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_刘禹锡课件

合集下载

六上语文ppt课件18《浪淘沙》(其一)古诗

六上语文ppt课件18《浪淘沙》(其一)古诗
六上语文ppt课件 18《浪淘沙》(其 一)古诗
目录
•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 诗词原文与注释解析 • 意境欣赏与情感体 • 课堂互动环节
01
古诗背景与作者简介
唐代文学概述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 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 一,唐诗成为代表。
01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 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展现了其豪 迈的气概和广阔的胸怀。
02
诗中的“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 牛织女家”一句,寄托了诗人对宁 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浪漫主义 的情怀。
读者自我感受分享
在阅读本诗时,我能够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和诗人的豪迈情怀,仿佛自己也置身 于那波涛汹涌的黄河之畔。
平仄相间
诗人在诗句中合理安排平仄声调,使诗歌在朗读时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如“九曲黄河万里 沙”一句中,“九”、“曲”、“黄”、“河”、“万”、“里”等字平仄相间,形成了优 美的节奏感。
句式变化
诗人通过运用不同的句式结构,打破了单一的叙述方式。如长短句的结合、整散句的交替等, 使诗歌在节奏上更加丰富多变。
创作背景及历史地位
《浪淘沙》是刘禹锡创作的组诗作品, 共九首,此为第一首。
该诗在唐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被誉为代表刘禹锡豪放诗风的典范之 作。
创作于作者被贬夔州时期,通过描写 黄河万里沙砾,浪淘风簸自天涯的壮 阔景象,表达作者虽遭贬谪却心潮澎 湃的豪迈气概和豁达胸怀。
02
诗词原文与注释解析
原文呈现及朗读指导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 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 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思考问题
01
了解诗人的其他作品及 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 该诗。
02
通过想象和联想,在脑 海中形成画面,深入体 会诗歌的意境美。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8 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3张PPT)
而这一切又激发了诗人的浪漫情怀,引发出无限的遐想。他的思 绪随着黄河的奔流,一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甚至触及那浩渺无垠的 银河。他想象着牛郎织女隔河相望的情景,深情地述说着他们之间的 爱情故事。最后两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调黄河的源远流 长,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让诗的韵味在读者心中久久回荡。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 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 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黄河、银河、牛郎织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织女家。” 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大胆的想象,想到了牛郎织女的 神话传说。
朗读古诗,想想诗人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 气势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长、弯曲、沙多。 波涛滚滚,气势磅礴。
由现实联想到神话,烘托 出黄河的雄伟气势。
全诗赏析
这首诗巧妙地将写实与想象、描写与夸张融为一体。前两行用写 实的手法,生动描绘了黄河那奔腾万里、气势磅礴的景象:“九曲黄 河”展现出泥沙滚滚的壮阔形态,“浪淘风簸”则描绘出波涛汹涌、 声音震天的动人画面。这一切仿佛都在验证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豪迈诗句,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磅礴的气势。
艺术特色欣赏
刘禹锡的《浪淘沙》在唐诗中独树一帜,以歌颂黄河为主题,展 现出别样的韵味。诗人站在洛阳的黄河之滨,目睹黄河的来去匆匆, 那黄水奔腾而至,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一个“沙”字巧妙地 将黄河流经黄土高原,裹挟大量泥沙,致使水色变得浑浊的特点刻 画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以水中沙砾沿途经受“浪淘风簸”的 形象描绘,表现出黄河水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彰显出它冲 击一切的磅礴势头。这种深邃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刘禹锡的 《浪淘沙》成为歌咏黄河的经典之作。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5张PPT).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25张PPT).ppt
18 古诗三首
天涯 生涯 天涯海角 无边无涯
黄莺
风簸
夜莺
莺歌燕舞
城郭 郭老师
苔藓
板闼 排闼 重闼
菜畦 春畦 畦田
天涯海角 黄莺
夜莺 城郭
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 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 又用为词牌名。
诗题溯源
浪淘沙是词牌名,隋唐燕乐大兴,文人善取乐入诗。中唐刘禹锡、白居易 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全唐诗》在词部中说 “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 为填词”。
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 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 之称。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会昌 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刘 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 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 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 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 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 宾客集》。
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院,众多亭台楼 阁掩映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时间角度:烟雨江南的空蒙迷离的美景。
江南深邃的文化底蕴,回味悠长。
春光明媚 深邃悠远
杨骥(字德逢)的别号。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的邻居。
题写
题解:本诗是诗人题写在杨骥家屋壁上的一首诗。
走进作者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 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 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 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 (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 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 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 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 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 称王文公。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7.古诗三首《浪淘沙》刘禹锡 (共25张)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17.古诗三首《浪淘沙》刘禹锡 (共25张)

虚指,形容黄河弯弯曲 曲的地方很多。
九曲黄河万里沙,
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弯弯曲曲的黄河夹带 着大量泥沙。
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波浪淘洗。簸:颠簸。
浪淘风簸自天涯。
天边
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汹涌,从天边 一直来到这里。
“九曲”点明黄河弯 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写出了泥沙之多。
天边。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牵牛:传说中的牛郎。织女: 传说中天上的仙女。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夹带着大量泥沙,黄河卷着泥沙, 风浪汹涌,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如今我想沿着黄河滚滚 的波涛,直上浩渺的银河,和传说中的古人一同到牛郎和 织女的家里做客。
运用:查一查本课三首诗中运用到的典故,仔细读一读,体会作 者表达的情感。
➢ 说说《浪淘沙(其一)》是怎样写出黄河的磅礴气势的。
古诗前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通 过“九曲、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写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奔腾而来的磅礴 气势。
这是课后第2题哦!
课文结构
九曲黄河万里沙
写实
浪淘风簸自天涯
多音字:辨析

读bǒ的时候,是“用簸箕盛粮食等上下颠动, 扬去糠粃尘土等物”的意思。如:簸谷。 读bò的时候,是“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 敞口”的意思。如:簸箕。
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 黄河 万里沙,浪淘 风簸 自天涯。
如今 直上 银河去,同到 牵牛 织女家。

(六上)语文教学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六上)语文教学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5.好在身体依然健康,精力依然充沛, 在中年, 在老年 ,你仍 会在自 己的脸 庞上刻 下饱经 风霜的 印痕,时 光仍会 在你的 履历中 重重地 绘下一 幅图画 。

6.苹果落地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现象,其 现象背 后也始 终包含 着万有 引力的 本质。 但只有 牛顿最 先透过 现象看 到了本 质。透 过现象 看本质, 这需要 背景知 识的储 备,更需 要积极 的持恒 的思维 状态。

2.只要不必希求太多——向朋友、向爱 情,尤 其是向 生活。 是否记 得?我们 曾经多 么专注 地设计 美妙的 未来,我 们是如 何细致 地描绘 多彩的 前途, 然而,尽 管我们 是那样 固执、 那样虔 诚、那 样坚韧 地等待, 可生活 却以我 们全然 没有料 到的另 一种面 目呈现 于面前 。

• 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 • 谗言:毁谤的话 • 迁客:被贬职调往边远地区的官 • 漉:水慢慢地渗下
•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 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 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千遍 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 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问题:诗中有什么意象?他们的作用是 什么?
——刘禹锡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 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
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 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 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 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 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 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 司马(今湖南常德)。
(六上)语文教学课件第17课 古诗三首 浪淘沙|部编版 (共12张PPT)

《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13张PPT)

《18古诗三首浪淘沙》课件(共13张PPT)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不仅了解了古诗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还领悟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 特殊情感和自豪感。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古诗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历史价值。
课后小结
2
课 后 小 结
在反思过程中,我认为我在理解古诗的情感和意境方面还需要加强。我会通过多阅读、多学习来 提高自己的古诗阅读和理解能力,特别是要注重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看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到 浪淘风簸自天涯。
想 如今直上银河去, 象 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者者,见 年之八月浮搓茶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 阁于搓上,多备粮,乘搓而去。十余日中,犹 观星月日晨,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蚤夜。去 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这 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者次饮之。牵 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 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访严君平则知之 夕。……因还如期。后至蜀访严君平。曰‘某 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 到天河时也。
对于未来的学习,我希望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古诗所 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我能够在古诗阅读和理解方面取得更大 的进步,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祖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下课!
同学们再见 !
授课老师:
时间:2023年9月9日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浪 淘 沙
此 处
➢ 新课导入

以 修
➢ 可以编辑修改 ➢ 最新 2023-2024学年


六年级语文上册《浪淘沙》课件

以下为备用PPT母版与图标和背景图供使用(原创)

《浪淘沙》古诗三首PPT课件

《浪淘沙》古诗三首PPT课件

“鸟” 末横要长
课后作业
1. 背诵古诗。 2. 根据古诗发挥想象,自由编写 故事。情节合理,语言要生动。
板书设计
浪淘沙(其一)
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读诗歌的第三、四句,读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
感知方法
思考讨论:朗读诗歌,作者是怎样写出黄河的 气势雄伟的?
1. 直接描写,写出长、弯多、沙多等; 2. 由现实联想到神话故事,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诗歌。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思考:这是一首描写____的诗?
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淘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回忆《牛郎织女》的故事, 并简单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
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 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 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
浪淘沙
-.
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 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 的气势。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 《浪淘沙》。
作者简介
刘禹锡 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 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 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他性格豪迈, 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写得很有豪气, 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代表作 《陋室铭》《竹枝词》《天论》 《浪淘沙》等。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ppt课件

《浪淘沙》ppt课件

拓展词境
深化情感表达
《浪淘沙》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慨和人生哲理,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对 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浪淘沙》以其广阔的视野和深沉的 情感,拓展了词的境界,使词这种文 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元。
历代文人的评价
苏轼赞誉不已
苏轼曾评价《浪淘沙》“卷起千 堆雪”,形象地描绘了词中描绘 的波澜壮阔的景象,并对其文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格和表达方式可以为现代 文学创作者提供借鉴,丰 富文学表现手法。
文学主题拓展
《浪淘沙》所表达的历史 沧桑、人生感慨等主题可 以启发文学创作者对现实 生活的思考和反思。
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
音乐创作灵感
《浪淘沙》的诗意和韵味可以为音乐创作者提供灵感,创作出具 有文学底蕴的音乐作品。
唐代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浪淘沙》的创作得以产生,并 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个人背景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豪放、豁达、 清新脱俗而著名。《浪淘沙》是刘禹锡的代表作之一,表 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刘禹锡在创作《浪淘沙》时,正值他被贬官之后,经历了 人生的大起大落。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 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
内容
该作品主要描绘了黄河雄伟的形象, 赞颂了祖国的壮丽河山,表现了作者 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同时反映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境
通过描绘黄河雄浑的气势和壮阔的景 象,作品展现出一种恢宏、豪迈、壮 美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和心灵震撼力。
诗词的修辞手法
比喻
将黄河比作巨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黄河的气势和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还。
1
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浪淘沙
2
刘禹锡(772年
—842年),字梦得 ,汉族,洛阳人。唐 代大儒、哲学家、文 学家、诗人,有“诗 豪”之称。
3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11
屋里————————————,屋外——
——————————————————— —————。
12
背景资料
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 永贞革新而被贬为郎州刺史。一度奉诏还京后,他又因 赋诗《游玄都观》触怒当朝靠阿谀逢迎上来的权贵而被 贬为连州刺史,历任夔州、和州刺史,被贬生活长达二 十余年。本诗大概作于821—824年间,正是刘禹锡被贬 时期。
4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5
九曲黄河九万曲里沙 万里
6
7
浪淘风簸自天涯
8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9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0
了解典故
汉武帝指令张骞穷溯河源, 张骞乘槎而去,经月至一处, 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 布,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后 还至蜀中,方知已至牛郎、织 女二星座。
16
《浪淘沙》
刘禹锡
洛水桥边春日斜, 碧流轻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疾, 惊起鸳鸯出浪花。
1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8
1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 鹤排去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秋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之八》
14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15
《浪淘沙》
刘禹锡
八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