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报告
抽样调查实验报告(1)

抽样调查实验报告(1)抽样调查实验报告一、实验介绍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抽取样本,对于指定群体的某一特定问题进行调查,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本次实验的对象为全校1000名学生。
二、实验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本次实验的研究问题为:近两年,哪个学科的成绩提高最为明显?2.设计调查方案通过学校教务处的数据,我们得到了每个学生的三门主要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情况。
我们将抽取100名学生,通过调查其三门主要学科的成绩情况,来得出哪门学科的成绩提高最为明显。
3.抽取样本通过随机数生成器,我们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
样本中涵盖了不同年级、性别、班级的学生,具有代表性。
4.收集数据调查员通过量化问卷的方式,对样本学生进行了调查,收集了他们在近两年三门主要学科的成绩情况,并将数据录入电子表格中,方便后续数据处理。
5.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语文成绩提高明显的人数:35人数学成绩提高明显的人数:30人英语成绩提高明显的人数:25人6.结论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哪个学科的成绩提高最为明显:语文。
其中,有35%的样本学生在近两年中语文成绩上涨,而数学和英语分别只有30%和25%。
三、实验结论的探讨1.分析研究结论背后的原因为什么样本学生在语文学科中的提高明显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学科属性。
语文与数学、英语不同,它更具有文学性和情感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更容易投入到其中,从而提高兴趣,有更好的体验和感悟。
(2)学科难度。
相比于数学和英语,语文学科的难度更低,内容也更有趣,学生更容易获取高分,故提高明显。
2.实验局限性和改进措施本次实验受限于样本数量、时间、调查方法等多方面因素,仍存在不足之处。
为提高实验质量,我们应针对以下问题进行改进:(1)对样本进行有效的筛选,提高代表性。
(2)增加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和精确性,尝试使用多样的数据收集方法,如面谈、问卷、小组讨论等。
(3)对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制定合理的措施予以纠正。
抽样调查报告案例

抽样调查报告案例抽样调查报告案例抽样调查报告选题篇一一、调查设计1、本项调查的目的①客观准确地认识和考察北京市报业发行市场的现状;②全面廓清北京报业发行市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空间,把握其可能的“生长点”;③制定出可使北京报业发行市场进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的科学可靠的基本发展战略。
2、调查方法将北京市按地区划片,根据抽样原则选择80个报摊、邮亭、地铁站,以统一问卷、定额抽样、派调查员面访的方式,调查北京报刊零售市场的流通情况,以期对报刊发行渠道方面的情况等有一个切实全面的了解。
本次调查覆盖区域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崇文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通州区。
3、调查内容a、弄清上摊报刊的种类、数量等(包括全国性综合报刊、北京地区综合报刊、北京地区消费娱乐类报刊、外地进入北京的报刊、周刊类报刊)有关数据指标;b、通过报摊采访获取信息如下:a.卖得最好的报刊和刊物b.如何获得报刊:报刊自送、邮局提供、报头发送?c.一般折扣,折扣最高的是那种?d.摊主本人最喜欢的报刊e.哪几种报刊可以包退f.报业零售市场目前变化趋势及现存问题g.其他有关资料二、调查的实施质量1、本次调查的实地访问工作是在1999年7月12日—22日之间进行的。
按照设计要求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填答有效的问卷7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8%。
经过对10%已执行问卷所进行的复核表明,全部调查的访问工作均符合调查程序的规范和质量要求。
2、本次调查数据的意义:鉴于本次调查的样本构成及其性质,本次调查的数据及有关结论对于了解北京市报摊零售市场的现状具有全面、可靠的描述意义。
三、数据处理本次调查所采集到的原始调查数据共计7742个。
全部数据均采用国际通行的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pc+)统计处理。
现提出这次调查的主要发现和分析性结论。
一、关于北京市报摊零售的基本情况1、本市报摊销售的报刊的种类与数量①调查表明,本市每个报摊销售报刊的平均种类为34.6种。
人力资源抽样调查报告

人力资源抽样调查报告调查目的:本次人力资源抽样调查旨在了解员工对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满意度及对改进措施的建议,以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公司的整体绩效。
调查方法:通过在公司内部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员工意见和反馈。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对象为全体公司员工,共计200人。
回收率:共收回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为75%。
调查结果分析:1. 综合满意度:问卷中的综合满意度问题得到如下结果:非常满意占20%、满意占55%、一般占20%、不满意占5%。
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员工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表示满意,但仍有一部分员工对此不太满意,需要进一步了解问题原因并针对性改进。
2. 员工培训和发展:问卷中的培训和发展问题得到如下结果:非常满意占10%、满意占45%、一般占30%、不满意占15%。
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对公司提供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整体较为满意,但仍有一些员工认为培训机会不够多或不够系统化,需要增加班次和提升培训质量。
3. 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问卷中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问题得到如下结果:非常满意占15%、满意占40%、一般占30%、不满意占15%。
大部分员工对公司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表示满意,但依然有部分员工希望能加强激励机制,例如提供更多奖励机制或晋升机会。
建议和改进措施:1. 提升培训和发展机会:针对员工的培训需求,公司可以增加内部培训班次、引入外部培训机构合作,提供更丰富的培训内容,以满足员工继续学习和发展的需求。
2. 加强绩效激励机制:公司可考虑制定更具激励性的奖励制度,例如基于绩效的奖金或员工股权激励计划。
另外,可以设立晋升机制,提供更多晋升机会,以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动力。
3. 改进沟通和交流渠道:增加公司内部沟通渠道,例如员工月会、建立员工反馈平台等,使员工有更多机会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及时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增强员工参与感和归属感。
结论:本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员工对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表示满意,但仍有部分员工存在不满意的情况。
抽样调研调研报告

抽样调研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抽样调研是一种常用的调研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随机地选取部分样本,并对这些样本进行研究和调查,以了解总体的特征和变量间的关系。
本次调研以市场调研为背景,目的是了解消费者对某个新产品的评价和购买意愿,为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评价;2. 探究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购买偏好;3. 分析不同人群对产品的态度和需求;4. 提供市场推广策略的参考。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以下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在线问卷,获取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评价和购买意愿等信息;2. 面对面访谈:选择一定数量的受访者进行个别访谈,获取更深入的洞察和意见;3. 群体讨论:组织一定规模的焦点小组,通过集体讨论了解不同人群的观点和需求。
四、样本选择本次调研总共抽取了1000名消费者作为样本,涵盖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区的人群。
样本的选择使用了分层抽样方法,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五、调研结果1. 对产品的认知和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超过70%的受访者对该产品有所了解,其中50%的受访者给予积极评价。
这表明产品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购买意愿和购买偏好在调研中,约80%的受访者表示对该产品具有购买意愿。
进一步分析发现,购买意愿主要受到价格、品牌认知和产品功能等因素的影响。
大部分消费者更偏向于购买价格适中、品牌知名度高且功能齐全的产品。
3. 不同人群的态度和需求通过对不同人群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点:- 年龄:年轻人更加关注产品的外观设计和新颖度,而年长者则更注重产品的品质和耐用度;- 职业:白领人群更看重产品的实用性和工作效率提升,而学生群体更倾向于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 地区: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有所差异,南方地区的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功能和品质,而北方地区的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性价比。
4. 市场推广策略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市场推广策略建议:- 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针对性推出不同版本的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购买偏好;- 在产品定价策略上,平衡价格和品质,提供不同档次的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灵活调整销售策略和渠道,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抽样设计调查报告

抽样设计调查报告抽样设计调查报告概述抽样设计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以推断总体的特征。
本报告旨在介绍抽样设计调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并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展示其实际应用。
一、抽样设计调查的原理抽样设计调查是基于概率论的统计方法,通过从总体中随机选取样本,使样本能够代表总体。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样本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推断总体的特征。
在进行抽样设计调查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1. 总体特征:在设计抽样方案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的总体特征,例如总体规模、特点和分布情况等。
2. 样本容量:样本容量是指从总体中选取的样本数量。
合理的样本容量能够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抽样方法:常用的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等。
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
4. 调查方式:调查方式包括面对面访谈、电话访问、网络问卷等。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样本特点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
二、抽样设计调查的方法抽样设计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方法,通过随机抽取样本,使得每个样本有相等的被选中的机会。
2.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是按照总体的不同特征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然后从每一层中随机选取样本。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样本在不同特征上的代表性。
3. 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群组,然后随机选取部分群组作为样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分布不均匀或者样本收集困难的情况。
三、抽样设计调查的应用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抽样设计调查的应用,我们以某电商平台为例进行说明。
在调查某电商平台用户满意度时,我们首先确定了总体为该平台的所有用户。
然后,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选取了500名用户作为样本。
我们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包括用户对于平台的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物流速度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我们对样本进行了调查。
抽样调查报告案例

抽样调查报告案例一、调查目的和背景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就业大军中。
然而,对于就业观念的认识和态度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对于就业观念的认知和态度,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大学生的就业辅导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便于大规模数据的收集和统计。
调查问卷共包含三个部分:基本信息、就业观念认知和就业态度评价。
三、样本抽取调查对象大学3500名大四学生。
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从3500名大四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0份问卷来进行调查。
四、调查结果分析1.基本信息: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中男生占56%,女生占44%;家庭所在地主要集中在城市(65%),农村(35%);父母的教育程度以本科为主(50%),硕士及以上占30%,中专及以下占20%。
2.就业观念认知: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大学生(85%)认为就业是他们面临的最大压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城市学生对就业的压力感知更强烈。
在就业渠道选择上,绝大多数学生(80%)认为社会招聘是他们的首选,而自主创业的比例相对较低(10%)。
在就业观念上,约有50%的学生更看重工资待遇,30%的学生更注重个人成长,还有10%的学生更关注是否与所学专业相关。
3.就业态度评价: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态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90%)认为目前的就业市场形势不容乐观,60%的学生认为就业竞争激烈,追求稳定工作的学生比例较高(70%)。
此外,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就业准备不够充分(45%),大多数学生期望学校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和实习机会。
五、调查结论和建议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大学生就业观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学生更关注工资待遇,而农村学生更注重个人成长。
2.自主创业意愿较低,社会招聘是大多数学生的首选。
3.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普遍感到压力大,认为就业竞争激烈。
4.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对就业准备不够充分,期待学校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和实习机会。
抽样调查报告12篇

抽样调查报告12篇抽样调查报告1国家统计局继首次开展全国群众安全感调查之后,已于11月份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工作。
现将本次抽样调查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本次共抽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满16周岁以上的10198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被调查者中,男性59760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58.6%;女性42228人,占41.4%。
从被调查者的年龄来看,16岁至17岁的2192人,占2.1%;18岁至25岁的10396人,占10.2%;26岁至34岁的23674人,占23.2%;35岁至49岁的38407人,占37.7%;50岁至59岁的13694人,占13.4%;60岁以上的13625人,占13.4%。
从被调查者所居住的地区看,城区27426人,占26.9%;城市郊区5084人,占5%;镇12320人,占12.1%;乡村57158人,占56%。
二、群众对公共安全的基本感受问题一: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您感觉安全吗?回答“很安全”的有7034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6.9%,比的调查结果提高0.7个百分点;回答“安全”的有36254人,占35.6%,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回答“基本安全”的有42473人,占41.6%,同比降低2个百分点;回答“不太安全”的有12615人,占12.4%,同比降低2.1个百分点;回答“不安全”的有3612人,占3.5%,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
问题二:您认为当前哪一类治安问题最影响您的安全感?回答“刑事犯罪”的有28201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7.7%,比调查结果降低2.8个百分点;回答“公共秩序混乱”的有26044人,占25.5%,同比基本持平;回答“交通事故”的有21900人,占21.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回答“火灾”的有4384人,占4.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回答“没有”的有19806人,占19.4%,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回答“其他”的有1653人,占1.6%,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
关于人口抽样调查报告

关于人口抽样调查报告一、引言人口抽样调查是指在人口总体中,通过抽取一部分个体进行统计分析,以推断全体人口特征的一种方法。
本报告旨在介绍我所参与的一项人口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城市居民的购物习惯和消费水平,以便市政府在商业发展中做出相应的政策决策。
三、调查设计1.总体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在人口普查数据中随机选择的方式,确定调查对象。
总共选择了1500个个体作为调查样本。
2.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以便调查员能够准确了解受访者的购物习惯和消费水平。
调查员根据预先设定的问题进行逐一访问,并记录受访者的回答。
3.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购物频率、购物场所、购买品类偏好、购买决策因素、消费水平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到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和趋势。
四、调查结果1.购物频率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在一个月内会进行一到两次购物,占比约为60%。
约有30%的受访者会每周购物一次。
2.购物场所超市是最受欢迎的购物场所,占比约为75%,其次是商场(15%)和网络购物(10%)。
3.购买品类偏好在购买品类方面,食品和衣物是最受欢迎的两个品类,占比分别约为40%和30%。
其他类别如家居用品、电子产品等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
4.购买决策因素调查结果显示,价格是大多数受访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占比约为60%。
其次是品质、口碑和促销活动等方面。
5.消费水平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受访者的消费水平相对稳定,约有40%的受访者表示每次购物的金额在100-300元之间,30%的受访者在300-500元之间。
五、调查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超市是最受欢迎的购物场所,市政府应该加强对超市行业的管理和服务监督,以提高居民的购物体验。
2.食品和衣物是居民购买的主要品类,这与居民的基本需求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样调查报告抽样调查报告「篇一」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
是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称之为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
应用整群抽样时,要求各群有较好的代表性,即群内各单位的差异要大,群间差异要小。
整群抽样的优点是实施方便、节省经费;整群抽样的缺点是往往由于不同群之间的差异较大,由此而引起的抽样误差往往大于简单随机抽样。
先将总体分为i个群,然后从i个群钟随即抽取若干个群,对这些群内所有个体或单元均进行调查。
抽样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确定分群的标注二、总体(N)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部分,每个部分为一群。
三、据各样本量,确定应该抽取的群数。
四、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方法,从i群中抽取确定的群数。
例如,调查中学生患近视眼的情况,抽某一个班做统计;进行产品检验;每隔8h抽1h生产的全部产品进行检验等。
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实际上差别很大。
分层抽样要求各层之间的差异很大,层内个体或单元差异小,而整群抽样要求群与群之间的差异比较小,群内个体或单元差异大;分层抽样的样本是从每个层内抽取若干单元或个体构成,而整群抽样则是要么整群抽取,要么整群不被抽取。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
分层可以提高总体指标估计值的精确度,它可以将一个内部变异很大的总体分成一些内部变异较小的层(次总体)。
每一层内个体变异越小越好,层间变异则越大越好。
分层抽样比单纯随机抽样所得到的结果准确性更高,组织管理更方便,而且它能保证总体中每一层都有个体被抽到。
这样除了能估计总体的参数值,还可以分别估计各个层内的情况,因此分层抽样技术常被采用。
例如,一个单位的职工有500人,其中不到35岁有125人,35岁至49岁的有280人,50岁以上的有95人.为了了解这个单位职工与身体状况有关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由于职工年龄与这项指标有关,决定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抽取.因为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数的比为1:5,所以在各年龄段抽取的个数依次为125/5,280/5,95/5,即25,56,19。
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一定的比例,从各层次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次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又称分类抽样或类型抽样。
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同质层,再在各层内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分层抽样的特点是将科学分组法与抽样法结合在一起,分组减小了各抽样层变异性的影响,抽样保证了所抽取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分层抽样根据在同质层内抽样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一般分层抽样和分层比例抽样,一般分层抽样是根据样品变异性大小来确定各层的样本容量,变异性大的层多抽样,变异性小的层少抽样,在事先并不知道样品变异性大小的情况下,通常多采用分层比例抽样。
抽样调查报告「篇二」国家统计局继20xx年首次开展全国群众安全感调查之后,已于20xx年11月份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工作。
现将本次抽样调查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本次共抽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满16周岁以上的101988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被调查者中,男性59760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58.6%;女性42228人,占41.4%。
从被调查者的年龄来看,16岁至17岁的2192人,占2.1%;18岁至25岁的10396人,占10.2%;26岁至34岁的23674人,占23.2%;35岁至49岁的38407人,占37.7%;50岁至59岁的13694人,占13.4%;60岁以上的13625人,占13.4%。
从被调查者所居住的地区看,城区27426人,占26.9%;城市郊区5084人,占5%;镇12320人,占12.1%;乡村57158人,占56%。
二、群众对公共安全的基本感受问题一:在目前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您感觉安全吗?回答“很安全”的有7034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6.9%,比20xx年的调查结果提高0.7个百分点;回答“安全”的有36254人,占35.6%,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回答“基本安全”的有42473人,占41.6%,同比降低2个百分点;回答“不太安全”的有12615人,占12.4%,同比降低2.1个百分点;回答“不安全”的有3612人,占3.5%,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
问题二:您认为当前哪一类治安问题最影响您的安全感?回答“刑事犯罪”的有28201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7.7%,比20xx年调查结果降低2.8个百分点;回答“公共秩序混乱”的有26044人,占25.5%,同比基本持平;回答“交通事故”的有21900人,占21.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回答“火灾”的有4384人,占4.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回答“没有”的有19806人,占19.4%,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回答“其他”的有1653人,占1.6%,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
问题三:夜间,您在所居住地区是否敢单独外出行走?回答“敢走”的有72470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71.1%,比20xx年调查结果提高0.5个百分点;回答“不敢走”的有29518人,占28.9%,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
问题四:如果您和您的家人外出不在家,您是否担心家里财物被盗?回答“不担心”的有40253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39.5%,比20xx年调查结果提高3个百分点;回答“担心”的有61735人,占60.5%,同比降低3个百分点。
问题五:您最担心在哪一个地方受到不法侵害?回答“繁华街区”的有6000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5.9%,比20xx年调查结果提高0.3个百分点;回答“商场或集贸市场”的有16597人,占16.3%,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回答“公共汽车或长途汽车”的有21840人,占21.4%,同比持平;回答“住宅周围”的有17844人,占17.5%,同比降低1个百分点;回答“野外公路”的有18679人,占18.3%,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回答“娱乐场所”的有5972人,占5.8%,同比持平;回答“没有可担心的地方”的有14243人,占14%,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回答“其他”的有813人,占0.8%,同比基本持平。
问题六:当您受到不法侵害时,您认为别人会不会提供某种帮助?回答“会”的有26157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25.7%,比20xx年调查结果提高0.5个百分点;回答“可能会”的有68253人,占66.9%,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回答“不会”的有7578人,占7.4%,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
三、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基本评价问题七:您认为今年您所在区、县的社会治安状况如何?回答“很好”的有8970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8.8%,比20xx年调查结果提高1.1个百分点;回答“较好”的有35177人,占34.5%,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回答“一般”的有50013人,占49%,同比降低1.7个百分点;回答“较差”的有6292人,占6.2%,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回答“很差”的有1536人,占1.5%,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
问题八:您认为今年您所在区、县的社会治安状况与前两年相比怎么样?回答“有明显好转”的有10425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10.2%,比20xx年调查结果降低1.2个百分点;回答“有好转”的有47465人,占46.5%,同比降低2.3个百分点;回答“和以前一样”的有37479人,占36.8%,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回答“比以前差”的有5246人,占5.1%,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回答“比以前差很多”的有1373人,占1.4%,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
问题九:您对明后两年的社会治安状况乐观吗?回答“很乐观”的有9777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9.6%,比20xx年调查结果提高0.5个百分点;回答“比较乐观”的有37714人,占37%,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回答“一般”的有40379人,占39.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回答“不太乐观”的有12214人,占12%,同比降低1.7个百分点;回答“很不乐观”的有1904人,占1.8%,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
问题十:您如何评价目前正在开展的“严打整治”斗争在当地取得的成效?回答“成效很大”的有9494人,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9.3%;回答“成效较大”的有42261人,占41.4%;回答“成效不大”的有28882人,占28.3%;回答“没有成效”的有4052人,占4%;回答“不了解”的有17299人,占17%。
抽样调查报告「篇三」前言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当代的大学生越来越注重对自己全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在大学生眼里,融入职场的“必备技能”已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技能、英语技能、计算机技能等等。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考驾照需求,种种客观的条件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了考驾照的重要性。
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考驾照的意向和有关考驾照方面的问题,为驾校和广大有考驾照意向的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我们就广西科技大学的大学生考驾照的情况做了一个抽样调查。
在这个报告中,我们将详述我们抽样调查的设计理念和实施过程,针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给出结论。
抽样方案的设计1、调查对象:广西科技大学的全日制本科生对于总体数量的调查,方法是在广西科技大学的教务信息网上查询各年级、各班的学生,将各班的学生名册导出到Excel表中,将需要的分层数据汇总,以下是汇总得到的总体容量数据:2、抽样方法:分层抽样多阶段抽样方法关于我们学校的学生考驾照情况的调查,一般情况而言,不同的年级对考驾照的想法、学车情况、拥有驾照情况是存有一定差异性的。
大部分的大一学生刚刚踏入校园,在各方面还处于一个相对懵懂的状态,对于自己的未来憧憬也没有很明确的计划,因此很少同学会考虑关于是否考取驾照的问题。
而到了大二,对于周边环境的适应和生活条件的稳定,大家就开始忙碌于各种“考证”和提升自己能力的状态中,为了全方面提升个人素质,会有部分学生渐渐的萌生考驾照的思想。
大三阶段是我们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阶段,随着周边同学考驾照热度的增强,不少同学也加入了学车的行列之中。
大四是大学四年来的总结阶段,这时的毕业生们对于知识的储备量、能力的提升已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思想观念和考虑问题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换。
因此,首先按年级分层抽样。
按常理推论,由于男女思维观念的差异和社会压力、目标的不同,男生和女生会有不同的考取驾照的比率和不同的理解。
因此,在按年级分层后,在各年级层下按性别进行分层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