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高三生物PPT课件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高中生物高三生物PPT课件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生物一轮复习系列课件
夯 实 基 础 必修1
新人教版
新课标专用
提 升 能 力
自动播放
按F5键播放按
Esc键退出
1-5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4)癌细胞的
主要特征及防治
顺序与标注与新
课标考纲相同
知识点梳理与深化
细胞的癌变
癌 细 胞 概 念
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 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 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 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 殖细胞,这种细胞称为癌细 胞。
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彼此间 的粘着性减小,造成在体内转移。
癌变成纤维细胞
物理致癌因子:最早发现有致癌作用的是 放射性物质发出的电离辐射,后来发现X 射线、紫外线等均可致癌。卓越的物理学 家,放射性元素发现者贝克勒尔和居里夫 人均因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受到辐射损伤 而为科学事业捐躯
细胞癌变原因
致癌因子
原癌基因 染 色 体 上 存 在
抑制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
抑制状态 癌 细 胞
正常 情况
基因突变
活跃状态
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失活或丢失
发 生 五 ~ 六 个 基 因 突 变 , 才 形 成 癌 细 胞 , 这 是 一 种 累 积 效 应
对应例题1: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每个癌细胞( D A、都具有两个中心体,且分别位于细胞的两极 B、都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组 C、都在诱导因素的作用下产生了原癌基因 D、DNA的量未必相同
致癌
因子
化学致癌因子:迄今为止,已知的具有致 癌作用化学物质达数千种之多,有无机物 也有有机物。无机物中有砷化物、石棉、 铬化物、镉化物、镍化物等。有机物中有 苯、联苯胺、杂环烃、煤焦油、黄曲霉素、 亚硝酸胺等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6章《细胞的癌变》教材梳理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6章《细胞的癌变》教材梳理

疱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癌细胞的形态特征癌细胞大小、形态不一,通常比它的源细胞体积要大,核质比显著高于正常细胞,可达1∶1,正常的分化细胞核质比仅为1∶4~6。

核形态不一,并可出现巨核、双核或多核现象。

核内染色体呈非整倍态,某些染色体缺失,而有些染色体数目增加。

正常细胞染色体的不正常变化,会启动细胞凋亡过程,但是在癌细胞中,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出现障碍,也就是说癌细胞具有不死性。

线粒体表现为不同的多型性、肿胀、增生,细胞骨架紊乱,某些成分减少,骨架组装不正常。

细胞表面特征改变,产生肿瘤相关抗体。

2.癌细胞的生理特征(1)细胞周期失控。

就像寄生在体内的微生物,不受正常生长调控系统的控制,能持续地分裂与增殖。

(2)具有迁移性。

与细胞黏着和连接相关的成分发生变异或缺失,相关信号通路受阻,细胞失去与细胞间和细胞外基质间的连接,易于从肿瘤上脱落。

许多癌细胞具有变形运动能力,并且能产生酶类,使血管基底层和结缔组织穿孔,便于向其他组织迁移。

(3)接触抑制丧失。

正常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表现为贴壁生长和汇合成单层后停止生长的特点,即接触抑制现象,而癌细胞即使堆积成群,仍然可以生长。

定着依赖性丧失。

正常真核细胞,除成熟血细胞外,大多须黏附于特定的细胞外基质上才能抑制凋亡而存活,称为定着依赖性。

癌细胞失去定着依赖性,可以在琼脂、甲基纤维素等支撑物上生长。

(4)去分化现象。

已知癌细胞中表达的胎儿同功酶达20余种。

胎儿甲种球蛋白是胎儿所特有的,但在肝癌细胞中表达,因此可作为肝癌早期鉴定的标志特征。

(5)对生长因子需要量降低。

体外培养的癌细胞对生长因子的需要量显著低于正常细胞。

某些癌细胞还能释放血管生成因子,促进血管向肿瘤生长,使癌细胞能获取大量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6)代谢旺盛。

肿瘤组织的DNA和RNA聚合酶活性均高于正常组织,核酸分解过程明显降低,DNA和RNA的含量均明显增高。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下列有关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基因发生突变,其所控制的性状也必定改变C.噬菌体的蛋白质是由噬菌体的DNA控制,利用细菌的原料和核糖体合成的D.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符合中心法则,但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无关答案:B解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之一,A正确;B、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发生突变,其所控制的性状不一定改变,B错误;C、噬菌体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其合成自身的蛋白质是由自身的DNA控制,利用细菌的原料和核糖体合成的,C正确;D、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与其无关,但符合中心法则,D正确。

故选B。

2、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

甲病为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已知Ⅲ-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但其母亲为白化病患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B.导致Ⅳ-2患病的致病基因最终来自Ⅰ-1C.Ⅲ-3和Ⅲ-4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概率是1/24D.Ⅳ-1两对基因均杂合的概率是1/4答案:D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

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

A、“无中生有为隐性”,由Ⅲ-3和Ⅲ-4不患乙病,但Ⅳ-2 .Ⅳ-3患乙病,可知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结合题干信息“Ⅲ-4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可推测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高中生物《第六章 第四节 细胞的癌变》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第六章 第四节 细胞的癌变》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

思考
1.癌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与正 常细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思考*提示:1.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 生突变。
三、致癌因子 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 病毒 致 癌因子。
四、癌变的机理 致癌因子损伤细胞中的 DNA分子 ,使原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 正常细胞 的 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五、预防治疗 1.预防:目前癌症是危害人类生命的第 二杀手;对于 癌症晚期 的病人,目前还缺少有 效地治疗手段。因此在生活中应注意远离致癌 因子,尽量规避罹患癌症的风险。健康的生活 方式是防癌抗癌的有效手段。 2.诊断: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CT、核 磁共振以及癌基因检测 等先进手段。 3.治疗:手术正常细胞相比有哪些主要特征(多 选)( ) A.癌细胞的分裂常有“多极分裂”的现象 B.癌细胞对不良的环境一般都有较强的抵抗 力 C.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 D.癌细胞是畸形分化的细胞 解析:选ABC。考查癌细胞的特征。A、B、 C三项均为癌细胞的特征。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 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但不是癌细胞的特征。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在适宜条件下,无限增殖。 ①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比较 细胞来源 细胞周期 22小时 正常人肝细胞 海拉宫颈癌细胞 22小时 分裂次数 50~60 无限分裂 存活时间 45.8~55天 1951年至今
②无限增殖与恶性增殖 无限增殖与恶性增殖都是对癌细胞增殖失 控的特征描述,这是癌细胞的最主要特征。但 二者有区别:恶性增殖是对癌细胞在体内的表 现,无限增殖则主要是指癌细胞在体外培养的 情况。
思考
2.接触致癌因子就会引起癌变吗? 思考*提示:2.只能增大癌变的机会。
课堂互动探究
要点一 癌细胞的概念剖析与癌细胞的主 要特征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可导致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真核生物基因重组是产生多样化配子和多样化子代的主要原因C.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或数目D.染色体片段发生互换引起的变异一定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D分析: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

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A、基因突变时 DNA 分子中的碱基对会发生增添、缺失或替换,一定会导致 DNA 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发生改变,A正确;B、基因重组能产生多样化的配子,多样化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多样化的子代,B正确;C、染色体结构变异由于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增加、倒位、易位等可能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或数目改变,C正确;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发生互换,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片段发生互换,引起的变异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D错误。

故选D。

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B.四倍体水稻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C.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般相同D.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即为三倍体答案:B分析:本题主考查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有关的知识。

1 .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 .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

3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A、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体细胞中仍含有2个染色体组;A错误;B、四倍体水稻的单倍体体细胞中含2个染色体组,B正确;C、一个染色体组中染色体的大小、形态通常不同;C错误;D、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为三倍体,若由配子发育而来,则为单倍体。

高中生物:细胞的癌变

高中生物:细胞的癌变
一、癌细胞 1.概念: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 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 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ຫໍສະໝຸດ 致癌因子细胞癌变: 正常细胞
癌细胞
2.癌细胞的特征
(1)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
体细胞 能分裂 50-60 次 无限 增殖
无限增殖与恶性增殖都是对癌细胞增殖失控的特 征描述,这是癌细胞的最主要特征。 恶性增殖是对癌细胞在体内的表现,无限增殖则 主要是指癌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情况。
2.癌症的诊断: 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CT,核磁共振以及癌
基因的检测等。 3.癌症的治疗
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正常的成纤维细胞
癌变成纤维细胞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 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 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
癌细胞的特征: 1.能够无限 2.癌细胞的
增殖
形态结构
“不死的细胞” 。
发生了变化。
“变态的细胞”
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癌细胞容易在 有机体内分散转移的原因是 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彼此之间黏着性减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染乙肝病毒可诱发肝癌; 感染人乳头状病毒可诱发宫颈癌; 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使儿童患淋巴癌、成人患 鼻咽癌。
2.细胞癌变的自身原因—内因 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和癌有关的基因, 它们都是细胞中正常的固有的基因:原癌基因和 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 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组织细胞不正常 的增殖。

高中生物《细胞的癌变》知识归纳专题辅导

高中生物《细胞的癌变》知识归纳专题辅导

角顿市安康阳光实验学校《细胞的癌变》知识归纳 1、癌细胞的概念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2、癌细胞的特征(1)能够无限增殖。

在人的一生中,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50~60次,而癌细胞却不受限制,它们迅速地生长、分裂,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如体外培养的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当这种细胞转变成癌细胞后就变成球形了。

(3)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

如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3、细胞癌变的诱因(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

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使身体受到辐射损伤,可以引起癌变。

例如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都可以致癌。

(2)化学致癌因子:有些无机物,如砷、石棉、铬化合物、镍化合物均有致癌作用。

有机致癌剂则更多,如环化致癌物、杂环烃、煤焦油、黄曲霉素等均可致癌。

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有上千种之多。

有机致癌物往往同时也是能引起细胞突变的诱变剂。

(3)病毒致癌因子:能引起细胞癌变的病毒,叫做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现在已经发现有150多种病毒可以引起动物或植物产生肿瘤。

4、癌细胞的产生机理(1)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于抑制状态,细胞能够正常分化。

由于致癌因子的作用,就可能使原癌基因从抑制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

(2)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①原癌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所必需的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它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只有当原癌基因突变成癌基因后,细胞才会恶性增殖。

②抑癌基因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抑制肿瘤形成的基因。

抑癌基因的丢失或失活,可能导致肿瘤发生。

③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共同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着调节的作用。

5、癌变的防止(1)尽量避免接触物理、化学、病毒等各种致癌因子。

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第3节关注癌症教案苏教版必修1(2021-2022学年)

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第3节关注癌症教案苏教版必修1(2021-2022学年)

第三节 关注癌症1.癌细胞形成的原因(1)内因: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2)外因:致癌因子的作用。

致癌因子的类型和实例(连线): 致癌因子类型 实例①物理致癌因子 a.Rous 肉瘤病毒等 ②化学致癌因子 b.紫外线、X射线等③病毒致癌因子 c .联苯胺、亚硝酸盐、黄曲霉素等 答案:①—b ②—c ③—a 2.细胞癌变的机制 (1)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①原癌基因:调控细胞周期。

②抑癌基因: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癌变的机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形成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 3.癌细胞的特征(1)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3)癌细胞丧失接触抑制现象:癌细胞的分裂并不因细胞相互接触而终止。

4.我国的癌症防治(1)治疗措施①手术切除: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能够最快地切除癌症原发病灶,对早期癌症的治疗效果较好。

②放射治疗:用放射线照射癌症病灶,杀死癌细胞。

③化学治疗:运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治疗癌症的方法。

④基因治疗:以基因或基因组为治疗或矫正对象的基因治疗可能成为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治疗癌症的方法。

(2)“三级预防"策略错误!1.癌细胞具“转移性”,可从病人某一部位扩散转移到另一部位,但它不具传染性,不会把癌细胞传给其他人。

()2.各种致癌因子会导致正常细胞中调节细胞生长与分裂的基因异常表达,从而诱发细胞的癌变。

( )3.癌细胞表面糖蛋白会减少.()4.在细胞基因组中,与肿瘤发生相关的某一原癌基因的突变,即可导致相关细胞显示出癌细胞特征。

( )5.对于癌症的治疗,目前一般采用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手术切除等方法.( )[答案]1.√ 2.√3。

√4.×提示:癌变是多基因突变累加的结果。

5.√癌细胞的特征及防治[问题探究]阳光中的紫外线绝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仅一小部分到达地表。

虽然皮肤里的色素细胞有遮挡紫外线的功能,但还是有一些紫外线可以穿透表皮伤及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严重时可能导致皮肤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要吸收更多的葡萄糖才能维持其生长和增殖。

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某种氨基酸R的含量,就可以使癌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B.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是氨基酸R减少而导致的
C.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D.癌细胞在合成吸收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时可能需要氨基酸R
【参考答案】D
1.下列各项中,属于癌细胞特征的是
A.容易衰老
B.容易凋亡
C.能无限增殖
D.难以转移
2.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
A.不再分裂
B.不再进入细胞周期
C.可以无限增殖
D.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增加
3.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B.细胞的形态、结构
C.细胞中的遗传物质
D.细胞的分裂能力
4.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转移,其原因是癌细胞
A.能无限增殖
B.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常变为球形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降低
D.畸形分化,体积减小
5.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癌变后的特征是
A.重新分化形成成纤维细胞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C.形态球形化
D.增殖过程不受环境影响
6.癌细胞有多种检测方式。

切取一块组织鉴定是否为癌细胞,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下列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
A.观察细胞核糖体是否改变
B.观察细胞原癌基因是否突变
C.观察细胞的形态是否改变
D.观察细胞膜外的糖蛋白是否减少
1.【答案】C
【解析】癌细胞由于无限增殖,一般不会衰老,A错误;癌细胞由于无限增殖,不容易凋亡,B错误;癌细胞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分裂次数失去控制,故最主要的特征是失去分裂次数的限制,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C正确;癌细胞由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故容易发生转移,D错误。

3.【答案】A
【解析】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B错误;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因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分裂能力增强,D错误。

6.【答案】C
【解析】选项B和D涉及分子水平,不能用显微镜观察;选项A,癌细胞代谢旺盛,虽然核糖体数目增多,但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核糖体的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癌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