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透析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透析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1 . 3 护理方法
往 给患者造成严重并发症 , 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 1 。所 以, 对于 颌 面部 软组织损伤患者 , 应做好 全面检查 , 针对 损伤类型采 取
相 应 的处 理 。
颌面部软组织伤合并腮腺损伤患者手术治疗过程 中, 术前 做好相 应的准备工作 , 给予 心理 疏导 , 可 以使患 者积极配合 治
1 . 3 . 2 观察组护理方 法 给予护理干预[ 3 1 。颌面部损伤影 响患者的外观 , 所 以患者情绪波动相对 较大 , 容易 出现烦躁 、 抑
【 1 ] 李宏 . 颌 面部软组织损伤并腮腺 损伤的I 庙 床治疗体 会册. 中国现代
药物应用 , 2 0 1 1 , 5 ( 5 ) : 6 7 — 6 8 .
2 . 1 2组舒适度 比较
与对照组相 比, 观察组舒适度 明显
心功 能及残余 肾功能 的下 降 , 促进脑 萎缩 的发 生和发展 , 增加 患者病死率 。因此 , 减少血液透析 中低血压 的发生对减少 患者 痛苦 , 提高生存率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 现将我院血液 净化 中心 6 2例患者透析过程 中发生低血压 的原 因及护理体会
田 敏
( 连云港市中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 2 2 0 0 4 )
对 2组舒 适度 ( 疼 痛感 增加 、 压 迫感 、 湿 计数 资料 采用 检 验 , P < O . 0 5为差异
腻感、 体位改变受 限 ) 、 并发症 、 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 比较。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 发症 , 常规血液透析 中其 发生率为 2 5 %一 5 0 %t ” 。低血压可造成超滤效率低下 , 透析不充 分, 还可诱发非 闭塞性肠系膜缺血 , 增加 内瘘栓塞的风险 , 引起

透析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透析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 认真评估干体重,精准计算脱水量:每次透析前评估患 者近期饮食情况,测体重、血压,精准计算脱水量,防止 脱水过量。
低血压的护理对策
• 密切观察 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加强巡 视,密切观察神志,血压,脉搏的变化, 必要时15~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以尽早 发现血压下降,头昏耳鸣,视物模糊,血 色苍白,出汗,打哈欠,胸部不适,恶心 ,呕吐,心跳加快,肢体痉挛,腹痛,便 意等先兆症状并及时处理。
维持性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分 析及护理对策主讲人 :曾健梅Fra bibliotek 什么叫低血压
低血压的诊断标准:
在血液透析中按常规方法测量血压,收缩压<90mmHg。 原有高血压,收缩压较原有水平下降百分之三十以下, 则可认为发生了低血压。
低血压的发生原因
血容量不足: 相关因素: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常见于患者因经济原因不 能规律透析,透析时间过长,饮食控制不理想,体重增长超 过干体重5%以上,在有限的时间内超滤量大。 ② 血浆渗透压降低:在进行低钠透析过程中, 随着代谢产物的排出,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使得水分向组 织或细胞内移动,导致有效血容量下降。 ③透析过程中进食:提高了迷走神经的兴奋性 ,使胃肠血管舒张,分布于此处的血液增加,导致有效血容 量下降。
低血压的护理对策
• 制定合适进食的时间、合理用药:不提倡在透析过程中进 食,对于确实需要进食的患者,可在进食前减低血流量, 静脉推注50%的葡萄糖,进食时间调整到透析过程的前 2.5小时,饮食宜温良,夏季可在餐后进食少量冷饮。透 析当天,根据血压情况决定是否用降压药,以免在透析过 程中发生药物效应引起低血压。若能配合使用左旋肉毒碱 ,参麦注射液,对预防和纠正低血压的发生有很好的效果 。
• 长期使用低渗溶液:如果透析液中钠离子浓度低,血液中 钠离子、尿素氮、肌酐渗透溶质被清除,导致血浆渗透压 明显降低,毛细血管再充盈障碍,易引起低血压。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预防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预防护理

老年人性情 比较怪癖 ,对 周 围事物反应
迟钝 , 不易合作 , 而骨折的发生又让患者毫无 心理准备 , 加上缺 乏一定 的医学知识 , 心理波动 比较剧烈 , 情绪烦躁 。 根据这种情 况, 护理人员在做每一项工作 时必须 耐心 、 细心, 用诚恳 的态度 同患者交流 , 进行心理疏导 , 不可强制患者 , 同时可让患者 的家 属参与进来 , 调动患者的积极 性 , 恢复身心健康。 3 . 2 临床并发症 的预防和护理 老年人骨折后 ,因年龄
3 . 4 皮 肤护理 ,预防压疮 老年人 的皮肤 在感觉 ( 冷、
1 . 2 透 析资料
采用碳 酸氢盐透析 ,透析液 为天津挚信
热、 痛、 触等 ) 功能方 面呈衰 退状态 , 长期 卧床会发 生压疮 , 要
及时更换床 单 , 保持 床单 干净 、 柔软和干燥 ; 指导患 者每 2 h翻 身1 次, 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 , 促进血液循环 , 充分注意皮肤 的
患者 , 股骨头血 运不佳 , 不但容 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死 , 影响 骨折的愈合 , 而且股骨头位置很深 , 骨折后 由于局部剪力作用 , 活动度 大使骨折不 易固定 。而粗隆 间骨折 的患者也多 为老年
人, 故需重点注 意患者的全身情况 , 除预防上述合并症外 , 还 有 形 态的改变 , 易产生 畸形 , 负重点转 移 , 即产生髋 内翻畸形。 3 - 3 预防肺炎 、 泌 尿系感染并发症 老年人 血液循环差 , 活动少 , 肺活量减弱 , 肺功能下 降, 咳嗽反射力差 , 痰不易 咳出,
4 小 结
本 组患者 中骨盆骨折 8 例 ,股 骨颈骨折 l 6例 ,其 他骨折 l 5例。2 8 例手术治疗者治愈 2 6例 , 治愈率为 9 2 . 8 %, 死亡 2 例,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它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并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

护理干预是预防和处理低血压的有效方法,本文将介绍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措施。

一、观察病情变化护士应该对每一次透析的前、中、后期都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头昏、出汗、面色苍白、恶心等症状,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出现低血压。

二、调整透析机参数透析机参数的调整是防治低血压的重要方法。

如果患者在透析开始阶段的超滤率过高,可导致有效血容量减少,进而出现低血压的症状。

因此,在透析开始前,应根据患者的血容量、血压、血红蛋白、透析频次等因素调整超滤量和速度,确保透析过程的安全性。

三、调整体位透析期间,患者应保持舒适的体位。

如果患者出现低血压的症状,可采取下列措施:1、半坐位或斜卧位,有助于提高血管阻力、改善血压;2、垫高脚部,有助于增加静脉回流,改善心脏排血量。

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透析过程中,水、电解质的平衡对于防治低血压是至关重要的。

护士应按照医嘱和患者情况控制超滤率、超滤量和透析液浓度,确保水、电解质的平衡。

在出现低血压症状时,可通过输注生理盐水、5%葡萄糖液等减轻症状,重新恢复水、电解质平衡。

五、通过药物治疗药物也是预防和处理低血压的有效方法。

如乌拉地尔、多巴酚丁胺、甲氧氯普胺等,可提高心脏收缩力、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脏负担,从而提高血压和血容量。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措施包括观察病情变化、调整透析机参数、调整体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通过药物治疗等,护士应根据患者情况和医嘱合理选择,确保透析过程的安全和顺利。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预见性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预见性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预见性护理干预【摘要】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但在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等并发症。

本文旨在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预见性护理干预。

首先分析了低血压的原因,包括体液过多或过少、心功能不全等。

其次提出了预防措施,如避免食用高钠食物、控制透析速度等。

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也至关重要,包括调整透析环境、合理使用药物等。

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指出实践意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预防、预见性护理、透析环境、药物使用、干预措施、血压调整、实践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合理药物使用、血压控制、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机预防、护理技巧、健康管理。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血液透析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低血压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

低血压不仅会影响血液透析的疗效,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预防和及时干预低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血容量较低或者透析过程中血液中的水分过多被移除,容易导致血压降低。

透析过程中的血压监测不到位、透析器性能不良、透析液成分不合适等因素也会增加低血压的发生风险。

对于透析患者来说,低血压不仅会引起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

如何有效预防和干预低血压成为血液透析护理中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低血压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与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减少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风险,提高透析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通过总结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促进透析护理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1.3 研究意义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低血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血液透析低血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血液透析低血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目的:主要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常见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56例正规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低血压以透析3 h后发生率最高,体液超滤过多过快、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是发生低血压的最常见原因,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高龄患者、透析过程中大量进食等都是易导致低血压发生的因素。

结论:透析间期避免体重增加过多,透析准确评估患者的体重,透析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

标签:血液透析;低血压;防治血液透析(HD)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发生率为25%~50%[1],如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透析的正常进行,降低透析效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文对2007~2008年来我院H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分析,低血压原因及防治措施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6例,男性39例,女性17例;年龄20~88岁,其中,≥65岁20例,<65岁36例;有多囊肾2例,糖尿病肾病12例。

总透析10 658例次,共发生低血压309例次。

1.2 透析方法透析机为德国费森尤斯1550机,透析器膜材料为聚砜膜,透析器复用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全部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钠浓度136~145 mmol/L,透析液温度控制在35.5~37.5℃,患者均为规律透析,每周2~3次,每次4.0~4.5 h,血流量180~250 ml/min。

1.3临床表现血透过程中出现的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平均动脉压下降≥30 mm Hg。

发生低血压前患者有打哈欠、恶心呕吐、头昏、胸闷不适、烦躁不安、便意等症状和特征。

继而出现冷汗、面色苍白、肢凉、视力模糊。

重者意识丧失、呼吸困难、抽搐、大小便失禁。

2 原因分析2.1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差[2]部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膜、消毒剂发生反应,其产物可以导致透析中出现过敏反应、低血压危象。

透析中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透析中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透析中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目的:探讨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方法:回顾性查看46例患者的505次血液透析的记录单,对所发生低血压的103次血液透析分别从患者年龄、原发疾病、超滤量、透析前是否服用降压药、低血压发生的时间5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资料显示,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超滤量呈明显正相关,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发疾病,透析前服用降压药者易发生低血压,透析第3~4小时是低血压的高发时段。

结论:对老年(>65岁)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过多者、透前复用降压药者、透析的第3~4小时,应加强监测、观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低血压。

标签:透析中低血压;原因;护理对策透析中低血压是指透析前血压正常或高血压患者在透析中血压快速下降≥30 mm Hg,或透析前收缩压6.63,P<0.01),见表1。

表1年龄对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次年龄未发生低血压发生低血压合计≥65岁159 58 2176.63,P<0.01),见表2。

表2原发病对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次原发病未发生低血压发生低血压合计糖尿病肾病136 61 197非糖尿病肾病265 43 3082.3超滤量对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对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的观察发现,超滤量占干体重≥6%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超滤量占干体重6.63,P<0.01),见表3。

表3超滤量对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次超滤量占干体重百分数未发生低血压发生低血压合计≥6%92 51 1436.63,P<0.01),见表4。

表4透析前服用降压药对低血压发生率的影响次透析前是否服用降压药未发生低血压发生低血压合计服用137 47 184未服用 264 57 3212.5低血压发生时间对透析低中血压发生时间的观察发现,透析第3~4小时是低血压的高发时段,见表5。

表5低血压发生时间时间透析次数(次) 发生低血压(次) 低血压发生率(%)1~2 h 103 18 17.483~4 h 103 85 82.523讨论透析患者的年龄、原发病为不可改变因素,老年患者常常合并症较多。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及处理【共15张PPT】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及处理【共15张PPT】

(2)序贯透析:即在透析前1小时行单超滤,不透析快速除去血液中的水份, 使血浆渗透压得以维持,同时使组织间隙中的水分向血浆中移动,使血浆充 盈而维持血压,而后透析过程中,每小时的超滤率降低使患者血压相对稳定, 适用于所有体重增长过速、透析中血压不稳定或心血管功能差的急慢性肾功 能衰竭者。
(3)渐35.5~36℃,
变化,一般患者透析后再用。
血浆制品、白蛋白等,以便血容量增加,
133kpa)或收缩压降幅≥20mmHg;
透析过程中要积极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 经济困难,不能充分透析者,应嘱患者减少进
透析低血压(IDH)的护理措施
肌收缩力增强,血压稳定;低温透析还可引起冷反应,增加儿茶胺
30—60min 征变化,每 的病人,透析间期适当应用强心药和扩血
给予输血、白蛋白、血浆,并给予氧气吸入。 对心源性低血压或感染性休克,根据情况给予强心剂或升压药。
如经上述处理仍无改善,立即终止血液透析。
患者下机后应平卧15~30分钟后再起床,起床动 作应缓慢,不宜过快,
如继续头晕无力,血压无明显回升者,可留院观察。
防护措施
调整透析方案:
对反复发生低血压或具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可以考虑增加透析次 数,缩短每次透析
防止过快、过量脱水,正确估计患者的干体重, 经济困难,不能充分透析者,应嘱患者减少进 食含水食物,限制盐的摄入,避免脱水量大。
体重增加过多患者延长透析时间,指导患者增 加透析次数。
防护措施
合理使用降压药。容量依赖性高血压的患 者由于超滤脱水,透析过程中血压会下降因 此,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透析当天,透前 尽量避免使用或少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血压 过高可根据医嘱给药,给药后密切观察患者 血压变化,一般患者透析后再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6-11-30T14:53:03.4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作者:苏国平刘洪芳
[导读]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治疗过程中,血液透析为必要手段,是维持患者生命,保证其生存质量的关键疗法。

(威海市立医院肾内科;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原因,并探讨护理对策。

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9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3例,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低血压发生原因,并探索相应的护理对策。

结果:63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接受8215次血液透析治疗,其中,有20例患者出现低血压情况,所占比为31.75%。

结论:提高血液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有效血容量骤减,正确给予患者降压药,并对患者行高低钠梯度透析吗,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情况,为患者预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对策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治疗过程中,血液透析为必要手段,是维持患者生命,保证其生存质量的关键疗法。

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的可能性非常大,弱化脱水效率,导致透析不充分,给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1]。

因此,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探索护理对策,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3年9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3例,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5例为男性患者,28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24岁-85岁之间,平均为(53.7±6.2)岁。

所有患者每周均接受2次-3次透析,透析后,动脉压平均降低4kPa左右,并伴有血压下降、胸闷、呼吸不畅、心率加快、腰腹疼痛、眩晕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肌肉痉挛、意识模糊等低血压症状。

1.2透析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碳酸氢盐透析治疗:使用日本生产的DBB27以及法国生产的Fressenius 4008s血液透析机,取6LR,或是17R透析器,透析液流量控制在500ml/min左右,而血流量控制在200ml/min-250ml/min之间,单次超滤介于0.5kg-6kg之间,每周透析2次-3次。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症状的概率。

2 结果
63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接受8215次血液透析治疗,其中,有20例患者出现低血压情况,所占比为31.75%。

3 讨论
3.1低血发生原因
首先,血容量降低。

主要原因为血液透析过程中,超滤速度过快,或是超滤量过多,远大于患者的组织液回流量,便会诱发低血压。

其次,透析液。

血浆中钠离子浓度大于透析液中的钠离子浓度,透析后,便会导致血液渗透压较小,血管水分便会深入到组织间隙中,减少有效血容量,诱发低血压;透析液温度较高,导致血管壁局部扩张,静脉容血量提升,心脏血液输出量降低,也会诱发低血压。

再次,药物影响。

透析前,依赖性高血压患者未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导致超滤脱水,降低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弱化血管输出组里,也会诱发低血压。

又次,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透析过程中,受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影响,周围血管的收缩能力相对较差,极易出现低血压。

又次,进食量过多。

透析前,患者未遵医嘱饮食,进食量相对较大,扩张胃肠血管壁,增加血流量,诱发低血压。

最后,其他因素。

患者干体重判断失误,生物透析膜的机体相容性较差,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透析系统管路异常、血液渗透压减弱、透析液细菌超标等,也会诱发低血压[2]。

3.2护理对策
首先,高低钠梯度透析。

血浆中钠离子浓度会直接影响低血压发生概率,择取高低钠透析技术,在透析初始3h,促使钠离子浓度维持在0.15mol/L左右,最后1h,降低至0.138mol/L,并联合超滤程序,可以有效防治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低血压情况。

低温透析可以提高超滤量,且不会影响透析充分性,因此,应将透析液温度设定在35℃左右,保证患者心血管血流量稳定。

其次,正确服用降压药。

如果患者存在高血压症状,透析前、透析时,均不能服用快速持久,或是大剂量降压药;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可以取作用温和,或是服用剂量较小的降压药;透析过程中,以20min为间隔,对患者血压进行准确测量,确保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低血压情况。

再次,提高血液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

可以应用血仿膜,其成分类似于血管内表皮,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反映,可以降低患者机体补体的激活程度以及细胞因子释放量,以此减少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可能性。

又次,避免有效血容量骤降。

透析过程中,严格控制超滤速度、超滤量,在对超滤目标量进行明确时,要对患者血压以及透析过程中的体重增长幅度进行充分考虑;提高血容量检测仪使用的合理性,保证有效血容量变化检测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低血压的概率。

又次,维持钙离子平衡。

如果患者存在低血钙情况,透析液中应含有大量的钙离子,确保患者透析过程中,血钙供应充足,进而强化患者心脏的收缩能力,增加血液输出量,提升患者血压。

最后,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

透析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低血压的频率较高,透析前2h之内,护理人员应提高透析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一般为0.14mol/L,后续1h内,逐渐降低其浓度,促使其与血清中的钠离子浓度等同后,在适宜条件下,透析与白蛋白注射同时进行,这样可以避免溶质清除过快诱发低渗透压情况[3-4]。

结语:
综观上述,在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要想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可能性,应在提高降压药使用合理性、血液透析膜生物相容性的基础上,对患者行高低钠梯度透析,并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患者的有效血容量,避免其出现骤降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并为患者的预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使患者收获更好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丽平,韩东彦,刘文军等.从湿热血瘀论治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06):1007-1008,1035.
[2]高海娥,王丽萍,肖秀丽等.细节护理法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干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0):112-113.
[3]李淑慧.细节护理法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干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05(09):279-279,280.
[4]吴焕姣.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的预防性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4,11(13):538-5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