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安全教育宣传资料

合集下载

禁毒教育培训资料精选3篇

禁毒教育培训资料精选3篇

禁毒教育培训资料禁毒教育培训资料这是一篇青少年禁毒教育宣传资料,青少年的好奇心重、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很容易受一些人的影响,吸食毒品,直接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

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所以青少年,一定要远离毒品。

毒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直接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

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时至今日,毒品这场来势凶猛的世纪之患正无情地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此做些介绍:一、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1)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现象;(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三、什么是吸毒? 吸毒的方式有哪些?吸毒,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

吸毒的方式主要有: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五种常见方式。

(1)烟吸。

将毒品掺入烟丝,通过吸烟将毒品吸入体内。

(2)烫吸。

将海洛因放在铝箔纸上或金属匙上,下面用火加热,毒品升华为烟雾,吸毒者用力吸吮缕缕青烟,又称为吸烫烟。

(3)鼻嗅。

又称鼻吸。

用管对准鼻孔,通过鼻粘膜将毒品吸入。

(4)口服。

口服多为毒品的片剂,如口服冰毒片、摇头丸等。

(5)注射。

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四、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根据调查,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好奇心驱使在调查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

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安全教育——防毒禁毒

安全教育——防毒禁毒

安全教育——防毒禁毒(一)一、避免接触毒品的方法(一)青少年如何陷入毒品之中?每一个沾染毒瘾的青少年似乎都是在无知中迈出了吸毒的第一步。

贩毒分子为了拓展毒品市场,往往不择手段,他们通常采取以下“六种手法”:1. 谎称“吸一两次毒品不会上瘾”。

这种欺骗往往会让青少年误以为尝试毒品没有风险,然而,事实是多数吸毒者很难戒除瘾症,一旦沾染,终身受害。

甚至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新型毒品(如摇头丸、K粉等)不会上瘾。

摇头丸等新型毒品的危害与传统毒品相当,长期使用会导致心理、生理的严重问题。

2. 免费尝试。

几乎所有吸毒者最初都是接受毒贩或其他吸毒者“免费”提供的毒品。

然后,当青少年上瘾后,毒贩便会高价售卖毒品。

3. 声称“吸毒能治病解忧”。

毒贩们会利用人们对毒品和疾病的无知,诱导青少年尝试毒品。

然而,事实是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对大脑、血液循环、呼吸系统等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4. 利用好奇心。

毒贩们会针对好奇心强、好胜心强的青少年,宣扬“吸毒是极致享受”,或者将吸毒与成功和财富联系起来,误导年轻人。

5. 建立“友谊关系”。

渴望独立和结交朋友的青少年可能会被毒贩所利用,逐渐被拉入吸毒圈子。

尤其是在缺乏目标、在学校不受认同的情况下,他们更容易受到影响。

6. 满足女青年的爱美心理,编造“吸毒可以减肥”的谎言。

实际上,吸毒不仅对容貌身材造成伤害,还会削弱意志力。

(二)毒瘾者的特征1. 在生活和卫生方面,他们显得无精打采,不注重个人形象和卫生,食欲不振。

他们的面色苍白,眼神失焦,肌肉消瘦,体现出典型的毒瘾特征。

他们通常不适合饮酒。

2. 行动神秘,社交圈子中常有吸毒倾向的人。

他们的交谈内容与常人无关,避开教育、工作等正常话题。

3. 经济上入不敷出,常为骗钱、偷窃等违法行为,但支出很少涉及正常消费。

他们甚至变卖财物,向家人、朋友借钱,很少能如期偿还。

4. 藏有毒品和吸毒工具,使用太阳镜掩盖瞳孔收缩,避免显露注射痕迹。

(三)如何应对发现毒贩或吸毒者?青少年在发现毒贩或吸毒者后,首要任务是确保自身安全。

禁毒手抄报的内容资料大全

禁毒手抄报的内容资料大全

禁毒⼿抄报的内容资料⼤全禁毒⼿抄报的内容资料⼤全 毒品之害如饮鸩,饮后看似很兴奋,若要长期不注意,不知不觉被套进。

如今青年潮流跟,待到醒时毒已深,莫到悔时⽅恨晚,健康⼈⽣才是真。

禁毒⼿抄报篇⼀: 在⼈⽣中,我们会被各种各样的善与恶包围着,我们必须分清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哪些是好⼈,哪些是坏⼈。

当坏⼈千⽅百计诱惑你时,不要被⼀时的假象蒙骗了。

“路遥知马⼒,⽇久见⼈⼼”。

我们知道:吸毒是不好的,有些⼈也想戒毒,可沾染容易戒时难啊,⼤家都在电视⾥看过,只要毒瘾⼀来,如果没有在吸毒品,那种痛苦将⽣不如死,痛不欲⽣,多少意志坚强的⼈都忍受不了。

我在各种禁毒宣传画上看到,甚⾄有的⼈⽤各种⽅法来分散注意⼒,有的⽤⼑割⾃⼰,有的⽤头撞墙,还有的把⽛刷往⿐孔⾥塞……难道他们不痛吗?他们也是没办法的,有的⼈就索性不去忍受,去向⽗母或亲戚骗钱。

骗不到了就去偷、抢、去杀⼈。

有些⼈吸毒不是故意的⽽是在毒品贩⼦的煽风点⽕下,或是在朋友的推荐下:“你就试⼀下⽽已,再说你意志⼒不是很强吗?没事的。

”这样就会有⼈也这么想结果就去试⼀试。

就是因为这么⼀试出⼤事了,真是⼀失⾜成千古恨。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我们应该杜绝毒品。

⽬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些误区:⼀是怕学⽣知道毒品。

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的好奇⼼,促使他们冒险尝试;⼆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关。

这些认识误区的⼀个前提,就是⽬前在校学⽣吸毒者罕见。

事实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

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于如何搞好学校禁毒教育,还有待于⼤家在具体实践中进⼀步探索,但有⼀点必须肯定,⽬前毒品虽尚未在学校出现,但“防患于未然”总⽐“亡⽺补牢”为好。

加强毒品预防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作的⼀个⽅⾯,我提议,今后学校将从以下⼏⽅⾯开展禁毒⼯作的实践探索: ⼀.统⼀思想,提⾼认识,全⾯开展预防毒品犯罪宣传教育⼯作。

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知识(全面完整版)

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知识(全面完整版)
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道德观,增强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建立学生涉毒预警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学生涉毒预警机制,发现学生有涉毒迹象时 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干预和帮助。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构建无毒环境
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毒品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从 源头上遏制毒品的蔓延。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更好地抵御毒品的诱惑,因为他们拥有积极的情绪、良好的自我认 知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心理健康有助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的人更有可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 动,这些都有助于降低吸毒的风险。
心理健康能够增强社会支持系统
心理健康的人更容易与家人、朋友和社会建立积极的关系,这些社会支持系统能够在他们 面临困境时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而降低他们吸毒的可能性。
均衡饮食
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注重营养 均衡,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偏 食。
充足睡眠
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避 免熬夜和不良作息习惯。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正确价值观
• 适当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和免疫力。
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正确价值观
尊重生命
珍爱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 命健康权,远离一切有害身心健
整治校园周边治安乱点
学校应联合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的治安乱点进行整治,打击涉毒违 法犯罪活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建立校园周边安全联络机制
学校应与周边社区、警方等建立安全联络机制,及时沟通信息,共 同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秩序。
家长参与孩子禁毒安全教育方式
01
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自身要树立正确的禁毒观念,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毒品安全教育宣传资料

毒品安全教育宣传资料

毒品安全教育宣传资料一、为什么进行青少年禁毒教育?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时期。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里从不成熟步向成熟的发展时期,好奇心与模仿性很强,而自制力和分辨力较差,加上在禁毒教育方面又存在严重的不足,因而,毒品犯罪分子就往往将青少年作为拉下水的主要目标,甚至,在一些地方,毒“手"已悄悄伸向了校园,伸向了中小学生。

据统计,全国现有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三分之二以上,其中,绝大部分青少年是在不了解毒品的危害性的情况下染上毒瘾的.所以,把青少年列为毒品教育重点对象是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的关键。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危害性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病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原植物是指可用作生存、制造毒品原料的植物,主要有罂粟、大麻、古柯。

三、毒品的危害性毒品的危害包括:对人体的危害、对家庭、社会、民族的危害.对身体的危害:吸毒者成瘾者一般面色憔悴、晦暗、苍白、形体消瘦,一旦停吸毒则出现各种痛苦人不堪的症状,似有万蚁啃肉、万剑穿心,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神志失常,毁物伤人,甚至自伤杀人.长期吸毒导致精神障碍与人格变态.并出现幻觉和妄想。

吸毒者的日常活动都围绕毒品转,为了得到毒品可以不惜一切、使用各种手段,丧失人性.静脉人体后,会使机体发生生理变化,产生一种新的机能。

随着毒品在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而降低血液中的有效成份,使之作用减弱,有效时间缩短,从而被迫增加吸毒次数和吸毒数量,以求得快感。

同时,神经细胞已适应吸毒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毒品在体内浓度不高时,会出现精神、身体上的不适,这就造成了人体对毒品的依赖性,而且,越吸毒量越多,越吸毒量越大。

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因素:1。

生理因素: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类吗啡肽物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知识(全面完整版)

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知识(全面完整版)

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知识(全面完整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全面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知识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生命意识和防毒品意识,培养小学生面临灾难时的自信心、判断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那么你对小学生毒品安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小学生毒品安全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一、什么是毒品?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有哪些危害?1、毒品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

大量或者长期使用毒品,会对人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损害。

如神经障碍,很多人吸食毒品以后,可以引发意识不清、焦虑、抑郁,甚至有些类似于精神病躁狂那种性质,甚至出现自杀现象;记忆损伤,滥用毒品以后,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都逐渐减退,使人思维迟钝,像呆子似的;有的使人精神错乱、坐立不安、颤抖、易怒、失眠,很多人到了最后可能出现心脏方面的疾患,过度损伤心脏功能,会出现心率不齐、腹部痉挛,甚至抽风,甚至痉挛性死亡。

2、毒品会使人倾家荡产。

染上毒品之后会产生依赖性,上瘾之后就不顾一切,倾家荡产去购买。

3、毒品使人走上犯罪道路。

贩卖毒品以及非法持有或使用毒品都是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三、小学生怎样防毒?1、小学生不可吸烟、不可饮酒,因为一旦染上了吸烟、饮酒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就容易沾染毒品。

2、不要对毒品产生好奇心。

看到别人吸烟,觉得很好玩,也想试试,弄得不好就让坏人钻了空子,引诱你吸上掺有毒品的香烟,那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最后吸毒成瘾。

实际上,根据戒毒所的统计,53%的青少年吸毒者是由于好奇心引起沾染毒品的。

3、遇到挫折受到打击的时候,容易消极下来,非常烦闷。

这时,坏人就会对你说,抽根烟吧,来解解闷,抽完这根烟,你的忧愁就全忘了。

如果你吸了第一支掺有毒品的烟,以后就会吸毒成瘾。

禁毒宣传简短内容

禁毒宣传简短内容

禁毒宣传简短内容
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2.禁毒工作,人人有责。

3.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

4.远离毒品,拥抱健康人生。

5.生命无价,远离毒品。

6.禁毒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7.毒品猛如虎,生命贵如金。

8.远离毒品,共创美好未来。

9.禁毒宣传进万家,健康幸福你我他。

10.毒品一日不绝,社会一刻不安。

11.毒品危害大,禁毒我先行。

12.珍爱生命,不碰毒品。

13.禁毒从我做起,共创无毒社会。

14.毒品无情,人有情,禁毒工作要先行。

15.健康人生,绿色无毒。

16.拒绝毒品,从我做起。

17.禁毒路上,我们同行。

18.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诱惑。

19.禁毒宣传,人人参与,共建和谐社会。

2024年度-禁毒宣传教育课件共57张PPT大纲

2024年度-禁毒宣传教育课件共57张PPT大纲

宣传教育对象扩大
未来禁毒宣传教育的对象将 更加广泛,不仅面向青少年 和高危人群,还将扩大到全 社会各个层面。
宣传教育效果提升
未来禁毒宣传教育将更加注 重实效性,通过科学评估宣 传效果,不断优化宣传教育 策略,提高宣传教育效果。
30
THANKS
感谢观看
31
专家学者支持
借助专家学者的专业知识和影响力,为禁毒宣传教育提供 智力支持。
25
媒体报道和舆论监督
媒体宣传报道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禁毒知识和相 关政策法规。
舆论监督作用
发挥舆论监督在禁毒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揭露和批评涉毒违法 犯罪行为。
社交媒体推广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提高 公众参与度。
加强师资培训
定期举办禁毒宣传教育师 资培训班,提高教师的专 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建立激励机制
对在禁毒宣传教育中表现 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 励。
加强经验交流
组织教师开展禁毒宣传教 育经验交流活动,促进相 互学习和借鉴。
17
创新宣传手段,拓展宣传渠道
利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 使禁毒宣传教育更加生动、形象
6
02 毒品知识与危害
7
毒品定义与分类
毒品定义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 (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 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 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分类
根据毒品的来源和药理作用,可将其 分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其他毒品 三类。
8
常见毒品及其危害
常见毒品
包括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毒品安全教育宣传资料一、为什么进行青少年禁毒教育?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时期。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里从不成熟步向成熟的发展时期,好奇心与模仿性很强,而自制力和分辨力较差,加上在禁毒教育方面又存在严重的不足,因而,毒品犯罪分子就往往将青少年作为拉下水的主要目标,甚至,在一些地方,毒“手”已悄悄伸向了校园,伸向了中小学生。

据统计,全国现有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三分之二以上,其中,绝大部分青少年是在不了解毒品的危害性的情况下染上毒瘾的。

所以,把青少年列为毒品教育重点对象是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的关键。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危害性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病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原植物是指可用作生存、制造毒品原料的植物,主要有罂粟、大麻、古柯。

三、毒品的危害性毒品的危害包括:对人体的危害、对家庭、社会、民族的危害。

对身体的危害:吸毒者成瘾者一般面色憔悴、晦暗、苍白、形体消瘦,一旦停吸毒则出现各种痛苦人不堪的症状,似有万蚁啃肉、万剑穿心,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神志失常,毁物伤人,甚至自伤杀人。

长期吸毒导致精神障碍与人格变态。

并出现幻觉和妄想。

吸毒者的日常活动都围绕毒品转,为了得到毒品可以不惜一切、使用各种手段,丧失人性。

静脉人体后,会使机体发生生理变化,产生一种新的机能。

随着毒品在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而降低血液中的有效成份,使之作用减弱,有效时间缩短,从而被迫增加吸毒次数和吸毒数量,以求得快感。

同时,神经细胞已适应吸毒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毒品在体内浓度不高时,会出现精神、身体上的不适,这就造成了人体对毒品的依赖性,而且,越吸毒量越多,越吸毒量越大。

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因素:1.生理因素:人脑中本来就有一种类吗啡肽物质、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吸毒者吸食的海洛因及其他外来类吗啡肽物质进入人体后,减少并抑制了自身吗啡肽的分泌,最后达到靠外界提供类吗啡肽物质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随着吸毒时间增长,自身的类吗啡肽物质完全停止分泌。

这时,人体完全依赖外界提供类吗啡肽物质。

一旦外界也停止了供应类吗啡肽物质,则人的生理活动就出现了紊乱,出现医学上说的“反跳”或“戒断症状”,此时,只有靠外界供应类吗啡肽物质,才能解除这些症状,这就是所谓的“上瘾”。

2.社会因素:能对人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主要有:能否获得毒品,是否容易接触、获得毒品,以及社会动荡不安对人的影响,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法律对毒品地态度等。

3.个人的心理因素:有研究结果认为:在不同性格的人当中,易冲动、对社会常规式具有逆反性以及对挫折承受能力差的三类人,有着相对较高的危险度,即就有较高的滥用药物成瘾的已感性。

四、青少年如何拒毒、防毒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不会只有阳光坦途,还会有磨难和挫折。

青少年如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排解的能力,就会处处面临困境,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加之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借助毒品寻求一种暂时的解脱和情感满足。

因此,青少年应该特别歧途而颓废。

能够拥有充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3.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青少年的接受能力较强,容易对新的事物产生兴趣,有时在一段时间内迷上一件事情,甚至达到忘我的程度,对其它事情的兴趣会降低,因为人体后均可作用于大脑神经产生兴奋感的部位,这一作用与毒品(海洛因、吗啡、冰毒、摇头丸)进入人体后的作用过程基本相似,只是毒品在人脑中作用的范围更大、长度更强。

因此,青少年应清醒地认识到:吸烟与吸毒往往仅一步之差。

不吸烟不沾酒必须成为自己的生活准则。

6.磨练顽强的意志一个意志坚强的青少年不会因为一些轻微的挫折而借助毒品解愁;不会因为难以克制的渴望和好奇心而斗胆尝试毒品。

有了顽强的意志作后盾,青少年朋友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添加成功的动力,无往而不胜。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锻炼自己的意志,有意识的给自己增加压力,创造磨炼自己意志的机会。

顽强的意志并不一定都是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产生的,对青少年学生而言,也有机会磨炼意志。

我们应铭记这样一句话:每一次战胜自己的怯弱,就是一次新的进步,就是一次磨练。

7.谨慎交友如果我们身边有了吸食毒品的朋友,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少与之交往或不与之交往——失掉这样的朋友没有什么可惜的,如果继续与他纠缠不清,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可悲的后果。

朋友就是另一个自己,如果你的朋友有恶习,你也跟着模仿;如果你的朋友炫耀自己抽过白粉,见过世面,你也不甘示弱;如果你的朋友向你描述吸毒的妙处,你禁不起诱惑也要尝尝,那么,最后的结局是,你和你的朋友一起毁灭。

青年朋友们,对不值得称为朋友的人要象远离毒品一样远离它。

8.避免涉足复杂场所所谓复杂场所是指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可能积聚的地方。

如歌舞厅、游戏室、赌场。

有的青少年朋友可能对自己抵制毒害的能力十分自信,自我感觉“免疫力”很强,认为出入复杂场所又不等同于犯罪,为什么不能涉足哪?问题在于毒贩不是白痴,他们为了拖人下水,培养犯罪团伙新成员,会采用许多狡猾的手段。

他们经常寻找出入复杂场所的青少年下手,原因是:相比之下青少年毕竟阅历少,容易上钩,一旦吸毒就很难戒掉毒瘾,而一旦上瘾,就可以任他们随意摆布了。

9.克服过分的好奇心好奇心应该有一个限度,在正常限度之内的好奇心可以理解,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好奇心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转化为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青少年朋友要把握住分寸,不要让自己的好奇心泛滥。

10.克服逆反心理在对吸毒青年的调查中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吸毒者是出于赌气的心理而染上吸毒恶习并越陷越深。

逆反心理并不可怕,只要认识到赌气行事是愚蠢的,并冷静的思考,理智的行事,就不会有问题了。

最怕的是青少年朋友刚愎自用,出现逆反心理并受之影响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这才是最危险的。

不要因为赌气而失去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葬送自己的青春年华!一、选择题(10题,每题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并自2008年( )起施行。

A、5月1日B、6月1日C、7月1日D、8月1日2、毒品区别于毒物的自然特征是( )。

A、依赖性B、非法性C、危害性D、合法性3、维护了中华民族尊严的著名历史事件“虎门销烟”指的是:( ),在林则徐的主持下,在广州城外虎门海滩,将收缴英、美鸦片贩子的走私鸦片全部予以销毁的禁毒壮举。

A、1839年6月3日B、1840年6月9日C、1841年7月17日D、1842年10月10日4、吗啡的成瘾性很强,并且有很多衍生物,下列不是吗啡的衍生物的是( )。

A、海洛因B、杜冷丁C、美沙酮D、麻黄素5、下列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的是( )。

A、冰毒B、摇头丸C、可卡因D、海洛因6、吸食、注射毒品严重破坏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免疫机能,引起各种并发症,最终导致( )。

A、昏睡B、毒瘾发作C、吸毒死亡7、《禁毒法》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 )。

A、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B、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C、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D、以上说法都正确8、拒绝毒品“零计划”行动是由哪个部门发起的?( )A、全国妇联B、全国总工会C、团中央D、教育部9、吸毒的危害有哪些方面?( )A、危害个人,包括:摧残人的身体、扭曲人格、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的行为、传播疾病等。

B、危害家庭,包括:对家庭成员身心摧残、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贻害后代等。

C、危害社会,包括:诱发违法犯罪、影响国民素质、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影响国计民生等。

D、A、B和C10、“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

A、7月9日B、6月26日C、3月12日D、5月17日二、判断题(10题,每题5分)1.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 )2.摇头丸是一种药品。

( )3.吸食过量大麻烟可引起气管炎、咽炎、气喘发作、喉头水肿等疾病。

( )4.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5.从年龄来分,青少年是我国容易沾染毒品的重点人群。

( )6.有人认为长期吸毒才会上瘾,偶尔吸几次不会上瘾。

( )7.毒品问题与艾滋病、恐怖活动并称为当前人类社会的三大公害。

( )8.1840年英帝国主义为了向我国强行输入鸦片,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 )9.鸦片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物质。

( )10.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 A4. D5. D6. C7. D8. B9. D 10. B二、判断题11√12×13√14√15√16×17√18√19×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