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学》习题集.

合集下载

化学工艺学课后习题

化学工艺学课后习题

第二章2-1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它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答:石油化工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至今,基本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及氮肥工业等产品大约有90%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90%左右的有机化工产品上游原料可归结为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和甲醇。

其中的三烯主要有石油制取,三苯、萘、甲醇可有石油、天然气、煤制取。

2—3何谓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举例说明工艺流程是如何组织的。

答:将原料转变成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称为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的组织可运用推论分析、功能分析、形态分析等方法论来进行流程的设计。

如“洋葱"模型。

2—4何谓循环式工艺流程?它有什么优缺点?答:循环流程是指未反应的反应物从产物中分离出来,再返回反应器.循环流程的主要优点是能显著地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系统排放量,降低了原料消耗,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其缺点是动力消耗大,惰性物料影响反应速率及产品收率。

2-5何谓转化率?何谓选择性?何谓收率?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答:转化率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或百分率,用X表示;选择性是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用S表示;收率.原因:对于复杂反应体系,同时存在着生成目的产物的主反应和生产副产物的许多副反应只用转化率来衡量是不够的。

因为,尽管有的反应体系原料转化率很高,但大多数转化为副产物,目的产物很少,意味着愈多原料浪费,所以需要用选择性这个指标来评价反应过程的效率,因此需要同时考虑这两个指标。

在化工生产中通常使转化率提高的反应条件往往会使选择性降低,所以不能单纯追求高转化率或高选择性,而要兼顾两者,使目的产物的收率最高。

2-6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答:催化剂有三个基本特征:○1催化剂是参与反应的,但反应终了时催化剂本身未发生化学性质和数量的变化。

化学工艺学考试试题

化学工艺学考试试题

化学工艺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化学工艺学是研究()的学科。

A 化学变化原理B 化学工业生产过程C 化学产品性质D 化学实验方法2、以下哪种反应类型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泛?()A 加成反应B 取代反应C 聚合反应D 氧化反应3、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分离方法不包括()。

A 蒸馏B 萃取C 电泳D 过滤4、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₂+ 3H₂⇌ 2NH₃,该反应的特点是()。

A 正反应吸热B 正反应放热C 反应速率快D 平衡常数小5、以下哪种催化剂常用于石油裂解反应?()A 镍B 铂C 氧化铁D 沸石6、在化工生产中,为了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常常采用()。

A 升高温度B 增大压力C 改变反应物浓度D 选择合适的催化剂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工原料的是()。

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木材8、生产硫酸的主要原料是()。

A 硫铁矿B 硫磺C 石膏D 硫化氢9、化工生产过程中,“三废”处理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成本B 保护环境C 回收利用D 满足法规要求10、以下哪种设备常用于化工物料的干燥?()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干燥器D 吸收塔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原料预处理、__________和产品分离提纯等步骤。

2、化学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工艺流程、__________和操作条件等方面。

3、乙烯的主要生产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合成氨反应的条件一般为高温、高压和__________。

5、化工生产中的传热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辐射传热。

6、工业上生产烧碱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煤化工的主要产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煤焦油等。

8、化学反应器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流化床反应器等。

9、化工生产中常用的节能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余热回收等。

化学工艺学总复习题(合集版)..

化学工艺学总复习题(合集版)..

化学工艺学总复习题1、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哪三大步骤?P24 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分离及精制三大步骤。

2、化学工艺学的目的是什么?P1 创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安全、环境无害的生产过程。

3、烃类裂解发生的基元反应大部分为自由基反应哪三个阶段?P61链引发反应、链增长反应、链终止反应三个阶段。

链引发反应是自由基的产生过程;链增长反应时自由基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种自由基的消失伴随着另一种自由基的产生,反应前后均保持着自由基的存在;链终止是自由基消亡生产分子的过程。

4、各族烃类的裂解反应难易顺序为?P61正烷烃>异烷烃>环烷烃(六碳环>五碳环)>芳烃5、三大合成材料是哪些?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6、氨合成采用什么催化剂?各组分各有什么作用?P197氨合成催化剂以熔铁为主,还原前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有磁性,另外添加Al2O3、K2O等助催化剂。

为了降低温度和压力,在催化剂中加入钴和稀土元素。

活性组分Fe3O4经还原后生成α-Fe,活性中心的功能是化学吸附氮分子,使氮氮之间的三键削弱,以利于加氢形成氨。

Al2O3是结构型助催化剂,它均匀地分散在α-Fe晶格内和晶格间,能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并防止还原后的铁微晶长大,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K2O是电子型助催化剂,能促进电子转移过程,有利于氮分子的吸附和活化,也促进生成物氨的脱附。

SiO2的加入虽然有削弱催化剂碱性作用,但起到稳定铁晶粒作用,增加催化剂的抗毒性和耐热性等。

加入MgO能提高耐热性能和耐硫性,加入CaO能起助熔作用,使催化剂各组分易于熔融而形成均匀分布的高活性状态7、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哪些?P30 反应温度、压力、浓度、反应时间、原料的纯度和配比等。

8、烯烃裂解反应主要发生反应有哪些?P56 1.断链反应 2.脱氢反应 3.歧化反应 4.双烯合成反应 5.芳构化反应9、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P30 反应温度、压力、浓度、反应时间、原料的纯度和配比等。

化学工艺学习题及解答

化学工艺学习题及解答

2-1、煤、石油和天然气在开采、运输、加工和应用诸方面有哪些不同?答:(1)开采:一个煤矿往往有多层煤层。

每煤层的厚度也不同,为此需建造长长的坑道,铺上铁轨,才能从各层将煤运出。

为运送物资和人员,还需要建造竖井,装上升降机。

石油和天然气,用钻机钻道并建立油井(或气井)后,借用自身的压力(开采后期需抽汲),石油及天燃气即可大量从地下喷出,因此开采比煤方便得多。

(2)运输:煤用铁路或轮船运输,运力受限制,石油和天然气一般采用管道输送,初期投资似乎较大,但从长期看还是划算的,管道输送成本低、方便,也不受运力限制。

(3)加工:煤是高分子量缩聚物,一般用热化学方法处理,将煤裂解,可得到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由于成分复杂,从中制取纯物质难度较大。

石油和天然气是由许多小分子量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一般采用物理方法将混合物分离和提纯。

为增加某一组分(或馏分)的产量,也常采用化学方法(如化学合成或化学热裂解)。

因此,由石油和天然气加工制得的化工产品,比煤多得多,生产成本也比煤低。

(4)应用:煤主要用作一次性能源。

随着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由煤合成液体燃料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继而带动煤化工工业的发展。

煤化工产品的品种、品质和数量不断增加。

人们指望在不久的将来,由煤化工和天然气逐步取代石油化工,成为获取化工产品的主要途径。

石油大量用作发动机燃料,由石油为原料形成的石油化工目前仍为世界各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大多数的化工产品都由石化行业生产出来。

但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石油化工将逐步萎缩,并被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取代。

天然气目前大量用作民用燃料。

但以天然气为原料的C1化学工业发展迅速,天然气资源丰富,开采和运输方便,以它为原料合成发动机液体燃料,投资和生产成本也比较低廉。

今后,天然气化工和煤化工一样,将逐步取代石油化工,成为化学工业的主要产业。

2-2、试叙述煤化程度与煤的性质及应用的关系。

答:在泥炭化阶段,经好养细菌和厌氧细菌分解,植物开始腐败,植物中的蛋白质开始消失,木质素、纤维素等大为减少,产生大量腐蚀酸。

化工工艺学习题全集

化工工艺学习题全集

化工工艺学练习题一、填空题 1.化学工艺学是研究由 化工原料 加工成 化工产品 的化学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内容包括 生产方法 、 原理 、 流程 和 设备 。

2.化学工业的主要原料包括 化学矿 、 煤 、 石油 和 天然气 。

3.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 原料预处理 、 化学反应 和 产品分离及精制 三大步骤。

4.根据变质程度不同,煤可以分为 泥炭 、 褐煤 、 烟煤 和 无烟煤 ;随变质程度增加 碳 含量增加, 氢 和 氧 含量降低。

5.化工中常见的三烯指 乙烯 、 丙烯 、 丁二烯 ;三苯指 苯 、 甲苯 、 二甲苯 。

6.石油是由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组成和结构不同、数量众多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

石油中的化合物可以分为 烷烃 、 环烷烃 、 芳香烃 三大类。

7.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方法为 常压蒸馏 和 减压蒸馏 ;二次加工主要方法有: 催化重整 、 催化裂化 、 加氢裂化 和焦化 等。

8.辛烷值 是衡量汽油抗爆震性能的指标, 十六烷值 是衡量柴油自燃性能的指标。

9.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

10.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方法有 蒸汽转化法 和 部分氧化法,主要反应分别是和 。

11.硫酸生产以原料划分主要有 硫磺 制酸、 硫铁矿 制酸、 冶炼烟气 制酸和石膏 制酸等。

12.工业气体或废气脱硫方法分为两种,高硫含量须采用 湿法脱硫 ,低硫含量可以采用 干法脱硫 。

13.SO 2氧化成SO 3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因此, 降低温度 、 提高压力有利于平衡转化率的提高。

14.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主要设备包括沸腾炉 、 接触室 和 吸收塔 。

15.硫酸生产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步,包括 SO 2的制取和净化 、 SO 2氧化成SO 3 和 SO 3的吸收 。

16.稀硝酸生产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步,包括 氨氧化制NO 、 NO 氧化制NO 2 和 水吸收NO 2 制酸 。

化学工艺学试卷习题包括答案.docx

化学工艺学试卷习题包括答案.docx

化学工艺学试卷(两套)一、选择题( 2 分/ 题)1.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有 ( )2.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三酸二碱”是指 ( ) A硫酸、盐酸、硝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B硫酸、盐酸、磷酸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钾3.所谓“三烯、三苯、一炔、一萘”是最基本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中的三烯是指( )A 乙烯、丙烯、丁烯C乙烯、丙烯、戊烯4. 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A 乙烷B乙烯B乙烯、丙烯、丁二烯D丙烯、丁二烯、戊烯)C丁烷D甲烷5.化学工业的产品有 ( )A 钢铁B煤炭C酒精D天然气6.反应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物质是 ( )7.在选择化工过程是否采用连续操作时,下述几个理由不正确的是( )A 操作稳定安全B一般年产量大于4500t 的产品C反应速率极慢的化学反应过程D工艺成熟8.进料与出料连续不断地流过生产装置,进、出物料量相等。

此生产方式为 ( )A 间歇式B连续式C半间歇式D不确定9. 评价化工生产效果的常用指标有()A 停留时间B生产成本C催化剂的活性D生产能力10.转化率指的是 ( )A生产过程中转化掉的原料量占投入原料量的百分数B生产过程中得到的产品量占理论上所应该得到的产品量的百分数C生产过程中所得到的产品量占所投入原料量的百分比11. 电解工艺条件中应控制盐水中2+2+)Ca 、 Mg 等杂质总量小于(A 10 μ g/LB 20mg/LC 40μg/LD 20 μg/L12. 带有循环物流的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单程转化率的统计数据()总转化率的统计数据。

A 大于B小于C相同D无法确定13.()表达了主副反应进行程度的相对大小,能确切反映原料的利用是否合理。

A 转化率B选择性C收率D生产能力14. 三合一石墨炉是将合成、吸收和()集为一体的炉子。

A 干燥B蒸发C冷却D过滤15.转化率 X、选择性 S、收率 Y 的关系是()A Y=XSB X=YSC S=YX D以上关系都不是16.化工生产一般包括以下 ( ) 组成A 原料处理和化学反应B化学反应和产品精制C原料处理和产品精制D原料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精制17.化工生产过程的核心是 ( )18.下列各加工过程中不属于化学工序的是 ( ) A硝化 B 裂解 C 蒸馏 D 氧化19.反应温度过高对化工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可能是 ( )A 催化剂烧结B 副产物增多 C爆炸危险性增大D以上都有可能20.对于低压下放热的可逆气相反应,温度升高,则平衡常数 ( ) A 增大 B 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21. 对于反应后分子数增加的反应,提高反应的平衡产率的方法有( A 增大压力 B 升高温度 C 充入惰性气体,并保持总压不变)D采用催化剂22.对于 CO+2H=CH30H,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化学工艺学课后习题

化学工艺学课后习题

第二章2-1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它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答:石油化工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至今,基本有机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及氮肥工业等产品大约有90%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

90%左右的有机化工产品上游原料可归结为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和甲醇。

其中的三烯主要有石油制取,三苯、萘、甲醇可有石油、天然气、煤制取。

2-3何谓化工生产的工艺流程举例说明工艺流程是如何组织的。

答:将原料转变成化工产品的工艺流程称为化工生产工艺流程。

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的组织可运用推论分析、功能分析、形态分析等方法论来进行流程的设计。

如“洋葱”模型。

2-4何谓循环式工艺流程它有什么优缺点答:循环流程是指未反应的反应物从产物中分离出来,再返回反应器。

循环流程的主要优点是能显著地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系统排放量,降低了原料消耗,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其缺点是动力消耗大,惰性物料影响反应速率及产品收率。

2-5何谓转化率何谓选择性何谓收率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答:转化率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或百分率,用X表示;选择性是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用S表示;收率。

原因:对于复杂反应体系,同时存在着生成目的产物的主反应和生产副产物的许多副反应只用转化率来衡量是不够的。

因为,尽管有的反应体系原料转化率很高,但大多数转化为副产物,目的产物很少,意味着愈多原料浪费,所以需要用选择性这个指标来评价反应过程的效率,因此需要同时考虑这两个指标。

在化工生产中通常使转化率提高的反应条件往往会使选择性降低,所以不能单纯追求高转化率或高选择性,而要兼顾两者,使目的产物的收率最高。

2-6催化剂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在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答:催化剂有三个基本特征:○1催化剂是参与反应的,但反应终了时催化剂本身未发生化学性质和数量的变化。

化学工艺学习题..

化学工艺学习题..

化学工艺学习题..化学工艺学习题一、填空题:1、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分离及精制三大步骤2、乙烯的产量往往标志着一个国家基本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

3、天然气主要由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组成。

4、石油主要由碳氢两元素组成的各种烃类组成。

所含烃类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

5、原油在蒸馏前,一般先经过脱盐、脱水处理。

6、原油经过初馏塔,从初馏塔塔顶蒸出的轻汽油,也称石脑油。

石脑油是催化重整的原料,也是生产乙烯的原料。

7、石油加工方法有一次加工(常、减压蒸馏)和二次加工(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热裂解、加氢裂化)。

8、催化裂化目的是将不能用作轻质燃料油的常减压馏分油加工成辛烷值较高的汽油等轻质原料。

9、催化重整是使原油常压蒸馏所得的轻汽油馏分经过化学加工变成富含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的过程,现在该法不仅用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且已成为生产芳烃的一个重要来源。

10、催化重整常用的催化剂是Pt/Al2O3。

11、加氢裂化的原料主要是重质馏分油。

12、加氢裂化是炼油工业中增产航空喷气燃料和优质轻柴油常用的一种方法。

13、煤的化学加工方法有: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和煤与石灰熔融生产电石。

14、烃类热裂解制乙烯的工艺主要有两个重要部分:原料烃的热裂解和裂解产物的分离。

15、烷烃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脱氢反应和断链反应。

16、烷烃脱氢和断链难易的规律: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断链比脱氢容易;烷烃的相对稳定性随碳链的增长降低。

烷烃的脱氢能力与烷烃的分子结构有关;带支链的烃较直链烃容易断裂。

17、不论是脱氢反应或是断链反应,都是热效应很大的吸热反应。

18、环烷烃热裂解时:侧链烷基较烃环易于裂解,长侧链先在侧链中央断裂;环烷烃脱氢生成芳烃较开环生成烯烃容易。

五碳环较六碳环难于裂解。

19、芳香烃的热稳定性很高,在一般的裂解温度下不易发生芳环开裂的反应,但可发生两类反应:一类是芳烃脱氢缩合;另一类烷基芳烃的侧链发生断链生成苯、甲苯、二甲苯等反应和脱氢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工艺学》习题集目录第一部分每章重点 (1)第二章化工资源及其初步加工 (1)第三章通用反应单元工艺 (1)第四章无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 (2)第五章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 (2)第一节烃类热裂解 (2)第二节氯化 (2)第三节烷基化 (2)第四节水解和水合 (3)第五节羰基合成 (3)第六章煤化工反应单元工艺 (3)第一节煤的干馏 (3)第二节煤的气化 (3)第四节煤的液化 (3)第二部分各章习题及模拟试题 (4)第二章化工资源及其初步加工 (4)第三章通用反应单元工艺 (5)第一节氧化 (5)第二节氢化和脱氢 (7)第三节电解 (8)第四章无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 (9)第五章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 (9)第一节烃类热裂解 (9)第二节氯化 (10)第三节烷基化 (11)第四节水解和水合第五节羰基合成 (11)第六章煤化工反应单元工艺 (12)第一节煤的干馏 (12)第二节煤的气化第三节煤的液化 (13)模拟试题一 (13)模拟试题二 (15)第一部分每章重点第二章化工资源及其初步加工1. 化学矿的资源特点和分布状况2. 煤的种类和特征3. 煤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4. 腐植煤的生成过程5. 煤的风化和煤的存储方法6. 原油预处理原理和过程7. 原油常减压蒸馏工艺过程8. 汽油的质量指标9. 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原理、催化剂和工艺过程10. 催化重整和芳烃抽提原理和工艺流程11. 天然气的分类及其组成12. 天然气的初步加工处理流程第三章通用反应单元工艺1. 烃类的分子结构与氧化难易程度的关系2. 各氧化工艺的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及工艺过程分析3. 氧化反应的安全生产技术和技术进展2. 氢化和加氢的反应原理3. 各氢化和加氢反应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的选择4. 氢化和加氢反应器5. 电解的概念和基本原理6. 食盐水电解制氯气和烧碱工艺及设备第四章无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1. 焙烧、煅烧和烧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 焙烧、煅烧和烧结工艺的应用3. 浸取的原理及典型的浸取过程4. 浸取器的结构5. 湿法磷酸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优化6. 复分解生产硝酸钾、硫酸钾的原理和工艺过程第五章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第一节烃类热裂解1. 烃类热裂解反应、原理及其规律2. 裂解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的选择3. 裂解炉的结构及其发展4. 裂解气预分馏流程5. 工业清焦方法6. 裂解气净化原理、方法及工艺过程7. 精馏分离流程的组织第二节氯化1. 氯化反应机理2. 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原理、催化剂、工艺流程及其优化3. 环氧氯丙烷的生产方法及其工艺流程第三节烷基化1. 烷基化基本原理2. 烷基化汽油、甲基叔丁基醚和乙苯合成的原理、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第四节水解和水合1. 水解和水合的基本原理2. 油脂水解制甘油和脂肪酸的原理及工艺流程3. 乙烯气相水合制乙醇、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的工艺原理、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第五节羰基合成1. 羰基化原理2. 丁、辛醇的合成原理、工艺条件及工艺流程3. 甲醇低压羰基化制醋酸原理及工艺流程第六章煤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第一节煤的干馏1. 煤的低温干馏产品性质及其影响因素2. 不同的煤低温干馏炉及其工艺3. 炼焦配煤的质量要求4. 焦炉设备5. 各种焦化产品的回收和加工原理及过程第二节煤的气化1. 煤的气化原理2. 煤的气化过程及设备第四节煤的液化1. 煤加氢液化原理、工艺条件及工艺过程2. 煤间接液化工艺流程3. 甲醇转化制汽油原理及工艺流程第二部分各章习题及模拟试题第二章化工资源及其初步加工一、填空1. 中国化学矿资源的分布的三个特点是:资源比较丰富,但分布不均衡;高品位矿储量较少;选矿比较困难,利用较为复杂。

2. 根据成煤物质和生成条件的不同,煤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腐植煤,残植煤,腐泥煤。

3. 残植煤是指由高等植物中稳定成分富集而形成的煤。

4. 腐植煤是由高等植物形成的煤。

5. 腐泥煤是由湖沼、泻湖中的藻类等浮游生物在还原环境下经过腐败分解形成的煤。

6. 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腐植煤又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7. 煤的分子结构以芳核结构为主,其近似组成为(C135H97O9NS)n。

8. 煤的生成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泥炭化阶段和煤化阶段。

9. 按同一剖面上相同煤化程度的煤的平均光泽的强弱可以将煤分为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

10. 按煤岩的成因特征、结构及工艺性质,腐植煤的显微组分可分为三类:凝胶化组分,丝炭化组分和稳定组分。

11. 常用的煤的储存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尽量使煤和空气隔绝;另一种是保持煤堆中空气流通。

12. 按原油的化学组成,可将原油分为石蜡基原油、中间基原油和环烷基原油。

13. 汽油的最重要的三个质量指标为馏分组分、辛烷值和安定性。

14. 汽油的辛烷值越大,抗爆震性能越高,汽油质量越好。

15、工业上使用的三种抽提剂:N-甲基吡咯烷酮、环丁砜和三乙二醇醚,其对芳烃的溶解能力顺序为N-甲基吡咯烷酮> 环丁砜>三乙二醇醚;其选择性顺序为环丁砜>三乙二醇醚> N-甲基吡咯烷酮。

二、简答题1. 试述炼油厂原油预处理的原因及预处理方法。

原因:在油田脱过水的原油,仍然含有一定量的盐和水,所以盐类除有一小部分以结晶状态悬浮于油中外,绝大部分溶于水中,并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油中2. 简述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方法。

3. 为多产芳烃,在催化重整中要控制那些工艺参数?第三章通用反应单元工艺第一节氧化一、填空题1. 工业上在操作中常用的办法稀释作用物,以减少反应激烈程度,控制反应热的生成。

2. 碳氢化合物的C-H键的氧化活性顺序为:> > 。

3. 间接法制硝酸所用脱水剂有、、和等,现在几乎全部采用。

4. 氨氧化过程采用的催化剂为合金。

5. 氯乙醇皂化过程中使用的皂化剂有或。

6. 乙烯环氧化所用催化剂主要是催化剂,它由、和三部分组成。

7. 丙烯氨氧化所用催化剂主要有两类,即系和系催化剂。

8. 由异丙苯生产苯酚和丙酮,包括和两个阶段。

二、简答题1. 简述硝酸镁法浓缩稀硝酸原理。

2. 氯乙醇皂化过程中如何避免环氧乙烷的水解?三、论述题1. 下图为硫铁矿制硫酸工艺流程示意图,试论述:(1)根据流程分析硫铁矿制硫酸的工艺路线;(2)SO2催化氧化反应机理;(3)SO2催化氧化生成SO3,为什么要在不同温度下分段进行?(4)炉气精制部分除去各种杂质的原因。

2. 下图所示为一直接法制浓硝酸流程图,试论述:(1)直接法制浓硝酸的过程;(2)氨催化氧化机理;(3)分析氨催化氧化中重要的工艺条件;第二节氢化和脱氢一、填空题1. 脱氢过程中为了抑制结焦副反应,常用的方法是、和。

2. 氨合成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其经还原后生成。

3. Pd、Pt、Ni三种对苯加氢有催化活性的金属,其加氢活性顺序为> > 。

4. 苯加氢制环己烷中,原料氢气中的CO会使催化剂中毒,除去氢气中CO的方法是。

5. 为了提高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平衡转化率,工业上除了采用低压或负压外,还采用的方法来降低烃的分压。

6. 工业上常采用萃取精馏法来分离C4馏分中沸点相近的各组分,所用的萃取剂有、和。

二、简答题1. 脱氢反应中,向脱氢催化剂中加入助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2. 以甲烷为例,简要叙述水蒸汽转化法制氢过程。

3. 与通常的脱氢反应相比,氧化脱氢法有何优点?三、论述题下图所示为一中型合成氨厂合成系统的工艺流程图,试论述:(1)氨合成工艺条件的选择;(2)各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该流程的具体过程。

第三节电解一、填空题1. 电解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特征是能转化为能。

2. 一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的析出电位为H+:-1.2V,Na+:-2.6V,Cl-:1.52V,OH-:2.06V,则在电解过程中,阴极首先析出的是,阳极首先析出的是。

3.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96500库仑会从银盐的溶液中沉积出g的银,会从铜盐的溶液中沉积出g的铜。

4. 在丙烯腈电解偶联法制己二腈过程中,为获得己二腈的高产率,操作应在具有的介质中进行,为降低双电层中质子的浓度,溶液中还需加入,以抑制水电离出过多的氢质子。

5. 癸二酸的电合成工艺需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为,第二步为,第三步为。

6. 电流密度是指。

二、简答题1. 简要介绍电解中离子交换膜的工作原理。

2. 简述离子膜法电解食盐水原理。

三、论述题试以电解食盐水制造烧碱和氯气为例,说明电解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第四章无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一、填空题1. 浸取是指的单元过程。

2. 溶浸-结晶法生产氯化钾的基本原理是。

3. 硫酸浸取分解磷矿的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第二步是。

4. 复分解反应制备锌钡白的化学反应式为。

二、简答题1. 试介绍焙烧、煅烧与烧结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 简述温度、原料粒度和氧气含量对焙烧速率的影响。

3. 简要介绍磷矿中所含杂质对湿法磷酸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4. 采用哪些措施可以提高矿物的浸取速度?第五章有机化工反应单元工艺第一节烃类热裂解一、填空题1. 工业上获取低级烯烃的主要方法是。

2. 烃类热裂解是指。

烃类热裂解的主要产品是和。

3. 焦和碳的区别主要有两个,一是,二是。

4. 正构烷烃、六碳环烷烃、芳烃、五碳环烷烃和异构烷烃的裂解难易程度顺序为。

二、简答题1. 裂解温度和裂解停留时间对裂解产品收率有何影响?2. 裂解过程中如何判断结焦?结焦有何后果?工业上清焦的方法有哪些?3. 简单介绍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的裂解规律。

三、论述题裂解气中所含杂质不利于裂解气的深冷分离,试叙述裂解气中各种杂质的危害及其脱除方法。

第二节氯化一、填空题1. 正构烯烃在低温下容易发生氯化反应,而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反应。

2. 热氯化和光氯化属于反应机理,而催化氯化则属于反应机理。

3. 氯丙烯法生产环氧氯丙烷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和等部分。

4. 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包括、和三个工序。

5. 常用的氧氯化催化剂中,的活性最高。

6. 热氯化是指;光氯化是指。

7. 丙烯在高温下的取代氯化会逐级进行,生成多氯化物的倾向明显,工业上抑制多氯化物生成的措施是。

二、简答题简述各因素对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的影响。

第三节烷基化一、填空题1. 在由异丁烷和烯烃合成烷基化汽油的过程中常用或作催化剂。

2. 苯和二乙苯发生烷基转移反应会生成。

3. 苯和乙烯的烷基化反应中,当采用液相法时常采用和等作为催化剂,而在气相法中则采用和等作为催化剂。

二、简答题1. 与硫酸相比,以氢氟酸作为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有何优点?2. 甲基叔丁基醚合成中,影响醚化反应的各因素如何选择?三、论述题下图所示为Mobil-Badger法气相烷基化生产乙苯的工艺流程图,试论述:(1)该工艺的具体流程;(2)分析工艺中各具体工艺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