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望岳》《春望》对比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望岳》《春望》对比赏析

《望岳》《春望》对比赏析

《望岳》《春望》对比赏析引导语:诗人的《》和《春望》中都有一个“望”字,但意境并不相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对比赏析一下这两首诗。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杜甫《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该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已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情。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

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

运用比较法赏析《春望》和《望岳》

运用比较法赏析《春望》和《望岳》

出心裁地写出 自己的欣赏体 验—— 在古代齐 鲁两大 国 的国 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 亘在 那里 的泰 山 , 以距 离之远 烘托 泰
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 。“ 造化钟神 秀 , 阴阳割 昏晓” , 写出了泰山的神奇 秀丽和巍峨高大 的形象 。这是 近 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 荡胸生层云 , 决 眦入归鸟”, 写泰 山中
二、 比较 描 写景 象 的差 异

《 望岳》 中“ 会 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意蕴丰厚 , 有 一种 哲理美 。它不止是 诗人 要攀 登泰 山极 顶 的誓言 , 也 是诗 人 要攀登人生顶峰 的誓 言 , 它激励 着我 们在 人生 的道 路上 永 往直前 。《 春望》 “ 烽火 连 三月 , 家 书抵 万金 ” 写 出了消息 隔
新课 孑 l 导学 2 F l l 4 . 1
● 教 学 案例 与 评 析 ●
运 用比较 法赏 析《 春 望》 和《 望岳 》
江 西省广 丰 县 实验 中学 周 智 文
在引导 中学生赏析诗歌时 , 如果经 常采用 比较法 阅读 ,
可以调动学生赏析 的积极 性和 主动性 , 使 学 生 对 诗 歌 这 一 文 学 体 裁 的 认 识 和 理 解 更 加 深 刻 。 在 比较 、 质疑、 析疑 、 释
《 望岳》 首句 “ 岱宗夫如何? …‘ 齐鲁 青未 了” 这 两句是远
望泰山的景象 ; “ 造化钟神 秀 , 阴 阳割 昏 晓 ” 这 是 近 望 泰 山所
集、 整理资料并形成 自己 的观 点的能力 。《 春望》 和《 望岳》
的作者同是杜甫 , 都运用 了寓情 于景 的写法 , 都 运用 了对偶 的修 辞方法 , 但又有一些不同点 , 可作为 引导学 生运用 比较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望岳》《春望》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望岳》《春望》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阅读《望岳》《春望》含答案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望岳》中诗人仰望的泰山巍峨雄奇,《春望》中诗人所望长安因战乱残破不堪。

B.《望岳》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泰山神奇秀丽,《春望》借花表达了感时伤世之情。

C.两首诗分别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并且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D.《望岳》一诗景象壮阔,风格雄放刚健,《春望》景象破败凄凉,风格沉郁顿挫。

47.《望岳》和《春望》,内容都围绕“望”字展开,请简要说明在两首诗中诗人分别望见了怎样的景观,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答案】46.C 47.《望岳》景观:泰山的高大巍峨和神奇秀丽。

情感:热爱、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或“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春望》景观:长安城凄惨破败(或沦陷后的国都长安的断壁残垣、荒芜破败)。

情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或感时伤怀)、念家悲己的感情。

【解析】46.本题考查诗歌理解。

C. 《望岳》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

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而《春望》运用了对偶、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春望》没有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本项说法不当;故选C。

47.本题考查比较六十。

《望岳》的“望”字:望到了泰山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泰山的遮天蔽日的形象。

热情赞美泰山的高大巍峨气势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杜甫《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杜甫《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

(2分)(1)我选:(2)赏:2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4分)3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答案:1示例:⑴一个“割”字,表现世泰山像一把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

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

(意思接近即可) (2分)2答案: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得满分)3答案: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2分)。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 专项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 专项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专项练习题(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

(共5分)【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望岳杜甫西岳①崚嶒②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③入谷无归路,箭栝④通天有一门⑤。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注:①[西岳]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

②[崚嶒(líng céng)]形容山势高峻。

③[车箱]华阴市西南二十五里有车箱谷,深不可测。

④[箭栝(guā)]指华山箭栝峰,“箭栝”原意为“箭的末端”。

⑤[一门]此处指南天门。

8.这两首《望岳》分别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写出了岱宗和西岳的共同特点是①。

与甲诗表现出的诗人②的人生态度相比,乙诗则更多地表现出诗人的失意与彷徨,这一点从乙诗中③等词语可以感受到。

(3分)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齐鲁青未了”一句,从近观的视角描绘了苍翠山色,表现了岱宗的地理特点和诗人的独特体验。

B.甲诗最后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登临绝顶之后的真实感受,表现了他的心胸和气魄。

C.乙诗首联紧扣诗题,把西岳主峰比喻为站列的儿孙,生动地描写了西岳的外观,也切合仰望西岳之意。

D.乙诗颈联以“车箱”“箭栝”等地名巧妙入诗,突出了西岳之“险”与攀登之“难”,也暗示了诗人人生的坎坷。

8.答案示例:①高大巍峨②昂扬向上③无归路 (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9.答案:D(2分)(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9-10题。

(共5分)过零丁洋[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这是一首回忆往昔历程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

前四句诗人回顾了自己的身世浮沉,既有苦读经书后的仕途成功,又有国难当头时的①;后四句先巧用双关描述自己曾经的苦闷煎熬,再阐明心志,以②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表现出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望岳》《春望》对比阅读

《望岳》《春望》对比阅读

《望岳》《春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 —7题。

(7分)望岳春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题目】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4分)(1)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_____________ 的景象。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_____________ 的景象。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 “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

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参考答案】6.(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

7.B望岳原文赏析: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

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 ”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 ” “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试题与答案05_杜甫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试题与答案05_杜甫

班级: 姓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试题05_杜甫(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1、关于杜甫及其诗歌,说法错误的一项是什么?( ) 2、杜甫安史之乱期间的诗歌风格,最适合用哪个词语来概括?( ) 3、(多选)以下哪些诗篇属于“三吏三别”?( ) 4、杜甫的号是什么?( ) 二、杜甫《望岳》赏析 1、以下哪一项不是《望岳》中的“岳”所指代的山?( ) 2、以下哪个诗句能够突出泰山的高?( ) 3、“岱宗夫如何”中的“夫”是什么意思?( ) 4、关于《望岳》一诗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三、杜甫《房兵曹胡马》赏析 1、关于《房兵曹胡马》一诗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2、《房兵曹胡马》中的“兵曹”是什么意思?( ) 3、以下哪一项对“锋棱瘦骨成”的理解是正确的?( ) 4、(多选)以下哪些诗句能够作为这是一匹名贵宝马的依据?( ) 四、杜甫《春望》赏析 1、关于《春望》一诗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2、以下关于《春望》的词语解释,哪一项是错误的?( ) 3、以下哪首诗歌最能体现杜甫作为“诗圣”的创作特点?( ) 4、“春望”的“望”与以下哪一项的“望”字意思相同?(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五、杜甫《石壕吏》赏析1、诗题“shíháolì”的正确写法是什么?( )2、《石壕吏》的诗歌正文,共有多少字?( )3、对比《春望》和《石壕吏》两首诗的异同,哪一项是错误的?( )4、关于《石壕吏》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是哪项?( ) 六、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1、关于《春夜喜雨》一诗,以下哪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 2、诗题“春夜喜雨”的意思是什么?( ) 3、关于《春夜喜雨》诗中的词义,哪一项是正确的?( ) 4、(多选)《春夜喜雨》一诗,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七、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赏析 1、诗题“江畔独步寻花”,指的是“什么江?( ) 2、猜猜以下哪项诗句不是《江畔独步寻花》组诗中的句子?( ) 3、为什么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很多诗歌都写在成都?( ) 4、关于《江畔独步寻花》诗中的词义,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八、杜甫《赠花卿》赏析 1、这首诗的妙处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 ) 2、以下哪项诗句不是在赞美乐曲悠扬?( ) 3、对于这首诗的词义解释,哪一项是错误的?( ) 4、以下哪项不是成都的别称?( ) 九、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 1、以下哪首诗作不是杜甫在成都所作?( ) 2、关于“绝句”这首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3、杜甫经常写诗不命名,后人只能以“绝句”命名,以下哪首诗不能命名为“绝句”?( ) 4、有人曾经用杜甫这首《绝句》为自己的菜命名,猜猜“窗含西岭千秋雪”应该是哪道菜?( ) 十、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赏析 1、关于《绝句·迟日江山丽》这首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 ) 2、(多选)诗中的哪些景象能够凸显春天的特点?( ) 3、以下哪项不是《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与《绝句·迟日江山丽》的共同特点?( ) 4、与杜甫其他格律诗一样,这首诗同样在对仗方面用心良苦,其中与“沙暖”相对的是什么?( ) 十一、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1、与诗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闻”,不同义的是哪一项的“闻”字?( ) 2、以下哪首杜诗,流泪的心情与其他项最为不同?( ) 3、(多选)以下哪几项的诗句包含古今异义词?( ) 4、以下哪一项的诗句最能表现杜甫归心似箭的心情?(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答案05_杜甫一、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1、(B ) 2、(A ) 3、(ACD ) 4、(A ) 二、杜甫《望岳》赏析 1、(D ) 2、(B ) 3、(D ) 4、(D ) 三、杜甫《房兵曹胡马》赏析 1、(D ) 2、(C ) 3、(C ) 4、(ABCD ) 四、杜甫《春望》赏析 1、(A ) 2、(C ) 3、(C ) 4、(A ) 五、杜甫《石壕吏》赏析 1、(D ) 2、(B ) 3、(B ) 4、(C ) 六、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1、(D ) 2、(A ) 3、(B ) 4、(AB ) 七、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赏析 1、(C ) 2、(C ) 3、(B ) 4、(A ) 八、杜甫《赠花卿》赏析 1、(D ) 2、(D ) 3、(A ) 4、(D ) 九、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 1、(A ) 2、(D ) 3、(D ) 4、(C ) 十、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赏析 1、(A ) 2、(ABCD ) 3、(C ) 4、(B ) 十一、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1、(D ) 2、(A ) 3、(ABC ) 4、(D )。

杜甫《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一首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7 分)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怎样?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这首诗中的“ 岳”指五岳之首——东岳泰山,请你发挥想象,
从划线句中任选两句,描述出诗中作者所望到的情景。

(2 分)
答:
(2)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很有风格,令人手不择卷,
请联合诗作说说你在学习这首诗的过程中获取的感悟。

(2 分)
答:
(3)先人在诗歌创作中,常常借山川光景抒写胸襟壮志,或许表达
人生真理,好多经典诗作给人踊跃向上的力量,摧人奋进,如李白
在《行路难》中的“①,直挂云帆济沧海。

” 再比方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②,只(自)缘身在最高层。

”除此之外,有关诗句还有“③”(3分)
参照示例:
(1)大自然仿佛对泰山情有独钟,将奇特和艳丽集中于泰山,雄伟的泰山耸立在齐鲁大地,仿佛要把天空割开,山南、山北的风景截然相反,山南一面阳光普照,光亮如晨晓;而山北一面不见天日,阴翳如傍晚。

(2)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登攀绝顶、俯视全部的壮心随和概。

读这首诗我感悟到:只有努力达到人生每阶段的高点,才能真实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拥有非凡的气度与气势,并且,只需胸襟弘愿,勇于登攀,就必定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3)①长风破浪会有时②不畏浮云遮望眼③横
当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其余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阅读】7.阅读杜甫的二首诗歌,回答问题。

(4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两首诗都围绕“望”字展开,但蕴含的感情截然不同,请简要解说。

(2分)《望岳》的“望”:▲;《春望》的“望”:▲。

(2)请结合加点字赏析下面诗句。

(任选一句)(2分)(A)阴阳割昏晓。

(B)城春草木深。

选(▲)赏析:▲。

参考答案:7.(4分)(1)(2分)《望岳》的“望”:热情赞美泰山的高大巍峨气势和神奇秀丽,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春望》的“望”:伤时、忧国、念家、悲己。

( 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2分)选(A)赏析:“割”字写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将阳光切断,泰山南北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

选(B)赏析:“深”字写出了国都草木丛生,一片荒凉,让人从眼前的景象想到人民遭乱流离失所、国家濒于倾覆的深重灾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