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2004-2009)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行业营收情况分析及建筑行业主要子行业营收情况分析

中国建筑行业营收情况分析及建筑行业主要子行业营收情况分析

中国建筑行业营收情况分析及建筑行业主要子行业营收情况分析建筑业产值规模庞大,是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行业产值、新签订单不断提升,到 2018 年分别达到 23.5 万亿、27.3 万亿元之巨,对国内经济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2004 年以来建筑业对 GDP 同比贡献率平均达到 6.3%左右。

2018 年建筑业产值及新签订单分别达到 23.5 万亿、27.3 万亿元(单位:万亿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04 年以来建筑业对 GDP 同比贡献率平均在 6.3%左右(单位:%)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从结构上看,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由于历史等原因,国企在行业内扮演重要角色,我们以 118 家上市建筑企业为统计口径,可以看到 2018 年建筑央企及地方国企合计收入占整个板块比重达到 94%,净利润占比亦达到 91%。

2018 年上市建筑企业收入占比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8 年上市建筑企业净利润占比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经营业绩稳健向好,营收提速2019 年上半年,建筑行业整体业绩稳健,建筑企业合计完成营业收入 2.50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72%,增速比 2018 年提升 5.53pct;归母净利润实现 764亿元,同比增长 3.98%,增速比 2018 年提升 0.68pct。

2019H1 建筑行业营收增长 15.72%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019H1 建筑行业净利润增长 3.98%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分季度来看,建筑行业的经营业绩有着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一般每年四季度是营收和利润确认的高峰期。

2018 年 Q3、 Q4、 2019 年 Q1 和 Q2,建筑企业分别完成营业收入 1.12 万亿、 1.58 万亿、 1.09 万亿、 1.41 万亿,分别同比增长 5.71%、13.24%、 13.32%、 17.78%;实现归母净利润 318.02 亿、 416.75亿、 331.56 亿、432.28 亿,分别同比增长-2.58%、 -7.09%、 13.70%、 -1.99%。

建筑工人基本权益保障情况调查分析

建筑工人基本权益保障情况调查分析

建筑工人基本权益保障情况调查分析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

1980年到2009年,建筑企业由6604家发展到70817家,增长了9.7倍;从业人员由1648万人增长到3672.6万人,增长了4.8倍;建筑业总产值由286.93亿元增长到76807.74亿元,更是增长了266倍之多。

毋庸置疑,建筑业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人口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建筑工人基本权益保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切实加以改善,将对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起着束缚与阻碍作用。

本文通过对工作时间、劳动强度、报酬支付、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调查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人基本权益保障情况对策建议1 建筑工人基本权益保障情况现状1.1 工作时间状况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9-城镇就业人员调查周平均工作时间》数据显示:2004年到2008年,建筑工人平均周工作时间高于社会平均工作时间7.85%,高于法定周工作时间13.1%;平均每天加班时间为1.04小时~1.39小时,严重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以受雇形式从业的外出农民工平均每个月工作26天,每周工作58.4小时。

其中建筑业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59.4小时。

另据调查显示,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及以下的建筑工人仅占37.6%。

大多数建筑工人不仅每天工作时间较长,而且难以享受到正常的双休日,26.7%的建筑工每月只能休息1天~2天,还有19.8%的建筑工人根本没有休息日。

1.2 劳动强度状况建筑工人劳动强度极大,晚上加班是常有的事。

一位58岁的建筑工人说:“我们从2月份中旬过来的,天天加班,早上6点半就要到工地上,中午11点半下班,下午1点半到工地一直到6点半才下班,从住宿区到工地走路得半个小时,晚上吃饭的时间才有半个小时,晚上7点就要去加班,一直到晚上11点半下班。

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

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

附件:1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月度快速调查统计报表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09年8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调查所需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目录一、总说明 (3)二、报表目录 (4)三、调查表式 (5)四、填表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 (7)一、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分析的指示精神;有效防范建筑业行业突发事件,保障对重大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有可靠、科学的依据;切实履行建设部门的职责,建立有序的工作制度,特制定本月度快速调查制度(下称“快速调查制度")。

(二)调查内容及原则:快速调查表主要调查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经济指标,包括企业概况、生产情况和财务状况等。

快速调查表中各项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核算原则均按国家统计局现行规定执行,要切实做到“不重不漏”.(三)调查范围:全国具有特级或一级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的各类企业。

以具有特级或一级资质的法人单位为填报对象。

集团公司下如有多个特级或一级资质的法人单位,各法人单位均为统计对象,应分别填报快速调查表。

特级或一级资质的集团公司如本部有经营实体,应填报“快速调查"表中的建施101表和建施快01表;如无经营实体,只需填报“快速调查”表中的建施101表。

主项资质为不分等级的公路交通工程、水上交通管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特种专业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不执行本快速调查制度.(四)组织与实施:本“快速调查制度”,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统一布置,具体工作委托中国建筑业协会统计专业委员会(简称统专会)承办.(五)报送要求:本表为月度快报,报送时间为月后22日前;报送方式为网上直接报送,路径:登录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网址:http://www.mohurd。

近十年建筑行业投资额统计

近十年建筑行业投资额统计

近十年建筑行业投资额统计近十年来,建筑行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建筑行业的投资额直接反映了国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升。

本文将对近十年建筑行业的投资额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其中的趋势和变化。

2009年至2019年,十年间,我国建筑行业的投资额持续增长,呈现出总体上逐年增加的趋势。

具体数据如下:2009年:建筑行业投资额达到1.2万亿元;2010年:投资额较上一年增长5%,达到1.26万亿元;2011年:投资额再次增长4%,达到1.31万亿元;2012年:投资额增长幅度放缓,同比增长2%,达到1.34万亿元;2013年:投资额增速稍有回升,同比增长3%,达到1.38万亿元;2014年:投资额再次出现较小幅度的增加,同比增长2%,达到1.41万亿元;2015年:投资额增长有所放缓,同比增长1%,达到1.43万亿元;2016年:投资额继续增长,同比增长2%,达到1.46万亿元;2017年:投资额再度略有回升,同比增长3%,达到1.5万亿元;2018年:投资额再次增加,同比增长2%,达到1.53万亿元;2019年:投资额同比增长2%,达到1.56万亿元。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投资额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尽管在某些年份中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整体仍在稳定增长。

建筑行业投资额增长的原因有多个方面。

首先,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住房需求不断增加,加之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支撑。

其次,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投入,进一步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增长。

此外,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然而,近年来建筑行业的投资增长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土地成本的上涨使得房地产开发商面临较高的压力。

其次,环保要求的提升导致建筑项目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装备投入,增加了建筑项目的成本。

此外,人工成本的上升也对建筑行业的投资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统计原则

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统计原则

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统计原则
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的统计原则是以国家统计法和相关规定为依据,结合建筑业的特点和需求,采用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

具体原则如下:
1. 统计对象:年鉴统计建筑业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房屋建筑、土木工程、建筑安装、装饰装修等领域。

2. 统计口径:统计数据应当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口径和标准进行统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统计周期:年鉴统计的周期为一年,数据应当按照年度进行汇总和发布。

4. 统计方法:年鉴采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包括抽样调查、统计表格填报、现场核实等。

5. 统计内容:年鉴包括建筑业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人力资源、科技创新、对外经济合作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6. 统计发布:年鉴应当在国家统计局的统一规划下进行编制和发布,确保数据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的统计原则,这些原则的贯彻实施可以保证建筑业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 1 -。

中国建筑业表现年鉴科技研发建筑及工业厂房

中国建筑业表现年鉴科技研发建筑及工业厂房

预制构件和模块化建筑
通过预制构件和模块化建筑的生产和组装,可以实 现建筑的高效建造和拆卸,降低成本和资源消耗。
集成化智能系统
未来建筑将更加注重智能化系统的集成和应 用,以提高建筑的能效、安全性和舒适度。
03
CATALOGUE
中国工业厂房建设现状
工业厂房建设概况
工业厂房建设是中国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 施。
中国建筑业表现年 鉴科技研发建筑及 工业厂房
目录
• 引言 • 中国建筑业科技研发进展 • 中国工业厂房建设现状 • 中国建筑业政策环境分析 • 结论
01
CATALOGUE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本年鉴旨在全面梳理和总结中国建筑业在科技研发、建筑及 工业厂房方面的表现,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背景
然较低。如何提高工业厂房的智能化水平,推动数字化转型,是未来发
展的重要方向。
04
CATALOGUE
中国建筑业政策环境分析
建筑业政策概述
建筑业政策体系
包括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政策等,旨在规范建 筑市场秩序,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建筑业政策发展历程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细 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
供应紧张的问题。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当前
亟待解决的问题。
02
环保要求提高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政策的加强,工业厂房建设对环保要求也越
来越高。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工业厂房建设面临的重
要挑战。
03
智能化水平不足
虽然我国工业厂房建设在智能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体水平仍

《中国建筑业年鉴》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中国建筑业

《中国建筑业年鉴》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中国建筑业

欢迎订阅大型行业工具书—《中国建筑业年鉴》《中国建筑业年鉴》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建筑业协会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资料性、文献性工具书。

《中国建筑业年鉴》自1984年创刊以来,全面详实地记录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历程,已成为研究建筑市场、了解建筑业政策法规、反映各地区各行业建筑业发展状况、指导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和决策依据,是全面了解行业年度总体情况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文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资料性,受到国内外建筑界的重视和好评。

2013卷《中国建筑业年鉴》记述了2012年全国建筑行业的主要工作、发展状况以及代表性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全国建筑业概况、行业纵横、企业经纬、信息资料、建筑业统计数据与分析,是全面了解行业年度总体情况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文献。

欢迎订阅。

咨询电话:中国建筑业协会信息传媒部(010)62133975。

订 阅 单 位联 系 地 址 邮 政 编 码联 系 人 联 系 电 话汇 款 金 额 订 阅 份 数 是 否 要 发 票发票单位名称银行汇款: 开 户 单 位 :《中国建筑业年鉴》杂志有限公司 收款开户银行:北京银行白石桥支行银行汇款帐号:01090318400120109054026邮局汇款: 单位:《中国建筑业年鉴》杂志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8号A 座705 邮编:100081报 销 凭 证资 料 名 称单 价 订阅份数 合 计财务章《中国建筑业年鉴》2013卷 380元/卷 《中国建筑业年鉴》2012卷 380元/卷 《中国建筑业年鉴》2011卷200元/卷 《中国建筑业年鉴》1984—2004卷全文数据库光盘860元/套请用正楷填写订阅单,传真到(010)62196537或用挂号信寄回,需要开发票的订户请注明。

2009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

2009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

2009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一、2009年建筑业基本情况2009年,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建设领域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5864亿元,比上年增加13827亿元,增长22.3%;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2333亿元,比上年增加3590亿元,增长18.2%;完成竣工产值43798亿元,比上年增加4456亿元,增长11.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73亿平方米,比上年增加5.68亿平方米,增长10.7%;施工合同总额为131931亿元,比上年增加27690亿元,增长26.6%;实现利润2663亿元,同比增长21%。

到2009年底,共有建筑业企业68283个,比2008年减少4%;从业人数为3597.35万人,同比增长8.5%;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182647元/人,比2008年同期增长12.9%。

(一)投资拉动建筑业产值迅速增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推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实施了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

其中:1.8万亿元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1万亿元用于地震重灾区的恢复重建;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

此外,投入生态环境350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400亿元中央投资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幅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中央投资带动重点领域投资明显加快。

基础设施(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邮政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41913亿元,比上年增长44.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