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_刘禹锡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六上语文ppt课件18《浪淘沙》(其一)古诗

六上语文ppt课件18《浪淘沙》(其一)古诗
六上语文ppt课件 18《浪淘沙》(其 一)古诗
目录
•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原文与注释解析 • 意境欣赏与情感体 • 课堂互动环节
01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唐代文学概述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 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 一,唐诗成为代表。
01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 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展现了其豪 迈的气概和广阔的胸怀。
02
诗中的“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 牛织女家”一句,寄托了诗人对宁 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浪漫主义 的情怀。
读者自我感受分享
在阅读本诗时,我能够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和诗人的豪迈情怀,仿佛自己也置身 于那波涛汹涌的黄河之畔。
平仄相间
诗人在诗句中合理安排平仄声调,使诗歌在朗读时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如“九曲黄河万里 沙”一句中,“九”、“曲”、“黄”、“河”、“万”、“里”等字平仄相间,形成了优 美的节奏感。
句式变化
诗人通过运用不同的句式结构,打破了单一的叙述方式。如长短句的结合、整散句的交替等, 使诗歌在节奏上更加丰富多变。
创作背景及历史地位
《浪淘沙》是刘禹锡创作的组诗作品, 共九首,此为第一首。
该诗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被誉为代表刘禹锡豪放诗风的典范之 作。
创作于作者被贬夔州时期,通过描写 黄河万里沙砾,浪淘风簸自天涯的壮 阔景象,表达作者虽遭贬谪却心潮澎 湃的豪迈气概和豁达胸怀。
02
诗词原文与注释解析
原文呈现及朗读指导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 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 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思考问题
01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 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 该诗。
02
通过想象和联想,在脑 海中形成画面,深入体 会诗歌的意境美。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17张PPT).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17张PPT).ppt

结合背景资料, 你对刘禹锡有了什 么新的认识?
不惧挫折、勇 往直前、逆流而上 的豪迈气概。
再读诗句,读出黄河雄伟的气势,读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
联想
银河
传说
牛郎织女
体现了黄河之水好像从天而来 的雄伟气势;诗人不惧挫折、勇往 直前、逆流而上的豪迈气概。
跟学习伙伴有感情读全诗,边读边想画面吧!
18
单元主题
19 20
保护环境
21
学 习 要 求
18.古诗三首
唐代曲名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学习古诗的步骤 解诗题 知作者 明诗意 悟诗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被白居易称为“诗豪”。与柳宗元 交好,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并称“刘 白”。现存诗800余首。
性格刚毅,有豪猛之气; 其诗大都简洁明快,极富艺 术张力和雄健气势。
字正腔圆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想想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

歌曲
浪淘沙(其一)
qū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黄河

簸箕
九曲
黄河解读古诗
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滚动的样子。 颠簸
联想画面和声音,读出黄河的雄伟气势。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诗人看到眼前气势雄伟的黄河,他想到了什么呢?在
诗歌中圈画出相关词语。
径直而上 逆流而上
如今直上银河去, ? 同到 牵牛织女家。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共2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共23张PPT)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典故: 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 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相传每年农历 七月七日,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 译文:既然你是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 空,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 到牵牛织女家里做客吧。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 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 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长、弯曲、沙多。 波涛滚滚,气势磅礴。
由现实联想到神话,烘托 出黄河的雄伟气势。
全诗赏析
这首诗写实与想象相结合,描写与夸张相映照。 前两句写实,描写了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 “九曲黄河”,泥沙万里描其形,“浪淘风簸”绘 其声。好一派“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
这触发了诗人的豪情,从而产生了浪漫的想象。 使他从黄河想到天边,想到天上的银河,想到隔河 相望的牛郎、织女。后两句夸张地写黄河源远流长, 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和无穷的韵味。
学习目标
1会认1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片,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 涯 ” 字 的 “氵” 瘦 小 偏上,右部“厂”撇舒 展,横画长短错落。
辨 字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 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 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些诗歌 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 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 缠绵,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 (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无晴 (情)却有晴(情)”句为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其 诗结有《刘宾客集》。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3张PPT)
而这一切又激发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引发出无限的遐想。他的思 绪随着黄河的奔流,一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甚至触及那浩渺无垠的 银河。他想象着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深情地述说着他们之间的 爱情故事。最后两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调黄河的源远流 长,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让诗的韵味在读者心中久久回荡。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 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 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黄河、银河、牛郎织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织女家。” 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大胆的想象,想到了牛郎织女的 神话传说。
朗读古诗,想想诗人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 气势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长、弯曲、沙多。 波涛滚滚,气势磅礴。
由现实联想到神话,烘托 出黄河的雄伟气势。
全诗赏析
这首诗巧妙地将写实与想象、描写与夸张融为一体。前两行用写 实的手法,生动描绘了黄河那奔腾万里、气势磅礴的景象:“九曲黄 河”展现出泥沙滚滚的壮阔形态,“浪淘风簸”则描绘出波涛汹涌、 声音震天的动人画面。这一切仿佛都在验证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豪迈诗句,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磅礴的气势。
艺术特色欣赏
刘禹锡的《浪淘沙》在唐诗中独树一帜,以歌颂黄河为主题,展 现出别样的韵味。诗人站在洛阳的黄河之滨,目睹黄河的来去匆匆, 那黄水奔腾而至,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一个“沙”字巧妙地 将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裹挟大量泥沙,致使水色变得浑浊的特点刻 画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以水中沙砾沿途经受“浪淘风簸”的 形象描绘,表现出黄河水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彰显出它冲 击一切的磅礴势头。这种深邃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刘禹锡的 《浪淘沙》成为歌咏黄河的经典之作。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5张PPT).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5张PPT).ppt
18 古诗三首
天涯 生涯 天涯海角 无边无涯
黄莺
风簸
夜莺
莺歌燕舞
城郭 郭老师
苔藓
板闼 排闼 重闼
菜畦 春畦 畦田
天涯海角 黄莺
夜莺 城郭
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 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 又用为词牌名。
诗题溯源
浪淘沙是词牌名,隋唐燕乐大兴,文人善取乐入诗。中唐刘禹锡、白居易 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全唐诗》在词部中说 “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 为填词”。
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 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 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会昌 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 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 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 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 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 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 宾客集》。
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院,众多亭台楼 阁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时间角度:烟雨江南的空蒙迷离的美景。
江南深邃的文化底蕴,回味悠长。
春光明媚 深邃悠远
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题写
题解:本诗是诗人题写在杨骥家屋壁上的一首诗。
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 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 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 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 (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 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 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 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 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 称王文公。

《浪淘沙》ppt课件

《浪淘沙》ppt课件
语文A版 六年级 上册 第七单元
浪淘沙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具体内容
目录
CONTENTS
01 浪 淘 沙 02 【唐】刘禹锡 03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 04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 05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 06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
浪淘沙
01 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 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中的那个字作者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
2
“上”
3
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
4
如今直 银河去,
5
同到牵牛织女家。
6
到…
7
过…
8
去…
尝试推敲: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班钟声( )客船。
(来、去、到、见)
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动、皱、翻、起)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 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人的 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 多彩;读诗,能够品味古人的气节。让 我们多读诗,多积累!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的 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只 能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 织女家,寄托了啦。们心里对宁静的田园牧 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一号买的 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自然的美。
品用词,练语感
1
诗的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是
02 浪淘:
03 波浪淘洗。
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 (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 柳”。因参加永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绝 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的很有豪气,白居 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 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的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 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六年级上册语文 18 古诗三首课件(共28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 18 古诗三首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18、古诗三首
刘 禹 锡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 黄河 万里沙,浪淘 风簸 自天涯。
如今 直上 银河去,同到 牵牛 织女家。
这是一首描写 黄河 的诗。
读读《浪淘沙》(其一),说说你从哪里体会 到了黄河的磅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选择合适的诗句并阐述理由
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秋词》
①满目凄凉怜幽草 ②我言秋日胜春朝 ③垂首长叹难逍遥
补充诗句并阐述理由 乘舟侧畔_____,病树前头_______。——刘禹锡 莫道_______,为霞_________。 ——刘禹锡 ①千帆过 ②桑榆晚 ③尚满天 ④万木春
据《博物志》记载,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大夏,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 多月的艰辛跋涉,张骞终于抵达了黄河的源头——银河。在那里,他目睹了织 女与牛郎的美好生活,两人彼此依偎,共享着宁静而幸福的生活。这个场景让 张骞感到无比欣慰,他的努力和坚持终于换来了这个美好的结果。
这首诗以淘金者的口吻,深情地抒发了他们内心的情感 — 对于在 黄河边艰苦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尽管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所 处的天河静谧而美丽,而淘金者们却必须日复一日地在风浪和泥沙 中辛苦劳作。然而,诗中流露出的向往与憧憬却令人心生感动。他 们梦想着能够直达银河,与牛郎织女共享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这 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豪迈而直白的口语表达出来,散发出一种 不加修饰的、纯粹的美。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 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
同到牵牛织女家。 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

浪淘沙-刘禹锡上课PPT

浪淘沙-刘禹锡上课PPT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者简介
❖ 刘禹锡(772-842),字 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 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 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 “诗豪”之称。其代表作 品有《陋室铭》、《乌衣 巷》、《石头城》、《蜀 先主庙》、 《西塞山怀古》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后来叛军内部发生分裂,安禄山为儿子庆绪所杀。唐军联同回纥援
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
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
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Biblioteka 浪淘沙(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历史背景
❖ 安禄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诚,生性狡诈;由于得到玄宗和杨贵妃 的欢心,身兼范阳、河东、平卢三镇节使。安禄山见唐室政治腐败,武 备废弛,便于公元755年,以讨杨国忠为名,自范阳率兵南下,很快就 攻占了洛阳,自称大燕皇帝。第二年,唐军在潼关溃败,安禄山便长驱 直入长安。唐玄宗匆忙南逃,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随行的将士在 愤怒中杀死了杨国忠,又逼使玄宗绞杀杨贵妃,才肯继续起行,南下至 四川。同时,太子李亨逃往灵武(在今宁夏境内),在郭子仪、李光弼等 一班西北将领的支持下,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
• 浪的特点是汹涌,气势大,一浪接一浪,这 里指的是困难的来势很快,对人的打击很大, 而且是三番两次的;沙的特点是沉重,多,流 动的。说明了人一生遇到的困难很多,很沉重。 但句前的“莫”,表达了作者对待挫折的乐观 态度和勇敢面对,这两句话也是他对自己的自 勉。金指的是成功。这里写出作者认为困难就 是一种磨练,磨练过后总有一天能获得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 鹤排去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秋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之八》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屋里————————————,屋外——
——————————————————— —————。
背景资料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刘禹锡因参与 王叔文永贞革新而被贬为郎州刺史。一度奉诏还 京后,他又因赋诗《游玄都观》触怒当朝靠阿谀 逢迎上来的权贵而被贬为连州刺史,历任夔州、 和州刺史,被贬生活长达二十余年。本诗大概作 于821—824年间,正是刘禹锡被贬时期。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九曲曲黄河万里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了解典故
汉武帝指令张骞穷溯河源, 张骞乘槎而去,经月至一处, 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 布,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后 还至蜀中,方知已至牛郎、织 女二星座。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还。
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Nhomakorabea浪淘沙刘禹锡(772
年—842年),字 梦得,汉族,洛 阳人。唐代大儒 、哲学家、文学 家、诗人,有“诗 豪”之称。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