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东华大学染整概论期末考试
东华服装材料学期末考试试题二

东华大学服装材料学期末考试试题二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1.织物组织2.交织织物3.电力纺4.纬编针织物二、选择或填空题(40分,每空2分)1.采用平纹组织或假纱组织(透孔组织),()加捻,具有清晰方正微小细孔的、质地轻薄呈透明或半透明的素、花丝织品为()织物。
2.府绸是棉布中一个重要的品种,具有布身挺括、布面均匀、织纹清晰、细腻柔软、丝绸感等特性。
府绸与细布相比,经向较紧密,经、纬向紧度之比为()左右,因此,府绸表面呈现由经纱构成的饱满的()。
3.鉴别纤维的方法很多,有()、()、()化学溶解法、药品着色法、熔点法和密度法等。
4.羊毛纤维的可塑性能较好。
羊毛纤维在一定()、()、()、()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状会稳定下来,称为羊毛的热定型。
5.化学纤维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特定的加工制成。
根据高聚物的来源分为再生纤维(人造纤维)和()。
6.在天然纤维中,除了()有()和短纤维两种纱线形式以外,其它均为短纤维纱线。
7.特克斯数采用公制的重量和长度单位,是国际通用和推荐的细度指标,旧称号数,为()的()。
8.针织物密度是指在规定长度内的线圈数,纵向密度用5cm内线圈()方向()的线圈横列数表示;横向密度用5cm内线圈()方向的线圈纵行数表示。
9.()是()纺毛织物中最轻薄的品种之一,具有混色效应,呢面散布均细而不规则的雨丝状条痕,以混色灰为主,有浅灰、中灰、深灰等,也有少量混色篮、混色咖啡等。
10.树脂整理主要用于()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防皱整理加工。
三、叙述和问答题(每小题10分)1.比较精纺毛织物与粗纺毛织物的服用性能特点,各举3个品种名称。
2.服装衬料的定义与作用。
3.织物风格的定义、评价方法。
4.叙述灯芯绒的组织构成、织物风格和服用性能特点。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略)1.织物组织2.交织织物3.电力纺4.纬编针织物二、选择或填空题(40分,每空2分)1.采用平纹组织或假纱组织(透孔组织),经纬丝加捻,具有清晰方正微小细孔的、质地轻薄呈透明或半透明的素、花丝织品为绡类织物。
东华大学《线性代数》期末考试题2017-2018(1)线代A试卷A

东华大学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线性代数A 试卷A踏实学习,弘扬正气;诚信做人,诚实考试;作弊可耻,后果自负。
一1. 03121111x中一次项x 的系数为 .2. 若⎥⎦⎤⎢⎣⎡=010311A ,⎥⎥⎥⎦⎤⎢⎢⎢⎣⎡=310101B ,则=AB . 3. 设三阶方阵B A ,满足关系式BA A BA A +=61-,且⎥⎥⎥⎦⎤⎢⎢⎢⎣⎡=714131000000A 则=B . 4.矩阵⎥⎥⎥⎦⎤⎢⎢⎢⎣⎡=3223-01-042A 的秩为 . 5.设B A ,均为n 阶矩阵,3-2==B A ,,则=1-*2BA6.正交矩阵的行列式为7. 、设C B A ,,为n 阶方阵,且E ABC =,则必有=BCA .8.已知二次型32312123222142244x x x x x tx x x x f +-+++=为正定二次型的条件为9.已知⎥⎥⎥⎦⎤⎢⎢⎢⎣⎡=11a β是矩阵⎥⎥⎥⎦⎤⎢⎢⎢⎣⎡-=302212221A 的特征向量,则=a 10.设矩阵⎥⎦⎤⎢⎣⎡-=a b b a A ,其中1,022=+>>b a b a ,则A 为 矩阵.二.(10分)设三阶实对称矩阵A 的特征值为11321==-=λλλ,,对应于1λ的特征向量为⎥⎥⎥⎦⎤⎢⎢⎢⎣⎡=1101ξ,求A 。
三、(10分)已知⎥⎥⎥⎦⎤⎢⎢⎢⎣⎡--=100110111A ,且I AB A =-2,其中I 为三阶单位阵,求矩阵B .四、(10分)已知3R 中的向量组321ααα,,线性无关,向量组,211ααβk -=,322ααβ+=,133ααβk +=线性相关,求k 的值。
五、(12分)设矩阵B A 、相似,且⎥⎥⎥⎦⎤⎢⎢⎢⎣⎡----=a A 33242111,⎥⎥⎥⎦⎤⎢⎢⎢⎣⎡=b B 00020002(1)求b a 、的值。
(2)求可逆矩阵P 使得B AP P =1-六、(12分)λ取何值时方程组⎪⎩⎪⎨⎧-=-+=+-=-+1554212321321321x x x x x x x x x λλ无解?有唯一解?有无穷多解?并在无穷多解时写出方程组的通解。
染整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解析考核试卷

4.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有使用环保染料、提高染料利用率、优化废水处理工艺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实现染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常用的提高染料色牢度的方法包括哪些?()
A.选用高色牢度染料
B.增加固色剂
C.提高染色温度
D.降低染料浓度
3.以下哪些情况下可能出现染色不均匀的现象?()
A.染料溶解不良
B.染色过程中张力不均
C.染色温度不稳定
D.染料上染率不一致
4.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布料染色后出现色差?()
A.染料批次不同
B.染色设备差异
A.染料扩散不均
B.染色温度控制不当
C.染料浓度不一致
D.染色时间不足
17.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染整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A.优化染色工艺
B.使用高效节能设备
C.减少染色次数
D.提高染料上染率
18.以下哪些染料在染色过程中需要加入助剂?()
A.活性染料
B.还原染料
C.酸性染料
D.分散染料
19.染整过程中,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布料出现白斑?()
A.染色过程中张力过大B来自染色时间过长C.染色温度过高
D.后处理工艺不当
注意:请在答题括号内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染料的色深?()
A.染料浓度
B.染色时间
C.染色温度
D.染料种类
A.色泽鲜艳
B.色牢度较好
C.对纤维亲和力大
D.水洗牢度差
染整工艺与原理试题库(新)资料

第三题简答题1. 试述提高浸染染色匀染性的基本措施。
1) 增加染液与织物之间的相对运动;2) 上染速率的控制;太快容易造成染花;可以通过加入助剂、pH值控制、升温速率的控制来加以调节;3) 加入助剂,增加染料的移染(migration);4 )延长染色时间,增加染料的移染机会。
5) 染色前须消除内应力:棉织物润湿、合成纤维预定形处理等2. 简述影响连续轧染染色均匀性的主要因素。
1) 纤维与织物本身;2) 浸轧的均匀性——与设备有关;3) 织物带液率太高,引起泳移;(可以加入防泳移剂)4) 最好采用无接触式烘燥,能有效降低泳移现象。
3. 影响染料溶液中染料聚集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1) 染料分子结构。
染料分子的结构愈复杂,分子量大,线性芳环共平面性越强,含有的水溶性基团越少,聚集程度越高。
2) 染液中电解质浓度越高,特别是存在多价重金属离子时,染料越易聚集。
3) 一些助剂(表面活性剂)则会增加染料的聚集程度。
5) 染液温度越高染料越不易聚集。
6) pH值影响染料聚集,pH值降到一定范围后,某些染料的聚集程度急速增高,甚至引起沉淀。
7) 亲水性基团在染料分子中间的比在两端的不易聚集。
4. 什么叫泳移?并指出其克服办法。
答:泳移是指在染色织物烘干时,受热不均,由于水分的不规则汽化,使燃料沿水分蒸发方向移动,产生阴阳面,左中右前后色差等染疵的现象。
克服方法:①采用无接触式烘干,避免受热不匀发生,并且控制烘焙速度。
②降低轧余率③添加防泳移剂5. 染料对纤维的吸附等温线主要有哪三种类型,它们分别适合描述哪种纤维对哪种染料的吸附?答:Nernst(line type)能斯特型吸附等温线——非离子型染料以范德华力、氢键等被纤维吸附固着。
如分散染料上染聚酯纤维、聚酰胺纤维及聚丙烯腈纤维。
Freundlich弗莱因德利胥型吸附等温线——纤维上的染料浓度随染液中染料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但增加速率越来越慢,没有明显的极限。
染整习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答案(印花部分)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 防印印花:只在印花机上完成防染或拔染及其染地的整个加工2、 印花粘度指数:为衡量色浆的流变性所规定的参数指标,它定义为同一流体在剪切速率相差 10 倍时所具有的粘度之比。
3、 拉活同印工艺:指快磺素和活性染料同印工艺4、 烂花印花:由两种不同性质纤维组成的织物,其中一种纤维不耐某种化学药品,用这种化学药 品调浆印花,经过一定处理,把织物中的一种纤维成分烂掉,而保留另一种纤维,形成烂花织物。
5、 转移印花:指染料或颜料印刷在纸上或薄膜上,再将纸印花面与织物重合,加热加压,使染料或颜料转移到织物上的一种方法。
平网印花机 。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筛网印花机可以分为共10分)圆网印花机和 2、乳化糊是由 火油 和水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加入乳化剂,在咼速搅拌下所制成的分散体系。
3、 不溶性偶氮染料直接印花可以分为色基印花发法和______________ 两种方法。
4、 还原染料直接印花主要方法有 隐色体印花法和悬浮体印花法。
5、 目前,转移印花主要用于 _合纤 __________ 织物的印花。
6、 不适宜印制针织物的印花设备是滚筒印花机。
三、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1. 目前应用最广的印花机属于(B )A 平网印花机 B圆网印花机C 滚筒印花机D 转移印花机2. 一般圆网的金属材质是(C )A 铜B 铁C 镍D 铬3. 感光制网过程中,花纹处感光胶的变化是下列哪种情况?( C )A 从可溶变为不可溶B 从不可溶变为可溶C 一直可溶D一直不可溶4. 下列哪种糊料最适宜于还原染料印花(A )A 印染胶B 淀粉糊C 海藻酸钠D 龙胶5. 下列不属于花筒雕刻方法的是(B )A 照相雕刻法B 车磨雕刻法C 钢芯雕刻法D 缩小雕刻法6. 根据流体的性质,印花上所用的原糊属于下列哪种类型(D )A 塑流型流体和假塑流型流体B 塑流型流体和胀流型流体C 胀流型流体和粘塑流形流体D 假塑流型流体和粘塑流形流体 7. 下列不属于涂料印花优点的是(B )A色谱广B 摩擦牢度好C废水排放少D对纤维无选择性8. 下面所列举的染料直接印花,不需要蒸化工序的是哪类染料(D )A还原染料B 活性染料C涂料D 冰染料9. 下列不属于还原染料直接印花常用还原剂的是(C)A H/SB R/C C O/WD TD10. 下面所列的特种印花不属于涂料印花的是(B)A金粉印花B 烂花印花C钻石印花D 夜光印花四、辨析题(请先判断对错,后分析原因。
染整概论期末复习题答案(最全版)

复习题1.解释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CMC、HLB值的概念。
在液体中(如水中)加入很少量就能显著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从而起到润湿/洗涤/乳化/增溶等作用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
CMC“临界胶束浓度”的概念:水表面张力达到最低值时所对应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就叫“临界胶束浓度”。
HLB: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亲水基的亲水性和疏水基的疏水性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匹配,这种匹配反映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的亲水亲油间的平衡关系,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或叫亲疏平衡值(HLB).2.简述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特点及在染整加工中的基本作用。
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共同的特征:由极性不同的两部分组成(亲水基和疏水基)。
在水溶液界面上定向吸附,在溶液中形成胶束。
作用:1、润湿与渗透作用 2、乳化、分散作用 3、增溶作用 4、抗静电作用5、洗涤去污作用3.棉织物退浆的目的、方法及原理。
目的:除去坯布上的浆料,以保证后续染整加工的顺利进行。
方法;碱退浆、酸退浆、酶退浆、氧化剂退浆.(等离子退浆)碱退浆原理:在热碱液中,淀粉和变性淀粉、羧甲基纤维素等天然浆料以及PVA 和PA类等合成浆料,都会发生溶胀,与纤维的粘附变松,再经机械作用,就较容易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不发生化学变化)酸退浆原理:在适当的条件下,稀硫酸能使淀粉等浆料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并转化为水溶性较高的产物,易从布上洗去而获得退浆效果。
酸退浆的退浆率不高,但有大量去除矿物盐和提高织物白度的作用。
酶退浆原理:α-淀粉酶、β-淀粉酶。
在退浆中主要使用α-淀粉酶。
对淀粉的水解有高效催化作用,α—淀粉酶可快速切断淀粉大分子内部的α—1,4—甙键,催化分解无一定规律,形成的水解产物是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
氧化剂退浆原理:在碱性条件下,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淀粉等浆料发生氧化、降解直至分子链断裂,溶解度增大,经水洗后容易被去除。
4.棉织物煮练的目的、方法及原理。
染整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考核试卷

答案:_______
6.染整工艺中,提高染料色牢度的方法之一是进行【】处理。
答案:_______
7.在染整过程中,染料的【】性能会影响其在纤维上的吸附和固色。
答案:_______
8.染整过程中,对于合成纤维的染色,通常采用【】染料。
答案:_______
3.在染整过程中,如何控制染料的泳移现象?请详细说明控制泳移的方法及其作用原理。
4.讨论染整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包括染料的选择、废水的处理以及节能减排的措施,并阐述为什么这些措施对染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C
3. C
4. A
5. B
6. C
7. C
8. C
9. D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染整过程中染料的匀染性?()
A.染料的扩散性能
B.染浴温度
C.被染物的预处理
D.染浴的pH值
2.下列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染整过程中染料的固色率?()
A.提高染色温度
B.延长染色时间
答案:_______
6.在染整过程中,染料的泳移现象主要发生在合成纤维的染色中。()
答案:_______
7.染整工艺中,固色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染料的色牢度,但不会影响染料的色光。()
答案:_______
8.在染整过程中,被染物的预处理对染料的吸附和固色没有影响。()
答案:_______
9.染整过程中,染浴的pH值对染料的上染率和色牢度都没有影响。()
期末试卷染整原理一

天津工业大学 2009-2010-1学期《染整原理I》期末考试试卷(A)姓名:学号:班级:一、名词解释 (2×5)⒈羊毛的等电点:⒉临界胶束浓度:⒊直接印花:4.整理:5.上染百分率:二、填空 (1×22)⒈退浆是织物前处理的基础,目的是去除原布上的(),退浆时也去除了部分天然杂质。
常用的退浆方法较多,有()、()、酸和氧化剂退浆等。
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有高效催化作用,可用于()类浆料上浆织物的退浆,对其他浆料没有退浆作用。
2.分散染料对涤纶纤维染色的方法有()、热熔染色法和()三种。
3.在阳离子染料染色中常用()以降低上染速率,得到均匀的染色效果。
阳离子染料的缓染剂有阳离子缓染剂和()缓染剂两类。
1227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
4.印花色浆大部分属非牛顿流体,粘度随着切应力的增加而()。
糊料按其来源可分为:()及其衍生物、海藻酸钠、纤维素衍生物、天然龙胶、乳化糊等,其中()糊是活性染料印花最合适的原糊,因为其分子结构中无伯羟基,不会与活性染料反应。
涂料印花色浆一般由()、()、乳化糊或合成增稠剂、交联剂及其他助剂组成。
粘合剂是具有成膜性的高分子物质,涂料印花的牢度和手感出粘合剂决定。
粘合剂可分为()型、交联型和()型三大类。
5.国产的商品染料采用三段命名法命名,第一段为(),表示染料的应用分类,第二段是色称,表示染料染色后所呈现的();第三段为字尾。
如酸性橙3R,3R 是( )。
6.棉织物进过漂白后,还常常带有浅黄或褐色,可通过( )整理进一步提高白度。
( )增白剂能吸收( )而放出蓝紫色的可见光,与织物上反射出来的黄光混合成白光,使织物的白度和亮度均提高。
三、选择题 ( 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中的括号内 1.5×16)⒈由于X 型活性染料反应性较高, 因此在( )中就能固色。
a. 低温和弱碱 b. 高温和弱碱 c. 低温和强碱 ⒉同普通纤维相比,超细纤维对染料的吸附能力(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白芯现象:染料初染率很高,是染料在短时间内被织物的纱线外层吸尽,染色织物的外层
纱线颜色浓,内层纱线颜色淡或几乎无色,形成织物纱线的白芯现象。
13. 移染现象:染色过程中染料吸附到纤维上后,通过吸附和扩散,会从纤维上重新转移到染
液里,然后重新上染到染品的其它部位。 14. 轧染 :织物浸渍液后受轧辊压力,使染液透入织物并去除余液的染色方法。轧染方法将 织物在染液中经过短暂的浸渍后,随即用轧辊轧压,将染液挤入纺织物的组织空隙中,并 除去多余的染液,使染料均匀地分布在织物上。
2018 东华大学染整概论期末考试
简答题回忆(4 题*8 分/题)
上染阶段包括那几个阶段?速率由哪个阶段决定? 2. 练漂包括哪几个工序?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3. 染色和印花的区别是什么?四种特殊印花? 4. 从染色原理和染色过程上,分析还原染料、暂溶性还原染料、硫化 染料的异同点? 名词解释:
1.
环染: 浴比: 拔染印花: 打底:
一、 名词解释 染色部分: 1. 平衡吸附状态:吸附和解吸速率相等
2. 上染百分率:上染在纤维上染料量占投入染浴中染料总量的百分率。 3. 平衡上染百分率:染色达到平衡吸附时染料染百分率一半所需的时间。 5. 浴比: 织物干重(kg)与溶液体积(L)之比。 6. 吸附等温线:在恒定温度下,上染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和染液中的染料浓度的 7. 8. 9. 10. 11.
牢度 13. 不溶性偶氮染料上染顺序:色酚烧碱液打底,色基重氮盐溶液进行偶合显色。 (上染过程:纤维投入染浴,染料选择性地从染浴转移到纤维上,被纤维吸附,并逐渐扩散入 纤维内部。 上染过程包括: ¡ 染料由于染液流动或搅拌向纤维靠近(到达扩散边界层) ¡ 由于分子扩散接近纤维(v1) ¡ 染料分子被纤维表面分子吸附(v2) ¡ 染料分子由纤维表面向已溶胀的纤维内部扩散(v3) v2>v1> v3 影响染料上染的因素:纤维润湿性能、染料在溶液中的状态、染色温度、助剂、染液 pH 值等 染色工艺条件。 ) 三、 简答题 1. 煮练的目的是什么?煮练中用硅酸钠有什么作用?(5 分) 目的:去除大部分天然杂质,使织物获得良好的润湿性能及外观,以利后加工顺利进行。 硅酸钠作用:洗净和扩散作用,提高白度,吸附水中铁质 原理:高温浓碱液中较长时间处理,水解,皂化溶解; 注:精炼剂包括: 主练剂:烧碱 助练剂:表面活性剂、硅酸钠、软水剂、还原剂 烧碱:水解、溶胀、皂化 表面活性剂:润湿、乳化 硅酸钠:提高白度,吸附水中铁质 软水剂:如六偏磷酸钠、EDTA 亚硫酸氢钠:还原去除木质素、果胶,还可缓和纤维素在碱性条件下的氧化反应。 2. 还原染料染色包括哪些过程?(5 分) 还原→上染→氧化→皂煮 染料的还原:不溶性还原染料转化为可溶性的隐色体 染料的隐色体上染纤维 上染在纤维上的隐色体经氧化回复成不溶性的还原染料 皂洗:赋予稳定的色光和良好的染色牢度。 3. 硫化染料染色包括哪些过程? 还原→上染→氧化→皂煮 染料的还原:不溶性硫化染料在碱性介质中经还原剂作用,生成可溶性的隐色体, 染料的隐色体被纤维吸附上染纤维, 上染在纤维上的隐色体经氧化而固着在纤维上, 皂洗:赋予稳定的色光和良好的染色牢度。 4. 纤维素纤维可用哪些染料进行染色?在纤维素纤维用阴离子染料染色的过程中加入中性 电解质可起到什么作用(5 分) 可用直接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还原染料、硫化染料、活性染料等。在纤维素纤维用阴离子 染料染色的过程中加入中性电解质可起到促染作用。 5. 为什么涤纶染色比较困难,可用什么方法解决? 因为涤纶疏水性强、物理结构紧密化学结构简单,可采用分散染料进行染色,由于分散染料分 子量较小,易于扩散到物理结构紧密的涤纶微隙中。 6. 阳离子染料染腈纶出现的问题,怎么控制?(阳离子染料染色容易染花,工艺上应该采取 哪些措施?) 腈纶染色时易产生染色不匀现象。温度高于 75-80℃(腈纶 Tg),上染速率急剧增大。
关系线 上染:染料舍染液(或其它介质)而向纤维转移并将纤维染透的过程。 染料直接性:染料能够从染浴中向纤维转移的特性;或染料对纤维上染的能力。 染色:把纤维制品染上颜色的加工过程,染料与纤维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的结合,或用化 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色。 配伍性:配伍性表示拼色染色时,各染料上染速率的一致程度。 染色牢度:在服用或加工处理过程中,纺织物在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能保持其原来色 泽的能力。
15. 上染速率曲线:在恒温条件下染色,测定不同染色时间染料的上染百分率,以上染百分率
为纵坐标,染色时间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就称为上染速率曲线。 前处理部分: 1. 限氧指数:在规定试验条件下,使材料保持燃烧状态所需氮氧混合气体中氧的最低浓度。
2. 3. 4. 5. 6. 7.
回潮率(吸湿率) :纤维中水分重量占绝对干燥纤维质量的百分比。 含水率:纤维中水分重量占未经烘燥纤维质量的百分比。 三原组织 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 纱:短纤维互接纺制而成的称为纱。 线: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纱合并加捻而成。 织物: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包括三大类: 梭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物。 (生产上采用小浴比,用液量较少。实验室打小样采用大浴比。 ) 8. 带液率(吸液率、轧余率) :织物经浸轧后所带溶液质量占织物干重(空气干燥)的百分 率。 9. 丝光 指棉、麻纺织品在一定张力下,用浓烧碱溶液处理,以获得稳定的尺寸,耐久的光 泽及提高对染料的吸附能力的加工过程。 10. 红外线预烘:在纤维内部使辐射能转变成热能,短时间内织物内外层同时干燥,避免染料 泳移。 11. 炭化:羊毛耐酸性好,植物纤维素耐酸性差,在高温酸性条件下水解、脱水炭化变脆,机 械敲击分离。 12. 移染:在染色过程中,染料从吸附染料较多的部位向吸附染料较少的部位转移的过程。 13. 泳染:指织物在浸染液后的烘干过程中染料随水分的移动而移动的现象 14. 热定形:主要针对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物。将织物保持一定的尺寸,经高温加热一定时间, 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 15. 表面面活性剂:很低浓度就能显著降低液体表面面张力力力的物质 16. 浊点:非非离子子表面面活性剂溶液开始呈现混浊时的温度,称为浊点 17. HLB 值:表面面活性剂中两端不不同基团对表面面活性剂亲水水性和亲油性的综合影响程 度 18. 超喂:指织物喂入针铗的速度大于针铗本身运行的速度时造成的超量喂布的状态,它可以 降低进布时织物的经向张力,便于纬向扩幅。 18、等电点:蛋白质分子上正、负电荷数量相等时溶液的 pH 值,不会向电极移动。等电点时 纤维溶胀、溶解度最低。
染色部分:
1. 织物染色根据染料与织物接触方式的不不同 可分为 浸染 和 轧染 两种。 2. 直接染料固色后处理常用的方法有:阳离子固色剂和金属盐后处理处理法 3. 活性染料染色是通过与纤维生成 共价键 结合,从而而固着在纤维上。 4. 活性染料染棉纤维,浸染工艺有:两浴两阶段工艺、一浴两阶段工艺、全料一阶段工艺三 种。 5. 还原染料料最常用的还原剂是:保险粉 。 6. 硫化染料还原比较容易,一般采 用 硫化钠 作为还原剂。 7. 酸性媒染染料的染色方法有 预媒法 、 同媒法 、 后媒法 三种。 8. 分散染料料染涤纶,染浴pH值一一般控制在 5-6(弱酸性) 。 9. 阳离子染料的配伍值越大,则染料的上染速率越 慢 ,匀染性越 好 。 10. 染料在溶液中存在的基本形式有 电离、溶解、分散、聚集 四种。 11. 分散染料染涤纶有高温高压染色法、热熔染色染色法、和载体染色法三种染色方法。 12. 还原染料的染色过程大体可分为染料的还原、隐色体的上染、隐色体的氧化和皂洗后处理 四个步骤。 13. 冰染料是由 色酚 和 色基 两类中间体在纤维上偶合而形成的。 前处理部分: 1.表面面活性剂的分子子结构是由 亲水基 和 疏水基 两部分构成。 2.常用退浆方法有 碱退浆 、 酸退浆 、 酶退浆 和 氧化剂退浆 。 3. 烘燥设备有 烘筒 、 热风 和 红外线 三种形式。 4.软化水的方法:石灰-纯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使用软水剂 12. 染色牢度:在服用过程中或加工处理过程中,纺织物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在不 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 指标:耐洗色牢度(1~5 级)、耐摩擦色牢度(干、湿,1~5 级)、耐晒牢度(1~8 级)、耐汗渍色
COOH H
COO
H
+
煮练 、 漂白 和开轧烘、丝光等处理工序,以除去纤维上的果胶、蜡质和浆料等杂质,提 高织物的外观和内在质量。 3. 棉织物漂白常选用氧化剂有 过氧化氢 , 次氯酸钠 , 过醋酸 ,丝织物一般用 过氧 化氢 漂白。 4. 纤维素纤维一般用 直接染料 , 活性染料 , 还原染料 ,硫化染料, 不溶性偶氮染料 染料染色。 5. 染料在上染过程中分为 表面吸附 , 内部扩散 , 染料固着 三个阶段,硫化染料染 色时用 硫化碱 作为还原剂。 6. 染色牢度衡量染色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主要有 耐日晒色牢度 , 耐洗色牢度 , 耐 酸色牢度 , 耐摩擦色牢度 等,其中耐晒牢度最高为 八 级。 7. 酸性染料可分为 强酸性 和 弱酸性 染料,主要用于 毛织物染色,还可 对 蛋白质 , 聚酰胺 纤维染色。 8. 目前,分散染料染涤纶的方法有 高温高压染色法 , 热熔染色法 , 载体染色法 。 9. 涂料印花色浆由 涂料 , 粘合剂 , 交联剂 和 乳化糊 等组成,织物 在印花后通常都要用蒸箱进行 蒸化 处理。 10. 织物印花根据工艺不同分成 直接印花 , 拔染印花 , 防染印花 ,根据设备不同分 为 锟筒印花 , 筛网印花 。 11. 不溶性偶氮染料分为 色基, 色酚 两部分,在织物表面发生 偶氮 反应形成不溶性染料色淀,重氮化反应时,需要用 冰冷却 所以不溶性偶氮染料又称 冰染料 。
控制匀染的途径:控制温度、控制 pH 值、缓染剂 7. 活性染料染色为何皂洗牢度好?染料利用率低? (8 分) 活性染料是水溶性染料,分子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反应性活性基团,能在适当条件下 与纤维素纤维分子上的羟基、蛋白质纤维及聚酰胺纤维上的氨基等发生键合反应,在染料和纤 维之间生成共价键结合,所以皂洗牢度好。 活性染料与纤维反应的同时,还能与水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一般不再能与纤维发生反 应,因此染料利用率低。 8. 纤维素染料中加入中性电解质有何作用 在染料对纤维素的亲和力较低的情况下,用中性电解质作促染剂 如加入食盐(NaCl)或元明粉(Na2SO4),则 Na+可随同扩散入纤维,使 D-易于获得相伴的 Na+而 提高上染量 9. 简述酸性染料染羊毛时加入中性电解质的作用?并说明原因? 答: (1)在强酸性浴中起缓染作用用。 无机阴离子在染液和纤维中的扩散速率远大于染料阴离子,因此是无机阴离子首先进 入纤维,与纤维中的氨基正离子结合。染液中加入了中性电解质,提高了无机阴离子的浓 度,具有缓染作用。 (2)在弱酸性染料中起促染作用。 (2)在中性浴中,起的是促染作用。 此时,羊毛纤维带负电荷,与染料料阴离子之间存在着库仑斥力力力,加入入中性电解质 后, 可减弱两者之间的斥力力力起促染作用用。 10. 为什么要求染料的配伍性? 染料的配伍性主要由染料的亲和力、扩散系数、染料所带的电荷数决定; 若配伍性不一致,则在染色过程中,不仅颜色浓度方面的结果随时间而变化,而且色调也 随时间而变化,就难以获得色泽始终如一的产品,容易产生色差。 11. 请写出拔染印花和防染印花的基本原理并列举常用印花加工设备。 拔染印花:在已染色的织物上,用印花方法局部消去原有色泽获得白色或彩色花纹的印花 工艺过程。 (拔染印花是指将有地色的织物用含有拔染剂的色浆印花的工艺。 ) 防染印花:在织物上先印以防止地色染料上染或显色的印花色浆,然后进行染色或显色而 制得色地花布的印花工艺过程。 (防染印花是在织物上先印上某种能够防止地色 染料或中 间体上染的防染剂,然后再经过轧染, 使印有防染剂的部分呈现花纹。 ) 12. 印花的方法 按设备分:辊筒印花、筛网印花(平网、圆网) 、转移印花、喷墨印花。 按工艺分:染料(直接印花,防染印花,拔染印花) 、涂料印花、特种印花(蜡染印花、扎染印 花、烂花印花、发泡印花) 。 13. 染料、颜料的区别? 染料: 有色的有机化合物, 可溶于水或可转 变成溶于水的物质, 能与纤维发生物理或物 理 化学的结合。 颜料:有色物质(无机或有机),不溶于水, 借助于粘合剂机械附着于纤维表面或内部。 涂 料印花 颜料染色 14. 印花、染色区别? 相同点:使纺织物着色; 不同点:染色为全面着色; 印花是染料仅对纺织物的某些部分着色,上染过程较为复杂。 加工介质不同:水;糊料 拼色方法:是否使用不同 类型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