为开采方案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3. 确定开采方案: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技术设计,确定合适的开采方案,包括采矿方法、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

4. 采矿工艺实施:按照开采方案进行采矿工艺实施,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

5. 资源综合利用:对于低品位矿床,需要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采用高效节能的选矿工艺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6. 环境保护: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废石、废水、废气的处理等。

适用范围紧缺资源的深部、难采及低品位矿床开采方案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深部矿床开采:对于埋藏较深的矿床,由于开采难度大、成本高,需要进行产业结构改革和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浅谈某铁矿降低矿石贫化损失的采矿工艺优化

浅谈某铁矿降低矿石贫化损失的采矿工艺优化

浅谈某铁矿降低矿石贫化损失的采矿工艺优化摘要: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今天,铁矿资源开发随之显得尤为重要。

之所以这样说,其原因主要在于铁矿资源能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人们生活质量。

然而,就现阶段我国铁矿行业发展可知,其中存在经营风险突出、矿价低位运行等诸多负面问题。

在此背景条件下,优化采矿工艺,降低矿石贫化损失随之显得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本文将以某铁矿为例,在分析铁矿现状的基础上,给出采矿工艺优化措施,保证整体采矿整体的效益与安全性。

关键词:矿石贫化损失;采矿工艺;优化措施引言:近年来,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铁矿资源奉献出了巨大的力量。

此外,铁矿的生产加工不管是在社会生产方面,还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均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因我国铁矿现如今已经进入到了新旧矛盾叠加的特殊时期,所以,受该时期影响,铁矿山企业要想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生产管理与铁矿利用效率。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重视降低矿石贫化损失的采矿工艺优化研究。

针对该内容,本文首先将以某铁矿为主,对铁矿现状进行概述,其次在给出具体的采矿工艺优化措施,最后对成效进行分析,为今后铁矿开采效率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1.某铁矿现状某铁矿区当中有八个矿体,由上到下的编号分别为:Ⅰ1、Ⅰ2、Ⅱ、Ⅲ、Ⅳ、Ⅴ、Ⅵ、Ⅶ,属于沉积变质型矿床[1]。

该矿床矿石类型为磁铁镜铁矿、磁铁矿与少量的赤铁矿,矿体内部夹杂石英二云片岩,围岩有片麻岩与大理岩组成。

因某铁矿夹层又大又厚,地质结构十分复杂,对矿体周边影响十分大,而且夹石品位低、容易导致采场出矿品降低,所以,优化采矿工艺,降低贫化损失随之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在铁矿山开采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在经过反复论证之后发现,该铁矿矿床从南到北的长度大致有三千八百米,根据垂直矿体,以及走向一共布置了186各采场。

然而,在后期生产中,由于南部矿体较大,品位较高,加上 3#措施井到S9 线一直在不断进入氧化区域,岩层稳定性也不是特别理想,所以,这无疑给采矿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铁矿选矿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研究

铁矿选矿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研究

铁矿选矿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研究摘要:铁矿选矿是铁矿石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提高矿石品位和提取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铁矿选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其效率和经济性。

在大红山矿体开采深度持续增加的背景下,矿石性质变得更加复杂,硬度也在不断提升,可磨性变差,严重影响到流程稳定和选矿技术指标提升。

本文将分析铁矿选矿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结合相关项目简述FX-610型旋流器。

关键词:铁矿选矿;优化方法;矿石品位;经济性在全球范围内,铁矿矿石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因为铁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材料之一。

然而,铁矿选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选矿过程的效率和经济性,同时也影响了最终产品的质量。

本论文旨在研究铁矿选矿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一系列优化方法来改善选矿过程。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优化方法的应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铁矿选矿的效率和经济性,同时增加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一、铁矿选矿中存在的问题(一)矿石品位波动问题1.影响因素铁矿石的品位波动是铁矿选矿中常见的问题。

品位是指矿石中所含有价值矿物的含量。

多种因素可以导致矿石品位的波动,包括矿石矿体的异质性、矿床地质条件的变化、采矿方法的不同以及采样和分析误差等。

这些因素导致了矿石品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不均匀分布,给选矿过程带来了困难。

2.后果和挑战矿石品位波动给铁矿选矿过程带来了一系列后果和挑战。

首先,由于矿石品位的不稳定性,选矿过程中的产量和品位往往难以稳定控制,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能源的过度消耗。

其次,矿石品位的波动也增加了选矿工艺的复杂性,使得选矿设备的运行参数和操作条件需要频繁调整,降低了选矿过程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矿石品位的不稳定性还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1】。

(二)矿石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匀问题1.影响因素铁矿石的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匀也是铁矿选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见图1。

矿石颗粒的大小对选矿过程中的矿石分选效果和提取率具有重要影响。

铁矿矿石开采流程优化分析

铁矿矿石开采流程优化分析

安全保障: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开 采安全性,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THANKS
汇报人:
露天开采技术: 采用大型挖掘 机和运输设备, 提高开采效率
地下开采技术: 采用钻孔、爆 破、装载等工 艺,实现矿石
高效开采
自动化开采技 术:利用自动 化设备和智能 控制系统,提 高开采安全性
和效率
绿色开采技术: 采用环保工艺 和设备,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实现可持续发

铁矿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自动化程度提高:采用自动化设备和技术,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环保要求提高: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化程度提高:采用智能化技术和设备,提高开采效率和质量 综合利用程度提高:采用综合利用技术和设备,提高矿石利用率和减少浪费
矿石运输:将处理后的矿石运输到冶炼 厂或其他用途地点
当前开采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效率低下:开采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导致开采效率低下
安全隐患:开采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环境污染: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 污染 资源浪费:开采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导致矿石利用率低下
环境影响降低:优化开采流程可以 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环境治理 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分析
提高资源利用率: 优化开采流程可以 减少浪费,提高资 源利用率。
降低环境污染:优 化开采流程可以减 少对环境的破坏, 降低环境污染。
提高经济效益:优 化开采流程可以提 高生产效率,降低 生产成本,从而提 高经济效益。
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采用节能型设 备和技术,如 高效电机、变
频器等
优化生产工艺, 减少能源消耗
和资源浪费
采用节能型照 明设备和智能 控制系统,降

复杂难选铁矿的选矿技术进展

复杂难选铁矿的选矿技术进展

复杂难选铁矿的选矿技术进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铁矿石是众多矿产资源中的重要一种,但复杂难选铁矿是众多铁矿的一种,这种矿石的选择和处理难度也相对较大。

因此,铁矿选矿技术的进步对于复杂难选铁矿的开采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复杂难选铁矿的特点复杂难选铁矿是指铁矿石中除了铁元素以外,还包含较高含量的其他杂质元素,如硅、钙、镁、钾等。

这些杂质元素的存在会对铁矿石的选矿造成较大的困难,因为这些杂质元素的存在会使得铁矿石的性能变得不稳定,甚至影响到铁矿石的熔化过程,从而影响铁矿石的选矿效果。

二、复杂难选铁矿的选矿技术进展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和利用,铁矿的选矿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复杂难选铁矿的选矿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矿物分离技术矿物分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选矿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矿物分离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利用机械、电磁等各种方法进行矿物分离。

此外,高空气浮力选矿、离子选择性吸附分离等新技术也已经开始普及应用。

2、浸取、还原、氧化等技术浸取、还原、氧化等技术也是复杂难选铁矿的常用选矿技术。

这些技术通过对铁矿石进行浸取、还原、氧化等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铁矿石中的杂质元素,并提高铁矿石的熔化温度,从而提高选矿效果。

3、综合利用铁矿石综合利用铁矿石是一种新的选矿技术,它将铁矿石作为一种多功能资源来进行利用。

通过加工铁矿石,可以得到铁、钢、铁合金等多种有用的材料。

此外,还可以将铁矿石进行粉煤灰、活性炭等多种材料的复合利用,从而实现铁矿石的多重利用。

三、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矿产资源的不断需求,铁矿石的选矿技术也将不断扩大和深化。

未来,铁矿石的选矿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并将继续通过创新科技和工艺的方式来提高铁矿石的选矿效果和利用率。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选矿技术的创新和研究,积极推广先进的矿物分离、浸取、还原、氧化和综合利用铁矿石等技术,使铁矿石的选矿效果得到更大的提高,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低品位厚大矿体采矿方案

低品位厚大矿体采矿方案

低品位厚大矿体采矿方案首先,低品位厚大矿体采矿方案需要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效益。

在选用挖掘设备时应考虑到其适应低品位厚大矿体的特殊性,选择具有高吨位、高效率的设备。

同时,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维护与保养,延长设备的寿命,降低设备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其次,低品位厚大矿体采矿方案应注重矿石的选矿工艺研究和改进。

通过开展系统的工艺研究,找寻合适的选矿工艺,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矿石的品位,提高回收率。

同时,优化选矿设备的结构与布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低品位厚大矿体采矿方案还应注重节能减排。

在整个采矿过程中,要实施严格的节能措施,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例如,可采用新型的装备与技术,如节能型设备、自动控制技术等,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影响。

另外,低品位厚大矿体采矿方案还需注重科技创新。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如智能化采矿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提高矿石的开采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通过创新工艺流程和管理模式,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

最后,低品位厚大矿体采矿方案还需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低品位厚大矿体的开采过程中,往往还会伴随着一些次要金属或者其他有价值的物质。

所以,在设计采矿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次要金属或者有价值物质的提取,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综上所述,低品位厚大矿体采矿方案需要综合运用设备技术、选矿工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手段来提高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对矿业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杂低品位铁矿采矿方法的比选和优化
摘要:影响采矿方法的因素较多,通过实证计算与工程类比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选择出优良的开采办法。

文章以某复杂低品位铁矿的开采方法的比选与优化,制定出了低成本、适合该矿体赋存状态、高效率以及斜坡道直接进采场的大盘区高分层的充填采矿法,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复杂地品味铁矿的低效率回采以及高采切比的问题。

关键词:低品位矿采矿方法优化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需要更多的矿产资源作为支撑。

但是随着开采的不断深入与延续,高品位矿已经稀少,于是越来越多的低品位矿进入了选冶工业部门。

特别是当今矿产的探测,已经探明了许多的待开采的矿产资源,并且大都是具有“杂、贫、细”的特点于是开展对于此类复杂地品味铁矿的研究与开发成为了时代的必然。

1 铁矿概述
某地品味铁矿保有储量7517万吨,磁性铁的含量为18%,平均的地质品位为31.4%,矿体成鞍状。

主矿体可分为上下两层,两层之间的岩石厚度为15m;矿体的脊部以及40m以上的倾角在0-25°之间,而南北两翼的倾角较大,在25-50°之间,可以划分为
缓倾斜-倾斜矿体;其长度平均9-12米,厚度一般为4-25m,走向的长度约2.5km。

经勘查,该矿区的水位地质条件较简单,工程的地址条
件也良好。

矿体顶部具有属于1-3级的黑云母长英变粒岩类岩石,并且由上而下的将硬度增强。

矿体的地表不深,地表不允许崩落矿山的开采采用分期建设方案,第一期开采-140以上的矿体,第二期进行以下的开采。

并且一期的开采使用竖井配合斜坡道的开拓方式,设置了7m、—40m、—90m、—140m四个中端。

主井的断面为5.0m,使用容量为13m3的箕斗提升矿井,并设置井上、井下两套破碎系统;副井断面为4.5米,负责排水、废石及及矿石的外送;而设置的斜坡为单车,可以作为—40m以上的重要运输工具。

2 采矿方法选择
2.1 首采段采矿方法选择
(1)初选采矿方法,可供选择的采矿方法有电耙出矿房柱法、分段空场法以及沿着倾向布置铲运机出矿房柱法。

(2)采矿方法选择分析,分析各种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因素,并且结合该矿床的特点,选择的采矿方法必须具有较低的采切比、较高的生产能力以及简单的施工工艺。

为此选择了铲运机出矿的房柱法。

由于该矿体的产状变化较大,铲机出矿的房柱法可以有两种布置方式: 在倾角小于12°时使用沿着矿体的倾向布置的房柱法,而在倾角大于12°时使用伪倾斜布置的铲运机出矿房柱法。

2.2 在40m以下的采矿方法选择
(1)盘区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盘区的构成要素为:盘区沿着走向布置,其长度设置为400m,顶柱的高度为5m,盘区间隔设置15m的间柱,不留底柱。

分段的高度为15m,中断的高度为50m。

采准切割:采准斜坡道在盘区的中部下围岩中设置,并且内部每隔15m的垂高开掘出矿连通道。

考虑到铲运机的爬坡能力可以首先按照18%左右的下坡挖掘到矿体,等到分层矿体采完后再进行矿连通道的压顶。

通过设置溜井将下部的运输平巷与盘区内的下盘脉外相连,而溜井又通过连巷与采场联通。

进行回采出矿时,2层矿可以同时回采,新鲜的风可以通过斜坡道联络道、中端平巷、顺路天井到达采场,而污风经过充填回风井排入上中断平巷。

凿岩使用的是单臂全液压凿岩台车配备手持式钻机实施凿岩与采矿。

实施采场充填前,使用木板正在分层联络道口打好隔墙,并用全尾砂充填,上面使用较高强度的胶结填充体作为路面。

(2)爆力运搬辅助电耙两部采方案
爆力运搬辅助电耙两部采方案如图1。

编号1—6分别为:沿脉运输;联络道;电耙人行井;凿岩上山;受矿漏斗;装矿联络巷。

使用此方法的采场构成要素为:采场垂直矿体沿着矿体的倾斜方向布置,矿柱宽10m、矿房宽10m、阶段高20m,不设置顶底柱。

此外还有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相比于第一种方案也有着自身的不足,不再论述。

3 采矿方法评价与优化
以上论述的三种采矿方式实际上都可以满足200万t/a的生产要求,并且相应的施工工艺都非常的安全可靠。

但是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最重要因素的采矿的成本,而就此方面而言,无论是爆力运搬辅助电耙铲运机铲装方案还是分段空场方案都需要较为高的成本,例如两种方案需要分两步开采,并且要对矿柱胶结填充,单此一项所产生的费用就很大;此外较大的采切比以及大量的采场准备等都致使工程的开支加大,资金的超前投入较大。

而盘区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不仅可以具有较小的采切比,而且满足了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尤其的适应矿体的
变化,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

与此同时,由于盘区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只需将工作面进行胶结,大量的节省了水泥的使用量,减少了前期的资金投入。

根据工程较为稳固的矿体围岩条件,可以对传统的盘区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如下的优化:
(1)脉外连巷进采场与斜坡道直接进采场的优化设计。

鉴于矿体走向长与中间厚的特点,可以将传统的分段连巷式进采场方案改为斜坡道直接进采场方案。

并且将采切比从之前的3.2m/kt降低至2.4m/kt,在盘区的长度增加到600m的基础之上,采切比还会进一步的降低。

但是考虑到400—600的盘区长度仅有一条斜坡道可能影响作业的效率,还可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弥补这一问题的不足。

(2)增加分层的高度,以减少充填循环的次数。

通过将矿体围岩分层的高度由3.5m增加到7.5m,以达到减少充填次数以及节省胶结面的施工费用。

(3)通过将第2层矿体同时的上向回采,以解决夹石不厚的两层矿回采充填的顺序问题,还可以节省一条充填井回风。

(4)通过在一个盘区的多个单元同事的实施充填、出矿以及凿岩的工作,以最大化的发挥铲运机的效率。

4 结语
倾斜中厚低品位矿体作为业内公认的开采难点,特别是在倾角不够陡的条件下更是难以实现重力放矿;倾角不够平缓的有不能使用高效无轨铲运输也无法运用,甚至连低效率的电耙出矿也不得施展。

因此积极的探索适合于该类矿体的开发方法,并不断的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进行完善、改进,成为了矿山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采矿设计手册编写组.采矿设计手册:矿床开采卷: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 余南中.大红山铜矿西矿段低品位难采矿体的开发[C].2010年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矿业.杂志社,2010:96~98.
[3] 周罗忠,等.倾斜复杂中厚矿体的连续采矿技术研究[J].采矿技术,2007,7(3):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