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2019年版 思修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教案

课程教案教学过程: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钙”的作用是什么?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一、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
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
(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1、理想的内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1)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2)实践性。
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理想不同于空想。
(3)时代性。
理想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
理想的时代性,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1、信念的内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1)信念具有执著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2)信念具有多样性。
一方面,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1.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2.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3.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4.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真正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2章 坚定理想信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它集中了我国工人、 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 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二、人生需要理想信念
人生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是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也是个人本身的需要。 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它在人生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一个人有了目标就是有了一个牢固的根据和基础,最大的不幸就 是漫无目的。而解决人生目的和奋斗目标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靠理想信念。
本的区别。
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信念 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信念中包含有一定的认识,如果没有这些认识或观念,人们就没有所相信的对象,从而也就不 会有信念。但信念不是冷冰冰的认识现象,它作为人们所强烈认同的认识,是与人的感情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也正因为如此,信念也总是在感情的驱使 下导致相应的行动。信念不是仅仅深藏于人的内心的东西,它总要向外表现出来,表现为行为 和实践意志。在信念的鼓舞下,人们的意志是坚强的,行为是坚决的,而且始终不渝
2、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人们的理想信念从根本上讲并不是一 成不变的。不同时 代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理想和信念。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对未来的设想和想象,都受着时 代条件的限制。
3、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
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从而使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 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面对理想信念的多样性,
《思修》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一、基本概念1、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理想具有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
2、信念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追求理想目标的精神动力。
信念具有执着性、多样性。
二、基本问题1、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1)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激发起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2、如何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1)对立:二者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2)统一:理想的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现实孕育理想;理想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以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如何处理:(1)理想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要符合实际(2)在现实艰苦奋斗.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人生理想?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实现理想是长期的、艰巨的和曲折的。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3.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
(心理学家提出的著名公式)
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 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
(三)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孟子
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 道吃吃睡睡,他还算什么东西,简 直不过是一头牲畜。
★ 理想是在特点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 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在实践中产生, 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2)时代性和阶级性
柏拉图
• 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 • 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 • 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 • 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
马克思
(3)多样性共同性
• 同一个人,不同理想信念 • 共同的理想信念
台湾大学 教授颜元 叔《海峡 评论》
“新中国至少做到了 两点:把帝国主义赶出去 了;把中国真正统一了。 我想这该是最低的评分了 吧?其实还应再加两项:把 中国的国力提升到国际水 平;把中国人的生活水平 普遍提高。”
(一)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理想实现 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 艰巨性
中国梦包括强国梦、志愿梦、健康梦、环保梦、文化梦、科技 梦、幸福梦等等。
1 伟大事业
伟大工程 3
“四个伟大”
2 伟大斗争
伟大梦想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伟大梦 想”,是“伟大事业”、“伟大斗争”和“伟 大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学内容
1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2
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II

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不能脱离当 代中国的社会现实。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中,通过为实现社会共同理想而奋斗来 实现个人理想,才是大学生正确的选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 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 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 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 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初创时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 何以能够创立新中国?
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1.马克思主义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指明了人类 社会的发展方向。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状态: ◆物质产品极大丰富 ◆ 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2.共产主义是现实运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既是面向未来的,又是指向现实的,不仅 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向往,更是一个从现实的人出发, 不断满足人的现实利益需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发展 进步的历史过程与现实运动。
01-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教学单元

第二章教学单元内容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学生掌握理想、信念的科学含义,把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充分认识理想信念对人生发的重要意义,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
2、引导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识逐步由模糊变得清晰、明确,对理想信念的态度越来越坚定,在理想信念问题上的功利倾向得以纠正,自觉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理想信念。
3、引导学生确立科学崇高的政治理想、积极乐观的生活理想、高尚美好的道德理想和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并通过升华自身情感,匡正人生信仰,进一步强化社会共同理想意识,不断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理想和信念的科学内涵与特征,明确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
2、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树立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要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进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将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难点:
1、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理想信念领域存在的问题错误认识,并认识到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增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责任感、使命感。
3、理想最终还是要在实践中化为现实,所以要帮助学生实现“知”与“行” 的统一,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
教学方法手段:讲授法、讨论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调查结果发现:
启示
•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 上的“钙”。 • 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 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 一个人精神上“缺钙”,就容易精神空虚甚 至陷入精神荒漠,既不可能感受精神生活的 丰满充实,更不可能承担时代所赋予的历史 重任。
2019/3/4
在阶级社会中,理想是政治思想的核心部分,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 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渣老婆子身 受的酸辛,饥区的灾民,大约不去种兰 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 大,也不爱林妹妹的。” ——鲁迅
(5)实践性
真正的理想不只是对未来目标 的主观想象,它要变为现实还要人 们在实践中付出自己的主观努力. 一个人的理想总是随 着他的社会实践活动而 得以实现并进一步得到 发展。
大学生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
本 章 基 本 结 构
理想信念的 内涵与重要性
大学生应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崇高的 理想信念
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团队
汶川地震超越"黄金救援"时间的生命奇迹
77个小时——废墟中的北川县职高学生杨彬彬被二炮某工程团官兵救出。 78个小时——二炮某救援小组官兵成功救出北川县国税局计划征收科副科 长李道彬。 100个小时——绵竹县瑞峰化工厂工人刘德云获救。 100个小时——被埋在北川县城废墟中的彭志军等4人被成功救出。 108个小时——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队员成功营救出一位胡子花白 的老人,简单地对老人进行检查后,救援人员抬起担架就往附近的救护车跑, 沿途所有的救援队都向他们伸大拇指。 117个小时——重灾区北川县城布满瓦砾的废墟下被埋的52岁幸存者季 中山,被第二炮兵某工程团官兵成功救出。 124个小时——经过河南消防官兵近两天的不懈努力,什邡一名幸存者卞 刚芬成功获救。当卞刚芬被消防人员用担架抬了出来,全场响起了如雷的掌声。 125个小时——在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20岁小伙子蒋雨航获救,17 日,蒋雨航的母亲龙金玉从贵州刚刚到达映秀,就见到了儿子5日生还的奇迹。 127小时——在都江堰,俄罗斯救援队成功救出一位61岁的女性幸存者, 这是国际救援队在中国营救出的第一位幸存者。 139个小时——18日9时15分,北川县医院的地震废墟中成功营救出 幸存者唐雄。
2018年版 思修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教案

课程教案教学过程: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钙”的作用是什么?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一、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人既需要物质资料来满足生存需要,也需要理想信念来充实精神生活。
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人们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
(一)理想的内涵与特征1、理想的内涵: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1)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2)实践性。
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而且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理想不同于空想。
(3)时代性。
理想同任何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样,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都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
理想的时代性,不仅体现为它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体现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二)信念的内涵与特征1、信念的内涵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1)信念具有执著性。
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2)信念具有多样性。
一方面,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另一方面,同一个人也会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信念,并由此构成其信念体系。
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1.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
2.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
3.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
4.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第二节崇高的理想信念一、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
大学生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真正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
01 思想性实践性 02 时代性阶级性 03 多样性共同性
(1)思想性与实践性
它源于现实,超越现实。与现实相比,理想是 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对未来美 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两个村姑的梦想: 两个住在茅屋里的姑娘曾在一起畅想当
上皇后的享受。一个说:“我若当上皇后, 一定找两个丫环,一个帮我喂猪,一个替我 打草。”另一个说:“我若当上皇后,一定 预备两个大罐子,一个盛红糖,一个盛白糖, 想吃红糖有红糖,想吃白糖有白糖。”
请看西方人自己的答案:
评选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马克思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 题都给出了答案。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 素,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
路透社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 去一个多世纪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
英国公众认为,今天世界各处发生的一切并不能否定马克 思,只能证实他写的内容。
➢第一,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第二,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第三,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二、把理想信念化为实际行动
• (一)崇高的理想信念必须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 马克思: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时间力量 的人
原因分析
(二)追求和实现理想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历史。
思考: 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认可马克思主义吗?
在多次公众媒体伟人评选中:马克思被评为 “千年思想家”、“最伟大的哲学家”……
第一次: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
马克思高居榜首, 得票率高于分别名 列第二、第三和第 四的相对论的创立 者爱因斯坦、万有 引力的发现者牛顿 和进化论的提出者 达尔文。
——托尔斯泰
3.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
(心理学家提出的著名公式)
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 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
(三)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孟子
一个人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 道吃吃睡睡,他还算什么东西,简 直不过是一头牲畜。
“从企业反馈过来的信息看,至少有一半大学生因吃不了苦而被 企业淘汰。”路桥人才交流中心这名负责人说,不少与企业签了就业协 议书的大学生工作了一两个星期就辞职了,有的则坚持了一两个月,吃 不了苦走了。“能吃苦的大学生很吃香”,有些企业选才的标准甚至不 再将学历放在第一位,而是将“吃苦耐劳”的品质当作了第一要求。路 桥人才交流中心这名负责人说,其实只要不怕吃苦,干他几年,挣两三 千的月薪也不是难事,只要有能力,完全可以走上管理岗位。
(三)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
牛顿在后半生用25年研究 神学,企图证明上帝的存 在。
• 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 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 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 社会领域的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信念
二、人生需要理想信念
(一)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 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 方向,而没有方向,就 没有生活。
上述答案说明?
➢ 说明西方人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 步的认识。
➢ 说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揭露和批 判是正确的。
➢ 说明科学的理论是能够征服人心的,马克思 主义并没有过时,是永葆青春活力的!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
的矛盾; 理想和现实存在着统一的一面。
理想离开了现实,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 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又不脱离现实,脱离现实 而谈理想,理想就成为空想。 理想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原因分理析想与现实的关系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第二章 坚定理想信念
漫漫人生唯有激流勇进、奋力拼搏,方能中流击水抵达理想 的彼岸。
大学生应坚定科学信仰,追求远大理想,在为实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可以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特 征、意义,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 主义信念,自觉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化 理想为现实。
•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 力行的态度。
• 是人们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 密切联系,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即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
信念与理想的关系
1、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 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2、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 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 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思考题:你的观点是什么?
Step 1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 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 标上的集中体现。
《赠父诗》 • 孩儿立志出乡关, • 学不成名誓不还。 • 埋骨何须桑梓地, • 人生无处不青山
台湾大学 教授颜元 叔《海峡 评论》
“新中国至少做到了 两点:把帝国主义赶出去 了;把中国真正统一了。 我想这该是最低的评分了 吧?其实还应再加两项:把 中国的国力提升到国际水 平;把中国人的生活水平 普遍提高。”
(一)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一方面走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的误区 ➢ 另一方面走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的误区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再见!
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一)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 “共产主义没有经过实践检验”
是完全错误的。
原因:割裂了共产主 义远大理想与现实的 辩证统一关系。
❖ (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 系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 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 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从田间小路上 走出的大科学 家——杂交水 稻之父袁隆平
“能吃苦的大学生很吃香”
十几年前,全国每年大学毕业生还不到100万人,今年则达到了 820多万人,而半数以上大学生因吃不了苦被企业淘汰。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 被途中的细枝末节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分散 精力,扰乱视线,以至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 上岔路,而放弃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
读书为挣大钱娶美女?
读书是为了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现 在又成为大家争论的话题。湖南株洲教师尹建 庭提出“读书是为挣大钱娶美女”的“怪论”, 有人认为这个老师说了真话,值得肯定,而且 说的是最真实最现实的理想,就更值得肯定。 这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第四次:2005年德国评选最伟大人物
在德国《图片报》和 国家第二电视台携手主办 的评选中,马克思被评为 “德国最伟大人物”。
这是为什么?
一种预言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学说,却得到 资本主义国家公众的广泛认可;一种被它的敌 人攻击、挖苦、甚至宣告灭亡的学说,却能如 此深刻、长久、生动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 会的发展进程!这是为什么?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 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 四个自信
•(三)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最本质的特征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 理想是在特点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 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在实践中产生, 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2)时代性和阶级性
柏拉图
• 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 • 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 • 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 • 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
马克思
(3)多样性共同性
• 同一个人,不同理想信念 • 共同的理想信念
第二次:2002年英国路透社评选
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名列第一 的是爱因斯坦。与马克思并列第二的是印度的 国父“圣雄”甘地,牛顿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并列第四。
第三次: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
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居于第 二位的休谟得票率为 12.6 %,远远落在其后。 柏拉图、康德、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等更是望 尘莫及,黑格尔甚至没进前 20 名。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理想实现 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 艰巨性
中国梦包括强国梦、志愿梦、健康梦、环保梦、文化梦、科技 梦、幸福梦等等。
1 伟大事业
伟大工程 3
“四个伟大”
2 伟大斗争
伟大梦想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伟大梦 想”,是“伟大事业”、“伟大斗争”和“伟 大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学内容
1
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2
科学的理想信念
3
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找问题
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只 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 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 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 逃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