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德育课的教案5篇

德育课的教案5篇

德育课的教案(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德育》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特点、实践要求以及在青少年中的培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其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道德观念,提高道德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青少年中的培育。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实践要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实践要求。

(2)教师举例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引导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择题,分析题目考查的知识点。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答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示例: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生活中,关爱他人,助人为乐,遵守法律法规,弘扬传统美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一次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其内涵。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小学五年级德育实践课教案模板(多篇)

小学五年级德育实践课教案模板(多篇)

小学五年级德育实践课教案模板(多篇)第1篇:德育实践课教案德育活动实践课教案《做个有责任心的小学生》后梨远航小学高敏活动目标: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2、教育学生做事应有责任意识,认真负责,勇于承担。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责任的重要性,增强其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活动重点难点:1、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2、教育学生如何对自己、对他人与社会负责。

活动过程:一、游戏游戏规则:1.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组长)参加;2.听到1向左转,2向后转,3向右转,4保持不动;3.做错的人主动归组。

面朝组员,大声说:“对不起,我错啦!”我们总结一下,大家知道为什么出局的同学要向本组的组员说“对不起,我错了!”吗?因为组长代表全组,肩负着责任;那么,当我们听到组长说“对不起,我错了!”的时候,作为组员,我们应该怎么办?对,回答“没关系,我们原谅你”,这是我们组员的责任;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当组长代表我们全组上台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他送上掌声,给他鼓励,给他信心,这同样是我们组员的责任。

今天我们德育活动课的主题是“做个有责任心的小学生”,那什么是责任呢?首先,我们通过两个故事,来思考一下责任的含义。

老师想请两名同学分别为大家朗读一下这两个故事。

谁愿意承担这份责任?二、分享故事先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第一个故事。

大家鼓掌一名公交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下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乘客和行人的安全。

做完三件事后,他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这名司机叫黄志全。

因为责任,人们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

我们再来听一下第二则故事。

2005年3月1日,中午12时10分,殷雪梅老师站在斑马线中央,护送学生过马路。

突然,一辆汽车疾驶而来,向孩子们冲去,殷雪梅见状张开双臂,奋力将6名学生推向路旁,自己被车子撞出老远。

课前三分钟德育教案

课前三分钟德育教案

课前三分钟德育教案课前三分钟德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激发学生对公德、伦理、美德的认识和追求。

3.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德育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师生礼仪。

2.校规校纪。

3.学生行为规范。

4.品德培养。

三、教学过程1.师生礼仪教师要求学生在每次课前三分钟内,进行师生礼仪的训练。

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的示范,依次举手、鞠躬、问候等礼仪动作,以表明对教师的尊重和敬意。

2.校规校纪教师介绍学校的校规校纪,包括学校的行为规范、习惯养成和自我约束等。

学生需要严格遵守学校的校纪校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学生行为规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介绍学生的行为规范。

包括学生在校内的言行举止、与同学、老师的交往等。

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规范。

4.品德培养教师以故事、生活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讨论一些关于品德的问题。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例如: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授,向学生介绍一些道德故事、生活案例等,引导学生从中思考和领悟道德准则。

2.讨论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3.示范法教师在课前三分钟内示范师生礼仪的正确动作,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师生之间的互动素质。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学生的互动评价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例如:学生对校规校纪的理解程度、对品德培养的态度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检查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课前三分钟的德育教案,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对公德、伦理、美德的认识和追求。

通过师生礼仪、校规校纪、学生行为规范和品德培养等内容的讲授和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小学德育教育主题活动教案

小学德育教育主题活动教案

小学德育教育主题活动教案小学德育教育主题活动教案〔一〕教法与学法选择教法:讲述、讨论,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学法:游戏法、体验法活动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才能。

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皮球、小红旗等。

教学过程:一、通过故事,认识合作主持人〔甲乙〕: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六8班心理安康主题班会如今开场。

1、讲故事主持人甲: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五个指头兄弟,本来很和气。

有一天,他们突然闹起别扭来,各夸各的本领大,谁也不服谁。

闹得正起劲儿,一个皮球跑过来说:谁能把我举起来,谁的本领就最大。

大拇指说:我来,我来!可是,无论它怎么使劲儿,也不能把皮球举起来。

食指说:我来试试!可是食指也举不起来。

中指、无名指、小拇指都试呀试,累得满头大汗,也没能把皮球举起来。

皮球说:你们合作起来试试吧!五个指头互相合作,一下就把皮球举起来了。

从此,五指兄弟同心协力,互相合作,再也不闹气了。

2.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生:我觉得这五个指头都很骄傲,但是最后认识到错误了。

生:我想,假如我们以后也像这五个指头一样,做事情齐心协力,一定能为班级增光!3.提醒课题:主持人甲:看来,有些事情光靠个人的努力是办不成的,需要大家的合作才能成功。

合作是什么呢?〔出示合作的定义〕合作:顾名思义,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的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主持人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谈谈:合作的力量。

二、观看动画感受合作1、观看动画《三个和尚》主持人乙:听了五个指头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做事情不能只靠个人的努力,下面我们来欣赏动画《三个和尚》,你又能悟出什么呢?主持人乙:大大的问号,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考虑:为什么人多了,反而没水吃了呢?那他们三个人怎样做才能有水喝呢?请大家帮帮他们出出主意吧!生:一人一天的去挑水。

主持人点头默许。

德育教育教案8篇

德育教育教案8篇

德育教育教案8篇德育教育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一些成人的劳动,萌发幼儿尊敬劳动者的初步情感。

2、激发爱劳动的情感,感意为集体做事。

3、了解成人的劳动,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1、预备一些小水桶、抹布、小刷子等工具,供幼儿劳动之用。

2、选择人物(如商店售货员,汽车的司机,厨房的厨师,马路上的警察),带领幼儿观察成人的劳动。

3、创设环境:老师和幼儿共同收集材料,布置成人劳动成果展览会(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预备一些成人劳动的照片和图片。

活动过程:1.在选择好的地点观察成人的劳动2、师介绍一下,幼儿园厨房、清洁工等、园外售货员、交通警等。

带领幼儿观察成人的劳动,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能是几个对象。

在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成人劳动,并通过与成人交谈,了解劳动的辛劳与愉乐。

3、引导幼儿: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出门可以坐车,饿了可以去饭店吃饭,买东西可以进商店,……非常方便,你们知道谁给我们送来这些方便?”问幼儿如果没有他们的劳动,我们的生活将会怎么样?4、参观劳动成果展览会,教师应从幼儿的喜好、爱好出发,引导幼儿参观,如在参观前可提示“你最喜欢哪样东西,它有什么用(点明这些东西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

)等等。

活动结束:告诉幼儿可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幼儿园做好小小值日生。

听儿歌:值日生太阳出来眯眯笑,值日生呀来得早。

先把桌子擦干净,再把椅子摆摆好,玩具图书放整齐,再给花儿把水浇。

小朋友们眯眯笑,今天的值日生真正好!德育教育教案篇2活动目标1、使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会歌曲的演唱方法。

2、使幼儿知道唱歌时应该用最优美的声音唱。

3、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1、课件-歌曲《劳动最光荣》2、课件-图片:蜜蜂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律动:手挽花,要求幼儿用优美的动作进行表演2.歌曲《大雨小雨》,让幼儿用最好听的声音唱歌,注意唱大雨的声音时,应该声音大一点,唱小于的声音时唱的声音小一点。

二、基本部分1.幼儿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出示图片-蜜蜂——提问:小蜜蜂是爱劳动的小动物吗?请小朋友说说小蜜蜂是怎样爱劳动的?教师:雄鸡一早就来唱歌,它特别的勤劳。

课前德育三分钟教案小学

课前德育三分钟教案小学

课前德育三分钟教案小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册第四章《尊重他人》第一节“礼貌待人”。

具体内容包括:礼貌的定义与重要性,礼貌待人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在不同场合下展现礼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礼貌的含义,认识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场合下运用礼貌,增进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做到言行一致。

教学重点:礼貌的含义、礼貌待人的具体表现及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包括礼貌待人和不礼貌待人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你喜欢哪个场景?为什么?2. 新课内容讲解:(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礼貌的含义及重要性。

(2)教师举例说明礼貌待人的具体表现,如问候、道歉、感谢等。

(3)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如何展现礼貌?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创设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表演,学会在不同场合下运用礼貌。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部分:1. 礼貌的含义与重要性2. 礼貌待人的具体表现3. 不同场合下如何展现礼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种你在生活中展现礼貌的场景。

(2)如何向他人表示感谢?(3)遇到不礼貌的行为,你会怎么做?2. 答案:(1)示例:向老师问好、帮助同学、关心家人等。

(2)示例:直接说“谢谢”,或者写信、送小礼物表示感谢。

(3)示例:礼貌地提醒对方,或者向老师、家长反映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礼貌待人的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礼貌使者”活动,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中传播礼貌。

(2)开展道德故事分享会,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礼貌的魅力。

一年级德育教案5篇

一年级德育教案5篇

1.感恩在行动(一)爱心献给父母活动目的:1、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

3、通过活动增强同学参与社会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活动准备:1、布置黑板和教室。

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父母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

3、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制作课件。

4、相关歌曲、课件5、布置爱心作业6、成立班级调查小组,开展感恩父母调查活动。

7、制作《邀请函》请学生家长参加8、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张爱心卡片,写上对爸爸妈妈说的话活动过程:师:本学期,我们班确定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感恩在行动。

活动共分四篇: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第二篇:爱心献给学校;第三篇:爱心献给社会;第四篇:爱心献给自然;今天我们即将汇报的是“感恩行在动”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

同学准备好了吗?上课。

文娱委员起歌:齐唱感恩的心一、歌曲结束,主持人上场甲:一曲感恩的心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乙:一曲感恩的心唱响了同学们内心的渴望。

甲:敬爱的各位老师乙:亲爱的的爸爸、妈妈合:三年三班“感恩在行动”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二、诉说父母的爱甲:父亲,您是一缕阳光,丝丝屡屡地温暖着我。

乙:母亲,您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地抚慰着我。

甲:是您们精心哺育我们长大,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

乙:同学们,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珍藏着让你感动一生的故事。

那么,把它讲出来吧!1、同学们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2、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3、第一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感恩征文”活动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三、各组长汇报各阶段调查问卷情况甲: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感恩父母行动,我们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

下面请各组的组长汇报。

德育课教案小学

德育课教案小学

德育课教案-小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德育的意义和目标。

2. 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4. 发展学生的社会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德育的定义和意义。

2. 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 道德行为的培养和培养方法。

4. 社会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1. 学生对德育的理解和认知。

2. 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3. 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社会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德育的意义和目标1. 先导的活动: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有关道德行为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些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为什么?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和目标。

2. 重点讲解:2.1 德育的定义和意义:教师讲解德育的定义和意义,重点强调道德行为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2.2 德育的目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德育的目标,例如培养学生做一个守纪律、讲公德、尊重师长和帮助他人的人。

3. 教学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他们自己对德育的理解和认识,然后向全班报告。

第二课时:道德观念和价值观1. 先导的活动: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如何帮助一个摔倒的同学?如何对待别人的错误行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2. 重点讲解:2.1 道德观念的定义和作用:教师讲解道德观念的定义和作用,重点强调道德观念对于个人的行为和决策的影响。

2.2 常见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教师列举一些常见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例如诚实、守信、友善、合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3. 教学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他们自己认为重要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并展示给全班。

第三课时:道德行为的培养和培养方法1. 先导的活动: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行为?如何表达感谢和道歉?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和培养的必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德育课教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小学二年级德育活动课教案《今日我做小主人》
作者:未知德育时空来源:转载点击数:350更新时间:2012-7-3 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小主人意识,知道家务劳动自己也有份,应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在家长的指导下,当一天家,体会家长当家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体谅家长。

3、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理财、做简单的饭菜、刷碗、扫地、收拾屋子等,从而提高劳动能力,养成劳动的习惯。

设想与构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务活更是不会做。

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家长们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忽视家务劳动能力的培养。

据一项统计表明,孩子小时在家中承担的家务劳动越多,长大后越能很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反之,不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

结合我班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活动。

过程:
一、家庭活动
在家长帮助下学做家务活,学当小主人,通过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得到家长的支持。

(当家情况调查表)如:
某某学生家长:
您好,我是某某同学的班主任宋老师,在课堂及平时和孩子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大多数在家中承担的家务劳动太少。

家长工作繁忙,应适当让他们学做一些家务活,成为自己得力的小帮手,更何况,孩子迟早要长大成人,独立生活。

让我们给他们一次当家的考验,使他们了解家长的辛苦、当家的不易,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学生姓名:某某
(一)、理财;
做小主人前家庭理财:
1、知道节俭,帮家长理财()
2、不随便花零花钱()
3、花钱大手大脚()
做小主人后家庭理财:
1、知道节俭,帮家长理财()
2、不随便花零花钱()
3、花钱大手大脚()
(二)、做饭:
做小主人前
1、经常做饭()
2、偶尔帮家长做饭()
3、不会做饭()
4、挑食,嫌家长做得不好吃
()
做小主人后:
1、经常做饭()
2、偶尔帮家长做饭()
3、不会做饭()
4、挑食,嫌家长做得不好吃()
(三)、洗衣服;
做小主人前
1、能帮家长洗衣服()
2、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3、随意乱丢衣服,自己不洗()
做小主人后:
1、能帮家长洗衣服()
2、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
3、随意乱丢衣服,自己不洗()
(四)、收拾屋子:
做小主人前:
1、能帮家里收拾屋子()
2、能收拾自己的房间或物品()
3、自己的物品用完不收拾()
做小主人后:
1、能帮家里收拾屋子()
2、能收拾自己的房间或物品()
3、自己的物品用完不收拾()
(五)、刷碗:
做小主人前:
1、每天吃晚饭主动刷碗()
2、有时刷碗()
3、不刷碗()
做小主人后:
1、每天吃晚饭主动刷碗()
2、有时刷碗()
3、不刷碗()
您认为孩子在做家务方面最大的进步是:
二、学校活动:
在学校,我们是小学生,可是一回到家中,有的同学就变成了小公主、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为了培养同学的能力,今天,我们开展今天我当家汇报展示会,希望同学通过“今天我做小主人小主人”的活动,都能有所收获。

(一)、谈谈家长在我这么大都做什么
每个人都有过10岁,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我们这么大时都会做什么呢?为此,我们的小记者作了采访。

(小记者汇报采访家长的情况)
(二)、家长的希望
和长辈们相比,我们的10岁要比他们幸福、快乐得多,而我们的10岁比他们在家中承担的家务少得多,在长辈眼中,我们是什么样的他们对我们有什么希望吗(采访家长,家长提出对子女家务劳动方面的希望)
(三)、做小主人的体验 1、录像:为了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不再成为家中的宠儿,我们在家中当了一次家,当得怎么样呢?请看(某某同学的做小主人录相)……(看后)大家认为他做小主人做得怎么样?
(同学针对做小主人情况提出优点和不足及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2、做小主人日记:每名队员都在当家后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请听“做小主人日记”(同学读自己的做小主人日记)(四)、做小主人的成果
拼盘大比拼:以前,有的同学总是挑食,这不吃、那不吃,当家后自己做起来,才知道原来妈妈做的每个菜都很不容易。

各小组你们的菜做得怎么样?下面进行拼盘大比拼,先说一下比赛
规则和评比条件:各小队5分钟时间内完成拼盘,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不要削到手,还要注意卫生。

完成后,请各位评委打分。

(完成后)时间到。

同学们(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参赛作品,从颜色上看……究竟做得怎么样,请各位评委品尝,请在你满意的盘子旁放上一颗小星星。

各小组的拼盘分别获得了多少分?在拼盘大比拼活动中,第()小组获得优胜,向他们表示祝贺。

光会做菜还不能成为当家的好手,其他方面怎么样呢?下面我们进行家庭知识问答:
1、必答题:
①给你30元钱,让你安排周六一家的生活,你打算怎样安排呢?
②水多少钱一吨你家一月大约用多少吨水,需要多少水费
③电多少钱一度你家一月大约用多少度电,需要多少电费
2、抢答题:
①鸡精和味精炒菜时分别什么时间加入,放了鸡精还需要放味精吗?
②如果炒菜炒咸了,有什么方法补救吗?
③妈妈让你去市场买黄瓜,你怎样做就能买到比较新鲜的?
④去超市买食品,挑选时要注意什么?
⑤奶奶爱吃软米饭,爸爸妈妈爱吃硬米饭,如何用简便的方法蒸出让全家满意的饭呢
(五)、做小主人的收获:同学们都当了一天家,通过“今天做小主人”活动,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同学谈当家的收获、感想)
(六)老师总结:
通过“今天我做小主人”这次中队活动,老师和家长都看到了你们的进步,你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苦与甜,你们体验到了当家理财的不易,但我们也应看到,同学当家方面和家长小时相差甚远。

希望同学们不仅当好一天家,还要经常当家,做好家长的小助手。

同学们,当我们称你们为未来的小主人时,你们有有没有想过“小主人”这个词真正的含义呢?小主人这个词,饱含着我们对你们的期望与信任,我们希望你们不仅做到学习中自主,活动中自主,更要做到生活中自主,愿你们尽快成长起来,掌握过硬的本领,磨练自己的意志,作未来社会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