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整理学题库-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合集下载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考研历年真题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考研历年真题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考研历年真题20001、准结晶结构:腈纶在内部大分子结构上很独特,成不规则的螺旋形构象,且没有严格的结晶区,属准结晶结构。

2、纤维的流变性质: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

3、多重加工变形丝:具有复合变形工序形成的外观特征,将其分解后可看到复合变形前两种纱线的外观特征。

20011、织物的舒适性:织物服用性能之一,是指人们在穿着时的感觉性能。

狭义的舒适性是指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维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以及表面性能对舒适性影响很大。

广义的舒适性除了包括上述屋里因素外,还包括心理、生理因素。

2、机织物的紧度:紧度:纱线的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

有经向紧度E T,纬向紧度E w和总紧度E z之分。

3、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

特数制捻系数at=Tt 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 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4、高聚物热机械性能曲线:将非晶态高聚物在不同的温度作用下,测量纤维的伸长变形和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分别得到变形-温度曲线和模量-温度曲线,也称热机械曲线。

20021、热定型:就是利用合纤的热塑性,将织物在一定张力下加热处理,使之固定于新的状态的工艺过程。

(如:蒸纱、熨烫)2、转移系数:衡量混纺纱中不同品种的纤维在截面上向外或向内分布程度指标M>0 表示这种纤维向纱的外层转移,M↑表示向外转移程度越大,M=100% ,表示两种纤维在纱的断面内完全分离; M=0 混纺纱中纤维呈均匀分布M<0 纤维向内转移,M↑表示向内转移程度越大,M=-100% 纤维集中分布在纱的内层。

3、随机不匀:纱条中纤维根数及分布不匀,称随机不匀或极限不匀。

纺织品后整理复习题

纺织品后整理复习题

第一章:常用纺织纤维的结构和主要性能能1、纤维素大分子的化学组成是什么?简述纤维素纤维的主要性能。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是由 3 - D -葡萄糖剩基,彼此以1, 4苷键联结而成.聚合度n:天然纤维的聚合度一般较高.一般条件下,聚合度越低,纤维强度越低,湿强度也越低,脆性较明显•纤维素大分子结构特点:纤维素大分子具有还原性,但大分子链较长,端基还原性不明显;中间每环上有三个自由羟基,能起酯化、醚化反应;纤维素大分子中的苷键对碱的稳定性较高,在酸中易发生水解,使纤维强度降低;羟基在分子间和分子内形成氢键。

纤维素的主要化学性质:①与碱作用:苷键对碱比较稳定②与酸作用:纤维素纤维遇酸后,手感变硬,强度严重降低,因为酸对苷键的水解起了催化作用③与氧化剂作用:易受氧化剂的作用生成氧化纤维素,使纤维变性,受损,强度下降,所以用氧化剂漂白时,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条件,保证织物和纱线强度。

2、什么是纤维素共生物?在染整加工前为什么要去除它?纤维素共生物:在棉纤维生长过程中起保护作用的物质,以及代谢过程中生成的杂质,与纤维素共生共长。

主要有:果胶,含氮物质,蜡状物质,天然色素,棉籽壳。

共生物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影响纤维的吸水,染色,白度的性能,因此,在染整加工前处理中需要去除,以满足染整加工与服用的需要。

3、蛋白质大分子的化学组成是什么?常用的蛋白质纤维有哪些,分别叙述其主要性能。

元素组成:主要有碳、氢、氧、氮,少量的硫、磷等元素。

氨基酸的组成: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羊毛纤维的主要性能:1、可塑性:指羊毛在湿热条件下,可使其内应力迅速衰减,并可按外力作用改变现有形态,再经冷却或烘干使形态保持下来。

2、热作用:羊毛耐热性差,在加工和使用中要求干热温度小于70C 3、水和蒸汽作用:①具有较强得吸温作用,在相对湿度60〜70%时,含水杂达15〜18%,且吸湿后溶胀,各向异性,强度下降。

②在沸水和蒸汽中,纤维受到得溶胀更为剧烈。

东华大学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期末考试试题样本

东华大学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期末考试试题样本

1.生态纺织品:是指纺织原料获取、纤维制造、纺织印染等后整顿加工、最后使用废弃解决等一系列过程中,不产生或最低限度地减少对环境污染,对人体无害、有益健康纺织品。

2.Oko-Tex将产品按最后用途分为四类:产品分类I:婴儿用产品。

婴儿用产品是指除了皮革服装之外所有用于制作婴儿或直至两岁小朋友用品产品、基本材料和辅料。

产品分类11:直接与皮肤接触产品。

直接与皮肤接触产品是指那些穿着时大面积与皮肤直接接触产品,如制服、衬衣、内衣等。

产品分类III:不直接与皮肤接触产品。

不直接与皮肤接触产品是指那些穿着时只有小某些直接与皮肤接触产品,如充填材料、衬料等。

产品分类IV:装饰材料。

原则所述装饰材料是指涉及原材料和辅料在内所有用于装饰,如台布、墙面覆盖物、家具布、窗帘、室内装饰织物、地毯和床垫等产品。

3.GB18401将产品分为三类:A类:婴幼儿用品;B类:直接接触皮肤产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产品。

1. 在仿制一种新型功能性涂层面料时,但愿理解这种织物表面涂层是什么物质,可采用什么技术进行测试?测试时采用什么办法?(10分)答:采用技术:红外光谱分析;测试设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采用办法:衰减全反射法。

红外光谱是一种选取性吸取光谱,普通是指有机物分子在一定波长红外线照射下,选取性地吸取其中某些频率光能后,用红外光谱仪记录所得到吸取谱带。

红外光谱分析是研究物质分子构造与红外吸取间关系一种重要手段,可有效地应用于分子构造分析,它在高聚物构造测定方面得到越来越来广泛应用,是高聚物表征和构造性能研究基本手段之一。

衰减全反射法,简称ATR,该法也称为内反射光谱法,简称IRS。

该法原理是:当一束光线由光密介质(全反射晶体)进入光疏介质(试样)时,如果入射角不不大于临界角,则这一束光线在界面上产生全反射。

在全反射过程中,光束会稍穿入反射表面后再反射出来,反射表面吸取红外光,因而这种全反射事实上是衰减,一次衰减全反射吸取能量很小,所得光谱吸取谱带很弱,为了增强吸取谱带,必要增长全反射次数,即多次衰减全反射。

(98-0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98-0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招生专业:针织工程考试科目:纺织材料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 差别化纤维:非常规生产得到的具有特殊性能的化学纤维的总称。

如异形纤维,高吸湿纤维,抗起毛起球纤维以及仿天然纤维,易染色纤维等。

它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化学纤维,能改善常规化纤的纺织、印染与使用性能。

2. 捻系数:结合纱线细度表示加捻程度的相对指标,无单位。

特数制捻系数为纱线公制捻度与纱线特数平方根的乘积。

3. 羊毛缩绒性:羊毛在湿热及化学试剂作用下,经机械外力反复挤压,纤维集合体逐渐收缩紧密,并相互穿插纠缠,交编毡化。

这一性能称为羊毛缩绒性。

4. 交织物:用两种不同纺织纤维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

5. 极限氧指数: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6. 织物紧度:织物中经纬纱线所覆盖的面积与织物总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7. 复合纤维: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型。

8. 网络丝:将高速气流垂直间歇地射向喂入的长丝,使单丝之间互相纠缠和缠绕从而增加丝束抱合性,这种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丝成为网络丝。

9. 花式纱:由芯线、饰线和包线捻合而成。

10. 纤维的蠕变与松弛:一定温度下,拉伸变形保持一事实上纺织材料内的应力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少的现象叫松弛;在一定温度下,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叫蠕变。

二、问答与计算题1. 何谓纤维的初始模量?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测量?(10分)答:纤维的初始模量E是纤维负荷—伸长曲线上起始一段直线部分的斜率或伸长率为1%时对应的强力。

其大小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变形的难易程度,它反映了纤维的刚性。

E越大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不易变形,刚性较好,其制品比较挺括;E越小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容易变形,刚性较差,其制品比较软。

2. 试述棉与低强高伸涤纶混纺时,随着涤纶含量的增加,其混纺纱强力、吸湿性、耐磨性、耐污性、抗熔性有什么变化?为什么?(15分)(注:棉与低强高伸涤纶的拉伸曲线如下:)答:棉的断裂强力低,断裂伸长小,初始模量大,断裂功小。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 模拟计算题及答案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 模拟计算题及答案

计算题参考答案(1)1. 公制支数为5500的棉纤维,合多少分特?直径为多少?(已知棉纤维密度:1.54g/cm 3)10000dt mN N =;N dt =10000/5500≈1.82(dtex ) m d N γ≈12.265500 1.54d ≈=⨯(μm )2. 1.5旦的丙纶与2旦的涤纶哪个粗?为什么?(已知纤维密度:涤纶为1.38g/cm 3、丙纶为0.91g/cm 3)1.5 1.381.1>10.912D D d N d N γγ=⋅=⋅≈丙丙涤丙涤涤;故丙纶粗。

3. 一批腈纶重1000kg ,取50g 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9.2g ,求该批腈纶的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0%) 回潮率:05049.2100%100% 1.6%49.2G GW G --=⨯=⨯= 公定重量:049.2(1)1000(1 2.0%)1003.68()50kk GG W kg =⨯+=⨯⨯+= 4. 计算55/45棉/涤混纺纤维的公定回潮率。

10.5511.10.450.4 6.29(%)n k i i i W bW ===⨯+⨯=∑计算题参考答案(2)5. 今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进行纤维强伸度测定,测试条件与结果如下:公制支数为5800的棉纤维单强为4.5gf ,断裂伸长为1.2mm ,夹持距离为10mm ;2旦51mm 的涤纶纤维单强为9.6gf ,断裂伸长为6.2mm ,夹持距离为20mm 。

问:这两种纤维的相对强度(cN/dtex )、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应力(N/mm 2)各为多少?(其中棉纤维的γ=1.54g/cm 3,涤纶纤维的γ=1.38g/cm3) (1)棉纤维1kgf =9.8 N =980 cN ;4.5gf =4.5/1000×980=4.41 cN ;N dt =10000/N m =10000/5800=1.72 dtex ; P dt =P b /N dt =4.41/1.72=2.56 cN /dtex ;00 1.2100%100%12%10b b l l l ε-=⨯=⨯=; 64101m d N πγ⨯=⋅ 2622101000000111.96()0.000112()45800 1.54m d A m mm N πμγ=====⨯;σb =P b /A =0.0441/0.000112=393.75 N /mm 2;(2)涤纶纤维9.6 gf =9.6×980/1000=9.41 cN ;N dt =10/9×N D =10/9×2=2.22 dtex ; P dt =P b /N dt =9.41/2.22=4.24 cN /dtex ;00 6.2100%100%31%20b b l l l ε-=⨯=⨯=; 34109DN d πγ⨯=⋅ ; 32221010002144.30()0.000144()499 1.54D N d A m mm πμγ⨯=====⨯ σb =P b /A =0.0941/0.000144=653.47 N /mm 2;计算题参考答案(3)6. 假设一高聚物的力学模型为Maxwell 模型,试求其本构关系,并讨论在加载条件σ = k t 下的初始模量。

(99-0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99-0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纺织工程考试科目:纺织材料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纤维的两相结构:纤维的微结构,同时存在结晶态与非晶态两种形式。

结晶态与非结晶态相互混杂的结构称为两相结构。

一般认为线型大分子上一部分链段形成晶体结构,一部分链段形成非晶态结构,一个纤维分子穿过很多微晶体,两相结构的模型有缨状微胞结构、2.:表示二级原棉,手扯长度为29cm,锯齿白棉。

3.纺织材料的耐疲劳性能:纺织材料在较小外力,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塑性变形不断积累,当积累的塑性变形值达到断裂伸长时,材料最后整体破坏的现象。

4.非织造布:由纤维层(定向或非定向铺置的纤维网或纱线)构成,也可再结合其他纺织品或非纺织品,经机械或化学加工而成的制品。

5.哈密尔顿转移指数M:衡量混纺纱中不同品种的纤维在截面上向外或向内颁布程度的指标。

6.变形丝:化纤原丝在热和机械作用下,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性而呈现蓬松性伸缩性的长丝纱,称为变形丝或变形纱。

包括高弹变形丝、低弹变形丝、空气变形丝、网络丝。

7.热机械性能曲线:高聚物受力变形或初始模量等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8.织物风格:(广义)织物本身所固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触觉、视觉、听觉)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狭义)织物的某种物理机械性能通过人手的触觉所引起的综合反应(手感)。

9.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合成纤维是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作为原料制成的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如涤纶、锦纶6、锦纶66、腈纶等。

再生纤维是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制成的化学组成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如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等。

10.克罗(Clo)值:在室温21℃,相对温度小于50%,气流为10cm/s(无风)的条件下,一个人静坐不动,能保持舒适状态,此时所穿衣服的热阻力为1克罗值。

CLO越大,则隔热,保暖性越好。

纺织品整理学复习题

纺织品整理学复习题

1、水对染整加工质量有什么影响?煮练:①钙、镁盐与烧碱反应,生成沉淀,浪费烧碱,形成钙斑,影响手感、光泽。

②硬水煮练,织物的毛效会降低。

③铁盐会使织物泛黄,产生锈斑。

④真丝精炼:钙、镁盐与肥皂反应,生成沉淀,浪费肥皂,影响手感、光泽. 漂白:①金属离子催化双氧水的无效分解、纤维脆损,布面形成破洞。

易使漂后的织物发黄.染色:①硬水染色,易使一些染料和助剂沉淀,产生色斑、染色不匀、鲜艳度下降。

②水中金属离子会使活性染料发生色变或者溶解度降低,电导率高,活性染料上染速率快,上染不匀,产生色渍。

③碱性条件下,染料会固着,染花④影响产品色牢度柔软处理:钙、镁盐与含硬脂酸的柔软剂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沉淀,沉积在织物上对锅炉的影响:耗能增加,易引起锅炉的爆炸和腐蚀。

2、染整厂对水质的具体要求有哪些?(1)无色、透明、无臭;(2)pH=6.5~7.4;(3)总含固量≤100ppm;铁、锰离子含量<0.1ppm;灰分含量40~60ppm;氧化铁含量≤0.05ppm;氯含量≤10ppm;有机物含量≤6ppm(4)硬度<60ppm;(5)浊度<3;(6)色度<43、水的软化方法有哪些?①石灰-纯碱法:氢氧化钙去除碳酸(氢)盐,碳酸钠去除非碳酸(氢)盐Mg(OH)2、CaCO3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软化程度不高②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等交换水中钙、镁等水溶性的离子,降低水的硬度;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交换水中的各种阳离子,如Ca+2、Mg+2离子等;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交换水中的各种阴离子,如SO4-2、OH-等;③软水剂添加法:常用软水剂: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软水剂B)、氨三乙酸钠(NTA)(软水剂A)沉淀法:磷酸三钠、纯碱。

原理:与钙、镁离子反应,生成沉淀络合法:六偏磷酸钠、EDTA、NTA。

原理:与钙、镁离子形成水溶性络合物4、以常压平幅连续轧漂为例,制订一个棉织物漂白工艺,并说明双氧水漂白时需要加入哪些助剂?工艺流程、条件:浸轧漂液(带液率90%)---汽蒸(95-100℃,45-60min)----水洗工艺处方:30%H2O2 10-40g/L,NaSiO、35-10g/L,渗透剂1-2g/L,pH=10.5-10.8 稳定剂、渗透剂。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真题名词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真题名词

1.纺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4)2.纤维的尺寸与性能(14)30.羊毛的品质支数(05,01)31.大分子的柔曲性(05)32.棉纤维的丝光处理(05)33.标准重量(05)34.纤维的热收缩(05)34.纤维的热收缩(05)35.羊毛的缩绒性(04)36.玻璃化温度(13,04,01,00)37.品质长度及短绒率(07)38.分子间引力(06)39.拉伸弹性恢复率(06)40.差微摩擦效应与毡缩性,粘滑现象,伪浸润现象(14,13,11,10,09,08)41.纺织材料的耐光性与光照稳定性(08)8.短∕短及短∕长复合纺纱(07)9.纱条的内不匀与外不匀(14)10.捻系数(01,00)8.织物结构相和织物组织(10,14)9.织物的耐热性及热稳定性(10,09,07)10.线圈排列密度和未充满系数(07,08)11.织物的耐久性(07)名词解释:1.纺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4)2.纤维的尺寸与性能(14)3.纤维在纱中的转移与分布(12)4.再生纤维素纤维(06,03)再生纤维素纤维——是指用木材、棉短绒、蔗渣、麻、竹类、海藻等天然纤维素物质制成的纤维。

如粘胶纤维、Modal纤维、富强纤维、铜氨纤维、醋酯纤维、竹浆纤维、Lyocell纤维等。

(P14)5.差别化纤维(05)差别化纤维——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状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P27)6.再生纤维(03)再生纤维——以天然高聚物为原料制成浆液其化学组成基本不变并高纯净化后制成的纤维。

(P14)7.纳米,纳米尺度和纳米纤维,纤维,纤维的形态结构及原纤(13,11,09,08,07)纳米——是长度单位,原称微毫米,就是米(就是十亿分之一米),即毫米(100万分之一毫米)。

纳米尺度——长度在1~100nm范围内的尺寸。

纤维——通常是指长宽比在10数量级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有连续长丝和短纤之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物质中,哪一种物质加入水中不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氯化钠。

2.在两种染料进行拼色时,应该满足下列哪种条件——半染时间相同。

3.印花泡泡纱是通过印花的方法将织物局部进行化学处理,使之收缩,未处理出边形成凹凸泡泡,可以选择下列方法进行处理——印碱法4.在硫化染料染色时,下列试剂中,哪种试剂没有防脆功能——NaCl5.采用活性染料,下列哪种混纺织物能获得双色效果——毛/麻混纺织物6.要使水或油滴在固体表面呈珠状,则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固体表面张力小于液体表面张力7.下列纤维中,结晶度最大的是——麻8.构成麻纤维的主体是——次生胞璧9.下列哪种前处理不能应用碱性环境——亚氯酸钠漂白10.下列整理中,不属于机械整理的是——树脂整理11.棉织物煮练时,加入亚硫酸钠有几种作用,下列哪个过程不会发生——氧化棉织物12.毛织物以平幅状态在一定张力、压力下,在热水中加工处理的过程称为——煮呢13.根据软、硬水的原理下列几种水中是软水的是——蒸馏水14.有一种羊毛纤维,在溶液pH=7,5,3时,分别在溶液中测出带有负、中性、正电荷,由此判断该县委的等电点为——pH=515.棉织物的漂白处理中,用含氯漂白剂漂白后,棉织物必须——脱氯处理16.下列哪种处理能使毛织物表面产生一层绒毛,以遮盖组织、获得丰满、柔软手感——缩呢17.棉织物拉幅(定幅)整理加工属于——物理机械方法18.在蓝色织物上,印上某种色浆,处理后洗去,色浆处显白的印花方法称为——拔白印花19.酶退浆对下列哪种上浆物质起分解作用——淀粉20.染色过程中,需要用冰冷却的燃料是——不溶性偶氮染料21.雨水落在经下列哪种拒水剂改姓的棉织物上,哪种拒水效果最好——有机氟拒水剂22.分散染料与涤纶之间主要靠下述哪种力结合——范德华力23.要得到混色纱线,可以从下面什么途径得到——散纤维染色24.漂白整理中下列哪种描述是不正确的——氯漂官采用沸漂25.活性染料在纤维上固色的化学药剂是——碱26.还原性燃料需在强碱性的强还原剂中生成隐色体而溶解,此强还原剂是——保险粉27.强酸浴酸性染料与蛋白质纤维分子间引力主要是——电荷引力28.在涤棉色纱纱织物的印花过程中将棉纤维烂去的化学药剂是——酸29.涂印花染料时,用乳化糊增稠对织物下列哪种性能影响最大——柔软手感30.现有一种涤粘混纺织物需进行印花,下列哪一组染料可能不被用——分散/阳离子染料31.天然原棉中的色素主要存在于——胞腔32.印花时需借助粘合剂将不溶性颜料黏着在纤维上的方法称——涂料印花33.下列物质中,哪个是两性表面活性剂——RNHCH2CH2COOH34.表面张力使纯液体表面积有——收缩趋势35.下列表面活性剂中,HLB值最大的是——C12H25O(CH2CH2O)20H36.棉织物退浆、煮练、漂白三工序都可能用到下列试剂中的哪种——NaOH37.丝织物一般用下列哪种漂白剂漂白——H2O238.晴纶易被阳离子染色,主要是因为其——有阴离子基团39.下列染料中,通过化学反应能与纤维形成共价键合的染料是——不溶性偶氮染料40.下列试剂中,哪种试剂没有软化水的功能——NaCl41.下列合成纤维中,吸湿性最高的纤维是——锦纶42.在染色过程中,决定染色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扩散43.下列试剂中,哪种试剂对织物没有漂白作用——纯碱44.现有一棉/尼龙混纺织物,下列那组染料可能不被选用——活性/酸性染料45.下列合成纤维中,能通过氨基(-NH2)结合而用酸性染料染得一定深色的纤维是——锦纶46.在印有色浆的织物上染蓝色,处理后洗去色浆能使织物印花部分呈现红色的印花工艺是——色防印花47.直接染料染色棉织物时,固色处理时不用下列那种组织——ZnSO448.羊毛可以用酸性染料染色是因为羊毛——耐酸、-NH3+多49.有一低能表面,界面张力为30mN/m,下列哪个溶液或液体在其表面上接触角最大——纯水50.棉织物丝光后,能取得好的效果,但下列哪种结果是错误叙述——化学反应减弱51.亚氯酸钠(NaClO2)漂白时主要是下列哪种物质起漂白作用——ClO252.用载体染色法时,分散染料染涤纶的温度可降至——100℃53.蛋白质纤维具有两性性质是因为其蛋白质高分子——具有许多氨基和羧基54.下列那种退浆剂对棉织物退浆后的退浆液的粘度会比较高——碱55.棉织物柔软整理时,下列哪种试剂不是柔软剂——Na2SO456.现有下列四种已除尽油剂的纯净纤维,最不易在其表面上被纯水润湿的是——玻璃57.下列调原糊的糊料中,能在活性染料印花中有最佳印花效果的是——海藻酸钠58.导致棉织物缩水的因素下列哪种不包括在内——棉织物松弛加工59.下列那种纤维不具有β-D-葡萄糖剩基为单元相连接形成的高分子化学结构——蚕丝1.强酸均能水解粘胶,棉,麻等纤维素纤维,但水解速率的大小不同,相同水解条件下,粘胶水解最快,麻水解最慢。

2.纤维素纤维不耐酸,因为酸能水解大分子链中的苷键。

蛋白质纤维不耐碱,主要是由于碱能水解蛋白质分子链中的钛键。

3.在ph=2溶液中,羊毛带正电,在ph=10溶液中,羊毛带负电荷。

4.棉织物退浆主要是去除大部分的浆料、油剂(或杂质)。

精炼的目的主要是去除大部分残留的天然杂质,漂白的目的是在保证纤维不受明显损伤的前提下,破坏色素,赋予织物必要和稳定的白度。

5.次氯酸钠溶液常用有效氯来表示,其定义是指次氯酸钠加酸后释放出氯气的数量。

6.按照纺织品整理效果的耐久程度,可将整理分为暂时性整理、半耐久性整理、耐久性整理三种。

按整理加工工艺性质可分为机械整理,化学整理,机械和化学联合整理三种,按整理要求或用途可分为一般整理和特种整理。

7.分散染料的染色方法有以下几种,即加入一些药剂使涤纶结构松散,能在100度就上染纤维,这种染色方法称为载体法。

另一种是提高染色温度,这样既可以使纤维大分子结构松散,又可以使染料分子动能增加,有利于加速染色这种方法称为高温高压法。

8.不溶性偶氮染料是有色酚和色基在纤维上偶合而成,由于偶合需要较低的温度,故其又被称其为冰染染料。

偶合时,ph值范围根据其偶合能力大小而定,偶合能力大,ph大。

9.印花原糊是具有一定粘度的亲水性分散体系,是染料,助剂溶解或分散的介质并且作为载递剂把染料和化学品传递到织物上去,防止花纹渗化。

当染料固色后,原糊从织物上洗去。

10.国产染料命名采用三段命名法,现有染料名称为“活性红3R50%”,各表示染料的冠称,色称,尾称和力份。

11.在强酸性染料染羊毛时,加Na2so4起缓染作用,加硫酸调节染料的ph值,在中性浴的酸性染料染羊毛时,加Na2So4起促染作用,加硫酸铵调节染料的ph值。

12.棉织物煮练以NaOH为主练剂,另外还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亚硫酸钠盐,硫酸钠等为助练剂。

13.在一般染料加工时,如无软水供应,而不得不采用硬水时,可以在硬水中加入一些软水剂,如纯碱,磷酸三钠,六偏磷酸钠,EDTA可大大降低水的硬度。

14.纤维的化学性能主要由分子结构决定,但受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二方面结构因素的影响。

15.防染印花中,物理防染剂是蜡,油脂,树脂,浆料和颜色等,化学防染剂是酸,碱,还原剂和氧化剂。

16.自由体积模型是对疏水性纤维提出的,它在水中溶胀性小,上染温度较高,自由体积模型说明纤维结晶,如结晶度,取向度会影响纤维染色。

17.生丝或丝织物在脱胶后会造成较大的失重率,大约23%,为了弥补重量损失,可以对丝织物进行增重整理。

18.酸性媒染染色时,根据媒染剂和染料处理织物的次序分为预煤染法,后媒染法和同浴媒染法。

19.天然纤维中,属于蛋白质纤维主要有羊毛和蚕丝。

他们分子结构的共同点在于主肽链,不同在于侧基R,组成元素主要差异在于羊毛含有硫元素。

20.纤维发生异向溶胀是指水中,纤维横向直径增大率比众向增大率大得多。

推测其产生原因是纤维分子沿纤维纵向排列,横向主要是分子间堆砌,水破坏分子间力,使距离拉开。

21.纤维化学性能主要由分子结构决定,但受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二方面结构因素影响。

棉、麻、粘胶们吸收染料速率不一样,是因为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不一样22.纤维素纤维耐酸性与耐碱性比差,遇还原剂稳定,遇氧化剂分子被氧化而强力损伤。

23.蛋白质纤维等电点:溶液中纤维所带净电荷值为0时溶液的ph值,在ph=2的溶液中,羊毛带正电荷,ph=10,羊毛带负电荷,羊毛三硫键虽是共价键,但属于稳定构型的的副键。

24.蛋白质纤维耐酸性比耐碱性好,还原剂对羊毛会因二硫键还原而起损伤作用,对桑蚕丝影响不大。

25.羊毛湿热条件下具有可塑性是因为羊毛多钛链构象的变化以及钛键分子副键断开,并且能重建。

26.丝胶蛋白质分子的亲水集团含量比在丝素分子中含量大,比较其超分子结构,丝胶无定形区比例比丝素大。

27.涤纶吸湿性差,因为大分子链上缺少亲水集团,耐碱性差,是因为分子中酯键在碱作用下易水解且不可逆,难染色,是因为分子极性小且结构紧密。

28.锦纶6分子结构式聚己内酰胺,锦纶66的分子结构是聚己二铵己二酸。

湿吸性比较好,耐酸性差一些,染色性较好。

29.腈纶分子链的规整性比涤纶,锦纶差,腈纶中第二单体共聚是为改善超分子结构,纶中第三单体共聚是为改善染色性,腈纶易产生热收缩是因为纤维分子之间结合力不强,只有准晶结构。

30.通常分散染料染涤纶的方法(1)高温高压法染色(2)热溶法染色(3)载体染色法31.棉纺织品染色前处理主要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开幅,轧水烘干和丝光等工序32.染料上然纤维可分为吸附,扩散,固着。

33.RCOONa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活性部分带负电荷,RO(c2h4o)nHA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带负电。

34.棉织物退浆的四种方法:酸,碱,酶,氧化剂。

35.棉织物漂白剂主要有次氯酸钠,过氧化钠,亚氯酸钠,工艺分别简称氯漂,氧漂,亚漂。

36.棉织物煮练中除了加NAOH做煮练剂外,加表面活性剂是为了降低表面张力,起浸湿和乳化作用,有助于祛除杂质,提高煮练效果,加硅酸钠为了吸附煮练液中的铁质和棉纤维中的杂质分解产物,防止产生锈斑或杂质再次沉淀,提高吸水性和白度。

加亚硫酸氢钠是为了去除棉籽壳,并防止棉纤维被空气氧化。

也可提高棉织物白度,加磷酸钠为了去除钙,镁离子,提高煮练效果,并节省助剂用量。

37.酸性媒介染料染色时,色酚色基显色时ph<7.38.直接染料固色方法:阳离子固色染料,金属盐法。

39.由于棉纤维,丝光棉,和粘胶的结晶度逐渐下降,他们对染料和化学试剂的吸附量有所提高。

40.分散染料的染色方法有以下几种。

即加入一些药剂使涤纶结构松散,能在100度就上染纤维,这种方法称为载体法。

另一种是提高染色温度,既可以使大分子结构松散,又可以使染料分子动能增加,有利于加速染色,这种方法称为高温高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