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零件工艺装备课程设计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背景
阀门是工业设备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完成蒸汽、水、空气、油品
等流体的控制和调节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阀体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
是生产阀门的核心部分。
阀体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研究机械加工
等有关技术知识的课程。
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阀体零件机械制
造工艺的理解,为从事阀门制造行业的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
1、基础知识
阀体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将主要介绍工艺学的有关知识,
包括阀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中材料的分类、机械加工原理的原理,以及各
种机械加工工艺的特点等内容。
2、材料加工
材料加工是主要向零件机械制造工艺的重点内容。
其中包括机械切削
加工技术,如钻孔、镗孔、锯切等;以及冲压加工技术,如冲压、拉伸等。
3、检测技术
为确保阀体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的正确性,应合理安排检测技术,如
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检测,或采用视觉检测技术等。
4、性能考核
针对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的性能考核,应从工艺流程、机械加工质
量到成品外观等方面综合考核,以保证机械制造工艺的质量。
三、教学方法
该课程实质上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阀体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阀体零件工艺方案设计姓名:学号:0811112036班级:机电(1)班届别:2008指导教师2011 年7月目录(共12页)一、零件的分析 (1)(一)零件的作用 (1)(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1)二确定生产类型 (1)三确定毛坯 (1)四工艺规程设计 (2)(一)选择定位基准: (2)(二)制定工艺路线 (3)(三)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8)(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9)五余量表格 (10)参考资料:《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加工余量手册》《热加工工艺基础》《金属工艺学实习教材》《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图》一、零件的分析(三)零件的作用阀体,泵体等均属于箱体类零件。
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支承,包容,保护运动零件或其他零件。
本题目的阀体是球阀中的主体零件,它容纳阀芯,密封圈,阀杆,填料压紧套等零件。
它的大致形状类似于三通管,左端方形凸缘上有直径为50,公差等级为11级的孔与阀盖配合,右端外螺纹作用连接管道,上部直径18H11孔与阀杆配合,从而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
(四)零件的工艺分析通过查找手册和热加工工艺基础课本,中碳铸钢ZG230-450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受力不大,要求韧性的零件制造,例如轴承盖,阀体等,所以零件材料选ZG230.1:根据零件图分析,为了便于铸造,毛胚只铸造出水平方向的孔,竖直方向的孔用钻床加工,为了铸造效率,选择用金属型铸造。
2:因为水平方向的孔很多,且在同一中心线上,所以在加工时用水平方向的外圆做粗基准进行加工,则能够保证所有的孔同轴。
3:因为竖直方向的孔中心线跟水平方向的孔中心线有垂直度要求,所以应先对水平方向的孔加工,然后再加工竖直方向的孔。
利用水平方向的外圆进行粗加工,然后以内孔表面做精基准加工外圆;再用加工好的外圆面精加工内孔。
阀体零件夹具课程设计

阀体零件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阀体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稳定性、刚性和定位原则。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常用的夹紧机构及其适用场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AutoCAD等软件进行阀体零件夹具的初步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量具进行阀体零件的定位和夹紧操作。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完成夹具的装配和调试,确保阀体零件加工的准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在工程实践中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使其认识到精确夹具设计在保障产品质量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考虑到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强,动手能力参差不齐,课程将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动手设计等方式,达到以上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不仅掌握夹具设计的基本技能,而且能够培养出对工程设计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阀体零件结构特点及其加工要求:分析阀体零件的结构、功能及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求,结合课本第3章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阀体零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2. 夹具设计原理:讲解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稳定性、刚性和定位原则。
结合课本第5章,让学生掌握夹具设计的基本方法。
3. 常用夹紧机构:介绍各类常用夹紧机构的结构、原理及适用场景,如螺旋夹紧、杠杆夹紧等。
参考课本第6章,使学生了解不同夹紧机构的特点。
4. 夹具设计流程:按照设计流程,指导学生进行夹具的初步设计,包括设计草图、详细设计及工程图绘制。
结合课本第7章,让学生掌握AutoCAD软件在夹具设计中的应用。
阀体零件的工艺工装设计

阀体零件的工艺工装设计任务书1.课题意义及目标本设计要求在给定工艺条件及生产批量的前提下,编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专用夹具(要求用Pro/E或Solidworks进行3D设计)。
2.主要任务(1)绘制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绘制被加工零件的毛坯图1张(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套(4)设计并绘制夹具装配图1套(5)设计并绘制夹具主要零件图1张(6)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3.主要参考资料[1] 王先奎. 机械制造工艺学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 肖继德. 机床夹具设计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3] 李益明.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4] 孟宪栋. 机床夹具图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5] 艾兴. 切削用量手册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4. 进度安排审核人:年月日阀体零件的工艺工装设计摘要:在制造业中,机械制造尤为重要,大批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多,工艺工装的设计对生产而言越来越重要。
它与产品的质量、生产效率及成本息息相关。
随着不规则零件的广泛应用,工艺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设计通过对阀体零件的结构特点和加工要求,制定了一套较合理的工艺工装设计。
本设计的被加工零件材料为灰铸铁,生产纲领为大批生产。
由设计题目可知,设计分两大部分一是工艺设计,二是工装设计。
在工艺设计中,主要对毛坯尺寸、各表面加工方法、工艺安排、刀具及刀具材料、工序内容和工序安排进行设计。
在工装设计中,通过对被加工零件的分析,主要对定位位原件、加紧机构、夹具体及连接原件的选择进行分析设计。
最后对零件与夹具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更直观的展示出零件加工中的定位与夹紧。
关键词:阀体零件灰铸铁工艺设计工装设计Technical Design for Valve Body PartsAbstract: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manufacturing, a large number of product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and technology design for the product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cost of produc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irregular parts, process desig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is design through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set a set of more reasonable process design. The material of this design is gray cast iron, and the production program is mass production. According to the title ,it includes two parts . One is the design of the technology, the other is the design of tooling. In the process design, the main task is to design the blank size, the surface processing method, process arrangement, cutting tools and cutting tool material,working procedure and working procedure arrangement. In the design of tooling, via the analysis of the parts to design and analysis the positioning bits, the selection of the mechanism, the concrete and the connection of the original.At last, the 3D solid modeling of the parts and fixtures is carried out, and the positioning and clamping of the parts are displayed more intuitively. Keywords: Body parts Gray iron Process design Design of tooling目录1 绪论 (1)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3. 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3)3.1选择毛坯 (3)3.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3)3.3设计毛坯图 (4)4. 选择加工方法拟定工艺路线 (5)4.1.1工序基准 (5)4.1.2定位基准 (5)4.2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法 (5)4.3拟定工艺路线 (6)4.3.1方案一 (6)4.3.2方案二 (7)5. 工序设计 (9)5.1工序的选择 (9)5.2工序内容的确定 (9)6. 钻4xΦ14孔工序专用夹具设计 (33)6.1明确任务要求 (33)6.2确定夹具结构方案 (33)6.2.1定位方案的确定 (33)6.2.2设计定位原件 (34)6.2.3设计夹具体 (35)6.2.4绘制夹具总图 (35)总结 (36)参考文献 (37)致谢 (38)1 绪论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创造力、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阀体的课程设计

阀体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阀体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掌握阀体在流体控制中的应用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阀体的特点,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阀体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示意图等方式,展示阀体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阀体的安装、调试和维修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阀体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阀体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产生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能够认识到阀体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工程技术的尊重和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合作能力和敬业精神。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物理和工程技术学科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阀体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阀体基础知识:阀体的定义、分类及功能;阀体在流体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流体控制原理简介。
2. 阀体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不同类型阀体的结构特点,如截止阀、调节阀、安全阀等;分析各类阀体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 阀体安装、调试与维修:讲解阀体的安装方法、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介绍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4. 阀体选型与应用:分析阀体选型的原则和方法;探讨阀体在各类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阀体的安装、调试及维修;分析实际工程中阀体应用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如下:1. 阀体基础知识(第1课时)2. 阀体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3课时)3. 阀体安装、调试与维修(第4课时)4. 阀体选型与应用(第5课时)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第6课时)本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涵盖阀体相关章节的核心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阀体知识,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阀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阀体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阀体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阀体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阀体加工工艺流程,包括铸造、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环节。
3. 帮助学生掌握阀体材料的选择原则,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其对阀体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阀体结构设计的能力,提高其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CAM软件对阀体加工工艺进行编程和优化的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使其能够在项目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分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阀体工艺设计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其关注我国阀门制造业的发展,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提高其质量意识,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使学生在掌握阀体工艺设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工程素养,为我国阀门制造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阀体工艺设计原理:包括阀体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1章。
2. 阀体材料及性能:介绍阀体常用材料,分析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及选择原则,对应教材第2章。
3. 阀体加工工艺:讲解阀体的铸造、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等工艺流程,对应教材第3章。
4. 阀体结构设计:运用CAD软件进行阀体结构设计,包括草图绘制、三维建模、装配等,对应教材第4章。
5. 阀体加工工艺编程:利用CAM软件对阀体加工工艺进行编程和优化,对应教材第5章。
6. 阀体工艺设计实例:分析典型阀体工艺设计案例,使学生掌握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6章。
阀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设计概述

阀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设计概述阀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设计概述阀体是一种重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
阀体的机械加工工艺和装备设计直接影响到其品质和性能。
本文介绍阀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设计概述。
一、阀体零件机械加工工艺概述首先,需要进行工艺分析。
根据阀体的结构和要求,确定加工工艺和顺序。
接下来,设计阀体切削程序和量具,进行切削参数的选择,包括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切削深度等。
在切削前,要进行材料的热处理和精密的切削前准备工作。
例如,调整刀具的预留量、切削液的选用、机械床的调整等。
接着,进行粗加工,主要是通过车床、刨床、铣床等设备进行加工,稳定加工过程,控制加工精度。
在粗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成形加工,包括钻孔、铰削、车削等,以形成规定的孔、底面、圆坑等。
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多道工序的加工,根据不同的型号和结构进行不同的工艺和顺序设计。
加工的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按照工艺顺序进行。
在零件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
检验的内容包括外部尺寸、内部孔的精度、表面质量等多个方面,确保零件符合要求。
二、阀体零件机械加工装备设计概述阀体零件机械加工需要的装备有很多,不同的零件需要不同的设备进行加工。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设备:1. 数控车床数控车床是加工阀体零件的重要机器,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等特点。
在进行钻孔、车削等成形加工时,能够精确控制刀具的运动轨迹和加工参数,保证加工精度。
此外,数控车床还可以进行自动化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2. 铣床铣床是加工中心性零件的重要设备。
通过旋转刀具的转轴,将刀具与工件进行交换加工,形成规定的几何形状。
铣床广泛应用于加工立式滑动翻板阀体等零件。
3. 磨床磨床是进行精密加工和高表面质量加工的设备,在零件加工的后期,进行磨削和抛光,改善表面的光洁度、平度和精度。
磨床的加工精度可以达到0.1微米。
4. 激光切割机激光切割机通过高能激光束瞬间熔化并气化金属,依靠机器控制切割头的走向,完成对零件的切割。
阀体制造课程设计

阀体制造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阀体结构的基本知识,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制造工艺流程;2. 使学生了解阀体的材料选择、力学性能要求及其对阀门性能的影响;3. 帮助学生掌握阀体加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阀体零件图绘制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熟练使用数控加工设备进行阀体零件的加工;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阀体加工工艺编制和优化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阀门制造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注重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较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阀体制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阀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介绍阀体的结构组成、各部件功能及工作原理;- 分析不同类型阀体的特点及其适用场合。
2. 阀体材料与力学性能- 讲解阀体常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及选用原则;- 探讨材料力学性能对阀体性能的影响。
3. 阀体加工工艺- 分析阀体加工的工艺流程、加工方法及其特点;- 介绍阀体加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4. 阀体零件图绘制- 教授运用CAD软件进行阀体零件图的绘制方法;- 指导学生完成阀体零件图的绘制练习。
5. 阀体数控加工- 介绍数控加工设备及其在阀体加工中的应用;- 指导学生进行阀体零件的数控加工操作。
6. 阀体加工工艺编制与优化- 讲解阀体加工工艺的编制原则及方法;- 分析工艺优化对提高阀体加工质量的作用。
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六个方面进行组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工艺装备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__工艺装备课程设计《工艺装备设计》课程设计评阅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__073__班,第__3__小组的课程设计《旋转套钻床夹具》、《液压缸体车床夹具》、《液压缸体铣或镗床夹具》已完成,组成文件如下:1.说明书共 32 份2.工艺文件共_ _份3.图纸共 9 张其中_ A3_号图纸 6 张A4 号图纸 3 张_ _号图纸张指导老师签定___________《工艺装备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课题名称:二、指导老师:三、设计要求小组合作完成零件的工艺分析、夹具结构设计与相关计算;完成夹具总装配图、设计说明书各一份(每个小组完成钻、车、铣或镗夹具各一套,装订成一册)。
四、设计依据1、零件图2、设备参数3、生产钢领五、参考资料1、肖继德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浦林祥主编《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3、孟宪林主编《机床夹具图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六、设计内容及工作量(一)设计内容1、分析产品零件的工艺性,画出产品零件图、工序图。
2、分析产品零件的装夹,确定定位与夹紧等工艺方案3、计算定位误差4、工件在夹具上加工的精度分析5、设计整套夹具的结构方案,绘制夹具装配图及夹具零件图,(装配图应电脑绘图)6、非标零件图的绘制7、撰写课程设计的说明书。
(应阐述整个设计内容,有关文字说明的计算,图文并茂,文字通畅)(二)工作量1、夹具装配图一份2、夹具零件图一套3、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三)设计进度1、熟悉图纸查阅资料 0.5天2、确定工艺方案及有关计算 1天3、绘制夹具装配图、零件图 2.5天4、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1天七、说明书的格式和装订要求(一)课程设计封面(全文统一格式)(二)课程设计评定书(全文统一格式)(三)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下发)(四)课程设计目录(五)课程设计正文(六)课程设计总结(七)参考资料(八)设计图纸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工艺装备课程设计目录前言 (1)第1章机床夹具概述 (2)第2章工件的定位及定位元件 (4)2.1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4)2.2 定位误差分析 (5)第3章工件的夹紧和夹紧装置 (6)3.1 夹紧装置的组成 (6)3.2 夹紧力的确定 (6)第4章夹具体及分度装置 (8)4.1 夹具体 (8)4.2 分度装置 (8)第5章阀体零件工艺分析 (10)5.1 零件的功用、材料和性能 (10)5.2 形体分析 (10)5.3 技术要求分析 (11)5.4 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分析 (12)5.5 安排加工工艺路线 (12)第6章阀体零件的车床夹具设计 (14)6.1 车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14)6.2车床夹具的设计要点 (14)6.3阀体零件的车床专用夹具的加工误差分析 (16)6.4阀体零件的车床夹具的加工误差分析 (17)第7章阀体零件的钻床夹具设计 (18)7.1钻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18)7.2钻模的设计要点 (19)7.3阀体零件的钻床专用夹具的总体设计 (19)参考文献 (22)结束语 (23)前言这次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环节,是对入学以来所学的机械方面的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巩固和提高。
这次课程设计是应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一次综合训练。
把所学的知识能够综合运用到实际零件的加工中。
通过本次设计使我巩固了已学的知识,加深了印象,使自己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加工知识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
此次课程设计涉及的知识面有夹具设计、零件安装、加工工艺、数值计算、刀具的性能、测量技术、CAD制图外还涉及到金属材料、公差配合及加工设备等多方面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发现了自己还有许多知识还没有掌握牢固。
但更多的是通过这次设计使我提高、巩固、扩大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提高自己设计计算、制图、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学会正确使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并在这次设计中培养了我对机械设计的独立工作能力、初步树立了正确的实际思想,掌握了一定的机械加工设计方法步骤和思路为以后的学习和设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使我体会到了老师平时对我们的谆谆教导、用心良苦。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陈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毕业设计第五小组第1章机床夹具概述在对工件进行机械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的要求,首先要使工件相对道具及机床有正确的位置,并使这个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不因外力的影响而变动。
因此,在进行机械加工前,先要将工件装夹好。
1.1机床夹具的组成1、定位装置其作用是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据正确的位置。
2、夹紧装置其作用是将工件压紧夹牢,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受到外力(切削力等)作用时不离开已经占据的正确的正确位置。
3、对刀或导向装置其作用是确定刀具相对定位元件的正确位置。
4、连接原件其作用是确定夹具在机床上的正确位置。
5、夹具体夹具体是机床夹具的基础件,通过它将夹具的所有元件连接成一个整体。
6、其他元件或装置是指家家具中因特殊需要而设置的元件或装置。
根据加工需要,有些夹具上设置分度装置、靠模装置;为能方便、准确定位,常设置预定位装置;对于大型夹具,常设置吊装元件等。
以上各组成部分中,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和夹具体是机床夹具的基础组成部分。
1.2机床的分类机床夹具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机床夹具进行分类。
1、按夹具的使用特点可分为: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可调夹具,组合夹具,拼装夹具。
2、按使用机床可分为: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床夹具,镗床夹具,齿轮机床夹具,数控机床夹具,自动机床夹具,自动线随行夹具以及其他机床夹具。
按夹紧的动力源可分为:手动夹具,气动夹具,液压夹具,气液增力夹具,电磁夹具以及真空夹具等。
1.3工件的装夹方法工件装夹的方法有两种:1、将工件直接装夹在机床的工作台或花盘上2、将工件装夹在家具上采用第一种方法装夹的效率低,一般要求先按图纸要求在工件的表面上划线,划出加工表面的尺寸和位置,装夹时,用划针或面分表找正后再夹紧。
一般用于单件和小批生产。
批量较大时,都采用夹具装夹工件。
采用夹具装夹工件有如下优点:a、保证加工精度,稳定加工质量b、缩短辅助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c、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实现“一机多能”d、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成本第2章工件的定位及定位元件2.1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1)工件的定位的基本原理●六点定则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完全确定,称为“六点定位原则”,简称“六点定则”。
六点定则是工件定位的基本法则,用于实际生产时,起支承点作用的是一定形状的几何体,这些用来限制工件自由度的几何体就是定位元件。
●限制工件自由度与加工要求的关系工件定位时,影响加工要求的自由度必须限制;不影响加工要求的自由度,有时要限制,有时可不限制,视具体情况而定。
习惯上,工件的六个自由度都限制了的定位称为完全定位,工件限制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能保证加工要求的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在工件定位时,以下情况允许不完全定位:a.加工通孔或通槽时,沿贯通轴的位置自由度可不限制。
b.毛坯(本工序加工前)是轴对称时,绕对称轴的角度自由度可不限制。
c.加工贯通的平面时,除可不限制沿两个贯通轴的位置自由度外,还可不限制绕垂直加工面的轴的角度自由度。
夹具上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工件的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的定位称为重复定位。
重复定位分两种情况:当工件的一个或几个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并对加工产生有害影响的重复定位,称为不可用重复定位。
它将造成工件定位不稳定,降低加工精度,使工件或定位元件产生变形,甚至无法安装和加工。
因此,不可用重复定位是不允许的。
当工件的一个或几个自由度被重复限制,但仍能满足加工要求,即不但不产生有害影响,反而可增强工件装夹刚度的定位,称为可用重复定位。
在生产实际中,可用重复定位被大量采用。
基准、对定位元件的基本要求a.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应尽量使工件的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相重合;尽量用精基准作为定位基准;遵守基准统一原则;应使工件安装稳定,加工中所引起的变形最小;应使工件定位方便,夹紧可靠。
b.对定位元件的基本要求足够的精度、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耐磨性好、工艺性好、便于清理切削。
(2)工件定位方式及其定位元件a.工件以平面定位。
工件以平面作为定位基准时,所用定位元件一般可分为主要支承和辅助支承。
主要支承用来限制工件的自由度,具有独立定位的作用。
辅助支承用来加强工件的支承刚性,不起限制工件自由度的作用。
b.工件以圆柱孔定位。
工件以圆柱孔为定位基准,如套类、齿轮、拨叉等。
此种定位方式所用的定位元件有圆柱定位销、定位心轴和圆锥定位销等。
c.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
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时,常用的定位元件有:V形块、定位套和半圆套。
2.2 定位误差的分析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由此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b;二是定位基准与限制位基准不重合,由此产生基准位移误差△y 。
基准不重合误差△b是一批工件逐个在夹具上定位时,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而造成的加工误差,其大小为定位尺寸的公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
基准位移误差△y是一批工件逐个在夹具上定位时,定位基准相对于限位基准的最大变化范围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
第3章工件的夹紧和夹紧装置3.1夹紧装置的组成(1)夹紧装置的种类繁多,综合起来其结构均由两部分组成。
a.动力装置产生夹紧力。
动力装置是产生原始作用力的装置。
按夹紧力的来源,夹紧分手动夹紧和机动夹紧。
手动夹紧是靠人力;机动夹紧是采用动力装置。
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液压装置、气动装置、电磁装置、电动装置、气-液联动装置和真空装置等。
b.夹紧装置传递夹紧力。
动力装置所产生的力或人力要正确地作用到工件上,需有适当的传动机构。
传递机构是把原动力传递给夹紧装置。
它由两种构件组成,一是接受原始作用力的构件,二是中间传力机构。
(2)、夹紧装置的设计要求夹紧装置的设计和选用是否正确,都保证工件的精度、提高生产率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夹紧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夹紧过程中,不能破坏工件在定位时所处的正确位置。
b.夹紧力的大小适当。
保证工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的位置稳定不变,夹紧可靠牢固,振动小,又不超出允许的变形。
c.夹紧装置的复杂程度应与工件的生产纲领相适应。
工件生产批量越大,越应设计较复杂、效率较高的夹紧装置。
d.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力求简单,便于制造维修,操作安全方便,并且省力。
3.2 夹紧力的确定(1)夹紧力方向的确定a.夹紧力应朝向主要的定位基面。
b.夹紧力的方向尽可能与切削力和工件重力同向。
(2)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a. 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落在定位元件的支承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