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传热学第十章
重庆大学_837传热学一_《传热学》(第一版)王厚华模拟题(2套)_考研专业课分析

重庆⼤学_837传热学⼀_《传热学》(第⼀版)王厚华模拟题(2套)_考研专业课分析模拟试题⼀⼀、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1.传热过程是由导热、A、B三种基本传热⽅式组合形成的。
2.导热微分⽅程式是根据热⼒学第⼀定律和 A定律所建⽴起来的描写物体的温度随 B 变化的关系式。
3.对流换热过程是靠 A和 B 两种作⽤来完成热量传递的。
4.⽓体只能辐射和吸收某⼀定波长范围的能量,即⽓体的辐射和吸收具有明显的A。
5.对服从兰贝特定律的物体,辐射⼒E与任意⽅向辐射强度I之间的关系式为 A 。
6.热⽔瓶的双层玻璃中抽真空是为了 A 。
7.⾃然对流换热在 A 条件下发⽣关于特征长度的⾃模化现象。
8.有效辐射包括 A 和 B 两部分能。
9.不稳态导热采⽤有限差分⽅法求解温度场,节点的隐式差分⽅程是采⽤ A 差分⽅法获得的,此差分⽅程 B 稳定性条件。
10.常物性流体管内受迫流动的充分发展段,沿管长流体的断⾯平均温度在常壁温边界条件下呈 A 规律变化。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共10分,每⼩题2分)1.流体外掠光滑管束换热时,第⼀排管⼦的平均表⾯传热系数最⼤。
()2.为减少保温瓶的辐射散热,将瓶胆的两层玻璃之间抽成真空。
()3.⽔在⽔平圆管内受迫流动,管外是空⽓⾃然对流,为强化传热应把肋⽚安装在圆管外表⾯。
()4.由两种不同材料制成的⼤平壁紧密接触时进⾏稳态导热过程,若已知121223,t t t t δδδ==->-,则 12<λλ。
() 5. 有⼀冷凝器,饱和蒸汽在管外凝结成饱和液体,冷却⽔在管内流,则其平均温差m t ?与流动⽅式⽆关。
()⼆、解释名词与基本概念(20分,每⼩题4分)1. 温度梯度2. 努谢尔特准则及其物理本质3. 肋⽚效率4. 辐射强度5. 传热过程三、简答及说明题(共40分,每⼩题8分)1. 为什么潮湿的多孔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但⽐⼲多孔材料的导热系数⼤,⽽且还⽐⽔的导热系数⼤?2. 流体在管内受迫流动换热的其它条件相同时,直管和弯管(如螺旋管)何者换热强?为什么?3. 试说明Bi 数的物理意义。
传热学10章(10)

(5)
将(2)代入(5), 得 : d (t ) ktdA d (t ) 分离变量得 : k dA t t x d ( t ) Ax 积分得 : ' k dA t 0 t
(6)
t '和t x 分别表示A 0和A Ax处的温差。积分得:
• 当以肋表面Ao为计算依据时,虽然式(10-6a)的ko有所 降低,但肋化面积Ao大大增加;
• 若以光侧面积Ai为计算依据时,由式(10-6b)所确定的 传热系数ki比原先光表面的大大增加; • 因此,无论是以Ao还是以Ai为面积依据,通过肋壁的传 热量Φ比通过光壁面的传热量都大大增加,这说明
加肋之后可以强化传热。 • 由式(10-6a),(10-6b)还可看出,当表面不加肋时, Ao=Ai,此时η o=1,β =1,则: 1 圆筒肋壁(圆管外加肋片)
再次强调指出,引入传热过程及传热系数的目的是因为 在工业换热器中一般壁温的测量比较困难,而流体平均温 度tf则较容易测量。 10.1.2.通过圆筒壁的传热过程计算 单根圆管,计算式为 t fi t fo (10-2) Ao ko (t fi t fo ) d 1 1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n o hid i l 2 l d i hod ol 其中ko为以圆管外表面面积Ao=πdol 为计算依据的传热系数
⑥ 对同种流体(热流体或冷流体)而言,不能既有相变换热 又有单相介质换热
对数平均温差的推导: ① Δtm的定义及物理意义:以顺流换热器为例,如图10-20。 微元面积dAx处的换热量为:
图10-20b顺流时平均温差的推导
微元面积dAx处的换热量如下计算:
d x kt x dAx
总换热量
传热学第十章

(2) 管壳式换热器 由管子和外壳构成。
(2) 管壳式换热器 由管子和外壳构成。
2壳程、4管程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牢固可靠、耐高温高压。
列管式冷凝器实例
波纹管换热器
波纹换热管
(3) 肋片管式换热器 由带肋片的管束构成的换热装置。
肋片管式换热器适用于管内液体和管外气体之间 的换热,且两侧表面传热系数相差较大的场合。
(4) 板翅式换热器 由金属板和波纹板形翅片层叠、交错焊接而成。
板翅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系数高。
(5) 板式换热器 由若干片压制成型的波纹状金属板叠加而成。
(5) 板式换热器
1 ,2 介质 3 环行孔道
垫圈 4 板片密封
垫圈 5 激光切焊
焊缝 6 焊接密封
流道
特点:结构紧凑 ,占用空间小;传热系数高 ;端部温差小(可达1℃); 热损失小 ,热效率高(≥98%); 适应性面式,在工程中最常用 混合式—适用于冷热流体为同类介质的场合 回热式(蓄热式) —适用于气体与气体间的换热,
为非稳态过程
2. 按表面的紧凑程度分: 紧凑式与非紧凑式 紧凑程度用当量直径d e (d h) 或传热面积密度 β来衡量 (β---单位体积中的传热面积)
kAo hi Ai 2 l di ho Ao
ri r0
通过肋壁的传热系数
10-2 换热器的类型
换热器:换热器也称热交换器,是把热量从一种 介质传给另一种介质的设备
换热器广泛应用于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机械、 交通、制冷空调、航空航天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 域。
换热器不仅是保证某些工艺流程和条件而广泛采用 的设备,也是开发利用工业二次能源,实现余热回 收和节能利用的主要设备。
紧凑式—β≥700m2/m3, 或dh≤6mm 层流换热器—β>3000m2/m3, 或100μm ≤dh≤1mm 微型换热器–β>15000m2/m3, 或100μm≤dh≤1mm
重庆大学传热学第十章课件

2021/4/14 星期三
1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021/4/14 星期三
2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021/4/14 星期三
3
2021/4/14 星期三
4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021/4/14 星期三
5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peitu
2021/4/14 星期三
是一个理想的比较标准,它的定义便 于对实际物体的辐射问题进行分析。
peitu
2021/4/14 星期三
18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021/4/14 星期三
19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021/4/14 星期三
20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021/4/14 星期三
21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6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W/(m2 sr)
2021/4/14 星期三
7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021/4/14 星期三
8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021/4/14 星期三
9
2021/4/14 星期三
10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021/4/14 星期三
11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44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021/4/14 星期三
45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021/4/14 星期三
46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021/4/14 星期三
47
2021/4/14 星期三
传热学第五版第十章

多孔金属板
6.改变能量传递方式:对流-辐射板
7.靠外力产生振荡,强化传热:
对流-辐射板
二、削弱传热的原则
1.覆盖热绝缘材料: (1)泡沫热绝缘材料: (2)超细粉末热绝缘材料: (3)真空热绝缘层:
保温瓶中的 真空热绝缘层
2.改变表面状况和材料结构: (1)采用选择性涂层增强对投入辐射的吸收, 同时削弱本身对环境的辐射换热损失: (2)附加抑制对流的元件: (3)在保温材料表面或内部添加憎水剂: (4)利用空气夹层隔热:
第二种情况:
h hc hr
物体处在对流与辐射热平衡状态:
tam t w t f
天空tam 0C
qc qr
结霜时地面温度 w 0C t
qr
qc
空气t f 0C
冬季地面结霜过程的热平衡
第三节 传热的增强和削弱
传热量计算式: =KAt
增加(降低)传热系数 增加(降低)传热面积 增加(降低)传热温差
换热器性能评价指标: 热力学性能、传热性能、阻力性能、机械性能、可靠性、经济性等
换热器性能评价方法: a.单一性能评价
传热量 消耗功率 性能指标 c.传热面积与其他性能比的评价—— 传热面积
b.传热量与功率消耗比的评价——
d.能量转换和利用性能比的评价
第十章重点: 1.肋壁传热和复合传热的计算
2.强化传热和削弱传热的手段 3.换热器及其计算
h2 A2 t w2 t f 2 h2 A2t w2,m t f 2
肋间面积 肋片面积 肋片平均温度
h2 A2t w 2,m t f 2 t w 2,m t f 2 肋片效率: f t w 2 t f 2 h2 A2 t w2 t f 2
传热学精讲 第十章

第十章 传 热 和 换 热 器 第一节通过肋壁的传热图10-1 通过肋壁传热Φ = 1h 1A (1f t -1w t ) (1) Φ =δλ1A (1w t -2w t ) (2) Φ = 2h 2A '(2w t -2f t )+2h 2A ''(m w t ,2-2f t ) (3) 肋片效率222,222222,222)()(f w f m w f w f m w f t t t t t t A h t t A h --=-''-''=η (4)Φ= 2h (2A ' +2A ''f η) (2w t -2f t ) = 2h 2A η (2w t -2f t ) (5) 肋壁总效率η=222A A A f η''+' 。
肋壁传热公式: Φ =ηλδ221112111A h A A h t t f f ++- =ηλδ2211211A h A h t t f f ++- 1A W (10-1)Φ = 1k 1A (21f f t t -) W (10-2)1k --光壁面面积1A 为基准的传热系数1k =ηβλδ21111h h ++ W/(2m ·K) (10-3)12A A =β 2k --2A 为基准的传热系数,用2k 表示,即Φ = 2212112211A h A A A h A t t f f ηλδ++- =ηβλδβ212111h h t t f f ++-2A = 2k 2A (21f f t t -) (10-4) 式中: 2k =ηβλδβ21111h h ++ W/(2m ·K) (10-5)对1k 热阻 )(f R +λδ对2k 热阻 βλδ)(f R +第二节复合换热时的传热计算图10-2 复合换热对流与辐射并存的换热称为“复合换热”对流换热: c q = c h (w t -f t ) W/2m (1)辐射换热: r q =εb C ⎥⎥⎦⎤⎢⎢⎣⎡⎪⎪⎭⎫ ⎝⎛-⎪⎭⎫ ⎝⎛44100100m a w T T W/2m (2) r q = b C ⋅εfw m a w t t T T -⎥⎦⎤⎢⎣⎡-44)100()100( (w t -f t )=r h (w t -f t ) W/2m (3)r h =εbC 84410-⨯--fw m a w T T T T (10-6)复合换热热:q = c q +r q = (c h +r h )(w t -f t )= h (w t -f t ) (10-7)[例10-3] 计算某寒冷地区中空玻璃窗传热系数,已知数据列表如下:[解]窗的散热过程可分为3段,即(1)热由室内传给双层窗内侧玻璃;(2)通过空气层;(3)由外侧璃窗传给室外。
传热学(第10章--辐射换热)

1 2
1、强化辐射换热的主要途径有两种: (1) 增加表面黑度; (2) 增加角系数。
2、削弱辐射换热的主要途径有三种: (1) 降低表面黑度; (2) 降低角系数; (3) 加入遮热板。
遮热板:在两辐射换热面之间放置的一黑度很小 的,用于削弱辐射换热的薄板。
22
遮热原理:通过在热路中增加热阻来减少辐射换热量。
)4
式中,Cb=5.67 W/(m2K4) ,为黑体的辐射系数。
实际物体的辐射力------引入修正系数(黑度)
8
黑度ε: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
射力之比。
E
Eb
式中,Eb为黑体的辐射力,E为实际物体的辐射力。
f (物体本身的性质 )
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为:E
Eb
Cb
(T 100
)4
1
热辐射穿过气体层时的衰减
30
2.火焰辐射的特点
火焰中含有固体微粒 火焰辐射类似于固体辐射 可视为灰体处理
31
思考题
教材P154.思考题10-2、10-4、10-5
32
本章小结
热辐射的本质及特点; 黑度、黑体及灰体等概念; 四次方定律; 有效辐射的概念;角系数的性质; 两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两种特例); 辐射换热的增强与削弱
1 A1 X 1,2
A1 X1,2
A2 X 2,1
黑体间的辐射换热网络图
式中,1/A1X1,2为空间辐射热阻,其大小完全取决于物体表面间的几何 关系,而与物体表面的性质无关,故是所有物体均具有的辐射热阻。
16
三、灰体表面的有效辐射
17
有效辐射 本身辐射反射辐射
表面1的有效辐射:
J1 E1 1G1 1Eb1 (11)G1 表面1与外界的辐射换热:
第十章 传热学综合传热12

(2)
d dx T x L k q k L h iT ,i T s,i
qLh iT ,i T s,i
(3)
q L h o T s ,o T ,o h iT s ,i T ,iT s 4 ,o T s 4ky
Rco,nhvchW 1t2694 K4 W
The resistance to heat transfer by radiation may be obtained by first noting that the cell forms a three-surface enclosure for which the sidewalls are reradiating.
The cell forms an enclosure that may be classified as a horizontal cavity heated from below, and the appropriate form of the Rayleigh number is
R e 1 qR c 1 o R n c 1 d o R n r 1 v a hd c
Example 12.1
The rear window of an automobile is of thickness L=8mm and height H=0.5m and contains fine-meshed heating wires that can induce nearly volumetric heating. Consider steady-state conditions for which the interior surface of the window is exposed to air at 10 ℃, while the exterior surface is exposed to air at -10 ℃ and a very cold sky with an effective temperature of -33 ℃. The air moves in parallel flow over the surface with a velocity of 20m/s. Determine the volumetric heating rate needed maintain the interior window surface at Ts,i=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2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3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4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5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6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7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见表10.1
28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9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12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W / m2
?
13
14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15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16
17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18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是一个理想的比较标准,它的定义便 于对实际物体的辐射问题进行分析。
peitu
19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0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30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31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E Encos
32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33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peitu
34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35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36
37
38
39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40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peitu
大家好
1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3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4
5
第10章
7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W/(m2 sr)
8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9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10
11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41
dq ,,Tdqi
diqIb,Td2 Ad1A rc2osd
peitu
42
43
44
45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46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47
第10章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