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10年传热学真题
重庆大学_837传热学一_《传热学》(第一版)王厚华模拟题(2套)_考研专业课分析

重庆⼤学_837传热学⼀_《传热学》(第⼀版)王厚华模拟题(2套)_考研专业课分析模拟试题⼀⼀、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1.传热过程是由导热、A、B三种基本传热⽅式组合形成的。
2.导热微分⽅程式是根据热⼒学第⼀定律和 A定律所建⽴起来的描写物体的温度随 B 变化的关系式。
3.对流换热过程是靠 A和 B 两种作⽤来完成热量传递的。
4.⽓体只能辐射和吸收某⼀定波长范围的能量,即⽓体的辐射和吸收具有明显的A。
5.对服从兰贝特定律的物体,辐射⼒E与任意⽅向辐射强度I之间的关系式为 A 。
6.热⽔瓶的双层玻璃中抽真空是为了 A 。
7.⾃然对流换热在 A 条件下发⽣关于特征长度的⾃模化现象。
8.有效辐射包括 A 和 B 两部分能。
9.不稳态导热采⽤有限差分⽅法求解温度场,节点的隐式差分⽅程是采⽤ A 差分⽅法获得的,此差分⽅程 B 稳定性条件。
10.常物性流体管内受迫流动的充分发展段,沿管长流体的断⾯平均温度在常壁温边界条件下呈 A 规律变化。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共10分,每⼩题2分)1.流体外掠光滑管束换热时,第⼀排管⼦的平均表⾯传热系数最⼤。
()2.为减少保温瓶的辐射散热,将瓶胆的两层玻璃之间抽成真空。
()3.⽔在⽔平圆管内受迫流动,管外是空⽓⾃然对流,为强化传热应把肋⽚安装在圆管外表⾯。
()4.由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平壁紧密接触时进⾏稳态导热过程,若已知121223,t t t t δδδ==->-,则 12<λλ。
() 5. 有⼀冷凝器,饱和蒸汽在管外凝结成饱和液体,冷却⽔在管内流,则其平均温差m t ?与流动⽅式⽆关。
()⼆、解释名词与基本概念(20分,每⼩题4分)1. 温度梯度2. 努谢尔特准则及其物理本质3. 肋⽚效率4. 辐射强度5. 传热过程三、简答及说明题(共40分,每⼩题8分)1. 为什么潮湿的多孔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但⽐⼲多孔材料的导热系数⼤,⽽且还⽐⽔的导热系数⼤?2. 流体在管内受迫流动换热的其它条件相同时,直管和弯管(如螺旋管)何者换热强?为什么?3. 试说明Bi 数的物理意义。
传热学试卷与答案6套(新浪)

传热学试卷与答案6套(新浪)传热学试卷1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导温系数a 表征了物体的能力;流体粘度ν和a 的比值组成的无量纲数是。
2、强化遮热板作用的方法是和。
3、研究对流换热的一种方法是比拟法,它是指通过研究______传递和_____传递之间的共性,以建立表面传热系数与阻力系数相互关系的方法。
4、第一类边界条件是。
5、若炉膛内的火焰温度在1400℃,则炉膛火焰中最大光谱辐射能量所对应的波长约为。
6、一台换热器,冷流体的入口温度为20℃, 出口温度为50℃,热流体入口温度为100℃, 出口温度为60℃,则该换热器的效能为。
7、当1Pr >时,热边界层的厚度流动边界层的厚度。
8、一个含有内热源的大平板,其导热系数为()K m W ?/50,测得在稳定情况下,其内部温度分布为:2250050x t -=,则平板内的内热源生成率为________3/m W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对漫射表面,光谱吸收比等于光谱发射率B 、吸收比等于发射率C 、定向辐射强度与空气方向无关2、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表面传热系数自然对流的表面传热系数。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无法比较3、下列材料表面的法向黑度为最小。
A 、水B 、镀锌的铁皮C 、各种颜色油漆D 、磨光的铬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物质的导热能力最差。
A 、合金钢 B 、空气 C 、水 D 、油 5、格拉晓夫准则Gr 越大,则表征。
A 、浮升力越大B 、粘性力越大C 、惯性力越大D 、动量越大6、当量直径P Ad e 4=中P 表示。
A 、长度B 、宽度C 、润湿周长D 、周长 7、表面辐射热阻与无关。
A 、表面粗糙度B 、表面温度C 、表面积D 、角系数8、水平圆筒外的自然对流换热的特性尺度应取。
A 、圆筒的长度B 、圆筒外径C 、圆筒内径D 、圆筒壁厚度三、简答与分析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当采用肋片增强传热时,应把肋片加装在哪一侧?为什么?2、当大气中三原子气体比例增加时,会出现所谓大气温室效应,试说明其原因?3、什么是沸腾换热的临界热流密度?为什么有些换热设备需在加热热流密度低于临界热流密度状态下工作?4、图1示出了常物性、有均匀内热源?Φ、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局部边界区域的网格配置,试用热平衡法建立节点0的有限差分方程式(不需要整理)。
《传热学期末复习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
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
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
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
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
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3.总传热过程是指 ,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W/(m2·K))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传热学试题库

传热学试题库(总3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传热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根据导热机理,水的气、液和固三态中 状态下的导热系数最小。
2、导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和 。
3、二维、常物性、无内热源、直角坐标系中稳态导热微分方程式为 。
4、傅里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 ,式中负号表示 。
5、如果测得通过一块厚为mm 50的大木板的热流密度为2/40m W ,木板两侧的表面温度分别为40℃和20℃,则该木板的导热系数为 _____________ ;若将加热热流密度提高到2/80m W ,该木板的一侧表面温度为25℃,则另一侧的表面温度应为_____________。
6、 一无内热源的无限大平板中的温度分布可表示成3221c x c x c t ++=的形式,其中c 1、c 2和c 3 为已知的常数,导热系数为λ。
此时可在10=x 的表面处的热流密度为 。
7、通过单圆筒壁导热的热阻表达式为8、一个含有内热源的大平板,其导热系数为50 )/(K m W ⋅,测得在稳定情况下,其内部温度分布为:2250050x t -=,则平板内的内热源生成率为 。
9、一个肋片,测的其肋基处温度为80℃,周围气体温度为30℃,表面传热系数取20)/(K m W ⋅。
肋片表面积为㎡,测得该类片的效率为,则该肋片的实际散热量为 W 。
10、凡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是导热系数不大于 )/(K m W ⋅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11、第一类边界条件是 。
12、第二类边界条件是 。
13、毕渥数Bi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傅里叶数Fo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
14、肋的实际换热量与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下的散热量之比称为。
15、集总参数法的适用条件是。
16、管槽内对流换热的入口效应是指。
17、蒸汽在温度低于其饱和温度的壁面上有两种凝结形式,即珠状凝结和;通常其中的表面传热系数大些。
18、研究对流换热的一种方法是比拟法,它是指通过研究传递和传递之间的共性,以建立表面传热系数与阻力系数相互关系的方法。
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
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
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
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
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四、简答题1.试述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差别,并各举1~2个实际例子说明。
(提示:从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定义及特点来区分这三种热传递方式)2.请说明在传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提示:从传热过程各个环节的热阻的角度,分析水垢、灰垢对换热设备传热能力与壁面的影响情况)3. 试比较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差别,它们各自的单位是什么?(提示:写出三个系数的定义并比较,单位分别为W/(m·K),W/(m2·K),W/(m2·K))4.在分析传热过程时引入热阻的概念有何好处?引入热路欧姆定律有何意义?(提示:分析热阻与温压的关系,热路图在传热过程分析中的作用。
《传热学期末复习试题(卷)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第一章概 论一、 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2. 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3. 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 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 简称导热。
4. 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 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 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 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 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 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 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10. 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
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 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二、 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 、 O(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流量是指 _______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O 热流密度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 O(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W 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过程是指 ______________ ,它的强烈程度用 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系数是指 ___ ,单位是 O(传热温差为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W (m 2 • K)) 7. 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位为 W (m 2 • K)。
传热学试题库含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含答案《传热学》试题库第⼀章概论⼀、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原⼦或⾃由电⼦)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进⾏的热量传递,称为表⾯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当流体温度与壁⾯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
对流传热系数表⽰对流传热能⼒的⼤⼩。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当流体温度与壁⾯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
辐射传热系数表⽰辐射传热能⼒的⼤⼩。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当流体温度与壁⾯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
复合传热系数表⽰复合传热能⼒的⼤⼩。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的⼤⼩。
数值上表⽰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四、简答题1.试述三种热量传递基本⽅式的差别,并各举1~2个实际例⼦说明。
(提⽰:从三种热量传递基本⽅式的定义及特点来区分这三种热传递⽅式)2.请说明在传热设备中,⽔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什么影响?如何防⽌?(提⽰:从传热过程各个环节的热阻的⾓度,分析⽔垢、灰垢对换热设备传热能⼒与壁⾯的影响情况)3. 试⽐较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差别,它们各⾃的单位是什么?(提⽰:写出三个系数的定义并⽐较,单位分别为W/(m·K),W/(m2·K),W/(m2·K))4.在分析传热过程时引⼊热阻的概念有何好处?引⼊热路欧姆定律有何意义?(提⽰:分析热阻与温压的关系,热路图在传热过程分析中的作⽤。
重庆大学10年传热学真题

重庆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重庆大学科目代码:837科目名称:传热学一特别提醒考生:答题一律做在答题卡上(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改错题等)直接做在试题试题上按零分记。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5分,共二十分)1.热扩散率2.温度边界层3.定向辐射强度4.传热过程解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70分)1.一截面为矩形的均质长条的断面图如图1所示,底部绝热,其余各边与周围流体进行对流换热,流体温度为t f,两侧面表面传热系数为h i,顶部为h2;物体的导热系数为入,内不具有均匀内热源?(W/m3)。
设过程是稳态的,试写出该物体内温度场的数学描述(包括导热微分方程和定阶条件)。
图1 图22.试说明Bi数的物理意义,B R0及B Rx各代表什么样的换热条件?有人认为Bi-0代表了绝热工况,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3.如图2所示,设有一个二维物体经历稳态导热过程,其平直边界受对流和辐射冷却,已知物体导热系数为入,表面黑度为?,流体与环境温度都为tr 表面传热系数为h,周围环境可视为无限大空间,试列出边界结点(m,n)的温度离散方程(不要求整理)。
4.对流换热问题完整的数学描写应包括哪些内容?既然对大多数实际对流换热问题尚无法求得精确解,那么建立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写有何意义?5•试比较竖壁上自然对流换热与膜状凝结换热的异同。
6.选择太阳能集热器的表面涂层时,涂料表面光谱吸收比随波长变化的最佳特性是什么?有人认为取暖用的辐射采暖片需要涂上这种材料,你认为合适吗?7.强化换热器内空气---水的传热过程主要途径有哪些?请列出任意三种途径。
三.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60 分)1•用热电偶来测量气流的温度,热电偶结点可近视看作圆球,设气流和热电偶结点间的表面对流传热系数h=400W/(m2K),热电偶定压比热容c p=400J/(kg.K,密度p=8500Kg/m3。
(1)若时间常数为1s,求热电偶结点的直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重庆大学
科目代码:837
科目名称:传热学一
特别提醒考生:
答题一律做在答题卡上(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改错题等),直接做在试题试题上按零分记。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5分,共二十分)
1.热扩散率
2.温度边界层
3.定向辐射强度
4.传热过程
二、解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70分)
1.一截面为矩形的均质长条的断面图如图1所示,底部绝热,其余各边与周围
流体进行对流换热,流体温度为t f,两侧面表面传热系数为h1,顶部为h2;
物体的导热系数为λ,内不具有均匀内热源Ø(W/m3)。
设过程是稳态的,试写出该物体内温度场的数学描述(包括导热微分方程和定阶条件)。
图1 图2
2.试说明Bi数的物理意义,Bi→0及Bi→∞各代表什么样的换热条件?有人认
为Bi→0代表了绝热工况,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3.如图2所示,设有一个二维物体经历稳态导热过程,其平直边界受对流和辐
,射冷却,已知物体导热系数为λ,表面黑度为є,流体与环境温度都为t
∞表面传热系数为h,周围环境可视为无限大空间,试列出边界结点(m,n)的
温度离散方程(不要求整理)。
4.对流换热问题完整的数学描写应包括哪些内容?既然对大多数实际对流换热
问题尚无法求得精确解,那么建立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写有何意义?
5.试比较竖壁上自然对流换热与膜状凝结换热的异同。
6.选择太阳能集热器的表面涂层时,涂料表面光谱吸收比随波长变化的最佳特
性是什么?有人认为取暖用的辐射采暖片需要涂上这种材料,你认为合适吗?
7.强化换热器内空气---水的传热过程主要途径有哪些?请列出任意三种途径。
三.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用热电偶来测量气流的温度,热电偶结点可近视看作圆球,设气流和热电偶结点间的表面对流传热系数h=400W/(m2K),热电偶定压比热容c p=400J/(kg.K),密度ρ=8500Kg/m3。
(1)若时间常数为1s,求热电偶结点的直径。
(2)若将初温为25℃、时间常数为1s的热电偶放入200℃的气流中,热电偶结点温度达到199℃度需要多少时间?
(3)若气流通道内壁温度为100℃,热电偶结点的发射率为0.88,忽略热电偶丝的导热损失,热电偶测得的气流温度为195℃,求气流的实际温度。
2.采用测定铂丝电阻的方法可间接测出横掠铂丝的空气速度。
现测得铂丝直径为d=0.1mm,长10mm,电阻为0.2 Ω,通过的电流为1.2A,表面温度为200℃,空气温度为20℃。
已知Nu=0.911Re0.385Pr1/3,空气的物性参数见下表,求气流的速度U to。
3.如图3为一个半球表面3,其黑度为є3 =0.475,并且处于辐射平衡中。
被半球表面所覆盖的圆盘的一半为灰体表面,记作表面1,其黑度为є1=0.35,温度T1=555K;而圆盘的另一表面即表面2为T2=333K的黑体。
半球的直径为0.3m.试:
(1)画出该系统的辐射网络图
(2)计算表面1和表面2之间的辐射换热量。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