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考研真题

合集下载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考研真题1998-2014年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考研真题1998-2014年

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33 纺织材料学答题要求:1、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本试卷上无效2、考试时间180分钟3、本试卷不得带出考场,违者做零分处理一、名词对解释(每小题5分,共50分)1、纺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2、纤维的尺度与性能;3、复合纺纱与结构纺纱;4、介电损耗与静电现象;5、纱条的内不匀与外不匀;6、差微摩擦效应与粘滑现象;7、吸湿滞后性与浸润滞后性;8、须从曲线与长度累积曲线;9、非织造布的加固结构与针织物的线圈结构;10、机织物的零结构相与组织;二、问答与计算题(100分)1、纱线结构形成中最重要因素是捻度,试讨论其可以改变结构的参数及定义,并就捻系数α对成纱强度p的影响机制作图讨论和给出滑脱长度L0影响上述机制和理由。

2、试给出下述纤维材料中最接近的对子及理由,并讨论所配对子间的鉴别依据与方法。

(1)锦纶;(2)竹粘胶/粘胶混纺纱;3)羊绒/羊毛精纺织物;4)涤纶;5)粘胶与Model复合纱(F/S纱);6)聚乳酸(PLA)纤维;7)羊毛/羊绒粗纺织物;8)氨纶。

3、试对防火织物和阻燃织物在织物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及舒适性与手感风格上的要求点和主次排序,并依据各自定义给出对应的理由和解释。

4、悬垂性是织物视觉风格的重要特征之一,请给出理由和解释,并与川端风格仪所测得的基本风格值和综合风格值相对比,指出其中与悬垂性最为相关的物理量及理由。

5、纤维力学性质中有初始模量E0、剪切模量G、弹性模量E’和损耗模量E’’,问1)E0与E’的关系及理由;2)对纤维来说E0与G的关系及理由;3)E’和E’’分别代表纤维体中何种结构区域的作用;4)若已经纤维结晶度为50%的回潮率W=12.5%时,求其无序部分含量为60%时的W,并问该纤维吸湿达回潮率W时,纤维的模量和结晶度作何变化;5)若晶区以弹簧、非晶区以粘壶表达,构成Maxwell模型,当作用ζ=ζ0e i(ωt+δ),ε=ε0e iωt,求其E0、E’、E’’。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考研历年真题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考研历年真题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考研历年真题20001、准结晶结构:腈纶在内部大分子结构上很独特,成不规则的螺旋形构象,且没有严格的结晶区,属准结晶结构。

2、纤维的流变性质: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

3、多重加工变形丝:具有复合变形工序形成的外观特征,将其分解后可看到复合变形前两种纱线的外观特征。

20011、织物的舒适性:织物服用性能之一,是指人们在穿着时的感觉性能。

狭义的舒适性是指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维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以及表面性能对舒适性影响很大。

广义的舒适性除了包括上述屋里因素外,还包括心理、生理因素。

2、机织物的紧度:紧度:纱线的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

有经向紧度E T,纬向紧度E w和总紧度E z之分。

3、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

特数制捻系数at=Tt 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 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4、高聚物热机械性能曲线:将非晶态高聚物在不同的温度作用下,测量纤维的伸长变形和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分别得到变形-温度曲线和模量-温度曲线,也称热机械曲线。

20021、热定型:就是利用合纤的热塑性,将织物在一定张力下加热处理,使之固定于新的状态的工艺过程。

(如:蒸纱、熨烫)2、转移系数:衡量混纺纱中不同品种的纤维在截面上向外或向内分布程度指标M>0 表示这种纤维向纱的外层转移,M↑表示向外转移程度越大,M=100% ,表示两种纤维在纱的断面内完全分离; M=0 混纺纱中纤维呈均匀分布M<0 纤维向内转移,M↑表示向内转移程度越大,M=-100% 纤维集中分布在纱的内层。

3、随机不匀:纱条中纤维根数及分布不匀,称随机不匀或极限不匀。

[考研资料]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考题(1996-2012)

[考研资料]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考题(1996-2012)

2012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833 纺织材料学答题要求:1、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本试卷上无效2、考试时间180分钟3、本试卷不得带出考场,违者做零分处理2011年 硕士 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833 纺织材料学答题要求:1、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做在本试卷上无效2、考试时间180分钟3、本试卷不得带出考场,违者做零分处理一 名词对解释1 纳米尺度和纳米纤维2 吸湿平衡与吸湿滞后3 差别化纤维与高性能纤维4 粘-滑现象和伪浸润现象5 比模量与断裂长度6 根数加权长度与巴布长度7 紧密纺与分束纺 8 线圈结构与加固结构 9 临界捻系数与强力利用系数10 织物的易护理性及安全性二 问答与计算1 针织物的变形为何较大?非织造布的强力利用系数为何较低?机织物的强力利用系数为何>1?试在纤维原料不变的条件下,作图讨论三类织物的拉伸行为的差异。

2 请用系统鉴别法鉴别竹浆纤维、聚乳酸纤维、Lycra 、Nomex 、羊绒、彩棉、羊毛纤维,并说明理由。

3 假设涤纶纤维的力学模型为V oigt 模型,即弹簧和粘壶的并联模型,已知是等速伸长(CRE )作用,且纤维截面的变化忽略不计,试求该纤维的初使模量E 0 ;当施加应变0εε=时,问该纤维有无应力松弛;由此说明该模型与实际纤维拉伸性质的差异。

4 美感系数M 有哪几个要素构成?其各自的名称和意义为何?美感系数表达的是织物的哪类风格?试讨论影响美感系数的因素。

5 已知以机织物中经纬纱线的号数tex N 36t =,实测的其捻回角︒=30β;螺距mm h 2=;经纱和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分别是d a 2.1=和d b 5.1=,试求:①经纬纱的平均直径)(d mm 、捻度Tt (捻/10cm )和捻系数αt ;②经密P T (根/10mm )、纬密P W (根/10mm )和纱线线密度δy (g/cm 3);③织物的三个紧度E T 、E W 、E Z 。

东华纺织材料学考研历年真题

东华纺织材料学考研历年真题

东华纺织材料学考研历年真题1. 答:机织物拉伸过程中,经、纬纱线在交织点处产生挤压,使交织点处经纬纱间的切向滑动阻力增大,它有助于织物强力增加,还有降低纱线强伸性质不匀的作用。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条样法的断裂强力大于受拉系统的各根纱线强力之和,即强力利用系数大于1。

特别是在短纤维纱线捻度较小的条件下,强度利用系数的提高比较明显。

(针织物和)非织造布不存在强力利用系数大于1的情况,原因是这种交互作用和均匀化不存在,但(针织物和)非织造布随着各自的密度增加,强力利用系数有增大的趋势,因为密度越大所提供交互作用的可能性增大。

针织物是线圈结构,交织点少,纱线弯曲排列,在成形时没有较大的张力和紧密的结构,因而成形后针织物易于松弛,受力则发生纱线的转动与伸直,尤其是转动,导致变形较大。

(另一种情况的分析:如果机织物和针织物的紧度或排列密度过大,或织物中各根纱线强力不匀,或织物中纱线在织造中有过多的损伤,尤其是纱线捻系数过大(接近甚至超过临界捻系数),交织点挤压的补偿作用已不能弥补纱线的强度损伤或残余应力,织物中的纱线强力利用系数小于1。

)2.答:根据的顺序来鉴别。

(1)Lycra ?(氨纶)是弹性纤维(2)采用燃烧试验法将纤维初步分成纤维素纤维(竹浆纤维,聚乳酸纤维,彩棉)、蛋白质纤维(羊绒、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Nomex ?(芳纶1313),涤纶)其中Nomex ?(芳纶1313)有良好的阻燃性,则另一纤维为涤纶。

(3)显微镜观察法彩棉:天然转曲(纵向形态)羊毛:鳞片大多呈环状或瓦状(纵向形态)羊绒:鳞片大多呈环状,边缘光滑,间距较大,张角较小(纵向形态)(4)药品着色法加碘竹浆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不变蓝聚乳酸纤维(再生淀粉纤维):变蓝3.答:(1)先画模型图(此略)又ε=ktn 种未知纤维大类鉴别各类鉴别逐对确认 n 种未知纤维名称4.答:造型系数M m(表达了悬垂的灵活度)、贴服系数M r (可以很好地代表悬垂度U值)和均匀系数M(表达了悬垂波的均匀程度)【悬垂美感三要素】构成综合美感系数M。

近几年东华大学 纺织材料学 试题及 答案

近几年东华大学   纺织材料学   试题及   答案

近几年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及答案近几年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及-答案近几年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及答案2001年一、名词解释(30分后)1、织物的舒适性织物服用性能之一,是指人们在穿着时的感觉性能。

狭义的舒适性是指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维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以及表面性能对舒适性影响很大。

广义的舒适性除了包括上述屋里因素外,还包括心理、生理因素。

2、变形纱化纤原丝在冷和机械促进作用下,经过变形加工并使之具备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性而呈现出柔软性、伸缩性的长丝纱,称作变形丝或变形纱。

包含:高弹变形丝、低弹变形丝、空气变形丝、网络丝等。

3、织物的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时的程度和形态4、机织物的紧度和针织物的未充满系数紧度-纱线的投影面积占到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上就是纱线的覆盖率或全面覆盖系数。

未充满系数:δ=线圈长度/纱线直径,可表示纱线粗细不同时的针织物稀密程度;δ越大,说明针织物越稀疏。

5、捻系数则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需用去比较同品种相同厚薄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与纱线的搓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

特数制捻系数at=tt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6、羊毛品质指数延用下来的指标,曾则表示该羊毛的可以纺支数,现则表示直径在某一范围的羊毛细度。

支数越高,纤维越细,可以纺纱支数越高。

7、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8、吸湿滞后性同样的纤维在一定的大气温湿度条件下,从放湿达至均衡和从经久耐用达至均衡,两种均衡回潮率不成正比,前者大于后者,这种现象表示之。

9、蠕变与应力松弛塑性:指一定温度下,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其变形随其时间而变化的现象。

近十年东华大学 纺织材料学 试题及 答案

近十年东华大学 纺织材料学 试题及 答案

近十年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及答案2000年一、名词解释(30分)1、准结晶结构腈纶在内部大分子结构上很特别,成不规则的螺旋形构象,且没有严格的结晶区,属准结晶结构。

2、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3、纤维的流变性质: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4、复合纤维-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

5、极限氧系数: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6、交织物:用两种不同品种纤维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

7、多重加工变形丝具有复合变形工序形成的外观特征,将其分解后可看到复合变形前两种纱线的外观特征。

8、织物的舒适性狭义: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保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广义:除了一些物理因素外(织物的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及表面性能)还包括心理与生理因素。

9、织物的悬垂性和悬垂系数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

悬垂系数:悬垂系数小,织物较为柔软;反之,织物较为刚硬。

10、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

特数制捻系数at=Tt 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二、问答和计算题1、(10分)甲、乙两种纤维的拉伸曲线如下图所示。

试比较这两种纤维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断裂功的大小。

如果将这两种纤维混纺,试预估其混纺纱与混纺比的关系曲线。

2、(20分)试比较蚕丝和羊毛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它们的新产品开发取向。

注:结构:包括单基、大分子链形态、分子间力、形态结构等;性能:包括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弹性、染色性、吸湿性、耐光性、缩绒性等。

(99-0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99-05)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纺织工程考试科目:纺织材料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纤维的两相结构:纤维的微结构,同时存在结晶态与非晶态两种形式。

结晶态与非结晶态相互混杂的结构称为两相结构。

一般认为线型大分子上一部分链段形成晶体结构,一部分链段形成非晶态结构,一个纤维分子穿过很多微晶体,两相结构的模型有缨状微胞结构、2.:表示二级原棉,手扯长度为29cm,锯齿白棉。

3.纺织材料的耐疲劳性能:纺织材料在较小外力,长时间反复作用下,塑性变形不断积累,当积累的塑性变形值达到断裂伸长时,材料最后整体破坏的现象。

4.非织造布:由纤维层(定向或非定向铺置的纤维网或纱线)构成,也可再结合其他纺织品或非纺织品,经机械或化学加工而成的制品。

5.哈密尔顿转移指数M:衡量混纺纱中不同品种的纤维在截面上向外或向内颁布程度的指标。

6.变形丝:化纤原丝在热和机械作用下,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性而呈现蓬松性伸缩性的长丝纱,称为变形丝或变形纱。

包括高弹变形丝、低弹变形丝、空气变形丝、网络丝。

7.热机械性能曲线:高聚物受力变形或初始模量等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8.织物风格:(广义)织物本身所固有的物理机械性能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触觉、视觉、听觉)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狭义)织物的某种物理机械性能通过人手的触觉所引起的综合反应(手感)。

9.合成纤维和再生纤维:合成纤维是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作为原料制成的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如涤纶、锦纶6、锦纶66、腈纶等。

再生纤维是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制成的化学组成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如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等。

10.克罗(Clo)值:在室温21℃,相对温度小于50%,气流为10cm/s(无风)的条件下,一个人静坐不动,能保持舒适状态,此时所穿衣服的热阻力为1克罗值。

CLO越大,则隔热,保暖性越好。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真题名词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真题名词

1.纺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4)2.纤维的尺寸与性能(14)30.羊毛的品质支数(05,01)31.大分子的柔曲性(05)32.棉纤维的丝光处理(05)33.标准重量(05)34.纤维的热收缩(05)34.纤维的热收缩(05)35.羊毛的缩绒性(04)36.玻璃化温度(13,04,01,00)37.品质长度及短绒率(07)38.分子间引力(06)39.拉伸弹性恢复率(06)40.差微摩擦效应与毡缩性,粘滑现象,伪浸润现象(14,13,11,10,09,08)41.纺织材料的耐光性与光照稳定性(08)8.短∕短及短∕长复合纺纱(07)9.纱条的内不匀与外不匀(14)10.捻系数(01,00)8.织物结构相和织物组织(10,14)9.织物的耐热性及热稳定性(10,09,07)10.线圈排列密度和未充满系数(07,08)11.织物的耐久性(07)名词解释:1.纺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14)2.纤维的尺寸与性能(14)3.纤维在纱中的转移与分布(12)4.再生纤维素纤维(06,03)再生纤维素纤维——是指用木材、棉短绒、蔗渣、麻、竹类、海藻等天然纤维素物质制成的纤维。

如粘胶纤维、Modal纤维、富强纤维、铜氨纤维、醋酯纤维、竹浆纤维、Lyocell纤维等。

(P14)5.差别化纤维(05)差别化纤维——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状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P27)6.再生纤维(03)再生纤维——以天然高聚物为原料制成浆液其化学组成基本不变并高纯净化后制成的纤维。

(P14)7.纳米,纳米尺度和纳米纤维,纤维,纤维的形态结构及原纤(13,11,09,08,07)纳米——是长度单位,原称微毫米,就是米(就是十亿分之一米),即毫米(100万分之一毫米)。

纳米尺度——长度在1~100nm范围内的尺寸。

纤维——通常是指长宽比在10数量级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有连续长丝和短纤之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