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照明施工规范

合集下载

隧道照明施工规范

隧道照明施工规范

陕西政和汉唐工程有限公司隧道照明系统设计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版本:受控状态:颁布时间:实施时间: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使高速路隧道照明系统设计的规范化、完整化,确保施工的正确化,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为公司设计、施工高速路隧道照明系统的指导性文件。

2、技术要求3、设计3.1 设计规范JT/T 609-2004 《公路隧道照明灯具》JTJ 026.1-1999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GB 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JTJ 026-90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3.2 设计要求附件1、附件2、附件34、施工规范4.1 隧道照明灯具安装4.1.1划线定位: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的灯具安装高度先确定灯具安装位置。

测量高度时要利用已经形成的参考物作为测量基础(如已经完工或初步完工的路面,道沿等),先划出一条水平安装基准线,保证灯具安装高度水平一致,然后按照施工图的灯具距离定位灯具安装位置;4.1.2灯具支架安装:在已经确定的位置上安装灯具支架。

安装时注意灯具的型号,灯具支架的孔距和相互距离;4.1.3 灯具安装:按照图纸要求的型号,安装灯具。

灯具安装前要将灯具打开检查,保证光源、触发器、整流器、电容安装完好;4.1.4 接线:接线时按A、B、C三相循环连接灯具,保证三相电流平衡;如图纸要求保护线缆,则灯具连接线穿保护管;4.1.5 调试:灯具安装接线完成以后,每个回路单独进行调试,确保单个回路正常。

4.1.6 回路调试正常后,将灯具尾线固定。

固定时要求方式统一,线形整齐美观;4.1.7 系统调试。

4.2 LED疏散指示灯4.2.1 前期检查:检查测量所有LED疏散指示灯安装预留孔,对没有预留孔或者预留孔尺寸偏小的要及时进行处理。

检查通往安装预留孔的预埋管,存在漏埋、预埋管管径偏小或者管道不通的要及时进行处理;4.2.2 LED疏散指示灯安装:支线电缆敷设后,安装灯具,连接电源线,固定灯具。

隧道灯光施工方案

隧道灯光施工方案

隧道灯光施工方案隧道灯光对于交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提升司机的能见度,还能够减少驾驶者的视觉疲劳。

为了确保隧道灯光施工的效果和质量,本文将提出一份隧道灯光施工方案,并重点关注施工方法、照明标准和灯具选择等内容。

一、施工方法隧道灯光施工的方法应科学合理,以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以下施工方法:1. 脚手架法:对于高隧道或跨越式隧道,我们将搭建脚手架以支撑灯具的安装和维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悬臂吊装法:对于天花板较高的隧道,我们将使用悬臂吊装的方法进行灯具的安装,提高施工效率。

3. 使用工业爬梯:对于较矮的隧道,我们将使用工业爬梯来进行灯具的安装和维护,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二、照明标准为了确保隧道内部的照明效果符合标准要求,我们将按照以下照明标准进行施工:1. 照明强度:根据不同的隧道类型和用途,照明强度的要求有所不同。

我们将根据相关标准,确保在隧道内正常行驶的车辆和行人能够清晰地看到前方的情况。

2. 色温和色彩还原指数:我们将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灯具,以确保照明的色温和色彩还原指数符合要求,保证隧道内的物体能够呈现真实的颜色,减少驾驶者的视觉疲劳。

3. 照明均匀度:我们将根据隧道的几何形状和照明要求,合理设置灯具的位置和数量,以确保整个隧道内的照明均匀度,避免出现明暗交界过于剧烈的情况。

三、灯具选择灯具的选择是隧道灯光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照明效果和能源消耗等方面。

我们将根据以下几个因素来选择适合的灯具:1. 光效和能耗比:我们将选择具有较高光效的灯具,以达到较好的照明效果,同时减少能源的消耗。

2. 色温和色彩还原指数:我们将选择具备良好色温和高色彩还原指数的灯具,以确保隧道内物体的真实呈现,提高驾驶者的视觉舒适度。

3. 光的分布特性:我们将选择具有良好均匀性的灯具,以确保整个隧道内的照明均匀度,避免明暗交界过于突兀,影响驾驶者的视野。

4. 灯具的寿命和维护成本:我们将选择具有较长寿命和较低维护成本的灯具,以降低运维成本和频繁更换灯具的工作量。

铁路隧道照明规程规范摘编课件

铁路隧道照明规程规范摘编课件

03 铁路隧道照明设计案例
长大隧道照明设计
总结词
根据隧道长度、车流量等因素综合考虑照明方案
详细描述
长大隧道由于长度较长,车流量较大,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设计照明方 案。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隧道的长度、车流量、车辆类型、行驶速度等,以确保 隧道内的照明充足,提高行车安全性。
短隧道照明设计
总结词
隧道照明施工工 艺
确定照明方案
安装灯具
根据隧道长度、宽度、高度和车流量等因 素,确定合适的照明方案,包括灯具类型、 布置方式和控制方式等。
按照设计要求,在隧道壁上安装灯具,确 保灯具位置准确、固定牢固。
敷设电缆
根据灯具布置,合理规划电缆路径,并敷 设电缆,确保电缆连接正确、牢固。
调试照明系统
对整个照明系统进行调试,确保各个灯具 工作正常,亮度适中,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隧道出口处的自然光强度和行车速度确定,应避免驾驶员因过 度刺眼而产生不适。
隧道照明灯具选择与布置
灯具选择
根据隧道照明需求和现场环境条 件选择合适的灯具类型,如LED 灯、荧光灯等。
布置方式
根据隧道结构和行车要求,合理 布置灯具的位置和数量,确保照 明均匀且无眩光。
隧道照明供电与控制
供电方式
根据隧道长度和灯具数量确定供电方 案,可采用集中供电或分散供电方式。
过亮区域。
隧道照明工程验收标准
01
02
03
04
灯具安装牢固,外观整洁,无 破损。
电缆连接正确,无虚接、短路 等现象。
控制系统功能正常,能够实现 预设的控制方式。
整体照明效果良好,无明显死 角或过亮区域。
05 铁路隧道照明维护与管理
隧道照明设施的保养与维护

隧道照明环境规范

隧道照明环境规范

隧道照明环境规范1.引言本文档的目的是为隧道照明环境提供规范指导,以确保隧道的照明设施符合安全要求,提供良好的视觉条件,减少事故风险和不适感。

本文档适用于公路、铁路、地铁等各类隧道。

2. 照明亮度要求2.1. 白天隧道照明在白天应保持适当的亮度,使隧道内外的亮度过渡平滑,避免驾驶员在进入隧道时眩光或黑暗的不适感。

照明亮度应根据遮阳设施和隧道长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2.2. 夜间夜间隧道照明要求明亮稳定,以确保驾驶员具有良好的视觉条件。

隧道内的照明亮度应适应不同速度的车辆,并保持连续性,防止瞬间亮度变化引起的视觉干扰。

3. 光源选择3.1. 高效能光源选择高效能的LED灯具作为隧道照明光源,以提供较好的亮度和节能效果。

LED灯具应具备长寿命、高亮度和高色温等特点,同时能够抵抗湿度和振动等隧道环境的不利因素。

3.2. 紧急照明光源隧道应配备备用灯具,以确保在主要照明系统故障时,仍能提供基本的照明和安全逃生条件。

备用灯具应采用紧急照明电源,具备长时间持续亮度和防水性能。

4. 灯具布局4.1. 均匀分布隧道内的灯具应均匀布置,避免产生强烈的亮度差异和阴影。

灯具的间距应根据照明亮度要求和隧道尺寸进行合理设置,以确保整个隧道内的照明均匀稳定。

4.2. 高度要求灯具的安装高度应考虑隧道车流高度和照明范围,以避免灯具过低或过高造成的照明不均或盲区。

5. 照明控制5.1. 光感控制隧道照明应配备光感控制系统,能够根据隧道内外的光照条件自动调节照明亮度,以确保在白天和夜间都能提供合适的照明水平。

光感控制系统应具备快速响应和稳定性能。

5.2. 紧急照明切换隧道照明系统应具备紧急照明切换功能,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转换到备用灯具和紧急照明电源,以确保隧道内的照明不中断。

6. 日常维护隧道照明设施的日常维护非常重要,包括定期的灯具检查、故障维修和清洁。

定期维护计划应制定,并确保专业人员按时进行维护,以保证照明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隧道照明规范

隧道照明规范

隧道照明规范隧道照明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对于保障隧道安全和提高驾驶员的视觉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隧道照明规范旨在制定隧道照明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隧道照明规范的第一条是照明系统的设计和布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舒适性。

照明系统应采用合适的灯具和灯光布局,满足隧道内的照明要求,并避免产生眩光、阴影和反射等不良影响。

隧道照明规范的第二条是照明系统的亮度和均匀度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隧道内的照明亮度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既满足驾驶员对前方的能见度要求,又不会造成过高或过低的亮度,避免对驾驶员产生不适。

隧道照明规范的第三条是照明系统的照度要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

照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光能量,对于驾驶员来说,照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驾驶员对隧道内道路和物体的识别能力。

照明系统应保证隧道内的照度满足安全和舒适的要求。

隧道照明规范的第四条是照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照明系统是交通设施的一部分,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长时间运行不出现故障,减少对隧道的维护和修复成本,并确保隧道的正常使用。

隧道照明规范的第五条是照明系统的节能和环保要求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照明系统是能耗较高的设备,应采用高效能的灯具和节能控制装置,合理调节照明亮度和时间,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隧道照明规范的第六条是照明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照明系统应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机制,定期检查和维修照明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灯具故障和安全事故的问题。

隧道照明规范的第七条是照明系统的监测和控制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照明系统应安装合适的监测和控制设备,及时了解照明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能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照度和亮度的调节,确保照明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总之,隧道照明规范是保障隧道照明的重要手段,通过规范和标准化的要求,确保照明系统的设计、布置、亮度、均匀度、照度、可靠性、节能环保、维护管理和监测控制等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进而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驾驶员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规范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规范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规范一、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规范隧道工程的照明设计是确保隧道内部视觉舒适性和驾驶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个良好的照明设计可以提供足够的光线,使驾驶员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和隧道周围的环境。

本文将介绍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照明设计规范,包括照明强度、照明布局、节能环保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二、照明强度要求隧道工程的照明强度是指隧道内各个区域的照度水平。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道路类型,对照明强度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城市隧道、高速公路隧道和铁路隧道的照明强度要求分别为150lux、100lux和200lux。

在特殊情况下,如出口、坡口、转弯处等视觉复杂区域,要求增加照明强度以确保安全。

三、照明布局设计在隧道工程的照明设计中,照明布局是一个关键因素。

一个良好的照明布局可以确保隧道内部光线均匀分布,减少亮度差异,避免阴暗区域和闪光区域的出现。

照明布局设计应该根据隧道的几何特征、车流量和速度、道路类型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照明灯具的间距应该根据照明强度要求和灯具类型来确定,以确保光线的均匀分布。

四、节能环保设计隧道工程的照明设计也应考虑节能和环保。

在照明灯具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LED灯具,因为LED灯具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启动时间短等优点。

此外,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隧道照明的智能管理,如根据光照强度和车流量来自动调节照明亮度。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能源,降低运营成本,还可以减少光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

五、应急照明设计隧道工程的应急照明设计是确保在灯光故障或紧急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的照明亮度,以确保驾驶员的安全。

应急照明设计中应采用备用电源或独立电路供应,以防止因电力故障导致黑暗。

此外,应急照明设备应具备自动开启和持续供电的功能,并应设置在紧急出口、避难区域等关键位置,以提供可靠的照明保障。

六、通风与照明的结合设计通风与照明是隧道工程施工中需要综合考虑的两个方面。

在隧道工程的照明设计中,应结合通风系统来进行设计,以确保隧道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新。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

公路工程规范要求中的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公路隧道是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行车安全及通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隧道的设计中,照明与通风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讨论公路工程规范对于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的要求,并探讨如何在设计中满足这些规范要求。

一、照明设计要求在公路隧道的照明设计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照度要求:公路工程规范明确规定了隧道内的照度要求。

根据不同的隧道类型、长度以及路段的环境条件,规范要求隧道内的照度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驾驶员有足够的视野来判断道路状况。

2. 照明设备:照明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位置也是照明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规范要求照明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并且安装位置应能够提供均匀、充足的照明效果,不产生强烈的反射光线,以避免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和眩光。

3. 照明控制:照明系统应具有恰当的控制功能,以适应不同时间段、道路交通流量的变化。

规范要求照明设备应通过光控和时控等方式实现自动调节,以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照明效果。

二、通风设计要求良好的通风设计对于隧道的安全运行和乘车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

公路工程规范对于隧道通风设计提出了以下要求:1. 新风供应:规范要求隧道内应保持良好的新风供应,以确保车内空气质量和驾驶员的呼吸舒适。

通风设计需要合理安排气口和排风设备的位置,以实现空气的流通和置换。

2. 烟雾排除: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等,通风系统应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烟雾,以保护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规范要求通风设计应考虑烟雾探测和报警装置,并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的流量和排风口的位置,以实现快速的烟雾排除。

3. 应急供电:规范要求通风系统应具备独立的应急供电系统,以确保在停电等紧急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

应急供电系统应设计合理,能够提供足够的电力支持通风设备的运行。

结论公路工程规范中对于隧道照明与通风设计的要求指导了隧道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隧道的照明设计应满足规范要求的照度标准,并合理选择照明设备和控制系统,以提供良好的行车视野。

混凝土隧道照明设计规范

混凝土隧道照明设计规范

混凝土隧道照明设计规范一、前言混凝土隧道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通工程,其照明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对混凝土隧道照明设计规范进行详细的阐述,以确保照明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二、隧道照明设计的目的和原则1.目的混凝土隧道照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隧道内部的可见性和安全性,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

2.原则(1)照明设计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照明设计要考虑隧道的特殊性,充分利用自然光线,避免或减少反光和眩光。

(3)照明设计应充分考虑能源节约,采用高效率、节能的照明设备。

(4)照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要方便、快捷、安全。

三、隧道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1.照度要求混凝土隧道内的照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一般为30~60lx,特殊情况下可适当调整。

2.光源要求混凝土隧道的光源应采用优质、高亮度、长寿命、抗震性能好的LED光源或其他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光源。

3.色温要求混凝土隧道的光源色温应为4000K左右,色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驾驶员的视觉效果。

4.光源布置要求(1)光源应均匀分布在隧道内,避免出现明显的亮度差异。

(2)光源应避免直接照射驾驶员的眼睛,避免产生眩光。

5.照明设备的防水、防爆要求混凝土隧道的照明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能够防水、防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应急照明要求混凝土隧道应设置应急照明,以备发生断电等紧急情况时使用,应急照明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四、隧道照明设计的具体措施1.设计照明方案混凝土隧道照明设计应根据隧道的长度、宽度、高度和流量等因素,设计合理的照明方案,确定照明器具的数量、布置和灯光角度等参数。

2.选择光源混凝土隧道照明设计应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高效率、节能的LED光源,并确保其抗震性能和寿命。

3.确定照度要求混凝土隧道照明设计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定合理的照度要求,并根据隧道的特殊性进行适当调整。

4.制定照明器具的布置方案混凝土隧道照明器具的布置方案应均匀、合理,避免出现明显的亮度差异和眩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政和汉唐工程有限公司隧道照明系统设计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版本:受控状态:颁布时间:实施时间: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使高速路隧道照明系统设计的规范化、完整化,确保施工的正确化,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为公司设计、施工高速路隧道照明系统的指导性文件。

2、技术要求3、设计3.1 设计规范JT/T 609-2004 《公路隧道照明灯具》JTJ 026.1-1999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GB 5025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JTJ 026-90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3.2 设计要求附件1、附件2、附件34、施工规范4.1 隧道照明灯具安装4.1.1划线定位: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的灯具安装高度先确定灯具安装位置。

测量高度时要利用已经形成的参考物作为测量基础(如已经完工或初步完工的路面,道沿等),先划出一条水平安装基准线,保证灯具安装高度水平一致,然后按照施工图的灯具距离定位灯具安装位置;4.1.2灯具支架安装:在已经确定的位置上安装灯具支架。

安装时注意灯具的型号,灯具支架的孔距和相互距离;4.1.3 灯具安装:按照图纸要求的型号,安装灯具。

灯具安装前要将灯具打开检查,保证光源、触发器、整流器、电容安装完好;4.1.4 接线:接线时按A、B、C三相循环连接灯具,保证三相电流平衡;如图纸要求保护线缆,则灯具连接线穿保护管;4.1.5 调试:灯具安装接线完成以后,每个回路单独进行调试,确保单个回路正常。

4.1.6 回路调试正常后,将灯具尾线固定。

固定时要求方式统一,线形整齐美观;4.1.7 系统调试。

4.2 LED疏散指示灯4.2.1 前期检查:检查测量所有LED疏散指示灯安装预留孔,对没有预留孔或者预留孔尺寸偏小的要及时进行处理。

检查通往安装预留孔的预埋管,存在漏埋、预埋管管径偏小或者管道不通的要及时进行处理;4.2.2 LED疏散指示灯安装:支线电缆敷设后,安装灯具,连接电源线,固定灯具。

安装时要对照图纸核对指示灯面板图形或者文字,保证安装位置正确。

4.2.3 调试:安装完成后先进行单回路调试,无误后进行整体系统联调。

最后对指示灯安装缝隙进行防水处理。

4.3 电缆桥架安装根据电缆桥架承重程度,分为单臂托架和双臂托架;4.3.1 前期检查:察看测量隧道壁弧度,根据测量弧度定做桥架托臂底座安装角度。

有明显落差的隧道壁须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定做托臂(如紧急停车带须定做90度托臂以及相应的桥架弯头),保证桥架安装后整体水平、美观;4.3.2 划线定位:按照图纸要求高度先确定桥架托臂安装位置,测量高度时要利用已经形成的参考物作为测量基础(如已经完工或初步完工的路面,道沿等),先画出一条基准线,然后根据托臂间距确定托臂安装位置;4.3.3 桥架托臂安装:在已经确定的位置上安装桥架托臂,特殊的地方需要安装特殊定做的托臂,必要时进行托臂组装。

初步调整托臂角度;4.3.4 电缆桥架安装:安装电缆桥架。

根据隧道弯曲程度可选择不同长度的桥架,较直隧道可选用长桥架(4米-6米),转弯处可选用短桥架(1米-2米)。

桥架之间以及桥架与托臂之间要可靠固定,桥架之间要用接地线连接。

调整托臂角度,使桥架平直、美观,可多个角度进行观察调整。

4.4 电缆敷设电缆敷设分干线电缆、支线电缆、接地线缆4.4.1 前期检查:按照线路路由核查现场实际情况,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电缆敷设方式;对已经存在的预埋管道或其他单位施工的与埋管道要预先进行试通,确保可以正常敷设电缆。

隧道施工中,要重点核查电缆沟到配电箱预埋管、配电箱到桥架预埋管、过弧预埋管(有LED疏散指示灯时,要检查其线缆预埋管),对不通的管道、对照图纸漏埋的管道、管径偏小的管道进行统计,将统计数据报监理办,协商处理方案,并尽快处理;4.4.2 电缆沟支架安装:需要在电缆沟敷设电缆时,先对电缆沟进行测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电缆沟支架尺寸,及时采购。

安装时先画出基准线,确定支架安装位置后再进行安装,保证支架高度水平一致;4.4.3 电缆沟敷设接地扁钢:电缆沟敷设电缆中,地线采用扁钢,则敷设电缆前先将接地扁钢焊接好。

扁钢要进行防腐处理,扁钢连接处必须满焊,扁钢搭接长度应大于扁钢宽度的2倍以上,扁钢要与每个电缆沟支架牢固焊接,并相隔一定距离与接地极连接,对焊接处进行防腐处理,出口接地扁钢接入联合接地;4.4.4 干线电缆敷设:干线电缆分电缆沟内敷设和桥架敷设。

1)、电缆沟内敷设:电缆在支架上分层水平敷设,一般长距离电力电缆或者粗电缆敷设在下层(当有高压电缆或控制电缆时,高压电缆敷设在最下层,其次时控制电缆,再时电力电缆),短距离电力电缆或者细电力电缆敷设在上层。

敷设中禁止电缆交叉叠压,并留有一定余量,以免电缆缩短受到拉力。

在每个电缆沟支架处对电缆进行绑扎固定。

电缆进、出控制配电箱时要留有适当余量;2)、桥架敷设:电缆在桥架上水平敷设,一般长距离电缆敷设在外侧,短距离电缆敷设在内侧。

尽量避免电缆之间交叉叠压,并留有一定余量,以免电缆缩短受到拉力。

电缆每隔1m—1.5m进行捆扎固定。

电缆进出控制配电箱时要留有适当余量;桥架敷设中,如果地线采用扁钢,则在敷设电缆前先敷扁钢(扁钢须进行防腐处理),并连接好后再敷设电缆。

扁钢连接可采用铜螺丝固定或搭接对焊(对焊时要对焊口进行防腐处理)。

4.4.5 支线电缆敷设:隧道照明支线电缆一般在桥架上敷设,和灯具连接,一般连接方法分为:预分支电缆连接,穿刺线夹连接和普通干包连接。

灯具接线一般按照A、B、C三相火线循环连接,以保证三相电流平衡。

支线电缆接线中一定要处理好接口处和支线电缆头的绝缘处理,防止打铁短路。

支线电缆在桥架和进出控制配电箱处留有适当余量。

LED疏散指示灯支线敷设一般在电缆沟敷设或者穿管敷设,和灯具连接,连接方法分为:预分支电缆连接,穿刺线夹连接和普通干包连接。

灯具接线一般按照A、B、C三相火线循环连接,以保证三相电流平衡。

线缆敷设时要预留适当余量。

当穿管敷设时要预先检查试通预埋管,没有问题后再穿线。

4.4.6 接地线缆敷设:电缆沟地线一般采用扁钢接地,接地线截面除设计另有要求外,均采用40x4镀锌扁钢或者φ16圆钢,接地线每间隔一定距离于接地极连接,连接处均需电焊或气焊,焊口进行防腐处理。

接地极间距由设计决定,一般宜为5米。

桥架接地线一般采用扁钢或者铜芯电缆,并间隔一定距离通过预埋管与电缆沟接地线连接或者与接地极连接。

4.4.7 电缆标示牌:为接线和以后维修方便,每根电缆上都要有标示牌,标明电缆回路编号、起点、终点和电缆型号。

要求每条回路两端必须有标示牌,路由中,每个电缆竖井、弯道处、电缆分岔处都必须有标示牌,其它路由每间隔5—10米要有标示牌。

4.5 控制配电箱安装隧道内控制配电箱一般采用暗装4.5.1 前期检查:检查测量所有的控制配电箱安装预留孔,对尺寸偏小或者存在问题的预留孔要及时进行处理。

检查通往配电箱的预埋管,存在漏埋、预埋管管径偏小或者管道不同的要及时进行处理;4.5.2 控制配电箱安装:按图纸配电箱编号对应安装控制配电箱并固定。

安装前要检查配电箱内电器件是否完好。

进出线路接线时要求箱内布线整体。

4.5.3 调试:系统安装完成以后进行调试。

调试无误后,对控制配电箱安装缝隙进行防水处理。

附件1隧道照明隧道作为高等级公路的特殊路段,当车辆在驶入、通过和驶出隧道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视觉问题。

为适应视觉的变化,需设置附加电光照明,关于隧道照明设计,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中国在这方面虽起步较晚,但也有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原则和标准1. 隧道照明设计的原则为解决车辆驶入或驶出隧道时亮度的突变使视觉产生的“黑洞效应”或“白洞效应”,许多国家各自确定了一些设计原则和标准:如美国IES、英国BS、日本《隧道照明设计指南》、国际照明协会的CIE标准以及中国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等。

共同遵守的设计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隧道内不管是白天或夜间均需设基本照明;(2)白天车辆进入隧道时,路面亮度应逐渐下降,使司机的视觉有一个适应过程,将入口段分为引入段、适应段和过渡段;(3)确定引入段、适应段和过渡段的长度(S),通常按车速(V)以T=2s的适应时间来确定,可用S=VT/3.6(m)来估算;(4)出口段也应设过渡照明,在双向交通情况下和入口段相同;(5)夜间出入口不设加强照明,洞外应设路灯照明,亮度不低于洞内基本亮度的1/2;隧道内应设应急照明,其亮度不低于基本亮度的1/10。

2.隧道照明设计的标准依据以上原则,中国JTJ 026-9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给出了明确的标准。

设计及其改进方法1). 照明计算按照规范要求公路隧道照明应考虑4个因素:◎路面亮度;◎路面亮度的均匀性;◎闪烁的防止;◎眩光的控制。

(1)路面亮度计算,为了便于计算,一般是先计算平均照度,而后根据路面所选用的材料,选定一换算系数,再换算成亮度,计算平均照度的公式为:E=NΦSUFKK1/(BS)式中:N为灯具排列方式(相对排列时为2,交错排列时为1);UF为路面直射光利用系数;K1为因相互反射作用使照度上升的系数;ΦS为灯具中全部光源的总光通量(lm);K 为减光系数;B为路面宽度(m);S为灯具间隔(m)。

其中,N、ΦS、B、S由设计而定,UF、K、K1通常可分别取0.38、0.48、1.23,也可由查表或计算得到。

(2)亮度均匀度的定性判断路面及洞壁下半部分亮度均匀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在灯具安装间距确定后,可按下述方法定性判断是否满足均匀度的要求,即相对排列S≤2.5h;交错或中间排列S≤1.5h。

式中:S为灯具安装间距;h为灯具安装高度。

(3)闪烁的防止闪烁效应是由于照明器不连续布置,司机的视觉不断经受明暗变化的刺激,使人产生不快感。

闪烁效应的频率低于2.5Hz或高于15Hz时可不计。

闪烁频率(F)主要与灯具安装间距(S)和车速(V)有关,即F=V/S。

据此,将不产生闪烁效应的布灯间距列于表3。

(4)眩光的控制,眩光是由视线内有亮度极高的物体或强烈的亮度对比,引起不舒适或造成视觉下降的现象。

所以要尽量避免采用高亮度大光源照明,以控制眩光。

2). 区段的划分及亮度的确定(1)规范要求的照明曲线按表1的标准要求,规范中给出了白天照明渐变梯度图(照明曲线,如图1)。

对规范中给出的照明曲线,这里提出3种处理方法,以设计车速80km/h为例,第1种是简单处理,就是将120m入口按引入段40m,亮度为80cd/m2;适应段40m,亮度为46cd/m2;过渡段40m,亮度为4.5cd/m2,这样大梯度过渡如图1中粗线所示,因平均亮度低于规范要求的亮度,显然不可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