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作文素材 材料命题作文“回家”导写
“回家”话题作文指导

“回家”话题作文指导审题家,不止是身体的休憩所,也是心灵的归依所。
家与家族的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也是核心价值的所在。
回家也是中外文学作品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因此,这一题目看似平常,其实切合中华文化最深层的本质,也反映人对“归属感”的积极渴望。
怎样构思一、可以想象“阅尽人间沧桑的游子”回家,或者针对热门话题“台湾回归”二、可以写快乐学子的回家,对回家的人生感悟和人生体验。
三、可以写“回归精神的家园”,或者从历史之中发掘厚重的有价值的民族精神。
例文解说一、王欣、杜小靖、孙晓倩等从第一个立意出发。
也是大部分同学这次采用的立意。
二、张建斌、同敏等从第二个立意出发。
三、唐晓宁、张蒙、谢飞虎等从第三个立意出发。
阅卷后的心得大部分学生在审题、立意、结构的大的方面已经成功了。
在具体的内在逻辑方面、在语言方面、在书写字迹方面存在极大的问题。
回家唐晓宁“母亲,我想回家,母亲……呜呜……”又一次,她从睡梦中惊醒。
胡帐中,火炉旁,温暖的火焰跳跃着,而她的心却随着一年又一年的月圆月缺而一层一层的冷冻起来,怎么也化不开,即使披着那厚厚的貂皮大衣。
她唯一的乐趣就是看那皎洁的月亮,仿佛那月亮的表面可以映射出她的家乡,映射出她对故乡那仅存的记忆。
又一次月圆时分,她想起很久以前就在月圆的这一刻,她正要跟家人团圆,却被匆忙地召到殿上,她看到元帝那焦虑渴盼的眼神望着她,她知道不久前匈奴兵踏进中原,此时的她似乎预感到什么,突然一股冷气迎面扑来,她知道这是匈奴和亲的队伍带来的。
月圆时分,没来得及告别父母,告别热恋的故土,告别每次都会使她开心的圆月。
她带着琵琶,弹拨着心事,缓缓地驶进大漠。
此时的她望着圆圆的月亮,却望不到故乡的脸。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一次次的拨动,一次次的撞击着破碎的心。
昭君,你那如花的容颜,却在故乡得脂粉中慢慢凋谢、枯萎。
你身旁的儿女唤不起你儿时的记忆,唤不出你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因为故乡已被冻结在你的心里,成为永恒的冰点。
高中语文 以“回家”为话题(范文+点评)素材

以“回家〞为话题〔范文+点评〕“少小离家老大回〞,那是阅尽人间沧桑的游子的回家;“夕阳送我到家门〞,那是快乐的学子的回家。
每个人的家,都不一样;每一天的家,都可能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
回家,可以是回到有形的家,也可以是回归精神的家园……回家,实在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请以“回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定立意。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例文:回家今天是周五了,我又要回家。
嘎吱,嘎吱的汽车很快离开了喧闹的城市,驶向偏远的乡村。
车上坐满了来自邻村寄宿的同学,我独自一人坐在被大家挑剩的车角的长凳上,静静的看着窗外。
田间已是菜花满地了,那蔓延铺展的金黄,惹的群蝶飞舞,千蜂齐鸣。
看着窗外的这一切,我忽忆起春天大街上穿着薄如蝉翼透着白皙溢着香水的漂亮城市姑娘,她们轻盈的步伐有节奏的扣打着我的脉搏,她们如花的微笑轻轻的捶着我的胸膛,她们让我的血液开始肿胀。
我又开始了自己的遐想……“你怎么有开始想这些东西了呢,虽然你已经是17岁的小伙子了,但你还是一个学生。
〞一个声音在告诫我。
我用双手使劲捶着自己的头,奋力驱逐着这些杂念,闭上眼睛开始回忆课本上的数理知识。
车继续在田间路上颠簸着前行。
“可以开一点窗吗?〞一个低低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机械的打开窗,回头冲她笑了笑,她也友好的对我微笑。
她是我们邻班的姑娘,名字叫阿紫,学习成绩很好,每次年级考试,我和她的排名都是不相上下,这次我高她一两名,下次她高我一两名,我们彼此很熟悉,都将对方当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可我们从来没有交谈过,虽然每次回家,她也是静静坐在车的这个角落,也是静静的看着窗外。
“你是和爷爷奶奶在家生活吧?〞她羞红了脸如自言自语般问我。
“我,我,喔,是的,我听说你也是单独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
〞我结结巴巴的说。
“春天了,这外面的菜花真漂亮。
〞“是的。
〞我看着窗外说。
……“你爷爷他们的身体好吗?〞过了许久,她问我。
“挺好的,听说你爷爷病了,现在好些了吗?〞我终于把憋了很久的问话说了出来。
中考作文模拟写作:《回家》导写(附:思路点拨及范文点评)

中考作文模拟写作:“回家”导写(附:思路点拨及范文点评)文题“回家多好呵!”这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临终说的最后一句话。
1907年,威廉辞去了哈佛大学的教职,开始了他计划中的欧洲之旅。
他所到之处,都会有“欢迎伟大的威廉·詹姆斯教授”的欢呼声暴雨似的淋到他智慧的头上。
可是,再了不起的荣誉也替代不了家。
他太想家了,三年后乘上回美国的轮船时,他已疲惫不堪。
就在轮船快要接近终点时,他一下子瘫倒在座椅中,瘫倒在一个越来越明亮的梦中,再也没有起来。
他终于算是把自己领到接近家的地方了。
家,终于定格在了他最后的时光里。
请以“家”或“回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思路点拨家,不止是身体的休憩处,也是心灵的归依所。
家与家族的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也是核心价值所在。
古人由家与家族观念,衍生出传统的伦理观念、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等;而“回家”,也是中外文学作品最常见的主题。
因此,这一文题看似平常,其实切合中华文化的本质,也反映了人对“归属感”的渴望。
以下构思供参考:1.发挥想象,虚构阅尽人间沧桑的游子回家的故事,或针对游子归家这一现象发表议论。
2.记叙经历,或实写学子回家,或组合外婆回家、姨妈回家、一对外国夫妇想回家等多个素材,在散点铺排中揭示“回家”的意义。
3.叙写“每一天的家,都可能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
4.写“回归精神的家园”。
范文引路:在家者说史铁生宇宙无边,地球广阔,且时有风雨袭来,或烈日曝晒,故不得不寻一有限之地,立以四壁,覆以顶盖,日落避于其中,日出游乎其外,这就是家吗?也可能是旅馆。
【以整句为主,间用散句,表达灵动自如,读来朗朗上口。
】备好丰足的衣食,装上成套的电器,窗外四季更迭,室内全无寒暑,排布开精美的家具,点缀些字画、古董,或再有高朋满座,窗外月黑风高,室内其乐融融,这就是家了吗?仍可能是饭店。
【“这就是家吗”“这就是家了吗”,连用两问,点出绝不能把“家”等同于旅馆、饭店。
高中语文 现代文百篇阅读材料 回家素材

一沿着山路走,这是我回家的方式。
如果你害怕走山路,千万莫与我同行。
那条山路对我至关重要。
它宁静如游动的母亲手中的那缕针线,与它同行的溪流,从不疲惫地透亮和跳跃。
我还没有见过比它更好的溪流。
走在山路上,会有许多过去的故事在心头重现。
那个陡坡处,父亲挑着沉重的竹子摔过跤的地方,我不能忘记的。
父亲膝盖上的血迹抹不干净,竹子依然被挑到了镇上,换成了我的学费钱。
那个分岔的小路也忘不了,一个粗壮的山里汉,热热闹闹地迎娶了那个在我的记忆里不曾消逝的姑娘,她的红嫁衣在绿水青山间格外鲜艳……走在回家的路上,是走进自己的记忆,是回到了自己过去的岁月里。
其实是想家了。
想那个大山深处的村庄里的温馨和寂静。
家,于是就浮上心头。
二很多回,我走在山路上,远远地望见村庄边几棵高大的楠木树耸起绿云一样的树冠,疲惫的双腿便得了鼓舞一样加快了步伐。
碰到的人都熟悉,看到的屋子和庄稼都是记忆里的模样。
走到村头,有人告诉我说,你娘在对门坡上的畦里锄菜。
仿佛我不曾离别过,他们一语就点明了我迫切要知道的心事。
隔一道小溪,对门坡上是有自家一块菜地的。
抬头仰望到了树影里母亲挥锄的身影了,来不及回屋放下包,就涉过山溪,很快听见了锄头挖地的声响和节奏,我像上坡路的兔子一样敏捷,脚步很有弹性地爬上坡去,走近菜畦里劳作的母亲。
母亲很高兴,三下五除二地料理完活路,便带我回家。
我把母亲的锄头扛在肩上,跟在母亲身后走,我有了真正回到了家的感觉,尽管我的肩上还挂着旅行的背包。
三从十四岁离家到山外读高中,回家的情节便不断地发生着了。
学校离家有八十里之遥。
到校第一天,新奇兴奋了一阵,可是黄昏到来了,莫名的孤寂感压迫而来;像走失在山野的一头牛犊,暮色四合里找不到它的母亲一样仓皇不安。
暮色里是回家的时刻,想起母亲会在挂着蛛网的屋檐下张望的,心情沉重而酸楚了。
临睡时,相邻的床头传出嘤嘤低泣,再也抑制不住,眼泪便涌了出来。
当时没能想到,在想家的眼泪里自己从此注定了要做一个浪迹在母亲挂念中的游子。
回家高三_精品文档

回家高三回家高三作文1回家的心情总有不同。
这次回老家,是由于伴侣的父亲病危,因此心情沉重。
伴侣在国外工作,各种缘由不能回来,几个亲朋便确定周六早上驱车回去探望,表达一份心情。
大路两旁,炊烟袅袅,偶见成群的牛羊闲逛在白皑皑的农田里;一群群麻雀在农家的屋顶上、树枝上、雪地中玩耍着。
宽阔的东北平原,在这寒冷的冬季,便略显荒芜。
到老家虽然得四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我们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
伴侣的父亲年逾八旬,几近临终状态,辛苦一辈子的农家老汉,此时也是骨瘦嶙峋,在我们探望老人后几个小时,他便苦痛地离开了人间。
离开伴侣家,我们确定当天返回长春。
但究竟是回老家了,还是要回家看看我的母亲。
怕她担忧我们路上的平安而心神担心,因此没提前告知她。
快到家的时候,我打个电话给我妈妈,骗她立刻出门取快递,说我给他寄的止咳药到了。
老人家一出门,恰好我们的车停下来。
她惊异、高兴。
一进屋,觉得室内不热,摸摸炕和土暖气,方觉母亲自己一个人生活,是舍不得烧火啊。
看看屋内,倒是窗明几净,地砖仍旧让母亲擦得光明。
炕上放着母亲做着的针线活;鱼缸里的金鱼,给整个室内增加了一些生气;窗台上的花儿含苞待放,待我们春节回家过年的时候会竞相开放……。
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个人就这样如此清静地生活着。
我们的突然消失,母亲喜从天降。
一时间,手无足措。
清静下来会,急连忙忙点炉子生火烧水给我们喝,又张罗给我们做晚饭……就半个小时的时间,母亲始终满脸笑容说东问西,问寒问暖。
根本没提及自己血压高、气管炎等病症。
由于担忧天黑路不好走,我们几个没吃晚饭便急于赶路了。
母亲坚持送我们出门,我快速上车,车,启动了,回头望母的一霎那,我的心……一位曾经服侍过全家老老少少几十口人、哺育四个儿女;做过纺织、建筑工人的母亲,如今也至古稀之年了。
愿她健康欢乐……。
妈,我会常回家看您!回家高三作文2是我回家必经的一条路。
起点——怀着愉悦的心情周五放学后,便开头踏上了回家的路。
走出校门,这便是起点了。
高三叙事作文《回家》500字

高三叙事作文《回家》
但是他们脸上并没有很悲伤,因为他 们知道明天,后天或者后天下午就可
爹娘 以到家了,和家里团聚,给
孩子添几件新衣服,给家里置
几件家电,或许就可以在家盖新房了,
心爱 或许还能和自己
的人组建一
家庭 个新的
。想到这些,这些苦
并不算什么。
关键词:爹娘,孩子,衣服,心爱,家庭,
没有,知道,团聚,还能,组建,想到,悲伤。 词语:爹娘 拼音:diē niánɡ 解释:父母。元张国宾《薛仁贵》楔 子:“你如今离了村庄,别了乡党, 拜辞了年老爹娘。”《水浒传》第十 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 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 身。”明汤显祖《牡丹亭·训女》: “爹娘万福,女孩儿无限欢娱。”
行李 的
,手里还捧着一个熟睡的
孩子,另有一只手还吃力的提
着一个大大的袋子,真让人
看着心寒啊。
关键词:妈妈,饭店,短工,寝室,电视,
春运,实况,行李,孩子,吃力,袋子,真让 人,心寒,不想,回绝,好意,做起,看着,滚 动,播出,背着,熟睡,提着。 词语:妈妈 拼音:mā mā 解释:母亲。宋汪应辰《祭女四娘子 文》:“维年月日,爹爹妈妈以清酌、 时果、庶羞之奠,祭於四小娘子之 灵。”《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我 的孩儿!我只道今生不能和你相见, 原来你还好端端...
高三叙事作文
回家
温馨提示:下载保存,温故而知新。 500字
春节临近,中国又进入一年一次
的春运时期。
这是我在外读书的第三年,
妈妈打电话来说今年春节就不要
回家了,今年的春运比往年又增
加了几倍。火车票更加难买了。
年龄 而且人多复杂,
这么小,一
个人不安全。她会寄钱给我过春节,
回家作文800字记叙文_高中回家作文五篇精选

回家作文800字记叙文_高中回家作文五篇精选家,永远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那里有我们的亲人,有我们渴望的温暖和爱。
过年了,搭上回家的车,与家人团聚团聚吧。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于回家的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第1篇:回家过年今天是二零一二年二月九日,正是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过年的好日子,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带着行李出发了。
我们先乘公共汽车到火车站,检完票,我们等着火车来。
火车来了,我们急忙找我们的车厢和号码,我们找好了,我才放松说:“终于可以回老家了!”“是啊!终于可以回老家了!”爸爸妈妈异口同声说。
我们这回坐的是硬卧,以前有一次我们坐的是软卧,今天我爸爸妈妈让我见识了硬卧,我爸爸妈妈称现在人不多,带我去看了看硬座,还看了看站票,我的感受非常大,因为每个的层次都不一样,待遇也都不一样,很复杂,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吧!最好的是软卧:有两个桌子,一个在床这边,一个在有凳子的那边。
还有,一个房间有四个床位,每个床位都比硬卧的床位宽一点,有门。
每个人,都有两个耳机,一个电视。
比较好的是硬卧:有两个桌子,一个在床这边,一个在有凳子的那边。
还有,一个房间有六个床位,只不过没有门,还有一个统一的小电视。
虽然没有软卧好,但是至少能躺着睡和看电视。
还可以的是硬座:至少有座,有桌子,还有水。
虽然没有硬卧和软卧好,但是也能凑合一下睡和玩。
最不好的是站票:只在火车里有个地方,没有座,更别说硬卧和软卧了。
火车上的人特别多,不难看出,有些有钱人也有买站票和座票的,有些没钱人也有坐软卧和硬卧。
不管是软卧还是站票,这些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他们的眼里充满了回家过年的憧憬,虽然有些路途疲惫。
正如歌里唱的那样:“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第2篇:今年终于可以回家过年说起来不怕大家笑话,我是来自福建省一个小山村。
从三岁就跟我家人来到上海。
从小就听我爸说,我家乡是很偏僻,交通不发达的穷地方。
但是我家乡很美,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
早晨起来,白雾茫茫一片,一眼望去,就像一头头骆驼的山峰,围绕我们村庄。
高中语文 经典话题作文题写作指导 回家 作文评讲2

“回家”作文评讲“少小离家老大回”,那是阅尽人间沧桑的游子的回家;“夕阳送我到家门”,那是快乐的学子的回家。
每个人的家,都不一样;每一天的家,都可能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
回家可以是回到有形的家,也可以是回到精神的家园……回家,实在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请以“回家”为题,写一篇文章。
] ○1自定立意。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题中“请以‘回家’为题,写一篇文章”这一要求表明,要写的是命题作文,“回家”是标题,而不是话题。
为了让考生有思路可循,命题人在推出命题之前,做了非常到位的提示。
简言之,这是一篇“有提示的命题作文”。
审题时,着重要审的是提示语和命题本身。
根据提示语,“回家可以是回到有形的家,也可以是回到精神的家园”,本文可实写(“回到有形的家”),亦可虚写(“回到精神的家园”)。
实写较易掌握,提示语中有非常明确的“点拨”:选材上,可写学子归家,可写游子归家,等等;立意上,可以通过写归家表现“家”的变化,等等。
虚写不易写好,因为大家对于“精神的家园”实在是一知半解,写起来力不从心。
由实到虚,最后升华(或深化),自然是很好的写法,但也不好驾驭。
注意:除了由实到虚或一语双关的写法,在一篇文章里,“家”及“回家”的概念应该是同一的,不能随意变化。
“回家”的重点在于“回”。
你在写作中注意到了吗?对于中学生来说,本题更适合写记叙文,散文。
写议论文亦可,但要难得多。
可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立意:1.对亲情的眷恋;2.对故乡的热爱(或其它);3.对祖国的深情;4.对“回家”的感悟。
1.“偏瘫”,偏在“家”,而少谈甚至不谈“回”;2.“错位”,即文不对题,如写“我渴望回家”,“我有家难回”,“我们都有一个家”,“世上只有妈妈好”,等等;3.“散打”,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无逻辑无层次,东拉西扯,不知所云;4.“水上漂”,“家”及“回家”的含义变来变去,忽实忽虚,“神出鬼没”;5.“蒙太奇”,杂乱的场景,零乱的组合;6.故作高深,故弄玄虚;7.牵强附会,如把诚信之类的品质当作要回的“家”;8.列叙古人,又把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东坡等人拿出来“折腾”一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作文素材:材料命题作文“回家”导写
【文题设计】
“少小离家老大回”,那是阅尽人间沧桑的游子的回家;“夕阳送我到家门”,那是快乐的学子的回家。
每个人的家,都不一样;每一天的家,都可能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
回家可以是回到有形的家,也可以是回到精神的家园……回家,实在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
请以“回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定立意。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家,温馨惬意,总是游子的归宿点。
纵然他乡的酒再酣,景再美,家永远是不变的眺望和眷恋;无论漂泊多远,家永远是最温暖、最柔软的栖息处,不变的终点……有形之家便可由此生发,构思成文。
亲人,故乡,国家,皆可成为不能忘记、萦绕于心的眷念。
“回家”之路,便可由此出发……
家,同时具有一种象征的意味。
漂泊的灵魂也许更需要一个归宿。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心灵走得越来越远,沿途的尘埃渐渐遮蔽了我们明亮的眼眸,生命中那些闪光的珍珠:纯洁,童趣,善意,真诚……已不知遗失于何处。
我们的心灵在功名利禄,繁华声色之中难以自拔。
看看我们的面容:倦怠,忧伤,伪善,晦暗,麻木。
生命将芜胡不归?无形之家便可由此生发,构思成文。
心灵,文化,历史,皆可成为去寻找往日那灼灼光华的纯净境地……
此题虽自由空间大、易写,但要出彩,却需要学生好好地经营。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写出真情实感,能流露出生命个体的体认和感悟。
【佳作示倒一】
回家
张佳媛
世人将这块土地划分为江南、江北,将这个周家勾勒成关内、关外。
而我的世界,却被硬生生地截成塔底和塔外:娘在塔底,我在塔外。
十八年了,日月穿梭,这塔底已成了我魂牵梦萦的“家”!十八年来,哪一天不想扑进娘的怀抱?
世人称我为新科状元——许士林,一袭顶戴花翎,一生荣华富贵。
可我想要的只是重回娘的怀抱,听她温柔地唤我一声“士林”。
我永远记恨那些和尚说娘是条蛇,把娘困在雷锋塔底。
我不怕,也无所惧。
只怪世人看不清娘亲的心。
娘是美丽的。
峨眉山下刻苦修炼,千载时光换来人世。
几度轮回终为人形人貌。
娘用情用爱用慈怀来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因缘。
断桥的邂逅,药店的济众,金山寺的救夫……母亲赤诚真挚,辛苦且幸福。
然而世上又有多少人在认真地做人呢?他们不经营自己的人生,却对别人的生命指手画脚;他们看不清那颗美丽的心,只认可那具臭皮囊的今生往世;他们拼死追逐,渴望修道成仙,却无法接受娘的度化成人。
娘可成仙,却执著地想做个人。
他们伤害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对人世的一颗热忱的心。
娘的心,为儿的最懂。
娘虽然和我远别一方,却永远在我心里。
娘怀胎十月将我生下,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用温暖的怀抱呵护我。
短短一个月的相守,我深知,娘一如天下慈爱善良的母亲。
我身上流淌着娘的血,我的容貌是娘赐予我的,我那暗淡的胎记是娘给予我的证明。
那河边浣衣的女子,那灯下织布的女子,那与孩子嬉戏的女子……那些都是娘的影子。
十八年来,娘亲的容颜在我们想念中凝固成永恒的微笑,何曾有所模糊?雷峰塔镇得住娘亲,却无法磨灭一位母亲的存在,无法间隔一个赤子的思念。
观音大士说,当我成功之日便是和母亲相见之日。
我所有努力的背后便是我回家的强烈渴望。
成功与否我不在乎,我只在乎和母亲执手相聚。
十八年,日夜辛苦终于成为了状元,
等待会是一场空吗?我坚信,雷峰塔必然困不住娘。
我将头重重地磕向台阶,一步一拜,一声,两声,三声……我要让娘听见她的孩儿来了,我要让观音大士听见,我要让天上的星宿听见,我要让他们兑现十八年的承诺。
法钵罩不住娘,雷峰塔也镇不住娘。
西湖水干,雷峰塔倒。
于废墟中,我看见娘对我嫣然一笑:“儿,是你回来了吗?”
亮点揭示
旧材活用,情感澎湃,是这篇文章给人的最大感受。
作者从熟悉的传说中选取了合题的片段,用第一人称的视角,恣意想象,给人一种陌生而亲切的感觉。
这样的组织很巧妙也很智慧,能给我们一点启示:材料的新颖不一定就得时尚、前沿,而是要合题、巧妙,并且要有创意地使用。
文章一气呵成,情感激荡。
我想应该是作者深深地融入了许士林的内心:真切地体会到十八年的思亲之苦,思亲之浓。
作者从平时的思念之感出发,去揣摩许士林的特性,注意到这个角色的身份和情感积淀,从而移情到自己身上,一笔一触都饱含深情,把那种眷恋和感念表达得真切强烈,感染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