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生果胶酶条件的优化

合集下载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及秸秆糖化研究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及秸秆糖化研究

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及秸秆糖化研究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优化及秸秆糖化研究摘要:纤维素酶在生物能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有效降解秸秆等废弃物,并转化为发酵产物,如生物乙醇。

本研究通过固态发酵的方式培养黑曲霉,优化产纤维素酶的条件,并利用优化的酶解液对秸秆进行糖化实验,探究最佳的糖化条件。

关键词:黑曲霉;固态发酵;纤维素酶;秸秆糖化1. 引言随着能源危机的严峻形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环境友好的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秸秆作为生物质资源的一种,具有庞大的潜在能量价值,但其利用率低下。

纤维素作为秸秆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难以降解的特点,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不能有效降解纤维素。

2. 方法及实验步骤2.1 培养黑曲霉产生纤维素酶选择黑曲霉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固态发酵培养。

黑曲霉菌种接种于固态培养基中,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

根据黑曲霉固态发酵产酶曲线,确定最佳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

2.2 优化产纤维素酶的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面试验,探究培养基配方、碳源浓度、氮源浓度、pH值等因素对纤维素酶产量的影响。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确定最佳的产酶条件。

2.3 秸秆糖化实验利用优化的纤维素酶酶解液对秸秆进行糖化实验。

调整酶解液的酶解时间、温度和pH值等参数,探究最佳的糖化条件。

通过测定糖化液中的还原糖含量,评估糖化效果。

3. 结果与讨论3.1 产纤维素酶的固态发酵条件优化在黑曲霉固态发酵条件下,最佳培养时间为7天,最佳培养温度为32℃。

该条件下,纤维素酶的产量达到最高。

3.2 产纤维素酶的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产纤维素酶的条件,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碳源浓度5g/L,氮源浓度4g/L,pH值5.5。

3.3 秸秆糖化效果评估在最佳糖化条件下,糖化液中的还原糖含量达到最高值,说明纤维素酶能够有效降解秸秆中的纤维素,释放出糖分。

4. 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确定了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并利用优化的纤维素酶对秸秆进行糖化实验,证实了纤维素酶能够有效降解秸秆中的纤维素。

黑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培养条件的研究

黑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培养条件的研究

菜渣 5 ,黄豆粉 5 ,N ., + . ,eO ̄H00 5 g HHP 0 % FS , : 0%.料水比 l 2 g O 4 7 . :。采用此优化的培养基在培养温度 3 ℃ 6 和
初始 p 自然条件下进行发酵 。果胶酶酶活力可达 5 6 . Ug( H 58 / 干曲 ) 4 。 关键词 :黑 曲霉 ;甜菜渣 :固态发酵 ;果胶酶 中图分类号 :T 2 1 ’ S0.5 2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8X 2 0)5 0 6 - 4 0 7 9 4 (0 80 - 0 1 0 -
212 甜 菜渣与 黄豆粉 的 比例对 果胶 酶产 量 的影响 . .
玉米 粉 桔 皮Βιβλιοθήκη 黄豆 粉 麸皮 图 1 培 养基 中添加 不同碳 源对 产酶的影 响
甜菜渣与黄豆粉的合适 比例不但促进果胶酶的产酶量而且会减
少原 料 的浪费 ,因此 按甜 菜 : 豆粉 =1 0 黄 0: ,8: ,.: ,5: , 2 6 4 5
P A培 养基 D ’ 。
1 . 固体发酵基本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2 3
甜菜渣 5 , 2 L 然 p 装于 20 L三角瓶中, 2 ℃灭菌 2 i。 水 O ,自 g m H, 5 m 11 0 n 接种量 1 m 个孢子,干曲, g 3 ℃培养 7 h 6 2。
14 粗酶 液制备 .
冯红 ,刘晓 兰 ,郑喜群
( .齐齐哈尔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 10 ; 1 6 0 6 2 齐齐哈尔大学 农产品加工黑龙 江省普通 高校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 齐齐 啥尔 1 10 . 60 6)
摘要 :对黑 曲霉 HY 4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的培养条件进行 了研究 ,固态发酵培养基组分为 :2 0 A 5 mL三角瓶中甜

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生产果胶酶的工艺研究

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生产果胶酶的工艺研究

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生产果胶酶的工艺研究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生产果胶酶的工艺研究一、引言果胶酶是一类重要的工业酶,在果汁酿造、果蜜糖化、纸浆漂白等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果胶酶生产方法多采用液态发酵,但该方法存在投资高、废水多、反应不均匀等问题。

因此,开展固态发酵果胶酶生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优化果胶酶的生产工艺,提高酶活力和产酶量。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我们选择了黑曲霉HG-1作为发酵菌株,购买了苹果渣和棉粕作为底料。

实验中,我们对不同比例的苹果渣和棉粕进行试验,以确定最佳的底料组合比例。

2. 试管中固态发酵实验首先将苹果渣和棉粕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使底料湿度达到50%左右。

然后将混合后的底料分装到试管中,每个试管重量为20g。

接下来,用菌针在试管中接种黑曲霉HG-1菌株。

将试管封闭,放置于恒温振荡器内进行固态发酵。

3. 试验参数调控在菌种接种后的发酵过程中,我们调节温度、pH值和发酵时间等参数,以寻找最佳的发酵条件。

4. 酶活测定发酵结束后,取出试管中的发酵产物,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并用搅拌器打碎。

然后离心收集上清液,测定其果胶酶活力。

四、结果与讨论1. 底料组合比例的优化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发现当苹果渣与棉粕的比例为4:1时,果胶酶的产酶量最高。

2. 发酵条件的优化经过试验比较,我们发现在温度为35℃、pH值为5.0、发酵时间为72小时时,果胶酶的产酶量最大。

3. 酶活测定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发现黑曲霉HG-1固态发酵苹果渣和棉粕的果胶酶酶活力为XX U/ml。

五、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黑曲霉HG-1进行了苹果渣和棉粕的固态发酵,优化了果胶酶的生产工艺。

结果表明,最佳的底料组合比例为苹果渣与棉粕的比例为4:1,最佳的发酵条件为温度35℃、pH值5.0、发酵时间72小时。

最终,我们得到的果胶酶酶活力为XX U/ml。

黑曲霉固体发酵产嗜酸性果胶酶的研究*

黑曲霉固体发酵产嗜酸性果胶酶的研究*
f o r p e c t i n a s e p r o d u c t i o n we r e g l y c e r o l a n d a mmo n i u m s u l f a t e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p e c t i n a s e p r o d u c t i o n c o u l d b e i mp r o v e d b y s u b s t i t u t i n g w h e a t b r a n wi t h 1 0 % o r a n g e p e e l p o w d e r . T h e b e s t i n i t i a l mo i s t u r e w a s 6 0 g / 1 0 0 g. T h e o p t i ma l i n c u b a t i o n t i me w a s 7 2 h  ̄ 8 4 h . T h e p e c t i n a s e e x h i b i t e d Km n d∞ a 一 v lu a e s we r e 4 . 0 4 mg| mL a n d 4 0 . 1 6/ z mo l | ’
mi n mg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Ke y wo r d s pe c t i n a s e; a s p e r g i l l us ni g e r ;e n z y ma t i c p r o p e ti r e s ;v i s c o s i t y
中 图分类 号 : T S 2 6 1 . 1 + 2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3 — 6 0 0 4 ( 2 0 1 3 ) 0 2 — 0 0 3 6 — 0 4

酱油固态发酵生产中黑曲霉产酶条件的优化研究

酱油固态发酵生产中黑曲霉产酶条件的优化研究

酱油固态发酵生产中黑曲霉产酶条件的优化研究姚菁华,肖雷,王璐璐(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摘要:通过对黑曲霉AS3.350培养条件(培养基的配比、加水比、培养温度)的研究,得到黑曲霉AS3.350的最佳生长条件和最佳产酶条件:黑曲霉在30℃、麸皮∶豆粕为5∶5、加水6份、培养72h的生长和产酶情况综合较好。

关键词:黑曲霉;糖化酶;蛋白酶;优化中图分类号:TS264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9973(2009)0320072203 Optimal re search on producing enzyme condition of aspergillusniger in soy sauce solid2state fermentationYAO Jing2,XIAO Lei,WAN G L u2lu(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hina University ofMining&Technology,Xuzhou221008,China)Abstract:The f ungal st rain Aspergillus niger3.350is capable of producing acid protease and glu2 coamylase t hat can be used in koji2making p rocess.It s optimal contions of growt h and cult ure me2 dium for enzyme secretion by solid2state fermentation was wheat bran:soybean meal is5∶5,wa2 ter:6,when t he cultivating condition was20g medium in250mL flask,incubation temperat ure 30℃for72hours.Key words:Aspergillus niger;glucoamylase;p rotease;optimize 酱油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调味品,其传统生产工艺都离不开制曲,而曲中的微生物生长是否良好,酶系是否丰富,是否具有较高的酶活,直接影响到酱油的产量和质量。

酱油固态发酵生产中黑曲霉产酶条件的优化研究

酱油固态发酵生产中黑曲霉产酶条件的优化研究

酱油固态发酵生产中黑曲霉产酶条件的优化研究
姚菁华;肖雷;王璐璐
【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
【年(卷),期】2009(034)003
【摘要】通过对黑曲霉AS3.350培养条件(培养基的配比、加水比、培养温度)的
研究,得到黑曲霉AS3.350的最佳生长条件和最佳产酶条件:黑曲霉在30 ℃、麸皮∶豆粕为5∶5、加水6份、培养72 h的生长和产酶情况综合较好.
【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姚菁华;肖雷;王璐璐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008;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4.21
【相关文献】
1.黑曲霉菌株产纤维素酶的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J], 周晨妍;朱新术;王燕;郭阳阳;陈
兆会
2.固态发酵黑曲霉产单宁酶发酵条件研究 [J], 保玉心;邱树毅;李秧针;黄永光
3.黑曲霉产糖化酶固态发酵营养条件优化研究 [J], 贺莹;高丽芳;焦红英
4.黑曲霉固态发酵香蕉皮产果胶酶的培养基条件研究 [J], 韦璐;唐婷;宁恩创
5.黑曲霉固态发酵产羧肽酶条件优化及在酱油酿造中的应用 [J], 叶茂;邓毛程;林凯旋;何雪莹;尹爱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SW06产果胶酶发酵培养基条件

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SW06产果胶酶发酵培养基条件

2 . C o l l e g e fF o o o d nd a B i o l o g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o fL i g h t I n d st u r y , Z h e n g  ̄ h o u 4 5 0 0 0 2 , C h i n a )
白胨 0 . 5 0 g 、 果胶 0 . 6 0 g 。在 最 优 条 件 下 发 酵 , 果 胶酶 活最 高可 达 4 1 7 5 . 6 5 U / m L 。 关键 词 : 黑 曲霉 :果 胶 酶 ;发 酵 培 养 基 ; 2 5 + . 3
HAO Hu i , S UN S i — w e n , S ONG J i n — y o n g , XU C h u n — p i n g
( 1 . T e c h n i c a l C e n t e r o f C h i n a T o b a c c o H e n a n I n d u s t r i l a C o . L t d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1 6 , C h i n a ;
试 验 设 计 果 胶 酶 发 酵 的最 适 温 度 和 p H值 , 并 筛 选 了 最 适 的碳 源 、 氮 源 和 无 机 盐 。在 此 基 础 上 , 采用 中心 组合设
计 进行 回归分 析及 响应 面分析 , 确定 培养 基 的最佳 组合 。 结果 表 明 , 果胶 酶发 酵 的最适 温度 为 2 8 ℃, 最适 p H值 为5 . 最适碳 源 、 氮 源分 别 为果糖 、 蛋 白胨 。 回归 分析得 到 的优 化发 酵条 件为 : 1 0 0 mL培养基 中含果糖 4 . 8 9 g 、 蛋

黑曲霉固态发酵香蕉皮产果胶酶的培养基条件研究

黑曲霉固态发酵香蕉皮产果胶酶的培养基条件研究

黑曲霉固态发酵香蕉皮产果胶酶的培养基条件研究韦璐;唐婷;宁恩创【期刊名称】《广西农学报》【年(卷),期】2015(030)006【摘要】为研究开辟香蕉资源综合利用新途径,以香蕉皮及麸皮为主要原料,黑曲霉CICC40493为发酵菌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确定固态发酵果胶酶的基础培养基配比.结果显示,果胶酶最适基础培养基为:香蕉皮渣3g、麸皮7g、硫酸铵0.45g、水15mL;影响酶活力的主次顺序为:麸皮和香蕉皮渣配比>硫酸铵添加量>去离子水添加量,最佳配比的培养基在自然pH值,装瓶量10g干料/250mL三角瓶,接种量1.0mL的条件下,28℃恒温培养72h,获得的果胶酶总活力为10853.54U.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香蕉皮接种黑曲霉CICC40493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是可行的,为开辟香蕉资源综合利用新途径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总页数】5页(P25-28,53)【作者】韦璐;唐婷;宁恩创【作者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系,南宁530007;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系,南宁530007;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南宁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4【相关文献】1.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SW06产果胶酶发酵培养基条件 [J], 郝辉;孙斯文;宋金勇;许春平2.利用葡萄渣黑曲霉固态发酵产果胶酶的研究 [J], 曹珂珂;李妍3.黑曲霉利用菠萝皮培养基发酵产果胶酶的研究 [J], 邓毛程;王瑶;李胜4.黑曲霉HY-M27产果胶酶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J], 程红;杜国军;刘晓兰;彭凯;田英华5.黑曲霉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培养条件的研究 [J], 冯红;刘晓兰;郑喜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和代谢产物形成时期的协调。硫酸铵是一种速效 的无机氮源, 价格低廉, 适合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因 此, 本实验首先确定硫酸铵的最适合加量, 实验结 果如图 2 所示。
2000 1900 1800 1700 1600 1500 1400
2 2.5 3 3.5 4 4.5 5 硫 酸 铵 加 量/%
图 2 硫酸铵加量对固态发酵产果胶酶的影响
酶 活 力 定 义 为 : 在 45 ℃、pH4.0 条 件 下 , 每 分 钟分解果胶生 成 1 μmol 半乳糖醛酸所需的酶量为一 个 酶 活 力 单 位(U)。
2 结果与讨论
2.1 发酵培养基成分的确定 培养基成分和配比合适与否, 对微生物生长发
育、物质代谢、发酵产物的积累都有很大的影响。在 配制培养基时应尽量利用廉价而易于获得的原料作 为培养基成分, 特别是在发酵工业中, 培养基的用量 很大, 利用低成本的原料更能体现出其经济价值。本 节主要进行了黑曲霉固态发酵产果胶酶培养基中的发 酵主料、无机氮源、无机离子的种类及加量的确定。
No. 5. 2008 15
食品开发与机械
果胶酶活力(/ U/g)
于营养物质比较少, 在发酵过程中观察到, 黑曲霉 的生长不是很旺盛, 没有果胶酶的积累; 而筛下的 物料在发酵过程中黏结在一起, 培养基得不到足够 的溶氧, 菌体生长量非常少。甜菜渣中虽然含有果 胶, 但是可能是由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比较 少, 不能为黑曲霉发酵产果胶酶提供足够的营养, 或者是由于营养成分比例不适合本实验采用的黑曲 霉菌株产生果胶酶。 2.1.2 无机氮源的确定 无机氮源是较容易利用的氮 源, 在发酵的初期首先被消耗, 在培养基的配制中, 使用一些无机氮源可以控制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时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 黑曲霉: 齐齐哈尔大学生物工程实验室提供。
1.2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1.2.1 PDA 斜面培养基 土豆 20%、葡萄糖 2%、琼 脂 2%, pH 自然。 1.2.2 固体发酵基础培养基 麸皮 10 g(250 mL 三角 瓶), 水 15 mL, pH 自然。 1.2.3 斜 面 培 养 方 法 挑 斜 面 保 藏 菌 种 一 环 , 接 于 PDA 斜面培养基, 培养 5 d, 备用。 1.2.4 固 体 发 酵 方 法 用 无 菌 水 将 斜 面 上 的 孢 子 洗 下, 转入装有玻璃珠的无菌水中, 震荡, 计数。按一 定的接种量将孢子悬液接入灭过菌的固体发酵培养 基 中 , 震 荡 均 匀 , 每 一 实 验 条 件 做 3 个 平 行 , 36 ℃ 培养 72 h, 定时震荡。 1.3 果胶酶活力的测定
食品开发与机械
黑曲霉固态发酵 产生果胶酶条件的优化
王丽丽, 刘晓兰 *, 郑喜群, 杜国军, 郑 义 (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齐齐哈尔大学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 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 以黑曲霉为菌株, 以农产品加工副产物为主要物料, 采用固态发酵方法生产果胶酶, 优化发酵
关键词: 果胶酶; 黑曲霉; 固态发酵
中图分类号: TS 20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 9989(2008)05- 0014- 05
S tudy on the optimum condition of As pe rgillus nige r s olid s ta te fe rme nta tion to produce pe ctina s e
在目前的果胶酶生产中除以较昂贵的果胶质物 质直接作为诱导物外, 多是以含果胶质较多的果皮或 者果渣为诱导物或者主料。周建琴等利用橘皮粉作为 诱导物, 固态发酵后果胶酶活力达到 1603 U/g[6]; 杨
收稿日期: 2007- 11- 29
*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C2004—34);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2038)。
皮、豆粕、米糠都含有一定量的淀粉, 淀粉的存在会
增大培养基的黏度, 而且可能会诱导淀粉酶的产生,
使果胶酶的产量降低。因此先将这 3 种 原料用 40 目
筛子进行筛分, 分别考察固体发酵浸提液的果胶酶
活力, 结果如表 1 和图 1 所示。
表 1 不同发酵底物对果胶酶活力的影响
底物
果 胶 酶 活 力 /(U/g)
proces s ing products were applied as major materials . The res ults s howed that the s uitable culture medium within the s cope of experiment was compos ed of bran and s oybean meal (ratio of 8 to 2), 3.5% ammonium s ulfate. Initial pH of medium was nature. The optimized fermentation condition was that 15 g medium was packed in 250 mL flas k, ratio of water and medium material was 1 ∶1.5, the inoculum s ize was 106 s pores per gram mediun. Activity of pectinas e produced on optimized condition reached 2262 U/g per gram medium.
Key wor ds: pectinas e; As pergillus niger; s olid fermentation
果 胶 酶 (Pectinases)是 指 分 解 果 胶 质 的 一 类 酶 的 总 称, 是一类复合酶, 它可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等 物 质 。 果 胶 酶 在 生 产 上 的 应 用 已 有 40 多 年 的 历 史 , 在食品加工、饲料加工、纺织、造纸、环境保护、诱 导植物抗病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应用价值[1], 在食品工 业上主要用于果汁加工和果汁果酒澄清。
培养基主要物料和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培养基的主要物料为麸皮与豆粕, 其比例为 8∶2, 加入
3.5%的硫酸铵, 培养基初始 pH 自然, 250 mL 三角瓶中适宜装料 量为 15 g, 料水比为 1∶1.5, 接种量
为 106 个孢子/g 干基, 在此优化条件下, 果胶酶活力可以达到Fra bibliotek2262 U/g。
40 目筛上的豆粕; 再 将 这 两 种 原 料 混 合 作 为 发 酵 的 主料, 实验结果表明, 将麸皮与豆粕以 8∶2 混合(碳氮 比约为 2.68)作为 发 酵 主 料 时 发 酵 浸 提 液 的 果 胶 酶 活 力最高(达到 1556.93 U/g), 且高于单独以未筛的麸皮 作为发酵主料时的果胶酶活力。
作者简介: 王丽丽(1981—), 女, 黑龙江七台河人,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
14 No. 5. 2008
食品开 添发 加与 剂机械
辉等利用苹果渣为主料固态发酵生产果胶酶, 活力 为 174.54 U/g[7]。这 些 方 法 能 提 高 酶 活 力 , 在 一 定 程 度上降低果胶酶的生产成本, 但有一定的地域限制。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农产品加工的资源丰富, 在加 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本文利用农产品加工副 产物作为发酵的主要原料, 在不添加其他诱导物的 条件下生产果胶酶, 在优化的条件下, 酶活力可以达 到 2262 U/g, 且该酶在酸性条件下活力稳定, 适合用 于果汁加工行业。本文所研究的果胶酶的生产方法 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又促进了的果品开发, 为果 胶酶的工业化生产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麸皮(40 目筛上)
1186.8±12.67
麸皮(40 目筛下)
1171.69±11.9
麸 皮 (未 筛 )
1500.73±8.09
豆 粕 (未 筛 )
736.1±9.53
豆粕(40 目筛上)
1025.66±14.35
米糠(40 目筛上)
0±0
米 糠 (未 筛 )
0±0
甜菜渣(捣碎, 粒度直径约 5mm)
2.1.1 发酵主要原料的确定 大多数微生物果胶酶的
合成需要在果胶质的诱导下产生, 也有组成型果胶
酶的报道[8]。对于诱导型的果胶酶, 在培 养基中含有
果胶或果胶酸都会提高产酶水平。
本实验选用 4 种农产品加工副产物, 分别作为
黑曲霉固态发酵的原料, 再将产酶活力高的原料混
合作为发酵主料, 以期获得更高的酶活力。由于麸
麸皮营养丰富, 除含有淀粉等物质以外, 还有 很多维生素和金属离子, 在发酵过程中既能为菌株 生长提供碳源, 也能提供氮源, 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 果胶, 为果胶酶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诱导作用; 豆粕 的营养成分也比较丰富, 加入到培养基中, 为菌株的 生长产酶提供了 氮 源 , 而 且 , 本 实 验 中 选 用 的 是 40 目筛上的豆粕, 颗粒比较大, 增加了培养基的疏松 度, 使培养基在发酵过程中不易黏结成块, 增加了通 气量, 为菌株提供了足够的溶氧。由于米糠的颗粒较 小, 经过分筛后, 筛上大部分为种皮的部分, 可能由
许多微生物都具有产生果胶酶的能力, 目前研 究和应用较多的是真菌产果胶酶菌, 在真菌中尤以曲 霉菌属最为常用。微生物固态发酵具有设备投资少、
操作成本低, 可使用农副产品作原料、易推广等优 点。本文以黑曲霉为菌株, 采用固态发酵方法生产果 胶酶。黑曲霉属于丝状真菌, 适合采用固态发酵的方 式, 且是国际上公认的可用于食品的安全菌株[2-5], 由 此产生的果胶酶预计将有较广泛的用途。
56.28±4.4
1700
果 胶 酶 活 力/U/g)
1200
700
200 10g∶0g 8g∶2g 6g∶4g 4g∶6g 2g∶8g 0g∶10g 麸皮与豆粕的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