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常规外用药ppt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皮肤科外用药

六、耳鼻喉用药—地芬尼多
▪(四)注意事项 ▪1、青光眼、胃肠道或泌尿道梗阻性疾病 以及心动过速患者慎用。 ▪2.肾功能不全者,过敏体质者及妊娠期妇 女慎用。 ▪3、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4.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 即就医。 ▪5.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七、耳鼻喉科常见药物合理使用
(二)禁忌症 对本品所含成分过敏者、对奎诺酮类过敏者
(三)不良反应 偶有中耳痛及瘙痒感
六、耳鼻喉用药—氧氟沙星
▪(四)注意事 项
六、耳鼻喉用药—地芬尼多
▪ (一)适应症
▪ 1、用于防治多种原因或疾病引起的眩晕( 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内耳眩晕症、前 庭神经炎、劲性眩晕等)、恶心、呕吐, 如乘车、船、机时的晕动病等
皮肤科外用药
2020年5月26日星期二
一、 皮肤科外用药物在皮肤 病应用中的作用
皮肤外用药是皮肤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它 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的病变部位。用药既简 单方便又安全准确有效,通过不同剂型含 有药物发挥杀菌、安抚、镇静、止痒、收 敛、腐蚀等作用,从而使皮损消退,达到 治疗目的。
二、常用的皮肤科外用药
▪ 2、用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治疗
六、耳鼻喉用药—地芬尼多
▪ (二)禁忌症 ▪ 对本品过敏者,6个月以内婴儿禁用,肾功
能不全患者禁用 ▪ (三)不良反应 ▪ 1、口干、心悸、头昏、头痛、嗜睡、不安
和轻度胃肠不适,停药后即可消失。 ▪ 2.偶有幻听、幻视、定向力障碍、精神错乱
、忧郁等。 3.偶见皮疹、一过性低血压反 应
二、常用的皮肤科外用药
(三)抗病毒剂
3%-5%无环鸟苷 0.1%酞丁安5 5%-1
(四)角质促成(溶解)剂
10%尿素 10%鱼石脂 2%-5%煤焦油或糠餾油 2%-5%黑豆餾油 3%水杨酸 3%-5%硫磺 0.1%-0.5%蒽林
皮肤病外用药 ppt课件

痒而防止搔抓 止痒药:0.5%-2%苯酚;0.25%-0.5%薄荷脑;2%-5%樟脑;2%-5%冰片;0.5%1%麝香草脑;0.1%-0.3%水杨酸→可配置成各种剂型。 焦油类:煤焦油;糠馏油;松馏油;煤焦油溶液。 收敛剂:醋酸铝溶液→→→有一定止痒作用。 皮质类固醇→能迅速消炎止痒。
ppt课件
6
4)角质松解剂:
3%-5%水杨酸溶液:使增厚的角质层松软脱落,附着于鳞屑的真菌随脱屑离开皮 肤。浓度越高,刺激越大。
水杨酸结晶:∵未在皮质中溶解,∴涂撒在皮肤上无效。若用塑料薄膜封包→就 可逐渐溶解→具有很强的松解作用。
水杨酸是常用外用药→可治疗→鳞屑较多的浅部真菌感染、银屑病。 →角质增生疾病→鸡眼、胼胝、跖疣。
禁用→水(热水)、肥皂。∵损伤表皮活细胞
医用肥皂(软肥皂(2份))+酒精(1份)+硫磺(煤焦油)→可用于银屑病、脂溢 性皮炎、头皮单纯糠疹→→良好洗发剂
40%三乙醇胺溶液→是表面活性剂,是常用的去污剂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合用】可根据皮肤病需要酌情加入抗生素、氯碘喹啉、尿素、维A酸
【皮损内注射】
适用于→局限而难愈的增生性皮损。“瘢痕疙瘩、疣状扁平苔藓、类肉瘤、结节性痒 疹、胫前粘液性水肿、硬斑病”
范围局限的慢性损害“斑秃、神经性皮炎、顽固的小片银屑病”
ppt课件
9
【注射方法】细针头将药液直接注入皮损处,或无针注射器将药物压入,每周最多一 次,面积较大时分点注射,疗效持续数周或数月。为避免疼痛可加入利多卡因。最大 剂量→1%曲安西龙混悬液5-10mg
ppt课件
6
4)角质松解剂:
3%-5%水杨酸溶液:使增厚的角质层松软脱落,附着于鳞屑的真菌随脱屑离开皮 肤。浓度越高,刺激越大。
水杨酸结晶:∵未在皮质中溶解,∴涂撒在皮肤上无效。若用塑料薄膜封包→就 可逐渐溶解→具有很强的松解作用。
水杨酸是常用外用药→可治疗→鳞屑较多的浅部真菌感染、银屑病。 →角质增生疾病→鸡眼、胼胝、跖疣。
禁用→水(热水)、肥皂。∵损伤表皮活细胞
医用肥皂(软肥皂(2份))+酒精(1份)+硫磺(煤焦油)→可用于银屑病、脂溢 性皮炎、头皮单纯糠疹→→良好洗发剂
40%三乙醇胺溶液→是表面活性剂,是常用的去污剂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合用】可根据皮肤病需要酌情加入抗生素、氯碘喹啉、尿素、维A酸
【皮损内注射】
适用于→局限而难愈的增生性皮损。“瘢痕疙瘩、疣状扁平苔藓、类肉瘤、结节性痒 疹、胫前粘液性水肿、硬斑病”
范围局限的慢性损害“斑秃、神经性皮炎、顽固的小片银屑病”
ppt课件
9
【注射方法】细针头将药液直接注入皮损处,或无针注射器将药物压入,每周最多一 次,面积较大时分点注射,疗效持续数周或数月。为避免疼痛可加入利多卡因。最大 剂量→1%曲安西龙混悬液5-10mg
皮肤外用药用法.PPT

•
• ③醇溶液:将药物溶于乙醇中制成。但其中 还有混悬药物存在。 • 止痒擦剂: • 麝香草酚 10.0g • 薄荷脑 20-40.0g • 甘油 50.0g • 75%酒精 加至1000.0ml
11、气雾剂:
• 概念:借助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压力将药物从 特制的容器中喷射出来成为雾状的制剂。 • 优点: 1、以喷射代替涂布,简便清洁,对皮肤刺激 性小,尤其适宜大面积烧伤。 2、保存性好,稳定性高,不易受外界细菌感 染。 3、外用时药物分布均匀,与患部接触面积大 ,对创面渗透性好,可提高疗效。
10、擦剂:
• 为油溶液、乙醇溶液、及乳浊液。 • ①油溶液:系将药物溶于脂肪油中或略加热 溶解制成。 • 如樟脑擦剂: • 樟脑 20g 溶于花生油 100 g中。 • 有镇痛作用,用于关节痛及扭伤。
• ②乳浊剂:油包水型乳剂 • 如炉甘石擦剂: • 炉甘石 8g • 氧化锌 8g • 花生油 50ml • 石灰水 50ml • 保护、收敛作用,急性过敏性皮炎较干燥者。
7、用药方法应正确,如使用的次数、用药方 法、用药部位、用药的数量等应给患者交待 清。 如:洗、粉剂 每日多次; 软、乳、糊、油剂 1-2次/日; 湿敷:纱布6层,每次30分钟,每日不少 于3次,面积不大于体表面积的1/3。
一、外用疗法的主要剂型:
剂型:指主要药物以不同的浓度溶解或混 合于其中的基质,如油脂、酒精、水等 。
1、粉剂:
• 概念:由无刺激性的一种或多种矿物性或植 物性干燥粉末状药物混合制成。如ZnO2、 炉甘石、滑石粉、淀粉等。 • 作用:保护、散热、吸收汗液和皮脂、收缩 毛细血管、减轻炎症。 • 适应症:痱子、爽身、多汗、仅有潮红而无 渗出的急性皮炎 。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疗法
• ③醇溶液:将药物溶于乙醇中制成。但其中 还有混悬药物存在。 • 止痒擦剂: • 麝香草酚 10.0g • 薄荷脑 20-40.0g • 甘油 50.0g • 75%酒精 加至1000.0ml
11、气雾剂:
• 概念:借助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压力将药物从 特制的容器中喷射出来成为雾状的制剂。 • 优点: 1、以喷射代替涂布,简便清洁,对皮肤刺激 性小,尤其适宜大面积烧伤。 2、保存性好,稳定性高,不易受外界细菌感 染。 3、外用时药物分布均匀,与患部接触面积大 ,对创面渗透性好,可提高疗效。
10、擦剂:
• 为油溶液、乙醇溶液、及乳浊液。 • ①油溶液:系将药物溶于脂肪油中或略加热 溶解制成。 • 如樟脑擦剂: • 樟脑 20g 溶于花生油 100 g中。 • 有镇痛作用,用于关节痛及扭伤。
• ②乳浊剂:油包水型乳剂 • 如炉甘石擦剂: • 炉甘石 8g • 氧化锌 8g • 花生油 50ml • 石灰水 50ml • 保护、收敛作用,急性过敏性皮炎较干燥者。
7、用药方法应正确,如使用的次数、用药方 法、用药部位、用药的数量等应给患者交待 清。 如:洗、粉剂 每日多次; 软、乳、糊、油剂 1-2次/日; 湿敷:纱布6层,每次30分钟,每日不少 于3次,面积不大于体表面积的1/3。
一、外用疗法的主要剂型:
剂型:指主要药物以不同的浓度溶解或混 合于其中的基质,如油脂、酒精、水等 。
1、粉剂:
• 概念:由无刺激性的一种或多种矿物性或植 物性干燥粉末状药物混合制成。如ZnO2、 炉甘石、滑石粉、淀粉等。 • 作用:保护、散热、吸收汗液和皮脂、收缩 毛细血管、减轻炎症。 • 适应症:痱子、爽身、多汗、仅有潮红而无 渗出的急性皮炎 。
皮肤病的外用药物疗法
皮肤科外用药物 (课堂PPT)

硬膏
➢ 释放酸盐、橡胶、树脂等组成的半固体基质 贴附于裱褙材料上。
➢ 作用: 可阻止水分散失,软化皮肤, 增强药物渗透性。
➢ 常用: 肤疾宁贴膏 (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 伤湿止痛膏
2020/4/7
13
外用药的剂型
涂膜剂
➢ 将药物和成膜材料溶于挥发性溶剂中制成。 ➢ 作用:
外用后溶剂迅速蒸发,在皮肤上形成一层薄 膜。 ➢ 用于治疗慢性皮炎。 ➢ 常用: 痤疮涂膜剂
对化脓性皮肤病,可选择抗菌药物; 对真菌性皮肤病,可选用抗真菌药物;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如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可选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
2020/4/7
33
种类选择
根据症状选择: 第二部分
伴有瘙痒者选用止痒剂; 有渗出者选用收敛剂。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根据病理变化选择:
角化不全者选用角质促成剂; 角化过度者选用角质松解剂。
寻常疣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慢性湿疹干燥脱屑时,建议外用卤米松乳膏
2020/4/7
28
剂型选择 第二部分 对慢性炎症性皮损,可选用软膏、糊膏、硬膏、乳剂、
酊剂、涂膜剂。
外用药的治疗原则
神经性皮炎,建议外用卤米松乳膏或肤疾宁贴膏
2020/4/7
29
剂型选择 第二部分 单纯瘙痒而无皮损者,可用酊剂、醑剂、乳剂或振荡
➢ 常用: 云南白药气雾剂来自2020/4/716
第二部分
外用药的种类
2020/4/7
17
外用药的种类
种类
作用
常见药物
清洁剂
清除渗出物、鳞屑、痂皮和 生理盐水、3%硼酸溶液、
残留药物
植物油
保护剂
保护皮肤、较少摩擦和缓解 滑石粉、炉甘石粉、淀
《皮肤科外用药物》PPT课件

利用免疫调节剂或抗体,增强皮肤免疫力,对抗感染和自身免疫 性疾病。
皮肤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
皮肤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的技术,如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修复和重建 受损的皮肤。
皮肤科学与心理学
研究皮肤疾病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心理干预在治疗皮肤疾 病中的作用。
皮肤科学与流行病学
研究皮肤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课程介绍
皮肤科外用药物的基本概念
介绍皮肤科外用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以及其在皮肤科治疗中的 重要地位。
课程目的与意义
强调学习皮肤科外用药物对于提高皮肤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促进患者 康复的重要性。
课程目标
01
掌握皮肤科外用药物的 分类、作用机制和使用 方法。
02
熟悉常见皮肤病的诊断 和治疗原则。
性别
男性与女性对药物的反应 可能存在差异,需注意性 别因素对药物选择的影响 。
皮肤类型
根据患者的皮肤类型选择 适合的药物,如干性、油 性、敏感性皮肤等。
根据药物特性选择药物
药物的剂型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剂型,如乳 膏、软膏、凝胶等。
药物的渗透性
根据皮肤状况选择易于渗透的药 物治疗。
药物的副作用
了解药物的副作用,避免长期使 用或滥用药物。
等。
局部用药物通常具有较高的药物 浓度,能够快速起效,但使用时 需注意避免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
作用。
外部用药物
外部用药物是指通过外部涂抹或敷贴于皮肤表面的药物,以达到治疗或缓解症状的 目的。
常见的外部用药物包括保湿剂、防晒霜、止痒药等。
外部用药物通常较为温和,适用于日常护肤和缓解轻度的皮肤问题,但需注意药物 的成分和质量。
皮肤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
皮肤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
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的技术,如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修复和重建 受损的皮肤。
皮肤科学与心理学
研究皮肤疾病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以及心理干预在治疗皮肤疾 病中的作用。
皮肤科学与流行病学
研究皮肤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课程介绍
皮肤科外用药物的基本概念
介绍皮肤科外用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以及其在皮肤科治疗中的 重要地位。
课程目的与意义
强调学习皮肤科外用药物对于提高皮肤病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和促进患者 康复的重要性。
课程目标
01
掌握皮肤科外用药物的 分类、作用机制和使用 方法。
02
熟悉常见皮肤病的诊断 和治疗原则。
性别
男性与女性对药物的反应 可能存在差异,需注意性 别因素对药物选择的影响 。
皮肤类型
根据患者的皮肤类型选择 适合的药物,如干性、油 性、敏感性皮肤等。
根据药物特性选择药物
药物的剂型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剂型,如乳 膏、软膏、凝胶等。
药物的渗透性
根据皮肤状况选择易于渗透的药 物治疗。
药物的副作用
了解药物的副作用,避免长期使 用或滥用药物。
等。
局部用药物通常具有较高的药物 浓度,能够快速起效,但使用时 需注意避免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
作用。
外部用药物
外部用药物是指通过外部涂抹或敷贴于皮肤表面的药物,以达到治疗或缓解症状的 目的。
常见的外部用药物包括保湿剂、防晒霜、止痒药等。
外部用药物通常较为温和,适用于日常护肤和缓解轻度的皮肤问题,但需注意药物 的成分和质量。
皮肤科常用药课件

皮肤科常用药
抗寄生虫药
• 1)抗疟药 氯喹、羟基氯喹等 • 2)抗滴虫病药 甲硝唑
替硝唑 奥硝唑 塞克硝唑 • 3)杀疥虫药 伊维菌素 口服后吸收良好,对滴 虫菌有杀灭作用,皮肤科治疗疥疮推荐 联合局部治疗,并至少联用扑灭司林或 丙体六六六中的一种。
皮肤科常用药
常用注射用药
• 苯海拉明 20mg:1ml 主要用于重症过敏反应
剂型: 溶液、粉剂、洗剂、酊剂和醑剂、乳剂、 油剂、软膏、糊剂、硬膏等
皮肤科常用药
糖皮质激素类
• 临床用于:药疹、多形红斑、严重急性荨麻疹、过敏性休 克、皮肌炎、天疱疮、红皮病、变应性皮肤血 管炎等。
• 不良反应:感染、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可加重原有 的糖尿病高血压等,不适当的停药或减量过快 可引起病情反复。
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白 色
念珠菌感染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 小板减少 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黏膜真 菌病有一定的疗效)。
皮肤科常用药
抗真菌药
• 分为:抗真菌抗生素与化学合成制剂 • 一、作用机制
1)损害真菌细胞膜 2)对真菌细胞壁的损害 3)影响核酸合成功能:灰黄霉素 5-氟胞嘧啶 4)碘化钾是最早使用的抗真菌药之一,此药通过刺激吞噬细胞来抑
2)羟胺类:药理作用较强,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代 表
药有:氯苯那敏(扑尔敏) 阿伐斯丁等
3)哌啶类:抗组胺作用强,并且有抗5-羟色胺和抗 胆
碱能作用,代表药有:赛庚啶 氯雷他定 咪唑斯 汀
特非那定等
4)哌嗪类:药理作用强而持久,代表药有西替利嗪 氯
羟嗪
5)吩噻嗪类:抗组胺作用强,多具有明显镇静抗胆 碱
制真菌 • 二、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 两性霉素B治疗各种深部真菌感染 • 三、灰黄霉素 临床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对深部真菌无效 • 四、唑类药物 氟康唑 ,酮康唑等。 • 五、丙烯胺类 特比萘芬,为皮肤廯菌治疗的主要药物。
抗寄生虫药
• 1)抗疟药 氯喹、羟基氯喹等 • 2)抗滴虫病药 甲硝唑
替硝唑 奥硝唑 塞克硝唑 • 3)杀疥虫药 伊维菌素 口服后吸收良好,对滴 虫菌有杀灭作用,皮肤科治疗疥疮推荐 联合局部治疗,并至少联用扑灭司林或 丙体六六六中的一种。
皮肤科常用药
常用注射用药
• 苯海拉明 20mg:1ml 主要用于重症过敏反应
剂型: 溶液、粉剂、洗剂、酊剂和醑剂、乳剂、 油剂、软膏、糊剂、硬膏等
皮肤科常用药
糖皮质激素类
• 临床用于:药疹、多形红斑、严重急性荨麻疹、过敏性休 克、皮肌炎、天疱疮、红皮病、变应性皮肤血 管炎等。
• 不良反应:感染、消化道溃疡、电解质紊乱、可加重原有 的糖尿病高血压等,不适当的停药或减量过快 可引起病情反复。
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白 色
念珠菌感染等);免疫缺陷病(如湿疹,血 小板减少 多次感染综合症及慢性皮肤黏膜真 菌病有一定的疗效)。
皮肤科常用药
抗真菌药
• 分为:抗真菌抗生素与化学合成制剂 • 一、作用机制
1)损害真菌细胞膜 2)对真菌细胞壁的损害 3)影响核酸合成功能:灰黄霉素 5-氟胞嘧啶 4)碘化钾是最早使用的抗真菌药之一,此药通过刺激吞噬细胞来抑
2)羟胺类:药理作用较强,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代 表
药有:氯苯那敏(扑尔敏) 阿伐斯丁等
3)哌啶类:抗组胺作用强,并且有抗5-羟色胺和抗 胆
碱能作用,代表药有:赛庚啶 氯雷他定 咪唑斯 汀
特非那定等
4)哌嗪类:药理作用强而持久,代表药有西替利嗪 氯
羟嗪
5)吩噻嗪类:抗组胺作用强,多具有明显镇静抗胆 碱
制真菌 • 二、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 两性霉素B治疗各种深部真菌感染 • 三、灰黄霉素 临床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对深部真菌无效 • 四、唑类药物 氟康唑 ,酮康唑等。 • 五、丙烯胺类 特比萘芬,为皮肤廯菌治疗的主要药物。
《外用药药剂学》幻灯片

• 1.解毒杀虫止痒 用于湿疹、疥癣、秃疮。
• 2.补火壮阳通便 用于肾虚喘息、阳痿及虚冷便秘。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未撒或油调涂,或烧烟熏。
•
内服入丸散1~3g。
•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及孕妇忌用。畏朴硝。
炉甘石
• [药物来源]天然碳酸盐类矿物菱锌矿石。 有火煅、醋淬及火煅后用三黄汤淬取,炮制 后称“制炉甘石〞。 晒干研未,水飞后备用。
•
涩肠、敛肺、止痛。
•
用于久泻久痢,肺虚久咳
•
3~6g。内服过量中毒,服后漱口,孕妇忌服
• 升药:毒拔毒去腐。
•
用于痈疽脓出不畅,或腐肉不去,新肉不生
•
不作内服,外用适量。
•
腐肉去,脓已净者,不宜用
• 铅丹:辛、微寒。有毒。归心、肝经
•
外用拔毒生肌敛疮,杀虫止痒;内服截疟
•
用于疮疡溃烂,黄水湿疮,疟疾
• 2.可用于肾虚喘息,虚冷便秘的药物是
• A. 桃仁 B. 硫磺 C. 芒硝 D. 玄参 E. 当归
• 3.外用既有显著解毒成效,又有止痒燥湿作用的药物是
• A. 雄黄 B. 硫磺 C. 轻粉 D. 硼砂 E. 石膏
• 4.既能解毒明目退翳,又能收湿止泪止痒的药物是
• A. 砒石 B. 滑石 C. 寒水石 D. 炉甘石 E. 硼砂
• [成效应用]
• 1.解毒杀虫,燥湿止痒 外用于疥癣、湿疮,常配硫黄、雄黄。
•
尤以创面湿烂瘙痒者为宜。
• 2.清热化痰 用于风痰证。
• 3.涩肠止泻 用于久泻久痢。
• 4.收敛止血 用于便血、崩漏及创伤出血。
•
此外,能清热利湿退黄,可用治湿热黄疸。
•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未撒、敷或化水洗。
皮肤科外用药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 PPT课件

结痂现象,消毒后进行痂皮软化去除,可以选用食用植物油、对皮肤没 有刺激作用的药剂;如果患处开始有脓性分泌物出现,必须进行生理盐 水清洁消毒干净,之后才可以涂抹药物;有毛发的部位用药前,应先剔 去毛发,然后再上药。
7 正确使用外用药其他应注意的事项
• 患者局部用药前必须要清洁皮肤,且切忌用热水进行清洁以及用肥皂 处理等,避免患者用药处的皮肤再次受到刺激损伤,通常情况下糊剂 需要用油类清擦,温水清洗混悬剂。
3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用药范围综合考虑外 用药
• 不同年龄程度的皮肤使用药物具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 妇女与儿童由于皮肤相对比较嫩滑,对外抵抗力也相对比较弱,在药
物的使用中就应该格外注意,尤其是关注药物的使用浓度,不宜过高, 否则损伤皮肤。 • 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水分的不断流失导致皮肤出现明显的萎 缩状况,在使用外用药物的选择上就应该选择浓度低于成年人的使用 浓度。 • 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不但需要考虑到大人外用药物使用皮肤的吸 收力,还要考虑到胎儿对外用药物的不适应性以及作用影响性。 • 进行大面积湿敷且开放性的使用药物,此时就要注意会出现吸收中毒 的现象,需要缩小使用范围且药物使用量也必须严格把握住剂量。
4 根据皮肤的状态及用药的部位选择外用药
• 丧失了保护作用的角质层破损的皮肤,药物的吸收能力以及吸收程度 增加。
• 已经破损的溃疡皮肤或者是已经不能进行透皮吸收的皮肤,通过正确 使用外用药物可以增加皮肤的渗透性,大大提高皮肤透皮吸收速度以 及吸收程度,但同时也会导致皮肤损伤部位有疼痛感、过敏以及中毒 等一些副作用的出现。
• 对于那些药敏性较强,比如脸部、颈部、阴部以及臂屈侧皮肤等部位, 不适合用一些较刺激性的药物。
• 角质层或者透明层比较厚的部位,比如人的掌部,再加上毛孔、皮脂 腺结构相对缺乏,导致皮肤的透析性比较差,更难吸收与药物渗透的 指(趾)甲部位,应用拔甲或用小锉刀锉甲板,方可起作用。
7 正确使用外用药其他应注意的事项
• 患者局部用药前必须要清洁皮肤,且切忌用热水进行清洁以及用肥皂 处理等,避免患者用药处的皮肤再次受到刺激损伤,通常情况下糊剂 需要用油类清擦,温水清洗混悬剂。
3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用药范围综合考虑外 用药
• 不同年龄程度的皮肤使用药物具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 妇女与儿童由于皮肤相对比较嫩滑,对外抵抗力也相对比较弱,在药
物的使用中就应该格外注意,尤其是关注药物的使用浓度,不宜过高, 否则损伤皮肤。 • 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水分的不断流失导致皮肤出现明显的萎 缩状况,在使用外用药物的选择上就应该选择浓度低于成年人的使用 浓度。 • 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妇女,不但需要考虑到大人外用药物使用皮肤的吸 收力,还要考虑到胎儿对外用药物的不适应性以及作用影响性。 • 进行大面积湿敷且开放性的使用药物,此时就要注意会出现吸收中毒 的现象,需要缩小使用范围且药物使用量也必须严格把握住剂量。
4 根据皮肤的状态及用药的部位选择外用药
• 丧失了保护作用的角质层破损的皮肤,药物的吸收能力以及吸收程度 增加。
• 已经破损的溃疡皮肤或者是已经不能进行透皮吸收的皮肤,通过正确 使用外用药物可以增加皮肤的渗透性,大大提高皮肤透皮吸收速度以 及吸收程度,但同时也会导致皮肤损伤部位有疼痛感、过敏以及中毒 等一些副作用的出现。
• 对于那些药敏性较强,比如脸部、颈部、阴部以及臂屈侧皮肤等部位, 不适合用一些较刺激性的药物。
• 角质层或者透明层比较厚的部位,比如人的掌部,再加上毛孔、皮脂 腺结构相对缺乏,导致皮肤的透析性比较差,更难吸收与药物渗透的 指(趾)甲部位,应用拔甲或用小锉刀锉甲板,方可起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用药物的作用及用途
硬膏:其稠度较高,粘着力不如软膏,性质 温和,刺激性小,有吸收分泌物和保护创 面作用。
适用与脓痂性和磷屑性皮肤病,以及亚 急性、慢性炎症性皮炎、湿疹。有毛发 的部位不宜用.
外用药物的作用及用途
外用药分类
作用
溶液
用于湿敷有减轻充 血水肿和清除分泌 物及痂等பைடு நூலகம்用
洗剂
有止痒、散热、干 燥及保护作用
含有某些治疗药物作用的霜剂:硅霜、维 生素E乳、维肤康乳、复方二氧化钛乳等
外用药物的作用及用途
软(油)膏剂:是一种均匀、细腻、半固体, 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和涂展性,即能吸水, 又能释放药物,能软化痂皮、润泽皮肤、 消炎、止痒,促进肉组织形成作用,穿透 皮肤作用深,但不利于散热。
适用于慢性皮炎或无溢液者及溃疡
油剂 清洁、保护和润滑
疾病 用于慢性皮肤炎症患 者 用于有轻度渗出的亚 急性皮炎和湿疹等 慢性皮炎和瘙痒症
渗出少的急性、亚急 性皮炎和湿疹
外用药物的作用及用途
外用药分类
作用
疾病
硬膏
阻止水分散失、软 苔藓样变的慢性、局
化皮肤和增强药物 限性、浸润肥厚性皮
渗透的作用
肤病
涂膜剂 在皮肤上形成一均 慢性、无渗出或角质
• 变态反应性疾病可选用抗过敏药,如糖皮 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瘙痒者选用止痒药
• 角化不全者选用角质促成药,如5%~10% 黑豆馏油、2%一5%煤焦油或糖馏油等
• 角化过度时选用角质松解剂,如5%~10% 水杨酸、10%~20%尿素、0.01%~0.1%维A 酸等
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熟悉和掌控药物的禁忌证和药物间的配伍 禁忌
湿敷 多用于各类皮炎的急性期、红斑、水疱、肿 胀及有渗出的皮损。 常用的药物有3%硼酸水、聚维酮溶液,可 用做急性皮炎的冷湿敷方式。
注意事项
1把4—8层纱布垫用上述药液浸湿,拿出稍拧 去水,以不滴水为度,敷在病损上,20—30 分钟或更长时间,中间可以更换,每日1—2 次或多次,
2湿敷面积不能超过身体总面积的1/3,面积 太大,要注意保温,以防感冒。
2%碘酊含有碘、碘化钾、酒精溶液,有强 杀菌、消毒作用,用于皮肤表面消毒、杀菌。
外用药物的作用及用途
• 乳霜剂:将油和水在乳化剂的作用下,由 于含油和水的比例不同形成水包油型—乳剂 和油包水型—霜剂。再加入具有一定治疗作 用的药物,就是目前市场上主要流行的皮 肤外用药剂型。 易涂抹,不污染衣物,深受欢迎。缺点易干 燥及霉变,不稳定
乳霜剂常用的药物:
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乳霜剂: 短效:可的松霜、氢化可的松霜; 中效:肤轻松霜、去炎松霜、氯氟舒松霜; 长效:地塞米松霜、倍他米松霜等。
用于不同程度病情的过敏性疾病,如 湿疹、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神 经性皮炎等
乳霜剂常用的药物:
含有抗生素类的乳霜剂:如硫磺霜、克霉 唑霜、阿昔洛韦霜;
洗剂不宜应用于毛发部位,不能应用于结 痂、脱屑及湿润的糜烂面。 酊剂则禁用于急性炎症或渗出糜烂者
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一般宜从低浓度、小面积开始试用,逐渐 扩大面积、增加浓度,尽量避免刺激。用 药过程中如发现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 或更换其他药物
涂抹
封包 治疗
外用药的 使用方法
湿敷
常规外用药的使用方法
外用药物的作用及用途
溶液:是一种或多种药物的水溶液。
多用于各类皮炎的急性期、 红斑、水疱、肿胀及有渗出 的皮损
外用药物的作用及用途
粉剂:是一种或多种植物 性和动物性的干燥粉末 状药物均匀混合制成, 可吸收水分,保持皮肤 干燥,减轻皮肤与皮肤、 皮肤与外界的摩擦.
多用于急性过敏性皮炎的早期及 皮肤潮湿、多汗部位。
乳剂 有保护、润泽作用
疾病 用于急性皮炎、湿疹 类疾病
用于急性过敏性皮炎 初期和末期的潮红、 肿胀、瘙痒而无渗出 的急性皮肤损害 用于亚急性、慢性皮 肤炎症或瘙痒症等
外用药物的作用及用途
外用药分类
作用
软膏
有保护创面、防止干 裂的作用
糊剂
有一定吸水和收敛作 用
酊剂和醑剂 将溶解的药物均匀分 布于皮肤表面,发挥 作用
外用药物的作用及用途
洗剂(水粉剂):主要是水和适量的粉剂的 混合而成,用前需摇匀,又称震荡剂。它 具有收敛、消炎、杀菌、保护和清洁作用。
适用于急性过敏性皮炎的初期和末期的治 疗。但不适用于有毛发的部位和结痂、脱屑 及湿润的糜烂面上。
外用药物的作用及用途
酊剂(醑剂):具有杀菌、消毒、止痒及对 某疾病的治疗作用。用毛刷或棉千蘸酊剂, 涂于皮损处,根据主药作用和病情决定用 药及次数。
皮肤科常规外用药
外用药的分类 外用药的作用及用途 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常规外用药的使用方法
外用药物的分类
溶液 如3%硼酸水 粉剂 如40%硫代硫酸钠与2%稀盐酸溶液 洗剂 如炉甘石洗剂 油膏 如凡士林 酊剂 如浓碘酊含碘10—20%(艾力克)
外用药物的分类
乳霜剂 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乳膏 硬膏 如复方氧化锌糊 气雾剂 如可愈 凝胶 如阿昔洛韦眼用凝胶 涂膜剂
匀薄膜
层增生性损害
气雾剂 喷涂后药物均匀分 急性、慢性、感染性
布于皮肤表面
或变态反应性疾病
凝胶
外用后形成一薄层,急、慢性皮炎 凉爽润滑、无刺激 性
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根据临床特点选用适当剂型
1 急性炎症皮损:仅有潮红、肿胀、斑丘疹而 无糜烂时,选用粉剂或振荡剂 如氧化锌粉或炉甘石洗剂。有水疱、糜烂、 渗出时,则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3%硼 酸溶液或1:2000醋酸铅溶液作湿敷用。
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2 亚急性炎症皮损:可选用乳剂或糊剂如糖皮 质激素乳剂或氧化锌糊剂等。
3 慢性炎症皮损:选用软膏、糊剂或硬膏、涂 膜剂。
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4 顽固性、局限性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作皮 损内注射。如无皮疹而仅有瘙痒,可选用 醑剂或酊剂如5%苯唑卡因、1%麝香草酚、 糖皮质激素制剂等,也可选用乳剂或振荡 剂
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根据病因、病理病化和自觉症状来选药
• 如化脓性皮肤病,可选用抗生素药物,如2 %莫匹罗星、0.5%~3%红霉素、0.1%盐酸 小檗碱(黄连素)等。
• 真菌性皮肤病可选用抗真菌药,如2%~3% 克霉唑、2%咪康唑、1%联苯苄唑、1%特 比萘芬、5%~10%水杨酸、2%酮康唑
外用药的使用原则
3对于肢端、阴茎、肛门部位皮损等可采用泡 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