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光刻工艺技术基础PPT

合集下载

半导体基础知识PPT培训课件

半导体基础知识PPT培训课件
半导体基础知识ppt培 训课件
目录
• 半导体简介 • 半导体材料 • 半导体器件 • 半导体制造工艺 • 半导体技术发展趋势 • 案例分析
半导体简介
01
半导体的定义
总结词
半导体的定义
详细描述
半导体是指在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常见的半导体材 料有硅、锗等。
半导体的特性
总结词
化合物半导体具有宽的禁带宽度和高 的电子迁移率等特点,使得化合物半 导体在光电子器件和高速电子器件等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掺杂半导体
掺杂半导体是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其他元素,改变其导电 性能的半导体。
掺杂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可以通过掺入不同类型和浓度的杂质 来调控,从而实现电子和空穴的平衡,是制造晶体管、集成 电路等电子器件的重要材料。
掺杂的目的是形成PN结、调控载流 子浓度等,从而影响器件的电学性能。
掺杂和退火的均匀性和控制精度对器 件性能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最终产品 的质量和可靠性。
半导体技术发展趋势
05
新型半导体材料
硅基半导体材料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作为传统的半导体材料,硅基半导体 在集成电路、微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硅基半导体的 性能也在不断提升。
半导体制造工艺
04
晶圆制备
晶圆制备是半导体制造的第一步,其目的是获得具有特定晶体结构和纯度的单晶硅 片。
制备过程包括多晶硅的提纯、熔炼、长晶、切磨、抛光等步骤,最终得到可用于后 续工艺的晶圆。
晶圆的质量和表面光洁度对后续工艺的成败至关重要,因此制备过程中需严格控制 工艺参数和材料质量。
薄膜沉积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集成电路的制作过程涉及微电子技术,通过一系列的 工艺步骤,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集成在 一块硅片上,形成复杂的电路。

半导体工艺光刻+蚀刻 ppt课件

半导体工艺光刻+蚀刻  ppt课件
芯片制造技术中的 光刻刻蚀工艺
ppt课件
1
▪ 芯片制造工艺 ▪ 光刻工艺
▪ 刻蚀工艺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ppt课件
4
光刻+蚀刻
最重要
决定着芯片的最小尺寸 制造时间的40-50% 制造成本的30%
ppt课件
5
玻璃模版 光刻胶膜
硅片
光刻 光化学反应
蚀刻
腐蚀
ppt课件
6
ppt课件
7
光刻原理
模版上的铬岛
紫外光
光刻胶的曝光区
光p刻ho胶tor层esist 氧化ox层ide
sil硅ico衬n 底substrate
使光衰弱的被曝光区
光刻胶上的阴影

光刻胶层
窗口
氧化层 硅衬底
光刻胶显影后的最终图形
ppt课件
8
▪ 使用光敏材料(光刻胶)和可控制的曝 光在光刻胶膜层形成三维图形
▪ 在后续工艺(蚀刻)中,保护下面的材料
ppt课件
9
HMDS
清洗+喷涂粘附剂
光刻工艺步骤
紫外光
光刻胶
模版
旋转涂胶
软烘
对准和曝光
曝光后烘焙
显影
坚膜烘焙
显影检查
ppt课件
10
涂胶
模板 曝光
显影
ppt课件
11
Normal under
Incomplete
over
ppt课件
12
光刻工艺 —— 显影后
ppt课件
13
蚀刻工艺
▪ 光刻胶上的IC设计图形
晶圆表面
▪ 腐蚀作用,从Si片表面去除不需要的材料, 如Si、SiO2,金属、光刻胶等

半导体工艺基础知识96页PPT

半导体工艺基础知识96页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半导体工艺基础知识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半导体制造工艺-04光刻(上)概要

半导体制造工艺-04光刻(上)概要

正胶
烃基高分子材料 正胶区分率高于负胶
IC主导
抗蚀性:刻蚀和离子注入
半导体制备工艺基础
第四章 光刻 (上)
31
正性光刻胶受光或紫外线照射后感光的局 部发生光分解反响,可溶于显影液,未感光的 局部显影后仍旧留在晶圆的外表
负性光刻胶的未感光局部溶于显影液中,而 感光局部显影后仍旧留在基片外表。
正胶:曝光前不行溶,曝光后 可溶
×1掩膜版制作
接触式、接近式光刻
数字图形
×4或×5投影光 刻版
投影式光刻
半导体制备工艺基础
第四章 光刻 (上)
13
电子束直写
✓×4或×5投影光刻版在 制版时简洁检查缺陷
✓版上缺陷可以修补
✓蒙膜(pellicle)爱护防止颗 粒玷污
高透亮度〔散射小〕 热膨胀小
光刻胶
10~15nmARC〔antireflection coating〕 80nmCr 熔融石英玻璃片
通常我们所说的0.13 m,0.09 m工艺就是 指的光刻技术所能到达最小线条的工艺。
半导体制备工艺基础
第四章 光刻 (上)
4
光刻的要求
• 对光刻的根本要求: • 〔1〕高区分率 • 〔2〕高灵敏度 • 〔3〕周密的套刻对准 • 〔4〕大尺寸硅片上的加工 • 〔5〕低缺陷
半导体制备工艺基础
第四章 光刻 (上)
mJ/cm2=mW/cm2×sec
半导体制备工艺基础
第四章 光刻 (上)
38
(1)曝光、显影后残存抗蚀剂的百分率与曝光能量有关。值得留意的是, 即使未被曝光,少量抗蚀剂也会溶解。
(2)当曝光能量增加,抗蚀剂的溶解度也会增加,直到阈值能量ET时,抗 蚀剂完全溶解。

第六讲:光刻工艺(半导体制造技术)

第六讲:光刻工艺(半导体制造技术)

❖ 工艺宽容度
整个光刻过程步骤之多,而且每一步骤都 会影响最终的图形尺寸, 另外每一工艺步骤都 有它的内部变异。不同的光刻胶对工艺变异的 容忍性都不一样。那么,容忍性越高,在晶圆 表面达到所需要尺寸的可能性就越大,或者说 工艺的宽容度就越大。
❖ 针孔
所谓针孔是指光刻胶层中尺寸非常小的空 穴。可以是涂胶工艺中由环境中的微粒污染物 造成的,也可以由光刻胶层结构上的空穴造成。 针孔是有害的,因为它可以允许刻蚀剂渗过光 刻胶层进而在晶圆表面层刻蚀除小孔。
光源则来自电磁 接近式 光谱的其他成分。
投影式
X 射线 电子束
步进式
曝光光源
普通光源光的波长范围大,图形边缘衍射现象 严重,满足不了特征尺寸的要求。所以作为晶圆生产 用的曝光光源必须是某一单一波长的光源;另外光源 还必须通过反射镜和透镜,使光源发出的光转化成一 束平行光,这样才能保证特征尺寸的要求。
时间和温度是软烘焙的参数,不完全的烘焙在 曝光过程中造成图像形成不完整和在刻蚀过程 中造成多余的光刻胶漂移;过分烘焙会造成光 刻胶中的聚合物产生聚合反应,并且不与曝光
射线反应。
负胶必须在氮气中进行烘焙,而正胶可以 在空气中烘焙。
下表总结了不同的烘焙方式
方法
烘焙时间(分钟) 温度控制 生产率
速度
光刻胶
正性
负性 PMMA PMIPK PBS TFECA COP (PCA)
聚合物
酚醛树脂(间 甲酚甲醛) 聚异戊二烯 聚甲基丙烯酸酯
聚甲基异丙烯基酮
聚丁烯 1 砜
聚三氟乙烷基氯丙烯 酸酯 共聚物( a 氰乙基丙烯酸, a 氨基乙烷基丙烯酸酯)
极性
感光性
曝光光源
(Coul/cm )
+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光刻原理课件

半导体制造工艺之光刻原理课件
Resist chemistry
436,365 nm: Photo-Active-Component (PAC)
R
k1
NA
248,193 nm: Photo-Acid-Generator (PAG)
Mask design and resist
process
[nm]
436 365 248 193
k1 0.8 0.6 0.3-0.4 0.3-0.4
第四章 光刻原理 (下)
28
光栅扫描(左)和矢量扫描
半导体制备工艺基础
第四章 光刻原理 (下)
29
电子束光刻问题:1)速度慢!
半导体制备工艺基础
第四章 光刻原理 (下)
30
电子束光刻问题:2)电子散射及二次电子:线条宽>束斑
✓真空下工作 ✓焦深大 ✓直写,无掩膜版
半导体制备工艺基础
第四章 光刻原理 (下)
干法去胶(Ash)
等离子去胶(Oxygen plasma ashing) 高频电场 O2电离O-+O+
O+活性基与胶反应 CO2, CO ,H2O。
半导体制备工艺基础
第四章 光刻原理 (下)
12
R
k1
NA
提高分辨率的方法
1、Using light source with shorter
光源
波长(nm) 术语
半导体制备工艺基础
第四章 光刻原理 (下)
9
图形转移——刻蚀
半导体制备工艺基础
第四章 光刻原理 (下)
10
图形转移——剥离(lift-off)
去胶
半导体制备工艺基础
第四章 光刻原理 (下)
11
溶剂去胶 (strip):Piranha (H2SO4:H2O2)。 正胶:丙酮

半导体制造技术-光刻

半导体制造技术-光刻

26
3. 软烘(soft baking)
• 因为光刻胶是一种粘稠体,所以涂胶结束后并不能 直接进行曝光,必须经过烘焙,使光刻胶中的溶剂 蒸发。烘焙后的光刻胶仍然保持“软”状态。但和 晶圆的粘结更加牢固。 • 目的:去除光刻胶中的溶剂。
蒸发溶剂的原因:
1)溶剂吸收光,干扰了曝光中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9
光刻(lithography)技术的特点
1、光刻是一种表面加工技术; 2、光刻是复印图象和化学腐蚀相结合的综合性 技术; 3、器件的尺寸越小,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高, 对光刻精度的要求就越高,难度就越大。
10
对光刻的基本要求
• 高的图形分辨率(resolution)
分辨率:将硅片上两个邻近特征图形区分开的能力—特 征尺寸、关键尺寸(曝光的波长减小到CD同样大小)
• 高灵敏度(sensitivity); • 低缺陷(defect); • 精密的套刻对准(alignment and overlay)
套准精度:硅片上的图案与掩膜版上的图案精确对准
• 高工艺宽容度
工艺宽容度:光刻始终如一处理特定要求产品的能力
12
光刻胶
负胶:
晶片上图形与掩膜相反 曝光部分发生交联反应,不可溶解,变硬 没有曝光的部分去除
更高
更好 更快
有机溶剂 酸 氯化溶剂化合物
更少 更好 更高 水溶性溶剂 酸 普通酸溶剂
光刻工艺8步骤
21
22
23
1、气相成底膜
目的:增强光刻胶与硅片的粘附性
步骤:
清洗,
脱水,
硅片表面成底膜处理。
24
2.旋转涂胶(Spin-on PR Coating)
• 1.分滴:当硅片静止或者旋转的非常慢时,光刻胶 被分滴在硅片上 • 2.旋转铺开:快速加速硅片使光刻胶伸展到整个硅 片表面 • 3.旋转甩掉:甩掉多于的光刻胶,在硅片上得到均 匀的光刻胶胶膜覆盖层。 • 4.溶剂挥发:以固定转速继续旋转涂胶的硅片,直 到溶剂挥发,光刻胶胶膜几乎干燥

1半导体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1半导体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1讲
1.1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半导体的分类; 2.掌握P、N型半导体的性质; 3.重点掌握PN结的性质。 能力目标:会检测PN结的性质。
教学重点
PN结的性质 PN结的形成原理
教学难点






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一、本征半导体 二、杂质半导体 三、PN结








PN结加正向电压
时,呈现低电阻,具
有较大的正向扩散电
流;PN结加反向电压
时,呈现高电阻,具 有很小的反向漂移电
图 1.8 PN结加反向电压时 的导电情况
(动画1-5)
流。由此可以得出结 论:PN结具有单向导
电性。






#3.PN结的电容效应
PN结具有一定的电容效应,它由两方面的 因素决定。 一是势垒电容CB , 二是扩散电容CD 。






本节小结
学完本节内容后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半导体的分类及特性; 2.两种杂质半导体的形成及性质 3.PN结的形成原理 4.PN结的特性-------单向导电性 5.PN结的击穿特性 两种击穿:齐纳击穿(击穿电压小于6伏) 雪崩击穿(击穿电压大于6伏)
因浓度差 在交界处电子和空穴相符合形 多子的扩散运动 成由杂质离子形成空间电荷区 空间电荷区形成内电场
内电场促使少子漂移
内电场阻止多子扩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导体的应用,按照其制造技术可以 分为:集成电路(IC)器件,分立器 件、光电半导体、逻辑IC、模拟IC、 储存器等大类
半导体发展历史

1833年,英国巴拉迪最先发现硫化银的电阻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负 电阻率温度特性)。这是半导体现象的首次发现。 1839年,法国的贝克莱尔发现半导体和电解质接触形成的结,在光照下 会产生一个电压--光生伏特效应,这是被发现的半导体的第二个特征。 1874年,德国的布劳恩观察到某些硫化物的电导与所加电场的方向有关, 即它的导电有方向性,这就是半导体的整流效应,也是半导体所特有的 第三种特性。 1873年,英国的史密斯发现硒晶体材料在光照下电导增加的光电导效应, 这是半导体又一个特有的性质。 1911年考尼白格和维斯首次定义半导体这个名词。
P+
P+
N-Well
N+
P-Well
N+
光刻设备在IC制造中的作用
----IC电路单层制造流程简介
在wafer(晶圆)预检侧完毕被送到FAB的工艺线上后,先后在wafer表面 生长出一层致密的SiO2膜和另外一层Si3N4膜,分别称为PAD Oxide和Nitride。
Nitride PAD Oxide
IMD Film
IMD Film
IMD Film
Si Base
Si Base
Si Base
PR Developing 52s Puddle ,45s Rinse
Hard Bake 110 º C 60 S
Cooling 23 º C
CD
PR IMD Film Cu PR IMD2 Cu IMD 1 IMD Film
随后进入光阻图形转换至晶圆表面阶段:通过各种刻蚀工艺转换图形至晶圆表面。 最后,将作为遮挡层的光阻(PR)剥离。到此第一层工艺完成。
PR
Nitride PAD Oxide
光刻设备在IC制造中的作用 ----IC电路单层制造流程简介
流程
薄膜
说明
薄膜(Thin_film)
1.化学气相沉积(CVD) 2.金屬溅镀(PVD) 3.扩散(Diffusion) FILM Wafer
1.湿蚀刻(Wet-ETCH) 2.干蚀刻(DRY-ETCH)
光阻去除(PR remove)
光阻去除
将光阻去除后就是我們所需的 用


由POLY工艺:
集成电路的最小线宽决定于光刻设备的分辨率。它定义了半导体器件 尺寸。

光刻设备是IC制造中的核心设备。
Si Base
Si Base
Si Base
ADI inspection
OVL Measurement
Ion Plasma
CD Measurement
+++++++
eeeIMD
ee-
Si Base
Etching
光刻关键参数 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1> 国贸高楼,建筑师建造之的难度和关键点; <2> 给你的朋友照像时,如何才能留下 那美好的一瞬间,永久回忆?
。。。
Diffusion
deposition implant
plating
etching
三、光刻的工艺流程
1. 2.
光刻工艺 光刻关键参数
光刻工艺
光刻工艺流程 Standard Litho Process Wafer Flow ( 1)
光刻工艺流程 Standard Litho Process Wafer Flow ( 2)
光刻关键参数 Answer: <1> 国贸高楼 对准和线宽控制; <2> 照像 1)光线;2)好的底片;3)好的相机;4)失真? 5)本人天生面目?
Micro-lithography Key parameter
• For design rule:
光刻关键参数
– – – – – – –
Resolution Light Source Depth of Focus(DOF) Linearity Line-edge Roughness CD Uniformity Overlay
STI: shallow trench isolate浅沟槽隔离工艺
光刻设备在IC制造中的作用
----IC电路单层制造流程简介
然后在两层膜的表面甩上光阻、曝光、 显影,进而在wafer表面形成光阻的电路 图形。
PR Nitride PAD Oxide
光刻设备在IC制造中的作用
----IC电路单层制造流程简介
图释
Wafer
黃光
黃光(PHOTO)
1.光罩(MASK) 2.光阻(Coater) 3.曝光(Exposure) 4.显影(Development)
FILM Wafer
光刻决定CD
光罩 光阻 FILM Wafer
25~45次litho 65nm,>45层
植入 刻蚀
光阻 FILM Wafer
刻蚀(ETCH)





1947年12月由贝尔实验室完成四特性的总结并最终应用。
二、光刻技术在IC制造中的作用

何谓集成电路IC IC芯片剖面图 单层制造流程简述 光刻设备在IC制造中的作用
何谓IC---集成电路

IC:用硅的体电阻做电阻,用P-N结形成电容;所有有源和 无源器件器件都集合到一个半导体材料上。 1958年9月,TI公司的Jack S.Kilby第一次将所有元器件 (12个元件)都集合到一个的半导体材料上,产生第一块 集成电路。2000年度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现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个芯片可以容纳百万个元件。
Contents
1. 2. 3.
4.
5. 6. 7.
半导体技术 光刻技术在IC制造中的作用 光刻的工艺流程 光刻胶 光刻机 光源 技术改进和新技术
一、半导体技术

半导体定义 半导体发展历史
半导体定义

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conductor) 与绝缘体(insulator)之间的材料,叫做 半导体(semiconductor). 半导体五大特性∶电阻率特性,导电 特性,光电特性,负的电阻率温度特 性,整流特性。


IC芯片剖面图(多层)
PA SION PA OX
图: 一个CMOS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AL Pad
Global
MT VIA
M2 V1 M1
Intermediate
IMD2
IMD 1
Litho Key layers: Local STI、 POLY、C.H.、M1
(‘’Nano’’ real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